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5位炒股投资巨亏的明星,赵薇不是最惨,看看还有哪些
5位炒股投资巨亏的明星,赵薇不是最惨,看看还有哪些明星折了!
2014年6月,海润影视将借壳上市。按此方案,孙俪持有的股票若上市后可变现2.04亿。但2015年5月,海润影视借壳上市以失败告终,孙俪的两个亿也没能兑现。
② 股市崩盘的崩盘案例
纽约1929大崩盘
一个小时内,11个投机者自杀身亡。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1929年大恐慌的第一天,也给人们烫上了关于股市崩盘的最深刻的烙印。那天,换手的股票达到1289460股,而且其中的许多股票售价之低,足以导致其持有人的希望和美梦破灭。
但回头来看时,灾难的发生甚至是毫无征兆的。开盘时,并没有出现什么值得注意的迹象,而且有一段时间股指还非常坚挺,但交易量非常大。
突然,股价开始下跌。到了11:00,股市陷入了疯狂,人们竞相抛盘。到了11:30,股市已经完全听凭盲目无情的恐慌摆布,狂跌不止。自杀风从那时起开始蔓延,一个小时内,就有11个知名的投机者自杀身亡。
随后的一段日子,纽约证券交易所迎来了自成立112年来最为艰难的一个时期,大崩盘发生,而且持续的时间也超过以往经历的任何一次。而那些活着的投机者,接下来的日子也是生不如死,小弗雷德·施维德在《客户的游艇在哪里》讲述的1929年股市崩盘前后的一个故事,成为那一时期投机者的经典写照。
一个投资者在1929年初的财产有750万美元,最初他还保持着理智,用其中的150万购买了自由国债,然后把它交给了自己的妻子,并且告诉她,那将是他们以后所需的一切花销,如果万一有一天他再向她要回这些债券,一定不可以给他,因为那时候他已经丧失理智了。
而在1929年底,那一天就来了。他就向妻子开口了,说需要追加保证金来保护他投到股市上的另外600万美元。他妻子刚开始拒绝了,但最终还是被他说服了。故事的结局可想而知,他们以倾家荡产而告终。
实际上,这种遭遇不仅仅降临到普通的缺乏理智的投资者身上,即使是一些睿智的经济学家也没有逃脱噩运。20世纪最为着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也在此次危机中几近破产。
像其他人一样,凯恩斯也没有预料到1929年大崩盘,而且还低估了这次危机对美国和世界经济的影响。凯恩斯积累的财富在1929年崩盘时受到重创,几乎变得两手空空。
后来凭借着敏锐的判断力,到1936年的时候,他靠投资股市把财富又增长到了50万英镑以上(相当于4500万美金)。但是在1938年的熊市中,他的资金又缩水了62%。一直到他1946年去世,1929年的崩盘都是他心理上抹不掉的阴影。
尽管股市暴跌最初影响到的只是富人,但这些人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群体,其成员掌握着大部分消费收入,构成了最大部分的个人储蓄和投资来源。因此,股市崩盘导致美国经济失去了由证券投资盈利形成的对支出的支撑。
股市崩盘以后,控股公司体系和投资信托的崩溃,大幅削弱了借贷能力和为投资筹措资金的意愿,这迅速转化为订单的减少和失业的增加。
从1929年9月到1933年1月间,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的价格从平均每股364.9美元跌落到62.7美元,20种公用事业的股票的平均价格从141.9跌到28,20种铁路的股票平均价格则从180美元跌到了28.1美元。
受股市影响,金融动荡也因泡沫的破灭而出现。几千家银行倒闭、数以万计的企业关门,1929~1933年短短的4年间出现了四次银行恐慌。尽管在泡沫崩溃的过程中,直接受到损失的人有限,但银行无法避免大量坏账的出现,而银行系统的问题对所有人造成间接冲击。
