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主力排名 > 投资组合包括全部股票则投资

投资组合包括全部股票则投资

发布时间:2022-12-20 02:12:50

‘壹’ 根据分散化投资的原理,一个投资组合中,所包含的股票越多,风险越小。对吗

本身股票就是有很大风险的投资品种,投资组合可以有股票、基金、黄金、债卷、储蓄等许多品种,当然越分散,相对说风险小一些,同样道理,如都买股票,买一只股票相对风险较大,如公司经营不好,亏损或倒闭,你就要承受很大风险,但你如买了多只股票,即使某家公司亏损、倒闭;但其它公司都能赢利,可以把这家亏损或倒闭的公司的损失弥补过来,你就不会有什么风险了,这样回答你满意吗?

‘贰’ 什么是 完全投资组合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是研究在各种不确定的情况下,如何将可供投资的资金分配于更多的资产上,以寻求不同类型投资者所能接受的收益和风险水平相匹配的最适当、最满意的资产组合的系统方法。在现代资产组合理论中,若考虑某单个投资者的决策,可进而探讨各种资产市场价格的决定,再进一步考虑到价格变动时资产选择决策的反作用,就成为资本市场的均衡理论,即资产价格决定理论。现代资产组合理论在财务领域中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一、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演变轨迹
(一)从马科维茨模型到单指数模型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发端可以追溯到哈瑞·马科维茨于1952年发表的题为《资产组合》的文章,及其后(1959) 出版的同名专着。在上述文章和专着中,马科维茨详细阐述了“资产组合”的基本假设、理论基础与一般原则,从而奠定了其作为“资产组合”理论开创者的历史地位。
1 、马科维茨“资产组合”理论的基本假设
(1) 投资者的目的是使其预期效用 最大化,其中 , 和 为预期收益率和方差,被用于刻画预期收益率的大小以及风险程度状况,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变量。
(2) 投资者是风险的厌恶者,风险用预期收益率的方差来表示。
(3) 证券市场是有效的,即市场上各种有价证券的风险与收益率的变动及其影响因素都为投资者掌握或者至少是可以得知的。
(4) 投资者是理性的,即在任一给定的风险程度下,投资者愿意选择预期收益高的有价证券,或者选择预期收益一定,风险程度较低的有价证券。
(5) 投资者用有不同概率分布的收益率来评估投资结果。
(6) 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进行分析。
(7) 摒除市场供求因素对证券价格和收益率产生的影响,即假设市场具有充分的供给弹性。
2 、马科维茨模型的结构简述
马科维茨首先对个别资产的收益及风险给予了量化,且认为单个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为: , 为某实际收益率, 为某收益率出现的概率。风险可以用收益率的变动幅度(即方差) 表示,变动幅度越大,方差越大,风险则越大。
(2) 资产组合的收益率和风险分别由以下两个等式给出: 其中 为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率, 为构成资产组合的这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 表示这种资产在整个资产组合中的权重。
资产组合的风险可以用方差表示,其公式为: 。资产组合的构成,知道了个别资产以及按不同比例组成的资产组合的收益和方差的计算以后,就可以按风险一定时利润最大的原则确定每种资产在整个资产组合中的比重。
单指数模型对马科维茨模型的简化。运用马科维茨模型选择资产组合,需要进行大量繁复的计算。为了解决马科维茨模型存在的这一缺陷,威廉.夏普(Villian. F. Sharpe ,1963) 在《对于“资产组合”分析的简化模型》一文中,提出了单指数模型。这一模型假设每种证券的收益因某一种原因并且只因该种原因与其他证券收益相关,而且每种证券收益的变动与整个市场变动有关。较之于马科维茨模型,单指数模型大大简化了,但是这种简化是以牺牲一部分精确性为代价的,因此其应用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二)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必然延伸:两种资产定价模型
