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哪里能看到机构对股票未来业绩的预测
用东方财富,里面有未来业绩预测功能
Ⅱ 股票分析师是怎么预估未来股价和营收的
营收/盈利:
如果让你估计楼下包子店的话,你会关注每日销量、包子单价、原料成本、人工成本、房租成本、设备/原料折损、工商税务、各种年检费用,等等等等;当这些都明白了,估计还是可以大致估计下未来的营收和盈利的;
上市公司的营收/盈利估算,跟包子店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根据行业和规模的不同,比包子店复杂一百倍到一万倍,这其中的功力体现在对行业的了解(现状和未来预期),公司的了解(各种跟踪),商业环境的了解,等等。。。牛逼不牛逼就体现在这里了;
美股公司的季报一般都会有下季度的营收指导,还是比较有参考意义的;
具体的方法/模型,行业不同则不同,真的要去看CFA啥的了
股价:
短期的股价预测基本靠猜!
一定要猜,一般就是先估计出E,再给个合理的PE,股价=E*PE,一定要加上个日期,只能是6个月或一年(一年后谁还记得?)
Ⅲ 怎么看股票的业绩啊
你好,上市公司的业绩对股价的涨跌具有一定的影响,投资者可以通过一些交易软件,或者上市公司的官网查看个股的业绩,主要看上市公司的年度业绩、季度业绩情况,如果当期业绩与上期业绩相比较出现增长的情况,则可能是公司经营能力得到增强,可能会推动股价上涨,反之,则可能是公司的经营能力变差,可能会导致股价下跌。
除此之外,投资者也可根据一些业绩指标来判断上市公司的业绩,比如,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现金流量表。当利润表中显示其净利润与上期相比较增加,则表示上市公司的业绩有所提升,反之,当利润表中显示其净利润与上期相比较减少,则表示上市公司的业绩有所下降。
风险揭示:本信息部分根据网络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不构成任何买卖操作,不保证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Ⅳ 如何预测净利润
一个常用公式:PE=市值/净利润,变形后:市值=PE*净利润
这个变形公式可用来估值,关键是要预测净利润。
净利润的预测方法五花八门,这里用一个简单公式:预估净利润=当前净资产*最近3年平均ROE
假设平均PE=10,那么合理市值=10*预估净利润
举例:以贵州茅台15年年报,预估16年净利润=662.34亿*29.09%=192.67亿
假设PE=30,合理市值=192.67亿*30=5780亿(480元/股)
这是股市中最常用的估值,价投大师都有一套自己的估值公式
不可否认,估值存在两个弊端:
1、净利润的数字在会计上容易做手脚;
2、估值离不开预测,预估盈利和增长率都带有极大的主观性,不同人的结果千差万别。
高手经常夸大估值的缺陷,让普通人产生“估值无用”的错觉,纯属误导。估值不是万能的,但放弃估值,绝对是你的损失。
要避免“估值陷阱”有3个办法:
1、采用最保守的预测值,得出一个大致估值区间;
2、在估值区间上乘以折扣率,再加一层安全边际;
3、用多个公式计算出的结果互相参照,剔除明显不合理的价格
根据利润表,按照表上的各科目去预测未来发生数,每个科目的预测的前提是公司各个业务部门所提供的业务预测,如销售、费用支出,而成本和税金一般是依收入配比预测的,当然资金的使用费是由财务自己来考虑的,把这个预测的结果汇总到利润表上,就得出了未来的净利润
预测公司业绩,是个非常非常复杂的事情,如何你一定要这样去做,请耐心读完下面三个基本方法:
第一,纵向类推法
就是根据公司近期的业绩情况,来推断未来的业绩。这又包括如下几种。
