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么叫计提减值准备,计提减值准备有什么作用
减值准备,就是预计未来要发生跌价的提前计提数
例如 存货的减值准备,就是预计未来产品要跌价了就计提一部分减值准备
减值准备的作用就是分期分摊减值金额,避免利润表太难看
② 计提减值是什么意思
计提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把这个差额当做损失处理,或从公司利润中抵消,而资产减值的原因可能在于固定资产市价持续下跌,或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
资产的帐面价值超过其可收回金额,判断资产是否减值,应依据资产可能已经发生减损的某些迹象,如果存在任何一种迹象,企业应对其可收回金额进行正式估计。
存货目前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原则对企业存货进行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按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部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这里的“成本”指存货的历史成本。该方法混淆了费用和损失的概念。
【拓展资料】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资产计提八项减值准备,其分别是:对应收帐款和其他应收款等应收款项计提的坏帐准备;对股票、债券等短期投资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对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等长期投资计提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对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等存货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对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以及对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和委托贷款的委托贷款减值准备。除了货币资金、应收票据、预付帐款、长期待摊费用等外的资产均计提了相应的减值准备。
计提,英文是Accrual ,指计算和提取。
按规定的比率与规定的基数相乘计算提取,列入某科目。是指在一个规定的基数上(如支付的合法员工薪酬),乘以规定的比率(如应付福利费全国规定的都是工资的14%),按此方法计算出来的就是应提取的应付福利费过程,计入应付福利费科目就是对后一句话的解释。
③ 计提资产减值对股价的影响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会导致股价小幅度下跌,但是影响不大。
原因如下:
1.计提资产减值对股价的影响比较直接关系是资金和公司的业绩情况。
2.资产减值准备是指由于固定资产市价持续下跌,或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将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资产减值准备也是作为固定资产净值的减项反映。
3.所以资产减值准备下降,公司的固定净值也下降,对公司的市值也有所下降,但是不是影响股价最主要原因。影响小。
【拓展资料】
第一是计提资产减值,企业在计提资产减值的时候,就可能使得企业业绩有一定幅度下降。因为资产减值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来讲就是损失,也就是意味着企业的经营效益有一定幅度的下跌,当然,企业经营的业绩下降,那么企业股价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对企业来讲,对企业经营业绩影响最大的还是经营状况。因此,计提资产减值,对企业业绩来讲影响并不是很大。第二资产减值,使得企业自身的实际资产价值下跌,也就是企业所掌握的实际资产,要低于企业账面的资产,但是这也对于企业本身的股价应先并不是很大。
资产减值准备是指由于固定资产市价持续下跌,或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将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减值准备金额。
《企业会计制度》第五十六条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对固定资产逐项进行检查,如果由于市价持续下跌,或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的销售净价与预期从固定资产的持续使用和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置中形成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中的较高者。
账面价值指固定资产原值扣减已提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后的净额。资产减值准备应当作为固定资产净值。
④ 股票计提资产减值什么意思
股票计提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把这个差额当做损失处理,或从公司利润中抵消,而资产减值的原因可能在于固定资产市价持续下跌,或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
计提资产减值一般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导致企业利润下降,增加审计风险,并不是件好事。
【拓展资料】
计提指计算和提取。按规定的比率与规定的基数相乘计算提取,列入某科目。是指在一个规定的基数上(如支付的合法员工薪酬),乘以规定的比率(如应付福利费全国规定的都是工资的14%),按此方法计算出来的就是应提取的应付福利费过程,计入应付福利费科目就是对后一句话的解释。
新准则明确了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方法,使资产减值损失的确定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为了计算确定资产减值损失,现行会计制度及准则中使用的计量基础包括:公允价值、可收回金额、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销售净价、市价等多个标准,在不同的准则中又各有表述,对未来现金流量的计量方法没有明确的规定,计算现值时折现率的选取没有规定明确的标准,企业计算有关指标时难以掌握,因而可操作性差,存在较大的调节空间。
新准则明确规定,资产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只要有一项超过了资产的账面价值,就表明资产没有发生减值,不需再估计另一项金额。同时,对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以及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提供了较为详细的应用指南,使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易于理解,且具有较强的实务操作性。
计提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应当根据公平交易中销售协议价格减去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处置费用的金额确定。处置费用包括与资产处置有关的法律费用、相关税费、搬运费以及为使资产达到可销售状态所发生的直接费用等。不存在销售协议但存在资产活跃市场的,应当按照该资产的市场价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金额确定。资产的市场价格通常应当根据资产的买方出价确定。
在不存在销售协议和资产活跃市场的情况下,应当以可获取的最佳信息为基础,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该净额可以参考同行业类似资产的最近交易价格或者结果进行估计。企业按照上述规定仍然无法可靠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应当以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其可收回金额。
⑤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是利好还是利空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不是利空,是利好。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是企业稳健经营,理智管理的体现。
股票资产减值对股价的影响是利好还是利空的分析如下:
一、新旧规定:
1、旧会计准则规定,已经计提减值损失的资产,如果资产价值恢复,则资产减值损失可以转回。旧会计准则这项规定曾经受到会计业界的质疑,因为在这项规定下,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操作一直是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常用手段,公司可以在某一盈利年度大额计提减值准备,其后几年再慢慢冲回,这样既可以隐藏当年利润,又可以制造以后年度扭亏为盈的假象。
2、新准则规定: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商誉、长期股权投资及其他长期资产,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只允许在资产处置时,再进行会计处理。
二、信准则实施的利好与利空分析:
