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5本投资经典都是什么
1、金钱游戏---亚当·史密斯
2、象大亨般思考---威廉·希尔
3、漫步华尔街---伯顿·莫基尔
4、巴菲特:美国资本家的特质---罗杰·罗威斯坦
5、征服股海---彼得·林区/约翰·罗富齐
6、超越指数---乔治·索罗斯/拜伦·韦恩/克莉丝·汀娜柯南
7、专业投机原理---维特·施勃伦/苏利文·布朗
8、股市大亨/新股市大亨---约翰·崔恩
9、金融怪杰---杰克·史瓦杰
10、论凯因斯---罗伯特·史卡斯基
11、股市作手回忆录---艾德温·李佛瑞
12、智慧型股票投资人---班杰明·葛拉汉
13、非常潜力股---菲利普·费雪
14、华尔街浮沉四十五载---威廉·甘氏
15、股价趋势---罗伯·爱德华/约翰·麦基
16、与天为敌---彼得·伯恩斯坦
17、战胜道琼斯----麦克·欧希金斯/约翰·道恩士
18、放空巧术---凯萨林·史丹利
19、统计会说谎---达伦·霍夫
20、一九二九年股市大崩盘---约翰·高伯瑞
21、混乱中的困惑---乔瑟夫·迪拉维加
22、异常大众妄想与群体疯狂---查尔斯·麦凯
23、股票市场显相实录---佛瑞德·席德二世
24、骗子的扑克牌游戏---麦克·路易斯
25、门外的野蛮人---布莱恩·布洛夫/约翰·希利亚
很不好找,希望给多加分
Ⅱ 保守型的投资者 跪求英语翻译
1. As a rookie, I was a conservative investor in the stock market is still in wait-and-see status. 2. I recently mixed Fund and Capital Preservation Fund is very interested in
Ⅲ 炒股有什么技巧怎样买涨停股票技巧
办理好股票账户后,使用技术分析,找到主力(大单)流入流出的成交量上留下的痕迹,来判断主力进行到哪一步了,之后根据具体的技术建模或分析,进行选股,并根据主力流入流出的累计值和时间点,买卖股票。
前两天刚看到“财经重数据”微博(网页链接)、微信公众号(网页链接),准确预测到医药板块多个涨停,根据计算分析到医药板块主力资金连续多日流入。推荐给大家可以看看。“财经重数据”是一支高学历创建的公众号,这个团队是一支以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算法来进行量化分析的专业团队。每天推出信息,同时又专门的算法网页提供给大家使用。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技术分析是大概率正确,也就是大方向是正确的,但无法实现100%正确,因此需要组合投资,因此需要使用止盈止损的策略来应对小概率事件,从而实现盈利。
至于那些炒股书籍基本上没什么卵用,如果想学习一些基本知识,倒是可以看看,但别看什么炒股大神说股票等这类没水平的内容。我建议可以看看经济学的基本知识,以及二级市场的整体框架性的介绍,其他都无用。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举报|评论
xjunerr
采纳率:33%擅长:暂未定制
其他回答
学会正确的技术分析筹码分析知识,不要走弯路最快
比如那些事后看图说故事的技术分析知识,就完全不能用不能学,比如股票涨了,涨得时候什么指标金叉就说因为指标金叉所以涨,但这里的原理,拿kd指标来说,他是根据9天周期的最高价,最低价和最后一个收盘价的比例关系计算出rsv,再用移动平均线的方法得出k.d值,也就是说,是先有价格变化,才有kd指标的图形变化。靠技术指标分析股票顺序完全不对,事后看图说,怎么都对,用来事前判断,错误率很高。
技术分析的核心,是通过主力进出股票在k线成交量上留下的痕迹,来判断主力进行到哪一步,之后大概率如何,这才是技术分析。
技术分析能做到大概率正确,但不可能100%正确,那么就需要用纪律,也就是科学的止盈止损策略来应对小概率的错误,从而避免大赔的可能。
至于书籍,基本没有,大部分技术分析的教材都是诞生于几百年到几十年前那个没有成交量,没有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品的年代,不经过调整不能在现代股市使用,然而翻译这些书的人基本都不懂股票,所以压根不会调整,看书学习你会走弯路
Ⅳ 巴菲特的相关书籍
个人感觉看投资类的书不求多而求精,以下是搜集的一部分书,像巴菲特本人着作《从100到160亿》还是买一本回家慢慢体味吧。
经典名作推荐《巴菲特原则》,《巴菲特经典投资案例》,《巴菲特怎样选择成长股》,《投资圣经:巴菲特的真实故事》(连载http://www.people.com.cn/GB/jingji/8215/30241/)。
一个资料很全的投资论坛,注册下,你会发现投资天地如此宽广,世界如此大同:http://bbs.macd.cn/
英国人里奥·高夫写的《一次读完25本投资经典》(吉林人民出版社),里面有几本书值得推荐给大家。里奥·高夫推荐的第一本书是《金钱游戏》(亚当·史密斯)。这本书在中国大陆没有译本,很奇怪,因为里面的一些故事情节还是蛮有意思的。比如身为投机客的作者为了赌赢可可的上涨期货合约,派了一名“间谍”马文去非洲加纳,考察那里的虫害是否严重。不幸的是,马文在丛林中被水蛭叮满了全身,又被村子的居民扔进了一个热油锅里。史密斯最后当然是损失惨重,但马文并没死,那些热油是给他治伤的。
第二本书是《像大亨般思考》,我不敢恭维。这种励志书与传销一样,有着很大的市场,可我一点兴趣都没有。同样,我也多次拿起罗伯特·清崎写的《富爸爸穷爸爸》之类的书,可读了几行字,便觉得像个肤浅的骗子的巧舌如簧。当然我佩服这个美籍日本人通过《富爸爸》系列发财致富的本领,但他向人灌输的“智慧”实在小儿科。