1、根据本期业绩来类推下一个周期的业绩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根据本季的业绩预测下季业绩。其基本原理是本季度利润近似于下季度的利润。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根据季报、中报或者年报,首先算出当季业绩,然后以此业绩来推算下季利润。比如说,某公司最新的年报业绩是每股收益0.02元,当前股价是5元。如果你单纯看年报,其股价对应的市盈率高达250倍。但如果你看到公司前三季度每股收益是-0.19元,则可推断第四季度的单季每股收益0.21元。如此,假设业绩保持,动态每股收益0.84元,那股价5元,对应的市盈率就只有6倍。它就显然具有投资价值了。 不独如此,我们在中报和三季报的时候,也可以据此来动态推断,而不要陷入教条的根据末期利润来算投资价值。 当然,单纯的某一个季度的业绩,要注意防止其周期性。比如,房地产类公司第四季度是结算高峰期,四季报的业绩绝对不能简单地类推到全年。我们前面所说的某一季度业绩简单乘4的计算方法,只适合那些没有业绩周期性的公司。所以,在预测业绩的时候,要首先看其季节性。也就是说,你需要把过往的若干个年度的季度利润都一一列出来,找出趋势来,再做预测。 一些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的公司,包括房地产类、水力发电类、工程建设类等公司,应该注意剔除其异常因素。 有时候,我们没有若干个季度的 数据,比如某公司重组,仅仅有最近2个月的业绩数据。你可以在考虑季节性因素的基础上,将这2个月的业绩的持续性延展到未来的周期中。 以上,是本期推断下期的方法,也是实际投资中最常用的方法,应该注意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弄懂它。
2、根据成长性类推未来业绩
有时候,我们无法根据本期业绩去预测下期,但我们可以根据其成长性的规律来类推未来业绩。比如,某公司股价20元,其本期每股收益只有0.5元,看起来市盈率是40倍。但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其净利润增幅达到50%。为了简便处理,我们就经常假设未来一个年度,其利润增长率仍能达到50%。或者,为了保持稳妥起见,假设其利润增幅为40%。那么,这个公司下一年度的利润就可能达到0.7元,现在的股价对应的市盈率就只有30倍左右。如果再下一个年度继续增长40%呢?市盈率就降低到20倍了。 这个方法,有一个衡量的指标,也是业内人士常用的,就是PEG指标。 它的计算方法就是用PE去除以成长率。比如说,某只股票的市盈率是100,但其利润年增幅是100%,则其PEG就只有1。 一般认为,PEG越低的股票,其投资价值越大。 对这一点,也可以理解。比如说,某两只股票,价格都是10元,每股收益都是0.5元,市盈率都是20倍。但其中一家公司过去一年利润增长是100%,另外一家利润增长只有10%。那么,一家公司的PEG是0.2,另外一家就只有2。我们就说,PEG低的那家公司(也就是年利润增长100%的)更有投资价值。 2009年后半期迄今,股市中表现最好的股票,往往都有不错的PEG,这体现出市场的一种对成长性的偏好。 但是,必须指出的是,用PEG的方法衡量企业价值,是有局限性的。也就是说,我们用成长性来类推企业的未来业绩,有巨大的不确定性。因为它建立在一个虚无缥缈的假设基础上,即:成长性可以延续。而事实上,成长性往往是不确定的。 为此,我们需要弄懂企业的利润增幅出自何处,是否可持续。比如说,早期的苏宁,靠新开门店的扩张,获得利润的同步大幅度增长,在企业早期,简单的成长率可以维持,业绩增长可以复制。而当规模达到一定限度(比如门店数量超过2000家),其利润再增长,就不那么容易了。 一般来说,利润增幅可维持的,一定是有相对稳定的管理团队,有不断扩张的营销渠道,当然,还有一个前提就是拥有技术独特的产品或者风格独特的服务。这个,需要看公司的年报或其它相关资料来印证。
3、根据成长的趋势来预测未来业绩
这有点像前述方法的扩展,只不过,前述方法看的是最近一期的成长性,而本方法要求看一段历史时期的趋势。比如,你可以列出某公司过去5年的业绩增长曲线,看其年均增长率,据此推断未来5年的业绩。这种方法,虽然也不太精确,但比较靠谱一点。 在预测公司业绩趋势上,扬韬采取的一种做法,是将过去至少5年的业绩一一分解,算出过往20个季度(每年四个季度)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然后画图看趋势。这20个季度利润持续增长的企业显然就是好企业。即便有的企业历史不算好,但最近出现突破,也是值得关注的。 这个方法,就是把股市投资中的"技术分析方法"用于对业绩的预测,有一定的可靠性,值得借鉴。
