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宝能集团入主万科成为第一大股东,这可能对万科管理层造成怎样的影响
宝能系对万科的股权争夺战尚未结束,同时大举进入另一家企业。8月12日,东阿阿胶发布的半年报显示,前海人寿的“海利年年”保险资产组合持有东阿阿胶4.17%股份,为第三大股东。
与宝能关系暧昧的华润同样在增持,华润东阿阿胶有限公司是东阿阿胶第一大股东,持有23.14%股份,华润医药投资今年二季度增持了4.66%的东阿阿胶,华润系持有股份占比上升至27.8%。并且,华润强调对东阿阿胶的控制权。
❷ 你好,宝能和万科的争夺对前海人寿保险有什么影响,因为我买了前海人
你问的是和万科争抢股票宝能吗?如果是就如下:
对万科管理层来说,现在所能选择的应对手段很有限。一方面,宝能系已经在二级市场获得了一百多亿的浮盈,这使得宝能进可攻退可守;经此一役,宝能系退不但可以赚钱,宝能的品牌知名度也快速获得了成长,未来在金融资本市场会更加顺风顺水。另一方面,万科现在找接手增发的对象有困难,短期内调集如此规模的资金来吃掉万科的增发盘,往往又不是立刻能做出的决策,而万科的形势又是十万火急。更为重要的是,哪怕万科真的找到了这样的人,只要宝能让很多投资者相信,宝能主导万科后万科能够更好,在股东大会上就可能否决增发方案。再退一步说,哪怕最终万科这次增发成功,稀释了股权,但像安邦这样更大的资本要继续和宝能推动收购,万科又如何应对?
所以,万科的根本问题在于股权过于分散,市值又过于庞大,一般人根本玩不转,而有资源想玩的人就能很想玩。当然,由于宝能系的资金是杠杆资金,其年利率至少六七个点,如此大规模的资金一年光利息也得二十亿,所以理论上万科可以找个理由进行长期停牌来耗垮宝能。但问题在于,宝能现在二级市场一百多亿的浮盈,一年半载一二十亿的资金成本完全可以顶得住。更何况,万科很难做到长期停牌,缺少相关理由,证监会发言人在周末的发言已经表明了态度,万科试图钻制度的空子是很困难的,而短期内找一个长期停牌的理由好像又说不太过去,更何况哪怕长期停牌也很难拖得过去。
综上所述,万科管理层的这次狙击战恐怕凶多吉少,最终万科被宝能拿下可能性更大。退一万步,万一万科真的逃过这一劫,“救”的人的能量也决定了万科要依附于这一股资本力量,而若自身没有相关资源,他们又何必伸手救呢?所以,对万科管理层来说,再想过以往管理层控制公司一切的日子是基本不太可能了。
谁将是赢家?
这一战役谁将是赢家?宝能无疑是大赢家,这毫无疑问。二级市场浮盈一百多亿,形势一片大好不说,宝能的品牌知名度、宝能系的市场信誉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所以,毫无疑问宝能系是最大的赢家。
要说输家,万科不一定是输家,因为万科加上一个在资本市场能够如此呼风唤雨的宝能,对万科这个企业来说不是坏事,甚至可能就此打通很多产业领域,扩大万科的产业链。而且,既然有宝能愿意付出如此代价来拿万科的股份,这就充分证明了万科的价值。哪怕这次宝能没有成功,也还有另外一个宝能的出现。
不过,对于万科的管理层而言,这次形势非常不妙。因为,现在宝能的目标很明确,通过二级市场买入股权控制万科,然后下一步就是影响董事会的决策,推动万科与宝能系的合作。如果万科管理层不愿意合作,那么宝能就可能对董事会进行改组。所以,对于万科的管理层来说,一旦宝能控制了万科,管理层要不选择合作,要不选择换人。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❸ 假如万科真的被宝能收购了,那么万科的股价会怎样
万科股价一直那么坚挺的原因,一方面是行业影响,更主要的是万科的品牌,所以宝能如果真的收购了万科,那么肯定是一番炒作后一地鸡毛,对普通投资者或者监管层来说肯定是不愿看到的。
❹ 为什么王石当初不欢迎宝能系成为大股东
王石之所以不欢迎宝能系成为大股东,和王石与“宝能系”的商业理念相左有很大的关系。其实,对于王石来讲,到底最后宝能系是否能够如愿以偿地坐阵大股东的宝座,还是要看最后宝能系能不能通过自己的方法获得最高股份占额。至于王石的态度,对最后的结果是不是起到一定作用现在还不能定论。
对宝能系相关公司控股方式存有疑问,资金问题成为最大隐患。资金问题是除了信用问题之外的最大问题。循环杠杆,不断进行资金收聚,这是宝能在不断增持万科股票时使用的方式,王石认为这也是有非常大风险的,因为短期之内借贷,这种资金回流就会面临巨大的困难。
其实仔细想想,王石现在肯定对于宝能系不断增持股份的形势“如坐针毡”,不过到底最后这场“仗”到底谁会打赢,不妨可以期待一下。
❺ 谁能尽量简单说说万科宝能系股权之争是怎么回事
我跟你讲!我这个答案才是事实的真相!
