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主力排名 > 三胞集团股票投资

三胞集团股票投资

发布时间:2022-12-06 18:03:05

1. 上市公司老板在集团公司的那家公司

上市公司老板,一般公司总部办公
1.属于私人公司。
2.上市公司是指所发行的股票经过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种,这种公司到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除了必须经过批准外,还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公司法》、《证券法》修订后,有利于更多的企业成为上市公司和公司债券上市交易的公司。

2. 养老服务产业股票有哪些

为分享政策红利,上市公司加速布局养老服务产业。雅戈尔(14.63 -2.4%)3月7日披露,公司及下属公司决定投资10亿元设立健康产业基金,主要针对大健康产业具有并购价值的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并关注优秀上市公司的定增机会,以及医疗健康产业国有大中型混合所有制改制重组的投资机会。申万宏源(15.48 +0.98%)王立平认为,未来大健康、养老领域是重点投资方向。雅戈尔成立健康产业基金,打造"医疗健康产业+养老地产"结合模式,投资大健康产业符合未来社会发展趋势,预计未来地产业务也将向养老地产转型。
南京新百(23.97 -1.52%)2月28日披露,公司拟与三胞集团下属公司Natali Seculife Holding Ltd公司共同出资3000万元设立Natali(中国)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南京新百出资1050万元,股权占比35%。南京新百参与投资设立Natali(中国),也正是顺应了养老服务产业即将爆发的产业趋势。Natali是以色列领先的提供远程医疗、紧急救助及社区健康服务的服务商,这一合作将有助于南京新百充分利用Natali的海外资源以及社区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等多方面优势发展养老服务业务。
华业地产(11.7 -0.26%)今年1月22日公布修订后的收购方案,计划21.5亿元收购重庆捷尔医疗设备有限公司100%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前,华业地产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以及矿业开发业务。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在开展原主营业务的同时,新增医药 商业和医疗服务业务。华业地产已经提前布局养老地产,2013年设立北京华业康年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养老事业及托老所的运营与管理。公司正逐渐完成转型布局,由房地产跨入医疗+养老领域。根据公司的战略规划,医疗健康和养老产业将作为重点投资领域。

3. 【WeNews】三胞债务重组方案出炉 650亿元金融债务如何化解

信达提供百亿资金支持、南京地方政府给予三胞集团的土地变性政策支持,将是撬动重组的重要杠杆;袁亚非仍有机会东山再起

【本文来自财新传媒在微信平台的新媒体单品  WeNews  “ 金融人·事 ” ,独家可靠,配置专业音频,工作日更新,线上订阅后可获每日特快价值专递】

债务危机爆发两年多后,南京民企三胞集团的债务重组进度有所加快(参见财新我闻|金融人·事2018年9月28日 “三胞集团袁亚非的激进扩张失败  什么样的困境企业值得救? | 债市爆雷调查之六” )。

据财新记者了解,三胞集团债务重组的第一稿方案已经出炉,并在近期发给三胞集团的主要债权银行和机构进行了一轮反馈。

“一稿方案出来以后可能根据债委会反馈的主要情况,还会有些微调,但大体应该不会变了。银行普遍的反馈挺好。”一位接近三胞集团的知情人士称。

按照债务人三胞集团在重组方案中提供的数据,截至2020年3月31日,三胞集团及控股的两家上市公司南京新百、宏图高科等关联方的整体金融有息负债规模合计约712.43亿元,其中南京新百(600682.SH)负债约16.57亿元、*ST宏图(600122.SH)负债约44.82亿元,三胞集团需解决的金融有息负债总额为651.07亿元,本次重组针对的是三胞集团层面的债务。

根据此次重组方案披露,三胞集团的金融债务涉及到了130余家各类金融机构。根据财新记者此前报道,2018年6月,由于此前几年激进收购了数百亿零售和医药健康资产,叠加金融去杠杆和资本市场的多轮下挫,三胞集团的债务危机全面爆发。其中债权本金较大的有中信系(中信银行、中信证券、中信信托)约70亿元,此外本地银行南京银行约有50亿元。

