Ⅰ 摩根的详细历史
美国最后的金融巨头约翰·皮尔庞特·摩根(John Pierpont Morgan)是“华尔街的拿破仑”,他曾两度使美国经济起死回生。但据说他经常因为压抑而感到“毫无价值”、“无所适从”。约翰.皮尔庞特.摩根还控制着几十种行业,并创立了美国钢铁公司—该公司的原始资本是当时美国联邦政府一年开销的4倍。但是,对他来说,休闲与工作同样重要,他曾经多次嚷嚷要退休。 为了深入地刻画这么一位复杂的大人物,琼.斯特劳斯完成了一部长达近800页的鸿篇巨传∶《华尔街之子摩根》。琼.斯特劳斯曾因成功撰写了艾丽斯.詹姆斯(亨利.詹姆斯和威廉詹姆斯的姐妹)的传记而荣获哥伦比亚大学颁发的美国历史班克罗夫奖。此次,琼.斯特劳斯仔细地阅读了大量鲜为人知的书信、文件和日记,最终在其令人钦佩、生动逼真的作品中向世人揭示了摩根及其圈内的朋友们不为人知的一面。但是读者也会不时被细节的海洋所淹没,对这个金融帝国的缔造者及狂热的艺术品收藏家始终持以神秘和敬畏之感。 摩根并不是白手起家、自我成才的典型。他的父亲朱尼尔斯是新英格兰地区的富商,在19世纪50年代,朱尼尔斯受雇于当时英国首屈一指的美国银行家乔治.皮博迪。他们生意兴隆,成功地把大量英国游资引入资金极度匮乏的美国。朱尼尔斯决心把他的发运传给他的子孙。他严厉地要求他的儿子皮尔庞特接管家族产业,帮他选定在瑞士、德国留学的课程,安排他在华尔街当学徒,而且大小事件都有可能成为他教训摩根的事因。 美国南北战争后,流入美国的投资迅速增长,尤其集中在铁路领域。在战后的30多年里,摩根信托公司不仅参与组织了铁路融资项目,还屡次尝试约束这一利率过高的行业。19世纪70年代,朱尼尔斯出资拯救了濒临破产的法国—这标志着摩根家族影响力已经渗透到了国际银行业的顶层。 琼.斯特劳斯对摩根的个性与私生活的着迷远胜于对其在商业界的辉煌业绩的关注。这使她的作品与罗恩.切尔诺在1990年出版的《摩根大厦》有显着的区别。《华尔街之子摩根》一书从朱尼尔斯于1890年去世讲起,描述了家财万贯的摩根更加自由、终日沉湎于他的个人爱好∶开游艇、追女人、做怪异而又随心所欲的慈善家、营造庞大的艺术收藏品王国。 琼.斯特劳斯在书中写道∶“他操纵着20世纪初帝国的天秤,好像要占有世上一切美好的东西。”从古登堡圣经、弗美尔和庚斯博罗的绘画、中国的瓷器、中世纪的地毯到英国l9世纪初期样式的家具—作者发现,“摩根从不在乎为购买艺术品花费巨资”。他的藏品已充塞屋宇、难以尽览。截至到1912年止,他已经花费了6000万美元,相当于现在的10亿美元。 尽管他有这些嗜好,摩根在上个世纪末还形成了一个观点∶不管是摩根金融机构,还是国际经济局势,离开了他都不行。在个人生涯的关键时刻,摩根在1895年提出“国库管理国际化”,后来主张民粹主义的农场主在发起反对金本位的政治运动中继承了他的观点。摩根组织了6200万美元的债券发行,堵住国库的漏洞;并入市干涉,抬升美元的汇价。1907年,在另一次戏剧性的插曲中,金融市场的恐慌导致了为期两周的疯狂行动,摩根再施援手,注入大量资金解救了多家金融机构和纽约市。 在这两次事件中,摩根表现得犹如美国中央银行行长—当时这个职位并不存在。但是热心公益并不是他的原始动力。那两次危机过后,摩根和其他投资家的财富都大发横财。 尽管罗列了这么多细节,琼.斯特劳斯最终还是没能掀起摩根有意戴上的粗暴而冷谈的面纱。比如,摩根为何一再冷落亲生儿子杰克,却选拔他人担任要职?似乎摩根在量才录用时,有意模仿没有子嗣的皮博迪,而不是他所崇拜的父亲。琼.斯特劳斯显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她拒绝妄下定沦。 摩根的晚年多灾多难。20世纪初期,他组织了一个庞大的跨大西洋航行财团,这后来被证明是一场“金融大灾难”(琼.斯特劳斯语)。1912年,该财团的旗舰泰坦尼克号沉入海底。同年,国会开始调查某些指控∶摩根财团涉嫌恶意控制美国的财政命运,75岁的摩根只好出庭接受国会委员会的审讯。在第二个月月底,他精神崩溃,并在两个月后去世。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哪个人能对美国经济产生如此重要的影响∶在摩根去世的那一年,国会(不知是无意之中)建立了美国联邦储备局—指导美国经济的那只着名有形之手。这是献给摩根最好的颂词。
1935年以前的老一代摩根财团可能是世界上最可畏的金融机构。它由美国银行家乔治?皮博迪于1838年创办于伦敦,后由摩根家族继承过来,迁至纽约后名声鹊起。
直到现在,坐落在宽街和华尔街相交的“街角” 处的老一代摩根的继承者??JP摩根公司依然主宰着美国的金融界,并且继承着老一代摩根的“文化传统”。
