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主力排名 > 置付上海投资中心有限合伙股票

置付上海投资中心有限合伙股票

发布时间:2022-08-18 02:41:32

1. 支付宝股东排名前十名

1.杭州君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2.杭州君澳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3.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
4.置付(上海)投资中心(有限合伙)
5.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
6.上海鹏鸿投资中心(有限合伙)
7.上海旗展投资中心(有限合伙)
8.上海众付股权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9.海南建银建信丛林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10.北京京管投资中心(有限合伙)
拓展资料:
1.前一段时间,蚂蚁金服已经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如今的蚂蚁集团已经是一个资产高达万亿人民币的第一独角兽。而我们使用的支付宝就是蚂蚁金服旗下的子品牌,随着蚂蚁金服的“身价”越来越高,支付宝的价值也随之提升。现在已经成为了我国重要的金融支付平台。
2.说起支付宝,可能大家都会想到淘宝或者是阿里巴巴,但是有些人可能不知道,其实支付宝已经和阿里巴巴没有什么关系了,是独立存在的一个品牌。目前阿里巴巴的最大股东是日本软银集团,持股比例高达24.9%,最大的个人股东才是马云,持股4.8%,毕竟这些持股人、持股机构的套现不会随时更新。 知道了阿里巴巴的持股情况,既然支付宝和阿里巴巴没有什么关系了,那么支付宝的最大股东又是谁呢?是马云还是软银集团?其实最大的持股机构,你可能都没有听说过。为了让大家更了解其中的关系,也要从支付宝刚刚创立的时候开始说起。
3.支付宝刚刚成立的时候,的确是属于阿里巴巴的,在2010年的时候才剥离支付宝,当时支付宝是支付平台,需要有第三方支付牌照,而阿里巴巴的股东都是外国投资者,支付宝也就无法获得支付牌照,但是马云看到了其中的问题,如果支付宝不能取得支付牌照,那么阿里巴巴可能也会跟着受损,于是就让支付宝直接剥离,成为一个独立的品牌,成为百分百国资品牌。

2. 上海新骋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骗子公司,以收费提供股票给了买卖点赚钱,但收费后随便给几个股票

我的服务费已经拿回来了

3. 支付宝股东是谁

雅虎持有阿里巴巴40%股份,是阿里巴巴的单一最大股东,日本软银持有16%的股份,而马云及其团队仅持有28.2%的股份。

雅虎持有阿里巴巴集团40%的股份,但没有完全投票权!

虽然淘宝是阿里巴巴全资子公司,但是创始人是马云,最具决策性的还是他,虽然最终的决策还是要通过董事会批准。

(3)置付上海投资中心有限合伙股票扩展阅读

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致力于提供“简单、安全、快速”的支付解决方案。支付宝公司从2004年建立开始,始终以“信任”作为产品和服务的核心。旗下有“支付宝”与“支付宝钱包”两个独立品牌。自2014年第二季度开始成为当前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厂商。

支付宝及阿里巴巴集团较为推崇员工大规模持股的制度安排。在筹建小微金融服务集团的过程中,40%的股份作为对全体员工的分享和激励,剩余的60%股权作为引入其他战略投资者。阿里巴巴集团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的在职员工,都获得相应股份,实现“全员持股”。

4. 蚂蚁金服最大股东是谁

蚂蚁金服最大股东是阿里巴巴。蚂蚁金服最初股东是杭州君瀚和杭州君澳两家有限合伙企业(由马云掌握),经过A/B两轮融资后,迄今蚂蚁金服已经引入包括社保基因、中投海外、建信信托、国开金融、四大保险公司(人寿/人保/太保/新华)等在内的国有股东。根据媒体披露的信息,在A/B轮融资过程中,社保基因/中投海外投资比例分别达到5%/3%(当轮投后),是占比最高的外部股东。
拓展资料:
一.蚂蚁金服股东名单
1、员工及高管持股:合计两名股东,合计持股82.98%,其中阿里高管持股49.98%,阿里巴巴集团持股33%。
2、国字号参股公司,合计十四名股东
3、合计股东,私募股权基金合计持股4.29%。
二.蚂蚁金服十大股东比例
1、阿里巴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33%。
2、杭州君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持股比例28.45%。
3、杭州君澳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持股比例21.53%。
4、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持股比例2.97%。
5、置付(上海)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占股1.96%。
6、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持股比例1.06%。
7、上海麒鸿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占股1.05%。
8、北京京管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占股0.93%。
9、海南建银建信丛林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0.81%。
10、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占股0.74%
以上是关于蚂蚁金服股东名单(蚂蚁金服十大股东比例)的内容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5. 蚂蚁2.1万亿IPO暂停背后:一场失落的财富盛宴