据称由于当地的省市政府对于纾困重组方案比较支持、同时方案有围绕着土地变性开发作为撬动以及近期资本市场回暖,令三胞旗下的股票资产市值回升,主要的债权银行和机构对重组方案还比较认可。

“我们看下来感觉是还可以,债权是足额清偿不打折,至少比彻底烂掉的一些企业好。”一位三胞集团债券的高收益债投资人对财新记者称。

不过前述接近三胞的人士也称,针对后续调整过的方案可能还将在8月底开一次债权人大会进行沟通,并给债权机构一定的决策时间,真正落定的时间还未可知。

财新记者就三胞的债务重组情况联系了三胞集团金融债委会的主席行南京银行,对方表示还不方便对这一方案发表意见。三胞集团实际控制人袁亚非则对财新记者称,债委会对重组方案有保密要求,暂时不能接受采访。

I.  分8年还清约465亿债务

根据财新记者看到的此次重组方案,三胞集团的全部金融债权中普通债权有464.59亿元(包括债券类债权47.06亿元),按照重组方案将分8年至2028年才能全部还清,而且还款安排主要集中在后四年。不到14亿元的个人债务将优先得到偿付。超过160亿元的有抵押的债权,以相应资产处置偿债;不足部分按照普通债权的方案执行。

重组方案还提到,偿债资金来源主要为四个方面:一是联合纾困方提供的纾困资金,“资金纾困方”直接提供的纾困资金和“土地纾困方”实施四块土地开发后形成相应开发收益。上述联合纾困方就是中国信达和南京地方政府。方案的实质,是地方政府提供土地变性的政策支持,而中国信达提供纾困资金,用于土地收购和开发。二是处置三胞集团及关联方资产的回笼资金。三是三胞集团存量业务和新增业务经营的盈余资金。四是持续运营资产的价值。

“还款期限上基本是分成三条线,一部分是个人的,10万元以下部分先全额清偿,剩余的部分之后24个月清偿;第二个就是有抵质押的债务;第三个就是普通债权。”前述债券投资人形容。

根据财新记者看到的重组方案,三胞集团651.07亿元的债务被分为三类(10.71亿元共益债务和重组费用在下文未体现):第一类是涉个人敏感债权组,涉及11个金融产品,合计债权约13.76亿元,偿还期限是在纾困资金到账后一个月内,十万元以下本金全部清偿,剩余超出部分将在首期款支付之日起两年内,每六个月还25%逐步还清。

这部分涉及到个人的债权整体规模不大。据财新记者此前了解,主要是三胞曾通过包括立马理财、凤凰金融等一些互金平台发过理财产品。

第二类有财产担保债权组合计债权约 162.02亿元(本金不调整,利息调整为2%的年利率)。其中涉三胞集团持有南京新百公司或宏图高科股票质押担保的债权约101.92亿元,这部分被称为是“留待增值后处置财产对应债权”,约定是在8年内处置,同时可以按照普通债权受偿方案获得受偿;剩余的60余亿则为可处置财产对应债权,约定是三胞在3年内完成处置,不足部分按照普通债权在8年内清偿。

第三类债权为464.59亿元的普通债权(本金不调整,利息调整为2%的年利率)。偿债方案约定是在8年内还清,其中重组计划实施三年内(2021年-2023年)

“统一偿债资金额”不得低于25亿元,实施第五年至第七年(2025-2027),每年“统一偿债资金额” 分别为50亿元、75亿元和150亿元,实施第八年(2028年),三胞集团清偿全部剩余本金。 

II.   偿债资金何来?

从重组方案和财新记者的采访情况来看,三胞集团最主要的偿债资金将来源于四块土地的运作开发和三胞集团存量资产处置。

2020年5月,此前重组进展一直波澜不惊的三胞集团突然颇为高调地对外表示,中国信达江苏省分公司与三胞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中国信达将向三胞集团提供规模近百亿元的流动性支持,债务重组启动在即。

据财新记者了解和重组方案显示,中国信达的流动性支持集中在三胞集团对南京四块土地的收购开发。这一围绕着四块土地的收购开发项目和信达的资金支持被视作是对整体方案的撬动。但重组方案也披露,地方政府的“土地纾困政策”需要以各债权人就重组达成一致意见为前提 ,而信达资产的资金提供则需要以土地纾困政策支持为保障。