2000年12月11日,美联储批准大通曼哈顿银行与J.P.摩根投资银行合并,目的在于“催生美国最大的一家银行企业”。合并后的公司将命名为“JP摩根大通集团”,其总资产将达到6680亿美元,直逼总资产有6790亿美元的美洲银行,成为美国第二大的以银行为核心的集团公司,与此同时,美国花旗银行仍以总资产7910亿美元名列首位。实际上,目前这三家银行已难分伯仲。
我们还是看看,“摩根帝国”缔造时期的创始人皮博迪。
1835年,美国商人乔治?皮博迪来到伦敦。那时的美国,乃至全世界都在经历“新经济泡沫”带来的危机,人们依靠贷款,疯狂地修建铁路、运河、公路,当时人们对这些新玩意也是不想“付费”使用就像现在的网络一样。
此时的皮博迪是为美国的马里兰州寻求英国银行的贷款。他很爱国。他为英国的十几个银行家摆上盛宴(估计类似同时期的中国银行家胡雪岩请人吃“花酒”),他劝说他们相信美国人不是骗子,他还和蔼地威胁说“你们只有继续为美国提供新的贷款,才能保证以前的贷款能够得到偿还”。于是,高傲的英国银行家又拨出800万美圆贷款给马里兰州。
英国人说,“皮博迪是靠自己的面子借到这笔钱。”并且,为减少英国人对美国人“见钱眼开”的偏见,依然放弃马里兰州应付给他的6万美元的佣金。总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皮博迪的不同寻常的才干和做派。
皮博迪很健谈,但相貌平平,不怎么讨英国人喜欢。人们怎么也想不到他居然是高贵的摩根财团的创始人。后来的摩根,其合伙人以出身名门望族、美貌和时髦而着称。
皮博迪出生在马萨诸塞州,只上过几年学,十几岁开始就与哥哥一起干活养活寡母和6个弟妹。早年的贫困影响了他的一生:聚集钱财,拼命地工作,孤芳自赏,对轻蔑极度敏感,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爱国;多半生小气、吝啬,晚年却不停地慷慨捐助。
1837年皮博迪迁居伦敦。一年后开了一家商号,但只有一个柜台、一只保险箱和几张书桌。他却凭借自己的才干很快进入由卓越的银行家组成的商人圈子。这些人既做织物生意,也为做此生意的人提供融资。其实他们的商号已就变成了商人银行。并且创立了金融批发业务,而不是普通银行储蓄、转帐的“平庸业务”。
这时,“普通人根本不可能与皮博迪打交道”,因为皮博迪们只为各国的政府、大公司和有钱的人服务,他们为世界贸易提供资金,发行债券和股票。
皮博迪在伦敦设立商号,把美国的旗帜插在异国的土地。他炫耀自己国家的气派、高举这星条旗宣扬美国的产品。他宣称皮博迪公司是“美国的一家商号”,他不停地向美国输送 资金,他用美国的精美杂志装点,制造美国气氛和成为美国的新闻中心。在他爱国主义的背后,是不想让英国人小看了自己,也显示了他自己出身的自卑心态。
“在友好的外表下,皮博迪是个孤独的小气鬼”。他不停地工作,12年他从未连续休息过两天。整整20年没有回过美国大概是出于为了节约经费。
皮博迪没有专用马车,总是坐着公共马车上下班。一次他病的厉害,朱尼厄斯(摩根财团的正式缔造者)劝说他回家休息,他拿上雨伞走出办公室。20分钟后,朱尼厄斯发现他还站在路边的雨里,对他说:“皮博迪先生,您该回家了。”他一看是朱尼厄斯,答到:“是呀,我在回家。可是只过了一辆2便士的马车,我想等一辆1便士的。”此时他的银行帐户已经有100万英镑。
午餐时,皮博迪总是让他的勤务去给他买一个苹果,每次给勤务2个便士,一只苹果1个半便士,这样每次勤务都可以得到半个便士的小费,但皮博迪却总是等把这些半个半个的便士凑足到一定的数量再要回去。
皮博迪是个光棍,但他总有女人陪伴。他不抽烟、不喝酒,他用讲故事的方式打动情妇。他一生只给他的布来顿情妇6000英镑,死后也没有留下任何遗嘱给他们所生的儿子。
快60岁时,皮博迪身患严重的风湿病。他个人的储蓄高的惊人,他的年收入达30万美元,而他每年只花3000美元。他拥有巨额财富而罕见的吝啬。突然有一天,他灵魂开窍,他说“当病痛袭击我时,我意识到自己不是不朽的。……我发现生活中有些人热心帮助贫困的人们,正像我一心想挣钱一样”。于是皮博迪决定开始献身慈善事业。
美国内战时期,皮博迪从铁公鸡变成了圣诞老人。“他晚年的行善就像早年的贪婪一样无度”。
早在1857年,皮博迪就开始资助巴尔迪摩的一所“皮博迪学院”;1862年,他开始把15万英镑转给一家信托基金,用于建造伦敦的贫民住宅工程,还立契转让了他在另一家公司的5000股大宗股票,维持这个住宅区的运转。为此,他获得了“伦敦荣誉市民”的称号。
他生命的最后阶段,施舍到了惊人的程度:向耶鲁大学捐赠了一个历史博物馆;向哈佛大学捐赠一座考古学和人类文化学博物馆;为南部被解放的黑人设立一项教育基金……。
雨果写道:“这个世界上,有充满恨的人和充满爱的人,皮博迪属于后者,正是在这种人的脸上,我们看到了上帝的笑容。”这是对乔治皮博迪这位摩根财团最初的创始人最高的赞誉!