火速上会和一夜叫停的强烈对比,令这家独角兽企业迅速站上风口浪尖。图/IC

文 | 《 财经 》记者 杨秀红 黄慧玲

编辑 | 陆玲

曾有望问鼎全球最大规模IPO的蚂蚁集团(688688.SH),其上市之路陡生变故。随之而来的是,高达2.1万亿元的财富盛宴被画上了休止符。

2020年秋,蚂蚁集团先是以惊人的速度推进IPO进程,拿到科创板上市的令牌,估值高达2.1万亿元;然后在11月5日上市前夜,风口突变,IPO戛然而止。

火速上会和一夜叫停的强烈对比,令这家独角兽企业迅速站上风口浪尖。

“蚂蚁集团年盈利超20亿美元,看起来并不缺钱。之所以今年选择上市融资,背后其中一个因素可能是受到投资股东的推动。”深度 科技 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告诉《 财经 》记者。

“那些着急(推动蚂蚁集团上市)的,可能有些人是放杠杆进去的,不上市无法变现,还要还利息。”一位业内观察人士亦对《 财经 》记者称,“这些人真的变蚂蚁了,不过是在热锅上。”

一位金融领域专业人士则对《 财经 》记者表示,投资股东在背后推动上市可能是次要因素,蚂蚁集团今年快速IPO,其中一大主要原因可能是源自于国内资本市场对外展示注册制的一种需求,即不仅海外市场可以让大型创新型独角兽上市,国内资本市场也具备这种条件。

而蚂蚁集团IPO被暂停,除了监管层出台的网贷新规将对公司业务和估值产生重要影响外,有业内人士认为,这背后可能也涉及到蚂蚁集团股东和各方的博弈、蚂蚁集团庞大股东群中存在的穿透迷雾等。

“拆解蚂蚁集团的原始股东,堪称豪华,主要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阿里系和他们的“亲朋好友”;第二类是国内具备很强实力的投资机构;第三类则是一些顶级海外投资机构,如新加坡投资公司、马来西亚国库控股、淡马锡等。” 张孝荣称:“这些机构的投资手笔,动辄上亿。”

此外,“蚂蚁集团股东背景较为复杂,其庞大的股东群背后的最终穿透问题,并不明晰。”前述金融领域的专业人士表示。

对此,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锋也曾指出,“金融市场能够有效运转的基础条件,首先要求信息对称,但投资者跟融资者天然就是信息不对称。因此,需要通过健全法律法规等,让信息变得透明。”

刘锋在接受《 财经 》记者采访时表示:“蚂蚁集团是一家具备创新能力的好公司,支付宝提供的贷款模式惠及了更多人。但与此同时,它的网贷业务风险也确实需要防范。目前监管层出台的网贷新规正是为了防范网贷行业爆发大的金融风险。”

原始股东财富兑现遇阻之际,参与蚂蚁集团战略配售基金认购的大批投资者们,则在纠结是否在有效期内赎回资金。有部分投资者表示将坚决赎回,还有一些投资者则意识到,战略配售基金赚不赚钱取决于基金中90%的资金如何投资,而不是拟投资蚂蚁集团进行战配的10%。

IPO被叫停后,蚂蚁集团短期内重启IPO的概率变小,原始股东的退出也被延后。《 财经 》记者采访的多位金融领域人士均表示,短期来看,蚂蚁集团重启上市比较难,目前还难以判断其需要多久才能重启IPO。

日前,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对外表示,蚂蚁集团何时上市,取决于政府如何重组对于金融 科技 企业的监管框架,也同样取决于企业如何应对监管环境的变化。

