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京东股票怎么样啊适合投资吗
由于京东股票不在中国市场所以你的问题一般人无法回答。京东股票肯定是可以作为投资的股票,从长远发展看京东还是很不错的一个平台,所以可以适合投资。
❷ 京东物流2021年营收破千亿,你怎么看
京东物流营收增量可观
从近年京东物流报表数据看,京东物流营收实现了可观增量,由2020年的734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1047亿元,其中,外部客户收入占比首次超过总收入占比的50%。
综合上述,虽然京东物流业务面广,产品多,但核心优势还是仓资源及仓配体系。目前看来,只有商城业务有市场竞争力,在快递(众邮)、快运、冷链、跨境以及合同物流板块都没有搭建起护城河,企业仍有待进一步发展。
——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❸ 为什么京东股票不跌反涨
据悉,这不是中国互联网企业第一次遭遇境外势力做空,2011年和2014年都曾掀起过做空中概股的浪潮。
如果要看PE,那么亚马逊12-15年的PE有600倍之多。该人士指出,对于京东这样一个高速增长且稳健提升的公司,市场自然会给出公正的估值判断。
❹ 京东方A投资报告股票京东方A价格京东方A新浪博客
这又是一个我国企业位居全球之首的行业--面板行业。国内的厂商因为长时间进行逆周期投资和创新技术,已经积累了规模、成本和技术优势,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同海外企业激烈竞争,使海外厂商逐步退出该行业产能,如今行业洗牌已经完成,国内面板双雄已成全球面板行业的领导者。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面板双雄之一京东方A,有着怎样的投资优势?
了解京东方A前,学姐先送给大家一份面板行业龙头股名单,赶紧领取吧:宝藏资料!面板行业龙头股一栏表
一、公司角度
公司介绍:京东方是我国液晶显示产业的开拓者和领导者,也是现在唯一集合自主研发、生产、制造于一身的半导体显示器产品企业。在 28 年内发展成为全球半导体显示领域的龙头,拥有全球最大的显示屏幕出货量。这几年公司在保持原有显示业务稳步发展的基础上,智慧系统和健康服务领域成为了新业务,目前已经构建形成显示器件、智慧系统和健康服务三大事业群。
对公司的基本概况简单了解后,我们进一步分析公司的独特优势。
亮点一:当之无愧的全球面板霸主
2014 年起,全球范围内的智能手机屏和平板电脑显示屏市占率京东方始终维持第一;笔记本电脑显示屏从2016年开始市占率高处全球第一位;紧接着,京东方在全球电视面板范围里当上了第一。至此,京东方全球的抢占了面板主流流域市场的领先地位。,名副其实的全球面板霸主。
亮点二:技术实力无人能敌
公司在柔性OLED、传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创新领域新增专利申请超4,500件;新增专利授权已经在5500件以上,其中海外授权就已经在2300件以上;公司还参与制定了"LCD 多屏显示终端"IEC 国际标准、"8K 电视显示屏接口规范"等团体标准;获得柔性AMOLED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获评北京市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并在文字识别、行为识别等5项人工智能技术的国际行业赛事中获得第一名,是综合实力特别厉害的龙头公司。
亮点三:打造"1+4+N"模式,赋予成长新动能
在显示领域取得全球领先后,公司借助面板的“1”进行价值链延展。打造传感器及解决方案事业、Mini LED 事业、智慧系统创新事业以及智慧医工事业四项事业的"4"作为公司未来主营业务增长的驱动力,并在此基础上,公司逐渐将业务延伸至智慧车联、智慧零售、智慧金融、工业互联网等,逐步向"N"扩展,公司的盈利能力由此得到强化,公司未来可期!
篇幅的原因,还有其他关于京东方A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学姐已经整理到这篇研报里了,戳这里就能看了:【深度研报】京东方A点评,建议收藏!
