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主力排名 > 曹仁超股票投资策略

曹仁超股票投资策略

发布时间:2022-08-02 20:03:52

⑴ 推荐几本关于股票知识的书

都说不管你再怎么努力,如果你选错了方向也是白搭,就股市而言也一样,如果你最初学习的方式就是不对的,那以后获得收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玩股票这么多年下来,我读了不少书,理论加上实际经验,获得一些收入,略有见地,这10本书我建议大家可以去读一读,不管是刚了解股市的小白还是老油条,都有益可图,请好好看看。

开始分享之前,送大家一份攻略,整理好了今年各行业的龙头股名单,点击链接查阅:2021年最全

一、股票书籍推荐前十名

1、埃德温-勒菲弗的《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不少人投资界的人都推崇这本书,可以说这属于价值投资中国版的最好解读。

邱国鹭属于国内价投实战派的人物之一,对大家有很大的帮助,他可以帮助大家理清投资的方向带着大家走向正确的路,不会被那些不好的诱惑给带偏,也不会被追涨杀跌、高抛低吸的诱惑所吸引。

排在后八名的书本,篇幅原因,点击这里查阅,会把这10本书打包发给你,非常推荐给大家:10本股票入门必看书籍(在线阅读)

二、股票分析工具推荐

有句老话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小白不光要浏览一些引进门的书籍,树立一个良好的投资理念外,一些能够帮助人们分析股票的股票分析工具最好也要学会使用。

熟练地掌握了一个好用的股票分析工具,股票估值在它的帮助下能够事半功倍,发现最新的发展情况,成为你的一大助力。

学姐为大家准备了9大炒股神器,全部都都是我自己用过的,专业、简洁、数据丰富,助你掌握股市最新资讯,非常推荐给大家:超实用炒股的九大神器,建议收藏

⑵ 中国十大民间股神

一、葛卫东
葛卫东,江湖人称“葛老大”,2000年做期货,数次爆仓,一度轻生。2004年阅读大量巴菲特书籍,使其领悟投资真谛,操盘能力迅速提升,近六年年均收益率120%,华尔街称之“东条英机”。如今坐拥150亿资产,荣登胡润财富榜第216名。
二、王亚伟
王亚伟,曾经的“公募一哥”,率华夏基金在5年内产出748.90%的总回报,成为业界神话。他为人低调,操作极其犀利,被誉为“中国最牛的基金经理”。然而,由于他操作风格过于果敢,2016年旗下基金表现令人唏嘘,王亚伟掉下神坛,但如今他涅槃重生,携240亿规模基金卷土重来,年化收益超70%,重回巅峰。
三、傅海棠
傅海棠,农民,养过六年猪,种过棉花、大蒜等。2000年做期货投资,2009年到2010年,18个月从5万炒到1.2亿,是国内期货界的“第一散户”。独创“天道”思想分析市场、把握节奏,不做任何技术分析,有“农民哲学家”的称谓。
四、蒋菲
蒋菲,史上“最牛散户”,25岁就通过炒股赚到4亿,一夜成名。她背景神秘,为人低调,所以其财富来源颇具争议,然而,从她对白云山的操作手法中,我们能看出她是一个典型的“浙江派”短线游资,出手及其果断,资产管理非常严格,交易体系自成一派。
五、赵丹阳
赵丹阳,人称“私募教父”,1994年出国,从事投资和贸易,1996年回归国内市场。2007年、2014年两度狙击A股,震惊股票圈。他擅长研究基本面,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能做出精准的判断,李大霄曾将他的交易逻辑与巴菲特、索罗斯相提并论。
六、林广袤
“浓汤野人”林广袤,2010年600万元多棉持仓3万手赚220倍到13亿,2011年1亿元空棉1万手赚7亿,被称为棉花奇人。2012年再入市场,亏损7亿,此后,暂退出期货,在华山修行。
七、张磊
张磊,一级市场“投资狂魔”,是高瓴资本的创建人,管理的资产规模达300亿美元。他投资过的项目包括腾讯、京东、摩拜、滴滴,崇尚“守正用奇”、弱水三千,但取一瓢”的投资哲学,目前,他的基金是亚洲最大、业绩最优秀股权管理基金。
八、裘国根
裘国根,70亿身家,学院派出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1996年开始投资,2001年创办重阳投资,成为掌舵人。无论股票、期货、债券市场,我们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最擅长投资组合,旗下基金产品年化收益率高达25%.
九、曹仁超
曹仁超,内地股民将他奉为"香港股神"。1969年开始投资生涯,用5000港元买股票,40年后拥有42亿
元的资产,创造了“40年增值4万倍”的神话。他主张“炒股不炒市”的理念,对行业发展有深入研究,可惜的是2014年患上淋巴癌,于2015年2月去世。
十、徐翔
徐翔,曾经的“私募一哥”,人称“宁波涨停板敢死队”总舵主,17岁带3万入市炒到40亿,曾经管理数百亿元资产“傲视群雄”。可惜的是,2015年涉嫌操纵证券市场、内幕交易被抓,一代投资神话就此落幕。
每一位股神都是一个独立思考的人,用自己的系统思考,希望你能早日组建你自己的系统,如果你还有不懂的,建议你可以去盈亏同圆的官网重新开始!