一位证券行业资深人士对《 财经 》记者表示,如果是价值投资者,是不用担心蚂蚁集团何时上市的。

2012年3月,彭蕾被任命为阿里小微金服CEO。2014年10月,这家公司被命名为“蚂蚁金融服务集团”,彼时,阿里集团旗下的这只“小蚂蚁”正式登台亮相。

六年后,这只“小蚂蚁”成长为一头“大象”——估值达2000亿美元的蚂蚁集团。

2020年7月20日,蚂蚁集团正式宣布,启动在上交所科创板和港交所主板寻求同步发行上市的计划。

此后,其上市进程快速推进。8月25日上交所受理其IPO申请,至9月18日,蚂蚁集团首发上会且成功过会。从提交IPO申请到成功过会,蚂蚁集团仅用时25天,其冲刺科创板IPO的速度创下 历史 纪录。

2020年10月26日晚间,蚂蚁集团公布定价,A股发行价确定为每股68.8元,香港发行价格确定为每股80.00港元,这意味,其总市值高达2.1万亿元。

2.1万亿元的市值是何概念?

以A股市场为例,蚂蚁集团公布定价时,A股市场总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为贵州茅台(600519.SH),其总市值为2.06万亿元。这意味着,如能成功上市,蚂蚁集团有望超越贵州茅台,一跃成为A股市值第一股。

其快速成长之路,从其几年间的估值变化可见一斑。2015年,蚂蚁集团A轮融资时,其投后估值约为2600亿元。仅仅时隔五年,其估值几乎跃升为此前的8倍,达到2.1万亿元。

与很多 科技 企业持续烧钱、上市时仍在亏损不同,蚂蚁集团已实现连续盈利且年盈利规模达上百亿元。蚂蚁集团披露的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9年,蚂蚁集团分别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69.51亿元、6.67亿元和169.57亿元,2018年和2019年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分别为-90.40%和2442.06%。

在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2020年,其前三季度业绩更为惊人:蚂蚁集团今年1月-9月实现营业收入1181.91亿元,同比增长42.56%,主要来自数字金融 科技 平台收入的增长;实现毛利润695.49亿元,同比增长74.28%;整体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48.13%增长至58.84%。

尽管蚂蚁集团火速过会并创下全球最大IPO募资纪录且盈利能力不一般,但在刘锋看来,其选择的上市时机并不是一个好时机。因为赶上了美国大选、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地方上正在爆发的一些债务危机。

《 财经 》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认为,蚂蚁集团之所以选择今年冲刺IPO,可能受到背后原始股东的推动。

至于股东急于在今年变现的原因,张孝荣认为可能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国内对美元外流的限制,使得蚂蚁集团的一些外资股东希望尽早变现;二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些股东对于未来经济的发展预期较为悲观,希望在经济寒冬来临之前,先落袋为安;三是出于对中美关系的担忧。此前,外媒曾报道称,特朗普治下的美国政府曾考虑将蚂蚁集团列入贸易黑名单。如果这一措施落地,将会影响蚂蚁集团上市时的估值。

提及蚂蚁集团上市前的原始股东,其阵容堪称豪华,既有全国社保基金、中邮集团等“国家队”,也有中国人寿、新华人寿等保险资金,还有刘永好、史玉柱、王中军等商界大佬,更有多家股东尚未穿透到底层的私募基金。

“蚂蚁集团的股东中,可能还隐藏着更多鲜为人知的大佬。”前述金融领域的专业人士对《 财经 》记者称:“比如一些私募基金,其股权穿透是比较难的。”

根据蚂蚁集团披露的招股书,其持股较为集中,前十大股东合计持有93.36%的股份。

其中,杭州阿里巴巴网络 科技 公司持股32.64%,为第一大股东。阿里系高管及内部员工持股平台杭州君瀚股权投资企业(下称“杭州君瀚”)和杭州君澳股权投资企业(下称“杭州君澳”),分别持股29.8%和20.65%,为公司第二和第三大股东。由此可见,阿里巴巴及阿里系成员持有蚂蚁集团大约83%的股权。除此之外,前十大股东中还有全国社保基金、中国人寿、置付(上海)投资中心等。

据《 财经 》记者此前了解,杭州君瀚和杭州君澳目前的股权是过渡结构,最终会过渡成全体员工包括管理层持股40%,包括阿里在内的战略投资者持股60%。

目前,马云为蚂蚁集团的实际控制人。蚂蚁集团在回复上交所问询函时曾披露道,马云通过杭州云铂控制的杭州君瀚及杭州君澳间接控制公司50.5%的股份,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根据相关章程及协议,在杭州云铂股东会相关决议事项上,井贤栋、胡晓明及蒋芳为马云的一致行动人。

