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行有什么好处
东边日出西边雨。尽管中国同美国、欧盟的贸易摩擦不断,但在亚洲,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降税计划即将实施,这将惠及7000种产品和区内18亿消费者,号称是目前最大的降税计划。
从7月20日起,中国和东盟成员国将正式按照《货物贸易协议》的规定,对原产于中国和东盟的7000个税目的产品相互给予优惠关税待遇,以自由贸易区的税率实现彼此货物的通关。同时,饱受欧美特保之苦的中国纺织企业也将获得新的贸易机会。
惠及18亿消费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经合组织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陆建人表示,CAFTA的建立将惠及这一区域的18亿消费者,他们可以获得物美价廉的商品和服务。
伴随着CAFTA降税计划实施的临近,中国着名东南亚商务专家、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方理事长的日程安排也越来越密。他告诉记者,由于国内企业对CAFTA的情况和有关内容知之甚少,他已经在全国做了100场报告,最近更是邀约不断。他认为,随着中国与东盟形成统一市场,中国企业的商务机会巨大。
据介绍,目前中国对东盟出口的主要商品是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纺织纱线、摩托车等。我国从东盟进口的主要商品是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零件、初级形状的塑料、原油、成品油、天然橡胶等。农产品方面,中国需要进口一些只有东南亚地区出产的热带水果,中国则是胡桃、苹果、梨、柑橘、草莓、葡萄、芦笋和加工西红柿在东盟的主要供应商。研究表明,CAFTA建成后,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将增加106亿美元,增幅为55.1%,东盟对中国的出口将增加130亿美元,增幅为48%。
从1997年以来,我国对东盟的贸易一直都是逆差,但从今年第一季度来看,我国向东盟出口的增速(41%)已经高于东盟向我国出口的增速(16%)。而去年中国和东盟的贸易额达到了1059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了30%,提前一年达到1000亿美元,这跟去年中国与东盟实行早期收获计划、放松投资限制密不可分。
纺织企业有新出路
其实,CAFTA降税计划的实施也给四处碰壁的中国纺织品企业带来新的出路。
尽管中国同东盟国家越南、泰国、印尼等在纺织品国际市场上是竞争对手,但东盟的纺织工业没有中国发达。对于中国同东盟相互放开市场,这些国家也都比较担心。而中国的纺织企业可以投资东盟国家的纺织业,在那里兴建加工厂,进行转口贸易。这样就可缓解欧美配额压力。
而据专家分析,比较适合的国家是老挝,因为欧美对老挝实行优惠政策,没有出口配额限制,而中国和老挝都是《曼谷协定》的成员国,老挝又是目前惟一一个加入《曼谷协定》的东盟成员国,因此中国企业可以带着订单和原料到老挝去生产,然后销往欧美市场。告诉记者,老挝服装协会会长前两天来北京曾表示,非常愿意中国的服装企业去那里投资。
而据分析,中国同东盟国家的纺织业是互补的,东盟国家需要中国的纺织机械产品,而且也需要从中国进口棉花,另外一些服装的辅料也需要从中国进口。形成统一市场后,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服装协会等行业协会可以跟东盟的纺织商会进行交流合作和资源整合,在国际市场上形成区域的综合竞争力。
企业投资东盟仍需提防壁垒
目前,中国同东盟的投资协议还在谈判阶段,不过东南亚在华投资要远远多于中国在东南亚的投资,到去年底东南亚各国在华投资258亿美元,而中国在东南亚投资不足20亿美元,不过CAFTA全面实施以后,我国对东盟的投资必然会加快。
不过,提醒有志于投资东盟市场的企业,CAFTA建立并不意味着一切都会畅通无阻,一些国家还存在贸易、投资壁垒。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方有超过80个商标在印尼被抢注。越南政府目前仍然对7种重要产品实行强制进口许可证制度:包括石油、玻璃、铁制品、植物油、糖、摩托车和九座机动车,另外越南对许多进口产品征收较高的消费税,而对个别汽车产品甚至征收100%的特别消费税。泰国不是WTO《政府采购协定》的签署方,在政府采购招标中,泰国对外国投标企业设置了一系列限制,如对金额超过3亿泰铢的政府采购合同,外国中标企业必须易货回购价值不低于合同金额50%的泰国产品。在马来西亚,占海关税号总量17%的产品受非自动进口许可管理,如建筑设备、农产品、矿产品和汽车等,这对中国同类产品进入马来西亚市场造成一定阻碍。因此,专家建议企业在投资东盟前应多向当地中国使馆和有关机构进行咨询。
相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与东盟10国建立的自由贸易安排。
2004年11月29日,双方在老挝万象签署了《货物贸易协议》。协议规定,自2005年7月起,除2004年已实施降税的早期收获产品和少量敏感产品外,双方将对其他约7000个税目的产品实施降税。至2010年,中国与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等6个东盟老成员将取消大部分产品的关税,建成自由贸易区。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等4个东盟新成员将享受5年的过渡期,至2015年与中国实现自由贸易。
《曼谷协定》
《曼谷协定》全称为《亚太经济社会发展中成员国之间贸易谈判第一协定》,是在联合国亚太经济社会理事会发展中成员国之间达成的比最惠国待遇更加优惠的区域贸易安排。旨在通过此种安排扩大成员国间的贸易,促进成员国经济发展。于1975年7月31日签订,2001年5月23日中国正式加入。目前《曼谷协定》正式成员包括孟加拉国、中国、印度、韩国、老挝和斯里兰卡六个国家。
‘贰’ 东盟博览会有什么意义
