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日本股市泡沫后的表现及对日本国内的影响这场危机过后什么行业发展比较快
1989年5月,政府紧缩其货币政策以抑制诸如房地产等资产价格的上涨。然而,更高的利率使股市螺旋向下。1990年底,东京股市已下跌了38%,300万亿日元(折合2.07万亿美元)股票市值瞬间消失,房地产价格从投机巅峰陡降下来,从而使日本经济陷入了“泡沫经济”破灭后的萧条之中。
(1)银行业受到严重打击。在日本股市泡沫与房地产泡沫形成过程中,银行始终是充满激情,并推波助澜,且从中大为受益。然而,双泡沫破灭的同时,日本银行业也遭受了灭顶之灾的报复与打击。股市暴跌,上市银行再融资受阻;房地产泡沫破灭,不动产贷款成为呆帐;企业效益徒降,银行不良资产剧增。80年代的泡沫经济直接为90年代中期日本银行赤字风暴与金融危机埋下了历史隐患。
(2)证券业出现空前萧条。随着股市泡沫的破灭,日经225指数一路直线下跌,几乎毫无反抗之力。直到2000年底,当欧美股市及新兴股市均纷纷上涨至历史新高时,而日经225指数却低收至13785点。与此同时,日本经济也经历了长达10年之久的持续萧条。 2003年4月28日,日本股市更是跌至近20年来的最低点7607点。2006年底,当大多数欧美及新兴股市再次刷新历史新高时,日经股市才终于缓过气来,便勉强收在了近五年来的新高点17225点,与历史最高点38916点相比,却相去甚远,大致相差约21700点。
(3)对企业与消费者的猛烈冲击。虚假的繁荣背后,其实是由企业和消费者来承受这一切后果的。日本经济泡沫的破灭,直接打击了本国企业和居民的信心,投资信心严重受挫,企业不良资产增加,银行不良贷款剧增,个人消费萎缩,经济增长停滞甚至出现负增长,失业增加,居民生活水平下降。
20世纪90年代,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实际年均增长率为1.1%,而且就连这1.1%的增长也是日本政府累计10次动用财政手段刺激景气(“景气对策”总规模高达136万亿日元,接近日本GDP的1/3)才勉强获得的。由此可见,日本人要想再次见到80年代中后期平均5%的经济增长已是十分困难的了。
㈡ 什么是泡沫经济泡沫经济会带来哪些影响
有利于资本集中促进竞争活跃市场,繁荣经济。例如企业可以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来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
泡沫经济也总有破灭的一天,一旦泡沫破灭,在泡沫形成过程中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就难以理顺,形成信用危机,会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冲击。
泡沫经济是由虚假的高盈利预期的投机带动起来的,它的产生和形成使国民经济的总量虚假增长、结构扭曲,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平衡运行,破坏国民经济的结构和比例。
泡沫经济威胁着金融系统的安全,同时上市公司也会受到打击。股价下跌后,其筹资能力和偿债能力会大大削弱,对股票或房地产的狂热投机行为,打击了实业投资者的积极性,同时加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
㈢ 泡沫经济的意义、影响和后果
泡沫经济,指资产价值超越实体经济,极易丧失持续发展能力的宏观经济状态。泡沫经济经常由大量投机活动支撑,本质就是贪婪。由于缺乏实体经济的支撑,因此其资产犹如泡沫一般容易破裂,因此经济学上称之为“泡沫经济”。泡沫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经常会由于支撑投机活动的市场预期或者神话的破灭,而导致资产价值迅速下跌,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为泡沫破裂。泡沫经济,顾名思义是指经济运行状态像泡沫一样,繁荣的表面终究难逃破灭的结
局。泡沫经济往往伴随着商品价格的大起大落,但泡沫经济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商品价格涨落,而是专指由过度投机而导致的商品价格严重偏离商品价值、先暴涨后骤跌的现象,是社会资金过于集中某一部门、同一商品反复转手炒卖而导致该部门短期内扭曲膨胀、生产部门因缺乏足够的资金而长期衰退的一种必然结果
。
泡沫经济的三个阶段
泡沫经济可分为三个阶段,既泡沫的形成阶段、泡沫的膨胀阶段、泡沫的溃灭阶段。
泡沫经济的产生根源
虚拟资本(Fictitious
Capital)是以有价证券(包括股票、债券、不动产抵押单)等形式存在的,能给持有者带来一定收入流量的的资本。现实资本(Actual