此前业界预计,蚂蚁集团的上市将带来新一轮造富运动,一大批千万乃至亿万富翁将由此诞生。马云、蚂蚁集团众高管以及公司持股员工均将从中受益。

除公司高管以及员工持股外,历经多轮融资,蚂蚁集团背后还有一大批投资人的身影。除了前文提及的社保基金、中国人寿等,还包括中投公司、中金甲子、国开金融、建信信托等。在2018年的融资中,蚂蚁集团还吸引了大批海外资金进驻,如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马来西亚国库控股、加拿大养老基金投资公司、淡马锡、泛大西洋资本集团、凯雷投资集团等。

相对这些早期进入蚂蚁集团股东群的投资人,在蚂蚁集团正式开启申购时,一大批机构和投资者们也争相抢购其新发股份。仅在A股市场,其新股申购资金规模就高达19万亿元,超额认购倍数超过800倍,最终中签率仅0.1267%。

然而,11月5日的既定上市日,蚂蚁的股东们却未能等来上市钟声。随着11月3日晚间,上交所宣布暂缓蚂蚁集团在科创板上市,随后蚂蚁集团在港交所公告,暂缓H股上市,这场财富盛宴被画上了休止符。

蚂蚁集团IPO衍生出的另一台大戏,就是五只创新未来战略配售基金。“一元钱就可以做蚂蚁股东”,“明星经理管理”……稀缺题材+明星基金经理+全方位宣传,共同成就了这场基金圈盛事,也成了公募基金难得的“破圈”机会。

从申报、审批到发行,五只基金的速度可谓“闪电”:9月10日,华夏、易方达、鹏华、汇添富、中欧五家基金公司一齐上报“创新未来”主题基金,引发市场关注。仅仅一周多的时间,五只基金便正式获批。

9月22日深夜,五家公司一同发布招募说明书。与此同时,蚂蚁集团招股说明书注册稿官宣,五只基金将与此前成立的战略配售基金一同参与蚂蚁集团战略配售。

接下来的几天,基金广告在各大城市的地铁、公交车站、楼宇电梯间轮番播放。“到处都能看到广告,感觉像提前过了‘双11’。”一位投资者回忆道。

9月25日凌晨,五只基金正式开售。一组极具电商色彩的销售数据是: “2分钟时间就卖出10亿元。仅1小时,5只基金卖出102亿元。” 排在首位的易方达创新未来率先达到120亿元销售限额,提前结束发行,“一日售罄”。

时值国庆,发行宣传横跨整个假期。五只蚂蚁战略配售基金在支付宝开设了118场直播为新发基金路演,累计观看超7000万人次,假期内也轮番上阵为投资人答疑。华夏基金国庆8天连播,每天直播4小时,汇添富基金则在9月25日连续直播11个小时,基金经理还亲自做客直播间,创下单场最长理财直播纪录。

10月8日晚间,五只创新未来基金全部募集结束。相关数据统计称,5只基金累计超千万人认购,相当于每秒钟有8个人购买。按照600亿元的总规模,基金人均投入仅6000元,成为史上最普惠的新发基金。

11月3日,上交所决定暂缓蚂蚁集团上市。消息一出,越来越多的基金投资者提出退款要求。

大多数基金投资者都是冲着蚂蚁来的。“不买蚂蚁股票,这个产品就失去了核心价值,产品已经变质,就该退货。”有投资者如此表态。

实际上,部分投资者所理解的“核心价值”,并非基金真正的“核心价值”。从投资组合比例来看,参与蚂蚁战配的部分只占10%,剩下的90%投向何方,才是真正决定基金表现的关键因素。并且,这批基金是股票投资不低于60%的偏股混合型基金。因此,它们本质上是一款打着蚂蚁战略配售旗号的高风险产品。

业内人士评价,回看蚂蚁集团和五只基金的前宣,打上“参与蚂蚁战配”的标签却只占实际组合的10%,相当于用蚂蚁IPO一事给投资者的预期加杠杆。用10%的仓位撬动了一场全民高风险投资盛宴,也埋下了预期落空后的隐患。

投资者的预期有多高,失落就有多大。据《 财经 》记者对相关基金投资者群体的抽样调查(样本数量超过100人),超过70%的基民认为应该退钱,约有两成基民认为至少应该打开申购赎回。

