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股本溢价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股本溢价(share premium) 是指股份有限公司溢价发行股票时实际收到的款项超过股票面值总额的数额。 股本溢价是资本公积一种,而资本公积是指投资者或者他人投入到企业、所有权归属于投资者、并且投入金额超过法定资本部分的资金。资本公积包括:资本 (或股本)溢价、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股权投资准备、拨款转入、外币资本折算差额、关联交易差价以及其他资本公积。[1]
股本溢价,主要指股份有限公司溢价发行股票而产生的,股票发行收入超过所发股票面值的部分扣除发行费后的余131条规定:股票发行价格可以按票面金额,也可以超过票额。股份有限公司是以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资本。根据我国《公司法》第面金额,但不得低于票面金额。也就是说发行股票只能平价或溢价发行,我国不存在股票折价发行的问题,不会出现股本折价。另外发行股票的股本(指股份有限公司实际发行的股票的面值)总额应与注册资本相等。
中文名
股本溢价
外文名
share premium
性质
资本公积一种
资本公积
股权投资准备、拨款转入
定义
指股份有限公司溢价发行股票时实收的款项超过股票面值总额的数额
快速
导航
编制会计分录
核算
根据有关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应于实际收到发起人和认股人的认股款时,按其所发行的股票面值作为股本;对于溢价发行的股票,股票发行收入超过所发股票面值的部分扣除发行费用后的余额,作为股本的溢价。因此股份有限公司溢价发行股票取得的收入,以实际取得收入的时间作为确认的时点。按股票面值和核定的股份总额的乘积计算的金额记入"股本"账户,溢价部分(即超出股票面值的部分)扣除委托证券代理商发行股票而支付的手续费、佣金、股票印制成本等后的数额登记"资本公积"账户。无溢价或溢价不足以支付的部分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分期摊销。对境外上市企业,按收到股款当日的汇率折合人民币金额。按确定的人民币股票面值与核定的股份总额乘积计算的金额记入"股本"账户,二者的差额记入"资本公积"账户。
编制会计分录
例如:光明集团为一新建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500万元,额定股份1500万股,每股面值确定为1元,公司确定每股发行价格为1.2元,公司委托某证券公司代理发行,每股实际发行成本为0.01元从发行收入中扣除,2004年1月1日股款已全部到位并已存入银行。公司收到全部股款时。
股本溢价
借:银行存款 17 850 000
贷:股本 15 000 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2 850 000
应该注意的是,采用募集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由于种种原因发生股票未被全部认购,从而导致发行失败。按规定发行损失由发起人负担。与此等同的是,认股人如果在规定限期内未缴足股款,股东权即告丧失。其预付的定金及已缴纳的股款由企业没收,原认股份由企业另行募集,其没收的股款作为公司的资本公积。
股份有限公司增资发行新股并已募足股款的,在公司登记机关变更登记并公告后,按所发行新股的面值增加股本,新股溢价发行的,股票发行收入超过面值的部分,扣除发行费用后作为股本溢价。
例.某境外上市公司2004年1月1日增资发行普通股股票1000万股,每股面值为7元,每股发行价为1美元,收到股款日的美元与人民币的比价为1:8.25。编制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美元82 500 000
贷:股本 70 000 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2 500 000
参考资料
[1] 什么是股本溢价?.财经新闻 [引用日期2017-02-21]
2. 股票大宗交易溢价成交对股价后市走势有何影响
1、股票大宗交易溢价交易当然对公司的股价有正面的影响,但是要分析具体的成交价格是多少才能下此结论。
2、如果公司的大宗交易价格仅仅是高于公司的每股净资产,而大大低于股票市场的价格,这种溢价交易对现价市场没有任何意义;如果交易价格高于市场现价才能有推升股价的作用。