Capital)就是以生产要素形式和商品形式存在的实物形态的资本。在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运动中不会出现泡沫,因为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运动都是以实物形态流量为媒介,并进行和其相对应的流向相反、流量基本相等的货币形态流量。因此人们认为泡沫经济产生于虚拟资本的运动,这也是泡沫经济总是起源于金融领域的根源。此外,作为不动产的土地,其特殊的价格构成使土地资产成为了一种具有虚拟资本属性的资产,同时金融业与房地产业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使得每次经济泡沫的产生都必然伴随着地产泡沫的破灭。
泡沫经济与经济泡沫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与联系
泡沫经济与经济泡沫既有区别,又有一定联系。经济泡沫是市场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所谓经济泡沫是指经济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非实体经济因素,如金融证券、债券、地价和金融投机交易等,只要控制在适度的范围中,对活跃市场经济有利。只有当经济泡沫过多,过度膨胀,严重脱离实体资本和实业发展需要的时候,才会演变成虚假繁荣的泡沫经济。可见,泡沫经济是个贬义词,而经济泡沫则是个中性范畴。所以,不能把经济泡沫与泡沫经济简单地划等号,既要承认经济泡沫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又要防止经济泡沫过度膨胀演变成泡沫经济。
客观性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经济泡沫之所以会长期存在,是有它的客观原因的,主要是由其作用的二重性所决定的。一方面,经济泡沫的存在有利于资本集中,促进竞争,活跃市场,繁荣经济。另一方面,也应清醒地看到,经济泡沫中的不实因素和投机因素,又存在着消极成分。
形成原因编辑
第一、宏观环境宽松,有炒作的资金来源
泡沫经济都是发生在国家对银行放得比较松,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的阶段,社会经济表面上呈现一片繁荣,给泡沫经济提供了炒作的资金来源。商品经济具有周期性增长特点,每当经过一轮经济萧条之后,政府为启动经济增长,常降低利息,放松银根,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一些手中获有资金的企业和个人首先想到的是把这些资金投到有保值增值潜力的资源上,这就是泡沫经济成长的社会基础。日本从1955-1985年,完成了经济起飞,进入了发达国家行列,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手中有了钱的日本企业和居民信奉“土地神话“,日本是一个岛国,山地多,平原少。土地成为日本的稀缺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和城市占地不断增加,同时,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等对土地投资的增加,地价特别是城市房地产价格具有不断上升的趋势。然而,日本人将这种趋势绝对化了,认为地价只会上升,不会下降,以至把房地产投资作为一种资产保值和增值的方式。他们开始制造土地泡沫,从80年代后半期开始,日本地价飞涨,投机者以升值了的土地作抵押,可以从银行取得更多的贷款,然后再去寻求新的投机机会,于是有越来越多的资金追逐有限的土地,造成房地产价格的进一步上升。日本的银行业是“土地神话”的忠实信奉者。80年代后半期,由于金融自由化、利率自由化的发展,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加剧,银行的筹资成本趋于上升。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把房地产作为寻求高回报率的途径,对房地产业的融资大幅度增加。若以1985年3月为基期,到1991年3月,银行业的贷款量增加了60.6%,而同期对房地产贷款的增加量却高达150.6%。银行对房地产业的贷款余额由1985年3月
17.1万亿日元增加到1991年3月的42.8万亿日元,同期的房地产贷款在银行全部贷款余额中的比重由7.2%上升到11.3%。进入90年代,“土地神话”同泡沫经济一起破灭,以土地为抵押的贷款项目便成了难以消化的不良债权。
第二、泡沫经济的形成和发展缺乏约束机制
