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郑州银行是国企吗
郑州银行属于国企。
郑州银行(Bank of Zhengzhou,港交所:6196、港交所:4613(优先股)、深市:002936)是位于郑州市、由省市政府控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一家股份制银行。
郑州银行的前身为成立于2000年2月的郑州市商业银行。2009年12月17日,经中国银监会批准更名为“郑州银行”。2015年12月23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发行13.21亿H股股票,每股3.85港元,集资50.82亿港元。
2018年9月19日,郑州银行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登陆A股市场,这也标志着郑州银行成为河南首家A股上市银行、中国首家“A+H”股上市城商行。2019年7月17日晚,郑州银行公布定增案,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10亿股,募集资金规模不超过60亿元,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该行的核心一级资本。
银行总股本达53.22亿元,员工3773人。有132家分支行,其中郑州市区支行60家, 7家二级支行,6家县域支行,其中省内分行10家(安阳分行、洛阳分行、漯河分行、南阳分行、平顶山分行、濮阳分行、商丘分行、新乡分行、信阳分行、许昌分行),发起成立了河南九鼎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持股51%,并设立了新郑郑银村镇银行、中牟郑银村镇银行、新密郑银村镇银行、扶沟郑银村镇银行、新郑金谷村镇银行,鄢陵郑银村镇银行六家村镇银行。
拓展资料:郑州发展规划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郑州银行坚持党建引领,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共生,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十二五”以来向全省累计投放资金1.2万亿元,支持了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郑州地铁、港区国际贸易服务中心等一大批省市重点项目及实体企业。
郑州银行还积极投身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中原崛起等重大战略实施,为实体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结合郑州市“十四五”规划及2035愿景目标,积极参与推动“两化五强”建设:围绕“创新强”,借鉴同业先进经验积极打造“科创银行”,为中原科技城建设和科创企业发展提供全周期、一揽子专属服务,助力郑州科创很行;围绕“枢纽强”,上线“五朵云”平台,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四流合一”,共建商贸物流金融生态圈;围绕“生态强”“文旅强”,持续加大与郑州市区县政府合作,未来三年拟投放不低于1700亿元资金,支持“东强南动西美北静中优外联”城市建设。
郑州银行正加速推进高质量发展,以金融服务高质量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为建党100周年献礼,为河南振兴、中原崛起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2. 哪里可以查到新上市公司的上市日期
可以在新股在线网站中查询到新上市公司的上市日期,具体查看步骤如下:
1、打开新股在线官网页面,将页面一直向下拉;
(2)香港上市股票代码3773扩展阅读:
新股在线网是和众汇富倾力打造的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新股在线、新股申购、新股上市、新股发行等新股信息的综合型新股在线网站。
新股在线网新股在线频道主要包括:新股要闻、新股分析、新股评论、新股策略等新股在线信息;
新股在线网新股申购栏目主要包括:新股申购、新股申购一览表、新股申购要闻、新股申购技巧等新股在线信息;
新股在线网新股上市频道主要包括:新股上市、新股上市一览表、新股上市要闻、IPO等新股在线信息;新股在线网新股发行频道提供新股发行时间、新股发行一览表等新股在线信息。
3. 2021 年基金该如何布局
2021年是牛年,同样也是牛市,总体而言,到2021年,可选消费,新能源,化工等行业将受益于供需再平衡。受品牌效应,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以及与医疗服务相关的公司的消费者在以下方面的支持下可能会进一步增长:“双重循环”。军事和网络安全以及国内科技替代有望在中长期内得到持续的政策支持。”
在经济上行阶段,资产较高的公司将完全受益于经济扩张,因为在需求改善的情况下,公司利润将强劲增长,或者增长持续时间更长。典型行业包括:有色金属,高端设备,可选消费,线下服务等。
酒类的长期前景感到乐观,调味品和速冻食品等细分领域也有更大的增长空间。“展望2021年,白酒行业可能会迎来差异化。例如,目前正在大幅增长的三级白酒被高估,并且未来估值可能会下跌;相反,高端白酒的估值更合理,潜在的潜力更大。;一些准备上市的新股也值得期待。”
随着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中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不仅在于低价格和低成本,还在于其综合成本效益。不仅在发展中国家,而且还渗透到欧美的发达市场。出口链中的投资机会不是流行带来的“闪光”,而是持久的生命力。
“十四五”规划提出“五个安全”:国防安全(军工),食品安全(种植链,种子),技术安全(半导体,新创,网络安全),能源安全(新能源),资源安全(有色金属)。资本市场已经开始反映这种变化,但这只是开始。“我们倾向于对年初技术和增长领域的机会持乐观态度,尤其是那些在新兴,军事,电子,通信和其他领域目前具有一定估值优势的,以政策为导向的战略新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