大崩盘之后,随即发生了大萧条。大萧条以不同以往的严重程度持续了10个年头。从1929年9月繁荣的顶峰到1932年夏天大萧条的谷底,道琼斯工业指数从381点跌至36点,缩水90%,到1933年底,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几乎还达不到1929年的1/3。实际产量直到1937年才恢复到1929年的水平,接着又迅速滑坡。直到1941年,以美元计算的产值仍然低于1929年的水平。1930~1940年期间,只有1937年全年平均失业人数少于800万。1933年,大约有1300万人失业,几乎在4个劳动力中就有1个失业。
更严重的是,股市崩盘彻底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一直到1954年,美国股市才恢复到1929年的水平。
1987:大恐慌再临
1987年10月19日,又是一段美国股民的黑色记忆,这一天美国股市又一次大崩盘。股市开盘,久违了半个世纪的恐怖重现。仅3小时,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指数下跌508.32点,跌幅达22.62%。 这意味着持股者手中的股票一天之内即贬值了二成多,总计有5000亿美元消遁于无形,相当于美国全年国民生产总值的八分之一的财产瞬间蒸发了。随即,恐慌波及了美国以外的其他地区。10月19日当天,伦敦、东京、香港、巴黎、法兰克福、多伦多、悉尼、惠灵顿等地的股市也纷纷告跌。
随后的一周内,恐慌加剧。1987年10月20日,东京证券交易所股票跌幅达14.9%,创下东京证券下跌最高纪录。10月26日香港恒生指数狂泻1126点,跌幅达 33.5%,创香港股市跌幅历史最高纪录,将自1986年11月以来的全部收益统统吞没。与此相呼应,东京、悉尼、曼谷、新加坡、马尼拉的股市也纷纷下跌。于是亚洲股市崩溃的信息又回传欧美,导致欧美的股市下泻。
据统计,在从10月19日到26日8天内,因股市狂跌损失的财富高达2万亿美元之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直接及间接损失总和3380亿美元的5.92倍。美林证券公司的经济学家瓦赫特尔因此将10月19、26日的股市暴跌称之为“失控的大屠杀”。1987年10月股市暴跌,首先影响到的还是那些富人。之前在9月15日《福布斯》杂志上公布的美国400名最富的人中,就有38人的名字从榜上抹去了。10月19日当天,当时的世界头号首富萨姆·沃尔顿就损失了21亿美元,丢掉了首富的位置。更悲惨的是那些将自己一生积蓄投入股市的普通民众,他们本来期望借着股市的牛气,赚一些养老的钱,结果一天功夫一生的积蓄便在跌落的股价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股市的震荡刚刚有所缓解,社会经济生活又陷入了恐慌的波动之中。银行破产、工厂关闭、企业大量裁员,1929年发生的悲剧再度重演。比1929年幸运的是,当时美国经济保持着比较高速的增长,股市崩盘并没有导致整体的经济危机。但股灾对美国经济的打击仍然巨大,随之而来的是美国经济的一段长时间的停滞。
日本股市梦魇
在1987年10月17日美国“黑色星期一”过后,率先恢复的是日本股市,并且带动了全球股市的回升。 此后,日本股市一直呈上升态势,但另外一个噩梦般的恐慌却在酝酿之中。1989年12月,东京交易所最后一次开市的日经平均股指高达38915点,这也是投资者们最后一次赚取暴利的机会。 进入90年代,股市价格旋即暴跌。到1990年10月份股指已跌破20000点。1991年上半年略有回升,但下半年跌势更猛。1992年4月1日东京证券市场的日经平均指数跌破了17000点,日本股市陷入恐慌。8月18日降至14309点,基本上回到了1985年的水平。
到此为止,股指比最高峰期下降了63%,上市股票时价总额由1989年底的630万亿日元降至299万亿日元,3年减少了331万亿日元,日本股市的泡沫彻底破灭。股市泡沫的破灭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一方面证券业空前萧条。1991年股市大幅下跌以来的两年中股票市场的交易量只有以往的20%。主要靠赚取交易手续费生存的200多家证券公司全部入不敷出,且经营赤字越来越大。1992年不少大公司的赤字高达400亿日元以上。