《漫步华尔街》(伯顿·麦基尔)。这本书很棒,它是我的启蒙书籍之一。我1991年进入上海证券交易所后,坊间还没有什么合适和有趣的证券书籍,只有台湾地区过来的一些图书在充数。而《漫步华尔街》就是大陆最早翻译的一批投资经典之一(2002年的上海财大版是近年最新的译本)。尽管十几年过去了,我仍然对麦基尔从猩猩掷飞镖得来的投资组合可以大胜基金经理人的例子记忆犹新,而且我赞同里奥·高夫的评论,《漫步华尔街》是对“股市不同的理论提出最详尽、清楚解说的投资经典”。2004年麦基尔应博时基金公司的邀请,来到中国讲演,似乎没有引起像其他投资大师来华般的轰动,但我看了记者对他的访谈录,还是倍感平实、亲切。如果一个初入市的投资者想真正入门“华尔街”的话,或不想被充斥着骗子的股评家蒙蔽,不妨先读一下《漫步华尔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也曾出版了麦基尔与中国大陆在美国的学者梅建平合着的《全球猎商机》,却逊色不少。
《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
《巴菲特:从100元到160亿》
《巴菲特:美国资本家的特质》(罗杰·洛文斯坦),海南出版社的书名译为《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世界首富沃伦·巴菲特传》,这似乎更加贴切些。这本书是巴菲特传记进入大陆最早也是最好的一本。当然后来出版的大量有关巴菲特的书籍也不错,如《福布斯》评出的“全球最具响应力的二十部商业书”中的《沃伦·巴菲特之路》(小罗伯特·G·海格士多姆)。除了《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外,《投资圣经》(安迪·基尔帕特里克)和《巴菲特:从100元到160亿》颇值得一读,前者未必精彩,但很细微很全面,简直就是有关巴菲特的网络全书,可以当辞典翻查。后者由巴菲特写的公司年报文章摘编而成,天底下可能没有第二家公司的年报,会受到如伯克希尔公司年报那般的热烈欢迎。这当然有着狂热崇拜的成份,但巴菲特亲笔写的东西也确实引人入胜。而且,我以为比起各种巴菲特的传闻轶事,年报是最伟大的投资教科书。遗憾的是,《巴菲特:从100元到160亿》未收录近几年的巴菲特年报摘录,也没作过修订。
《战胜华尔街》
《征服股海》(彼得·林奇)这本书在上海财大版上译成了《战胜华尔街》。彼得·林奇是共同基金经理的杰出代表,为了基金营销,有些基金公司会花功夫包装“明星经理”,彼得·林奇也是由富达基金公司推出的明星。不过,大多数明星基金经理都随风消逝,像彼得·林奇那般有自己的投资哲学并至今被人认可的经理可谓凤毛麟角。彼得·林奇有一个投资观点我一直很受用,那就是你不必千里迢迢或费尽心思去调研自己不熟悉的上市公司,好股票就在你身边,比如你夫人爱穿的服装自己孩子爱喝的饮料。彼得·林奇和巴菲特有一点是共通的,不买自己搞不懂的产品和公司股票,比如一些“神秘”的高科技产品。我最近又细读了他的另一部作品《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觉得林奇真是个很平实通达的人物,不偏不倚,高人啊。一般来说,基金经理都不会倡导散户自己投资,否则他们收谁的管理费呢。林奇却不然,他谈到散户投资有很多优势,没有必要去买基金。另外,一般基金经理也喜欢把自己包装成一个“专家”,至少要“专业”,让傻傻的客户肃然起敬,而林奇强调“我将继续尽可能地像一个业余投资者那样思考投资上的问题”。大多数投资股票的人还有一个偏见,就是对买房兴趣不大,可是林奇劝大家投资股票前先买房,他认为,同样是买股票和房产,后者大多时候不会像投资股票那般让你后悔不已。
彼得·林奇有些直觉很深刻。有一次,林奇到一家名为Tandon的热门软件公司去,见到一位投资者关系办公室的人员,他来公司的时间不长,却持有公司股票和期权的市值达2000万美元。一位普通工作人员因公司变得如此富有,让林奇顿生警觉。Tandon股价已上涨了8倍,市盈率极高,若再涨一倍,他的资产不是变成了4000万美元?林奇果断地拒绝了购买Tandon的建议。后来,Tandon从35多美元跌到1美元多。
《金融炼金术》
《开放社会》
投资大师都挺有风格的,索罗斯和林奇迥然不同。林奇评论索罗斯“是通过制造让人难解的头寸,如卖出黄金,买进看跌期权,对澳大利亚证券进行套期保值,赚了一大笔钱”。而且林奇坦承,他也搞不懂索罗斯的把戏。相对而言,林奇和巴菲特却是很美国化的投资大师,林奇评论巴菲特“是所有人中最为出色的投资者,他所寻找的机会类型跟我的几乎一样,惟一的不同之处在于一旦他找到了这样的机会,就会把这家公司的股票全部买下来。”
比起美国式的实用主义文化,索罗斯显得很玄,他是典型的“老欧洲产物”。除了《超越指数》外,坊间有不少关于索罗斯的传记和“如是说”,可我觉得可以尽量读投资大师自己的着作,尤其是像索罗斯这种很难用“他人”语言概括的人。
正如林奇所言,索罗斯的许多市场举动令人费解难懂,人们便抓住他狙击英镑等故事,大肆渲染,这就把他下降到一个狡诈的对冲基金经理的层面上了。我很幸运,因为索罗斯的着作言必称波普尔,而后者是我大学时代花过功夫研究的科学哲学大师。
由于本文不是专门讨论索罗斯更不是波普尔思想介绍,我长话短说,索罗斯对波普尔的“证伪理论”和开放哲学大为赞赏,决心将它们用到金融市场上去。索罗斯认为自己不仅没拥有绝对真理,而且也没必要通过“实践”来检验自己的理念是不是真理,他的行动哲学就是要不断被“证伪”,也就是说随时准备出错,然后修正之,因为这对一个在瞬息万变的全球市场上的投机客太重要了。
索罗斯的《金融炼金术》确实不好懂,不过,我曾把这本书作为陪我游走世界各地的“休闲书”,且读得津津有味!商务印书馆出了他的另两本专着《开放社会》和《索罗斯论全球化》,要好读很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拿来一读。
如果读者想对波普尔有研究,坊间有许多他的译着,但我建议读读《维特根斯坦的拔火根》(长春出版社),里面的两个主人公之一就是波普尔。这书写得非常有趣,可以看出发现开放理论的人未必是开放的人物。
《国际九大投资基金经理访谈录》