“核心就是三胞有个土地改制的机会。它本来有块科研用地,当初债务危机发生的时候先把它给了政府,然后政府给了三胞约20多亿元,结果当时三胞也没救回来。现在政府想先让它把这钱还回来,政府再把这块科研用地还给三胞,然后帮它改制成住宅造房子卖,就是这个逻辑。”前述高收益债投资人说道,现在信达相当于就是给钱让三胞把土地买过来,剩下的钱再用来开发。

据了解,这一土地纾困的计划最晚在2019年9月就已开始在投资者人中流传,之前据称是一直卡壳在“三胞没钱把地买回来”,三胞方面也找过不少资金提供方接洽。

重组方案显示,纾困方案中的房地产项目公司将对应开发四块土地,分别位于南京板桥、江宁、(三胞)总部和汤山,四块土地将都会涉及到土地变性的操作。前述投资人所提到的科研用地据称是其中位于板桥地区的土地,是四块土地中最大最主要的一块,面积约有750亩。

重组方案还提到,四块土地运作回款扣除战投(即信达)融资本息以及政府投资本息后的剩余价值将用于三胞的整体债务清偿,方案预计到2024年土地开发项目可以进入集中回款期。

从重组方案来看,处置存量资产是三胞集团偿债的另一块主要来源。按照重组方案所称,资金来源之一是清理处置南京国际金融中心(IFC)物业、王府井(600859.SH)股票等在内的非主业资产38项,该等资产初步估值总价值约199.30亿元。非主业资产包括不动产、金融资产、长期投资等。

“对于三胞来说,这个方案的核心就是保留一部分核心资产——南京新百和宏图三胞两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和对应的医疗资产,其他的像不动产等资产都是列在出售计划里的。”前述接近三胞集团的人士说道。

受益于“免税概念”,三胞集团子公司为第二大股东的王府井股票上半年曾一度被热炒,股价从2020年4月份的11元/股左右涨至最高的接近73元/股,目前在54元/股左右。截至一季度末,三胞持有王府井8732.59万股(持股比例11.25%),为后者的第二大股东,以此计算,所持股票市值约为47亿元。

从重组方案以及财新记者此前对袁亚非的采访来看,两家上市公司的控股权以及中国脐带血库(CO.US)的65.4%股权、natali(三胞此前收购的位于以色列的一家远程养老服务公司)、丹瑞公司、徐州肿瘤医院、安康通等医疗资产都为“非卖品”。重组方案甚至还畅想了将中国脐带血库等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以提升股票价值的计划,不过这些医疗资产经营前景还未可知。

2018年12月的一次采访中,财新记者曾问过袁亚非是否考虑过出售医药资产,毕竟这是过去几年三胞集团对外收购投入最大的板块。而袁亚非则斩钉截铁地表示,没想过卖这块资产,“它是我们的主业,卖了那今后做什么呢?”■

主播: 李明明

图片: 视觉中国

线索: [email protected]

4. 南京新百股吧分析讨论社区

南京新百(600682)股吧,股民朋友可以在这里畅所欲言,分析讨论股票名的最新动态。
南京新百公司于2021年12月8日收到股东银丰生物关于其所持公司部分股份解除质押及再质押登记的说明,此次解质股份3843.58万股,此次质押股数3843.58万股。安康通是南京新百下属的一家护理机构,是南京首批定点护理单位之一。
2021年年报显示,南京鑫百的主营业务为医药制造业、健康养老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商品流通业和科研服务业,占比分别为32.91%、30.26%、21.51%、分别占收入的9.11%和1.12%。南京新百董事长翟凌云,男,49岁,具有硕士学位。总统,张璇,男,51岁,硕士学位。
8月8日,南京新街口百货有限公司发布了关于控股股东自愿延长解除股份出售限制的咨询通知。2018年8月14日,南京谢口百货股份有限公司以180738946股向控股股东三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购买资产,股份出售期限为36个月。南京新白向三胞集团增发股份,收购世鼎生物科技(香港)有限公司100%股权。
截至2020年10月31日,宏图地产交易目标净资产账面价值4.06亿元,评估价值19.65亿元。在亏损状态下,公司评估增值率达到384.34%。
同日,在三胞集团官网,创始人袁亚非发布“89.91% pass!”谢谢你!向政府、债权人、供应商、客户、债委会、华融及全体员工表示感谢。但这两家上市公司的股价在12月1日表现不同,ST Hongtu上涨10%,收于每股1.75元,而南京新白下跌9.84%,收于每股12.37元。作为回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两家上市公司,但没有得到回应。
拓展资料
根据《关于做好三胞集团债务风险化解有关工作的通知》(银保监办便函),三胞集团金融债委会于2018年9月26日成立。在三胞集团金融债委会的协调、指导下,三胞集团制定了《三胞集团有限公司重组计划(草案)》,并于近期正式提交三胞集团金融债委会第四次全体会议表决