⑶ 曹仁超的采访实录

曹仁超畅谈三十年驰骋金融市场
庞:很多读者和我有很多客户,都一直看曹生你的专栏,你过去提出很多好建议,一直都赚了钱。个人理财为何如此重要呢?年青一代在学校又无学习,我们应该何时开始制定个人理财计划?个人理财的范围应该怎样呢?
曹:在现代商业社会,如果你要生活愉快,我相信最好是拥有一定数量的金钱。譬如说,你想约女朋友渡过一个很好的烛光晚餐;或者你突然间决定暑假去海外旅行;当子女长大了,他们希望去外国读书;甚至谈婚论嫁,你都希望搞得富丽堂煌;如果你手上有笔钱,我相信,起码令你生活更加愉快。 庞:但怎样得到第一笔钱?即所谓的第一桶金呢?
曹:我个人经常有个愿望,最好有父荫。如果上一代努力辛勤,留下一笔遗产给我们,这是很开心的事。不过,我相信,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父荫,所以,自己努力去建立一笔财产都好重要。
庞:嗯。
曹:记得我离开中学时,看到电视上,有一间银行买广告叫人储蓄,说储蓄可以致富,储蓄有亭台楼阁,积少成多,日后富甲一方。那时候,我觉得这个是天大的笑话,因为由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之后,凯恩斯的信徒,就已经主宰全世界所有自由经济国家的决策权,他们经常利用赤字预算,去刺激经济成长,这成为了中央银行既定的政策。长期来说,存款利率一定低过通胀,以一百元为例,银行给你五厘息,你一年后收回一百零五元;但香港的通胀率有百分之八,所以你得回来的实质购买能力祇得九十六点六元。
如果你成世都希望储蓄的话,根本是参加一场永远打不赢的仗;靠储蓄致富,只是银行家的口吻,这就是个人理财慢慢兴起的最大理由。
庞:如果个人理财照你所讲,是希望投资能够高过通胀,当然有两种做法。有些人可能拼搏一些,拼命工作去创业,甚至主动拿出资金找投资机会;但有些人却不会那么拼搏,有多余钱才去投资,其实两种做法有甚么分别呢?
曹: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很多人都想做老板。
庞:对呀!
曹:坦白说,上市公司只得五百几间,想成功,机会率不是那么高;所以,各位在做老板之前,最好自己问一问,本身是不是大富大贵的人。以普通人来讲,我都主张做“人中人”好些,“人中人”即是说做中产阶级,打份工。储蓄十万元,三几年间都应该可以达到目标,剩下来的就是福利的问题;如果你将十万元,每年希望升值百分之二十的话,十年之后已经变成六十二万、二十年后是三百八十万、三十年后就二千三百万。
庞:很厉害!
曹:换言之,我相信很多朋友,大部分在自己有生之年,都可以成为千万富翁,不过要清楚,三十年后的二千三百万元购买力,至于说,何时开始做投资理财,我认为越早越好,二十岁开始、五十岁已经是千万富翁;相反来说,如果你五十岁才开始的话,到八十岁才做到千万富翁。 庞:我自己都试过,二十岁的时候赚到一些钱,就去买架靓车,或者花掉所有钱,这样又如何储蓄得到第一笔钱?对年青人来说,有时的确很难做,又要悭、不要乱花钱、不要带女朋友去看戏、去行街、这样,年青人如何储到足够的投资本钱?
曹:做“人上人”就辛苦,如果你想做“人下人”的话,便很容易。我自己打开电视机,见到很多老人家靠公援金过活,内心有时都感到几闷。相信大部分的老人家,他们过去都很努力,为何如今会如此凄凉?最大的原因是他们不懂得个人理财,结果辛辛苦苦储蓄的钱,在通货膨胀蚕食之下,已经完全失去购买能力,变成年老无依,的确很可怜。我自己认为,传媒有责任告诉读者或听众,如果你越早开始捱那三几年,你这一世都会很开心;相反来说,如果你一开始的时候,便胡乱花钱,那么,我就好担心,到你六、七十岁的时候,大有可能沦为“人下人”。
庞:曹生、七十年代跟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比较,个人理财究竟有什么不同?其实,过往有什么经验。
曹:七十年代,可以说经历了高通胀时代,最主要一点,我相信与一九七一年美元同黄金脱?有关,所以,一切实物都成为投资对象,好像黄金、古董、名画、物业、股票,可以说整个方针是在保值方面。
作为香港人,最好的投资当然是黄金,七零年的时候,黄金二百几元一盎斯,到一九八零年已经升至四千八百元,升幅接近二十倍,可以说,除了石油之外,没有其它的投资有这么大的升幅。但是,到了八十年代,美国的货币政策改变了,美国联邦储备局利用高息去压制通胀,所以高通胀时代便告结束了。另一方面,利率亦由高峰期一步一步回落,在息口向下的情形下,当然买楼、买股票最好。记得在八四、八五时,当我叫人买楼时,那时楼价六百几元一呎,但到九四年第一季,每尺楼价已经见六千几元。
庞:十倍升幅!
曹:对。恒生指数当时是八百点,九四年时已经见万二千点,升幅十五倍。虽然比不上七十年代金价的升幅,但相信是另一个致富机会。问题是到了九十年代,香港经济亦进入了成熟期,那些有十几倍升幅的投资已很难存在,好像大家坐缆车,坐了上山顶之后,就打圈圈,望落太平山下,景色无限,但是你想更上一层楼便相当困难了! 庞:这个比喻真是很贴切!如果我整日在山顶打圈,又要做个人理财,通胀虽低但仍然存在,有百份之七左右。究竟在现时来说,应如何投资?应该投资中国,或是放眼世界呢?