这是里奥·高夫推荐的三本书,我觉得没什么大意思。《专业投机原理》(维克多·斯波朗迪)是本畅销书,大陆由宇航出版社出版,书名起得很吸引人,但放在索罗斯的《金融炼金术》的副标题上才合适。因为《专业投机原理》是本大杂烩,拿出许多东西来唬弄人,类似的投资理财书极多,只不过该作者更会包装而已。《股市大亨》/《新股市大亨》(约翰·崔恩)也是畅销书,收集了许多投资大师的故事。不过,我还是建议大家读这些投资大师的原作,原因是故事并不能反映投资智慧和理念。《金融怪杰》(杰克·史瓦杰)描述的是交易员的故事,这类书有不少,随便翻翻而已。
里奥·高夫在选择《股市大亨》时,曾谈到它曾对海外有过较大的影响,但在中国大陆却没有。在九十年代初期,倒是在《上海证券报》的专题版上连载过《国际九大投资基金经理访谈录》(史振邦编译),当时这类书籍在大陆根本没有,所以引起不小的轰动,后来由我们将它编成书籍,很是畅销。到了九十年代后期,我们又将《上海证券报》上的“实战经典”专版上的文章汇成《国际投资基金经理谈股论道》(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但影响力已经明显不如前书。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一次读完25本投资经典》的第十本书是《论凯恩斯》(罗伯特·史卡斯基着)。里奥·高夫认为凯恩斯是投资大师,非常正确。经济学家一般在投资方面是屡战屡败,像大经济学家费雪在1929年大崩溃前夕仍乐观过头,已成为经典案例。而1998年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直接操盘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覆灭,使人们对经济学家的实践能力的怀疑更是雪上加霜。但凯恩斯是个例外。这倒不是说凯恩斯曾从事期货、股票、外汇等多种投资,而且成绩似乎不错(这是大多数人的看法,但有人也认为凯恩斯最终的投资结果并不成功),而是因为凯恩斯在他的着作中时时显露了对投资市场复杂性的深刻理解,如“选美女理论”、“抢座位”,已深入到行为金融学和心理学层面。坊间有凯恩斯文集,其中一本就是《投资的艺术》(江苏人民出版社),不过真正的精华还是那本经典着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股票作手回忆录》
接下来的《股票作手回忆录》(爱德温·李费佛)尽管作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却经久不衰,它确实像一部经典的西部片般魅力长存。后来很多书有意无意地模仿《股市作手回忆录》,偏偏就是缺了那种感觉和深入人心的激烈。这本书描写的是美国早年的市场环境,充满了欺诈和操纵,但许多教训和经验值得后人借鉴。按高夫的说法,最让人感慨的是书中的原型交易员大败于1929年的股市崩盘,一蹶不振,在1940年饮弹自尽,真是自古“红颜”多薄命啊(在许多方面,出色的交易员与红颜不乏相似之处)。在中国大陆,《股票作手回忆录》从来没有畅销过,却是一本常销书。
《证券分析》
《聪明的投资者》
《价值再发现:走近投资大师本杰明·格雷厄姆》
本杰明·格雷厄姆的《智慧型股票投资人》更多地被译成《聪明的投资者》,它是巴菲特向崇拜者推荐的必读书。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是基本面分析派的开山力作,当然经典,不过我却几番犹豫是否要列入55本书目中去,因为我自己也没读完!在我筹划期间,就定下一个标准,那就是无趣的或硬啃的书都不列入进去,如威廉·夏普的《投资组合理论与资本市场》也许很重要,可是我只是选了一部分阅读而已。我虽然读过许多大部头的金融投资教科书,却总觉得不少论述华而不实。
《证券分析》太晦涩,《聪明的投资者》好读点,但我还建议大家读一本叫《价值再发现:走近投资大师本杰明·格雷厄姆》(机械工业出版社),这本书精选了格雷厄姆的一些文章、演讲及访谈,如在1932年《福布斯》杂志上发表的《美国企业是否值得活下去?》,当时纽交所挂牌的公司中,超过30%的公司股票的价值低于其解散并清算出售的价值,格雷厄姆向大家发出信号,现在该是安全地回到股票中去的时候了。还有一篇是1955年3月格雷厄姆在美国参议会银行货币委员会上的证词,主要是讨论影响股票买卖的因素是哪些,它的轰动性当然不能和老摩根在去世前不久的国会证词相比,但非常有趣,值得一读。《价值再发现》还发表了格雷厄姆在纽约金融学院的演讲稿,共有十讲,也是清晰了解这位证券分析之父思路的好办法。
格雷厄姆的着作在大陆翻译得较全,如《储备与稳定》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解读》都有中译本。
《怎样选择成长股》
《非常潜力股》(费利普·费舍),海南出版社的译名是《怎样选择成长股》。众所周知,巴菲特将自己成功的理论基础归于两个人,一个是恩师格雷厄姆,另一个就是费舍。通俗地说,格雷厄姆教巴菲特如何拾起还能吸上几口的烟蒂,而费舍教他如何发现味道极佳的好烟。价廉物美的股票固然好,可不易找,尤其是在大牛市中,而费舍认为,价贵物美的股票也可以买,因为随着企业的成长,价贵会变得相对便宜。格雷厄姆与巴菲特面临的市场环境迥然不同,一个是二次大战前且遭遇大萧条的熊多牛少的市场(格雷厄姆在1929年的大崩盘后丧失了35%的价值),另一个是战后美国走向全球经济独霸的阶段,投资策略和方法当然会改变。关于费舍的成长股理论,我曾在几年前的《财经》杂志上长文介绍过,以新闻报道为价值取向的主编胡舒立对我不厌其烦的一期又一期的文章失去了耐心,终于一次在我的文章最后加上“本文完”的字样,强行停止长篇大论,有趣得紧啊。
从阅读效果看,熊市里读格雷厄姆、牛市里读费舍比较合适。
《江恩:华尔街四十五年》、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
高夫下面推荐的两本书是有关技术分析的——《江恩:华尔街四十五年》(江恩)和《股市趋势技术分析》(罗伯特·爱德华和约翰·迈吉)。对这两本书,高夫与其说是将信将疑,还不如说是基本否定,勉强推荐只是因为它们对不少投资者有影响力。好笑的是,高夫竟把《股市趋势技术分析》比作希特勒的《我的奋斗》,原因是它们都有历史价值!
