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干旱对哪些股票产生好或坏的影响
要知道这些的话 你就要对地方经济要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了
现在干旱比较严重的是云南地区 于此 照成坏影响的就有
有色金属行业 如 云铝股份.. 因为这些有色企业都要用大量的水 和 电
水电 行业 水量不足导致发电量减少
本地农产品 贵糖股份。。 甘蔗 大量减产
有利好的行业有
食品行业 如 金健米业 等农产品涨价
抗旱题材 如 欧利股份 钱江水利 这些是主要生产抽水机等抗旱设备
广东能源公司 如 深圳能源 宝新能源 等广东地区火电企业, 这些是因为旱区供电减少,本地必然的要提高发电量
‘贰’ 云南 广西 等地干旱后引起的后果是什么
2009年秋季以来,西南地区降水持续偏少,目前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重庆五省区市正遭受着60年来最为严重的特大干旱,五省区市受旱面积占到全国耕地受旱总面积的83%。全国因旱饮水困难人数达2043万人,主要集中在西南五省区市。严重干旱对当地群众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居民到省城洗澡 贵州全省89个县市,有72个县市确认受灾,近500万人、200余万头大牲畜发生临时饮水困难。毕节市、六盘水市、遵义市等城市居民用水困难已经长达几个月,除了靠消防车远距离供水外,就是紧急向有水地方修水渠引水。毕节的不少城镇居民出现了连续一个多月无水洗澡的情况,一些居民甚至跑到贵阳市洗澡。 死守老百姓吃水的底线,是贵州抗旱救灾工作的底线。为做到这一点,城市工业用水大都处于停顿状态。 3立方水价超百元 广西隆林县平班镇岩晚村小学位于山上,多数时间靠从南盘江运水。村主任罗明亮说,当地买水一车3立方米加上运费价格要超过100元。 洗菜、刷碗、喂牲口……水在这里要经过数次使用,家家户户都配备了各式各样的盛水工具。在平班镇岩晚村腊岩、胆红两屯共用的一处泉眼,密密麻麻摆放了35只水桶,排队等候舀水。村民罗乜帅蹲在半开放的井盖下面,从一个碗口大小的水坑里每次舀上来一汤勺水,然后继续等待。 居民几个月没喝汤 昆明的李少荣(音译)和他的妻子上次喝汤的时间是三四个月前了。他们每天每餐只吃简单的米饭、腌菜和几小片萝卜。他们的屋子里布满灰尘,毛巾又干又硬,像硬纸板。他们甚至不记得上次洗澡是什么时候了。李的家乡是云南省寻甸县石岩子村,这个地方遭遇了一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旱情。 李说:“地里的蚕豆和油菜都枯萎了,我们的粮食很快就耗干了。”从1月份开始,当地政府已经按配额给每家每户供水,但这些水量仅够维持生存而已。洗澡,甚至洗脸都成了问题。李说:“每天早晨,我用几滴水湿湿眼睛。” 村民吃野菜充饥 干旱让云南晋宁六街镇小湾山村民小组的饮水变得空前困难,自来水早已没有了,村民饮水只能靠外部供给。已经弃用多年的公用水池在十多年后被重新启用,因为是露天,水面上漂浮着许多杂物,包括塑料袋、植物的根等等。大风扬起的灰尘落入水里,让这惟一的饮用水难以下咽,水里有一股浓浓的泥土味。喝完水,嘴里还有大颗的尘土残留。 除了饮水,村民的菜篮子也面临前所未有的窘迫。 村民何中才开始从山上摘野菜吃,一种叫做“饿羊菜”的野菜泡在盆里---这可是一种平时羊饿急了才肯吃的植物。需要用水泡六七天,才能除掉菜里的涩味。记者尝了一口,一股明显的涩味直冲头顶。喉咙开始发紧,忍不住地干咳。除了“饿羊菜”,何中才家中的一个背篓中放着家中仅有的两种蔬菜,莲花白和莴笋。 何中才家后面的菜地里,几株开了花的葱还在顽强生长。何中才说:“用洗脸水浇浇还能吃点葱花”。 部分省市拉闸限电 据媒体报道称,西南地区的特大旱情使得电煤供应持续紧张,部分省市已出现拉闸限电情况。 由于西南一带地区绝大多数依靠水力发电,这些企业在旱情中因水源匮乏受到影响。直到目前为止,部分省份已经出台限电措施,而主要针对的就是高耗能的冶炼企业。 据新华社报道,严重的干旱导致云南省会昆明的机场跑道出现了裂缝,下月之前,每天早上7:30机场跑道将关闭维修。 旱灾已经影响了粮价,花卉,中药材,化肥,蔬菜价格最多的涨了4倍,在城市洗澡都是成了奢望, 灾情截至3月17日15时统计,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5省(自治区、直辖市)共5104.9万人受灾,饮水困难人口1609万人(全国约两千万人饮水困难)。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全国抗灾救灾综合协调办公室19日组织召开旱灾救助会商会议,民政部、财政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中国气象局等参加。