曹:可以说,香港高速增长期已成过去,相信最后踏入稳定增长期,未来当然还有机会,但不容易把握,以香港的发展经验,我相信亚太区已经遍地开花了,如果我们用从香港获得的经验再看南韩、台湾、马来西亚,泰国,印尼,他们是正在重复过去一、二十年香港发生的事,我们以过来人的身份去到这些地方投资,相信占了很大的便宜。
庞:今天,很多香港人都去过星马泰旅游,经常看到这些地方,譬如过去我们去台湾的时候,当地的发展与今日比较已经不同,其它东盟的市场亦一样。我想问一问。
曹:我自己就相信“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的话,所以,我很鼓励年青人一离开学校的时候,省吃俭用三、几年,储蓄第一笔资金,就开始制定理财计划;因为人到壮年时,通常负担相当大,譬如结了婚、有子女、或者正在供层楼呀︰︰︰
庞:这样很难储蓄的?
曹:储蓄就很辛苦。至于老人家,到年纪大的时候再开始计划理财,我担心时间方面对他们很不利,所以,我很鼓励年青人一开始的时候,就订立自己的个人理财计划,这样到中年、老年,你就可以享受黄金岁月,当你年纪大的时候,你再将自己二、三十年的经验传给下一代,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理财方法,一家大小的生活都好愉快。庞:这就是说,我们先苦后甜,先吃少少苦头,后来的果实应该不错了!
曹:对。
庞:打工仔同创业的人有什么不同?不同性别对个人理财有没有影响和分别呢?
曹:打工仔同创业的人根本是两类人。一般的创业者,除了你有父荫之外,开始创业的时候,资金通常都不足够,如果在那一刻,叫他再拿一些钱作其它投资的话,便相当辛苦。所以,我唯一的忠告是希望他埋头苦干,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努力的话,我相信创业都可以成功的。
至于男与女之间,香港基本上已经到了男女平等的阶段,所以分别不大。然而性格方面,男女始终有别,所以,我主张,最好夫妻档,以免日后为了金钱而伤脑筋,最好采用有限公司,因为香港组织一间有限公司成本不大;这样,男的性格就进取,女的性格就稳健,组合最完美。
庞:对。这样就有平衡的作用。
曹:是。
庞:如果有财产,即已经有一笔钱的人又应如何理财?
曹:这个世界上,不同的人最大的分别,就是你有钱和无钱。假设你有一千万以上的话,可以说钱的作用就越来越小。譬如你住的房屋可能大一些,或者说你坐Benz、我就驾日本车;你有游艇、我没有。至于有一亿元以上,我的感觉就只不过是数字游戏,可以说,钱能够买的东西你已经可以买到;至于钱买不到的东西,你更富有都无办法买到。
我的想法是,以普通人来讲,当你的财富打破了一千万关之后,我认为人生追求的目标,应该由金钱转移到其它的地方,例如你自己的健康、你家庭生活是不是愉快、对子女之间的关怀是否足够,对朋友之间的帮助有无做到等,以免劳碌一生,除了金钱之外,一片空白。 庞:所以,个人的理财,除了金钱方面安排得好之外,其实都要有一个平衡的人生,这样生活才是愉快。
曹:对。
庞:但是,怎样可以快一点赚到第一桶金呢?其实从事哪一个行业较好?或者,每年有十几个百份点的增长,这样,我不如去中国做事?或到一些新兴市场工作,包食包住,我们就容易储到钱?
曹:我在过去一、二十年常常收到读者的来信,问相同的问题,通常我的答复都认为:“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我相信,二十五年前谭咏麟先生都不知道唱歌原来可以发达的。
庞:有个红馆呀。
曹:我相信成龙都不知道,原来打功夫亦可以发达。今时今日,张德培先生的成就,已清楚告诉我们,原来打网球也可以发达的。所以我认为,不要勉强自己做一些自己不喜欢做的事。这个世界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至于你努力专心于自己有兴趣的事业,我想迟早都有时来运到的一天。如果你一味只望发达,一时好彩,你赚到少少钱,但我相信始终不是长远之计。
庞:所以最好是自己勤力些,同找到自己的兴趣,一路发挥,迟早有机会出头,所谓行行出状元。九七以后,中国已收回香港的主权,我们个人理财的策略有没有改变呢?会不会放眼中国更有作为?因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每年都有百份之十,高速增长。你的看法如何呢?
曹:我相信,香港回归中国之后,英治时代在香港结束,大家希望见到的,是港治时代的开始。过去因为政治因素,英资在香港经济及投资方面占了不少便宜,日后这个优势肯定会失去。但是,我们希望见到香港可以建立一个公平竞争的社会,即是许家屯先生同我们写那篇文章所讲:“白晋敬酒、能者绝欢”,我不希望见到中资企业取代了英资的地位,走了一班旧人,来了一班新贵。