绝大多数投资大师对技术分析派不屑一顾,乃至于认为他们在行江湖骗术,我过去也如是想。在十多年的中国股市中,股价波动主要是由政策、人为操纵和偶然的公司盈利因素决定,技术分析如何有用武之地?我曾有一个观点,读懂技术图形只对想和庄家一赌的人有用,这与如何辨识地下钱庄的地址一样。庄家在每天股价的行走上做足功夫,划出技术分析经典图型,让参与者一起入局赌一把。
至少从中国股市的经验看,技术分析派中出的骗子最多,像写《短线是银》的唐能通之流数不胜数,对散户的伤害也最深,但接受所谓技术分析的土壤很肥沃,因为不劳而获赚快钱是人的欲望。
我现在仍没有改变上述看法,但试图对技术分析做点研究,因为它是金融心理学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了解它,做不好投资。技术分析的重点是研究趋势,虽然它未必能清晰地指出趋势。但绝不能和趋势作对,是一条重要的控制风险原则,很多人知道却经常做不到这点,如果利用技术分析的“教条”督促一下自己,未必是件不妙的事情。又如,技术图型有种“自我实现”效应,很多人抛售股票的原因仅仅是别人在抛,反之亦然。
《江恩:华尔街四十五年》中最好的章节可能是“历史上的大炒家”,江恩举了不少大炒家的故事,其中一个就是上述股票作手利文摩尔。江恩称利文摩尔是个有信用的人,他虽然屡屡破产,但只要恢复元气,一定还债(包括欠江恩的钱)。高夫曾提到利文摩尔在1929年便彻底失败,而江恩说他在1934年再次破产后又赚了钱,当然最后确实在破产状态下自杀。《金融心理学》的作者拉斯·特维德还提到过利文摩尔是如何逃过1929年大崩盘的,当时他雇佣40名“统计员”作为助手,在没有计算机的情况下,对下跌和上涨的股票家数进行计算。在他们广泛选取的1002只股票中,有614只同一时期下跌,只有338只上涨,所以尽管工业指数成份股涨势喜人,利文摩尔感到大势不妙,赶紧走人。
江恩对这位大炒家的总结是:“利文摩尔的弱点之一是他除了学习如何赚钱之外,什么都不学。他从不学习保存资金的方法。他贪心,有权力欲,所以当他赚了一大笔钱以后,就不再稳妥地进行交易。他试图让市场跟着他的意愿走,而不是等待市场自然地转势”。这也是所有最终失败的大炒家的通病,当他们赚到大钱后,就忘却了遇事小心谨慎的成功之道,变得过度交易,没考虑意外的出现,忘乎所以,最后市场经常只有他一个买家,其他都是卖家。
江恩的下面一段话已超出了技术分析的范畴:“任何投资者都应在交易的时候记住,他可能是错的。那么他怎样才能纠正错误呢?答案是设置止蚀单,这样可以减少损失。除非一个人知道他要冒多大的风险,以及在一笔交易中他的资金要冒多大的风险,否则他就不应该开始投机。因为如果不知道这些基本的规则,那么他迟早会因为意外的出现而爆仓”。
要掌握技术分析势必要了解心理学,《股市趋势技术分析》的作者之一约翰·玛吉还有一本《战胜华尔街》的书也由机械工业出版社译出。坊间有无数的“战胜华尔街”,这本叙述的是“成功投资的心理学与哲学”,有点意思。比如书中讲了很多有关地图的故事,不失为一种理解技术图形的哲学涵义的方法。
《与天为敌》
里奥·高夫推荐的第十六本书是彼得·伯恩斯坦的《与天为敌》。伯恩斯坦是《投资组合管理期刊》的创办者(1974年),更是一位将复杂的投资理论和观念注释成风格清新的故事的高手。我每每读伯恩斯坦的书,就觉得是在读历史小说,极有快感。《与天为敌》的副标题是“风险探索传奇”,从希腊、文艺复兴一直聊到现代,主要涉及不少概率问题,但写得极人性化。伯恩斯坦的另一本《投资革命》(上海远东出版社)讲的是马克维茨、默顿、萨谬尔森、米勒、莫迪格里亚尼等经济学家是如同把高深莫测的理论用于华尔街的实践上的,读者看完之后,就不会被所谓的“火箭科学”之流的金融工程蒙得晕头转向了。伯恩斯坦的另一本书《黄金的魔力》没有中译简体字本,写的是黄金的历史,大家之作。
《投资组合管理期刊》对伯恩斯坦的助益很大,他坦承:“是这份杂志使我更年轻了,而非别的什么东西,因为学习的过程是很紧张的,当你必须要读所有那些材料——是你细读,而不是浏览,并且好的坏的都读——你就不能不从中学到东西”。
伯恩斯坦近年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过一篇《投资的核心》的短文,描述不确定性始终围绕着我们,其中不乏警句般的风格:
“在投资者头脑比较冷静的时候,投资者知道他们没有能力预知未来。然而,在处于极端恐慌或狂想的心理状态下时,他们对其预测变得非常大胆:他们的行为使人感觉好像不确定性已经消失了,结果是毫无疑问的一样。现实突然转变成了那个假象的未来,其中结果是已知的。这种情况是很少发生的,但他们也是难以让人忘记的:市场的大起大落就是由投资者的心里从怀疑到确定的转变形成的”
“历史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多的有关市场行为的教训,尽管如此,以延伸不可重复的过去的长期因素适用范围方式来预计长期期望收益是非常危险的。尽管没有人会怀疑老摩根的推测,即资本市场永远是在波动的,但是并没有事先确定的市场必定会恢复到的均值。在20年或者30年中收益率即使只有1—2个百分点的差异,也会造成最终财富的巨大差别”
“投资不像许多其他的领域:因为不确定性是根深蒂固的,大多数的胜利都会属于乌龟,而不属于兔子”。
《24天:安然垮台真相》
《玛莎的公司》
我不明白高夫接下来为什么推荐《战胜道琼斯》(麦克·欧希金斯/约翰·道恩士),因为它的内容很普通,没看出什么成功之道来。而下面的《放空巧术》(凯萨琳·史丹利)和《统计会说谎》(达伦·霍夫)被上海财大出版社译成《卖空的艺术》和《统计陷阱》。《统计陷阱》是本很有趣的小册子,由一位有统计背景的新闻记者所写,但它首先最适合的是广大的新闻工作者,因为他们稍有统计常识,不会犯很多低级错误。《卖空的艺术》也不错,有许多个案,可是缺乏具体的情境。我建议大家读两本有助卖空的书,一本是《24天:安然垮台真相》(上海远东出版社),另一本是《玛莎的公司》(中信出版社)。
安然公司欺诈案早已真相大白,似乎没什么可深挖的地方。我当时见到《24天:安然垮台真相》,也是这个意思。但有位朋友建议我一读,我看后才发现安然公司垮台有相当的偶然性,它肇始于公司的CEO斯基林的辞职,《华尔街日报》的两位记者觉得有点奇怪,便想写点东西,后来他们又很偶然地发现了公司年报中的“相关合作交易”的栏目,这些东西早被许多分析人员和基金经理读过,记者们却找到了公司财务总监法斯托在关联公司兼职的情况,本想抓些“小辫子”,没想越搅越浑,事情一发不可收拾。当然,在书中也介绍了一些放空者竭力帮助记者的故事,他们是揭穿黑幕不可缺少的一环。