二、行业角度
面板行业,本质上还是归类于偏周期的行业,每每隔了几年,行业就会因为供不应求的原因,价格逐渐的上涨,促使着面板行业有着较大的机会,当产能放大甚至是过剩的话,价格会跌的很快,行业渐渐的进入不止景气的阶段,然后产能又没有那么多了,价格上涨的同时新一轮周期又开始了。
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由于欧洲杯和奥运会的契机,需求量增加进入上行期,结束后也就进入下行期。好的是随着日韩系厂商的退出,目前来看行业格局初步稳定,市场份额已被国内双雄占据,特别是京东方A身上,且随着"1+4+N"模式在京东方A的打造下,周期的影响将会逐渐减小,迎来它的上升周期。所以目前京东方A有没有处于上行周期呢?如若你想更深入了解京东方A的未来行情,干脆点击链接,有正规的投资顾问帮助你诊股,看下京东方A估值是高估还是低估:【免费】测一测京东方A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
应答时间:2021-11-11,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❺ 京东股价午后大涨超7%,股价大涨的原因是什么
京东集团发布其第三季度业绩报告,一时之间引发媒体热议。一方面,第三季度虽然亏损达到5亿多,但其美股收盘涨幅超7%。而前段时间,唯品会公布财报之后,股票大跌30%。
那么,京东财报都讲了啥?一个亏,一个涨?里面透露了京东的什么状况?反映了中国电商的什么状况?我们能透析哪些内幕?
这些数据是否漂亮?
需要注意的是,大促期间移动端的订单占比并不具备代表意义,因为很多都是提前选好,到了大促时候,手机下单。
但平时的移动端占比更有意义,这代表了你的老用户活跃度。
3、物流仓储核心竞争力持续加强
财报显示,第三季度京东完成订单量为3.297亿,与第三季度1.782亿相比,同比增长85%。订单量的巨大增长一方面证明了京东强大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京东物流仓储能力的提升。
物流方面,超过85%的自营订单都是当日送达或者次日送达,这一点是任何一家其他平台做不到的。刘强东在分析师会议上表示,经过京东过去八年打造的物流体系,比目前市场上任何一家竞争对手都至少要领先五年。
仓储方面,第三季度京东在广州和武汉正式启用了两座新的“亚洲一号”仓库。此外,京东计划将在未来一两年在一些大中城市添加更多的亚洲一号仓库。
4、用户男女比例,更均衡
在品类分布上,日用商品及其他品类商品核心交易总额为542亿元人民币,交易占比达到48.9%,同比增长98%。这说明京东用户在男女性别比例上逐渐平衡,也说明京东正在逐渐改变其3C网购商城的印象,走向一个真正的综合商城。
5、京东服务项目未来增长有保证
财报显示,第三季度来自于服务项目与其他项目的净收入为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1%。相比于京东自营净收入52%的增长,服务项目与其他项目的净收入增势可谓强劲。
服务项目的数据增长也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是一致的。商品网上零售额5030亿元,增长43.1%(大于实物零售33%的增长值)。
6、关闭拍拍网利好京东未来业绩
在双十一前夕,京东正式宣布关闭拍拍网的C2C业务。在三个月过渡期后,将完全关闭拍拍网。
出于对假货控制的目的,关闭拍拍网,对于京东下一步的舆论氛围将会更有优势,同时,也会让京东的增速至少提升五个百分点。
整体增长放缓是怎么回事?
总的来看,京东保持了强劲的连续增长姿态,但是,相比较去年,京东的增长速度是放缓的,441亿的净收入甚至不比第二季度(452亿)。
盘子达到一定规模,自然增长放缓,京东去年保持的100%增长是不可能长期保持的,另一方面,国内整体经济大环境的增速放缓,也是主要原因,从第三季度开始,经济寒冬论开始流行,居民消费指数连续走低。
不过,自从上市之后,京东每个季度业绩均实现环比增长,没有呈现出618、双十一猛增,后续季度增长乏力的状况。
京东没有刻意追求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稳扎稳打、内外兼修,本着长远经营的理念,表现出了一个稳健的耐力型长跑选手的素质,而这种素质所体现出来的稳定性和高成长性,正是华尔街和投资人所不断追寻和看好的,估计,这就是股票上涨的原因。
❻ 帝科股份 深度分析京东