证监会在11月5日晚间对此表态,随后易方达、鹏华、中欧、汇添富、华夏五家基金公司统一公告了优化方案:申请在交易所上市,方便投资者在场内进行卖出。

对于上市转让的方案,投资人很难满意。市场人士认为,转托管的业务陌生且复杂,对新进场的基金投资者来说难度太大,且上市之后大概率折价。也有公募人士表示,目前只能算一个折中方案,未来是否开放赎回还是未知数。

11月10日深夜,五家公司陆续发布公告,推出新方案。新方案增设B类份额,投资者可以按基金份额净值退出。与此同时,五只创新未来基金仍按11月5日的声明,申请份额上市交易。

至此,投资者的退出诉求得到解决,关于创新未来基金的争议暂告一段落。

从后视镜里看创新未来基金,褪去的不仅是参与蚂蚁战略配售的光环,更经历了一场“加杠杆”的疯狂和“去杠杆”的阵痛。

放下参与蚂蚁战配的预期后,投资者们开始重新审视五只基金。是去是留,意见开始分化。《 财经 》记者了解到,一些投资者表示将坚决赎回,“相信基金经理的话不如直接买开放式基金,没必要封闭一年半”。还有的想套利,“赎回后再买回来,还能赚差价(因为二级市场大概率折价)。”更多人开始意识到,赚不赚钱取决于90%,而不是那10%的宣传由头。

目前五只基金均已开始建仓。“由于11月23日-12月22日期间有一个月的退出选择期,为了应对赎回压力,应该会对仓位进行一定的控制。”一位基金从业人士分析道。

在被暂停上市后,市场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是,蚂蚁集团还能上市吗?蚂蚁集团的股东们还有没有在资本市场上变现的机会?

多位受访人士对《 财经 》记者表示,蚂蚁集团IPO和暂停上市背后,是股东和各方牵涉者之间的一场大博弈。

《 财经 》记者采访的多位金融领域人士均表示, 短期来看,蚂蚁集团重启上市比较难,目前还难以判断其需要多久才能重启IPO。

关于蚂蚁集团庞大股东群的穿透问题,可能也会成为其未来符合上市条件时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前述金融领域的专业人士对《 财经 》记者表示:“其最终股权穿透图可能不会公之于众,但是监管层需要掌握这些信息。”其进一步表示,依照目前的技术手段,股权穿透虽然复杂,但并非不可实施。从海外成熟市场经验来看,股权穿透都是比较明晰的,而在我们国家,还有很多路要走。在其看来,近年来,公司上市后大批的减持变现,是影响公司难以做大做强、中国资本市场难以成长的原因之一。

随着2.1万亿市值的庞大IPO项目被叫停,蚂蚁集团原始股东和员工们预期可实现的财富梦想,暂时搁浅。

根据蚂蚁集团公开资料,2015年- 2018年间,公司进行了多次融资。

A轮融资发生于2015年6月至8月期间,当时,全国 社会 保障基金理事会、上海众付股权投资管理中心、北京中邮投资中心、中国人寿、中国太平洋人寿、新华人寿、春华资本等12家投资者参与了蚂蚁集团的融资,这些股东合计出资192亿元。此次融资完成后,公司投后估值约为2600亿元。

2016年5月,蚂蚁集团进行了B轮融资。彼时,置付(上海)投资中心、中国人寿、上海麒鸿投资中心、中金甲子等16家投资者参与了该轮融资,其合计出资291亿元。此次融资完成后,蚂蚁投后估值约为3900亿元。

2018年,蚂蚁集团在境内外进行了两轮融资。在境外,蚂蚁国际引入了包括淡马锡在内的45家境外投资机构,蚂蚁国际向这些机构合计发行了18.38亿股,交易对价为103亿美元。在境内,其向北京创新成长企业管理公司、中国太平洋人寿、中国人寿、北京千舜投资公司等融资218亿元,投后估值升至9600亿元,折合约1500亿美元。

按照A轮投资者的投入资金和蚂蚁集团最终估值测算,如蚂蚁集团此番能顺利上市,A轮投资者五年投资收益有望达到10倍,从192亿元涨至1920亿元。

对于那些期望依靠股权激励获得资产增值的员工而言,数百万财富也暂时化为泡影。

在招股书中,蚂蚁集团曾计划对员工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其中,拟在上市后通过增发或回购等形式,以不超过9.14亿股股份用于未来约4年的员工激励,其中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使用不超过8.22亿股,上市后H股激励计划使用不超过0.92亿股。与此同时,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还将额外包括杭州君瀚名下的不超过3.96亿股股票。

