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购买股票作为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科目核算+处置时+原持有期间计入资本公积部分应
摘要 一般购进原材料,按照材料进价借记原材料,按照增值税进项税额,借记应交税费,按照价税合计,如果银行存款支付的话,贷记银行存款。
② 在财务报表里,股票市价提高(股票未卖出)算在哪个科目里最后算进利润,算在哪个科目里最后又不算利润
企业购入的股票,可以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也可以作为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
通常情况下,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应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是指通过投资取得被投资单位的股份。企业对其他单位的股权投资,通常是为长期持有,以及通过股权投资达到控制被投资单位,或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为了与被投资单位建立密切关系,以分散经营风险。
在报表里,只有在股票是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时,未出售的股价变动才可能影响利润。在期末未出售股票的公允价值(一般就是指市价)相对于股票的账面价值的差异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进行核算,这是一个损益类账户。
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该科目的余额转入“投资收益”科目。
期末,应将本科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③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是什么意思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是资产类科目,它属于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而其他权益工具,是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比如发行可转债中的权益成分,就通过其他权益工具科目核算。
企业可以将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即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处置时其他综合收益转入留存收益。
1.其他权益工具的概念
企业发行的除普通股以外的归类为权益工具的各种金融工具。
2.其他权益工具的会计处理原则
①企业发行的金融工具应当按照金融工具准则进行初始确认和计量;
②参照相关的具体准则,于每个资产负债表日计提利息或分派股利;
③归类为权益工具的金融工具,无论其名称中是否包含"债",其利息支出或股利分配都应当作为发行企业的利润分配,其回购、注销等作为权益的变动处理;
④归类为金融负债的金融工具,无论其名称中是否包含"股",其利息支出或股利分配原则上按照借款费用进行处理,其回购或赎回产生的利得或损失等计入当期损益;
⑤债务工具且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其发行费用计入所发行工具的初始计量金额.权益工具的发行费用则从权益(其他权益工具)中扣除。
其他权益工具与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区别
其他权益工具是企业发行的除普通股以外的归类为权益工具的各种金融工具。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是核算企业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一个是融资产生,一个是投资产生。
④ 最下面分录出售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为什么还要做其他综合收益分录这两科目有关系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除了获得的股利,计入当期损益外,其他相关的利得和损失均应当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且后续不得转入当期损益。当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应当把其他综合收益反向转到留存收益。
根据《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的区分及相关会计处理规定》(财政部财会[2014]13 号,在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中增设“4401 其他权益工具”科目,核算企业发行的除普通股以外的归类为权益工具的各种金融工具。本科目应按发行金融工具的种类等进行明细核算。
(4)其他权益工具投资股票未出售完扩展阅读:
(一)属于其他综合收益的情况包括以下情况:
一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也包括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重分类日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的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部分。
以及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为采用成本或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对于原记入资本公积的相关金额进行摊销或于处置时转出导致的其他资本公积的减少。
二是确认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在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中所享有的份额导致的其他资本公积的增加或减少。这里需区分两种情况:
(1)对合营联营企业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确认的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导致的其他综合收益的增加,不是资本交易,是持有利得。因此,不论是在投资单位的个别报表还是合并报表,均应归属于其他综合收益。
(2)对子公司投资,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只有因子公司的其他综合收益而在合并报表中按权益法确认的其他资本公积和少数股东权益的变动才是其他综合收益,
子公司因权益性交易导致的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的变动使得合并报表按权益法相应确认的其他资本公积和少数股东权益的变动不是其他综合收益。
⑤ 处置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时售价与账面价值的差额怎么处理
企业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应相应结转与所售股权相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出售所得价款与处置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确认为处置损益。
权益法下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的一般分录
借:银行存款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如为借方余额则应在贷方冲减)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无控制
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具体表现如下:
(1)投资企业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20%以下的表决权资本,同时不存在其他实施重大影响的途径。
(2)投资企业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20%或以上的表决权资本,但实质上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
⑥ 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部分出售股权转变为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原来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视为实现
是的。权益法转为金融资产(减资):长期股权投资按出售处理,权益法下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等,在转换日结转。思路:由于资产性质改变,相当于长投全部处置。具体分录: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损益调整——其他综合收益,其他权益变动,投资收益(或借记)。借: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贷:投资收益。
拓展资料:
1、权益法:权益法(Equity method): 是指长期股权投资按投资企业在被投资企业权益资本中所占比例计价的方法。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时,除增加、减少因股权影响长期股权投资而引起的账面价值的增减变动外,被投资企业发生利润或亏损,相应要增加或减少投资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2、简单权益法:简单权益法但在理论上是复杂权益法的简化,既不需要摊销购买时投资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不需要扣除内部交易形成的未实现损益。但是在实务中,简单权益法出现更早。美国的权益法以APB18为界,APB18之前为简单权益法,APB18之后为复杂权益法。
3、复杂权益法:复杂权益法把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的投资视同合并处理,又称单线合并法。复杂权益法不仅需要摊销购买时投资的公允价值与帐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而且需要扣除内部交易形成的未实现损益。
4、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应按其差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XX公司(成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⑦ 其他权益投资工具转变为长期股权投资的时候,不是视为其他权益投资工具,卖掉了吗那不应该计入盈余公积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转为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法 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⑧ 请问: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售出时实际收到的款项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谢谢
你好,其他权益工具出售时候的差额是计入留存收益科目的。因为这种工具一般是出于战略性投资,不反应为经营业绩,而投资收益是反映经营业绩的,这样子可以很好的区分开来。
⑨ 出售其他权益工具 自购买至出售未缴纳所得税
1.先说税法角度。如果公司为盈利的,需要缴纳所得税。
不因会计处理是计入损益还是直接转入留存收益而不同。
应纳税所得额等于处置价款减去当初的投资成本。政策依据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79号)第三条:“企业转让股权收入,应于转让协议生效、且完成股权变更手续时,确认收入的实现。转让股权收入扣除为取得该股权所发生的成本后,为股权转让所得。企业在计算股权转让所得时,不得扣除被投资企业未分配利润等股东留存收益中按该项股权所可能分配的金额”。
2.分录。单就这一笔业务来说,不做所得税费用和应交所得税的分录也是可以的。一个所得税计算期间还有其他业务,综合看所有业务的损益情况再做所得税费用和应交所得税的分录也可以。
如果题目说就只有这一笔业务,则肯定需要做缴纳所得税的分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