拓展资料:
一般来说,如果以过去的大小非、高管在大宗交易市场折价扔货给机构/游资,然后机构/游资次日起即在二级市场上甩货的模式,新规确实能起到了一定减缓减持压制的作用。
但是如今涌现大量的溢价交易,也意味过去那种折价转让的大宗交易游戏规则在生变,从市场反馈的消息,目前的大宗交易上溢价交易采取的是诸如上市公司的收购兼并企业时采取的业绩承诺手法,即六个月股价后不低于XX元/股,否则减持方补偿受让方多少。
这种模式一来以溢价的模式提振了二级市场股价,二来大小非、高管继续割韭菜般减持,虽然力度比过去要小一些但是也比在二级市场上直接抛售每三个月之内抛售1%强一倍,再者大小非、高管的股权成本往往都是IPO前的原始股,成本低廉,哪怕减持6个月后需要补偿一部分给受让方也是大赚了。
3. 为什么上市公司要溢价收购
上市公司要溢价收购是因为:
1、股票上市有成本,而且需要时间。收购一个上市公司节省时间和中间成本,所以购买需要溢价。
2、股票收购形成重组预期,导致上市公司股票大涨。
3、股票如果二级市场买入也必然导致股价上涨。
拓展资料:
收购溢价成因分析
1、中外的价值评估方式存在差异
对于目标股权的价值评估国内外存在较大差异,对于股票不公开交易的企业,国际推行的做法是采取现金流量贴现法,注重市场价值的评估,充分考虑资产的未来盈利能力和市场综合因素。因为现金流量贴现法对股权进行定价的基本假设是有效市场假说,该方法在成熟市场条件下才被承认。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转让价格通常以每股净资产为基础,更注重历史静态的账面价值的评估,而且,我国国内监管机构普遍认可的是历史成本重置的评估价格。
2、我国价值评估的忽略因素
控制权。决策权的角度来分析,一旦汇源被全资并购,那么汇源一切的决策,最终目的围绕着可口可乐的利益。目标一致性可增加企业的凝聚力,提高企业的决策效率。而可口可乐的全资收购,可以让汇源全心全意地为可口可乐公司服务。商誉。形成商誉价值的主要原因是基于企业的市场资源优势以及企业的生产资源优势。汇源有较强的市场资源优势,如果可口可乐成功并购汇源,那么可口可乐将成为国内果汁市场最大的市场占有者,其占有率会是第二名的两倍以上,对企业的生产、营销决策都有着巨大的好处。同时,可口可乐公司可利用汇源畅通的市场销售渠道,有效地降低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成本,综合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3、协同效应溢价
按照经济学的并购理论,公司并购中并购公司向目标公司支付溢价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目标公司的发展前景及其被并购后所产生的协同效应。企业的协同效应具体表现主要有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及企业竞争者的削弱。
4. 股票出现溢价大宗交易是利好,还是利空
大宗交易是指达到规定的最低限额的证券单笔买卖申报。
一、 大宗交易是利好
买卖双方经过协议达成一致并经交易所确定成交的证券交易,大宗交易会对股票的后期走势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果股票的大宗交易溢价率为负,即个股的大宗交易价格低于个股的当前市场价格,说明进行大宗交易的股东,不看好该股,认为该股后期会下跌,而以低于市场的价格急着卖出,是一种坏事,同时,市场上的投资者也会跟风,抛出手中的筹码,加速股价下跌。 如果股票的大宗交易溢价率为正,即个股的大宗交易价格高于个股的当前市场价格,说明进行大宗交易的股东,比较看好该股,认为该股后期会上涨,进行抢筹操作,是一种好事,从而市场上的投资者会跟风买入,增强市场上的多方力量,共同推动股价上涨。
二、 出现大宗交易时好时坏
如果股票的大宗交易溢价率为负,即个股的大宗交易价格低于个股的当前市场价格,说明进行大宗交易的股东,不看好该股,认为该股后期会下跌,而以低于市场的价格急着卖出,是一种坏事,同时,市场上的投资者也会跟风,抛出手中的筹码,加速股价下跌。 如果股票的大宗交易溢价率为正,即个股的大宗交易价格高于个股的当前市场价格,说明进行大宗交易的股东,比较看好该股,认为该股后期会上涨,进行抢筹操作,是一种好事,从而市场上的投资者会跟风买入,增强市场上的多方力量,共同推动股价上涨。
拓展资料:大宗交易在交易所正常交易日限定时间进行,有涨幅限制证券的大宗交易须在当日涨跌幅价格限制范围内。
一、 大宗交易的注意事项