1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Capital. Asset . Pricing.Model - - CAPM) 的基本假设:
(1) 投资者是厌恶风险的,其目的是使预期收益达到最大。
(2) 所有的投资者对所有证券的均值、方差都有相同的估计。
(3) 不考虑税收因素的影响。
(4) 完全的资本市场,即:
a、无交易市场;
b、所有资产完全可分;
c、投资者是价格制定者;
d、所有资产数目一定。
(5) 存在无风险资产,投资者可在无风险利率下进行无限制的借贷。
(6) 资本市场处于均衡状态。
在上述假设的基础之上,夏普研究后认为,所有的投资者面临同样的投资条件,这样他们就都会按马科维茨模型作出完全相同的决策。这时构成的资产组合点一定是有效前沿上( Efficent set) ( E(rp) - rf) /δ(rp) 值最大的点。而这一点正是市场资产组合M点,这条经过rf 与市场资产组合M 点的线称为资本市场线。所有的投资者都必然处于这条资本市场线上。知道某种资产的β值,再从这条资本市场线上我们也就找到了该种风险资产的证券市场线,从这条证券市场线上我们就可以找到证券预期收益率与风险的关系
2 、套利定价模型
CAPM 模型一直在金融定价模式领域占统治地位,然而,史蒂芬. A. 罗斯( Stephen. A. Ross) 认为,事实上找不到实际的证券来证明这个模型,并在《经济理论》(1976) 杂志上发表了题为《资本资产定价的套购理论》的文章,在该文中,他提出了“套利定价理论”,简称APT 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与套利定价模型的主要区别在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依赖于均值——方差分析,而套利定价模型则假定收益率是由一个要素模型生成的。后者不需要像前者那样对投资者的偏好作出很强的假定,即套利定价模型并不依据预期收益率和标准差来寻找资产组合,而是仅要求投资者是一个偏好拥有财富多多益善者。
二、对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简要评析
由上述讨论我们不难看出:马科维茨分散投资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应用数学上的二维规划建立起一套模式,系统地阐明了如何通过有效的分散化来选择最优资产组合的理论和方法。正是由于在分散投资理论方面的卓越造诣,马科维茨获得了1990 年度颁发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夏普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为资产选择开辟了另一条途径,他应用对数据的回归分析去决定每种股票的风险特性,从而把那些能够接受其风险和收益特性的股票,结合到一个“组合”中去的做法,大大简化了马科维茨模型的计算量。而罗斯的“套利定价理论”则从假设条件上做文章,比较而言,套利定价模型在内涵和实用性上更具广泛意义。总之,现代资产组合理论通过以马科维茨、夏普、罗斯等为首的众多经济学家的努力,在基本概念的创新、理论体系的完善、研究结论的实证和结论应用的拓展上都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时至今日,现代资产组合理论仍然存在方方面面的问题。
1 、马科维茨分散投资理论的缺陷
在理论方面,马氏认为大多数有理性的投资者都是风险的厌恶者这一论点,其真实性值得怀疑。例如,投资者在遇到一种证券能得到7 - - 23 %的收益,和另一种证券的收益为9 - - 21 %时,他愿意接受前者而放弃后者显然是不理智的,因为两种证券的平均收益都是15 %。按马氏的理论设想,预期收益和风险的估计是一个组合及其所包括证券的实际收益和风险的正确度量;相关系数是证券未来关系正确的反映概念;方差是度量风险的一个最适当的指标等,这些观点难以让人信服。因为:第一、历史的数字资料不大可能重复出现;第二、由于一种证券的各种变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经常变化,因此证券间的相互关系不可能一成不变。第三、理论上,按照马氏的理论,应用价格的短期波动去决定一种证券的预期收益,应有一个高的或者一个低的预期方差。