按照蚂蚁集团A股68.8元/股和H股80港元/股的发行价计算,这些拟激励股权的市值有望达到900亿元。

假设这部分股权全部授予蚂蚁集团当前1.66万名员工,则每人可分得540万元。那些持股数量较多的高管们,损失则远高于这一平均数字。

在上市前夜,最后一轮接盘的投资者们,可能是蚂蚁集团股东中失望最小的一群人。

11月3日晚,蚂蚁集团被暂缓上市后,投资者认购的资金退款问题也被提上日程。

次日,蚂蚁集团公告,香港公开发售的申请股款(连同1.0%经纪佣金,0.0027%香港证监会交易征费以及0.005%香港联交所交易费)将不计利息分两批退回。

11月5日晚间,蚂蚁集团发布公告称,发行人及联席主承销商将按照投资者缴纳的新股认购资金及相应的新股配售经纪佣金(如有)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返还投资者。发行人及联席主承销商将于2020年11月6日启动退款程序,相关资金于2020年11月9日退回。投资者认购的股份将于2020年11月6日注销。

中签的投资者对此反应不一,有投资者表示, 打新蚂蚁集团,中一签缴款3.44万元,预期上市后可以翻倍,这一预期和如今的退款相比落差有点大。但也有投资者比较庆幸:蚂蚁集团在遭遇监管之后,上市股价表现可能不如预期,如果上市后破发,损失会更大。

至于原始股东们的退出问题,一位证券行业资深人士对《 财经 》记者表示,“如果是价值投资者,是不用担心蚂蚁集团何时上市的。有一个估值方法就是,如果公司不能上市,你买不买?如果不买,那么这就不是价值投资。”

本文刊于2020年11月23日《 财经 》杂志

6. 蚂蚁金服欲上市,9只概念股大涨,谁是龙头

1、蚂蚁金服要上市的消息传出后,有多只与蚂蚁金服相关的股票都有了不同的涨幅,其中涨

幅最大的是合肥城建(002208),所以龙头应是合肥城建。

2、蚂蚁金融服务集团起步于2004年成立的支付宝。2013年3月,支付宝的母公司——浙江阿

里巴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宣布将以其为主体筹建小微金融服务集团,小微金融(筹)成为蚂