对外资本交易方面,由于对外证券交易额减少,出现长期资本收支盈余,日本戏剧性地变为了资本输入大国。
另一方面由于股市疯狂上涨,吸引企业都转向直接融资,银行被迫以风险大的企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主要融资对象,从而间接地导致了银行业的危机。泡沫破灭后,日本经济形势急转直下,立即呈现设备投资停滞、企业库存增加、工业生产下降、经济增长缓慢的局面。影响所至,连房地产也未能幸免。日本房地产价格在1990年达到了耸人听闻的高位,当时日本皇宫地块的价格相当于美国加利福尼亚所有房地产价格的总和。泡沫破灭后,日本房地产价格跌幅近半才刚刚开始稳住,整个国家的财富缩水了近50%。当年资产价格的持续上涨激发人们借贷投机的欲望,日本银行当初急切地给房地产商放贷终于酿下了苦果。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和不良贷款不可避免地增加,使日本银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引发了通缩,使得日本经济经历了更持久、更痛苦的萧条。
日本经历了长期熊市,即使在2005年的反弹之后,日本股市离它的历史最高点还有70%之遥。
中国式股灾
目光放回国内。虽然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中国股市发展历程较为短暂,但依然经历了两次惊心动魄的股灾。一次发生在1996年。1996年国庆节后,股市全线飘红。从4月1日到12月9日,上证综合指数涨幅达120%,深证成份指数涨幅达340%。证监会连续发布了后来被称作“12道金牌”的各种规定和通知,意图降温,但行情仍节节攀高。12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给股市定性:“最近一个时期的暴涨是不正常和非理性的。”涨势终于被遏止。上证指数开盘就到达跌停位置,除个别小盘股外,全日封死跌停,次日仍然跌停。全体持仓股民三天前的纸上富贵全部蒸发。 另一次发生在2001年。当年7月26日,国有股减持在 新股发行中正式开始,股市暴跌,沪指跌32.55点。到10月19日,沪指已从6月14日的2245点猛跌至1514点,50多只股票跌停。当年80%的投资者被套牢,基金净值缩水了40%,而券商佣金收入下降30%。与国外股灾相比,中国股灾的发生原因不尽相同,但有一些共性:股市的走势大大脱离经济的基本面,因此注定难以持续,一有风吹草动,便全线溃败,而股市中人则投机心态过盛,或风雨将至仍勉力为之,或追涨卖跌全凭感觉,终不免悲惨收场。
③ 炒股10年亏掉500万家产,如今只剩50万,还能翻身吗
炒股十年亏掉500万家产,如今只剩下50万,亏损已经高达90%,这个亏损幅度太大了,想要翻身特别困难。
首先可以算一笔账,炒股总本金是500万,从500亏到50万是特别容易的,亏损幅度只有90%,在股票市场亏损达到90%的特别多;反之在股市亏损90%,想要在股市回本翻身需要赚900%,这是很难股民不敢想象的。
按此进行推断,真正想要用手中的50万翻身回到500万,必须要寻找一种在股票市场赚钱的方法,比如研究一套适合自己的炒股交易系统;或者在股市做价值投资,持有白马股持股待涨,再度用十年或者二十年的时间进行等待,让自己进行回本翻身。
总而言之,在股市赚900%的人寥寥无几,但在股市亏90%的股民并不少,通过股票市场的盈亏概率已经证明,从50万回本翻身变成500万的可能性太低了,建议还是及时卖出股票,转出50万永久退出股市,永不踏入股市半步。
④ 股市投资的不成功的例子
说说我最近的操作,先说下,我是做短的。