可是,在实践中,如果投资者受了有限流动性的约束,或者他们确实是一些证券的保存者,那么,短期价格的波动本身并不对他们产生什么实际意义的风险。在实际应用上,马氏的理论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首先,产生一个组合要求一套高级的而且相当复杂的计算机程序来进行操作。实际上许多执业的投资管理人员并不理解其理论中所含的数学概念,且认为投资及其管理只是一门艺术而不是科学。其次,利用复杂的数学方法由计算机操作来建立证券组合,需要输入若干统计资料。然而,问题的关键正在于输入资料的正确性。由于大多数收益的预期率是主观的,存在不小的误差,把它作为建立证券组合的输入数据,这就可能使组合还未产生便蕴含着较大幅度的偏误。再次,困难还在于大量不能预见的意外事件的发生,例如,一个公司股票的每股赢利若干年来一直在增长,但可能因为股票市场价格的暴跌,其股价立刻随之大幅度下降。从而导致以前对该公司的预计完全失去其真实性。此外,证券市场变化频繁,每有变化,就必须对现有组合中的全部证券进行重新评估调整,以保持所需要的风险- - 收益均衡关系,因此要求连续不断的大量数学计算工作予以保证,这在实践中不但操作难度太大,而且还会造成巨额浪费。
2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局限
按照CAPM 模型的构思,应用beta 分析法的投资者愿意接受与市场相等或接近的收益率,排除了投资者比市场干得更好的可能性。这种方法否定了证券的选择性和分析家识别优良证券的投资能力。事实证明建立在大量调研基础上的选择性投资能够取得优异的收益成果。同时市场指数不一定真正反映全部股票的市场情况,一个投资者完全有可能将其资产组合做得和市场指数一样,但在实际市场上的投资却未必能取得预期的收益。CAPM 模型假定股票市场是均衡的,而且所有投资者对于股票的预期都是相同的。事实并非如此,在证券投资中,有所谓“最后乐观的投资者”和“最后悲观的出卖者”,这类现象用CAPM 模型很难加以阐释。随机游走理论家们从根本上反对资产组合理论,他们认为未来的收益率是不可能预计的,因为股票的短期波动全然无法预测。在他们看来,确实的输入资料是不存在的,所以,组合的构建只不过是一种有趣的数学游戏而已。
3 、套利定价理论的不足
套利定价理论本身没有指明影响证券收益的是些什么因素,哪些是主要的因素,以及因素数目的多寡。一般而言,象诸如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利率、公司资信、付息等均属影响证券收益的基本因素,但重要因素大致在10 个左右。然而,这一问题还有待理论与实务界的进一步探索。概而论之,现代资产组合理论尚存在理论研究假定太多、风险分散方式有限、风险观念判断机械、实际应用操作困难等方方面面的缺陷,要改进完善之,绝非一日之功,未来还有不断探索的慢慢长路。
三、对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现实思考
应当说,通过持有资产的多元化来分散投资风险对任何国家在任何阶段的资本市场都实用,但这只是朴素的资产组合思想。现代资产组合理论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进而精确地计算各种资产的持有量来分散投资风险的,因而其合理运用决不是一蹴而就之事。结合我国实际,我们认为在我国借鉴现代资产组合理论应注意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 、实用性
在我国,由于资本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出现的时间较短,目前至少还存在下述问题: (1) 有关管理部门对证券市场的宏观调控随意性较大,证券市场的大起大落时有发生。(2) 政策法规尚不健全,已颁布的法规也尚未完全落到实处。(3) 证券商及其他机构投资者的自律不足,存在不同形式的违规经营行为,市场投机气氛较浓。(4) 一些上市公司参与炒作本公司股票,且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不规范,甚至存在财务报表的弄虚作假现象。(5) 缺乏机构投资者,等等。以上诸方面原因,致使我国现阶段的证券市场远未达到中强有效性(1991 ,沈艺峰;1996 ,吴世农;1996 ,杨朝军、邢靖) 。因此,现在还不宜大力提倡用现代资产组合理论来指导我国已设立的投资基金的运作。
2 、有效性