如果九七年香港还保持公平竞争的制度,我相信,未来香港的前途还是光明的。如果今时今日良好的公务员制度受到影响,我们坚信的法治精神受到动摇,一步一步走向金权政治,有财的人与有势的人勾结在一起,令到社会充满不公平的话,这样,我便担心九七后,香港的前途是悲观的。到目前为止,我还未确知道香港走哪个方向,所以我相信,理财策略要迟一两年后,才可以跟大家深入讨论。 庞:暂时是不是应该按兵不动呢?
曹:我相信亚太区提供了很多良机,因此,大家不妨利用一两年的时间,建立自己对整个亚太区经济发展的了解,这对大家将来一定有帮助。
庞:个人理财有没有什么必胜的投资法?怎样做法可使到自己起码立于不败之地呢?
曹:必胜术我就无啦!不败之地我就有,其实做法很简单,善用止蚀。任何投资,如果说,价格跌破了百分之十或者百分之十五,你就止蚀。我自己就很喜欢利用十八日平均数,任何股票投资了后,如果股价跌破十八天平均数,通常我都会卖回出去。
庞:卖回出去?
曹:对。
庞:曹先生、你对大家在投资方面有什么忠告呢?
曹:我记得胡汉辉先生跟我说过:“能知三日事富贵万千年”,所以,这个世界是无先知的。真正成功的人都有良好策略,而不是盲目跟大队;所以,在事前对事件了解多一些,就好过事后后悔。
庞:大家在投资之前一定做好功课啦!
曹:对。
庞:做足功课,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
曹:对啦、对啦!
庞:这个是很重要的。在个人理财方面,刚才曹生讲了,当有蚀价的时候就应该止蚀,有句说话大家都听过:“赚就赚粒糖、蚀就蚀间厂”。这一点值得大家记取。
曹:是。
庞:赚钱的时候,大家赚少少就卖出;但蚀的时候,就死持不放,于是蚀得更惨了!
曹:对!
庞:所以止蚀这个方法很重要。曹生、你觉得个人理财怎样算成功?怎样算失败呢?
曹:有人喜欢揾快钱,我记得以前帮香港电台做一个“雄财伟略”的节目时,在最后一辑,我对他们讲过几句说话,就是“种树与种花”。
庞:种树和种花又与投资有什么关系?
曹:一个人如果想生活愉快,拥有一棵树是会几开心的,这棵树每年能够提供很多果实,而且还源源不断,替你照顾下一代!
庞:有树荫了!
曹:对!
庞:但树需要很久去培育,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完成短期的目标,或者说,如何运用短期的资金,赚到第一桶金呢?
曹:所以这就需要去种花了!种花的好处是一两个月的辛劳,你立刻见到成果,但是一场风吹雨打,又可能使你的成果一败涂地。因此,在一棵树未成长的时候,你需要种些花去帮补一下自己。
庞:而且还要分散投资,种植很多种花。
曹:对呀!
庞:有些花可以在不同季节生长、也有不同的价钱、希望确保你的利润比较好一些。
曹:是!
庞:世界上有一些着名的投资专家,譬如华伦巴菲特,他自己都强调长线投资,他的威水史就是在四十年内,赚到一百四十亿美金的资产。其实你给他一万元,一万元的投资,在四十年内赚了八十倍,已经八千万了。他觉得,每个人都可以投资致富,祇要勤力、坚毅、理性、自律!有这些性格就行!曹生个人对此有何看法?
曹:听你所讲好像很惊人,因为你所讲是八十倍回报。资金有几百亿!其实这不外是福利。祇要你每年令自己的财产增长百份之二十五,四十年后你就是第二个巴菲特。关键是持之以恒,不是一年,而是年年百份之廿五,四十年后,你的财富已经可以同巴菲特媲美。
庞:甚至比他更厉害!
曹:相信如此。
跟投资项目拍拖或做人世
庞:好的信息就等于财富,使你很容易赚到钱。但因信息爆炸,譬如,报章又有那么多投资专家,他们之中,有些看好、有些却看淡,作为普通投资者如何拣选这些信息,帮助自己去投资?你有什么忠告?或者有什么心得?
曹:我觉得,太多信息反而累事。各位都有拍拖的经验,两人不见面的时候,真是天下美女何其多;但可以做你太太的,我相信祇有一个。你未结婚之前比些心机去拣,拣一个同你性格、理想方面都相当匹配;这样,你跟她/他共同生活,我相信婚姻才会愉快。另一方面,若你朝秦暮楚,我相信到今时今日,你的婚姻生活都不会愉快。
拣选信息好、拣选投资基金经理也好、或者拣股票亦好,道理一样。你面对几百只股票,信息爆炸;过千的基金,总有些是适合你的。你慢慢拣到适合自己的项目,你去与它长期相处,我相信未来二、三十年,大家会好愉快。
庞:即是说,自己开首的时候要花多些时间,去看一下、拣选一下、同时跟它拍一拍拖,了解清楚,然后先慢慢委托终身,长期相处。
曹:拍拖时就不妨多心,结了婚之后就应该一条心。
庞:最后,我就想问曹生一个问题,你自己在报纸上写专栏教人投资,其实同你自己的投资有什么不同?如何做到言与行一样,如出一辙,而且能够收赚钱效果呢?
曹:我刚刚开始写投资专栏时,犯过所有今时今日投资者应该犯的错误,经过自己痛苦的摸索后,我才知道短线与长线的分别。可以说,经过二十几年之后,经验这样的东西需要时间去累积。年青人不妨多尝试,看有哪一样东西适合自己。但经过一段时间后,你会摸索到自己的投资策略,然后持之以恒,相信到了老年阶段,各位的身家都应该不会少!
庞:日本有一位赚钱之神丘永汉,其实我觉得很多谢曹生透露了那么多投资心得。
曹:多谢、多谢。 2010年股市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沪深两市双双收获两根分量十足的大阳线。沪指报收2808.08点,涨幅1.76%;深成指报收2458.55点,涨幅2.63%。沪深两市成交合计2006亿元,较周四放大近两成半。