9月7日32.00全仓买的江西铜业,次日冲高,有点贪心,后两天调整,9月14日平仓出局,就在32.00的位置。
因为估计十一后会有一波趋势,9月30日在31.00尾盘全仓买入,10月8日涨停,10月11日涨停位置出局6成仓位,这是我一惯做短的习惯,保住利润,10月12日,在41.00的位置出局剩余仓位,收益大概在24%左右。然后一个月大盘走出了一波小牛,指数到3186,江西铜业继续冲高,最高到49.30,我一直踏空,中间在新民科技上做了个短,收益不到10%。
11月11日江西铜业经过调整放出近期地量,我4成仓位进入,价位44.3左右,次日冲到5%又下来,我未来的及卖,后面走出三只乌鸦,我将剩余6成仓位补进,后几天连续调整,没有象样的反弹,目前我平均成本在38左右,浅套中,很失败的短线交易,不过我预计短期平仓解套问题不大。
⑤ 在股票投资的时候常犯的错误有哪些
有人说股票投资便是一场赌博,有人可以在股票中一夜暴富,当然更多的人会打上自己多年的积储打水漂。那么在股票投资中咱们常见的过错有哪些呢?接下来就给我们介绍一下相关的内容。
一、敏捷致富的主意
有敏捷致富主意的人往往为自己的股市操作设定过高的预期收益,这种高预期收益正是孕育高风险行为的温床,而高风险行为往往带来的是大的损失。
二、买廉价货心思
在股价跌落时买进股票,或许越跌越买,企图摊底本钱,致使越套越深。这是一种锚定效应误差,人们受从前的高价影响,觉得跌落后股价就廉价了,刚好中了庄家们拉高出货的骗局。
三、相信流言,企图走捷径
没有自己操作系统的人,会迷信于所谓的专家、高手、内幕消息,道听途说,一知半解,胡乱操作。
四、急于套现赢利又死不确认损失
急于卖出那些很容易获利的股票 ,对于那些赔钱的股票却死守不放,所谓拔掉鲜花,灌溉杂草。
五、过度迷信图表
沉迷于各种图形的剖析估测中,不愿结合基本面剖析、心思剖析一起构成操作思路。
六、过于关注市场涨跌,心情动摇大
市场先生自身就有点神经质特性,假如时刻关注股价的改变,为价格的每一处跳动而操心,自己不免也成为神经质。而神经质的人很难做到沉着客观,也就很难取得成功,有必要减少看盘时刻。
⑥ 投资股市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交易总结对于一个交易者的成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每一次亏损,汇查查建议大家仔细分析这笔交易错误的原因,其实交易者亏钱无外乎几个原因:
1. 市场的方向判断错误
2. 方向判断正确,但是进出场的时机选择不好
3. 方向判断正确,进出场时机也不错,但是拿不住单子
4. 方向、时机和仓位都没问题,但是心态不好
5. 方向、实际、仓位和心态都没问题,但是执行力差
对于第一种情况,你需要提升自己对市场方向的判断能力,当然这个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但起码你知道自己差在哪里,需要往哪个方向努力;
对于第二种情况,你需要提高自己的择时能力,或许你需要多多少少了解一些技术分析相关的东西;
对于第三情况,说明你的仓位可能太重了,你需要适当的降低仓位,然后去在资金管理方面下点功夫;
对于第四种情况,说明你的交易心理存在一定的问题,你需要进行自我诊断,同时加强对自己心理的管控能力。交易者一定要敢于正面直视自己的错误,找到亏钱的根源,然后对症下药,你就一定可以赚钱。不要因为亏损而影响心态,更不能影响自己的正确分析的判断,有交易就会面对亏损,不断减少亏损,也是风险模型不断完善和改进的一个过程。
⑦ 股票投资上你印象最深的一次亏损是怎么样的
记得那时是2017年,我刚进入股市,正赶上大牛市的尾巴,赚了点钱。
那时,我觉得股市里钱很好赚,又借了8万元炒股。那年下半年,我找到了一只心仪的股票——酒鬼酒。为什么会喜欢这只股票?就因为它有一个洞藏酒的概念。我曾去湘西奇梁洞现场参观了洞藏酒的洞藏仪式,感受了酒文化引领者的魅力,也就深深被这个股票打动。当时,股票知识和技巧掌握得太少,我全仓买进酒鬼酒,大约有20来万的样子。现在想来,那时的胆子真大!
