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主力排名 > 影响万科股票的案例

影响万科股票的案例

发布时间:2022-08-22 07:12:05

1. 万科股权之争背后的大佬都是谁

万科股权之争背后的大佬就是争执的双方,万科和宝能。一个是以姚振华为老板的宝能系,另一个是万科创始人王石团队。万科股权之争是中国A股市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公司并购与反并购攻防战。姚振华想做大宝能地产,他选择收购中国地产龙头企业万科,但是王石为了万科的长远发展,不欢迎宝能。因为宝能收购万科的钱是融资的,宝能收购万科后可能要拿万科的钱去还债务,其次宝能收购万科后会对万科以后发展的决策产生影响,可能导致万科发展受阻。但按照万科公告披露,宝能系持股比例已经达到了25.04%,距离控股股东地位仅一步之遥。2017年6月9日晚,中国恒大转让14.07%万科股权予深铁,终破"万宝之争"僵局。此次转让后,深圳地铁正式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万科大股东再次易主。

拓展资料:
_乜闯中两年多的万科股权之争,似乎呈现出了意想不到的局面——各方互利共赢。
1.宝能系:被外界称作“野蛮人”的宝能系姚老板在万科持股比例在25%左右,被保监会取消其高管资格之后,又失去了派驻万科董事的机会,曾一度被外界看衰。随着深圳地铁加入万科管理层的同盟方,原以为其极有可能打包出售股权以回流资金。但不曾想到,姚老板5倍杠杆重仓万科,硬是扛了2年多不减持,如今账面浮盈500亿元,炒股能有这么大的定力,可见干大事的人不是一般人可比。所以,大家以后千万不能小瞧了卖菜的,说不定他就是下一个姚老板。
2.深圳地铁:深圳国企大幅注资万科,虽然深圳国资系统一再发声不会介入万科经营,但是其向万科派驻了数名董事,说明深圳市政府有意要将万科逐步演化为地方国企,同时以第一大房企的声誉擦亮深圳的招牌。同时深铁“地铁+物业”的房地产开发模式,也必将随着万科而遍布全国,可以想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这必将成为房地产开发的主流。深圳地铁低价购入万科股份,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进而派驻董事,资金来源则是银行贷款,这笔买卖,可谓无本万利。
3.恒大系:许家印曾数次表态拥护深圳市政府的决策,最后以亏损70亿元的价格将万科股权打包转让深圳地铁而退出万科。虽然仅从单笔买卖来讲,许老板亏损严重,但许老板家大业大,这几年为宣传恒大集团在足球上也砸了不少钱。这次卖了一个大人情给深圳市政府,以后恒大总部搬迁至深圳,看来总有回本的时候。果不其然,许老板因政治正确在2017年成为了中国首富,资产增值额与区区70亿相比,孰优孰劣,明眼人一看便知。许老板这一招以退为进,相比前首富损兵折将,不知高了多少。
4.华润集团:手持万科原始股多年,这么多年来的股息早已将成本覆盖。值此万科纷扰之际,将股权出售于深圳地铁,全身而退,可谓明智至极。深圳地铁可以薅恒大集团的羊毛,但是对华润集团,还是公事公办,所以收购价格极为合理。

2. 万科物业上市对万科股价影响

从财务角度来看,物业分拆上市属于中性,从情绪角度来看,分拆无疑是利好,毕竟万科的市值已经严重超跌,需要反弹修复,这次的物业分拆就给了一个契机。

万科物业成立于1990年。以住宅物业为主提供高品质服。连续十年蝉联行业百强TOP1。作为中国物业管理行业的领跑者,万科物业致力于让更多用户体验物业服务之美好,围绕业主不动产保值增值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万科物业服务项目:
包括多层小区、高层大厦、别墅、写字楼、社区商业、政府公共物业等多种类型。业务范围涵盖小区前期规划、秩序维护与清洁服务、园艺绿化设计及养护、设施设备集约化管理、楼宇智能化设计与施工、会所经营、房产经纪、家居装饰、社区资源经营等诸多领域。