股权之争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事件。
首先,要明白,房地产对于中国来说意味着什么?谁控制了地产,谁就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其次,我给你缕一下这个事件的过程,就能发现个中疑点。
1
宝能举牌万科,王石表示不欢迎。
2
华润增持
3
宝能增持一段时间后,华润不增持了。
4
潮汕大佬齐聚宝能,恒大开始举牌
5
王石找到深铁,华润和宝能公开反对
6
深铁接手华润所持全部万科股权
7
宝能发声明说欢迎深铁入股万科
8
宝能不再增持
9
证监
保监接连发声敲打宝能
华润增持,是要防止宝能成为最大股东,意味着华润挺王石。
华润不再增持,说明华润不挺王石了。
恒大举牌,就是潮汕系挺宝能的意思。
这里深铁最NB,一开始华润和宝能都反对深铁进来,到最后深铁接手了全部华润所持股份,为什么?这之后宝能的声明,说明宝能也认怂了。
为什么这之后证监和保监才出来敲打宝能?而不是之前?
最后,这个事件整个背后的内涵是这样的:
万科作为中国最大的地产公司,与我开头说的话对应,代表我国的地产业控制权。而宝能则是潮汕系的马前足,潮汕系背后有一股影响我国很深远长久的正治背景,你可以查查“N个代表”的发源地,宝能就代表这个势力。而华润同样也是一股势力,你可以好好查查华润的历史沿革,华润不再增持,就代表这股势力和宝能的势力形成的妥协或交易。而王石最终找到了深铁,深铁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叫深圳远为。。你可以查查。这就是现在我国最叼的势力,在它面前,华润都认怂了。所以没有任合代价就股权给交了。而宝能认怂,说明他背后的势力被这股势力给打爆了。两监出来敲打,意思就是。小伙儿,你是不是不想活了?
❻ 万科申请继续停牌 这是在为宝能续命吗
姚振华
财新网援引消息人士的说法,万科管理层希望“宝能系”减持股份,并愿意在利益上做出一定的让步性安排,但始终未获“宝能系”实际控制人姚振华同意。
消息人士称,“现在所有的人都在劝老姚(姚振华)不要干了,但他觉得胜利近在眼前,这时候不能退,如果这时候退了,大家对‘宝能系’就更没信心了。”
财大气粗的“宝能系”既然选择利用杠杆资金高位增持万科,势必也做出了相应的风控计划,寄希望于股价大跌来击溃“宝能系”,其可能性并不大。
更有分析认为,如果万科A复牌股价跌幅过大,宝能系可能选择继续增持。
万科公告:重大重组极为复杂
一边是万科A复牌可能带来的大跌,会让宝能面临平仓风险;一边是姚振华敞开弹药库搞大阅兵,宣誓自己有能力应付万科A可能的暴跌;才外,外界都在瞪大了眼睛,期待见证“万宝大战”第二季的巅峰对决。
然而,这一切都被万科15日晚继续停牌的公告打破——如果深交所同意继续停牌,万宝大决战的悬念可能还要维持两个月。
万科在公告中讲述了继续停牌的原因: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6-01-16,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更多房产资讯,政策解读,专家解读,点击查看
❼ 宝能和万科股权之争中,宝能大笔买入万科股票属于公司治理里什么问题,用概念和理论解释
股票稀释过度,导致二级市场持股分散,容易受到狙击。
有兴趣可以看刘銮雄,早期发迹基本靠“抢”,围剿股权分散的白马公司,再高价卖回给大股东。