利好:新准则的实施,虽然可以遏制某些公司通过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等来操纵利润的行为,但企业同样可以利用短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来实现其操纵利润的目的。因为新准则同时规定对于存货、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金融资产等,这些资产的确认和计量由相对应的具体准则进行规定。
即以上资产减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这样,企业可能就会集中利用以上资产人为调节利润。
拓展资料:
一、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是指资产未来可能流入企业的全部经济利益低于该资产现有的账面价值,而在会计上对资产的减值情况进行确认、计量。其实质是用价值计量代替成本计量,并将账面金额大于价值部分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或费用。
1、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一个重要的会计科目,是一种潜在的费用或损失。
2、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意味着资产价值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
3、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是一种预案,实际上并没有发生,未来可能潜在发生,而只有当其真实发生,才可能体现在财务核算结算。
二、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适用情况:
所谓资产减值准备是指由于固定资产市价持续下跌,或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将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三、法律规定:
《企业会计制度》第五十六条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对固定资产逐项进行检查,如果由于市价持续下跌,或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⑥ 什么叫作计提资产减值
是指由于固定资产市价持续下跌,或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将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固定资产减值。
存货目前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原则对企业存货进行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按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部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这里的“成本”指存货的历史成本。该方法混淆了费用和损失的概念。
《企业会计制度》第五十六条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对固定资产逐项进行检查,如果由于市价持续下跌,或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的销售净价与预期从固定资产的持续使用和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置中形成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中的较高者。
账面价值指固定资产原值扣减已提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后的净额。资产减值准备应当作为固定资产净值。
⑦ 资产减值是利好还是利空
总体来讲,资产减值会减少利润属于利空。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这里的资产,除了特别规定外,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资产组,是指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其产生的现金流入应当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产生的现金流入。 资产减值对企业股票的影响是资产总额减少,费用增加,利润减少,股东权益总额减少,相应的每股净资产及每股净收益减少,股价会随之下跌。总体来讲,资产减值会减少利润属于利空。
股票资产减值是一个中性偏空消息,资产减值是指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商誉、长期股权投资及其他长期资产等进行减值确认。 如果一些固定资产因为设备老化,资产陈旧,那么计提后是好事,但股价不一定上涨。根据会计制度,如果由于市价持续下跌,或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商誉计提是在公司盈利的情况下,年底从净利润中计提。计提商誉之后,公司净利润减少,股东所分红的资金减少,所有者权益也会减少,所以是一个利空消息,投资者在挑选个股的时候,一定要规避商誉较高的公司。 投资者可以使用同花顺上面的“商誉扫雷”的功能,避免选到商誉值较高的公司,商誉除以净资产的比值越大,说明商誉计提的概率就越高。
企业的资产在发生减值时,原则上都应当对所发生的减值损失及时加以确认和计量,因此,资产减值包括所有资产的减值。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这里的资产,除了特别规定外,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
⑧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是利好还是利空
计提资产减值不是利空,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是指资产未来可能流入企业的全部经济利益低于该资产现有的账面价值,而在会计上对资产的减值情况进行确认、计量,其目的在于向现实的和潜在的投资者提供未来现金流入或流出等决策相关的信息。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存在的问题:
1.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在时间的规定上欠规范
企业何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制度中仅规定“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终了时”,其中所谓的“定期”并未具体说明,这就使得不同的企业在具体操作时有一定的随意性,极有可能造成虚假信息泛滥,同时使企业之间提供的相关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
2.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在金额的大小上欠准确
资产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即“可收回金额”、“可变现净值”的确定是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关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收回金额”、“可变现净值”的确定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没有可考证的客观依据,而使计提金额缺乏衡量标准和统一的制约手段;
3.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利润产生影响
管理盈余的重要手段就是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提供给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机会和空间实现对利润的操纵,进而操控企业的财务报表,导致了会计信息的虚伪性,于是很多企业会不顾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谨慎性原则,而把它作为调节盈余的手段;
4. 通过资产减值准备的核算发现部分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欠缺
新的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事项对会计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仅会用传统的会计核算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掌握新的会计原则与管理理念,熟练运用会计评估和判断技术,并且同时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严格自律才能做好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核算,因此,目前部分会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与新形势的要求相差甚远,有待提高。
⑨ 股票资产减值对股价的影响是利好还是利空
是利空的,资产减值,一般都是呆坏账计提,或者企业遇到突发事件导致的亏损了,或者是以前的财务灌水,现在要济水份了。才会出现这类情况的,都是利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