万科物业秉承“全心全意全为您”的服务宗旨,坚持“服务至诚、精益求精、管理规范、进取创新”质量方针,始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致力为客户提供全面优质物业服务的同时不断创新物业服务模式。近年来万科物业以“懂生活、识品质、汇聚幸福”为核心理念,在“安全、环境、设备设施管理”等传统物业服务工作基础上,又推出“文化、健康、教娱、居家”等诸多创新服务内容。深耕客户资源经营,通过会所、租售中心、社区食堂、长者服务中心、四点半学校等社区配套经营,为不同需求的客户提供差异化的服务,从而使居住者因社区生活而产生持续的幸福感。

在“安心、参与、信任、共生”的理念下,未来万科物业将致力于搭建一个幸福的平台,这里有快乐工作的员工,有彼此信任的邻里,有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万科物业不仅在提供服务,更在营造幸福。万科物业将以至诚和创新行动成就百万人的居住梦想,构筑社区幸福家园。

3. 宝能退出万科对万科股价有什么影响

影响应该不会很大,宝能持有的万科股份数量巨大,在股票交易市场上卖出砸盘的可能性很小。
大概率会找其他机构做大宗交易,并不会冲击股价。而且宝能也没有对万科的经营造成影响,业绩没问题的情况下,股价合理来说应该问题不大的。

4. 万科和深圳地铁交易,对万科股票有什么影响

现在还看懂,有一点很重要,深地铁只是拿了2块地换了万科股权,并不是所有深地铁的地给万科,觉得是万科贱卖家产

5. 许家印临阵倒戈,深铁已得万科实际控制权

本来随着保监会的决定公布,姚老板离开宝能系各大险企董事长的职位已经明确,3月13日晚间,前海人寿发布公告称,前海人寿原董事长姚振华辞去公司董事及董事长职务。同一天,姚振华还宣布辞去了前海财险董事会董事、董事长职务。可以说,到此为止宝万之争算是可以落幕了,然而虽然是落幕了,但却像很多歌剧、音乐会一样,返场尤为精彩,而宝万之争的返场好戏无疑就是即将到来的万科董事局席位之争。

而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这次的案例将是一个被写入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史的重要事件,相信等多少年后,都会是促进市场发展成熟的重要里程碑,而当历史发生的时候,我们就在现场。

万科董事会会议将会是本次返场大戏的重中之重,让我们所有人一起拭目以待吧!