5. 大盘点!年度最坑投资者的十家公司,你踩中了哪个

当潮水退去后才知道谁在裸泳!历经风雨飘摇的2018,多少人、多少企业在大浪淘沙中被债务的巨浪推倒、淹没……

微债科技小微为您梳理2018年10大企业债务危机案例(精简版如下)!

危机一:海航集团

负债:6574亿元(截止2018年上半年)

2018年上半年财报显示:海航集团总资产1.14万亿,负债总额6574亿,一年内到期的流动负债2551亿!

海航过去几年到处大手笔举债爆买,其在全球各项收购交易金额超过500亿美元(约超3000亿元人民币)。

包括希尔顿酒店、英迈和德意志银行等欧美知名企业,均被海航收入囊中。

6千多亿债务,2018上半年只赚了41.71亿净利润,财务费用却高达162.77亿!每天支付利息近1亿,但只能挣到2千多万。

评: 从大举借钱买买买!到“卖卖卖”还钱!明明是天上飞的,偏偏要下地“体验生活”,生活没体验够,倒把自己弄一身伤。一架飞机已经没有了翅膀和尾巴,可别机头都没了。

危机二:潞安集团

负债:近2000亿元

潞安集团2017年营收1607.5亿元,总资产为2417.79亿元,潞安集团2017年总负债1921.91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9.49%。

潞安集团属国有特大型企业,山西煤企巨无霸,山西省五大煤炭集团之一,连续五年位居世界500强,听起来很有装逼的资本。

然而近几年的财报却暴露出这家历史悠久的煤炭巨头正处于江河日下的悲惨近况。

评: 身体很虚,“大而不强”,积累负债水平过高,潞安集团困局也反映整个中国煤炭业的现状。

危机三:渤海钢铁

负债:1920亿元

2016年3月,渤海钢铁集团突然爆出负债1920亿元的消息,让这家国企一夜成名。

渤海钢铁集团为大型国有钢业,金融危机时期“四万亿”计划大背景下,由天津四家国有钢企组建而成,曾两次荣登世界500强榜单!

2015年国内钢铁行业陷入整体低迷期,渤海钢铁集团债务危机随之爆发。

2018年8月24日,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正式裁定受理渤海钢铁集团破产重整的申请,其正式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共涉及105家债权方,多家上市公司、大半个金融圈踩雷!

渤海钢铁破产应该是2018年最大的企业破产案。

评: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简单重组拼接出来的“速成世界500强”,仅仅存活了6年,犹如昙花一现,海市蜃楼!

危机四:永泰能源

负债:791亿元(截止三季度财报)

2018年三季度财报显示,永泰能源负债达791亿元,比当年年初的784亿元有所增加。

只做煤炭的永泰能源,从2015年开始贪心了起来,相继涉足页岩气勘探开发,并在资本市场上动作频繁,加速布局电力、能源、医疗、物流、投资、物联网等多个领域。

快速扩张,让永泰能源的资产规模迅速膨胀,7年资产爆增634.25%。

盲目借款,带来了巨额债务压顶!这家山西最大的民营焦煤企业,在这个冬天里债务违约缠身,备受煎熬,30家以上大银行被套。其股价暴跌到地板,快成仙股!