华尔街之子—摩根
一个世纪前,约翰·皮尔庞特·摩根像巨人一样支配着整个金融世界。作为创建通用电气公司、美国钢铁公司以及地域广泛的铁路帝国的幕后策划人物,在几十年里,他都是美国民间的核心银行家。摩根在许多方面塑造着他那个世界,然而他去世以后还笼罩着神秘的面纱,有人称他是工业化进程中的英雄,也有人诋毁他是贪婪的强盗大亨。《华尔街之子——摩根》权威、详实地描述了摩根其人,作者历经十年时间,生动再现了摩根的完整人生。
1. 争夺“CB&Q铁路”
1901年5月4日,摩根在艾克斯收到的电报向他披露了一个惊人的消息:一个由银行家和铁路运营商组成的联盟正密谋在公开市场上购买北太平洋铁路50%以上的股票。策划并领导这场“金融巨头”突袭战的是爱德华·H·哈里曼。哈里曼与摩根之间长期失和并且冲突不断,他名下现在控制着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就像希尔一样,哈里曼也同样宣称自己是“美国的拿破仑”,在铁路界是闻名的“小巨人”;同样,他也决心在自己公司的基础上创建一个连接铁路线、海上航运线的世界性的交通运输网络。但是,与希尔不同的是,在商战中,哈里曼并不遵守摩根所制定的游戏规则,他更推崇的是游击战。
就在摩根等人全力以赴地筹集大批英国资金投资美国铁路建设的同时,库恩—洛布这家德国犹太人公司同样也在致力于将德、法两国的巨额资金源源不断地引进到美国——从事与摩根财团同样的事业。尽管犹太人希夫和美国佬摩根并非合伙人,但这两位顶尖银行家却自觉地信守彼此间的君子协定,互不侵犯对方的领地。
在以后的短短几年内,哈里曼居然使曾经破产的联合太平洋铁路起死回生,并很快发展成为一条优质高效、利润丰厚的线路。后来,当他的铁路线延伸到太平洋沿岸港口时,已经对“北太平洋”和大北方公司构成了直接威胁。到了1901年,哈里曼又实现了对庞大的南太平洋铁路公司的控制,这条铁路从洛杉矶一直通到美国南部的新奥尔良。
与此同时,哈里曼还在与另外一个业界“小巨人”希尔进行着激烈的争夺。这次,两人争夺的是芝加哥—伯灵顿—昆西铁路公司(以下简称为“CB&Q铁路”),由于这条全长12657.6公里的线路通往芝加哥,对于打通大西洋沿岸运输线具有重大意义,所以能否拿下该公司将直接影响到双方今后在美国铁路业界的地位。尽管哈里曼做了各种努力,却在1900年以失败告终。希尔和摩根联手,最终于1901年3月下旬共同获得了CB&Q铁路。在双方进行激烈争夺的过程中,该铁路的波士顿股东们明显倾向于摩根,他们说:“在哈里曼和希尔(代表摩根和北太平洋公司)之间,我们毫无疑问将选择代表雄厚实力和安全保障的一方。”事后,哈里曼曾要求摩根和希尔给他一个转包的机会,却遭到二人的断然拒绝—他们不愿让这位好战的掠夺者“插上一手”来分享他们的胜利果实。
至于哈里曼本人,当然不会觉得自己的要求是“插上一手”,相反,他认为恰恰是摩根他们从自己手中窃走了CB&Q铁路——对手的新铁路联合体的实力将远远超过自己的联合太平洋——为此,他立刻制定出一个“拿破仑式”的报复方案:为了攫取CB&Q铁路,他必须彻底拿下北太平洋铁路。
当然,哈里曼清楚,要想从摩根那令人生畏的大鼻子底下买走他的股票也决非易事。为此,哈里曼孤注一掷,决心碰一碰自己的运气,为了筹集到购买股票所需的巨额现金,哈里曼找到了库恩—洛布公司和商业性的国家城市银行进行活动。
2.斩断摩根的翅膀
摩根在业界的优势地位和倨傲态度使其在华尔街同行中颇受非议,甚至是嫉恨,正如希尔日后所总结的那样,在后来发生的针对摩根的突然袭击中,参与暗算的人中更多的是银行家,而非铁路运营商!——以城市银行为首的各大财团之所以给哈里曼撑腰,是希望借此向全世界表明“摩根并非是美国惟一的银行家”,同时也是对摩根宣称的“美国所有的银行家只不过是我的办事员”的说法进行挑战。正如希尔所言,斯蒂尔曼的目的是为了“斩断他(摩根)的翅膀”。