第二,横向类推法
也就是根据与该公司相关的行业的业绩进行类推。其中包括:
1、同类公司的业绩类推
比如,某钢铁公司率先公布年报,你可以根据年报利润情况推算出其第四季度的利润,由此算一下,这个公司是否有投资价值。但不只如此,你还可以进一步,由此找出其它产品与该公司雷同的公司,类推算一下其第四季度的利润。然后再来判断哪家公司更有价值。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根据行业趋同性来类推单一企业的业绩,不能简单地看别的公司数据来类推新的公司,需要对照其历史数据。比如说,甲公司历史上的业绩大致是乙公司的2倍。现在,甲公司增长一倍,对应于历史上的情况,往往是乙公司增长1.2倍,这是需要调整的。
2、上下游公司的业绩类推
这一点大家往往都能理解。比如,煤炭涨价,煤炭类公司的利润增长,但火电类公司利润下降。这在历史上是有规律可循的。那么,我们往往可以根据本期的煤炭股利润增减情况,来类推火电股的利润。 2008年底,就有分析人士根据煤炭价格大跌的情况,来推断火电股如穗恒运将出现业绩井喷,结果随后股价果然上涨了5倍。而2008年中,也可以根据钢材价格暴涨的情况,来推断造船类公司业绩的下降,可以回避风险。
3、自上而下的业绩预测
也就是说,你可以根据本行业的相关数据来预测行业内各公司的利润。比如,现在每个月都会有全国的发电量数据、汽车营销数据、钢材行业数据、房地产数据等等。这些数据,公开性很好,如果搜集足够多的数据,就可以据此来推算本行业内各公司的利润。限于篇幅,这里不再展开。
第三,异常加减法
就是根据最新一期的业绩报告,将其异常部分增加或减少,据此来预测业绩。这又包括:
1、非经常性损益的扣除法
目前的报表对这方面基本是公开的,千万不要简单地看期末数据,而要看期末数据中剔除了非经常性损益的收益,然后根据同类业绩的趋势来预测未来。 比如,有的公司本期收到巨额补贴款,有的本期卖出了金融资产,都会导致净利润大幅度增加。我们在算业绩的时候,是需要将其剔除的。剔除之后,再算趋势,如果还不错,才有价值。
2、非持续减值的加法
有的公司处于种种原因,会在当期计提坏账损失准备或者资产减值准备,这会使得利润大幅度下降。计算的时候,应该将其还原。
3、新增项目的加法
除了本期业绩外,很多公司会公布本年度的投资项目进展,应该根据项目的进展情况,将项目未来的利润加进去。尤其是有的公司特别重大项目在第四季度的最后一个月才投产,但这个月的利润已经明朗,那么,你在预测未来年度利润的时候,要考虑这个项目带来的利润多寡。 以上,是业绩预测的基本方法。
Ⅳ 贵州茅台股票业绩预测
白酒行业中拥有最雄厚资历的贵州茅台,离创阶段新低也不远了。
最近很多人都表示不太放心贵州茅台后市的未来发展,有人这样说:"大家还看好贵州茅台这只股票吗?"
甚至还有人这样说:"贵州茅台这走势,该不会暴雷的吧?"
但是在学姐看来:贵州茅台属于我们A股中价值投资的榜样,可以坚持购入并且长期抱有期待。
实际上,很多行业的龙头股都有价值投资的潜力。这里是我整理的A股各行业的龙头股名单。还在犹豫选哪支股票的朋友,选定龙头股购买很不错的。很简单点链接就可以获得:A股超全行业龙头股,你的选股好帮手
就眼下的这个情况,暂时的下跌大部分是受到市场纪律的影响。也是因为这次行情炒作的是成长性,一线的白酒业绩很稳定,但却增长的速度很慢,丢失了"成长性"这个关键点,仅此而已。
大家常说,好的股票从不输钱,只会输时间。白酒从基本面上来看,还是很好的行业,贵州茅台还是那个A股中无敌的王者。
一、短期看,传统节日(如端午、中秋、春节)前后的白酒动销依旧景气,尤其是高端酒的价格,一只比较高
短时间来看,在端午、中秋、春节这类传统节日,或是在摆宴席时等消费需求下来拉动下,整个消费动力会大大的提高。
从这个价格来研究,贵州茅台在高端白酒中,属于批发价格一直稳步上涨,以下数据可以得出:
目前看来茅台箱/散装批,它们的价格分别为3300-3400元、2750-2850元,价差比起5月有所减小,散装茅台上涨幅度较大。
系列酒新增产能将分批投产,很有希望会成为贵州茅台的重要增长极,非标类和系列酒的提价这个数据也极其有希望能够反映在第二季度业绩。
二、中长期看,高端扩容持续推进,贵州茅台的获利能力表现的不错,保持的比较稳定,并且也在不断的上升