评: 欲速则不达,出来混总算是要还的,过去容易借钱的时候想一步登天,盲目转型扩张,借来的钱当摘来的树叶一样拿去花,到处撒网,未见一条鱼,最受伤的还是投资者、债权人。导致这位曾身价370亿的“煤老板”王广西,也负债累累!害人又连累自己。

危机五:三胞集团

负债:503亿元(截止三季度财报)

2018年三季度报显示,三胞集团总资产779.10亿元,负债总额503.59亿元。

三胞集团是江苏南京明星企业,连续第15年入围“中国企业500强”,旗下有多家上市公司。

2014年之后,三胞集团加入海外跨国并购热潮,高杠杆收购运作,资产从300多亿,一度达到逾1200亿。

2018年11月,三胞集团资金链紧张,无法归还理财平台所融资金,同年12月,其持有的上市公司宏图高科(600122)股份被轮候冻结,巨额债务危机凸显。

三胞业绩大幅下滑,截至2018年6月末,集团亏损-20.93亿元,同比下降超8倍;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29亿元,同比下降逾71倍。

三胞开始实行“100亿瘦身计划”,做“减法”卖卖卖,出售或清理现有资产。

评: 并购扩张不断加大了杠杆融资。而部分企业的业绩不理想又加速带来了扩张的后遗症。品牌竞争不足,经营业绩江河日下!

危机六:盾安集团

负债:超450亿

盾安集团向浙江省政府的求助报告显示,其各项有息负债超过450亿元。

盾安集团是全球制冷配件行业龙头企业,集团旗下拥有众多子公司。

其曾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完成“十个业务板块上市、百亿元利润和千亿元年销售收入”的目标。

为了达成目标,疯狂举债扩张,自2013年开始发行各类债券高达38只,累计融资规模309.0亿元。

扩张过快,盈利能力不强,拆东墙补西墙,资金收紧,致使其发债难、成本不断提高,最终超450亿元有息负债产生了兑付危机。最后只能求救于政府的援手!

评: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十个业务板块上市、百亿元利润和千亿元年销售收入”,一味贪多、贪快,暴饮暴食,消化不良。当潮水退去后才知道谁在裸泳!会哭的孩子有糖吃,求政府帮助,你要永远只吃糖吗?

危机七:金立手机

负债:281.7亿(金立重组顾问富海银涛给的数据)

去年11月28日的债权人会议上,金立重组顾问( 富海银涛 )给出的债务数据为281.7亿元,比刘立荣给出的数据高出110多亿元。

金立手机,曾作为国产手机老大哥,年产量突破8000万台。其市场占有率位曾居第三,仅次于当时的诺基亚和摩托罗拉,成为中国第一大国产手机厂商。

有报道金立董事长豪赌输掉100亿的传言!后来债务缠身的金立手机失去了最后一张“安全牌”,裁员、破产!

2018年12月10日,深圳法院公告称已接受金立的破产清算申请,至于破产清算还是破产重组,都使金立身陷泥潭之中。

评: 时代抛弃你,不会打招呼!刘立荣承认参与了赌博,但输了多少是个迷!另外其过度营销“烧钱伤身”,2016—2017年金立营销费用投入60多亿元,陶醉于销量,陶醉于市场或许不如拥有创新、过硬的好产品走得更稳、更远!大浪淘沙,创新者进,创新者成,创新者胜。

危机八:坚瑞沃能

负债:超200亿

截至2018年9月30日,坚瑞沃能负债总额超200亿元,已到期债务达109.73亿元。

坚瑞沃能原是一家消防器材公司,在2016年由坚瑞消防收购沃特玛(曾被业内称为国产锂电池三强之一)改名而来,主要做新能源汽车电池。

动力电池行业利润普遍下滑,叠加行业竞争淘汰加剧,还有排名前几位的巨头瓜分,坚瑞沃能竞争不足。

另外,盲目扩张导致债务缠身,2017年,坚瑞沃能亏损严重,营业利润为-36.37亿元,较上年同期降低788.83%。

股价暴跌,大规模债务逾期导致大量银行账户被冻结、经营性资产被查封,面临被终止上市的风险。

评: 曾几何时新能源被冠上高大上的代名词而被资本疯狂围猎,燃鹅,但看到一块肉就一窝蜂冲上去,撞伤踩死难免,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经历了风雨沉浮之后,行业发展会更健康和稳健。