仔细观察沪指年终的收盘点位:2808.08点。一连串的8字是巧合?
曹仁超,原名曹志明。他说,给自己改名叫曹仁超是因为希望能成为超人曹。因为在内地,股民们将他奉为香港股神。
牛市二期特征
A股由2010年7月到2012年下半年仍是牛市二期,市场表现以板块轮动为主。牛市二期通常以个股发展为主,部分股票可以在牛市二期上升100%到200%,有些股票可回落50%或以上,直到牛市三期再次进入全面上升期。但牛市二期时间十分长,一般长达两年或以上。
参考70年代及80年代香港两次牛市走势,70年代香港牛市二期长达两年,80年代牛市一期因受香港主权回归影响,股市发展不清晰。如以1984年7月作为香港牛市二期起步,至1986年4月大约有两年。因此,有理由相信,由2010年7月2日开始的上证指数牛市二期可维持到2012年年中,2012年下半年开始进入牛市三期。 2013年或2014年完成牛市三期,达到2007年10月16曰A股高点,即6124点才完成整个牛市。
调整看支撑位
2010年11月11日上证指数创下的高点3186点,在2011年迟早会被升穿,下次支撑位是2800点以下2573点之上,即每次上证指数回落到2600点至2800点之间都可作为吸纳机会。
在当前这个点位,会选择买入还是卖出,仓位又是如何?
在外国或香港股市是容许抛空的,在牛市二期最适宜做对冲,即同时买入看好行业内的股票,抛空看淡行业内的股票;或同时买入偏低股票及抛空升幅过高的股票,在个别发展中获利,这方面散户一般做得不好,应投资表现出色的基金。
操作板块个股
由于不在内地生活,无法对板块作深入分析。这方面可参考当地分析师见解,为投资者寻找合适板块作投资之用。但我认为,2011年中国股市仍是板块轮动为主,炒个别行业升降,以及炒偏低股回升、偏高股回落为主。
圣诞节央行突然加息,对股市会有什么影响?
再次强调加息、减息应同CPI升幅一起看。 2010年11月中国CPI升幅5.1%,估计2011年上半年见6%。老利率低于6%,代表仍是负利率,资金是不肯回流银行存款收息的,仍将在股市、楼市中找寻机会。老利率上升至6%,则全球热钱都涌入中国赚息兼赚人民币升值利润,中国人民银行已陷入两难局面,看来只有继续维持负利率(即利率低于CPI升幅)。在负利率环境下,楼价跌幅极其有限,股市亦只会进入箱体震荡而不会大幅下滑。
朝韩矛盾升级,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对中国股市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欧债危机相信仍会进一步蔓延,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已十分肯定,朝韩矛盾继续存在,但上述因素对中国股市影响有限。因为从2009年起,中国已进入内需带动型经济。这表明中国大大减少对美国及欧洲市场的依赖,内需型经济对经济的拉动大约有10-15年,也就是说从2009年到2024年,中国经济都是看好的。这也成为支持上证指数能够在2010年7月起进入牛市二期的基础。
散户操作策略
但是,由于政府对房地产持续调控,黄金价格也已处历史高位。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应该如何理财,比如说是否应该继续买房,买黄金,或者有其他更适合的理财策略?
通胀是对抗不了的,但通胀对楼价、黄金、股票影响非一般人想象一样。例如1976年至1981年香港通胀率一度高达15%,但该年,楼价、股市同金价齐升。 1984年 7月至1987年10月,香港通胀率十分温和,同期楼价上升、金价牛皮、股市狂升。再以2002年至2004年为例,当时通胀率极低,股市、楼价、金价皆上升。换言之,通胀同楼价、金价、股市关系十分复杂。
楼价不会因为政府打压而回落、政府支持而上升,因楼价有本身循环周期。例如,1990年到1997年,香港政府不断打压香港楼市,但本港楼价出现最大幅度上升;1994年至2008年,日本政府不断支持日本楼价,希望它止跌回升,但日本楼价在这14年内顶多维持不跌。除非政府大量供应土地,例如1981年,香港政府才可令楼价回落;或限制土地供应,如1985年4月至1997年6月香港政府限制每年只可卖地五十公顷,令香港土地供应大减才使楼价下降。总言之,楼价受供求因素而升降,而非政府临时打压措施而改变,金价、股市亦一样。好好研究各项投资的循环周期,不要人云亦云。
投资目的是为了赚钱,不是对抗通胀。由于政府有增加货币供应的能力,因此通胀永远存在。投资应学习如何把握各项投资的盛衰循环而非对抗通胀。以美国为例,自1945年至今,美元购买力平均每年失去3%。但美国楼价、金价及股市并不是每年上升3%,而是有些日子大起,有些日子大跌。中国自1978年采取改革开放政策后,人民币购买力亦不断下降,在中国楼价、金价及股市也是有些日子上升,有些日子回落,上述投资项目升降大部分同CPI升幅关系不大。