经济视角观天下 微信公众号【江瀚视野观察】ID:jianghanview

6. 万科股权之争为什么内乱不影响股价

“万宝之争”升级为“三国杀”
由于“门口野蛮人”宝能的“插足”,市值超过2700亿元的万科A从去年12月停牌至今已有半年之久。但就在原定复牌的截止时间6月18日来临之际,这场万科“话语权”的争斗因为可能出现的股权占比变化而又起波澜。
据6月18日万科发布的公告显示,前一天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方案的议案》,万科拟以发行股份的形式购买深圳地铁持有的深圳地铁前海国际100%股权,初步交易价格为456.13亿元,全部交易以对价交易发行股份方式支付。
增发完成后,深地铁将获得万科20.65%的股权,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华润、宝能系(深圳钜盛华、前海人寿)的股份同时将被稀释。因涉及事后审核,万科A自6月20日开始起继续停牌,待取得深交所审核结果后另行通知复牌。
熟料这一结果却引起了原第一大股东华润的质疑。除了传出华润的三名董事在6月17日的万科董事会上对增发预案投了反对票,华润也在6月18日在官方微信上发文称:不认同以增发股票收购资产的方式符合万科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利益。并直指万科发公告前未通报全体董事是否已获得独立法律意见,也未将公告内容提交全体董事,此举严重损害了董事圈里和董事会尊严。如果万科不重新审视重组预案存在的问题,在未来的董事会或股东大会上提出相同方案进行表决,华润将会继续投反对票。
有市场人士指出,作为万科多年来的第一大股东,华润一直被视为是万科管理层的支持者。直到“万宝之争”的初期,万科也曾向华润求助增持。但此次对增发重组预案的质疑,则使得原本的“万宝之争”演变和升级为“三国相杀”的局面。
最终“坐下来谈”的可能性较大
值得关注的是,“万宝之争”的原主角之一——宝能系,早在今年春节前与华润会晤后,就逐渐低调。此次“华万之争”被爆出后,有媒体报道称,国资委原则上同意华润收购宝能名下万科股份,这一说法已被华润否认。
不过在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夏强看来,万科股权之争的演进并不是所谓建立在“话语权”分配上的争执,“资本方不可能简单的因为一己私利而争斗不休。”他说,该事件其实反映出产业资本对优质资产控股权的争夺。至于华润为何现在提出质疑,除时间节点的考虑,可能还有对引入深地铁方式的众多探讨。
按照程序,万科收购预案已创提交深交所审核,一般来说,深交所需要1到2个月的审核时间,期间有可能要修改预案,并提交董事会二次审议,然后再召开股东大会审议。另外在“野蛮人”宝能的“搅局”之后,目前万科的股权结构已不再松散,除宝能、华润和安邦三大股东外,排名靠前的股东也大多为机构,股权集中度已经较高。市场人士由此认为,包括宝能在内其他股东的发声将会是一个关键空间因素。
“万科股权之争一波三折,最终解决估计还得‘坐下来谈’。”华安证券投顾屈放分析,目前几方都不能说占有决定性优势,所以股票也需要在谈判达成一致,取得相对平衡、满意的结果下复牌,“毕竟万科议案没有迅速通过的话,股价大跌也是相关方不愿看到的。”
事件本身可写进并购“教科书”
在引发市场关注的同时,这次事件也成为财经圈内闹腾热门。
“从万科关联独董可以看出独董制度的缺憾。”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独立董事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刘纪鹏认为,万科关联独董公开坦言回避表决,说明被监管者、投资人寄予厚望的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即“独董不独”和“独董不懂”,难怪中小股东批评独立董事是花瓶。刘纪鹏对华商报记者说,无论是万科购并重组的复杂性、综合性还是各股东间对控制权争夺的关注度,这次事件持续时间长,市场关注度高,“这个案例都可以写入资本市场购并历史的教科书。”在各方谈判的基础上,最终结果还是股东代表大会说了算。