危机九:乐视网

负债:80亿

截至2018年9月底,乐视网面临的有息债务大约为80亿元。乐视系负债累累,又面临着退市危机。

几年前,曾荣登创业板第一妖股的乐视网,跻身中国五大互联网企业之列。但随着两年前乐视危机的爆发,乐视系的公司无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2015年股价高峰期乐视网市值高达1526.57亿元,超过当时地产巨头万科A!如今乐视网市值大约100亿元附近,上演了“地板——到天堂——再到地狱”的生死时速!约30万投资者踩雷。

有关乐视股权回购责任、被法院采取财产保全等报道扑面来。

评: 打江山易守江山难,曾经超越地产巨头万科A位列创业板市值第一的乐视网,如今成为了面临退市风险加剧的一只“黑天鹅”,背后是过分的“梦想”和“野心”所压垮!“用音速融资,用光速花钱”,讲故事、忽悠式重组,最终引火烧身。上帝欲让你灭亡,必先让你疯狂!

危机十:中弘股份

负债:114亿

截至2018年12月17日,中弘股份及下属控股子公司的逾期债务本息攀升至114.64亿元,全部为各类借款。

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弘股份,于2010年借壳ST科苑登陆A股上市,初期在资本市场顺风顺水。

过去几年来,中国房地产迎来史上最火爆的上升期。中弘股份非但未能借机做大,反而深陷债务泥潭。

随着楼市调控加大,债务问题最终成为压倒中弘的最后一根稻草。

接着股价也遭到了血洗,持续暴跌成为仙股!不光彩的是,其亦是A股第一只因为收盘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面值而退市的上市公司。

中弘运转8年终谢幕A股,8年之痒令人慨叹。

评: 过去几年,房地产曾被誉为中国最赚钱的香饽饽行业,燃鹅随着资金疯狂流入,迅速推高房价,泡沫危机尽显。曾经“中国房产总市值达65万亿美元超美国+欧盟+日本总和”的报道一度刷屏。中弘股份的倒下,成为A股史上首个因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面值而退市的公司,记入史册!

近来,从企业到个人,债务违约、债务纠纷危机四伏,投资者要学会举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6. 三胞集团债务重整方案出炉,为什么要遵从“四不”原则

浑水调研·挖掘上市公司价值,揭开资本市场真相

撰稿|浑水研究院市值研究中心 何离


综合昨晚媒体报道,江苏三胞集团债务重组方案业昨天正式出炉, 浑水调研 注意到,这次方案将遵从“四不原则”,即不破产不逃废债不打折不赖帐。


据了解,三胞集团债务重整将采用“地方政府+央企战投”的模式,中国华融江苏省分公司作为“纾困资金方”为三胞集团提供增量纾困资金80亿元,提供流动性支持。


2018年9月,在中国银保监会、江苏省人民政府的牵头下,三胞集团金融债委会正式组建,经过近两年的谈判和协调,债务重组方案终于成型, 这也意味着,三胞集团债务风险化解工作即将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据了解,与此前有些困难企业获得债务削减有所不同的是,三胞集团债务重组将不对债权本金进行调整,将全部纳入“留债清偿本金”。


根据方案的精神,三胞集团的债务清偿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清理处置留存业务资产白名单以外的非主营业务资产,这些资产处置所得款项或资产价值将全部用于清偿债务,实现债务削减。


二是引入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积极盘活主业优质资产,纾困资金方将提供相应纾困资金,其中 中国华融江苏省分公司作为“纾困资金方”提供增量纾困资金80亿元,缓解公司流动性危机, 以保证公司部分运作正常的业务能够持续经营下去,如三胞集团近年来布局的生物医疗和康养产业有较好盈利前景。在这些优势主营业务重回正常发展轨道后,就可以以业务现金流清偿债务。


据此前澎湃新闻报道,5月13日上午,中国信达资产江苏省分公司与三胞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前者将向三胞集团提供规模近百亿元的流动性支持。但是在这次重组方案的报道中未有提及。


