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对股市有哪些影响
发行注册制改革对股市影响很大。
上市的公司会更多,以前是审批制度,上市要排队,背后的红包没少送,现在条件达到就可以选择上市了。
2.是上市的公司越多,市场的资金就越少股市会偏向下跌
3.注册制度后,股市的整体估值会下降,中小盘虚高的股价就会下跌。高位被套的人解套的机会有所缩小。2001年美股许多互联网公司股价上两三百美元,但是现在许多公司的股价只是几十块。
⑵ 股票市场的注册制到底是什么会给股市带来哪些影响
注册制大家都有些陌生,虽然2019年科创板实行注册制,A股市场已经进入注册制时代,但很多股民还没明白注册制的真正含义,注册制到底是什么?
注册制到底是什么?注册制就是指股票发行的其中一种制度而已,A股市场的股票发行制度主要有三种,最初的审批制,主板当前的核准制度,科创板的注册制。
注册制的意思就是指公司或者企业根据股票发行的各项规定进行依法申报,只要各种资料完全准确地进行申报。当公司申报之后,待相关部门进行审查,并并且采取实质性审核,最终确定公司或者企业是否给上市。
选择注册制上市的一般都是比较大的公司或企业,上市募资金额很大。所以这些公司或企业每上市一家新股,就要从A股抽一笔资金。股市里面资金就这么多,没有新血液注入,股市的资金慢慢地被抽离,很难雄起来。
总结分析
股票市场注册制就是一个股票发行制度而已,建议大家别对这个制度太敏感了。虽然这个股票发行制度对短期有影响,但对股票市场长期是有很大利好的,所以大家一定要积极应对和接受这个股票发行制度。
⑶ 全面注册制对A股什么影响
全面注册制即将来临,对A股有什么影响?
上周末A股传来大消息,10月31日晚间,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主持召开金融委专题会议,其中一条重磅内容是: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
A股全面注册制真的越来越近了,从2018年11月科创板注册制改革启动,到今年创业板试点,再到全市场形成了“三步走”的改革步伐,其将是我国证券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那么注册制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何要在全市场推行?以及对我们大A股有何影响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一话题。
到底什么是注册制?
如果把A股比作一所大学,一家公司想入学上市,必须要提交材料、分数达标才可以。而证监会就像一个主考官,不仅要坚持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还要审核分数,即公司的价值,要求公司必须盈利。这就是A股现有的新股发行制度——核准制。
而在注册制下,一家公司的入学门槛大大降低了,在符合要求的情况下,需要什么材料准备齐了就能申请。证监会这个考官只审核资料是否符合信息披露义务,至于公司的价值、评价、估值的高低全部交由市场和投资者自行判定。
为什么要推行注册制?
乍听核准制对上市公司的资质要求更高,更有利于保护投资者,但面临现在的市场,核准制似乎显得有些跟不上节奏了。
01
首先严格的准入条件把很多草根公司或者优质新兴企业拦在了门外。比如核准制对企业的盈利性有要求,但一些互联网企业前期需要大量的投入,无法满足盈利条件,只能转而投身港股或者美股。并且审核程序的复杂也使得很多有需要的企业一再排队,不能及时上市融资。
02
其次核准制下退市制度较冗长,导致少数公司上市后就一劳永逸。就像大学里的部分学生在努力通过高考进大学后,就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不思进取。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一般也不会被学校开除。
有数据统计截至今年1月3日,A股仅有118家公司完成退市,退市比率3.12%。而美股从1950年到现在,退市将近1万家,现存的上市公司也就一万家左右,退市比率50%。
03
最后有的投资者认为监管都把过关了,就忽视了对公司的价值判断,助长了市场的投机行为和文化。
相较之下,注册制降低了上市门槛,淡化盈利标准,更加强化事中、事后的监管,有高效的退市机制。并且注册制把价值判断交于市场,对投资者的专业性有一定要求,有利于形成健康的投资氛围。目前在欧美成熟市场,注册制是主流。
全面注册制实施细节还未出,南南整理了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前后的区别作为参考
注:详见《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
注册制带来的影响
刚才我们说到了注册制的种种优势,那么长远来看,注册制还会给A股带来哪些影响呢?
