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成本法下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股票股利,和现金股利,投资单位确认投资收益吗
成本法下:
1、宣告时: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实际收到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2、股票股利不需要做处理
❷ 持有期间取得的现金股利计入投资收益吗
是会计入的。企业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取得的现金股利直接计入投资收益即可。企业购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目地,其实和很简单就是为了赚钱。企业在持有期间收到投资企业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息时,通过投资收益进行核算即可。
(2)股票股利是否确认投资收益扩展阅读:
投资,指国家或企业以及个人,为了特定目的,与对方签订协议,促进社会发展,实现互惠互利,输送资金的过程。又是特定经济主体为了在未来可预见的时期内获得收益或是资金增值,在一定时期内向一定领域投放足够数额的资金或实物的货币等价物的经济行为。
可分为实物投资、资本投资和证券投资等。前者是以货币投入企业,通过生产经营活动取得一定利润,后者是以货币购买企业发行的股票和公司债券,间接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投资是创新创业项目孵化的一种形式,是对项目产业化综合体进行资本助推发展的经济活动。
投资是货币收入或其他任何能以货币计量其价值的财富拥有者牺牲当前消费、购买或购置资本品以期在未来实现价值增值的谋利性经营性活动。
投资这个名词在金融和经济方面有数个相关的意义。它涉及财产的累积以求在未来得到收益。技术上来说,这个词意味着“将某物品放入其他地方的行动”(或许最初是与人的服装或“礼服”相关)。
债券有国债、金融债券、公司债券。这个比起股票风险低,但是收益也低。可以选择复利计息。国债是很多人都不能买到的,信誉好、利率优、风险小被称为“金边债券”。金融债券风险相对高些,公司的债券风险最大,收益最高。
基金是指为了某种目的而设立的具有一定数量的资金。主要包括信托投资基金、公积金、保险基金、退休基金,各种基金会的基金。人们平常所说的基金主要是指证券投资基金。
在财务方面,投资意味着买证券或其它金融或纸上资产。估价是估计一项潜在的投资的价格值得与否的方法。投资的类型包括房地产、证券投资、黄金、外币、债券和邮票。
❸ 判断题:在权益法下,当被投资企业宣告分配现金股利时,投资方应将分得的现金股利确认为投资收益。
一,权益法下宣告分配现金股利借应收股利贷长投,实际发放时,借银存贷应收股利,成本法下要确认投资收益,所以此题是错的。
二,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的时候,一般是借记“应收股利”,同时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科目,当损益调整明细科目的余额不够冲减的时候,再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一般不够冲减的情况最常发生在,投资年度,被投资企业分配上年现金股利。因为这是,一般损益调整科目还没有发生额。
三,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分派现金股利,投资单位分得的现金股利没有超过已确认的损益调整的,就要冲减“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超过部分(也就是当损益调整明细科目金额为0时),即冲减“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分录是:借:应收股利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涉及时)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投资当年分得的现金股利也是按以上原则处理,因为没有确认过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所以直接冲减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四,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在被投资企业宣告分配现金股利时,投资企业的会计处理是:C.借记“应收股利”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宣告发放股利时不影响损益,不计入投资收益科目,
五,通常情况下,小企业对其他单位的投资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的20%或20%以上,或虽投资不足20%但具有重大影响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企业对其他单位的投资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的20%以下,或对其他单位的投资虽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的20%或20%以上,但不具有重大影响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
六,以现金购入的长期股权投资,按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包括支付的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作为投资成本。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应按实际支付的价款减去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后的差额,作为投资的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金额,借记“应收股利”科目,按实际支付的价款,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❹ 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发放的现金股利为什么不确认投资收益
这句话是错误的。
权益法核算,
被投资单位宣告现金股利,投资企业按照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计算应分得的部分,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成本法核算,
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该投资企业持股以后利润的股利,才可以确认为投资收益,如果是持股以前的利润的股利是要冲减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
❺ 长期股权投资情形下,为什么收到分派的股票股利不能确认为投资收益的
楼下说的根本就是现金股利在成本法和权益法下的不同处理,根本就不是股票股利。。。。
股票股利只是股票数量的增加,没有持股比例的变化。
如果被投资单位不发放现金股利,咱有再多的股票能带来经济利益流入吗?所以,股票股利不确认投资收益
❻ 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获得的股票股利,为何不涉及“投资收益”
发放股票股利只是增加了持有的股票数量,但股票的总价值是没有变化的,所以不确认投资收益。只有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是确认投资收益的。
比如10股送10股,虽然持股数量变成了原来的两倍,但每股价值是原来的一半了,总价值不变。
❼ 股票股利怎么核算
股票股利的核算公式:
每股股利计算公式,每股股利=股利总额/普通股股数=(现金股利总额-优先股股利)/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股利总额是用于对普通股进行分配的现金股利的总额,普通股股数是企业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不是加权平均数)。
会计处理
(一)上市公司(即被投资企业)
被投资企业应当在该方案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权力机构批准并在工商部门办理完增资手续后,按实际发放的股票面值,借记“利润分配——转作股本的普通股股利”,贷记“股本”。
(二)投资企业(即上市公司股东)
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应用指南规定:被投资单位分派股票股利的,投资方不做会计处理,但应于除权日注明所增加的股数,以反映股份的变化情况。也就是说,投资企业收到股票股利时,不用作会计处理,只需在备查簿中登记所增加的股数。
原因是投资企业收到股票股利时,并没有增加资产或所有者权益,持股比例也没有增加。在股票未出售前,未实现增值,因此除权日不能将股票股利确认为投资收益。
❽ 请问在权益法下:发放股票/现金股利,为什么不确定投资收益各位高手从权益法的原理角度说明)
发放股票股利,只是所有者权益内部的一增一减,投资单位不做账。发放现金股利,相应的要减少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此时没有投资收益入账。
❾ 股票股利是否记入投资收益
1、股票股利不记入投资收益,公司收到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计入投资收益。
2、公司收到的股票股利不做账务处理,获得股票股利的投资者,只是持有的股票数量有所增加,但在公司中所占权益的份额并未发生变化;公司分派股票股利时,分配股票股利会减少留存收益,增加股本,只是股东权益账户的内部结构发生了变化,但公司的股东权益总额并未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