客观而论,在证券市场上进行组合投资,是依照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方式还是采用传统经验的办法,本身就存在不少争议,恐怕没有一个投资管理者能够说自己是唯一的依靠资产投资组合理论来进行投资组合管理的。而且,由于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应用成本巨大,任何一个投资者都不可避免地要在其应用成本和应用效益之间进行比较权衡。因此,现代资产组合理论在我国的应用应以有效性为判别标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作出运用抉择。
3 、局限性
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我国证券市场已完全具备了现代资产组合理论运用的环境,其运用的局限性仍然存在。第一,就投资需求而言,我国的证券投资具有典型的散户特征与投机性特性(这一点前已述及) ,由于资金规模和专业水平的限制,加之缺乏理性的投资理念,散户几乎不可能科学规范地运用现代资产组合理论进行证券组合的投资;第二、从投资管理来看,我国非常缺乏高水平的投资管理专门人才,因此,在我国还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理论研习与实践磨练,才能锻造出理解和掌握现代资产组合理论并赋与实际运用的投资家;第三、从投资市场考虑,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来源和质量、市场规模和结构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毫无疑问投资市场现存的这些问题肯定会给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运用带来不少困难。
当然, 通过持有资产的多元化来分散投资风险对任何国家在任何阶段的资本市场都适用, 但这只是朴素的资产组合思想。现代资产组合理论已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进而精确地计算各种资产的持有量来分散投资风险, 实现了质的飞跃。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成功运用以资本市场具备有效性为前提。由于资本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 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较短, 目前还存在着下述问题:
1.有关管理部门对证券市场的宏观调控还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 证券市场大起大落时有发生。
2.有关政策法规尚不十分健全, 已颁布的法规也未落到实处。
3.证券商及其他机构投资者的自律不足, 存在超规模自营、超比例持有同种股票、操纵股价等违规经营行为, 市场投机气氛较浓。
4.一些上市公司参与本公司股票的炒作, 甚至有的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资收益已成为其利润的主要来源; 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不规范, 一些上市公司和证券商联手利用内幕消息进行交易, 甚至存在上市公司为了自身的利益, 财务报表作假的现象。
5.缺乏机构投资者(在发达国家, 机构投资者持有的证券一般占市场份额的50% 以上)。资金巨大的保险基金、养老基金不能进入股市, 致使证券市场缺乏有理性的投资者和有力的支撑。以上诸方面的原因, 致使我国现阶段的证券市场不具备中强有效性。一些研究者的实证分析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 现在尚不宜用该理论模型来指导我国已设立的投资基金的运作。事实上, 我国目前的投资基金也不是按该理论模型来运作的, 对上市公司的股票的投机多于投资, 也是“炒作”行为, 与证券商或其他机构投资者的“炒作”行为无异。
当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到满足下列条件时,则可用现代资产组合模型来指导投资基金的运作:1.对证券市场的宏观调控得当。2.有关政策法规得以建立健全并监管得力。3.机构投资者严于自律, 理念从投机转为投资。4.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范, 精力集中在如何发展生产上。5.较多的投资基金进入证券市场, 对证券市场起到支撑作用。