所以好的公司管理,原始股东应该在现金充足或股灾期间适当回购部分流通股,并积极提高分利,避免其他股东过度看重短期利益而抛售股票。另外,一般持股结构比较好的公司,都采用俄罗斯套娃形式,就是A持有B,B持有C......然后绕了一个大圈,最后H公司持有A,上下游和相关方互相都用小钱互相控制。
❽ 宝能再度减持万科对散户有什么影响
宝能减持万科股票,对于散户来说,最大的影响是股权争夺题材没有了,万科股价会更多参考其经营业绩。
❾ 万科A创出历史天量的背后,究竟有何看点
万科与宝能的股权之争事件,当属最近一段时期的热门话题。然而,自去年下半年以来,这一股权之争,却给市场带来了不少的看点。
2016年7月4日,停牌时间长达6个多月的万科A,终于迎来了复牌的时间点。正如市场预期一样,万科A股在复牌后两个交易日内均出现了接连跌停的表现,而后在7月6日即复牌后的第三个交易日内,出现了巨幅波动的走势,收盘时以微涨1分钱报收。
不过,在万科A复牌后这短短的三个交易日中,万科A的交易数据却出乎了市场的意料。
其中,在复牌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内,万科A全天换手率仅有0.04%,而全天成交金额仅有9382万元,而当天万科A股票的跌停封单就达到了777万手。而后在7月5日,即万科A复牌的第二个交易日中,虽然股价继续呈现出一字跌停板的走势,但全天换手率却增加至2.05%,而全天成交金额也提升至39.4亿元,至于全天跌停封单则缩小至507万手。不过,在7月5日尾盘的交易时间段内,万科A的表现却出现明显的异动表现,而尾盘跌停封单的快速缩减,这也为7月6日的股价异动表现,带来了不少的看点。
7月6日,即万科A复牌后的第三个交易日,万科A终于打开了跌停板,且盘中震荡幅度巨大,但在这一个交易日内,万科A的市场数据却发生了显着的变化。其中,收盘时万科A股全天换手率达到10.6%,全天成交金额更是创出了单日201亿元的历史天量水平。
面对这一历史天量,确实引发了市场的深思。但是,对于近期万科A交易数据的异动表现,市场却把更多的眼光关注到宝能系的身上。
在万科股权之争事件中,宝能系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其资金来源,杠杆率比例以及入驻万科A股票的主因至今仍然受到市场的纷纷热议。但是,对于复牌前后万科A股价的异动表现,却离不开宝能系资金的身影。
其中,截至7月5日晚间的数据显示,当天宝能系购入万科A股达到14.9亿元,而这一进驻比例达到了万科A股票总股本的0.682%,而钜盛华以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万科股份达到24.972%。与此同时,从7月6日晚间的数据显示,宝能系合计持股比例已经增至25%,但晚间公告强调了此次权益变动不触及要约收购,且未导致公司第一大股东发生变化的情况。
显然,对于宝能系的强势介入,确实引起市场各方的高度关注。然而,面对复牌之后宝能系继续大举增持的举措,也足以引起市场的思考。不过,时至今日,市场讨论最为激烈的还是有这几个观点。
其一、因存在沉重的杠杆资金压力,万科A股票复牌之后,宝能系却接连出现大举增持的行为,是否存在自救的嫌疑。
确实,对于宝能系疑似高杠杆收购的行为,早已引起市场的质疑,而复牌之后的万科A股票,若继续任由其走出接连跌停的走势,或将逐步逼近宝能系的平均持仓成本,甚至还可能会威胁到宝能系资金的平仓风险。但是,衡量其是否属于自救行为,还得观察其真实的持仓成本、潜在的资金规模以及杠杆比例等因素。换一种角度来看,如果宝能系可动用的资金比较庞大,则宝能系可承受风险的能力就大大增强,则其自救的论点也就显得不那么充分。
其二、宝能系大举增持万科A股票,是否志在长远?或许市场轻视了宝能系的真实意图?
