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购入股票的会计分录
购买股票时,应进行的账务处理为: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按其公允价值)
投资收益(按发生的交易费用)
应收利息(按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贷:银行存款(按实际支付的价款)
交易费用是指可直接归属于购买、发行或处置金融工具新增的外部费用,包括支付给代理机构、咨询公司、券商等的手续费和佣金及其他必要支出。
购买股票时,公司应该做如下处理: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投资收益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1)用存出投资款购买股票的会计分录扩展阅读:
会计分录亦称“记帐公式”。简称“分录”。它根据复式记帐原理的要求,对每笔经济业务列出相对应的双方帐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在登记帐户前,通过记帐凭证编制会计分录,能够清楚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归类情况,有利于保证帐户记录的正确和便于事后检查。每项会计分录主要包括记帐符号,有关帐户名称、摘要和金额。
会计分录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简单分录也称“单项分录”。是指以一个帐户的借方和另一个帐户的贷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复合分录亦称“多项分录”。是指以一个帐户的借方与几个帐户的贷方,或者以一个帐户的贷方与几个帐户的借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为了保证帐户对应关系的正确、清晰、便于了解经济业务的内容,会计分录必须严格掌握一借多贷或一贷多借的基本原则,不允许多借多贷。
B. 存出投资款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存出投资款是指企业已存入证券公司但尚未进行短期投资的现金。
企业向证券公司划出的资金,应按照实际划出的金额,借记“存出投资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购买股票、债券等时,按实际发生的金额,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贷记“存出投资款”科目。
存出投资款账务处理:
(1)向证券公司划出资金时,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贷:银行存款,
(2)购买股票、债券等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C. 存储投资款购买证券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如下: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证券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持有至到期投资:通常情况下,包括企业持有的、在活跃市场上有公开报价的国债、企业债券、金融债券等,是指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到期日固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拓展阅读】
会计分录亦称“记账公式”。简称“分录”。它根据复式记账原理的要求,对每笔经济业务列出相对应的双方账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在登记账户前,通过记账凭证编制会计分录,能够清楚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归类情况,有利于保证账户记录的正确和便于事后检查。每项会计分录主要包括记账符号,有关账户名称、摘要和金额。会计分录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简单分录也称“单项分录”。是指以一个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个账户的贷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复合分录亦称“多项分录”。是指以一个账户的借方与几个账户的贷方,或者以一个账户的贷方与几个账户的借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
三要素一,记账方向(借方或贷方)
二,账户名称(会计科目)
三,金额
种类
根据会计分录涉及账户的多少,可以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
简单分录是指只涉及两个账户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复合分录是指涉及两个(不包括两个)以上账户的会计分录。
格式
(1)先借后贷,借贷分行,借方在上,贷方在下。
一借一贷:
借:科目A 金额1
贷:科目B 金额1
多借一贷:
借:科目A 金额1
借:科目B 金额2
贷:科目C 金额1+2
一借多贷:
借:科目A 金额1
贷:科目B 金额2
贷:科目C 金额1-2
(2)先借后贷,借贷同行,借方在左,贷方在右。
一借一贷:
借方科目甲 贷方科目乙 金额1
多借一贷:
借方科目甲 贷方科目空 金额1
借方科目乙 贷方科目空 金额2
借方科目空 贷方科目丙 金额1+2
一借多贷:
借方科目甲 贷方科目空 金额1
借方科目空 贷方科目乙 金额2
借方科目空 贷方科目丙 金额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