就在摩根4月初刚离开美国前往欧洲之际,在哈里曼的指使下,库恩-洛布公司总裁希夫就开始了购买北太平洋公司股票的行动。此时,麦金利正在进行连任总统的竞选活动,他允诺给予华尔街财团们更多的发财机会。在此情况下,大批野心勃勃的投资者将纽约股市的价格和成交额推向一个个历史新高,1901年1月,创造了日成交量200万股的历史记录。4月份,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所造就的百万富翁们—人称“匹兹堡财团”云集纽约准备大赌一把,此事为哈里曼发动袭击提供了最完美的时机。
摩根和他的合伙人虽然控制着北太平洋公司的董事会,却只拥有该公司不到50%的股票,他们总以为——没有人会梦想购买一条价值1.55亿美元的铁路。在1900年,“北太平洋”的普通股价格从每股45美元涨到86美元,到1901年4月1日居然达到每股96美元,且成交43.7万股;随后,该公司股票在整个4月份仍然保持攀升势头。面对这种局面,库恩—洛布公司偶尔也抛售一些股票进行遏止以免引起摩根财团的注意。到4月22日,北太平洋股票涨到每股103美元,3天后达到105美元。在4月30日,该股票在纽约股票交易所成交量创造了新的记录,共成交330万股。
根据哈里曼判断,在其最高决策者——摩根本人不在纽约的情况下,北太平洋股票所出现的异常现象不会引起摩根集团其他人的注意。事实果然不出哈里曼所料,毫无戒心的罗伯特·培根甚至还趁着这段狂涨期,抛售了摩根本人2万股的股票来赚取巨额利润。5月份,约翰·W·盖茨在接受采访时称:“这一切就好像——当一个大孩子外出时,那些小孩子们就趁机在家里胡作非为一样……如果摩根本人当时在纽约的话,这些事情绝对不会发生。”到5月1日,这天是星期三,北太平洋股票的价格已经狂涨至115美元。星期日,《纽约先驱报》在作“本周回顾”时称:“这是世界历史上金融投机活动规模最大的一周。”
在事态发展最为严重的那一周,希尔一直在纽约,对于北太平洋公司所承受的日益加重的压力,尽管希尔已经明显感受到,但他绝对没意识到是哈里曼在背后捣鬼,直到希夫前来告知真相后,他才恍然大悟。
直到1897年哈里曼要求库恩-洛布公司给予其独一无二的关注之前,希夫一直是希尔的财政后台,当希夫倒向哈里曼以后,希尔开始向摩根靠拢并且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据希尔称,希夫邀请他共同致力于“将摩根抛下船”,并许诺让他出任北太平洋公司总裁并分享“通过控制联合太平洋公司、南太平洋公司所获得的一切好处”。希夫还透露,他的集团已经投资了7900万美元,并购买到北太平洋公司75万股优先股中的42万股,以及80万股普通股中的37万股——也就是说,他已基本实现对该条铁路的控制,如果此时希尔能够加入进来,那么,加上希尔所拥有的北太平洋公司的股份,便可以拥有更大的击败摩根的胜算机会。但是,希尔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拒绝“抛弃摩根”并“加入这场阴谋活动”。也许希尔的说法有点夸大其词,但有关该事件的最骇人听闻的部分却是事实——希夫策划了一场针对美国金融帝王摩根最卑鄙的突然袭击。
3.蓝色星期四
在星期五获悉这一惊人消息时,希尔表现得相当镇静,他离开希夫,沿着布罗得大街前往华尔街23号与摩根的合伙人进行商议。最后,他们发现了一个对自己非常有利的条件:既然北太平洋铁路的董事们——主要是摩根的人——能在1902年1月1日以后撤出他们的优先股,那么当前的普通股将起到决定性作用,而哈里曼所控制的普通股恰恰还不到一半。正是基于这一点考虑,培根立即给摩根发去一封电报,随后,摩根于星期六傍晚在法国艾克斯回电指示:“立即购买15万股北太平洋公司的普通股!”
