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为什么有些股票业绩很好但是不涨
今年的A股市场专治各种不服。
从1200元的贵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恒瑞医药,再到3000亿市值的酱油股。
什么样的白马股都可能会辜负你,只有消费行业的核心资产才是稳稳的幸福。
不过从传统意义上的估值情况来看,大消费板块无论市盈率(PE)还是市净率(PB),都已经不便宜了:
① 食品饮料行业的PE为32.17倍,达到历史百分位68%,PB为6.5倍,达到历史百分位的81%;
② 细分白酒板块市盈率更是高达32.17倍,远高于历史均值水平。
消费股的估值,过高了吗?
国泰君安零售团队最新发布《坚守消费龙头,分享中国成长》,详细地分析了消费股估值逻辑正在发生的转变。
本文共2303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拉至本文底部可阅读本文核心观点。
还记得美国“漂亮50”吗?
探讨消费白马股估值是否过高的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下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谓“漂亮50”,指的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备受追捧的50只大盘股,它们当中有很多我们至今仍然耳熟能详的消费品牌,比如麦当劳、可口可乐等等。
“漂亮50”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高盈利、高PE同时存在,直译为“很贵的好股票”。
自1971年开始,“漂亮50”股价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数超过40倍,最高的宝丽来公司估值甚至超过了90倍,而同期标普500估值中位数仅为12倍。
纵观市场,我们不难发现,消费股尤其受到大资金的重点青睐。分析其背后原因,我们认为有两点:
1、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 2、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消费股抱团行情何时会结束?
仍旧以美国“漂亮50”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终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国大幅的财政赤字和信贷扩张积聚高通胀泡沫,粮食危机触发CPI上行,美联储不得不加速收紧货币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导致通胀进一步恶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蚀企业盈利,企业毛利率和盈利增速双双下行,股市由牛转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开始回落,盈利稳定性受到市场质疑。
我们认为,A股机构“抱团取暖”的现象只可能在两种情况下被打破:
1)消费龙头业绩持续低于预期,但目前而言,贵州茅台、五粮液、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白马股营收和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2)像美国“漂亮50”那样,A股遭遇大的外部变动,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级或全球经济断崖式衰退,但目前来看概率很小。
两种情况在目前来看可能性都很小。
后续如何配置?
后续配置上,我们建议从两条主线主线挖掘投资机会。
1)供给看效率:经营效率高、业绩增长稳健、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将会持续通过挤压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来获得成长,值得重点关注。
2)需求看红利:三四线市场仍存在巨大的消费需求红利,看好所处赛道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尤其是战略重心向低线级市场扩张、能够通过自身管理及成本优势提升市场份额的龙头公司。
本文观点总结:
1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大消费板块现在已经不便宜了。
2 但消费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龙头股不应简单按照市盈率(PE)判断估值水平高低。
3消费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从PE模型向DDM模型转变。消费龙头一旦建立起足够深的“护城河”,稳健增长、市占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续分红等就足以支撑其估值水平。
4 国内资金和海外资金在大消费行业保持了较高的配置热情。消费股受到大资金青睐的原因是其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且在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5 消费股抱团行情在短期内不容易被打破。后续配置上,从供给看,关注龙头企业;从需求看,关注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
‘贰’ 上市公司的业绩明明很好,但股票却一直往下跌是什么原因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0-28