大宗交易在交易所正常交易日限定时间进行,有涨幅限制证券的大宗交易须在当日涨跌幅价格限制范围内,无涨跌幅限制证券的大宗交易须在前收盘价的上下30%或者当日竞价时间内成交的最高和最低成交价格之间,由买卖双方采用议价协商方式确定成交价,并经证券交易所确认后成交。大宗交易的成交价不作为该证券当日的收盘价。 大宗交易的成交量在收盘后计入该证券的成交总量。并且每笔大宗交易的成交量、成交价及买卖双方于收盘后单独公布最后还须了解的是大宗交易是不纳入指数计算的,因此对于当天的指数无影响。
二、 大宗交易是什么
大宗交易(block trading),又称为大宗买卖,是指达到规定的最低限额的证券单笔买卖申报,买卖双方经过协议达成一致并经交易所确定成交的证券交易。具体来说,各个交易所在它的交易制度中或者在它的大宗交易制度中都对大宗交易有明确的界定,而且各不相同。
上海证券交易所在2013年10月18日,在修订《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时对大宗交易规则进行了重新规定,深圳证券交易所在2013年修订的《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中修改了大宗交易的相关规定
三、 大宗交易规定
按照规定,证券交易所可以根据市场情况调整大宗交易的最低限额。另外,上海、深圳交易所的规定有所不同。深交所大宗交易采用协议大宗交易和盘后定价大宗交易方式。协议大宗交易,是指大宗交易双方互为指定交易对手方,协商确定交易价格及数量的交易方式。盘后定价大宗交易,是指证券交易收盘后按照时间优先的原则,以证券当日收盘价或证券当日成交量加权平均价格对大宗交易买卖申报逐笔连续撮合的交易方式。
5. 溢价率对股价有什么影响
溢价率是指高出股票现价部分的比率。常在收购中会经常的出现。高溢价交易通常说明购买者看好后市。但要需要注意购买者,购买者是否拥有控制权,是大股东或者收购者溢价购买说明看好公司发展或价值被低估或有重组意向,若只是投资者战略投资,不涉及公司管理经营的,利好比较短暂。
6. 并购溢价的影响并购溢价的因素分析[1]
并购通常的含义是指以上市公司为对象的合并或控股权的收购,即在并购中可以观察到上市公司控股权的转让,但有时也可指以非上市公司为对象的合并或收购,本文是在后一含义下运用并购这一概念的。并购溢价则是指并购中主并方支付的高于被并企业资产价值的部分,它可以表达为: 并购溢价= (并购价格―被并资产价值) 主并公司并不会在所有的情况下都愿意支付一个数值为正的并购溢价,如果说股东追求影响并购溢价的因素分析实证分析中国并购评论财富最大化是假定前提,并购可以为主并公司带来价值增值是主并方愿意为并购支付一个数值为正的并购溢价的必要条件;那么,被并公司的股票供给曲线具有正的斜率、有多个公司愿意收购被并公司且均预期并购会带来价值增值,就是主并方支付并购溢价的充分条件。因此,我们可以说,并购溢价的存在是有其合理性的。这个合理性在于企业并购会产生财富的增值,这一增值会在并购双方间分配。因此,并购溢价也可以定义为企业并购增值中分给被并公司股东的那部分价值。我们研究影响溢价的因素,实际上就是研究影响公司并购增值的因素和影响公司并购增值分配的因素。
关于影响并购溢价的因素问题,国外学者有很多研究。Nielsen(1973)等人研究了并购的协同效应与并购溢价的关系,他们试图找出主并公司预期的协同效应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解释并购溢价,Nielsen等人选择了反映协同效应动因的18个因素,运用线性多元判别方法(LMDA)进行了实证分析。他们的研究以128起换股方式进行并购的案例为样本,根据溢价水平将样本分为3组:30起溢价在20.30%的并购案作为基准组,50起溢价高于30%的为高溢价组,48起溢价低于20%的为低溢价组。通过运用LMDA方法对18个因素进行识别,发现以下4个因素对并购溢价有显着的影响:
(1)相对PE(市盈率)比率;
(2)主并企业主营利润比率;
(3)预计并购前后EPS(每股盈利)变化的百分比;
(4)预计并购前后现金流比率。
前2个因素的判别系数为正,即其值越高,溢价越高;后2个因素的判别系数为负,即即其值越高,溢价越低。