同样就在那个星期六的早晨,纽约的哈里曼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考虑到自己拥有的北太平洋公司普通股尚未达到总股票的51%,心中不时掠过阵阵凉意和不安。他给希夫写了一封信,要求再买4万股普通股。尽管希夫收到了哈里曼的命令,但他最终决定不予理睬——或许他在想,他已经获得了北太平洋多数的股票——或许他还考虑到自己已经向希尔伸出了友谊之手——他尽管很迟但最终还是意识到那些企图用计谋击败摩根的人的真正意图,于是决定不再对摩根发起这致命一击。如果他在5月4日这天,听从了哈里曼的指令,再买4万股普通股,他们这伙人就将成功地控制摩根的这条铁路。
5月6日,星期一,大批摩根—希尔集团的经纪人涌入伦敦和纽约的各个股票交易所,购买所有能买到的北太平洋的股票。当天,纽约交易所北太平洋股票以每股127.5美元报收,第二天则达到149.75美元。当希尔要求他伦敦的合伙人不要出售北太平洋股票时,他们回答说:“这里的朋友坚定地站在你们那一边,我们很吃惊希夫会参与到这场从你们手中攫取北太平洋铁路的活动中来。”并要求彼此之间随时保持联系。对于北太平洋股票在各个股市所出现的异常剧烈的波动,就连该铁路的经营者也感到极度困惑,不知其所以然。星期二,北太平洋铁路公司总裁查尔斯·梅林从圣保罗给他在纽约的副手发电询问:“你能否告诉我那里究竟正在发生什么?我们的股票为什么动荡得如此剧烈?”
在北太平洋股票刚刚出现攀升的几天内,那些短期投机者们断定不会再上涨了,于是约定在140美元的价位上停止购买,等价格回落时再买进。然而,星期二,当摩根的经纪人在每股146美元的价格上停止进行收购时,股票价格不但未见下跌,反而更加狂涨不已,整个股市都随之疯狂了!
在1901年的5月7日到8日,其他股票开始暴跌,因为那些北太平洋股票的短期投机商们抛售了所有股票以获取资金回补,然而,到了第二天,5月9日——股票史上的“蓝色星期四”,北太平洋股票价格居然跳到近似荒谬的程度——每股1000美元!纽约的股票投机商们终于冷静下来了,他们清醒地意识到:整个股市已经被某种看不见的力量牢牢地逼进了死胡同,他们已经放空了10万多股北太平洋股票,却再也买不回来了。
摩根—希尔集团在两日内购买了15万股股票,如果按平均每股129美元进行购买的话,他们所花费的资金总额几乎高达2000万美元。他们还在华尔街引起了空前的震动和惊慌,J.P.摩根集团和库恩—洛布公司在“蓝色星期四”这一天均意识到:如果华尔街的这种恐慌不能被迅速遏止,那么将有不计其数的股票经纪人和持有人会因此遭到空前劫难,而整个纽约股市也将毁于一旦!出于这种担忧,两大财团的银行家们决定,推迟交割他们所购买的股票,并以每股150美元的价格抛售足够的数目以供短期投机商回补,随后,希尔和哈里曼联合向公众承诺——双方将进行和平谈判;摩根也重新指定了新的北太平洋公司董事会。纽约股市一场空前的金融恐慌最终消退了。
Ⅱ 华尔街五大投行是什么
华尔街五大投行是高盛、摩根、美林、雷曼兄弟、贝尔斯登。
1、高盛:高盛公司是由德国移民马库斯·戈德曼于1869年创立的,在19世纪9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投资银行业务开始形成。是全世界历史最悠久及规模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
总部位于纽约,并在东京、伦敦和香港设有分部,向全球提供广泛的投资、咨询和金融服务,拥有大量的多行业客户。
2、摩根:摩根斯坦利,是一家成立于美国纽约的国际金融服务公司,提供包括证券、资产管理、企业合并重组和信用卡等多种金融服务,目前在全球27个国家的600多个城市设有代表处,雇员总数达5万多人。
3、美林:美林是世界最着名的证券零售商和投资银行之一,总部位于美国纽约。作为世界的最大的金融管理咨询公司之一,它在财务世界响叮当的名字里占有一席之地。
4、雷曼兄弟:全球最具实力的股票和债券承销和交易商之一。同时,公司还担任全球多家跨国公司和政府的重要财务顾问,并拥有多名业界公认的国际最佳分析师。
5、贝尔斯登:成立于1923年,总部位于纽约,是美国华尔街第五大投资银行,系全球500强企业之一,是一家全球领先的金融服务公司,为全世界的政府、企业、机构和个人提供服务。
拓展资料:
摩根财团在金融业方面拥有雄厚的基础。其主要支柱是J.P.摩根公司。在国内有10个子公司和许多分支行,还有1000多个通信银行。
在国外约20个大城市设有支行或代表处,在近40个国家的金融机构中拥有股权。
它控制着外国37个商业银行、开发银行、投资公司和其他企业的股权。
在工矿企业方面主要有国际商业机器公司、通用电气公司、国际电话电报公司、美国钢铁公司以及通用汽车公司等;在公用事业方面则有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和南方公司。
Ⅲ 介绍一下拿到FRM证书可以从事的岗位
FRM持证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比例的人数都去了银行就职。毕竟,银行是最需要风险管理的地方,因此对于风险管理的人才需要量也很高。银行里究竟有哪些岗位适合FRM持证人呢?FRM持证人在对银行内部晋升有何帮助呢?今天小编就从外资银行、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三方面来为你详细解答!
