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关于星巴克的问题
星巴克从来不花一分钱做广告,靠口碑相传搞宣传,竟做到了妇孺皆知,它把省下来的广告费用放到员工福利和培训上面。“你可以学到很多有关咖啡的精细知识,还可以学会如何热情地与他人分享这些知识,同时你还有机会得到外语和领导能力方面的培训。”星巴克董事长舒尔茨说。
坚持不做广告
“咖啡好不好喝,要品尝过才知道。由喝过星巴克咖啡的人告诉你这里的咖啡好喝,比电视广告告诉你更有说服力。再者,星巴克的顾客相对固定,广告是面向所有人的,由此产生的费用必定要算到数量相对较少的顾客身上。”北京美大星巴克总裁王朝龙认为这样做会损害星巴克顾客的利益。
王朝龙认为,在服务业,最重要的行销通道是分店本身,而不是广告。如果店里的产品与服务不够好,做再多的广告吸引客人来,也只是让他们看到负面的形象。星巴克不愿花费庞大的资金做广告与促销,但坚持每一位合作伙伴(星巴克称每一位员工都是合作伙伴)都拥有最专业的知识与服务热忱。“我们的合作伙伴犹如咖啡迷一般,可以对顾客详细解说每一种咖啡产品的特性。我们通过一对一的方式,来赢得信任与口碑。这是既经济又实惠的做法,也是星巴克的独到之处。”
中国是一个咖啡文化一片空白的国度,很多第一次喝咖啡的人都会觉得“有点像中药”,所以中国人中因为酷爱咖啡而去星巴克的人在星巴克的顾客中占的比例不大。事实上,星巴克1999年在北京开业之初,光顾星巴克的也是以有喝咖啡习惯的外国人居多,正是借着这些人的口碑相传和不断地教育顾客,光临星巴克的中国人才逐渐多起来。
打造“第三空间”
为了营造良好的氛围,星巴克的经营者努力将店面打造为生活中的“第三空间”,意即除了工作单位和家庭之外的第三个经常要去的地方,而且,一杯咖啡从开门一直喝到打烊,不会有人去打扰你。像这样提供一个无人打扰的环境也是星巴克的一种经营策略。
为了打造好“第三空间”,星巴克选址极为挑剔,绝大部分店面都选在了大饭店、大商场等高档区域。这是“第三空间”的无形的围墙,围墙保证了星巴克的高贵品质,为星巴克披上了时尚和高品位的外衣,也使得星巴克和巷道中散乱的咖啡馆严格区分开来。明亮的落地玻璃窗增加了星巴克的通透感,使这个空间脱离了一般咖啡馆的神秘和暧昧。
作为“第三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音乐在星巴克已经上升到了仅次于咖啡的位置,因为星巴克的音乐已经不单单只是“咖啡伴侣”,它本身已经成了星巴克的一个很重要的商品。星巴克播放的大多数是自己开发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音乐。迷上星巴克咖啡的人很多也迷恋星巴克音乐。在美国,星巴克将这些音乐摆到了货架上并且不断更新,这为星巴克带来了不菲的收入。
员工要认同公司文化
星巴克招聘员工的首要原则就是他要认同公司的文化。董事长舒尔茨几乎在每一个公共场合都会说:“如果人们认为他们与某公司有着相同的价值理念,那么他们一定忠于该公司的品牌。”
在星巴克工作,你感觉不到自己是为资本家所利用的员工,在那里你被称之为“合作伙伴”;你有着非常有竞争力的薪水,努力的话还会拥有这个公司的股票……
同样是服务生的工作内容,在星巴克却是一份事业和荣耀。在星巴克开辟新店的很多地方,越来越多的中国大学生放弃那些看起来很体面的工作,并且要和很多人竞争,大家的目的就是挤到这个有着墨绿色标志的房子里来卖咖啡。
Bell是成都王府井店第一批招聘的咖啡生,他大学毕业两年,之前在酒店工作。“这里招聘员工都要求是大学毕业,还包括外语水平以及在餐饮业的工作经验。”他说。
谈到在星巴克的感受,Bell说:“星巴克让我觉得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且公司绝对不会苛求员工做事情。身边的伙伴都是素质相当高的大学生,大家相处很愉快,有一起开店的感觉,每天都充满希望。”