Melicher(1978)等人在另一篇文章中再次研究了并购溢价与多种财务变量的关系。在文章中,Melicher等人将并购分为占领更大市场份额型、进入新的领域型和混合型并购,以116个换股并购案为样本,通过进行多元线性回归估计发现,并购前主并企业对被并公司的PE倍数(RPE)和并购前主并企业的EPS百分比变化(△EPS)与并购溢价具有显着的相关性,其他的财务数据则缺乏相关性。譬如,并购前被并企业EPS数据除以之前4年的平均 EPS得出的EPS变化趋势与溢价就缺乏相关性,而人们一般会预期主并企业会为具有相对更高EPS趋势的企业支付更高的溢价。Ferris(1977)等人研究了现金并购的溢价与多种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论文着重研究了现金并购中溢价的确定,并根据对为50个现金并购案的回归估计提出了现金溢价模型参数的经验估计。Ferns等人认为并购溢价是被并企业股票所有权的分散程度(Si)、最近股票的历史价格(Pi)、整体市场状况(M)和主并企业的相对谈判地位(Bij)的函数。其分析的结论为: Si越大(股权越分散)并购溢价就越高;Bij越强,支付的溢价越低,至于Bij的状况则取决于并购前主并方已拥有的被并方的股票数量、内部信息的获得;主并方的财务状况;被并方管理层对并购的反对程度。以上两因素的作用在统计意义上是显着的。但Pi和M对溢价的影响是不确定的。上述研究证明,主并公司业绩越好、支付能力越强,并购时支付的溢价越高。 我们将参考上述文献提供的研究方法,采用我国并购案的有关数据对相关因素对并购溢价的效应做一实证分析。在进行实证分析之前首先需要确定研究的样本和分析的变量,即采用哪些公司的数据进行这一研究,哪些因素可能对并购溢价有显着的影响。我们首先选定了1998—2001年之间完成的11起并购做为研究的样本,样本的情况见表1:
表1:11起并购案的简要情况 收购方被收购方预案公告日收购方被收购方并购公告日 太极集团(600129)重庆中药(0591)1998-02-17龙电股份(600726)华源电力2000-01-13 清华同方(600100)鲁颖电子1998-10-30华联控股(000036)深中冠(A0018)2000-09-01 新潮实业(600777)新牟股份1998-12-07亚盛实业(600108)龙喜股份2000-09-08 正虹科技(000702)城陵矶1999-05-19泰山石油(000554)鲁润股份(600157)2001-03-13 华光陶瓷(000655)汇宝股份1999-05-22太极集团(600129)西南药业(600666)2001-05-15 惠天热电(000692)房联股份1999-12-31注: 资料来源于对相关公司公告内容汇总而成。
样本公司的挑选是遵循以下原则进行的:
(1)主并与被并公司并购前3年的主要财务数据相对完整;
(2)通过并购,主并公司获得被并公司的控股权;
(3)由于1995年以前的财务数据不规范,因此,并购公告的时间不能早于1998年。由于上市公司的数据相对准确、完备,因此所选择的主并公司都是上市公司,有些被并公司虽然不是上市公司,但选择的都是仍然可以从主并公司的年报和公告中得到必要数据的公司。根据这些原则我们选择了11起并购,涉及21家公司(其中1家公司分别并购了另外2家公司)。11起并购的平均溢价为174-18%,其范围在758-26%和10-10%之间。
而分析变量是通过如下步骤确定的:
(1)以文献提及的各种因素做为研究的候选变量;
(2)将所有候选变量对并购溢价做散点图以考察每个变量与并购溢价的相关性,先将那些与并购溢价缺乏相关性的变量删除;
(3)再考察筛选后剩余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及变量与并购增值和增值分配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变量进行分类;
(4)考察变量之间的替代性,考虑所需数据获得的难易程度,最终将变量确定为16项。
样本公司的财务数据的主要特征见表2。
表2:21家样本公司的财务数据特征 3年平均并购前第1年并购前第2年并购前第3年 1、主并公司收益高的比率(%)90.9091100.000090.909172.7273 2、主并公司平均净利润/总资产(%)8.30617.48628.82358.6087 3、被并公司平均净利润/总资产(%)6.32186.66646.93225.3668 4、平均净利润/总资产差值1.98430.81991.89133.2419 p.value0.26850.50420.32250.3241 5、主并公司ROE高的比率(%)66.666754.545572.727372.7273 6、主并公司ROE0.16440.13130.17420.1877 7、被并公司ROE0.12560.11950.13830.1190 8、ROE差值0.03880.01180.03590.0687 p.value0.27230.51080.41840.3037 9、主并公司负债/权益比高的比率(%)45.454545.454545.454545.4545 10、主并公司负债/权益比0.95760.83380.99761.0413 11、被并公司负债/权益比1.17881.02971.19461.3119 