‘叁’ roe越高越好还是越低越好
肯定是越高越好啦。
1、首先,我们需要看看ROE是什么以及它是如何来自的。 ROE是净资产的回报。计算公式是净资产返回=净利润/净资产=每股盈利/净资产每股盈利。它一般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2、从计算公式分析单独,roe越高,返回投资者的返回越高,即獐鹿越高,越好。但是,相应地,过高的roe将吸引大量投资者,股票价格往往太高。当然,如果公司拥有垄断性质或其他独特的资源,那么长时间保持高油圈是合理的。
3、此外,有许多因素影响ROE,如发行额外股份,因此目前期间的每股收益将减少,因为净利润保持不变,股份数量增加,因此ROE也将减少。或者由于公司销售土地和公平,那年的净利润大大增加,这可能导致当前的植物突然增加。因此,我们还需要与行业,收入和股票价格相结合进行全面调查,并小心地投资,不仅仅是看着獐藤的单一指数。
拓展资料;
1、净资产回报率,也称为股东权益/净值回报,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它指的是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比率。指数越高,投资带来的收入越高;净资产回报率越低,企业业主股权的盈利能力越来越越大。该指标反映了自有资本获得净收入的能力。
2、净资产返回=净利润/净资产
3、在哪里,净利润=税收利润+利润分配;净资产=所有者的股权+少数股东权益
4、当然,如果没有分发盈利或没有业务组合,净利润=税收利润和净资产=所有者的权益,那么净资产回报率=税收利润/所有者的权益。
5、在杜邦分析中,资产回报的计算将逐步分解,以获得一些系列指标,因此净资产的回报将通过其他指标公式计算。
6、1级:净资产返回=总资产的净利率(净利润/总资产)×金融杠杆率(总资产/净资产)如果净资产=所有者的股权,总资产净利率(净利润/总资产)×股权乘数(总资产/所有者股权)=总资产的净利率=总资产净利率×[股权比率(总负债/所有者权益)+ 1] =总资产净利率/(1- 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
7、2级:将总资产的净利率分成销售利润率和总资产营业额率。净资产返回=销售利润率(净利润/销售收入)×总资产营业额(销售收入/总资产)×金融杠杆率。
希望能够给到你帮助。
‘肆’ ROE比PB较低的股票要继续持有吗
根据价值投资来说ROE决定的是企业赚钱能力,ROE越高,企业赚钱能力越强,越值得投资。
PB是市净率。是股价与净资产的比值。低的话要是基本面良好,就值得投资,要破净的话那就捡到宝贝了。
一般来说ROE比pb低,建议不要继续持有,这种情况大多数基本面不是很好。
当然这是价值投资流派说法。技术流、趋势派,断线派,消息派不要喷我…
‘伍’ 有的公司的业绩不断提高,为什么股价一直创新低呢
业绩持续高增长,因何股价屡次创新低?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近年来业绩持续稳定高增长,但是股价去与业绩呈反向背离的走势,自上市后便不断的创新低。这是何原因?
4、结语
总体来说,虽然目前从企业的数据来看,销售规模仍然保持稳步增长。但是在“两票制”、“营改增”等政策的影响下,整个行业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这也导致了目前流通企业都是通过兼并重组的外延式增长和积极开发终端市场的内生式增长,来增强自身的实力。
‘陆’ 怎么看待每股收益高但roe不高的公司
为什么ROE是分析公司最核心的指标呢?
净资产就是股东的权益,可以理解为股东的投入,公司以净资产(资本)为基础,购置资产,同时为了扩大规模加快发展,公司向外借债(加杠杆),形成了公司的资产和负债。净资产=资产-负债。ROE就是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注意,这个收益率是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而不是二级市场投资者也就是我们小散股东的投资回报率,我们的回报率为ROE/PB或者是1/PE)。
追逐利润是资本的天性,资本无休无眠,哪里有利润就会流向哪里,哪里利润高就流向哪里,按理说资本流动和竞争的结果,所有的资产,其收益率应该差不多啊,为什么不同行业甚至同一行业不同的公司的ROE差异这么大呢?仔细看ROE=净利润/净资产,净资产=资产-负债这两个公式,某公司ROE高,说明其同样的净资产产生了更高的利润,这个净资产就十分可疑了!——它不真实,不科学!因为这不符合资本流动和竞争的本性!那它会不会是被低估了呢?对,之所以公司的ROE高,肯定是净资产被低估了,肯定是公司的某些资产并未在会计账簿上记载,但它真实存在!
在这里有必要说说资产。何为资产?按说凡是能够产生未来收入的都是资产,不能产生未来收入的就不是资产。而资产的价值高低也就与其产生收入的能力有关。资产的价值严格地说应该是未来收入的折现值之和(可是会计上为了方便可靠,一般以成本入账)。理解了这个,你就可以理解,公司的许多资产都没有被记入资产负债表!公司的品牌是资产,商标是资产,管理能力是资产,保密技术是资产,客户关系是资产,人脉资源是资产,核心员工是资产,企业文化是资产,丰胸肥臀是资产等等。但这些都不能记载在资产负债表中,除非公司收购别的公司时,必须为被收购公司的没有记在账面上的资产买单——也就是可辨认净资产的溢价,叫商誉。我们把这些不在账面记载又能产生收入的资产叫做商誉。
那么,一个公司的ROE 比较高,那不是公司的可辨认资产(或叫硬资产)的赢利能力强,因为所有的硬资产的赢利能力都是差不多的,而是因为公司具有其他公司不具备的某种商誉,也许是它的管理水平高,也许是他的员工素质强,也许是有一项非专利技术,也许是有好的客户资源,也许是地理位置极佳,也许是独占了某种资源——总之,肯定是公司有某种竞争优势也就是商誉,提高了赢利能力!
一个公司要想取得超额收益,靠的不是记载在账面上的硬资产,而正是账面上不显示的资产——商誉!因为账面上的硬资产只能取得平均收益率!