‘叁’ 进行合理的投资组合能降低投资风险, 如果投资组合包括市场上全部股票, 则投资者()

选择D

‘肆’ 投资组合能降低风险,如果某基金的投资组合包括市场全部股票,则其

A.
财务管理理论认为,投资组合能降低非系统风险,但对系统风险无能为力。组合中的数量越多,对非系统风险的抵消效应越强。财务管理中一般认为20种以上就几乎能抵消全部的非系统风险。现在组合中包括了市场全部股票,所以非系统风险被全部抵消,只存在系统风险。
题中所说的个体特有的特有风险就是指非系统风险。

‘伍’ 什么是投资组合分析

投资组合是根据经典投资学理论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原则,为了充分分散个股风险,并尽量追求投资收益波动更加平稳,选择更多的相关性小股票进行投资,而不是把资金全部或者大部投入给某些或某个公司。这样当某个公司或行业爆发较大的风险时,该组合可以较为平和的抵御风险。

‘陆’ 企业为什么要进行投资组合投资组合有哪些方式

投资组合(Portfolio):由投资人或金融机构所持有的股票、债券、衍生金融产品等组成的集合。投资组合的目的在于分散风险。
基金投资组合的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在股票、债券和现金等各类资产之间的组合,即如何在不同的资产当中进行比例分配;第二个层次是债券的组合与股票的组合,即在同一个资产等级中选择哪几个品种的债券和哪几个品种的股票以及各自的权重是多少。
投资者把资金按一定比例分别投资于不同种类的有价证券或同一种类有价证券的多个品种上,这种分散的投资方式就是投资组合。通过投资组合可以分散风险,即“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是证券投资基金成立的意义之一。
为了保障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基金投资都必须遵守组合投资的原则,即使是单一市场基金也不能只购买一两项证券。有些基金的条款就明文规定,投资组合不得少于20个品种,而且买入每一种证券,都有一定比例限制。投资基金积少成多,因而有力量分散投资于数十种甚至数百种有价证券中。正因为如此,才使得基金风险大大降低。
如何选择基金投资组合
市场持续震荡,风险凸显。在选择基金理财投资时,秉承“一堆鸡蛋多个篮子”的理念,优选基金做投资组合,更助你抗风险。基金组合应结合自身所处生命周期,承受风险能力与投资期限而投资多只各类型基金,均衡风险管理,增强投资的稳定性,使基金投资在各个阶段都能获得较好的收益,而不能简单地将股票基金累计相加。
那么,投资人应如何选择基金作为自己的投资组合呢?
一、要有自己的投资理念。许多投资人盲目地跟着市场、他人买卖基金,哪只基金涨幅居前就追买哪只,完全没有把资金的安全边际放在第一位。建议入市之前,好好学一学基金理财知识,权衡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同时了解国家的经济动向或趋势,然后把握投资策略。
二、明确目标持续性投资。各类股票基金各有其特色,各有其特点。如果你正处于生命的积累阶段,要投资未来购房、孩子上学费用,那么,你就首选成长型股票基金为主;如果你正处于生命周期的分配阶段,既要供孩子上学,又要自己养老,那么,你就选收入型股票基金(价值型基金)为主。总之,一定要清楚自己持有基金组合所期望达到的目标,坚持持续性地投资。
三、投资一定要有核心组合。你的投资组合的核心部分应当有哪些主流基金组成?我非常认同股票投资的“核心——卫星”策略,在投资基金时也同样适用。你应从股票基金中(主动型、偏股票型、平衡型)选择适合自己的、业绩稳定的优秀基金公司的基金构成核心组合。年轻的可占你基金组合资金的80%,年老的可占40%——50%,另用10%投资防守型基金(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用10%投资在市场中业绩表现出色的为你的卫星基金,获得较高收益。
四、“不投资指数基金是你的错。”借用巴菲特的话来指导自己的投资技巧。今年的市场也证明了他的经验。因而,在每种组合投资中,应拥有1——2只股票市场的指数基金。如嘉实300和中小板ETF,这种拥有整个市场法不失为明智的方法。
五、不要将同类型基金做组合。尽管各基金的名称不同,但注意“不管切得多薄,香肠片也还是香肠。”将同类型基金做组合是无效的。如果持有同类基金只数过多,会使你的组合失衡,不知不觉中让你放大了市场风险,阻碍了你的投资目标的实现。有效的基金组合应是不同类型如股票型(主动型、偏股型和平衡型)、债券型、货币型等不同类型。
六、投资的期望值不要过高。市场经历了2005年的股改,助推了基金翻番的业绩,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对股改前市场的补涨。这样的业绩在成熟市场是不可遇见的。投资者应降低对市场的投资收益。针对我们的新兴市场,把预期收益调整约为30%左右就行了。

‘柒’ 相关性对风险影响有哪些

证券报酬率的相关系数越小,机会集曲线就越弯曲。风险分散效应也就越强。证券报酬率之间的相关性越高,风险分散化效应就越弱。完全正相关的投资组合,不具有风险分散化效应,其机会集曲线是一条直线。