12、平均负债/权益比率差-0.2212-0.1959-0.1969-0.2706 p.value0.53800.53670.60020.5619 13、主并公司每股收益0.44320.40400.40560.5200 14、被并公司每股收益0.22830.21780.26430.2027 15、每股收益差0.21500.18620.14130.3174 p.value0.02080.00040.12560.0718 16、主并公司盈利/市值0.05580.05860.05850.0502 17、被并公司盈利/市值(仅上市公司)0.04350.03030.05050.0498 18、盈利/市值差0.01230.02480.00800.0005 p.value0.37000.01970.62270.9940 19、主并公司市盈率高的比率(%)27.7778033.333350.0000 20、主并公司现金流/市值0.06230.07390.07040.0425 注:p.value是等均值等方差双样本t检验(双尾)。
从表2可见:主并公司倾向于比被并公司具有更高盈利性,表2中每一项均值主并公司都比被并公司强,但它们在90%的置信水平上没有显着区别,属正常波动范围,而且主并公司的净利润/总资产比、ROE和每股收益并购前3年均呈逐年下降情形。Estomin(1986)的研究样本呈现并购前主并公司经营状况恶化且主并公司比被并公司的盈利性显着较低。 在对样本进行计量经济学的估计时,由于一些独立变量具有多重共线性,又由于变量数目大于样本数目,因此,没有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而是运用了更适合的偏最小二乘回归的方法。实证检验的结果如下:
表3: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进行实证检验的结果 变量代号重要性系数 此次并购前主并公司的并购次数N0.67-0.0070 市场总体状况△INDEX0.420.0806 支付方式(换股:1;现金:0)P1.070.1611 并购类型(纵向、横向:0;混合:1)K0.66-0.0531 主并公司并购前总资产ASSETA1.28-0.2419 被并公司并购前总资产ASSETB1.25-0.2093 主并/被并公司ROE比RROE1.16-0.1296 被并/主并EPS趋势(前1年/前2、3年平均)REPST0.76-0.0923 被并/主并EPS变化(3年方差/均值)REPSV0.78-0.0476 并购双方负债/总资产的差值DL0.630.1415 主并公司并购前2年内平均现金流变量CFA0.79-0.1065 主并公司(负债/总资产)变化率(前1年超过前2年的比例)△LA2.160.4988 主并公司EPS变化率(前1年超过前2年的比例)△EPSA0.85-0.1112 主并公司前1年市盈率PEA1.020.1811 主并公司前1年ROEROEA0.76-0.1545 被并公司前1年ROEROEB0.660.0287 注: 本表数据是使用simca.p统计软件对样本公司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
根据偏最小二乘的回归结果我们可以看到,重要性大于2(作用非常显着)的因素只有一项,即主并公司的负债/总资产变化率。该变量系数为正说明负债情况恶化越严重的主并公司为并购支付的溢价越大,因此,可以认为主并公司希望通过并购摆脱自身债务的窘境成为愿意支付溢价的主要原因。这也反映了对于这些样本公司,企业并购并没有成为企业实施发展战略途径,而在很大程度上将并购变成了希望在短期迅速提升业绩的手段。
重要性在1~2之间(作用显着)的有5项:
(1)支付方式的系数为正,说明换股支付的溢价相对比现金支付要大;
(2)主并公司并购前总资产。一般的说,主并公司规模越大,自身更可能具有资源和专业知识,在并购中更容易获得谈判优势,因而有可能支付较少的并购溢价,因此,该变量的系数应为负;但是,规模大,支付能力更强,往往也会导致支付更高的溢价。样本公司的该变量系数为负,表明并购中主并公司规模越大,越有助于降低所支付的并购溢价。
(3)被并公司并购前总资产。从理论上讲,被并公司的规模越大,并购的规模效应越明显,大公司有更强的谈判能力,因此,被并公司规模大更可能获得较多的并购溢价,因此,该变量的系数应为正。但是,样本公司的系数为负,这表明被并公司没有因为规模大而获得更高的溢价,这可能是由于规模大支付的总金额大,因而使并购公司的支付压力加大,这会有效地遏止并购溢价的提高。