⑷ 《论战曹仁超创富战国策》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论战--曹仁超创富战国策》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https://pan..com/s/1BA0bGkLOiCgTuyErhoDCpw

提取码: pg9y

书名:论战--曹仁超创富战国策

豆瓣评分:8.2

内容简介:

金融世界犹如杀戮战场,投资者从历史教训中,学会审时度势、进退有据,方能成为屹立在万骨之上的幸存者。正如投资评论权威曹仁超所言﹕“从历史战争中,学习别人策略代价廉;从股票市场上,获得惨痛教训代价大。”

曹仁超在最新着作《论战》中,以用兵之道为喻,借中外多场着名的战役为鉴,与读者以战论市,阐释创富兵法与策略。他在书中更首次亲述其个人的投资组合,在过去四十年来如何随环球大势而变化,并就中港股市楼市的未来前景,作出详尽的分析与展望。

面对低利率与高通胀同临,美国的次按阴霾久缠不散,投资者的确举步维艰。曹氏认为,传统“追捧蓝筹”、“长期持有”的投资策略已不适合现时市况,反而应该运用“牛眼投资法”,以创投资本家的目光,寻找新兴待起、转亏为盈、备受忽略的“股市宝贝”,务求在短时间内一击即中,获取100%以上的回报。应用得宜的话,就算只得万元本金,也有可能在短期内创富百万。

⑸ 中国最牛的基金经理有哪些人

每个人都知道炒股赚钱,所以股市上出现了各种行业的人。 不仅有散户和机构,还有民间募捐等。 与散户相比,私有才是股票投资的名人,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中国私募牛人的十大排名。

六、树林广阔

2010年600万元的多棉持仓以3万元赚220倍到13亿元,2011年1亿元的空棉以1万元赚7亿元,被称为棉花奇人。 2012年再次进入市场,损失7亿美元后,暂时退出期货,在华山修行。

七、张磊

张磊,一级市场的“投资狂魔”是高甫资本的创始人,管理的资产规模达到300亿美元。 他投资的项目包括腾讯、京东、摩拜、滴滴,崇尚“守正用奇”、弱水三千,但取葫芦”的投资哲学,目前他的基金是亚洲最大、业绩最佳股权管理基金。

八、裴国根

裴国根,70亿身家,学院派出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1996年开始投资,2001年创立重阳投资,成为掌门人。 无论股票、期货还是债市,我们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最擅长投资组合,基金的年化收益率达到了25%。

九、曹仁超

曹仁超,内地股民称他为“香港股神”。 1969年开始投资生活,以5000港元购买股票,40年后拥有42亿元资产,创造了“40年附加值4万倍”的神话。 他主张“不炒股不炒市”的理念,对行业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遗憾的是2014年得了淋巴结癌,于2015年2月去世。

十、徐翔

徐翔是曾经的“私人计划”,被称为“宁波涨水停板敢死队”的队长,17岁时将3万市炒至40亿元,管理数百亿元资产的“骄傲群雄”。 遗憾的是,2015年操纵证券市场,涉嫌内幕交易被捕,第一代投资神话落下帷幕。

以上是私募牛人的排名。 大家不是都羡慕他们丰富的打扮吗? 股东如果想有他们那样独特的观点,就必须对股票市场有明确的认识,对经济和政策有敏锐的洞察力。

⑹ 请介绍下香港股神曹仁超和大卫韦伯

曹仁超,原名曹志明,曾任职《明报》资料室,一九七三年与林山木创办《信报财经新闻》。现为《信报》董事及专栏作家,每周六天在《信报》撰写《投资者日记》专栏,以轻松有趣的笔触,分析香港股市以至政经形势。文章甚有娱乐性之余,亦酝含投资哲学及处世智慧,因此获得不少读者支持,特别是部份香港股市投资者追捧。其作品亦有结集成书。曹仁超曾获《信报》创办人林行止赠一住宅单位。
曹仁超投资戒条
一、无论情况如何紧记沟上唔沟落。
二、股票市场系赚钱地方 , 因此绝对要跟红顶白而非锄强扶弱 , 几时都应吸纳强势股,沽出弱势股。
三、持有蚀本股不放有两大损失: A、股价上既损失 , B、失去将资金投资其它项目既损失。因此绝对要止蚀。
四、股市唔系低价买入高价卖出既地方 ( 冇人做得到 ) , 应该高价买入更高价卖出 , 因此宜高追不宜趁低买入。
五、牛市中错失获利机会冇有怕 , 因为下一浪更高 ; 熊市中宁可赚少D, 亦不应太迟离市。
六、股市表现可能同自己想法背驰好耐 , 所以淡市莫估底 , 旺市莫估顶。
七、第一次出现裂口上升时不妨买入 , 如出现制裂回落系时候离开。
八、旺市时不妨胆大D, 因为形势在我 , 淡市时少玩 , 因为?仔浸死人。
九、投资成功先了解基本因素 , 再利用技术分析决定买卖时机 , 只识技术分析唔了解基本因素者 , 只系花拳绣腿 ( 睇得但唔打得 ) 。
十、升市将尽小心“单日转向”或“单周转向”走势 , 通常几有用。最简单的技术分析最有用 , 太复杂的技术分析只系用黎吓初学者。
十一、 了解群众心理亦十分有用 , 因群众常常睇错市。
十二、止蚀唔止赚 , 通常卖出之后股价才大升 , 我地少赚 50% 或以上。获利回吐易 , 止蚀卖出难 , 只有克服上述心理 , 才能在股市立足。