所以,既考虑了资产,又考虑了负债,集中反映公司竞争优势的ROE作为考察公司的核心指标也就顺理成章了!找到了一家ROE 比较高又稳定的公司,实际上就是找到了一家具有某种竞争优势的公司,这不就是我们选股的目的么?
‘柒’ 市盈率极低,RoE极好,现金流负值,怎样看股票
这个不容易一言以蔽之,因为影响股价的因素非常多。
比如这个现金流负值,假如公司没有在投新项目,说明公司运转处于恶性循环中的可能也是有的。
比如,应收款无法及时收回,一方面是可能形成大量坏账,致使历史业绩有大量水分在当期被挤出,每股收益大幅下降;另一方面,可能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周转,公司的持续经营无法正常进行,历史上的良好收益水平无法保持,甚至可能陷入困境。
这不是危言耸听,现金流就是公司运转的血液,必须保有足额维持公司生产经营的资金。
所以要分析完成公司当然现金流为负的原因。
公司历史创利水平较高,资产盈利能力较强,对于股票构成较好的背景,以后保持住,利于股票继续有股价的良好表现。
但是如果公司历史上依赖资金投入,待回收款项过多,完成现金流枯竭枯竭,公司的隐患暴露,业绩可能下滑,股价就可能走弱。
投资股票注重历史,更看重未来,业绩趋势是基础,追究现金流,就抓住了业绩的源头,仔细研究公司资金周转,才能了解业绩实际含金量,利于自己的长远投资利益。
‘捌’ 业绩很好的股票为什么涨涨不起来
今年的A股市场专治各种不服。
从1200元的贵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恒瑞医药,再到3000亿市值的酱油股。
什么样的白马股都可能会辜负你,只有消费行业的核心资产才是稳稳的幸福。
不过从传统意义上的估值情况来看,大消费板块无论市盈率(PE)还是市净率(PB),都已经不便宜了:
① 食品饮料行业的PE为32.17倍,达到历史百分位68%,PB为6.5倍,达到历史百分位的81%;
② 细分白酒板块市盈率更是高达32.17倍,远高于历史均值水平。
消费股的估值,过高了吗?
国泰君安零售团队最新发布《坚守消费龙头,分享中国成长》,详细地分析了消费股估值逻辑正在发生的转变。
本文共2303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拉至本文底部可阅读本文核心观点。
还记得美国“漂亮50”吗?
探讨消费白马股估值是否过高的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下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谓“漂亮50”,指的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备受追捧的50只大盘股,它们当中有很多我们至今仍然耳熟能详的消费品牌,比如麦当劳、可口可乐等等。
“漂亮50”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高盈利、高PE同时存在,直译为“很贵的好股票”。
自1971年开始,“漂亮50”股价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数超过40倍,最高的宝丽来公司估值甚至超过了90倍,而同期标普500估值中位数仅为12倍。
纵观市场,我们不难发现,消费股尤其受到大资金的重点青睐。分析其背后原因,我们认为有两点:
1、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 2、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消费股抱团行情何时会结束?
仍旧以美国“漂亮50”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终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国大幅的财政赤字和信贷扩张积聚高通胀泡沫,粮食危机触发CPI上行,美联储不得不加速收紧货币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导致通胀进一步恶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蚀企业盈利,企业毛利率和盈利增速双双下行,股市由牛转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开始回落,盈利稳定性受到市场质疑。
我们认为,A股机构“抱团取暖”的现象只可能在两种情况下被打破:
1)消费龙头业绩持续低于预期,但目前而言,贵州茅台、五粮液、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白马股营收和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2)像美国“漂亮50”那样,A股遭遇大的外部变动,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级或全球经济断崖式衰退,但目前来看概率很小。
两种情况在目前来看可能性都很小。
后续如何配置?
后续配置上,我们建议从两条主线主线挖掘投资机会。
1)供给看效率:经营效率高、业绩增长稳健、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将会持续通过挤压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来获得成长,值得重点关注。
2)需求看红利:三四线市场仍存在巨大的消费需求红利,看好所处赛道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尤其是战略重心向低线级市场扩张、能够通过自身管理及成本优势提升市场份额的龙头公司。
本文观点总结:
1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大消费板块现在已经不便宜了。
2 但消费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龙头股不应简单按照市盈率(PE)判断估值水平高低。
3消费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从PE模型向DDM模型转变。消费龙头一旦建立起足够深的“护城河”,稳健增长、市占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续分红等就足以支撑其估值水平。
4 国内资金和海外资金在大消费行业保持了较高的配置热情。消费股受到大资金青睐的原因是其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且在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5 消费股抱团行情在短期内不容易被打破。后续配置上,从供给看,关注龙头企业;从需求看,关注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