蚁金服的前身。2014年10月,蚂蚁金服正式成立。它致力于打造开放的生态系统,为小微企业

和个人消费者提供普惠金融服务。蚂蚁金服旗下有支付宝、余额宝、招财宝、蚂蚁聚宝、网商

银行、蚂蚁花呗、芝麻信用、蚂蚁金融云、蚂蚁达客等子业务板块。

7. 三一重工陈树发股票全抛售了吗

继去年12月遭控股股东三一集团巨额转让后,三一重工(600031)昨日再度遭到总计约1.91亿股的大手笔减持,减持方同样是三一集团。
三一重工今日披露,三一集团昨日通过上交所大宗交易系统累计减持了公司1.91亿股,占三一重工总股本的2.51%。减持完毕后,三一集团持股比例降至47.75%,仍为三一重工控股股东。
记者注意到,昨日收盘不久,上交所大宗交易数据即披露了上述大宗交易的概况,但并未透露交易双方的具体身份。根据该数据,三一重工昨日累计发生了52笔大宗交易,形同刷屏,交易数量介于20万股~2173万股之间,成交价格均为10.12元/股,较三一重工前一交易日(4月24日)收盘价折价约10%。由此,本次交易金额总计达到19.31亿元,即减持方套现近20亿元,2008年以来三一重工尚未出现如此密集的大宗交易。
交易数据还显示,该交易卖方营业部均为国信证券长沙五一大道证券营业部,而买方营业部则包括国信证券上海北京东路证券营业部、中信证券北京安外大街证券营业部、中金公司深圳福华一路证券营业部等,主要分散于北京、上海、深圳等长沙以外的地区,尚无长沙本地营业部接盘。其中,部分接盘营业部系近年来多次出现在交易龙虎榜的营业部,游资聚集,实力不亚于专业的私募机构,如深圳总部证券营业部等。
在三一重工发布减持公告之前,市场即普遍猜测减持方系三一集团或其实际控制人梁稳根。因为三一重工今年一季报显示,公司累计持股达1.91亿股(2.51%)的股东仅有三一集团(50.26%)与梁稳根(3.76%)。若上述卖方营业部方国信证券长沙五一大道证券营业部系同一股东操作,则本次交易减持方系三一集团或梁稳根无疑。不过梁稳根自2010年1月份参与三一重工增发而入股之后,多年来持股比例一直维系在3.76%左右,期间未进行任何大规模增减持动作。
反观三一集团,则于去年12月份与上海朱雀珠玉橙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及新华都实际控制人陈发树签订了股份转让协议,两受让方分别受让三一重工1.97%、3.94%股权,转让价款总计31.5亿元。值得一提的是,该次交易价格为7元/股,较协议签订前一交易日(2014年12月17日)收盘价折价16.87%。
对于与陈发树等人的交易,三一集团曾称所获资金将主要用于民营银行筹备项目、机器人及智慧工厂研发项目、流程信息化提升项目。三一集团特别强调,机器人及智慧工厂项目实施后,可更好支持三一重工的发展和壮大。
于是,三一重工昨日高达1.91亿股的大宗交易被认定为三一集团所为。果不其然,在今日披露的公告中,三一重工表示减持方确系三一集团。
不过,三一重工今日并未透露三一集团减持的目的及后期意向,三一集团是否会继续减持三一重工尚未可知。有分析认为,三一集团历来重视对三一重工的绝对控股权,故多年来持股比例始终超过50%。自去年12月份以后,三一集团的持股比例降至50.26%,本次大宗交易减持后,三一集团的持股比例低于50%,失去了对三一重工的绝对控股。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曾从三一集团手中接盘三一重工的上海朱雀珠玉橙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及陈发树疑似短线投资者。陈发树去年12月份受让了三一重工3.94%股权后,今年一季度又减持了3.41%。截至3月底,陈发树在三一重工的持股比例为0.53%,而另一名受让方上海朱雀珠玉橙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则不见踪影,从三一重工前十大股东中消失。
此番接盘三一重工1.91亿股分散于全国各地的投资者,是否也是短线投资者呢?

8. 蚂蚁集团概念股有哪些

1、张江高科

张江高科技通过认购上海金融发展投资基金二期(一)有限合伙股份,通过全资子公司投资蚂蚁金服项目。

2、健康元

持有上海精艺投资中心(有限合伙)7.32%股权,投资蚂蚁金服;他持有与马关系密切的上海云峰新创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7.33%的股份。

3、京能置业

北京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参与了北京京国瑞国企改革发展基金(有限合伙),北京京国瑞国企改革发展基金参与了蚂蚁金融服务的一系列融资,是北京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4、京能电力

北京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参加北京Jingguorui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基金(有限合伙),而北京Jingguorui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基金参与的一系列融资Ant金融服务,和实际的控制器Jingneng权力北京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5、绿地控股

根据公司的公开信息显示,注册资本19亿元的北京中国邮政投资中心已成为蚂蚁金服的股东,仅次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上海绿地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绿地控股的全资子公司)是北京中国邮政投资中心的股东。

阅读全文

与置付上海投资中心有限合伙股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君正集团股票最新消息8月5日 浏览:697
个人账户股票如何转让 浏览:68
中国铁建和中国交建股票行情 浏览:245
制作一个股票app的成本 浏览:826
家人炒股票捆绑银行卡有什么 浏览:334
股票软件怎么看次新股 浏览:578
先导智能股票每日行情 浏览:282
万牛科技股票 浏览:291
近期中国的股票行情 浏览:399
亚马逊员工有股票 浏览:103
从跌停到涨停的股票后市怎么操作 浏览:139
不开立三板账户也可以购买股票 浏览:57
转债和股票那个更赚钱 浏览:995
天齐锂业股票st 浏览:323
股票开户后怎么绑定银行卡 浏览:283
股票挂买单时间技巧 浏览:492
股票实际价值与市场价选择软件 浏览:482
金浦钛业股票投资价值000545 浏览:617
股票大宗资金净流入公式图片 浏览:916
没买过股票新股申购条件 浏览: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