⑺ 《论战曹仁超创富战国策》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论战》(曹仁超)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com/s/1MicQEIHlUi0cMQ5bWet6TA

提取码:eoz8

书名:论战

作者:曹仁超

豆瓣评分:7.7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9.09

页数:237

内容简介:《论战——曹仁超创富战国策》是《论势——曹仁超创富启示录》曹氏投资哲学的实战执行,书中以用兵之道为喻,借中外多场着名战役为鉴,与读者以战论市,亲述其股坛成帅之途,详述如何在过去四十年随全球大势的变化而部署个人投资组合,并对内地和香港的股市、楼市、黄金市场以及石油市场的未来前景做出精辟的分析与展望。

书中颠覆“追捧蓝筹”、“长期持有”等传统的投资策略,推介行之有效的“牛眼投资法”,与读者分享如何运用创业投资资本家的目光,集中优质兵力,击中“牛眼”——起飞在即、别具革新精神、纯利大幅增长或开始转亏为盈的“股市宝贝”,以小本金追求高回报,在短时间内创富百万。

作者简介:曹仁超(原名曹志明),香港最权威的投资评论家之一,财经专栏作家。现任香港信报财经新闻有限公司董事,主管信报投资分析部。三十多年来每周一至周六在《信报》撰写《投资者日记》,以轻松有趣的笔触分析股票市场和政经局势,蕴涵投资哲学及处事智慧,形成独特的“曹氏风格”,是最受欢迎的作者之一。

曹先生曾出任多项公职,包括香港证监会“投资者教育咨询委员会”成员、香港大学学生会“投资学会”咨询委员、香港科技大学“财务学系学生会”咨询委员、岭南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咨询委员等。

⑻ 曹仁超:金价有望上探1345美元

A股若上涨至3300点,8~10月将调整至2600点。第四季度进入牛市第二期,持续3~5年,三期牛市时间6~9年港股创业板只适合机构及资深投资者投资者最需要掌握的是大趋势、投资策略灵活运用、严守纪律

从贫穷小子到亿万富翁,颇具传奇色彩的香港“股神”曹仁超,近来凭借《论势》一书在内地投资市场的名气越发响亮。在长达40年的投资生涯中,曹仁超个人财富从5000港元积累至2亿港元,投资经验值得与大家分享。昨日,《每日经济新闻》对其进行了独家专访,被投资者亲切称为曹sir的他目前只用自己可动资金的40%进行投资,且看好内地市场。

论A股

牛市第一期在6、7月结束

NBD:不少人试图预测本轮经济危机的底部,如果真正的底部到来,相信一定会有信号,您觉得这些信号已经出现了吗?

曹仁超(下称曹):其实经济运行的可预测性甚低,这也是大部分经济学家都不能看准的原因,而股市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性。

NBD:那就谈谈内地投资者最关心的A股市场吧!对后市有何看法?

曹:事实上,分析A股市场我没有太大把握,因为本人不是在A股市场成长的,只是套用过去来自港股市场的经验去分析,提供的意见只是大框框,无法达到精耕细作的地步。

沪深股市在今年4月初已经确认牛市,因为50天移动平均线重回250天移动平均线以上,这是国际市场经常采用的牛市确认法,准确度高达93%,代表沪深股市熊市在2008年11月4日结束。

牛市一期上升的日子短则三个月,长则九个月,从2008年11月4日开始计算,已经持续上升了八个月,通常指数出现50天移动平均线上穿250天移动平均线后,还会有一个多月的上升期,但A股市场这只“牛”力气不小,维持得更久一些。

这并不奇怪,相信A股这波上涨在今年6、7月份结束的可能性较大,随后预计市场会调整之前涨幅的1/3左右,由此推算出A股牛市第一期结束进入调整在今年第三季度。如果这波行情能上涨至3300点,然后进行调整,8、9、10三个月将调整至2600点左右。

不过,第四季度开始A股将进入漫长的牛市第二期,可能会持续3到5年,这波行情是最长最多人赚钱的行情,之后又会调整,然后是牛市第三期,第三期与第一期的情况差不多。整个三期牛市走完一般需要6~9年的时间。

上述是简单的道氏理论,也就是说牛市分为三期,投资者需要在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投资策略。

NBD:借鉴港股市场的经验,对A股市场即将推出的创业板怎么看?

曹:港股创业板并不成功,凡是在创业板挂牌的公司都是高风险、高回报率的,而这些中小企业日后能够成长为大企业的机会只有1/10,其余90%是改变不了的。

本人认为港股创业板企业只适合机构投资者以及资深投资者,他们才有丰富的经验从中挑选优质企业去投资,不适宜普通投资者,普通投资者还是投资主板上市公司为好。至于内地创业板,我认识还不深,不敢评论。

NBD:在证券市场上,目前看好那些行业?

曹:这波A股牛市一期,本人以投资H股中的资源股、能源股为主,相信这些行业将在6、7月份见顶,至于A股牛市二期的投资对象,请等候股市完成调整后再和大家讨论。

NBD:在您的《论势》一书中,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抱有很大希望,您认为在未来的全球经济发展中,中国将扮演什么角色?

曹:书中是假设内地未来经济发展模式和香港过去的情况相似,也就是说三十年工业发展期(1951年至1981年)完成后,经过三年调整,由1984年7月起,香港进入长达23年的经济繁荣期。如果将上述情况套在内地未来经济发展上,也就是说从2009年起到2025年这段时期,内地无论在房地产或股市方面,大方向是向上的。

论投资

把握大势最重要

NBD:以您40年的投资经验,您觉得做投资前需要掌握哪些技巧或知识?