FRM持证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比例的人数都去了银行就职。毕竟,银行是最需要风险管理的地方,因此对于风险管理的人才需要量也很高。银行里究竟有哪些岗位适合FRM持证人呢?FRM持证人在对银行内部晋升有何帮助呢?今天小编就从外资银行、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三方面来为你详细解答!
投行
投资银行是一种特殊的银行系统,客户能够将钱直接或间接投资进去。与此同时,投行通过债券销售、证券销售、并购、发行IPO等方式来帮助企业、政府和个人筹集资金。它与商业银行的概念是相对应的,为适应经济发展而出现在现代金融业的新兴行业。
投行主要业务就是投资,为客户买卖股票、管理资产以及给出投资建议。作为一名投资银行家,你需要帮助客户在资产、财产和财务方面进行更好的管理,应该能为客户提供有利可图的财务咨询建议。这种专业性的建议需要在何时向公众发行股票以筹集资金、何时不应发行股票以及何时收购合并这些方面有深入的研究。
投行的等级划分:最高级的是总经理,中间分别是总监/高级副总裁,副总裁,项目经理,而最低级则是分析员。通常都是从分析员做起,想要在人才济济的投行不断提升,就必须让自己的能力达到晋升的标准。通过FRM考试只是一个基础要求,进入投行之后还是需要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和业务知识要两手抓。
外资银行
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吸引大量外企和外资银行落户上海。利用上海自贸区的契机,跨国银行正在开展更加结构化的贸易融资交易,这让拥有贸易融资产品设计或交易发起经验的人才变得炙手可热。面对职业前景的迅速改善,外资银行正在中国艰难寻求并努力留住人才,对此,一些银行通过加薪的方式来吸引更多人才。
外资银行目前在华人才需求最旺的几大领域为以下几个:
1)结构性贸易融资
2)资产负债管理
3)债务资本市场
4)跨境公司业务
5)合规
6)信贷分析
对于FRM持证人,则可将目标放在信贷分析、债务资本市场和资产负债管理这三方面。外资银行也在中国招聘信贷分析师。不良贷款、违约和欺诈,无论在地方还是全球层面,都处于高压之下。这意味着银行都在加强信贷团队的建设,强化信贷审核和管理。中国中产阶级的成长也促进了对信贷分析师的需求,因为中产阶级壮大意味着有越来越多中国人开始寻求信贷审批服务。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才则是这个领域的“抢手货”。
而对于债务资本市场,中国政策制定者正尝试利用证券化转移银行体系内的风险。他们正在试行一项项目,允许外资银行把贷款打包成抵押贷款证券,出售给第三方金融机构。大陆符合债务资本市场要求的人选非常稀少,部分银行开始在公司内部培训公司关系经理人来接替这些岗位;另外一些则选择从香港或新加坡输入人才。因此,FRM就业前景将非常可观。
商业银行
当前国内商业银行业机构设置情况是:总行、省行、市行、支行、网点(储蓄所),机构设置成金字塔型。下分部门有:人力资源、公司、机构业务、个人金融业务、资产业务、信贷审批业务、法律事务、运营业务、计划财务等。由于银行对FRM人才亟需,因此内部也有培训,让员工通过FRM考试。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许多人进入银行只能成为柜员,据小编所知,在银行内部晋升其实很难,如果没有人脉,可能就只能在柜台后面稳坐如山。想要改变自己的工作环境?那么就考个FRM证书来获得晋升机会吧。
此前银行降薪潮出现,不少人认为银行的职位吸引力下降,其实对于银行内的专业性较强的人才,首先岗位较高,因此基础工资原本就很高,这次降薪潮对于FRM持证人而言并不影响。因此,银行的小伙伴们,想要高薪就必须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专业技能,让自己脱颖而出,高薪自然不是问题啦!所以在银行工作考取FRM是必备的职场利器!