依照中长期来说,随着国人对饮酒的理性意识的抬头,以及财富增长带动对于饮食精致度的提升,自2017年以来,白酒行业销量急速下滑,行业步入了"量平价增"的阶段,但在中低端酒类销量变差的同时,高端酒类市场在持续地扩大,行业逐渐向高端、头部企业集中。
在市场需求规模上,2017 年高端酒的整体销售额差不多有1000亿元,2019年高端酒总销售额在1600亿左右,从2017年过到2019年,过去这三年复合增速高出20%。
在白酒行业吨价这一块,从2017年的4.7万元/吨提升到2019年的7.2万元/吨,复合增速约15%左右。
按照机构预估,从2018年到2023年,这几年内,高净值人群数量复合增速为8%,伴随着高净值人口的增加和人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行业消费升级趋势的脚步并没有停止。
可是这几年,茅台的白酒批价跟零售价一直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上升,公司的获利,也是慢慢上升的。
来看看贵州茅台的更多看法和观点吧,其他机构的行业研报我也整理了,能让大家深入了解,下方链接自取:行业研报(整理版):贵州茅台还有没有机会?
三、总结
短期来讲,白酒动销没有因为端午节的到来而没落,尤其是高端酒的价格,一只比较高;以中长期来看,随着高端市场的扩容持续推进,贵州茅台的获利能力表现的不错,保持的比较稳定,并且也在不断的上升。以现在的背景环境之下,预期一线白酒茅台的业绩将实现稳健增长。
以现在的走势情况来看,能看的出来,目前有下降的趋势,但也属于左侧交易区间,想起可能趋势非常好,要是想抄底,建议等待股价企稳后再进行更好。
由于篇幅受限,贵州茅台行情趋势就不具体给大家展示了,如果想对贵州茅台接下来的行程趋势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可输入股票代码来查看,便能查看:【免费】测一测贵州茅台未来走势
应答时间:2021-09-08,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Ⅵ 证券分析师是怎么预测公司业绩的
预测公司业绩,有三个基本方法。
第一,纵向类推法。就是根据公司近期的业绩情况,推断未来的业绩。这又包括如下几种。
1、根据本期业绩来类推下一个周期的业绩。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根据本季的业绩预测下季业绩。其基本原理是本季度利润近似于下季度的利润。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根据季报、中报或者年报,首先算出当季业绩,然后以此业绩来推算下季利润。比如说,某公司最新的年报业绩是每股收益0.02元,当前股价是5元。如果你单纯看年报,其股价对应的市盈率高达250倍。但如果你看到公司前三季度每股收益是-0.19元,则可推断第四季度的单季每股收益0.21元。如此,假设业绩保持,动态每股收益0.84元,那股价5元,对应的市盈率就只有6倍。它就显然具有投资价值了。
不独如此,我们在中报和三季报的时候,也可以据此来动态推断,而不要陷入教条的根据末期利润来算投资价值。
当然,单纯的某一个季度的业绩,要注意防止其周期性。比如,房地产类公司第四季度是结算高峰期,四季报的业绩绝对不能简单地类推到全年。我们前面所说的某一季度业绩简单乘4的计算方法,只适合那些没有业绩周期性的公司。所以,在预测业绩的时候,要首先看其季节性。也就是说,你需要把过往的若干个年度的季度利润都一一列出来,找出趋势来,再做预测。
一些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的公司,包括房地产类、水力发电类、工程建设类等公司,应该注意剔除其异常因素。
有时候,我们没有若干个季度的数据,比如某公司重组,仅仅有最近2个月的业绩数据。你可以在考虑季节性因素的基础上,将这2个月的业绩的持续性延展到未来的周期中。
以上,是本期推断下期的方法,也是实际投资中最常用的方法,应该注意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弄懂它。
2、根据成长性类推未来业绩。