放空的真正艺术在于不仅能够看空一家公司或一个市场,还得在合适的时机放空,这确实需要“一叶知秋”的本领,乃至运气使然。对于喜欢人文历史思索的朋友,还可以看看林达写的《总统是靠不住的》(三联书店),“水门事件”直接导致了尼克松下台,而人们是如何放空政府的,可以看其中的详细叙述,看后也许会和我有同样的感慨:现实远比故事要离奇,有许多事情非我们人力所及。
《玛莎的公司》反映的是另一个故事。女主人公玛莎是美国家居时尚的代言人,她的玛莎·斯图尔特多媒体公司于1999年10月18日开盘交易,发行价是18美元/股,当天开盘价为37美元/股,上涨了107%,但在随后的6个月里,股价下跌了48%。事情并没完,她又因内幕消息,抛售了一家生物制药公司的股票,而被法院审判。整个过程也是离奇、精彩,让人深思。对大多数投资者来说,与其是主动卖空,不如说是要防天有不测风云。
里奥·高夫最后推荐的六本书都很有价值。《一九二九年股市大崩盘》经常被人提及,自是一本经典之作。作者加尔布雷思并不为主流经济学所接受,可是对社会大众有影响力,文笔也很浅显易懂,这本书即将由上海财大出版社译出,我们静候佳音。
《混乱中的困惑》(乔瑟夫·迪加维加)收入海南出版社的《投机与骗局》中。这本书在1688年已出版,用的是对话形式来解释当时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市场的运作,但书中所描述的种种现象似乎也发生在今天的市场中——混乱、疯狂,充斥着人性弱点的暴露。
《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
《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麦里斯·麦基)不单是本投资经典,也是一本人类愚行的总记录,如十字军东征、“女巫”、占卜术、催眠术、圣物崇拜、决斗等历史故事。《投机与骗局》只收录南海公司、郁金香和密西西比计划的几个大泡沫,相比之下,视野狭小了些。在中国九十年代初的上市狂潮和九十年代末的世界科网泡沫中,我们都会看到南海泡沫的影子。当时的“股份公司申请”中有:马匹保险公司、头发贸易公司、为所有男女主人因为仆人造成的损失而保险的公司以及“经营和承揽巨大好处,但是没有人知道它是什么公司”。
《客户的游艇在哪里》
《股票市场显相实录》(费雷德·施维德)明显没有《客户的游艇在哪里》的译名那般直奔主题和生动,也就是说港湾里到处是经纪人的游艇,却不见客户的游艇。这书事实上讲的是金融中介机构的盈利之道及随时可能出现的忽视客户利益的腐败,比如基金可以亏得一塌糊涂,但基金经理照样收取管理费等。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聪明的人不应该“买股票”,而是要么“卖股票”,要么做“交易中介”。也就是说,自己搞家公司上市或者为别人包装上市,这样就避免了投资风险。中国的绝大多数券商的死亡之旅是与自营有关,他们自己充当了交易主体,把自己的风险全部暴露却无法防范。如果这些券商仅经营经纪业务,即使没有赚大钱的投行业务,生存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说谎者的扑克牌》
《营救华尔街》
《世纪大拍卖——俄罗斯转轨的内幕故事》
《悲观博士考夫曼论货币价值》
《说谎者的扑克牌》的作者迈克尔·刘易斯是个极机智的写手。他曾是所罗门兄弟公司的债券交易员,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叙述出来,有黑色幽默风格,让人忍俊不禁。所罗门公司是80年代华尔街极富个性的公司,它出了很多人才,后来又演绎了许多故事。例如,已超过路透社的财经信息商彭博创始人、纽约市市长布隆伯格就出自所罗门公司,当时年已不惑的他被炒鱿鱼,不得不自创事业。《说谎者的扑克牌》写到1988年、1991年所罗门公司因操纵政府债券丑闻而差点倒闭,后被巴菲特解救,故事情节可见《华尔街黑幕》(四川人民出版社),作者是马丁·迈耶,海南出版社推出了他的很多着作。迈耶的文风应属通俗财经类,可总透露一股陈腐味,让人难以卒读。如果把他的着作与伯恩斯坦比较,高下立见。
债券丑闻的主角之一是梅利韦瑟,他是所罗门公司的董事和王牌债券交易员,《说谎者的扑克牌》就是以他登场亮相为开头的。巴菲特接手所罗门后,对公司的交易文化颇为感冒,梅利韦瑟不得不离开,创办了后来轰动一时的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于是又成为《营救华尔街》一书的主角。当公司面临破产,很想出资营救的巴菲特最终没有动手,可能是与他对梅利韦瑟的交易文化不以为然有关。《营救华尔街》和《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的作者同是罗杰·洛文斯坦,他将复杂晦涩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前因后果写得如此扣人心弦,真是有本事。坊间还有一本英国作者尼古拉斯·邓巴的《创造金钱》(上海人民
Ⅳ 请高手推荐几本期货股票书籍精品
历史上30本你必读的交易书籍(Top 30 history trading books)
来源:网络
作者:未知
虽然很长,但我想你应该认真的看完。
我之所以用这个题目,而不用top 30 financial books,or top 30 investing books,or top 30 speculation books,因为想从一个交易者的角度来看历史上排名的书籍,虽然我用了多年的时间,每天消耗在美国图书馆达十几个小时,但这不表明这些推荐的书是最好的,当然有个人的偏见和爱好,公正在这个社会是不存在的,但合理是尽量的。法律没有完美的,但自律是应该的。所有图书基本上不是启蒙的。所有这些书籍在东方华尔街论坛都有下载。
我不是说中国的交易分析书籍不好,当然也有很经典的,遗憾的是我读过一些,感到还是英语的比较好,这是我的偏见,可能也是我愚钝的缘故。
以下这些书籍我大多读过,有些还读过几十遍,我个人的看法,如果人只是为了钱来到这个社会,那么要读的书籍真是太少了,因为你读过的非金融方面的书会成为你正统负担,而这些将为你的交易带来偏见,以至于你不得不一层层的剥皮,而成为一个好的交易师。