Ⅳ 未来十大成长性最好的股票
未来十大成长性最好的股票
而在9月份评出的全球市值十大公司当中,全球十大市值企业分别为苹果、亚马逊、谷歌、伯克希尔、Facebook、阿里、腾讯、摩根大通以及强生。除了伯克希尔、摩根大通和强生之外,全部是科技公司,其中中国的阿里巴巴和腾讯也各占据前十名当中的一席之地。
中国未来十年值得持有的股票
未来最有潜力的股票也是最让人值得期待的股票。
相对于业绩始终比较优良的绩优股而言,原来业绩较差,在经过重组或开发新品种、转换经营方向等过程后,业绩有翻天覆地般变化的上市公司有更大地涨升空间。
价位低
具有翻番潜力的个股,其启动价往往比较底,一般在3~8元区间内,启动价较低通常有两方面原因造成:一种是个股由于盘子较大、缺乏炒作题材、股性不活跃等原因,不受大多数投资者欢迎,市场反映冷淡,导致股价偏低。另一种是主力选中该股后,为了能在低位建仓,故意大肆打压,造成个股严重超跌,股价明显偏低。股价偏低几乎是所有实现翻番黑马的共同特征之一。
潜在题材
股价容易翻番个股大多有实质性的潜在题材做为动力,如资产重组、外资参控股、并购、高比例送转等。但是,中国股市历来有见利好出货的习惯,因此,投资者如果发现个股涨幅巨大,而原有的潜在题材也逐渐明朗化,转变为现实题材了,要注意提防主力借利好出货。结果票都是特别好的。
请问现在买什么股票好推荐一下
未来十年值得持有的股票就目前来讲的话应该还属于一些大家比较公认的具有行业领先或者是龙头地位的股票,比如说像伊利股,美的电器,茅台,中国中免等。
这些具有特别稳定增长率同时又具有广泛市场的股票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取代性的一个龙头位置,还是比较值得持有的。
未来10年内最好的股票是哪些
请问现在买什么股票好推荐一下?现在买股票一般热门话题股,超卖被低估的股票和蓝筹股是比较合适的。其他国有企业的龙头股,如行业龙头股和业绩好的股也可以关注。许多股价被误杀。因此,这些股票下跌后买入会更安全,因为它们的表现不错,而且公司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所以它们更安全。目前虽然有些个股可能也属于热点板块,但由于业绩等原因没有资金参与,所以不能使用。标的板块中的股票也存在严重分化,不能概括。
:
1、哪种股票类型最安全?大多数情况下,第一个是连续下跌后跌幅超过50%的个股类型,然后每次跌幅都不是特别大。第二种:一直向上一波,即以前面的高低点来衡量,大约在中轴位置附近,然后连续盘整。第三种:一波上涨后,这一波的上涨幅度可能在15%~20%,是比较快速的上涨,回调和快速调整后止跌。停止下跌后,站在一定的支撑位后会反弹。
2、什么股票适合新手?
第一:熟悉的股票,不管你做什么,一般新手选择你熟悉的都是对的。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股票投资。对于他们熟悉的股票,他们对公司的了解比较高,失败和亏损的可能性比较低。这时候,一个很多投资者都不知道的炒股技巧。
第二:普通股。股票投资新手对股票的各种指标和股票形态了解不多。这时候,选择一些普通股是规避一些已知风险的最好办法。新手越了解炒股规则,获利的可能性就越大。炒股也需要把握买卖机会。比如市场规律、个股规律、某些话题的规律等等,每年都会发布年报和中期报告。很多人会专门研究分销机会,炒报告市场,收益很好。
第三:买入有成交量的股票。一只没有注资的股票,就像一潭死水,没有波澜。成交量是四大市场的趋势密码之一:价格、时间、成交量和涨跌。无量不涨,无量不严重。
第四:作为上涨趋势股,股票只有上涨才会盈利,趋势再创新高。即使买入时高位,也有机会随着后续的上涨而平仓。对于有下降趋势的股票,不要总是考虑底部读数。底读一般很少成功,但被抄袭的投资者却非常多。股票已经处于新低,所以即使你低买股票,你仍然赔钱。被子没用。
中国黄金股票未来最看好排名前三的超级大龙头牛鼻村正骨是哪三只优质股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如有帮助,谢谢点赞
随着互联网信息的传播速度和效率,未来的10年,比过去的10年变化更快,更大,未来10年是一个很长的时间节点。如果有新的科技创新技术获得突破并应用(当然概率不大),那么变化的进程会惊人的加快。
10年很长,单个公司的发展和利好利空是无法判断的,那么我们不建议在未来10年,把赌注下到某只或者几只股票,而应该下到一个或者多个行业。
我们看好与人性相关的行业:
给老人卖健康的医疗(中间又细分很多领域,我们比较看好心血管疾病相关);
给女性卖漂亮的医美行业;
给学生卖智商的教育培训行业;
赌性相关的博彩业(国内有一些基金可以买到港股上市的娱乐博彩上市公司股票);
当然互联网行业的公司也非常多,只是需要选择一些有优质护城河的公司,未来也都会是强者恒强。
等等
实在没有精力深入调研,可以直接选择沪深300ETF指数基金。沪深300指数是沪深两市排名前300的股票加权得到,每隔一段时间会调整,将不好的股票剔除,纳入表现好的股票。
现在前景看好的股票有哪些?