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举办,让广西看到了发展的机遇。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博览会在南宁举办也给东盟国家带来了众多的益处,而只有形成共赢的效果,博览会才能称之为成功的博览会。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谷源洋教授认为,广西位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心,区位优势明显。近年来广西的交通发展迅速,为加强广西与东盟的交流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同时南宁的气候也与东盟国家的气候相似。因此在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不仅为东盟国家提供了便利的参展路线,而且也使博览会期间东盟国家参展的客商更容易适应南宁。从整体来看,中国-东盟博览会给东盟国家从两个方面带来非常显着的效果。
凸显窗口效应
与一般的商贸交易会不同,中国-东盟博览会在设置商品馆的同时还设置了国家主题馆。首届博览会在国家主题馆为东盟10国每个国家都免费提供了8个标准展位,对此得到了东盟10国代表的积极反应,东盟各国的代表表示将在免费展位基础上增加收费展位,扩大各自的主题展区,向所有参展参会客商以及中国观众进行全方位的宣传。
谷源洋认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起步点高,有助于增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影响力。尤其是国家主题馆的设立,给了东盟国家展示国家形象,宣传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机会,起到了一个窗口效应。通过主题馆的设置,各国之间在相互沟通和相互交流方面得到了一个合作平台。博览会每年一届,这也为东盟国家提供了一个动态宣传的舞台,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甚至要求将本国展区在免费提供的72平方米的基础上扩大到150平方米,这也是为什么东盟代表在与中国进行博览会会展工作探讨中如此重视国家主题展馆的原因。从这个方面讲,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将对东盟国家产生连锁反应,通过成功示范,将提升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整体形象,大大增强东盟国家的吸引力,为双方的合作和对世界范围内的招商引资进行宏观上的宣传,而这又将在市场上表现出为东盟国家带来收益。因此,可以说中国-东盟博览会也将成为东盟国家向世界展示自身魅力的窗口。
蕴藏市场效应
由于从市场角度考虑,博览会在展馆的设置上除了商贸外还包含了投资,旅游以及科技展馆,这些不仅是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热点,也是博览会吸引世界关注的热点。目前,对这些展馆展位询租的商函已超过了博览会的展位数,由此可见,其中所带来的市场效益是不言而喻的。
谷源洋谈到,由于中国-东盟博览会不仅吸引了中国内地和东盟10国的客商参加,而且也吸引了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国家以及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客商参与,所以,此次参展对于东盟的客商来说不仅是与中国进行商业合作,更是面向全球的合作,对东盟国家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商机,博览会使得东盟客商得到的关注也将是世界级的,从商业角度看,这将为东盟商家做了一个全球的广告宣传。
博览会的举办为世界的商家尤其是东盟商家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商务空间。近年来,中国与东盟间的贸易往来增长迅猛,在2003年实现700亿美元的双边贸易额的基础上,今年一季度双方贸易额就超过了200亿美元,全年更是有望达到900亿美元,使2005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000亿美元的目标显得实实在在。而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适时举办,无疑将使中国与东盟间的区域经贸合作向前提了一大步。可以想象,博览会的成功将会使东盟在中国形成一股热潮,东盟国家在吸引中国投资以及中国游客观光方面所获得的收益都是可以预见的。以浙江为例,目前浙江对东盟投资的民营企业,2001年为11家,2002年20家。其中温州市在东盟设立境外企业12家,民营企业占75%。台州市在东盟设立境外企业10家,民营企业占70%。民营企业崛起并成为对东盟投资的首要主体是浙江省近年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而此次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同样引起了浙江的众多企业极大的关注,随着通过博览会对东盟的更进一步的了解,东盟国家也将迎来中国企业投资东盟的热潮。
中国-东盟博览会对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展示是全方位的,这使得双方在以往双边贸易中的结构也将产生变化,互补性合作将通过博览会的举办变得更加明晰,以制造业为主的贸易结构将在贸易比例中产生一些变化,服务贸易将成为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旅游业、银行服务业、会展业、物流业与工程承包业等朝阳行业更将会在博览会后成为双方合作的一大亮点。
‘叁’ 东盟博览会带给广西什么好处
第16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农业展搭建企业交流平台
9月21日—24日,第16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农业展在南宁举行,本届东博会农业展从广西展览馆移址到广西农业会展中心,展览规模也由1万平方米扩大至2万平方米。