给你的孩子一个忠告,我在一个讲座中也讲过这句话,当然遭到很多谴责。如果你想让孩子成为亿万富翁,那么就应该让他读最值得读的书,很多书只能是浪费青春,读了太多只能加重交易的负担,最值得读的书太少了,当然投资中的经典是最值得终身研究的。什么佛教基督最好不要碰。做人和炒股完全是悖论,当然这也不意味着我做人不怎么样。高学位并不能带来最高受益,看看炒股的巴菲特,读了什么书,当然是那本他老师经典的《证券分析学》了,我这里并不提倡你去读那本书,因为经典的基本分析已经被经典的投机分析取代了。这是我个人的观点。
另外就是翻译问题,很多书翻译作者还没弄清书的真谛,为商业利益而翻译,建议能读英文原着最好,当然不能读的只好撮合翻译了。
这里我尽力提供准确的翻译,当然我的水平也不是最好的,。
我也想写一本经典的书,可是那是我退休以后的事情了。
一、10本经典的所有交易员需要终身领会的投资投机书籍
1. How to Trade In Stocks 怎样交易股票by Jesse Livermore (Author)
这本书是关于这个自杀者的总结,假使这本书出的早些,作者又会名垃圾下的,这个人就是李佛摩尔。
子书: Jesse Livermore: World's Greatest Stock Trader 李佛摩尔:世界最伟大的股票交易者by Richard Smitten (Author)
其实Richard Smitten的这个标题不好,书中讲了很多除股市外的交易,如期货等。
读这本书是不够的,你应该将这四本书一起读,仔细的领悟。
子书: Reminiscences of a Stock Operator Illustrated (A Marketplace Book) 《股票作手回忆录》(大家都这么用这个题目,我也用了,因为太流行了,当然准确的翻译应该是: 一个股票操盘手回忆录的历程。by Edwin Lefevre (Author),Marketplace Books (Author),William J。O'Neil (Author)
子书: Reminiscences of a Stock Operator (Wiley Investment Classics) 《股票作手回忆录》 by Edwin Lefèvre (Author),Roger Lowenstein (Foreword)
说明:这本书排名第一当之无愧,它是立志于华尔街的案头书。
2.《华尔街四十五年》江恩华尔街四十五年英文版(William D。Gann - 45 Years In Wall Street
一代大师江恩,当然是奇人,但要辩证的分析,早年的江恩近于玄学,这本书是它的心血结晶。国内出版过中文版,翻译的不是非常理想。建议务必读原文。排第二是理所应当的。
3. The Mind of a Trader: Lessons in Trading Strategy from the World's Leading Traders (Hardcover) by Alpesh Patel (Author)
操作心经:全球顶尖交易员的交易战略训诫(或训示)(我不喜欢这个翻译: 操作心经:全球顶尖交易员提供的操作建议),另外一本书Beating the Street也堪称经典。
排第三是考虑到交易是一个心灵的交易,任何分析是建立在心灵的考虑之下的。
4. One up on Wall Street: How to Use What You Already Know To Make Money in the Market,Miniature Edition by Peter Lynch (Author),John Rothchild (Author)
各种翻译都有,我把它翻译为:在华尔街崛起 (这个翻译: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太个人化)
排第四是因为这是一个基本面偏多的分析,过分的强调技术分析好比是鱼儿离开了水。
5. How I Made $2,000,000 In The Stock Market by Nicolas Darvas (Author)
我怎样在股市赚两百万。这是一本游记般的书,但书中的理念让很多人成为有名的交易员,特别是大师William J。O'Neil。
虽然这本书比较杂乱,但它提出了交易理念的问题。排第五无愧。
6. Trading for a Living: Psychology,Trading Tactics,Money Management by Alexander Elder
以交易为生,作者心理学角度剖析交易真谛在接触股票、期货、期权等投资工具之前,作者是一名职业精神病医生,最终成为了一名成功的交易员。
凭着敏锐的直觉,作者感悟到了交易的真谛,并且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交易行为、大师崇拜现象、各种技术指标、技术形态和技术分析理论进行了全新的剖析,因此,本书的视角独特而有趣。这本书开始有点平淡,后面的几章值得仔细字斟句酌。我排它第六。
7. Technical Analysis: The Complete Resource for Financial Market Technicians by Charles D。Kirkpatrick (Author),Julie R。Dahlquist (Author)
这是经典的技术分析书籍,远比Murphy's Technical Analysis一书要好。它是初学者或大师的珍爱。技术分析是市场分析的四大支柱之一,哪四大支柱:我个人理解是--市场分析,基本分析,技术分析和心理分析。
8. Come Into My Trading Room: A Complete Guide to Trading (Wiley Trading) (Kindle Edition) by Alexander Elder (Author)
走近我的交易师,(我不喜欢这个翻译:走进我的交易师,理由明显)
这是一个实战方面的书,和子书Entries & Exits: Visits to 16 Trading Rooms (Wiley Trading) by Alexander Elder (Author)有异曲同工之妙。
9. Mastering the Trade (McGraw-Hill Trader's Edge) by John F. Carter (Author)