在星巴克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即使作为一个咖啡生,对身边的伙伴和顾客都要“相互尊重”,这四个字出现在星巴克准则的第一条里,也是“星巴克体验”的一部分。星巴克的咖啡生首先要被强制性的学会“大胆地与顾客进行眼神接触”,这使得星巴克与顾客的互动具有一种类似于一见钟情式的独特的情人般的暧昧关系。这种深入的交流有时还会造成这样一种后果,当一个星巴克的咖啡生换到了另一个星巴克店,他的某些老顾客也会随着他更换店面。
员工参与创造的“星巴克体验”才是让星巴克获得高额利润的产品。尽管雀巢、麦斯威尔等国际咖啡公司都已在中国设厂,但是他们的速溶咖啡似乎更多的是为星巴克的煮咖啡充当开路先锋。在中国,星巴克卖出去的咖啡绝对没有雀巢和麦氏多,但是星巴克赚的钱绝不比后两者少。而体验就需要员工这个载体,所以在员工招聘方面,星巴克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是遵循着同一个原则,“星巴克挑选员工的原则,首先是文化上的认同,以及对咖啡的热情。”王朝龙说
Starbucks (星巴克)
星巴克的确是市场经济的宠儿之一。公司在在世界28个国家共建有5689家连锁店。自从10年前挂牌上市之后,销售额以每年平均20%的速度递增,利润额每年的平均增长幅度为30%,去年达到1.812亿美元。而... 关键词:星巴克
星巴克的创业故事
1981年,霍华萧兹突然发现西雅图居然有家星巴克咖啡店跟他们公司订购了很多的滴泡式咖啡壶,而且订购数量比西雅图当地的知名百货公司还多,好奇的霍华萧兹觉得事出必有因,于是便千里迢迢地从纽约杀到了西雅图... 关键词:星巴克
星巴克的创业故事
1981年,霍华萧兹突然发现西雅图居然有家星巴克咖啡店跟他们公司订购了很多的滴泡式咖啡壶,而且订购数量比西雅图当地的知名百货公司还多,好奇的霍华萧兹觉得事出必有因,于是便千里迢迢地从纽约杀到了西雅... 关键词:星巴克
星巴克的选址眼光
一些有关小资生活方式的文章中都提到这样一个现象: 高级写字楼里的高级白领们一般都遵循这样一个日程表,上午在办公室,下午则在星巴克泡着。便有这样一句很经典的话: 我不在办公室,就在星巴克,我不在星巴克... 关键词:星巴克
星巴克的选址眼光
在上海星巴克看来,旗舰店的开设意味着在一个城市的亮相。人们对于不熟悉的事物第一印象往往至关重要。因而,上海星巴克对第一店的选择尤为慎重。 在上海星巴克看来,旗舰店的开设意味着在一个城市的亮相... 关键词:星巴克
星巴克的选址眼光
选店模式倚重当地公司 选店模式倚重当地公司 星巴克的选店模式更多倚重于当地星巴克公司。 星巴克的选店模式更多倚重于当地星巴克公司。 选店的流程分为两个阶段。 选店的流程分为两个阶段。 首先,当地... 关键词:星巴克
一万家中国星巴克的神话
短短几年的时间,中国区成为星巴克全球业务中的一个亮点。香港星巴克分店开业第一个月就创下了全球最快盈利纪录,上海统一星巴克发展堪称“奇迹”,在两年内就获得了3200万元的利润。这使得星巴克总部眼红... 关键词:星巴克
星巴克成功背后的秘密
随着时间的推移,吸引更多的新顾客的机会太诱人了,窗子不可能不打开。但舒尔茨的每次破例都伴随着“内心挣扎”:“我们可以把底线放到什么程度而不丢失自己的灵魂?” 随着时间的推移,吸引更多的新顾客的机... 关键词:星巴克
传奇的咖啡王国星巴克
当公司在11年前上市时,它只是在西雅图和邻近几个州拥有165家店面。现在,该公司在没有出售许可权的情况下,已经在30多个国家开了6,000多家咖啡店,而且每天新开3家。自公司上市以来,销售额年均提... 关键词:星巴克
星巴克东征
当1996年第一家星巴克(Starbucks)咖啡连锁店在东京最繁华的银座(Ginza)购物中心落户时,日本的年轻女性看起来并不想把她们手中漂着绿茶的茶杯换成时尚马克杯。但星巴克之父霍华?舒尔茨... 关键词:星巴克
B. 星巴克的豆股票一年有多少钱
是根据当年星巴克股票价格所计算的。比如说,2021年末,星巴克股票价格是426元每股,前面员工购买了28股,根据星巴克员工可以卖出百分之50的期股计算,就是可以卖出14股,那么14乘以426则等于5964元,在减去最开始购买股份所花的钱就是收益。