本届农业展继续集中展示中国和东盟各国的农业精品,涵盖渔牧产品、优质水果、绿色农产品及食品、电子商务、茶叶和东盟特色咖啡及食品等类别。展会期间将举办农业展示交易、现代农业发展论坛、新技术新品种推介会等活动,为参展参会企业提供更多资讯,创造更多商机。
记者在现场看到,农业展的参展商已经由过去追求单产的个大、量多来吸引眼球,转变为主打绿色、生态、有机、富硒、可溯源农产品。“说明消费者更关注绿色生态的农产品。”天峨县岜暮乡大甲村管水家庭农场负责人韦刚告诉记者,他销售的每一个柚子都有一个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标识,消费者随时可以查询产品的相关信息。
在本届农业展上,不管是水里的生蚝、树上摘的柚子,还是一块块牛肉,每一个产品上都有一个可溯源的二维码供消费者查询,产品自带的“身份证”能让消费者吃的更放心。
广西云溯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也参加了此次东盟博览会,与各界人士开展了深层次交流。
‘肆’ 今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9月在桂林举办,对当地经济建设有什么影响
根据有关信息可以知道今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将9月在桂林举办,这对桂林这个地区来说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可以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提高桂林这个城市的知名度,让更多的国家和人民可以感受到桂林这座城市的魅力。也可以推动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了办好这个旅游展会做出非常多的准备。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提高桂林这座城市的影响力,带动当地的经济建设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
当地的交通等基础设施会不停的进行完善或者说是建设,来更好的应对这个旅游展。让桂林成为一个名片,更好的展示我国的魅力和风格。能吸引到更多的人到桂林这个地方进行旅游,是非常好的一次文化交流,可以展现我国的文化的实力。对当地经济的建设是有非常多好处的,给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次特别的机遇。
‘伍’ 第14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对中国经济有何好处
第十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事情,因为现在全球的经济有很多问题,持续的经济低迷,已经影响到未来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所以第十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具有一个很积极的意义。
第十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意义十分重大,正如上面的几点陈述。这届第十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意义跟以往大有不同,因为中国的一带一路目前已经开始启动,所以在第十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一带一路经济带会得到更大的认同,对中国经济来说这是一个契机。
‘陆’ 举办东盟博览会对教育的影响有哪些
力促双方教育合作。作为区域内唯一以中国—东盟自贸区为主题的展会中国—东盟博览会围绕自贸区《服务贸易协议》 举办教育服务展力促双方教育合作。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举行。
‘柒’ 第17届东博会开幕,东博会的举办有什么重要意义
东博会的举办可以促进各个国家的投资合作和贸易交流,这对于经济全球化的全球发展来说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东博会全称中国-东盟博览会,由中国和东盟十国经贸主管部门主办。
一、东博会开幕中国东盟博览会简称东博会,由中国和东盟十国经贸主管部门及东盟秘书处共同主办,由广西壮族治自治区政府承办。这是一次国家级,国际性的经贸交流盛会,每年都会在广西南宁举办。东盟共有十个成员国,分别是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今年举办的东博会,已经是第17届东博会了。
亲爱的朋友们,对于东博会,你们还有什么想要了解的吗?可以在下方留言,我们一起讨论。
‘捌’ 东盟博览会有什么作用
凸显窗口效应
与一般的商贸交易会不同,中国-东盟博览会在设置商品馆的同时还设置了国家主题馆。首届博览会在国家主题馆为东盟10国每个国家都免费提供了8个标准展位,对此得到了东盟10国代表的积极反应,东盟各国的代表表示将在免费展位基础上增加收费展位,扩大各自的主题展区,向所有参展参会客商以及中国观众进行全方位的宣传。
蕴藏市场效应
由于从市场角度考虑,博览会在展馆的设置上除了商贸外还包含了投资,旅游以及科技展馆,这些不仅是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热点,也是博览会吸引世界关注的热点。目前,对这些展馆展位询租的商函已超过了博览会的展位数,由此可见,其中所带来的市场效益是不言而喻的。
中国-东盟博览会对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展示是全方位的,这使得双方在以往双边贸易中的结构也将产生变化,互补性合作将通过博览会的举办变得更加明晰,以制造业为主的贸易结构将在贸易比例中产生一些变化,服务贸易将成为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旅游业、银行服务业、会展业、物流业与工程承包业等朝阳行业更将会在博览会后成为双方合作的一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