从历次泡沫经济的发展过程看,到目前为止,社会对泡沫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缺乏一个有效的约束机制。对泡沫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进行约束,关键是对促进经济泡沫成长的各种投机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但到目前为止,社会还缺乏这种监控的手段。这种投机活动发生在投机当事人之间,是两
两交易活动,没有一个中介机构能去监控它。作为投机过程中的最关键的一步——货款支付活动,更没有一个监控机制。虽然货款支付活动一般要通过银行进行,但银行只是收付中介,根据客户指令付款,对付款的内容无力约束,加上银行的分散性,起不了监控投机活动作用。政府是外在的,不可能置身于企业之间的交易活动之中。而且,政府还常常容易被投机交易所形成的经济繁荣假象一时迷惑,觉察不到背后隐藏的投机活动,一直到问题积累到相当程度才得到发现。日本土地泡沫发生后,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日本全国范围内都出现了城市土地再开发热潮,土地价格随之猛涨,东京、大阪、名古屋等六大城市经济圈的商业用地价格指数1985年比1980年上升了53.6%,1990年则更比1980年上升了525.9%。这期间,日本全国平均土地价格也上涨了1倍以上。日本约有一半的人拥有土地,约20%的人拥有土地继承权。因而,随着土地价格的上升,大多数日本人感到自己的财产在这几年内增值了1-2倍。这一时期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平均增长不到6%,而金融资产价格、不动产价格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虚假上涨,使经济逞现出虚假繁荣景象。1991年10月22日,日本经济企划厅的官员还在内阁例会上津津乐道日本经济处于景气状态之中,几天之后经济形势就急转直下,企业破产事件大量增加。
㈣ 楼市泡沫破灭后,对股市有什么影响主要影响有哪些
中国的房地产已经处于泡沫的尾声。
有两种可能性:
一种是人民币对美金坚挺,房价一定下来。
一种是房价人民币的标价不下来,但是人民币对美金大贬值。
对于股市投资者而言,不仅要看到楼市限购政策导致的资金分流作用,更要关注楼市泡沫可能会破灭导致的股灾,股市与楼市是有机的整体,不可分割开来看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凡是产生了严重房地产泡沫,都以泡沫破灭而告终,没有例外。
对股市或楼市而言,是否存在泡沫其实很好判断,只要看该资产价格是否持续走高即可,如果一个资产价格持续10年的上涨一定产生了巨大的泡沫,无须用绝对指标或相对指标等来度量。中国楼市泡沫是当前乃至未来中国经济与金融的最大隐患,什么时候泡沫破灭我们现在无法知晓,但股市投资者对此需要高度关注。
㈤ 股市泡沫对经济有什么积极影响
么叫做泡沫,就是价格偏离价值,已经到了很危险的地步,已经到了很危险的地步,已经离开了基本面了。
泡沫实际上是由两股力量形成的,一股力量呢叫做非理性预期,另外一个就是资金。
什么叫做非理性预期呢?就是说,我不看道琼斯指数股里边这个盈利的情况,我也不看美国的经济情况,我也不看世界的经济情况,我就是有一些说不清楚的原因,我认为它能涨20%,那你会怎么做呢?你赶快买进,但是当你一买进,当所有人都这么想的时候,当所有人都去买的时候,道琼斯还真就涨上去了。所以由这种非理性预期驱使的资金流入到股市里面把股市推高,这种推高反过来印证了非理性预期,反过来印证了非理性预期,所以呢就使得这种非理性预期变得好像理性化了。因此,它更坚信不疑了。他说还能涨,继续往里投,果然它就继续往上涨。但是这个时候我们知道价格已经越来越偏离价值,越来越偏离价值了。那么这个时候泡沫就形成了。 泡沫的一个明显的标志啊,就是说它的股价跟它基本面脱节,跟公司本身价值,公司价值是什么呢?就是它未来的盈利能力,这个未来的盈利能力怎么来算呢?很难算,很难判断。过度的泡沫会导致股灾,股灾又会使经济崩盘,股市历史周而复始地讲述着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于是,1933年至1934年间,《证券法》、《证券交易法》等一系列规范市场行为的法律在美国相继出台。它们作为股市的守护神,成了抑制股市泡沫最为有效的武器之一
㈥ 股市泡沫的利弊分析
股市泡沫对于机构和散户来说,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对于一个博弈市场而言,泡沫容易表现出非理性的东西,有利于投机。泡沫掩盖了许多真真假假的信息,给投机者以遐想,鸡犬升天。炒股票就是为的赚钱,所以说股市泡沫是没有弊的。当市场需要规范的时候,或者大家都买几只业绩比较好的股票,那市场必定成了一潭死水。泡沫好!