在两个股票的投资比例相同的前提条件下,如果两种证券完全负相关,投资组合的风险被全部抵消掉;当两种股票完全正相关时,组合的风险既不减少也不扩大。

不同股票的投资组合可以降低风险,但是不能完全消除风险。,一般而言,股票种类越多风险越小。如果投资组合包括所有股票,则该组合只承担市场风险,而不承担公司特有风险。

只要两种证券的相关系数小于1,证券组合报酬率的标准差就小于各证券报酬率标准差的加权平均数。

当相关系数=1,两种股票A、B权重相同时,

投资组合标准差=(A的标准差+B的标准差)/2

当相关系数=-1,两种股票A、B权重相同时,

投资组合标准差=(A的标准差-B的标准差)/2

(其中A的标准差>B的标准差)。

‘捌’ 股票投资组合如何建立

股票投资组合,是指投资者在进行股票投资时,根据各种股票的风险程度、获利能力等方面的因素,按照一定的规律和原则进行股票的选择、搭配以降低投资风险的一种方法。其理论依据就是股市内各类股票的涨跌一般不是同步的,总是有涨有跌,此起彼伏。因此,当在一种股票上的投资可能因其价格的暂时跌落而不能盈利时,还可以在另外一些有涨势的股票上获得一定的收益,从而可以达到回避风险的目的。应当明确的是,这一种方法只适用于资金投入量较大的投资者。

一、分散风险

股票与其他任何金融产品一样,都是有风险的。所谓风险就是指预期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我们常常会用篮子装鸡蛋的例子来说明分散风险的重要性。如果我们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万一这个篮子不小心掉在地上,那么所有的鸡蛋都可能被摔碎;而如果我们把鸡蛋分散在不同的篮子里,那么一个篮子掉了不会影响其他篮子里的鸡蛋。资产组合理论表明,证券组合的风险随着组合所包含的证券数量的增加而降低,资产间关联性低的多元化证券组合可以有效地降低个别风险。

我们一般用股票投资收益的方差或者股票的p值来衡量一只股票或股票组合的风险。通常股票投资组合的方差是由组合中各股票的方差和股票之间的协方差两部分组成,组合的期望收益率是各股票的期望收益率的加权平均。除去各股票完全正相关的情况,组合资产的标准差将小于各股票标准差的加权平均。当组合中的股票数目N增加时,单只股票的投资比例减少,方差项对组合资产风险的影响下降;当N趋向无穷大时,方差项将档近0,组合资产的风险仅由各股票之间的协方差所决定。也就是说,通过组合投资,能够减少直至消除各股票自身特征所产生的风险(非系统性风险),而只承担影响所有股票收益率的因素所产生的风险(系统性风险)。

二、实现收益最大化

股票投资组合管理的目标之一就是在投资者可接受的风险水平内,通过多样化的股票投资使投资者获得最大收益。从市场经验来看,单只股票受行业政策和基本面的影响较大,相应的收益波动往往也很大。在公司业绩快速增长时期可能给投资者带来可观的收益,但是如果因投资者未观察到的信息而导致股票价格大幅下跌,则可能给投资者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在给定的风险水平下,通过多样化的股票选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股票价格的过度波动,从而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获得最大收益。

股票的投资组合时的基本原则

1.在风险水平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投资者应当选择相对利润率较高的股票。

2,在利润率水平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投资者应当选择相对风险较高的股票。

3.在选择股票组合时,应当使股票可能造成的损失尽可能减小到最低限度。我们可以用数学公式表示为:式中:

n表示所选股票的总个数

i表示所选股票中的第i种股票

Fi表示第i种股票的风险概率

Gi表示第i种股票在发生风险时可能造成的损失

当然,在考虑减小损失的同时,也应当考虑要使股票带来的利润尽可能地大,用数学公式表示即为:式中:

n表示所选股票的总个数

i表示所选股票中的第i种股票

Hi表示第i种股票的获利概率

Li表示第i种股票在市场条件有利时可能获得的利润

股票投资组合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1]