或许,对于市场而言,面对宝能系的强势介入,其目的或在于加强财务投资,以满足更好的资产保值增值需求。但是,从最近一两年时间内,宝能系的接连增持行为,似乎已有充分的准备。或许,站在宝能系的角度来看,其并不在于阶段性的套利行为,而是看中了万科A股票的长期股权投资魅力,而后通过获得控制权等方式来寻求更进一步的布局目标。但,就目前而言,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随着万科股权之争的持续深入,估计其真相或将很快浮出水面。
除此以外,对于市场而言,更关注的问题,还是在于宝能系会否触发要约收购的事宜。
实际上,截至目前,宝能系合计持股比例已经增至25%,已经涉及到举牌线的位置。由此一来,因相关规则的约束,短期宝能系的增持速度或有所影响。但是,如果在随后的交易时间段内,宝能系持有万科A股票的股份比例达到或超过30%,仍将可能会触发要约收购的问题。
或许,站在宝能系的角度来思考,可能会有几种选择。
其中,在规定约束下,宝能系或巧妙规避要约收购红线,尽量保持在可控的持股比例范围之内。不过,有规则强调,即使持股比例达到或超过30%,但只要每年增持不超过2%,也可以满足其自由增持股份的需求,而这一种模式也被市场称为“爬行条款”,但按照这一规则要求,宝能系要达到更高的持股比例,或许有比较漫长的时间,以及受到的约束限制还是相对较多的。
退一步来说,假如宝能系在未来的时间里,真的触发到要约收购的红线,其既可以采取每年增持不超过2%的股份给予回避要约收购的风险,也可以发起要约收购,但继续增持股份,也可以分别采取全面要约或者是部分要约的策略。不过,就目前而言,仍存在不少的变数,我们暂且边走边看。
但是,笔者认为,从这一次闹得沸沸扬扬的万科股权之争事件中,却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思考。
很显然,对于企业而言,上市无疑就是一把双刃剑,企业追高融资效果、追求扩张能力无可厚非,但是在发展的同时,更需要注重控制权的把控,且时刻具有反收购的意识。退一步来说,即使企业自身的管理团队非常优秀,但缺乏对企业控制权的牢牢把控,则在外部力量强势介入之际,将会给整个企业的发展构成致命性的冲击,至于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也会由此受到影响。
由此可见,对于上市企业,尤其是那些大股东长期持股很低,且属于典型大众持股模式的上市企业来说,确实需要打醒十二分精神,不能轻易把企业控制权、主导权拱手相让,而这也是值得上市企业深刻反思的重要问题之一。
❿ 宝能系收购万科股份到底怎么回事
这种格局,对万科的管理层来说基本是命悬一线。
对万科管理层来说,现在所能选择的应对手段很有限。一方面,宝能系已经在二级市场获得了一百多亿的浮盈,这使得宝能进可攻退可守;经此一役,宝能系退不但可以赚钱,宝能的品牌知名度也快速获得了成长,未来在金融资本市场会更加顺风顺水。另一方面,万科现在找接手增发的对象有困难,短期内调集如此规模的资金来吃掉万科的增发盘,往往又不是立刻能做出的决策,而万科的形势又是十万火急。更为重要的是,哪怕万科真的找到了这样的人,只要宝能让很多投资者相信,宝能主导万科后万科能够更好,在股东大会上就可能否决增发方案。再退一步说,哪怕最终万科这次增发成功,稀释了股权,但像安邦这样更大的资本要继续和宝能推动收购,万科又如何应对?
所以,万科的根本问题在于股权过于分散,市值又过于庞大,一般人根本玩不转,而有资源想玩的人就能很想玩。当然,由于宝能系的资金是杠杆资金,其年利率至少六七个点,如此大规模的资金一年光利息也得二十亿,所以理论上万科可以找个理由进行长期停牌来耗垮宝能。但问题在于,宝能现在二级市场一百多亿的浮盈,一年半载一二十亿的资金成本完全可以顶得住。更何况,万科很难做到长期停牌,缺少相关理由,证监会发言人在周末的发言已经表明了态度,万科试图钻制度的空子是很困难的,而短期内找一个长期停牌的理由好像又说不太过去,更何况哪怕长期停牌也很难拖得过去。
综上所述,万科管理层的这次狙击战恐怕凶多吉少,最终万科被宝能拿下可能性更大。退一万步,万一万科真的逃过这一劫,“救”的人的能量也决定了万科要依附于这一股资本力量,而若自身没有相关资源,他们又何必伸手救呢?所以,对万科管理层来说,再想过以往管理层控制公司一切的日子是基本不太可能了。
谁将是赢家?
这一战役谁将是赢家?宝能无疑是大赢家,这毫无疑问。二级市场浮盈一百多亿,形势一片大好不说,宝能的品牌知名度、宝能系的市场信誉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所以,毫无疑问宝能系是最大的赢家。
要说输家,万科不一定是输家,因为万科加上一个在资本市场能够如此呼风唤雨的宝能,对万科这个企业来说不是坏事,甚至可能就此打通很多产业领域,扩大万科的产业链。而且,既然有宝能愿意付出如此代价来拿万科的股份,这就充分证明了万科的价值。哪怕这次宝能没有成功,也还有另外一个宝能的出现。
不过,对于万科的管理层而言,这次形势非常不妙。因为,现在宝能的目标很明确,通过二级市场买入股权控制万科,然后下一步就是影响董事会的决策,推动万科与宝能系的合作。如果万科管理层不愿意合作,那么宝能就可能对董事会进行改组。所以,对于万科的管理层来说,一旦宝能控制了万科,管理层要不选择合作,要不选择换人。
对中国最成功的职业经理王石、郁亮来说,一个大挑战的确摆在眼前了,特别是王石挑战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