㈦ 经济泡沫是啥经济泡沫破裂后会有什么影响
经济泡沫是指资产价格的一系列膨胀,即在不断大幅上涨的过程中,市场价格远远超过其实际价值,形成虚假繁荣,并含有过多的“泡沫”经济总量。一个国家的国有资产总额一般可分为有形资产(包括土地)和金融资产。在今天的资产市场中,交易最多的上市资产集中在股票和房地产上,因此资产价格膨胀在股票和房地产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泡沫主要有两个原因:投机成为一种趋势,推高了资产价格;资产估值收益过高、异常。中国的估值过高,使资产的市场价格与实际价值相去甚远,而实际价值是经济的真实基础。
中国资本市场的泡沫主要集中在创业板和中小企业板。财富创造的神话中小企业板上的宝石对企业家有巨大的激励作用。在当前经济形势困难的情况下,国家层面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府可能会对资本市场出现一定程度的泡沫表示欢迎。股市泡沫的另一个好处是,它鼓励企业直接融资,减少了它们对银行间接融资的依赖。股市泡沫意味着通过发行新股直接筹集资金的成本更低,公司可以用更少的股本筹集更多的资金,这是老股东乐于做的。
㈧ 泡沫经济带来的危害有什么
20世纪出现过多次泡沫经济浪潮,其中较为着名的是日本80年代广场协议引
发的泡沫经济。其主要体现在房地产市场和股票交易市场等领域大幅投机炒作上涨达四年。但是一旦泡沫经济破裂,其影响将波及到一个国家的大多数产业甚至国际经济的走势。
大幅短期衰退的可怕在于各项资本投资标的物都出现了来不及脱身大量“套牢族”,例如日本的泡沫崩坏从房屋、土地到股市、融资都有人或公司大量套牢破产,之后产生的社会恐慌心理使得消费和投资紧缩的加乘效应,不只毁掉泡沫成分也砍伤了实体经济,且由于土地与股市的套牢金额通常极大;动辄超过一个人一生所能赚取的金额,导致许多家庭悲剧,所以这四年爆起爆落的经济大洗牌等于转移了全日本社会的大笔财富在少数赢家手中,而多数的输家和高点买屋的一般家庭则成为背债者,对日后长达一代人的日本社会消费萎缩经济不振种下了因子。
㈨ 什么是股市泡沫大泡沫来袭时的严重性有多大
通常用气泡来描述那些虚幻而不切实际的人和事。股票市场泡沫是指股票市场中股票价格远远高于其投资价值的现象。简单地说,在短时间内,股票价格上涨迅速,甚至大幅上涨,其价格严重偏离其内在价值。这种情况下,股市将出现泡沫。如前所述,股票市场是一种虚拟经济,其价格的形成与市场对未来市场的预期密切相关。如果在后市的投资者对其更有信心和热情,价格就会高于价值,泡沫就会产生。后市场的投资者对此漠不关心,价值会高于价格,泡沫不会出现。
人们总是用市盈率来衡量股市泡沫的大小是不科学的。市盈率是一个动态的、滞后的指标,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标准,世界各地也没有统一的市盈率水平。市盈率与股价也不是正相关的。高市盈率并不一定意味着股票价格高;市盈率低并不一定意味着股价低。反之,股价低,市盈率不一定低;高市盈率并不一定意味着高股价。事实上,股市泡沫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并呈单边上升趋势。业绩的上升会让投资者认为有可能继续向上的趋势,这样会吸引更多的人去投资,直到股价远离其内在价值。
㈩ 暴风集团退市背后,泡沫经济带给普通人的影响有多大呢
在乐视网退出证券市场后不久,暴风集团也走完了它的最后一个交易日。这两只都是曾经代表性的大牛股,最高时超2000亿市值,如今化为乌有。暴风集团退市背后,泡沫经济带给普通人的影响有多大呢?下面酷鱼给大家来介绍一下。
超6万股东尾随乐视网之后梦碎!而作为投资者的你和我,千万不要忘记这26万股东血本无归的投资教训!
所以,也应当承认经济泡沫有其消极的、不利的一面。但从总体上看,适度的经济泡沫利大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