驾驭交易: 驭交易为你介绍一种循序渐进的方法,助你成长为成功的职业交易者。这本简单明了、必读大全式的才略着作,把深富洞察力的市场慨览同具体的交易策略与概念结合起来,抛开陈旧迂腐的基础和老调重弹的思想,详细展示和考察引起价格运动的背后原因。之所以把它排在这里,主要考虑交易的实施战略问题。
10. Phantom of the Pits
幽灵的礼物,一个神秘的作者,可能因为目前仍活跃于金融市场,所以没有使用真名。
作者把三十年的交易知识和行为习惯改变都归纳到三个交易规则中,代表作者改变思维和行为的能力。这三个规则是一个成功的交易必须的。
子书 The Disciplined Trader: Developing Winning Attitudes by8.Mark Douglas (Author)
(有一本书是美国的一个中国博士写的,叫股票学,可惜我忘了作者的名字,我只记得他是一个穷山沟的孩子,父母以海边捕鱼为生,在一个华尔街的大师的带领下,他走进华尔街,开了一个私募基金,战果辉煌,比哪些吹牛的基金要好几千倍。这是一本内部书,我当时把它弄到了,读了不下十篇,后来送给一位很好的美国朋友了,现在也不好意思要回来,这本书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我走进华尔街的领路人,可能在世界书局还有得卖,大家有兴趣可以让美国朋友买来)。
二、 10本经典的股票书籍
1. The Intelligent Investor: The Definitive Book on Value Investing。A Book of Practical Counsel (Revised Edition) by Benjamin Graham (Author),Jason Zweig (Author),Warren E. Buffett (Collaborator)
智慧投资者,基本分析的典范。投资之父本杰明•格雷厄姆扛鼎之作,要成为智慧型投资人,不仅要以企业主的眼光来投资,投资操作也必须符合稳健、合理的商业原则。当然你要能浏览他的大作证券分析学,也是很受益的,可是有些晦涩难懂,我读到最后,累个半死。
2. Lessons from the Greatest Stock Traders of All Time,John Boik,McGraw-Hill,2004
历史上最伟大的股票交易者的训诫,本书是对李佛摩尔投机规则的全面补充。里面的交易原理值得认真领悟。
3. How To Make Money In Stocks: A Winning System in Good Times or Bad,3rd Edition by William O'Neil (Author)
如何在股市赚钱: 经典的技术分析和基本分析的结合。这本书不多介绍,这是美国西部投资大师的典范之作,和东部巴菲特异曲同工。
4. The Little Book That Beats the Market (Little Books. Big Profits)
by Joel Greenblatt (Author)
小书战胜市场,20年作者每年以40%的收益称霸华尔街,简单是作者的座右铭,小学六年级完全可以击败大投资家。(这个翻译赢得市场手册我不喜欢)
5. Technical Analysis of Stock Trends by Robert D。Edwards (Author),John Magee (Author)
这个不用介绍,大家早已读过。
6.Tape Reading & Market Tactics (Marketplace Classics) by Humphrey B. Neill (Author)
这是一本很老的书,应该翻译为: 报收机(或盘口)理解和市场策略,这本写于1931年的书堪称Tape Reading中的经典,读的时候会有一种历史的沉重感,因为很多书上列出的股票都已经不存在了。不过让我感到惊奇的是居然70多年前的技巧放到今天仍然适用。看来有李佛摩尔讲的的确没错:华尔街没有新东西。为什么读这本书,道理简单,操作是最为简单的一件事,不要弄的太复杂。
7. Market Wizards:Interviews with Top Traders by Jack D. Schwager (Author)
市场魔法师(我不喜欢翻译市场奇才),共有3本魔法师,你一定要全读。
8. 金钱游戏:一个投机者的告白,
安德烈•科斯徒工兰尼是德国最负盛名的投资大师,被誉为“二十世纪的股票见证人”、“本世纪金融史上最成功的投资者之一”他在德国投资界的地位,犹如美国的沃伦•巴菲特。他的成功,被视为欧洲为以威的象征。安德烈•科斯托兰尼是德国股市的无冕之王。德国的投资人,专家及媒体记者,经常以他对股市的意见为依据,决定自己的行动方向,或发表分析文章。
9. Trend Following (Updated Edition): Learn to Make Millions in Up or Down Markets by Michael W. Covel (Author)
这是一本很流行的书,它带来趋势是你的朋友的经典理念。
10.The alchemy of Finance,金融炼金术 ,这是索罗斯一本难懂的书,但也是值得反复玩味的书。
三、 10本期货商品外汇经典书籍
1. Technical Analysis of the Financial Markets: 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Trading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New York Institute of Finance) by John J. Murphy (Author)
期货市场技术分: [美]约翰.墨菲
本书为美国纽约金融学院教材,本书系美国市场技术顶类级分析大师约翰墨菲的代表作,被誉为当代市场技术分析的圣经!本书集各种市场技术分析理论和方法之大成,总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各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长处、短处以及在各种环境条件下把它们取长补短地配合使用的具体做法,同时,一身兼有优秀教材、权威工具书、实用操作指南三大特色。
另外 期货交易技术分析Technical Analysis (Schwager on Futures) (Paperback) by Jack D. Schwager 也值得拜读。