这种以“地方政府+央企战投”的模式创新,若能够顺利推进,将为国内企业企业纾困提供有益借鉴。



而浑水调研观察到,三胞集团债委会采用了“协议重组”的创新方式,并 遵从“四不”原则,即不破产不逃废债、不打折不赖帐。


这无疑为其他企业债务重组树立了一个标杆。


联想到今年以来,信用债市场频频爆雷,甚至有多个地方大型国企出现出人意料的违约现象。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完善债券市场法制,打击各种逃废债行为。 这一部署也向市场传递出明确的“建制度”“零容忍”信号。


11月21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委”)召开第四十三次会议也明确提出,依法严肃查处欺诈发行、虚假信息披露、恶意转移资产、挪用发行资金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严厉处罚各种“逃废债”行为,保护投资人合法权益。


虽然这些会议被外界认为是被剑指近期国企债券违约事件,但对于民企也同样适用,这也可能为以后的企业债务重组设定了基本原则,以防止部分企业借机逃脱债务,损害债权人和投资者的合法利益。

因此,通过以上措施,三胞集团债务重组方案按照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充分兼顾了各方合法利益,获得了三胞集团债权人的初步认同。


三胞集团债务重组进入实操阶段


根据该重组方案,三胞集团债务风险化解工作将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三胞集团将尽最大努力尽早完成债务清偿, 且债务重组后三胞集团法律主体不变,仍将是一家扎根于南京的有限责任公司。

三胞集团成立于1993年,是国内知名民营企业,旗下拥有*ST宏图、南京新百两家上市平台,旗下资产众多,还拥有宏图三胞、宏图地产、广州金鹏、南京富士通等重点企业。业务涉及零售、养老、医疗、地产、金融等多个领域。


2018年6月,三胞集团资金链突然断裂,多笔债务出现逾期,并被部分金融机构要求要求提前偿债,三胞集团及关联企业被金融机构起诉,资产被查封、冻结。


在三胞集团陷入困境后,中国银保监会、江苏省人民政府在南京市牵头召开系列会议,研究部署和推进三胞集团债务风险化解工作。三胞集团金融债委会于2018年9月5日正式组建。


2018年10月10日,三胞集团金融债委会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暨债务风险化解工作座谈会。会议强调,各债委会成员要步调一致、统一行动,不得随意抽贷、压贷、断贷,不单独采取诉讼、查冻账户、强行处置资产和平仓质押股票等不利于风险化解的措施;要稳定存量融资,并切实研究新增流动资金支持的措施,在发展中化解债务风险。


此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三胞集团要切实履行债务风险化解的主体责任,积极开展自救,规范做好信息披露工作,积极配合债委会开展工作。


会议还建立了以中国银保监会、江苏省人民政府牵头,南京市人民政府、人民银行南京分行、江苏省金融办、江苏银监局、江苏证监局、江苏省银行业协会、南京市金融办、相关金融机构共同组成的工作机制。


三胞集团创始人袁亚非也表示,要肯定和支持中央的去杠杆政策,中央的大政方针是正确的。对于三胞集团的流动性危机,“我个人教训深刻,也时常反思。我当时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希望你们给我时间,现在我有信心完成重组,将后三胞集团将深耕大 健康 业务。”


(草媒公社成员自媒体,原创内容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

阅读全文

与三胞集团股票投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st秦机股票 浏览:504
股票账户的浮动盈亏是总盈亏吗 浏览:786
股票上半年业绩怎么看 浏览:649
中国人保有关股票代码 浏览:253
股票期权有涨停吗 浏览:8
股票涨停什么阶段卖出 浏览:931
财务造假退市的创业板股票 浏览:43
600909华安证券股票走势 浏览:242
股票主力偷鸡 浏览:127
洪水影响股票基金 浏览:182
有股票账户开通科创板要几天 浏览:205
2021年买什么股票比较稳定赚钱 浏览:231
股票分钟周期指标 浏览:487
正准备退市的是什么股票 浏览:135
科技产业股票 浏览:875
股票软件里面怎么查找叠加股票 浏览:823
st股票b是啥意思 浏览:527
退市股票重新上市几率大吗 浏览:102
股票涨停板下午打开又封住为啥 浏览:594
st在股票 浏览: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