(4)主并公司与被并公司ROE比的系数为负,表明样本中的主并公司并购前盈利能力越差,并购时支付的溢价规模越大,而主并公司并购前盈利能力越强,并购时支付的溢价越少。这与国外学者的研究结论相反,它显示样本中的主并公司希望借助并购改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恶化的局面。越是状况不好的企业,越急切的希望能够凭借一次并购挽回败局,不惜为并购支付高额溢价,这再次反映了我国企业并购心态的不成熟。很多上市公司纯粹为了粉饰报表而进行的所谓“报表并购”,就是这一结果的最好注脚。
(5)主并公司前1年市盈率的系数为正,这反映了主并公司支付高溢价的自由度。而且根据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该变量与支付方式正相关,也就是高PE比率的公司倾向于用换股方式支付溢价,并且支付的溢价比低PE比率的公司大。因为高PE比率公司的股价可能被市场高估,而这时运用换股方式对主并公司有利。
根据我们的分析,以上6项对并购溢价的影响显着或很显着。其余的各项其影响则十分有限;但具体地说,各项的情况仍有不同。样本公司的主并公司并购前的并购次数、市场总体状况、并购类型、并购双方负债/总资产的差值和被并公司前1年的ROE等项因素对溢价的影响虽然有限,但它们的系数方向都是与经验一致的,即主并公司的并购经验、大市的景气、横向或纵向的并购、被并公司的债务比率越低以及被并公司前一年的ROE越高,则并购溢价越高;反之,则低。而另外5项(主并公司EPS变化率、主并公司现金流变量、被并/主并EPS变化、被并/主并EPS趋势和主并公司前1年ROE)的系数与经验的结果相反,这意味着主并公司的业绩越差,其支付的并购溢价越高,这进一步证实了前述判断,即这些样本公司进行并购的主要目的是摆脱困境并希望能在短期迅速提升业绩。 为了保证实证分析的结果的科学性,我们需要进行敏感性分析,看看不同方法得出的结论有无明显的差异。这里,我们所用的是小样本逐步回归的方法 ( 该方法的运用参照了肖筱南的文章和张尧庭、方开泰的着作。)。在运用这一方法时,采取分阶段分批逐步回归的筛选方式,克服样本较小的缺陷,以达到比较满意的效果。基本的做法是将解释变量随机分成若干批,使每批自变量的个数少于样本数的一半,然后在同一显着水平下,分阶段分批进行逐步回归。首先,对每批解释变量分别进行回归分析,选出对因变量作用显着的因子;然后,将每批挑出的变量再随机分成若干批,继续进行逐步回归,挑选对因变量作用显着的因子;这一过程不断进行,直至最后挑选出若干个对因变量作用显着的解释变量为止。在显着水平均为0.05的条件下,进行分阶段分批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为表4:
表4:分阶段逐步回归的结果 阶段批数批中的变量入选变量显着性F值P值 11CFA,△LA,△EPSA,RROECFA,△LA9.8440.007 2REPST,REPSV,△EPS,N,△INDEX无3K,PEA,ROEA,ROEB无4P,ASSETB,ASSETA,DL无21CFA,△LACFA,△LA9.8440.007 筛选出的变量为CFA(现金流)和△LA[主并公司(负债/总资产)变化率],对这两个变量作多元回归,结果如下:
δ =360.984-5681.989CFA+358.222△LA
检验结果见表5。
表5多元回归检验:
(a)多元回归F检验结果 模型平方和自由度平方均值F值显着性 1回归359009.7712179504.8869.8440.007 残差145873.947818234.243总值504883.71810(b) 多元回归t检验结果 模型非标准化系数(β)标准差标准化系数(β)t值显着性 1常数项360.98495.0263.7990.005 CFA-5681.9892300.486-0.486-2.4700.039 △LA358.22285.3550.8254.1970.003 通过筛选,只有主并公司并购前负债/总资产变化率和主并公司并购前2年内平均现金流变量2变量对并购溢价影响显着,前者为正,后者为负,这一结果与偏最小二乘回归结果本质是一致的,即并购溢价主要与并购前主并公司的经营状况有关,主并公司经营业绩越差,为并购支付的溢价越大。
如果我们将样本按照并购类型分为两类,横向与纵向并购为一类,混合并购为另一类,仍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分别考察两类并购的溢价影响因素,我们可以得到表6:
表6按并购类型分类得到的实证检验结果 变量横纵并购系数系数重要性混合并购系数系数重要性代号 此次并购前主并公司并购次数-0.00770.65N 市场总体状况0.02210.33△INDEX 支付方式(换股:1;现金:0)0.12041.09P 并购类型(纵向、横向:0;混合:1)K 被并公司并购前总资产-0.19271.330.08390.73ASSETB 主并公司并购前总资产-0.24600.95-0.15781.37ASSETA 主并/被并公司ROE比-0.11631.170.10630.92RROE 被并/主并EPS趋势(前1年/前2、3年平均)-0.00811.14-0.06310.55REPST 被并/主并EPS变化(3年方差/均值)0.00070.56-0.15021.31REPSV 并购双方负债/总资产的差值0.10810.630.05180.45DL 主并公司并购前2年内平均现金流变量-0.22930.74-0.04860.42CFA 主并公司(负债/总资产)变化率0.63532.12-0.10570.92△LA 主并公司EPS变化率(前1年超过前2年的比例)0.05210.86-0.13191.14△EPSA 主并公司前1年市盈率0.16670.780.1.33PEA 主并公司前1年ROE-0.18960.84-0.08260.72ROEA 被并公司前1年ROE0.07821.030.12110.61ROEB 由表6可见,横向与纵向并购的实证结果与总并购样本的实证结果基本一致,影响横向与纵向并购溢价的最主要因素是主并公司(负债/总资产)变化率。结合其他变量的重要程度与影响方向,同样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样本公司在面临业绩下降、负债增加的困境时,更愿意进行并购并为实现并购付出高额的并购溢价。
但混合并购的实证结果却有所不同。
首先在混合并购的实证结果中,没有发现对并购溢价影响很显着的因素出的变量;
其次,主并公司(负债/总资产)变化率的系数为正且重要性不显着,而且主并公司的现金流变量和并购双方负债/总资产的重要性均不明显。也就是说,扭转主并公司经营和负债的颓势不是混合并购的主要目的。
根据表6,被并/主并公司EPS变化和主并公司EPS变化率对于混合并购溢价的影响与横、纵并购溢价的影响明显不同。这两项系数均为负,且均比横纵向并购下的重要性大得多,因此可以认为混合并购的主要目的是改善盈利状况。 通过以上的研究与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
(一)国外的研究表明,主并公司有更高的市盈率、更高的利润、更多的现金流,被并公司有更大的规模、更低的负债/资产比率、更好的业绩,主并公司支付的并购溢价就越高。但是,通过对样本公司的研究,我们发现这些公司的情况相反,主并公司的负债比率越高、利润情况越差,越愿意为并购支付高额的溢价。这一结论经过敏感性分析仍然成立。这表明,这些样本公司的并购目的主要不是为了发展,更多的是为摆脱困境。这既影响了并购作用的充分发挥,必然也会提高并购溢价的幅度,增加并购的成本。11起并购案只占中国近年发生的并购案的很少部分(1998—2000年仅上市公司控股权转让的并购就有552起),但它所反映的现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在经过筛选的16项对并购溢价有较大影响的因素中,只有6项在统计上是显着的,其余10项的结论在统计意义上不显着,其中还有一半的结论与理论和经验的结论相反。这进一步表明样本公司的并购行为不够规范,市场化程度不够,非市场因素的影响还很大,短期战术性的考虑胜过长期战略性的考虑。
(三) 根据样本公司的情况可以看到,影响公司并购溢价的主要是以下因素:支付方式、主并与被并公司的总资产、主并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市盈率、每股收益、并购前的现金流和负债/资产比率,另外,并购次数、市场状况、并购类型、被并公司前1年的ROE对并购溢价也有一定的影响。这一研究为公司并购如何减少溢价的支付提供了考虑的方向。有些受自身条件约束,公司无能为力,譬如公司的规模、业绩、并购次数等方面的指标;有些则是公司可以追求的,譬如市场状况、公司的市盈率、负债/资产比率等。也就是说,公司可以选择大市相对疲弱、本公司股价相对较高、本公司负债/资产比率相对较低、本公司现金流相对较充分时进行并购就可以有效地降低并购溢价的支付。当然,公司对并购有更多的了解、更有经验,包括书本经验和实际经验,都有助于降低并购溢价的支付。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较高的并购溢价有时也意味着并购后有较大的协同效应,有利润较快增长的前景,因此,对主并公司或投资银行来说,可以做的是在公司利润增长前景和并购溢价之间寻求均衡点,尽力挤掉利润增长分析中的水份,使并购溢价物有所值、物超所值。
7. “溢价”对一支股票的的影响