有时候,我们无法根据本期业绩去预测下期,但我们可以根据其成长性的规律来类推未来业绩。比如,某公司股价20元,其本期每股收益只有0.5元,看起来市盈率是40倍。但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其净利润增幅达到50%。为了简便处理,我们就经常假设未来一个年度,其利润增长率仍能达到50%。或者,为了保持稳妥起见,假设其利润增幅为40%。那么,这个公司下一年度的利润就可能达到0.7元,现在的股价对应的市盈率就只有30倍左右。如果再下一个年度继续增长40%呢?市盈率就降低到20倍了。
这个方法,有一个衡量的指标,也是业内人士常用的,就是PEG指标。
它的计算方法就是用PE去除以成长率。比如说,某只股票的市盈率是100,但其利润年增幅是100%,则其PEG就只有1。
一般认为,PEG越低的股票,其投资价值越大。
对这一点,也可以理解。比如说,某两只股票,价格都是10元,每股收益都是0.5元,市盈率都是20倍。但其中一家公司过去一年利润增长是100%,另外一家利润增长只有10%。那么,一家公司的PEG是0.2,另外一家就只有2。我们就说,PEG低的那家公司(也就是年利润增长100%的)更有投资价值。
2009年后半期迄今,股市中表现最好的股票,往往都有不错的PEG,这体现出市场的一种对成长性的偏好。
但是,必须指出的是,用PEG的方法衡量企业价值,是有局限性的。也就是说,我们用成长性来类推企业的未来业绩,有巨大的不确定性。因为它建立在一个虚无缥缈的假设基础上,即:成长性可以延续。而事实上,成长性往往是不确定的。
为此,我们需要弄懂企业的利润增幅出自何处,是否可持续。比如说,早期的苏宁,靠新开门店的扩张,获得利润的同步大幅度增长,在企业早期,简单的成长率可以维持,业绩增长可以复制。而当规模达到一定限度(比如门店数量超过2000家),其利润再增长,就不那么容易了。
一般来说,利润增幅可维持的,一定是有相对稳定的管理团队,有不断扩张的营销渠道,当然,还有一个前提就是拥有技术独特的产品或者风格独特的服务。这个,需要看公司的年报或其它相关资料来印证。
3、根据成长的趋势来预测未来业绩。
这有点像前述方法的扩展,只不过,前述方法看的是最近一期的成长性,而本方法要求看一段历史时期的趋势。比如,你可以列出某公司过去5年的业绩增长曲线,看其年均增长率,据此推断未来5年的业绩。这种方法,虽然也不太精确,但比较靠谱一点。
在预测公司业绩趋势上,扬韬采取的一种做法,是将过去至少5年的业绩一一分解,算出过往20个季度(每年四个季度)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然后画图看趋势。这20个季度利润持续增长的企业显然就是好企业。即便有的企业历史不算好,但最近出现突破,也是值得关注的。
这个方法,就是把股市投资中的“技术分析方法”用于对业绩的预测,有一定的可靠性,值得借鉴。
第二,横向类推法。也就是根据与该公司相关的行业的业绩进行类推。其中包括:
1、同类公司的业绩类推。比如,某钢铁公司率先公布年报,你可以根据年报利润情况推算出其第四季度的利润,由此算一下,这个公司是否有投资价值。但不只如此,你还可以进一步,由此找出其它产品与该公司雷同的公司,类推算一下其第四季度的利润。然后再来判断哪家公司更有价值。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根据行业趋同性来类推单一企业的业绩,不能简单地看别的公司数据来类推新的公司,需要对照其历史数据。比如说,甲公司历史上的业绩大致是乙公司的2倍。现在,甲公司增长一倍,对应于历史上的情况,往往是乙公司增长1.2倍,这是需要调整的。
2、上下游公司的业绩类推。这一点大家往往都能理解。比如,煤炭涨价,煤炭类公司的利润增长,但火电类公司利润下降。这在历史上是有规律可循的。那么,我们往往可以根据本期的煤炭股利润增减情况,来类推火电股的利润。
2008年底,就有分析人士根据煤炭价格大跌的情况,来推断火电股如穗恒运将出现业绩井喷,结果随后股价果然上涨了5倍。而2008年中,也可以根据钢材价格暴涨的情况,来推断造船类公司业绩的下降,可以回避风险。
3、自上而下的业绩预测。也就是说,你可以根据本行业的相关数据来预测行业内各公司的利润。比如,现在每个月都会有全国的发电量数据、汽车营销数据、钢材行业数据、房地产数据等等。这些数据,公开性很好,如果搜集足够多的数据,就可以据此来推算本行业内各公司的利润。限于篇幅,这里不再展开。