1.在购买股票时,应注意不要购买同一公司或企业的股票,即使该企业经营有方、业绩优良时也要将资金留出一部分投入到其他种类的股票上去。这样做可以使投资者不会因某一种股票的突然性暴跌而造成惨重的损失。

2.股票投资组合时,应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行业的股票进行投资,即不要只购买同一行业或同一板块中的不同股票。这样做可以使投资者避免在碰到行业性不景气,所有同行业股票全部跌落时,可能产生的风险。

3.投资时要注意尽量不购买同一地区的股票。同样,这类股票同涨同跌的可能性较大一些。因此,如果购买同一地区的股票就无法起到躲避风险的作用。

4.购买股票时,应当购买具有不同题材的股票。这样可以使投资者避免在某一种题材股遇到利空消息时所产生的风险。

5.对购进股票的时间上要注意合理安排,不要集中在同一时期将所有的投资全部投入股市中,要留有一定的后续力量。有时,投资者认为某一股票已跌至极限而放心买入,却不想该股票的价格继续下跌,而此时投资者手中若留有一部分资金,还可以进行低价补进,以摊平成本的操作;否则,只有无可奈何地等待该股票涨潮期的到来,这就可能使投入的资金积压很长一段时间,从而减缓了资金的周转速度。

股票投资组合的几种方式

1.保守型投资组合。采用这种类型的投资组合方式,其资金的分配情况应当是,将80%或全部的资金用于购买不同的具有中、长期投资价值的股票,而只将约20%或20%以下的少量资金用于对短线股票的炒作。这种投资组合方式需要投资者选择那些有较高股息的股票作为投资对象,这可以使投资者在经济呈现稳定增长的情形下,从那些经营情况良好、投资回报安全稳定的公司的股票中,获取较为满意的投资回报。

但是,采用这种保守型的投资组合方式,也要求投资者时刻注意公司的经营情况的变化和国家有关的政策动向,因为任何一种股票都绝对不可能永葆青春,常胜不衰,它完全有可能在国家方针政策转向、产业结构调整、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下由盛转衰,由盈转亏。所以,保守型投资组合虽然可以较大限度地降低投资风险,但也并不是说就能够完全消除风险。

2.投机型投资组合。这种投资组合方式正好与保守型投资组合方式相反;是将大部分或全部的资金都用于投机性股票炒作的一种资金组合方式。采用这种方式的盈利情况,基本上取决于投资者对各种股票涨跌形势的准确判断。如果投资者有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充裕的时间以及敏锐的洞察力,则采用这种投资组合方式往往能够获得比其他形式的资金组合方式更为可观的利润和收益,但同时它也比其他的资金组合方式有着更大的风险性。

3.随机应变型投资组合。这是投资者根据市场的具体情况来决定采用何种投资组合方式的一种投资方法。这种方法认为,在股市不太活跃的情况下,应采用保守型投资组合,即将资金投入到长线昅中,以获取较为稳定的收入;而在股市十分活跃的情况下,应采用投机型投资组合,以便能从各种股票的跌涨差价中获取更大的收益。这一投资组合方式因能够较好地适应股市的变化,而被多数投资者所采用,采用这一方法的关键一点,是投资者要有能力对股市的大势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形势判断。

4.市场分散型投资组合。这是投资者根据不同的市场情况采用不同投资组合方式的一种投资方法。这种方法认为,在有新股上市时,即将资金投入到一级市场上进行炒作;在大势上涨时,即将资金投入到二级市场上进行炒作;在无新股上市、大势下跌的情况下,即将资金投入到一级半市场上进行炒作。这样,分散市场投资的组合型式,已被实践证明是可行的,而且已被好多投资者所采用

‘玖’ 如果投资组合中包括全部股票,则投资者( )。

C 交易性、预防性、投机性需要

‘拾’ 《财务成本管理》每日一练-2020年注册会计师考试(5-8)

《财务成本管理》每日一练-2020年注册会计师职称考试

单选题

1.某人从银行借款100万,投资于寿命期为10年的项目,折现率为10%,每年至少应当回收的现金是()。(第三章.价值评估基础)