C. 星巴克员工发的股票怎么卖
你可以证券开口,然后再卖出,如果你是内地的,可以去到香港,那里有开全球性质的账户,比如HSBC、IB等
D. 什么是星巴克
星巴克是一家跨国连锁咖啡店。
1971年成立,是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其总部坐落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星巴克旗下零售产品包括3多款全球顶级的咖啡豆、手工制作的浓缩咖啡和多款咖啡冷热饮料、新鲜美味的各式糕点食品以及丰富多样的咖啡机、咖啡杯等商品。
E. 豆股票星巴克怎么提出来
豆股票星巴克通过转让的方式提出来。可转让星巴克豆股票是公司授予员工的期权,需要员工自愿进行转让,不可以自行收回当一名核心员工已经按照股权期权协议为公司工作了一定年限时,认定为是完成了投资行为,离职公司可按照净资产回购按照折算。
F. 星巴克的员工激励机制
星巴克的员工激励机制
星巴克(starbucks),1971年诞生于美国西雅图,起初靠卖咖啡豆起家,现在已发展成为一个在全球四大洲拥有5000多家零售店的大型企业,它的崛起靠的不是营销技巧,而是得益于对“关系理论”的重视,特别是同员工的关系。那么星巴克的员工激励机制是怎样的?下文是我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一、工资福利制度
零售业和餐饮业的兴衰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服务水平,而这些企业的服务员收入却是最低的,流动性也最大。许多以服务为主的企业都以削减员工的福利待遇来压缩经营成本,以谋求短期的利润,而这无疑会导致企业内部凝聚力的下降,人员的流动,从而伴随的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下降,从长期来讲,这会严重影响到企业的品牌声誉。
星巴克意识到员工在品牌传播中的重要性,它认为,星巴克的成功主要是依靠顾客在店内有非常良好的消费体验,而这意味着店员必须非常熟悉公司的所有产品,并能够热诚地向顾客传递公司的咖啡文化,并且有足够的技能和个性提供一致的令人愉快的服务。因此,增进管理层和雇员之间的信任关系,以吸引和激励那些努力工作并有优秀绩效表现的员工显的尤为重要 .为此,星巴克开创了自己的品牌管理方法,将本来用于广告的支出用于员工的福利和培训。并于1988年下半年实施了为临时工提供完善的医疗保健的政策。该政策规定所有每周工作20个小时以上的兼职雇员都有权利享有和全职员工一样的商业保险,与此同时每位员工可获得由星巴克提供的75%的医疗费用。随着该项福利的发展,公司所提供的医疗费用范畴也不断增加,覆盖了预防性医疗、健康咨询, 牙齿、眼睛、精神治疗等各个医疗保健领域。实际上,由于星巴克的员工大都比较年轻,身体也都比较健康,公司在这项医疗保险上的实际支出并不高,但这份投资,很快得到了巨大的回报。星巴克吸引了好的员工,并使他们留得更长久。更重要的是,员工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并且在自己所做的每件事情上都表现得更加尽职尽责。良好的工资福利制度极大地改变了员工的工作态度,并为星巴克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稳定的基础。
二、股票期权制度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激励制度是多样的,而各种激励制度间存在着有机联系,因此应灵活运用各种激励方式,形成合理化组合显得尤为重要,而星巴克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在星巴克公司,员工不叫“员工”,而是被称作“合伙人”。这不是一种文字游戏,而是有着实在、实惠而又丰富多彩的股票期权计划为支撑的战略安排。在这种安排之下,每一个员工都有机会成为星巴克的'股东,因此被称为“合伙人”。