第三类,异常加减法。就是根据最新一期的业绩报告,将其异常部分增加或减少,据此来预测业绩。这又包括:
1、非经常性损益的扣除法。目前的报表对这方面基本是公开的,千万不要简单地看期末数据,而要看期末数据中剔除了非经常性损益的收益,然后根据同类业绩的趋势来预测未来。
比如,有的公司本期收到巨额补贴款,有的本期卖出了金融资产,都会导致净利润大幅度增加。我们在算业绩的时候,是需要将其剔除的。剔除之后,再算趋势,如果还不错,才有价值。
2、非持续减值的加法。有的公司处于种种原因,会在当期计提坏账损失准备或者资产减值准备,这会使得利润大幅度下降。计算的时候,应该将其还原。
3、新增项目的加法。除了本期业绩外,很多公司会公布本年度的投资项目进展,应该根据项目的进展情况,将项目未来的利润加进去。尤其是有的公司特别重大项目在第四季度的最后一个月才投产,但这个月的利润已经明朗,那么,你在预测未来年度利润的时候,要考虑这个项目带来的利润多寡。
参考资料:http://blog.eastmoney.com/sat312/blog_151018359.html
Ⅶ 如何提前预测一只股票的业绩
股票业绩是指公司的经营业绩吗,要专家根据它现在的生产经营规模和盈利率,以及预测期内将要投入的资本和技术、规模的扩张等多项因素综合考虑来进行未来一段时期的盈利预测
Ⅷ 股票怎么预测以后年度的每股收益具体步骤怎么算
预测以后的收益率对我们散户基本是不可能的,但是有比较直接的方法
在股票软件的F10里有各大机构对股票未来几年的利润预测(我用的大智慧免费版),虽然他们也是跟随时间经常变化,但是可以作为一个有效的参考,因为股市炒作的是预期,如果打多数机构对某只股票的未来业绩看好,在当下就可以作为炒作的参考,至于以后会不会有变化一来我们不知道,二来作为题材炒一把就走,就不要太关心了。07年牛市时大多数股票都被机构看好的不得了,等08年到了也不一样跌得一塌糊涂。如果你确实看好某只股票就只有长期跟踪基本面和机构的评级了,走一步看一步,只要基本面没变化就持有是了。
Ⅸ 券商的研报里面是如何得出主要财务指标的未来两年预测值的
通过简单的回归模型来得出主要财务指标的未来两年预测值,但是这个预测并不是很准,因为未来政策变化,自然灾害等不可控因素都没有在里面进行考虑,所以很多预测值基本都偏离了实际,所以投资有时候还是靠运气的,并不是靠专业人员预测就能成功的。
拓展资料:
券商研报(Broker Research Report),是指证券公司的研究人员对证券及相关产品的价值,或者影响其市场价格的因素进行分析,所作出的研究报告。
一份完整的券商研报,一般会以事实、数据、调研信息等作为依据,对具体证券的价值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关于上市公司、行业或宏观政策的看法,并对相关股票进行投资评级。
根据内容的不同,可将券商研报分为公司研究、行业分析、投资策略、宏观策略等各种报告,投资者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查阅。
券商研报的专业性较强,投资者阅读研报,可以及时获取相关数据和资料,帮助自己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另外,投资者还能从中分析专业研究员的投资逻辑,从而指导自身的投资行为。
但券商研报也有其局限性。因为市场总是不断变化,尤其一些突发事件的发生,会使券商研报的内容显得滞后。另外,券商作为市场的参与者,利益的相关使得报告不能完全客观中立,有时甚至会对投资者造成误导。所以,在研读券商研报时,投资者还需擦亮双眼,尽量选择口碑良好、实力较强的券商,且不能只看一家观点,最好“货比三家”、博采众长,在比较中进行全面分析。
Ⅹ 请问怎么知道机构预期一只股票业绩是多少
预期就是猜的,一般都不准确
根据一个是前几个季度的盈利情况,来预测盈利的环比增长或减少
比较去年同比的增长或减少情况
然后是行业平均盈利水平带来的盈利展望
用心点的调研会看看企业的会计报表,收购或卖出资产带来的盈利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