7. 宝万之争后,万科股票是跌了,王石能留在万科吗

“万宝之争”资本大戏近日再度上演,王石出人意料放出大招剧情出现大反转。万科公告称,3月12日,万科就拟议交易与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一份合作备忘录,拟采取以向地铁集团新发行股份为主,如有差额以现金补足的方式收购地铁集团持有的目标公司全部或部分股权。
尽管公告并未提及此宗交易是否涉及深圳地铁集团入股万科事宜,但由于此次深圳地铁入股后,万科、华润以及深圳地铁集团三方的持股比例将超过40%,三方如果签署协议成为一致行动人,将一举超越宝能系夺回万科第一大股东席位,不过,万科是否能引入新股东还必须经过特别股东大会包括宝能系在内的到场股东2/3的同意,而这也使得这场大戏的剧情更加跌宕起伏。
回溯一下剧情,2015年末,王石直斥大举增持万科股份进行“逼宫”的宝能系为“门口的野蛮人”,2016年1月末,王石再度公开喊话,“对于民营企业,要想成为万科的第一大股东,我就告诉你,我不欢迎你。”王石在诸多场合坚定表达了与“门口的野蛮人”抗争到底的必胜信念。
相信不少人知道,“野蛮人”这一称呼来自《门口的野蛮人》一书。此书描写的是美国八十年代兼并收购浪潮,当时之所以会产生兼并浪潮,一个最重要的推动力就是垃圾债券的发展。当时,美国经济不好,股市也比较低迷,而美国市场的并购只有以大吃小,但自从有了垃圾债券,就可以“蛇吞象”,而“蛇”就代表资本,代表野蛮人。比如KKR集团(Kohlberg Kravis Roberts&Co。),他们通过发行垃圾债券等大量的融资,拿着高杠杆的资本去吞并一个很大的企业,这其实与宝能通过杠杆买下24.26%万科股份非常相像。
之所以称之为“野蛮人”,是因为公司创始人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看似好像一夜之间就被“蛇”吃掉了。听起来“门口的野蛮人”是个贬义词。但事实上在书中,最终获胜的恰恰就是“门口的野蛮人”。作为杠杆收购经典案例之一——KKR基金收购美国雷诺兹-纳贝斯克(RJR Nabisco)的案例之中,也同样出现了管理层与外来新股东的敌对,但由于管理层一些决策从根本上不利于其他股东,中小股东在投票中最终选择支持所谓的“敌意并购方”KKR基金。
而这也成为KKR最成功的一个收购项目,事实上在完成收购之后,公司的负债率高达80%。那么,这样一个公司怎么管理?用中国人的话就叫“破釜沉舟”。从高管到董事会主席再到每一个员工,是不可能乱花公司一分钱的,因为彼此没有退路,只能大家齐心协力,兢兢业业把企业做好,赚来的每一分钱都要珍惜,赚来的现金流有大部分还给债权人,而剩下的就用于投资。最后公司发展非常快,业绩大幅提升,一两年后又重新上市。
所以,资本到底有没有好坏?美国八十年代对此也有很大的争议,媒体、监管部门都加入了辩论。资本市场最终的目的是合理配置资源,而上市公司的目标就是为股东创造价值,这个目的就可以帮我们区分资本是好是坏。
具体来说,外来资本的介入,实际上是帮助推进一个市场化的公司治理。目前中国的很多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董事会,大股东提名董事会成员,大股东推荐经理人——一句话,公司治理是以大股东为核心的。小股东基本上没有权益。那小股东靠什么去反抗呢?外来资本的介入,就有可能对大股东形成威胁,给小股东以选择的权利。
像宝万这种有争议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对小股东不一定是坏事,甚至还有可能是好事。为什么?在没有外来资本进入前,小股东不可能有什么作为,小股东与小股东之间也很难联络。而这个所谓的“野蛮人”,有实力有资本去和大股东抗衡,他们甚至可以出面联络小股东。所以这种“野蛮人”的出现,让小股东有机会可以选择“站队”。
他们如果觉得原来的大股东是管理公司最好的人选,他们还是可以支持大股东,但是如果他们觉得外来的新生力量可以为他们创造更多的财富,他们也可以支持外来资本。怎么支持?比如就有代理选票,或者直接把股票卖给外来资本。因此,从竞争这个角度来说,“野蛮人”给了很多小股东权力,这本身符合资本市场运作规定,而且也是市场自我修复,自动达到均衡的根本因素。
在笔者看来,我们应该欢迎资本的介入。这与机构投资者被动投资是完全不一样的,这种资本进入完全是主动性的管理,要参加公司核心的管理。如果市场认为这个外来股东介入公司,能够为公司创造更好的价值,那么这个大股东开始持股时,股价就会上扬,而在美国,这个就是所谓的“巴菲特购买股票现象”。
那么,宝能究竟是野蛮人还是新商业的文明人,到最后还是要看他们能不能让公司的价值有所提高,这才是有效衡量的标准。
很多人不禁要问,有没有完美的股权设置方案,对外可防御野蛮人,对内可激励员工,保持民主团结?笔者认为没有完美的东西,只有最适合你的东西。首先要明白合理股权设置方案的目的是什么?最终目的是要让最适合最好的最优秀的管理团队来管理公司,在他们的管理下,调动员工积极性,让公司价值增加,为所有股东,包括小股东创造价值,这是最终目的,而合理的机制就是要为这个最终目的创造好条件,而不是简单的说这个机制为某方服务。
比如美国允许双重股票。就是有普通的流通股A股,一股一票,还有B股,B股的选举权一般可能有一股十票或者二十票,持有B股的人一般是公司创始人,通过发行B股,其实就是实现创始人独裁,而在美国实行这一机制的公司仅占总数的6%-8%,但也有几家知名公司使用这种双重结构,比如谷歌的两个联合创始人就持有大量的B股,通过用 B股控制谷歌 56%的股份。
还有就是脸书的创始人Zuckerberg,一个人通过B股以及股票协议代理权,控制了50-60%的公司股份。再看中国,京东的刘强东也是通过B股控制了公司的三分之二的选举权。这三家公司有什么共同之处呢?他们的创始人都很牛很强势,而且,应该说他们都是公司真正的创始人,也就是核心人物。如果他们这些人是公司最好、最合适的管理人,他们又是公司核心技术的发明人,那这个制度就是合理的,让他“独裁”就是最完美的股权设置方案。
双重股票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可以反抗所有的外来敌意收购。即使有外来资本在二级市场收购所有的流通股票,全部加起来还是不可能超过B股的选举权。所以发行B类股票等于就是完全抵抗了所有的敌意收购。但是这是一个双刃剑,这也是为什么只有6-8%的公司选择这种双重股权,虽然美国法律是允许的,是公司自己的决定。因为一旦独裁者不是最好的决策者,公司就会出大问题。最好、最适合的管理层,你给他权力,他会为公司创造价值,而不合适的独裁者,你给他权力,他会滥用权力,把公司搞砸。
最后归根结底,什么是好的金融?在笔者看来,第一,好的金融会把资源合理配置到有增长空间,收益高的企业,帮助好的企业成长。第二,从“万宝之争”来看,好的金融会让资本运作对公司治理的市场化起到推动作用,有竞争很多时候是好事,会让小股东得利,而这也是好的金融的一个体现。因为,金融的存在就是为了帮助扶植好的企业,服务广大投资者。