A. 16.27

B. 18.93

C. 22.36

D. 33.86

2.某股票报酬率的标准差为0.8,其报酬率与市场组合报酬率的相关系数为0.6,市场组合报酬率的标准差为0.4。则该股票的报酬率与市场组合报酬率之间的协方差和该股票的β系数分别为()。(第三章.价值评估基础)

A. 0.192和1.2

B. 0.192和2.1

C. 0.32和1.2

D. 0.32和2.1

3.某企业采用偿债基金法计提折旧。若甲设备的原值为200万元,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假定平均利率为10%,则甲设备的年折旧额为()万元。(第三章.价值评估基础)

A. 40

B. 32.76

C. 36

D. 44

4.下列关于投资组合的风险和报酬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第三章.价值评估基础)

A. 单纯改变相关系数,只影响投资组合的风险,而不影响投资组合的预期报酬率

B. 当代投资组合理论认为不同股票的投资组合可以降低风险,股票的种类越多,风险越小,包括全部股票的投资组合风险为零

C. 资产的风险报酬率是该项资产的贝塔值和市场风险报酬率的乘积,而市场风险报酬率是市场投资组合的期望报酬率与无风险报酬率之差

D. 在证券的市场组合中,所有证券的贝塔系数加权平均数等于1

5.下面关于证券市场线的说法中,错误的是()。(第三章.价值评估基础)

A. 无风险报酬率是证券市场线的截距

B. 市场风险补偿程度是证券市场线的斜率

C. 预计通货膨胀率提高时,会导致证券市场线向上平移

D. 风险厌恶感的加强,证券市场线向上平移

参考答案及解析

1.参考答案:A题目详解:投资回收系数为1/(P/A,10%,10),通过查年金现值系数,得出为1/6.1446=0.1627,所以每年至少应当回收的现金=100×0.1627=16.27(万元)。

2.参考答案:A题目详解:该股票的报酬率与市场组合报酬率之间的协方差=0.6×0.8×0.4=0.192,该股票的β系数=0.6×(0.8/0.4)=1.2。

3.参考答案:B题目详解:年折旧额=偿债基金系数×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原值/年金终值系数=200/(F/A,10%,5)=200/6.1051=32.76(万元)

4.参考答案:B题目详解:当代证券组合理论认为不同股票的投资组合可以降低公司的特有风险,股票的种类越多,承担公司的特有风险就越小,但投资组合不能分散市场风险。对于包括全部股票的投资组合,只要进行合适的投资组合,则全部股票的投资组合就只承担市场风险,而不承担公司的特有风险。所以选项B不正确。

5.参考答案:D题目详解:证券市场线的斜率为市场平均风险报酬率,如果投资人对于风险的厌恶感增加,则其承担单位风险要求的收益率提高,而投资资产的风险是既定的,所以要求的风险报酬率提高,所以市场平均风险报酬率提高,证券市场线斜率提高,直线更陡峭,而不是向上平移,因此选项D的说法不正确。

阅读全文

与投资组合包括全部股票则投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股票减持对股价的影响 浏览:579
证劵账户除股票外还 浏览:523
正虹科技股票中国网 浏览:86
创金合信医疗保健股票a净值 浏览:159
四大行业股票 浏览:463
保险基金股票债券 浏览:264
安化科技股票代码 浏览:794
全国农商银行股票交易 浏览:933
宝鼎科技股票十大股东 浏览:222
怎样才能买到开盘就涨停的股票 浏览:538
网上开股票账户佣金费率 浏览:313
卖股票赚钱了要交税吗 浏览:548
低于银行股票质押 浏览:617
如何在广发证券中查找股票代码 浏览:528
股票资金流入看什么 浏览:806
科创50指数ETf投资哪些股票 浏览:474
林园股市最新股票 浏览:526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股票 浏览:132
宜信最新股票价格 浏览:146
亚盛股票走势 浏览: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