半导体在股市中深得大家青睐,很多投资者都比较看好半导体的股票,帝科股份也是其中一员,而且走势良好。学姐这就帮大家研究一下帝科股份看一下是否值得信赖。研究帝科股份之前,建议大家了解一下半导体行业龙头股名单,还不赶紧领取一下:宝藏资料!半导体行业龙头股一栏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无锡帝科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用于光伏电池金属化环节的导电银浆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凭借产品研发、客户服务以及精准的市场定位在市场中树立了"高效、稳定、可靠"的良好品牌形象,取得了2016年及2017年度"中国光伏品牌排行最佳材料商"、"2017年度光伏材料企业"、无锡尚德"2017年度优质供应商"等荣誉。
由简介能发现帝科股份还是蛮有实力的,下面我们通过亮点分析帝科股份值不值得投资。
亮点一:光伏银浆龙头企业,经营稳健
营收占比、毛利占比均超过90%的正面银浆,属于公司的核心产品。自2016年以来,公司正面银浆销量增长激增,销量同比逐步提升。通威股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晶澳太阳能等位居前列的电池片厂家都在它的客户涵盖范围内。现在公司已经成功加入了三星SDI、硕禾、杜邦、贺利氏等等一线正面银浆的供应商梯队,已经是国内正面银浆最主要供应商之一。
亮点二:产能提升,盈利能力提高
公司募集到总计4.6亿元的资金用于满足生产的需求,能够用于投资年产500吨正面银浆搬迁及产能扩建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填补流动资金。年产新增255.20吨,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及市场占有率有助于进一步增加,规模效应也因此会提高,提高公司在产业链中的议价实力 ,采购成本也可以有效地下降,产品的利润率和盈利能力能够提高。
篇幅长短受限,更多有关对帝科股份加深的报告和风险显示,只需要点击就可以查看我整理的这篇研报:【深度研报】帝科股份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看
全球光伏处于高景气时期,世界能源结组织保持向新能源转型,中国制定"双碳目标"世界各国前后多次制定政策提高光伏产业发展,增强市场主体发展光伏产业的稳定性。
作为光伏产业链中的正面银浆,它的市场前景很不错,推进正银国产化可以有效地满足国产正银市场需求。正面银浆占太阳能电池片总成本约10%,在非硅成本中占比超30%,光伏行业提效降本,通过浆料国产化这一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成本。
国产正银市占率目前已达50%左右,预计将继续提升。帝科股份,它是正面银浆的带头企业,在市场上有着极大的话语权,随着光伏行业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帝科股份可以通过抢占市场先机,并借此提高在市场中的话语权。
综合来看,正面银浆市场市场前景比较宽阔,帝科股份作为龙头企业,在上升空间这方面占据很大的优势。然而文章不处在实时更新,假若大家想知道帝科股份未来行情,可以直接点击链接,有专业的投顾可以帮各位诊股,告诉你帝科股份估值是高估还是低估:【免费】测一测帝科股份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
应答时间:2021-09-09,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❼ 京东市值被高估,中国式“亚马逊”成鸡肋
日前,据毕盛资管近期的一份针对京东的调查报告,质疑了京东近600亿美金市值,认为其盈利水平、运营情况,以及业务并不足以支撑起这样的高市值。在与亚马逊4520亿美元的市值对比中,京东还是有不小的差距,但并不能以亚马逊为标杆来评估京东的发展潜力和未来价值。
那么,京东真的就鸡肋了吗?2017年初的第一季度京东开始实现盈利,盈利额达到3500万美元,十几年的京东终于开始转亏为盈,即便是后续几个季度内的盈利能力会有所下滑,全年预估计也会保持在1.4亿左右的盈利规模。这样的盈利规模真的是只是单纯的,不可持续吗?
京东是否被高估?
有分析人士认为从毕盛的数据来看,并不能认定京东的市值就高估了,同时也不能说他就值这么多,没有确实的数据,所以并不能下定论,这更多的是毕盛的一个臆测。京东在过去的一年里市值能迅速由原先的每股19.51美元涨到了每股43.80美元,攀升超过124.5%,虽然增值额很多,但属于行业现象,对于互联网科技公司来说,也并不是没有可比性。
1、高估的数据是否带有偏向性?