买进酒鬼酒的成本大约在30元,后来涨到35元,我也舍不得卖,总相信它会涨到60元。此后,股价逐波下跌。跌到20元后,股价来了一波反弹,但觉得亏得太多,没舍得卖。之后,股价下杀到11元附近,跌得心都麻木了,更加不想卖了。哪晓得,后来股价竟跌到3元,20万本金跌到只剩2万多元,想死的心都有了。后来,股价涨到11.5元时,我不得不卖了。因为要还先前借的钱。一算账,卖股票的钱还借款还差一点,自己的本金全军覆没。这次投资亏得很惨,我想这辈子都不会忘记了。
别人失败的案列也是前车之鉴,可以避免在今后的股票投资中犯同样的错误。
⑧ 有关因风险投资失败的案例
教训之一:不能自己为自己下套
2000年2月,保罗?艾伦向rcn投资16.5亿美元。目前价值:1亿美元。
保罗?艾伦是微软的共同创办人之一,也是jimi hendrix博物馆的建造者及美国最富有的人之一。当初他向鲜为人知的rcn公司开出巨额支票时,很多人都非常吃惊。rcn公司的主业是宽带业务,它曾宣称,要与地方电话和有线电视公司一较高低。艾伦投资时曾表示,rcn将成为自己投资的重心。然而,他投资的时机很不好,在网络股全体滑坡之前,他开出的支票己经兑现。更糟糕的是,艾伦与rcn首席执行官大卫?麦考特的谈判也落在了下风。
艾伦没有购买rcn的普通股,而是购买了优先股。优先股有红利可拿,而且在要求获得公司资产时优先于普通股,此外,rcn的优先股还可以兑换成每股62美元的普通股。也就是说,艾伦有权利以62美元的价格优先换取rcn的股票。rcn的股价一度曾经冲上70美元,艾伦当时一定沾沾自喜。可现在,rcn的股价仅在4美元左右徘徊。一般来说,持有优先股,多多少少可以降低这种价格暴跌的风险。因为优先股可以获取现金红利,到期后又可以把原始投资换回成现金。可是艾伦的优先股不同,他的红利将以按60美元兑换的新的优先股来支付,而不是现金。最糟糕的是,艾伦的优先股在2007年到期后,麦考特有权迫使他将优先股以62美元的价格兑换成rcn普通股,而不是收回16.5亿美元。那样的话,艾伦将拿到2660万股rcn普通股(目前大约价值1亿美元)。
当然,这些假定都是以rcn的寿命为基础。
额外的教训:把契约的附属细则细读一遍。
⑨ 投资股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都有哪些风险需要面对
投资股票失败的原因也有很多,因为股市里面的散户投资者又超过60%,将近80%的散户投资者都是亏损的,所以亏损的都可以归结于失败那失败就多了去了呀,比如说因为没有看准入场时机,这时候正是价格比较高的时候,你买了那不就是传说中的山顶洞人吗?比如说该断的时候没有断,没有及时止损,没有及时止盈,都有可能导致亏损。
没有及时止损,是说资金被套牢。这个公司的股票现在是80块钱,然后价格已经下降到65了,那你买了80万的,你现在就亏了15万,不但没赚钱,你还亏了这么多,你肯定不甘心了,不行你觉得还要等一等,然后等了一年左右,他不光没长回去,从65变成55了,这时候你更不能卖了呀,你得等着回本啊,这种情况就叫套牢,你这时候想走就走不了了,走了你就得认亏。
⑩ 你炒股到底亏了多少钱后悔不呢
我炒股大概亏了几万元,但是我对此并不是特别的后悔,因为在股票投资的过程中,我学习到了非常多的金融知识,而且股票投资失败的经验也让我明白到了没有任何事情是可以轻而易举获得成功的,所以在股票市场其实亏了几万之后,我对此并不后悔。另外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在股票投资的时候,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投资理财跟努力挣钱是一样重要的,好的投资理财可以让我们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二:在投资过程中明白了许多道理
在股票投资的过程中,我明白到了非常多人生道理。其中最大的感触是对待任何事情,我们都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在股票投资初期,我因为不好的投资心态导致了我出现了巨额的资金亏损。后面才意识到,只有良好的投资心态才能够让自己在股票市场中获得较大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