溢价属于 正常现象,A股股票基本都是溢价的!A股面值都是1元,但是发行价不是,市价更不是,都是溢价发行的,属于正常现象。对股价不会产生什么影响,炒股可以不考虑这个。
8. 股票大宗交易溢价率高低对该股票未来走势有何影响求答案
溢价率对未来的走势影响不大,溢价率是指股票中高于该股票当前价格的部分的比率。经常会经常出现在收购中。高溢价交易通常表明买方对市场前景持乐观态度。但是你需要注意买方,买方是否有控制权利,无论是大股东或买方购买溢价表明公司对公司的发展是乐观或价值低估或者重组意图。如果只是投资者的战略投资,并不涉及公司的经营管理。它是相对短暂的。
拓展资料:
溢价是实际支付的金额超过证券或股票的名义或面值。 而在基金中,是指高于基金单位净资产价值的封闭式基金市场交易价格。 当我们说股票溢价时,意味着扣除费用和其他费用后还有钱。 当我们说一只股票有多少溢价时,我们指的是我们的目标价格和股票的票面价格之间的差额。 溢价是指交易价格超过证券的面值。 溢价空间是交易价格超过证券面值的程度。 股票溢价是股票市场术语,指股票的发行价格高于其面值。 也称为股票溢价发行,是指股票在扣除各种费用和其他费用后还有钱。 发行溢价代表了市场对股票的预期,是公司向上发展的代表性指标。
大宗交易(Block trading),又称大宗交易,是指证券达到规定的最低交易金额的单一交易声明。买卖双方通过协议达成协议,交易由交易所确认。具体来说,每个交易所在其交易系统或其大宗交易系统中都有明确的大宗交易定义,它们是不同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修订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重新规范了大宗交易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修订了2013年修订的《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中关于大宗交易的相关规定。
大宗交易流程:
(一)交易双方场外达成初步意向(也可在系统内发布交易信息),并 记录证券名称、交易价格、交易数量、对方席位号、约定号(6位数字)等信息。
(二) 交易双方在交易时间内到各自证券营业部,填写大宗交易委托 单,由营业部大宗交易经办人员进入大宗交易系统,并按照委托单内容操作。
(三)交易系统核实该大宗交易符合相关条件后确认交易、划拨证券 和资金到交易对方账户,并在下一个交易日公布该交易信息。
9. 什么叫溢价收购
法律分析:溢价收购是指用现金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购买目标公司的流通股票的收购行为。溢价收购行为完成后,收购人与被收购公司合并,并将该公司解散的,被解散公司的原有股票由收购人依法更换。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一百七十二条 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或者新设合并。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为吸收合并,被吸收的公司解散。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为新设合并,合并各方解散。第一百七十三条 公司合并,应当由合并各方签订合并协议,并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公司应当自作出合并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可以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
10. 股票大宗交易溢价对后市股价有何影响
如果公司的大宗交易价格仅仅是高于公司的每股净资产,而大大低于股票市场的价格,这种溢价交易对现价市场没有任何意义;如果交易价格高于市场现价才能有推升股价的作用。一般来说大宗交易溢价成交,对股价有向上对股价有向上牵引的作用,折价成交对股价有向下牵引的作用。溢价,表明这只股票被大幅低估,主力愿意高位进货,说明后面可以持股待涨,折价表明对它后面的趋势是预计为下跌,所以后面下跌的概率极高。
大宗交易(block trading),又称为大宗买卖,是指达到规定的最低限额的证券单笔买卖申报,买卖双方经过协议达成一致并经交易所确定成交的证券交易。具体来说,各个交易所在它的交易制度中或者在它的大宗交易制度中都对大宗交易有明确的界定,而且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