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宏观经济学中 银行存钱和买股票 算投资吗
银行存钱和买股票都不算。
这次条例里明确了,但如果你是银行购买的理财,那就是名下的资产,所以就要算
股票投资是指企业或个人用积累起来的货币购买股票,借以获得收益的行为。股票投资的收益是由“收入收益”和“资本利得”两部分构成的。收入收益是指股票投资者以股东身份,按照持股的份额,在公司盈利分配中得到的股息和红利的收益。资本利得是指投资者在股票价格的变化中所得到的收益,即将股票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所得到的差价收益。
1、股票与储蓄存款虽然都是建立在信用的基础上,但其性质不同。股票是以资本信用为基础,它体现着股份公司与股东之间围绕着投资而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而储蓄存款则是一种银行信用,它所建立的是银行与储户之间的借贷性债权债务关系。股票的购买者是股份公司的股东,而存款人实际上是贷款人,他将自己暂时闲置的资金借与银行。
2、股票持有人和银行储户的法律地位及权利内容有所不同。股票持有人和储户虽然都享有一定的权利,承担相应的责任,但股票持有人处于股东的地位,有权参与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而储户则仅仅是银行的债权人,其债权的内容限于定期收回本金和获取利息,但不能参与债务人的经营管理,对其经营状况不负任何责任。
3、股票和储蓄存款虽都可使货币增值,但其风险性不同。
股票是向股份有限公司的直接投资,它可根据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状况和盈利水平直接获取所追求的收益-股息和红利。这一收益可 以很高,也可能很低或没有,它随股份公司的经营业绩而定,每年都有所不同,处于一种经常性的变动之中。而储蓄存款则仅仅是通过实现货币的储蓄职能来取得收益-存款利息。这一增值部分是事先约定的、是固定的,它不会受银行经营的影响。
4、股票和储蓄存款的存续时间和转让条件不同。股票是无期限的,不管情况如何变化,股东都不能要求股份公司退股而收回股本,但可以进行买卖和转让。而储蓄存款一般是有固定期限的,储蓄存款人到期就可收回本金和利息。即使提前支取,任何形式的储蓄都能收回本金,而股票只能到证券市场去转让,其价格要随行就市,能否收回投资要视交易时的股市行情而定。
B. 急求何谓宏观经济学中的投资
1、 宏观经济学的投资是指物质资本存量的增加或更换,其实就是资源要素转化为资本的形成过程。具体来讲,包括了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中又具体包括了“三房一设备”,也就是新厂房、新住宅、新商业用房,以及新机器设备。需要注意的是,类似于买股票、买债券之类的行为,经济学上叫做“投机”,只有金融学上才叫做“投资”。
2、 投资是创造新资本,包括为未来使用而购买的物品,分为企业固定投资(企业购买新工厂新设备)、居民固定投资(居民购买和建造的新住房)和存货投资(企业存货的增加)。容易产生混淆是因为对个人看来像投资的东西(比如炒股、买卖其他金融产品等)对对整个经济来说并不是投资。一般规则是经济的投资不包括仅仅在不同个人之间重新配置资产的购买。
拓展资料
1、 在假设没有国际贸易的情况下,西方经济学里的储蓄是Y-C-G这种储蓄并不是指存在银行里的钱这种狭义的储蓄,而是由国民储蓄和国家储蓄两部分组成.我们认为Y=C+G+I所以储蓄自然就等于投资。至于你说的为什么储蓄和投资相等,这完全上是一种公式上的推导。
2、 你可以这样理解,即使没存到银行里的货币,也是一种投资,比如外汇汇率可能升值,你的现金可能更值钱,还可能出现通货紧缩,你的钱也是更值钱了。银行里的钱就更不用说了,你存进去的钱,银行会贷出去分给你一部分利息,这肯定也是投资。所以只要是你赚的没有被消费掉的钱或国家财政中出现的盈余,这部分钱无论用于什么都是一种投资。
3、 西方经济学中研究一国经济总量、总需求与总供给、国民收入总量及构成、货币与财政、人口与就业、要素与禀赋、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经济预期与经济政策、国际贸易与国际经济等宏观经济现象的学科。宏观经济学属于西方经济学范式,由于把宏观经济领域与微观经济领域割裂开来研究,与科学的一般经济学的关系既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也不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所以无法研究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与宏观经济领域的特殊规律,只能对宏观层面的经济现象进行现象学意义上的描述。从科学学的角度而言,由于不能研究一般经济规律与宏观经济领域的特殊经济规律,宏观经济学不能成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的学科。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就业总水平、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总量,因此,宏观经济学也被称做就业理论或收入理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资源的利用问题,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财政与货币政策。
C. 居民买卖股票也属于宏观经济学中投资的范畴正确吗
投资股票 在经济学中不属于投资
投资是需要新的产出,而股票只是分红凭证,并没有真的投入生产中。
I=S 是 C+I = S + C约去C的结果。
C+I是国民收入,S+C是支出
收入=支出
D. 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什么,和字面意思上的投资有什么区别
在经济学方面,投资是指购买(和因此生产)资本货物。资本货物,亦可以看做经济学中的资本,主要是指一种储存性财富或者生产制造模式。是不会被消耗掉而反倒是被使用在未来生产的物品。比如企业增加一笔存货,建造一座住宅,购买一台计算机。生活中的投资是指实物投资和金融投资,既包括实物投资(购买厂房、设备、住宅、专利)又包括金融投资(购买股票、债券、期货、期指)。
宏观经济学的投资是指物质资本存量的增加或更换,其实就是资源要素转化为资本的形成过程。具体来讲,包括了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中又具体包括了“三房一设备”,也就是新厂房、新住宅、新商业用房,以及新机器设备。需要注意的是,类似于买股票、买债券之类的行为,经济学上叫做“投机”,只有金融学上才叫做“投资”。
投资的影响
1、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非常紧密。在经济理论界,西方和我国有一个类似的观点,即认为经济增长情况主要是由投资决定,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基本推动力,是经济增长的必要前提。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从要素投入和资源配置来分析。
2、投资是促进技术进步的主要因素
投资对技术进步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投资是技术进步的载体,任何技术成果应用都必须通过某种投资活动来体现,它是技术与经济之间联系的纽带;另一方面,技术本身也是一种投资的结构,任何一项技术成果都是投入一定的人力资本和资源(如试验设备等)等的产物。技术进步的产生和应用都离不开投资。
E. 为什么在宏观经济学上个人购买股票不叫投资
在宏观经济学上这只是资产权力的转移,真正投资是指新增加生产资料。
F. 为什么人民购买股票和债券从个人来说是投资,而经济学上不算是投资
投资,狭义的理解为:资金投入。购买股票、债券就属于资金投入,一种投机行为。而经济学上的投资,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而人们购买股票债券的行为并不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是货币转化为货币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