首先对于整个市场来说,将大大优化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退市制度的完善加速了上市企业的“优胜劣汰”。好学生如核心资产和行业龙头因为业绩确定性强,发展空间大,使得资金不断涌入,从而推高其估值溢价。
而差生如低价股、仙股的股价会越来越低,新股发行的难度降低,上市公司借壳上市的情况会减少,所以垃圾股的壳资源变得不值钱,还面临退市的风险。
对于投资者来说,机构投资者时代来临,A股将逐渐去散户化。目前,我国的机构投资者和散户的比例是15:85,也就是说,国内炒股85%都是散户。
而注册制实施后,监管不再对企业价值进行把关,这就需要投资者更加专业,对被投资公司要做深入分析研究,进行价值发现。
不过虽然说未来A股投资者的机构化、专业化是必然的历史趋势,但我们要知道这仍然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任重道远。美股从95%的散户比例到现在不到10%,就用了大半个世纪。
作为个人投资者,南南还是一贯地支持大家通过公募基金做投资,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将是不可阻挡的大趋势。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⑷ 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是利好什么行业
股票发行注册制对市场影响有四大利好,一大利空。长远来看,注册制将减少为权力寻租买单,减少波动,强化价值投资,这对中小投资者带来的好处要大于其损失。
利好:
一、核准制是存在制度缺陷。当一些人或部门手握"谁可以上市""谁先上市"的大权时,不可避免会引发权力寻租现象,这些权力可能会被转化为个人利益。最终,谁为这种昂贵的"审批权力"买单?绝不是上市企业,而是中小投资者。这就好比,谁为出租车的牌照,为"份子钱"买单?普通乘客呀。所以,核准制隐藏着对中小投资者的"暗中掠夺"的不合理机制。如果不实施注册制,无法谈投资者保护。
二、注册制有助于将资金引流到实体经济,有助于"万众创新"。在很多人眼中,股市仅仅是让上市企业获得资金支持,与其他企业无关,与经济无关。这是因为,长期以来,因为审批制及上市难问题,A股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独立市场,股市走牛也只是让壳资源更抢手、更稀缺。如果实施注册制,那就不同了。注册制让风投、创投有了更便捷的退出机制。有了上市预期,A股的高估值将会吸引大量的资金进入股权投资市场,进入中小微企业,投资和服务于新经济。这种市场化的资金导流,打通股市和经济的"任督二脉",显然比任何政府的扶持政策更有效率。
三、让A股由赌场向市场转变,减少毫无意义的壳资源炒作。我们知道,核准制的结果是壳资源稀缺,而不是投资资金稀缺。其结果是,很长时间里,一堆资金围着壳资源乱炒一通,在5000点的时候,创业板平均市盈率达到120倍以上。这其实就是赌场,我想不出这些炒作资金对经济的任何意义。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样的赌场中,价值投资成为空话,中小投资者大多为输家。
四、增加市场稳定,减少大幅波动。对于上一波股灾,有很多人认为是股灾拖延了注册制施行。其实不然,笔者认为是注册制的拖延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股灾。暴跌的核心原因只有一个,就是短时间内暴涨,因为泡沫。我们知道,在严格的核准制下,企业上市的节奏肯定跟不上杠杆资金入场的节奏。如果注册制早点推,如果股票供应与杠杆资金入场保持更好的市场动态均衡,可能就不会短期暴涨暴跌。另外,除了核准制,T+1及涨跌停板也会助涨助停。笔者认为这都是A股长期大幅波动的根源,务必要引起重视。
利空:
因为目前的股票价格是有壳资源溢价的,也就是含有"审批权力"的价值。如果推行注册制,部分股票,特别是中小市值股票的价格会受影响。这个原因完全可以理解。这就好比,手里如果持有出租车牌照的人大多会反对完全市场化且无需牌照的专车。
⑸ 注册制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
1.发行机构只做审查而不做相对应地判断,市场个股踩雷概率会逐步增加,那么不理智地炒作会逐步减少。
2.在注册制下“上市资格”不再稀缺,只要符合注册制要求,也可以轻松上市。这样下去未来整体股市将会出现供求平衡,甚至供过于求的情况,使得整体股市的估值下移,只有极少数前景非常好的公司才能享受高估值。
3.注册制创立的初衷本是为中小企业、新型科创企业提供融资渠道,因此可以预见注册制的推行将会促进中国股市直接融资的繁荣发展,促进中国股市估值重构和良性发展。
⑹ 全面注册制即将来临,你准备好了吗
a股全面注册制势在必得,面临即将来临的全面注册制时代,我已经充分做好迎接全面注册制时代的来临准备,最好的准备就是少打新,以及坚定做价值投资之路。
根据证监会公布的信息来看,目前各大机构已经充分做好实行全面注册制的准备,并且a股全面注册制是今年改革制度的主线,意思已经很明确了,全面注册制渐行渐远,建议大家也要做好充分准备。
1.什么是注册制?
注册制的意思就是指公司上市采取的一种方式,a股市场有三种公司上市方式,分别是核准制、审批制和注册制,而目前a股实行的是审批制和注册制兼并。
比如我已经做好迎接全面注册制时代的带来,当前就是在逐步地改变炒股风格,目的就是为全面注册制做准备的。一旦实行全面注册制之后新股尽量少申购,选股一定要注重质量,同时也会走价值投资,改变原有的投机行为。
相信大家也已经做好迎接全面注册制的到来,毕竟大家内心都已经清楚,全面注册制时代到来是势在必得,只是时间问题;既然全面注册制即将来临,大家一定要提前准备好,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汇总
综合通过以上全面注册制进行分析得知,a股全面注册制时代很快会到来,同时市场也已经做好迎来全面注册制到来的准备,同时也敢肯定大家也做好注册制时代的准备。
比如我已经充分准备好面临a股全面注册制的行情,建议目前还不熟悉或者不理解注册制的股民投资,一定要下功夫了解相关注册制的知识点,做好百分准备等待a股全面注册制时代的到来。
⑺ 股市全面实行注册制后对股民有什么影响
注册制时代的来临,优胜劣汰这个词将在A股得到更彻底的体现。之前我们买卖蓝筹股,白马湖,绩优股等等股票称之为投资股票,而买卖成长股、题材股等无业绩支撑的股票称之为炒作股票。
设想一下未来,随着注册制的全面推行,涨跌幅制度的放开甚至T+0制度的逐渐实施,都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下,垃圾股退市将成为常态。炒作所谓的题材和业绩亏损的垃圾股难度和风险将成倍放大。
T+0制度下,每天可以频繁交易的思路估计很多人都有,一想到每天都可以低买高卖,很多投资者盲目乐观:那不是可以很快可以赚到很多钱?其实不然,首先每天频繁交易买进卖出要多付几倍的交易手续费,如果没有三五个点以上的利润,频繁操作几乎没有意义;其次,T0制度实施后,专业机构和职业选手是早已经做好准备,多数已在海外市场经过实践具有成熟的投资操作经验(例如欧美股市,香港股市等)。但这种机制对于一般散户来说是个全新的操作模式,频繁操作很容易适得其反,亏得更快;因此,届时价值投资、报团白马绩优股、大盘股或许将成为市场主流风格。而这类股票往往是机构的主战场,机构包括社保基金、养老基金、公募基金、私募基金、指数基金等等。
此时,随着市场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A股机构投资者占比的逐渐增加,市场中都是全副武装的机构之间以及少量大游资协同作战,个人投资者单枪匹马各自为战自然是弱势一方,越来越多的个人投资者把资产交给机构打理终将成为最终趋势。这从欧美成熟的资本市场和港股市场的现在就能看出大概A股的未来。