曹:对一般投资者而言,最需要掌握的是大趋势、投资策略灵活运用、严守纪律。这也是我所写的《论势》、《论战》、《论性》三本书中所讲的内容。

知识不是投资成功的最主要因素。技巧也一样,本人入行40年至今未见过一位“走势派”大师赚大钱的。在香港拥有10亿港元以上家产的人都对“时势”把握得很准。

NBD:怎样才能掌握大势呢?

曹:须眼、耳、口、鼻并用,平时多看、多听、和有分析能力的人多讨论、用鼻子去嗅。有些人真的有“市场鼻”,可以闻到大势快上升或快回落的气息,英文叫做“marketnose”,这是累积一定经验后所产生的“市场触觉”。

NBD:假设您目前财富的80%亏掉了会怎么办?

曹:哈哈,本人已不可能输掉全部财富的80%,因为,60岁后本人只会以可动用资金的40%去投资,这个投资比重是100岁减去年龄,本人早已学会了止损,在任何时候一旦亏损超过15%,便不问理由地止损。所以,对我而言,投资上最大的亏损只会是可动用资金的20%,不会是全部财富的80%。

论财富

公交代步 吃盒饭

NBD:许多人的梦想就是通过投资来实现财务自由,而您早就实现了这一梦想,感觉怎样?您的财富观有什么转变?

曹:今天本人已到了小富的水平,自我感觉良好。对于贫穷的人来说,在财力上可以帮助他们。

从年轻时候的一无所有到今天小富,个人的财富观念始终未变,金钱方面,应花则花,不应花则不花。衣食住行方面和一般人一样:一份十几港元的盒饭仍吃得津津有味,穿衣方面经常是便服加西装裤,出门坐飞机乃经济舱,至今也没有小轿车上班,都以公共交通工具代步,我的生活环境三十年如一日,基本上没什么改变。

NBD:从“富爸爸”到“笑爸爸”,笑的含义是什么?

曹:由于自己年纪渐大,觉得许多事物皆很可笑,既要懂得自嘲亦可嘲笑苍生,世上许多事物根本上可一笑置之,没什么大不了。

例如别人批评本人在5月份看得不够乐观,自己一笑了之。人到60岁已不在乎得失,应学会“放下”。

·曹仁超简介·

原名曹志明,香港财经专栏作家,股评人。1967年中学毕业投身社会,第一份工是纺织公司的实习生,1968年转行证券业。曾任职《明报》资料室,1973年与林山木创办 《信报财经新闻》,现为《信报》董事及专栏作家,每周六在《信报》撰写《投资者日记》专栏,以轻松有趣的笔触,分析港股以至政经形势,文章甚有娱乐性,亦含投资智慧及处世哲学,因此获得不少读者支持,特别是部分香港投资者的追捧,其作品已结集成书。

⑼ 《论性曹仁超创富智慧书》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论性曹仁超创富智慧书》曹仁超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https://pan..com/s/1S0XXq7rwr8mDARi54sxANQ

密码:kbs9

书名:论性曹仁超创富智慧书
作者名:曹仁超
豆瓣评分:8.3
出版社:天窗出版
出版年份:2008-11-19
内容介绍:
金融海啸掀起股市千呎浪,淘尽多少投资者。身处百年一遇的大时代,面对环球大趋势转变,传统价值投资法与技术分析派均饱受质疑,投资者发现原来在股海浮沉,不单要懂得审时度势、灵活运用作战策略,更须学会面对最大的敌人--就是你自己。
作者介绍:
曹仁超,原名曹志明,香港财经专栏作家,股评人。曹仁超自称老曹,1967年离开学校投身社会,第一份工是联业纺织公司的练习生,六个月后因对工作环境不满,包括工厂内的酷热、噪音及轮班制,结果1968年转行投身证券行业[1]。曹仁超曾任职《明报》资料室,1973年与林山木创办《信报财经新闻》。现为《信报》董事及专栏作家,每周六天在《信报》撰写《投资者日记》专栏,以轻松有趣的笔触,分析香港股市以至政经形势。文章甚有娱乐性之馀,亦酝含投资哲学及处世智慧,因此获得不少读者支持,特别是部份香港股市投资者追捧。其作品亦有结集成书。曹仁超曾获《信报》创办人林行止赠一住宅单位。

阅读全文

与曹仁超股票投资策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宏源证券股票退市的原因 浏览:695
做股票身边的人有赚钱的吗 浏览:595
民众金融科技股票今开 浏览:987
理想股票指标 浏览:770
mts系统科技的股票 浏览:984
股票复盘牌时间 浏览:980
股票走势技术分析实训心得 浏览:740
股票开户怎么换银行卡号 浏览:140
股票分红条件有哪些 浏览:557
兴业银行股票行情今日 浏览:524
股票评价指标有哪些 浏览:785
股票为什么多个账户 浏览:651
氨纶股票最新价格走势 浏览:115
有什么可以讨论股票的软件 浏览:291
股票停牌没时间限定吗 浏览:363
股票抄底技术k线讲解 浏览:763
股票涨停怎么抓 浏览:41
中国医药股票三天四十倍 浏览:393
股票持仓查询软件 浏览:84
恒易软件股票跟单 浏览: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