在报告中,主要针对的是京东几个相对弱势的业务组合,一个是对主营数码3c业务盈利能力的质疑,一个是对沃尔玛入股后关于在快消品领域的仓配成本与利润分配问题,一个是京东自建的物流系统是否存在优势的问题。从这几个角度来分析京东的盈亏状况,看起来似乎是很合理的。
然而,我们很容易忽视一个问题,京东的盈利能力主要来自于直营业务产品,但实现盈利是在进入快消品领域之后,融入了沃尔玛、一号店,而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要算在直营业务中的。
京东的金融保险、京东云、京东智能等业务也处在快速发展之中,而报告并没有将这些潜力股进行渲染和分析。市值反映的是一个公司的价值,包括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分析时当然要有可依据的点,而不能单从盈利能力来片面化教授。
2、具有中国特色,又不同于国外市场
国内市场是欧美之外的又一个大市场,京东的业务以数码3c品类起家,后来延伸到全品类,虽然并没有大规模扩展到海外市场,但是就目前来说,足够京东消化一段时间,时下销量最好的还是数码3C类,只不过是平台得到的利润水平并不高。
在与阿里系的天猫、淘宝相比较,京东则更倾向于是自营模式。这样一个是增加了运营的成本,一个是利益分配中平台虽然获得部分利润,而阿里系则倾向于平台的运营,商户要自己运营店铺,那么,购买流量和曝光,研究平台的规则都是商业化的进程,在体系上要相对完备,利润也就很可观了。
3、相比8年前互联网环境大不相同
在2009年的时候京东还没有实现盈利,虽然在很多业务上还在模仿亚马逊,而相比之下生存环境的不同,业务水平上也存在着差距,就不能单单的以企业对比来评价其市值。
中国电商市场的发展人仍然有很大的空间,尤其是对于数码类产品来说,人们对于高质量正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京东就会越来越受追捧。与其竞争的苏宁、国美因为线上业务的缺乏,难以与京东竞争,所以苏宁选择抱团阿里,而国美选择转型做零售,自营线上电商平台。在这其中,就存在一个时间差,追赶京东还需要一个时间段的运作。
此外,中外互联网市场在发展水平、用户认可度、模式创新能力上都存在差异性,比较而言国内市场经过多年的电商浸润,从消费模式到生活方式均发生了变化,消费者愿意参与到互联网消费中来,特别是o2o模式也得到了认可,而这在国外市场是被看衰的。
相比亚马逊有差距,但仍是合理的范围空间?
亚马逊在2009年的时候市值500亿,就已经实现了9亿美元的利润,而如今京东才开始盈利,而且运营范围和行业地位都无法和亚马逊相比,在国内还有阿里压着,加上高瓴资本抛售京东的股票,才使得毕盛对于京东的市值持怀疑的态度。
亚马逊能够快速实现盈利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扩大至了市场范围,降低了仓储运营成本。而京东目前已经实现利盈利,其下一步计划则是继续增强盈利能力,扩大业务进展,缩减运营成本。
亚马逊在2009年到2017年的8年时间里实现了市值900%的增长,仓储运营成本控制在8%~10%左右,京东目前在15%左右,还有不少的改善空间。那也就意味着,京东的未来还是有好的预期在里面的。
京东能否赶超亚马逊,在于其能否快速降低成本
媒体把京东比作是中国的亚马逊,二者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如果不能投入更多到技术研发中去并尽可能的降低运营成本,那么其盈利能努力自然会受到质疑。
京东比亚马逊晚五到六年的时间成立,但是亚马逊在成立七年到八年的时间已经开始盈利了,后来的亚马逊在云业务、硬件产品研发上有很大的优势,其业务涉及到近119个国家和地区,所以4500亿的市值是有业务支撑的。京东则常年处于亏损之中,投资人看好的是京东的未来预期,盈利是一个好的苗头。
那么,京东为何不扩大海外业务?
一个是来自阿里系的竞争,一个是自身盈利能力的局限,京东要扩展业务就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而这就需要有足够盈利的业务。在过去的几年里,京东凭借其当时平台加上自营物流,提升了品牌价值,不过,成本上的不断激增,就使得京东在业务扩展上遇到了问题。
在与沃尔玛的合作中,双方是用互换股份的模式开展的,并没有大量的货币交易,这也许只是京东在业务上的一小步,不过对于京东来说还有很多的路要走,未来的盈利之路能否帮助京东正真成为中国的“亚马逊”呢?(作者:耿彪,首发IDonews专栏)
❽ 京东股份大跌这是为什么
京东股价开盘后一度跌逾7% 半小时便蒸发219亿元人民币
京东昨日开盘大跌,股价一度下探至29.08美元,跌幅达7.09%。以此计算,京东市值蒸发约32亿美元,约人民币219亿元。
据了解,自今年1月创下50.68美元纪录最高价以来,京东股价已经暴跌四成,截至上周五收市,京东股价报31.30美元,市值452.68亿美元。半年多时间,京东市值蒸发高达28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912亿元。
实际上,从京东的股票走势图中可以看出,空头大军压境,股价下行压力很重,各路大神们,利用你们的分析,你们觉得京东会跌倒哪里?
❾ 京东物流股票怎么买值得投资吗
京东物流属于在港股,需要不低于五十万的资金,且有两年投资经验,才能开通港股购买。如果从长远来看,是非常值得投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