当然,以上假设仅是假设,各项政策要落到实处还有较长的一个过程,在此咱们仅作为一种探讨而已。毕竟目前也仅仅是科创板和创业板实行注册制,以及20%涨跌幅限制,我们要做的是适应当前的规则,在规则求下生存。
⑻ 实行注册制对股票会有哪些利好
在详细解说注册制对股市影响之前,先来说一下什么是注册制。注册制简单的说就是一种将上市发行的公司的财务公开,监管机构审核提供的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就可以准予上市。这也就是说对于发行上市公司进行形式上的审查,而不进行深入的价值判断。因此,对于股市来说就会产生很多的影响,主要如下:
以上就是注册制对股市影响主要方面,总体来说是对于股市发展整体趋势具有较好的影响,这也可以从成熟的股票市场发展得出的结论。希望可以对你有帮助。
⑼ 全面注册制对a股影响
全面注册制利空企业注意规避,而选择一些业绩良好的优质企业。虽然短期影响但是在可控范围,长期有利于A股的长远发展。
注册制是股票发行时的一种制度,当前我国实施的是核准制,而注册制审核机构虽然只对注册文件审核,不进行实质判断,降低了上市门槛,但是有中介机构对预备上市的公司考察,有严重的处罚制度。因此注册制影响也是有利有弊的如下:
一、全面注册制之后,资金不愿意冒风险投资垃圾股了,短期对于垃圾股是一个利空,并且严格的退市制度也提高了资本运营效率,所以长远来说,优化了资源配置。
二、全面注册制为更多的企业提供了融资平台,好和坏都交给市场决定,就也减少了壳资源的炒作。
三、全面注册制之后,上市公司的数量远超以前,流动性变差了,上市公司的质量也分化,增加了机会,也使风险增加了。
(9)全面注册制对存量股票的影响扩展阅读:
1、股票发行注册制主要是指发行人申请发行股票时,必须依法将公开的各种资料完全准确地向证券监管机构申报。证券监管机构的职责是对申报文件的全面性、准确性、真实性和及时性作形式审查,不对发行人的资质进行实质性审核和价值判断而将发行公司股票的良莠留给市场来决定。
2、在中国,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都是注册制股票,其中科创板和创业板的个股在上市的前5个交易日没有涨跌幅限制,5个交易日之后,其涨跌限制为20%;存在盘后交易,盘后交易时间为交易日的15:05-15:30;开市期间停牌的,在停牌期间可以继续申报;当日15:00仍处于停牌状态的,不进行盘后交易。
3、北交所竞价交易涨跌幅限制比例为前收盘价的±30%,上市首日不设涨跌幅限制,上市首日之后实行30%的价格涨跌幅限制;连续竞价阶段设置基准价格±5%(或10个最小价格变动单位)的申报有效价格范围。
4、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造就了2007年的大牛市,而股权分置改革完成的历史使命是大股东的股份流通权问题,也就是实现了股票流通的“同股同权”问题,但并没有解决股票发行制度的问题。
而实行注册制是成熟市场的重要标志,更是现实时代背景更加迫切需要的根本制度。资本市场要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实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目的,尤其是,发挥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将社会资本更有效的配置到符合国家战略的新兴产业、科技产业和战略产业中去,更好的推动实际经济,尤其是科技创新“硬科技”的发展,那么就必须要实现注册制,容忍更多“VIE架构、未盈利,甚至是未实现收入的公司”挂牌上市,从而进一步推动实体企业的直接融资占比,同时减少间接融资占比过高带来的负面影响(风险),如以银行+地产的模式,导致的“资产泡沫”,进而灰犀牛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