2. 《克罗谈投资》-交易思想为主交易系统有所涉及。交易系统也许是未来的趋势,但不可能过后的依赖。另外他的期货交易策略也值得拜读。
3. The Art of the Trade: What I Learned (and Lost) Trading the Chicago Futures Markets by Jason Alan Jankovsky
交易技巧:我在芝加哥期货市场上的得与失,二十年芝加哥的交易经验,以个人专集的形式写出,真是历史上的大师了。
4. Trader Vic - Methods of a Wall Street Master,专业投机原理,两本书,维克多进行市场预测的方法,是“结合技术分析、统计方法和经济基本面三种因素进行预测”。
5. The New Science of Technical Analysis by Thomas R. Demark,和 New Market Timing Techniques by Thomas R. DeMark
技术分析新科学,高盛,花旗,摩根的高级顾问,这是技术分析的新天地,两本书是必读。
6. Trade Stocks & Commodities by Larry Williams
股票和商品交易,交易冠军的肺腑之言,突破理论的集大成者。
7. 短线狙击手(Sniper Trading)作者:〔美国〕乔治.安杰尔 George Angell,乔治.安杰尔以三十年来操作股票、期货、期权的经验心得写成本书,提供三套明确的市场操作方法。
8. 10 High Probability Trading by Marcel Link 马赛尔•林克 高胜算操盘
这是对45年,作手回忆录的又一次增补。
9. midas文章汇编,唯一的我推荐的国内的书籍。
经典的文章,MIDAS是国内当之无愧的大师级人物
10 .Beat the Odds in Forex Trading: How to Identify and Profit from High Percentage Market Patterns by I. R.Toshchakov,这一本不介绍,你帮我介绍下。
另外,孙子兵法是我们每个华人都应该读的书,它应该成为我们从小学一年级到博士的教科书。
Ⅵ 从事股票投资的人通常称为什么
俗称投资者。同时,还有分类,机构投资者(俗称主力),普通投资者(俗称散户)。
Ⅶ 求知下列关于股票的英文术语翻译(中文),急!!!
Series A Original Issue Date 私募A原始股发行日期
Material Adverse Effect 重大负面影响
Memoranm of Association 联合备忘录
Accelerated Redemption Triggering Event (股份)加速赎回触发事件
Affiliate 联营
Restructuring Completion Date 债务重组完成日期
registered office 注册办公所在地
Related Party 关联方
Series A Director 私募A的董事
Series A Warrants 私募A认股权证
Series A Warrant Shares 私募A认证股金额
Series B Mandatory Redemption Maturity Date 私募B强制赎回到期日
Series B Optional Redemption Maturity Date 私募B非强制赎回到期日
written and in writing 已录或在录
Share Option Plan 股票期权计划
Special Resolution 特别决议
series是系列,类型的意思啊,就是不同的种类,但它指的是私募的类型.特定语境嘛.
私募基金
中文“私募基金”一词,在国外一些国家的法典和英文大词典中并没有相应的词。私募(private placement)是相对于公募(public offering)而言,是就证券发行方法之差异,以是否向社会不特定公众发行或公开发行证券的区别,界定为公募和私募,或公募证券和私募证券。基金(fund),作为一种专家管理的集合投资制度,在国外,从不同视角分类,有几十种的基金称谓,如按组织形式划分,有契约型基金、公司型基金;按设立方式划分,有封闭型基金、开放型基金;按投资对象划分,有股票基金、货币市场基金、期权基金、房地产基金等等;另从其他角度划分,有成长型基金、离岸基金、雨伞基金、基金的基金等等。但翻遍这些基金名称,把“私募”和“基金”合为一体的官方文件的“私募基金”(privately offered fund)英文一词,却未发现。
在我国近期,金融市场中常说的“私募基金”或“地下基金”,往往是指相对于受我国政府主管部门监管的,向不特定投资人公开发行受益凭证的证券投资基金而言,是一种非公开宣传的,私下向特定投资人募集资金进行的一种集合投资。
上上基金论坛: http://www.fundtop.com
Ⅷ 炒股翻译成英语怎么说啊/
您好,针对您的问题,国泰君安上海分公司给予如下解答
invest in stocks如仍有疑问,欢迎向国泰君安证券上海分公司官网或企业知道平台提问。
Ⅸ smart什么意思
1、SMART原则(S=Specific、M=Measurable、A=Attainable、R=Relevant、T=Time-bound)是为了利于员工更加明确高效地工作,更是为了管理者将来对员工实施绩效考核提供了考核目标和考核标准,使考核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更能保证考核的公正、公开与公平。
2、smart是德国梅赛德斯—奔驰与手表巨头瑞士Swatch公司合作的产物。名称中的S代表了斯沃奇,M代表了梅赛德斯—奔驰,art意为艺术,代表了双方合作的艺术性。
3、smart,英语单词,名词、形容词,作名词的意思是“人名;(法)斯马尔;(英、德)斯马特”,作形容词的意思是“聪明的;巧妙的;敏捷的;厉害的;潇洒的;剧烈的;时髦的”。
4、S.M.A.R.T.,全称为“Self-Monitoring Analysis and Reporting Technology”,即“自我监测、分析及报告技术”。是一种自动的硬盘状态检测与预警系统和规范。
5、SMART口语创办于2011年6月,是一家致力于为个人提供专业品质服务的高层次在线英语口语培训机构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