黄金股有:山东黄金,中金黄金,紫金矿业,都是龙头。
中金黄金(600489):龙头,公司控股股东中国黄金集团公司通过整合内部资源组建了中金资源、中金建设、中金珠宝、中金贸易等板块,分别负责集团公司的地质勘查、工程设计和建设、产品延伸和销售及设备和大宗物资的采购,这将为公司的探矿增储、资源占有、项目建设、产业链延伸、集约采购、降低成本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老凤祥(600916):龙头,中金珠宝已建立覆盖全国范围的加盟体系,主要致力于区域市场开发和产品营销推广,不断开拓“中国黄金”区域消费市场,为全国消费者提供“中国黄金”全系列产品和优质的售后服务。
黄金股票其他的还有:西部矿业、东方锆业、莱绅通灵、金一文化、豫园股份、洛阳钼业、银泰黄金、银泰黄金、弘业股份、江西铜业、深中华A、周大生、豫光金铅、晓程科技、云鼎科技、益民集团等。
601866中海集运27日在535的价位介入都不会亏损,该股目前会大幅上涨!
短线000617石油济柴600247成诚股份600291西水股份
600654飞乐股份600795国电电力000571新大洲
600882大成股份600418江淮汽车000877天山股份
现在买什么股票好
当然是每个板块的龙头了
比如说房地产龙头股票 谁不知道万科A
此外还有其他板块的龙头
比如酒板块的贵州茅台 汽车板块的上海汽车 化学板块的烟台万华 有色金属的江西铜业等等
只要是热门板块的龙头 基本都可以安心持有
还有就是看你在什么合理的价位买进
比如房地产龙头股万科A 07年最高才40多
如果你是39块左右买进 请问还有意义吗?
以合理的价格买入优秀的企业 剩下的就是等待了
一当牛市来临 市场疯狂炒作以后 其价格偏离其正常价值
就应该抛出手中的股票 然后耐心等待暴跌结束(08年就足足暴跌了一年)
中国铝业 江西铜业 辰州矿业 西部矿业 宏达股份
买它们的理由很简单 就是题材好和现在内在价值被市场严重低估
可以说这种稀缺资源类股票是中国股市最好的股票
因为好所以才被暴炒 里面曾经上百元的比比皆是
而相对 汽车行业 钢铁行业 里面07年大牛市涨得最疯狂的也就40多元左右封顶
所谓的稀缺资源,一般具备独特性、不可再生性、不可替代性、市场需求却又不可抗拒性 提到稀缺资源类股票有金钼股份,紫金矿业,中金黄金,山东黄金,贵研铂业,吉恩镍业,锡业股份、驰宏锌锗、宏达股份
中石油类的股以后最好都不要买 因为是权重股 盘子又大 涨也涨不了多少
紫金矿业现在被市场低估 大有可为
个人建议可参与点紫金
也可以考虑我上面说的其他龙头股
1、选择好的股票,主要是看其业绩是不是好,是不是有好的成长性?简单地说,就是看其一季报、中报、三季报及年报的业绩是不是优秀?与去年同期相比是不是有不错的增长?如果是,那么说明这是一只绩优蓝筹股,选蓝筹股则大方向正确了。
2、看现在的股价是不是太高?这点可以通过换算股票的市盈率来辨断,方法就是用“现在的股价/去年年报每股收益今年业绩的增长率”(这些指标都可以从其公布的公告中获取),如果这个值比较低的话,则具有投资价值(比如现在大盘45倍市盈率,而你手中的股票只有20倍,则具有投资价值)。
3、看该公司是不是板块龙头,一般来说板块龙头成长性比较好,业绩增长稳定,风险相对小。
(比如房地产板块的万科、金地;航空板块601111中国航空;有色金属板块601600中国铝业;钢铁板块600019宝钢股份等)
4、什么样的股票都不可能一直涨,当它涨到一定幅度后也会跌而调整,所以在合理的价位介入比较关键,不能随意追高。
最近较好的股票有哪些
中煤能源明日发行,与其子公司上海能源(600508)存在同业竞争的问题,鉴于前期中铝和包铝的关系,导致包头铝业被吸收合并,所以上海能源也同时面临这个问题,按照业绩比价,应该是在一股上海能源转换两股中煤能源的吸收合并方案比较合适,所以将会引起上海能源的大涨,强烈建议关注,有翻倍倾向
Ⅳ 摩根大通银行详细资料大全
摩根大通集团(JPMorgan Chase & Co,NYSE:JPM;TYO:8634),业界称西摩或小摩,总部位于美国纽约,总资产2.5万亿美元,总存款1.5万亿美元,占美国存款总额的25%,分行6000多家,是美国最大金融服务机构之一,摩根大通于2000年由大通曼哈顿银行及J.P.摩根公司合并而成,并分别收购芝加哥第一银行和贝尔斯登银行和华盛顿互惠银行。摩根大通是一家跨国金融服务机构及美国最大的银行之一,业务遍及60多个国家,包括投资银行,金融交易处理,投资管理,商业金融服务,个人银行业务等。
2017年6月,《2017年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公布,摩根大通银行排名第74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