三、股票投资计划
星巴克在为所有的员工提供工资福利制度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开始股权认购计划,使每个员工都持股,都成为公司的合伙人,以将每个员工与公司的总体业绩联系起来。根据这个计划,在每个申购季开始之前,凡是被星巴克连续雇佣90天以上,且每周的工作时间不少于20小时的员工,都有机会以抵扣部分薪水的方式或折扣价格购买公司的股票。在申购即将开始前,公司会将申购资料邮寄到雇员家里,每个员工的申购资金限额为其基础薪酬的1%-10%.而在每个季度结束后,公司会选择一个较低的星巴克股票公开市场价格,将员工所抵扣的工资以低于市场价15%的折扣购买,即以“八五折”的价格购买。
四、咖啡豆期权计划
在股票期权计划的基础上,星巴克公司有进一步推出了咖啡豆期权计划。而该计划与之前的股票投资计划相比,赋予了更多员工购买并拥有星巴克股票的权利,目的是使员工充分分享公司的经营成果。该计划规定自每年4月1日起至财政年度结束,或者自每个财政年度开始至次年的3月31日,或者自4月1日开始至该计划当年被正式执行之前,连续被星巴克雇佣且被支付了不少于500个小时的工资的员工,都有权利享受该计划。主管及以上职位的人员不参加“咖啡豆”期权计划,但可以参加专门针对“关键员工”的股票期权计划。
五、股票期权奖励
在综合考虑公司年度业绩的基础上,公司董事会每年会考虑给予符合条件的人员一定的股票期权作为奖励。员工个人应获得的股票期权数量由以下三个主要因素决定:当年(财政年度)的经营状况及收益率;个人在该财政年度的基础薪酬;股票的预购价格或公司允诺的价格。公司的股票期权待权期为5年,任何满足条件的合伙人都可按照股票购买计划购买股票,合伙人购买股票时可以通过薪水折扣获得15%的优惠,这样只要股票上涨,股票期权就越来越值钱。
丰富的股票期权计划,既是对员工基础薪酬的有益补充,是对长期为公司服务并做出相应成绩的员工的奖励,又巧妙地将员工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结合在了一起,充分发挥了激励组合效用。星巴克这种通过主动与员工建立“利益共同体”的方式,让员工从工作中得到乐趣,形成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并进一步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
星巴克关于各种类型员工比较有效的激励方式总结
1、高管——使用股权、期权
2、销售的关键员工——使用提成
3、老员工——福利
4、上班时间长的优秀员工——奖金
G. 从星巴克离职股票怎么办
你可以证券开口,然后再卖出。
如果你是内地的,可以去到香港。
那里有开全球性质的账户,比如HSBC、IB等。
H. 星巴克员工,接收了一部分股票,怎么抛售
星巴克是美股,需要开通美股账户
I. 为什么星巴克永远不愁招不到员工
星巴克独特的“伙伴文化”。这种文化不仅贯穿于公司的日常宣传和称谓中,而且通过一点一滴的行动将公司的真诚注入到每一个合作伙伴的心中。
第三、健康福利。除了咖啡豆储备,星巴克还向所有全职或兼职合作伙伴提供竞争性保险、医疗和其他福利,以保护他们的健康利益。
J. 如何购买星巴克咖啡的股票
您好,针对您的问题,国泰君安上海分公司给予如下解答
星巴克是在美国的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国泰君安证券开通美股,购买该股票!预约开户请登录http://sh.gtja.com
希望我们国泰君安证券上海分公司的回答可以让您满意!
回答人员:国泰君安证券客户经理:洪经理(员工工号009301)
如仍有疑问,欢迎向国泰君安证券上海分公司企业知道平台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