8. 谁知道地震对万科股票的影响

应该没什么影响,只是对某些人的心理产生影响,要想想这次地震的位置是四川几个县城也不是整个四川省,四川本来的GDP占全国份量也不是太大(8%以下),所以基本不会对中国市场基本面发生重大变化,至于对长线价值投资者的机会来说,最终股票价格还是要看公司的业绩及基本面等,当然如果这一点点也让优秀公司往下跌的话,用更低的成本买更优秀公司

在此说说地震捐款的个人意见吧,捐款本来就是自愿性没有强制的做法,不是在做秀,还有万科的钱是属于股东所有,在这种信贷收紧的情况下,节省更多的资源创造更多利益,用自己的建筑学研究地震对将来的楼房结构还更实在,需要持续资助弱势群体不是一次性,就算老王是董事长,他也要衡量所有的股东利益

在这种特发事情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多的不是讨论利好及利空消息,应该冷静分析公司的基本面有没有发生变化,建议楼主可以参考股神"巴菲特"老先生做法吧, 美国9.11直接撞向全美最发达城市纽约,对金融来说应该打击最大,但巴菲特的操作持股不变,最后的思考应该是留给自己

万科A(000002)在信贷紧缩环境下,前一季已经突破100亿增长约120%,可以说万科这几年由小象快变成大象,加上每月都有销售数据让投资者不断跟踪和到万科周刊网站"王石ONLINE"发表相关的疑问

个人长远看好: 万科A 招商银行 中国平安

阅读全文

与影响万科股票的案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扭亏有望摘帽的st股票有哪些 浏览:659
邮储银行股票前景 浏览:797
服饰类股票受什么影响 浏览:844
st的股票打开跌停能进吗 浏览:926
st股票周期 浏览:417
如何用股票寻找条件 浏览:663
上市公司重组股票都要变ST吗 浏览:515
长时间股票下跌 浏览:80
普利特股票近三年业绩 浏览:386
前沿科技的股票有哪些 浏览:163
长期持有工行股票如何 浏览:607
巡洋舰科技股票 浏览:414
股票价格的时间结构 浏览:505
st风险股票退市 浏览:812
股票价值投资选股 浏览:971
非美国已开发市场股票走势 浏览:300
该基金最新季报的重仓股票中 浏览:860
股票投资估值的未来现金流可能包括哪些 浏览:594
有多少股票资产50万以上客户 浏览:192
个人股票账户最大限度 浏览: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