人类 饮水困难是最大问题饮水这样原本简单的日常生活,因为这场旱灾如今却变得异常困难:云南,780万人饮水困难。贵州,500万人饮水困难。广西,200万人饮水困难。重庆,72万人饮水困难。四川,131万人饮水困难。自然 部分地方奄奄一息持续几个月的旱情,让大地开始呻吟,到处可以看到愁眉不展的面孔:重庆,嘉陵江见底,乌江基本断航。四川,凉山州森林火警提高到最高5级。广西,漓江水位下降,迫使旅游航线调整。云南,昆明机场跑道因干旱破损,日均50架航班受到影响。影响粮食 全国产量受很大影响西南受旱灾这些地区,粮食总产量大约占全国的16%,虽然还不是粮食的主产区,但是还是会使中国粮食生产的形势受到很大的影响。目前旱情已导致云南小春作物基本绝收,缺粮人数也达到700多万。糖价 甘蔗减产可能致其涨价云南作为产糖大省,特大旱灾已对云南的甘蔗生长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造成国内糖价持续攀升。从2009年10月以来,北京糖价每吨已上涨1000余元,北京的糕点企业表示,暂时没有涨价计划,但如果价格仍维持上涨,可能会影响到中秋商品的价格。花卉 云花产值下跌 全国花价上涨云南遭遇百年大旱,云花大规模减产。与此同时,云花总价却并未因量稀而价涨,反而出现了总价下滑的状态。造成这种“畸形”状态的原因是因为云花质量下滑。而云花量质双跌也造成了全国鲜花价格大范围的上涨。云南作为中国鲜切花的主要产区,旱情直接影响到全国鲜花价格,“中国80%的鲜切花都产自云南,云花量质双跌肯定会推高全国的花价。”云南省花卉产业联合会办公室陆继亮说。据了解,武汉一支普通的康乃馨价格都上涨了60%。而重庆的玫瑰的零售价每支已达到了5元,价格直逼情人节售价。北京红玫瑰批发价每支涨到了近3元,而淡季的时候每支才2元左右,据统计北京鲜花总体价格上涨了3成左右……普洱 今年新茶上涨行情已成定局来自云南省茶业办消息,截至目前,特大干旱造成该省近300万亩茶叶受灾,5万亩左右的茶树死掉。往年3月20日左右是春茶采摘的高峰期,今年全省春茶采摘的时间都将推迟。如果持续干旱,茶叶将继续减产。气候干旱,再加上云南省政府对普洱茶产量逐年下调的政策,今年普洱茶新茶的上涨行情已成定局。辣椒 商贩囤货火锅恐“被涨价”贵州持续干旱,位于遵义的国内最大辣椒交易市场持续火爆,目前已有大户抢购囤积辣椒超过150万公斤,坐等8月份本季辣椒因干旱歉收时再出手。重庆干辣椒市场接近一半的量由贵州供给,恐将让重庆火锅等食品产业“被涨价”。电力 部分省市已出现拉闸限电由于西南一带地区绝大多数依靠水力发电,这些企业在旱情中因水源匮乏受到影响。直到目前为止,部分省份已出台限电措施,而主要针对的就是高耗能的冶炼企业。旅游石林大叠水景区趋干涸云南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位于昆明市远郊的世界自然遗产、着名风景区———石林景区景观水域已趋干涸。在石林着名的大叠水景区,昔日从天而降,垂直而下,落差四五百米,叠水面积50多米宽撼人的大瀑布已消失,只见一股似小溪流出的水从上而下流往谷底。再往下看,过去叠水而成的“汪洋大海”现在却变成了一个小水塘。石林县水务局工程师鲁奎介绍,石林大叠水景观主要靠由北向南,穿城而过的巴江河供水,而巴江河的水又由大可河、西河、马料河和江湾河4条河流汇集而成。今年遇百年大旱,这4条河都干枯了,巴江河自然缺水,没有水下来,大叠水景观自然干涸。漓江缺水游船航程缩短3月17日,受广西50年不遇旱情影响,漓江水位持续下降,漓江游览航线缩短。当天的游船航程已变为漓江阳朔杨堤码头至九马画山后,返回杨堤下船。游船原航程为磨盘山———阳朔。调整后的航线比原游览航线缩短了一半多,但是桂林百里漓江景区的精华航段。票价亦下浮了三分之一。图为阳朔码头露出河床的漓江。
‘叁’ 关于云南大旱的问题
水
近期云南省气象干旱发展迅速,旱情严重,导致土壤表层墒情不足,农业受灾严重,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持续偏高。干旱出现早、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干旱程度重是云南省气象干旱发生发展的主要特点。
松华坝水利工程管理局的邓义颖介绍:“眼下水位已降至169.93米,是历年同期水位最低的一年。”至3月5日,全省水库蓄水量仅11亿立方米,不足往年的一半,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5亿立方米。全省已有64条中小河流断流,934座小型水库和山塘干涸……全省受旱面积由去年底的2752万亩扩大到3435万亩,临时饮水困难人口由200万余人猛增至663万人。
水资源危机。我们奋起抗灾。然而,面对水资源危机,我们有多少认识?又有多少思想和行动的准备?作为万物之源,水不仅关系到人类生活的质量,还影响着人类的生存能力。我们真正珍惜水了吗?我们真正节约水了吗?我们真正保护水资源了吗?求水、珍惜水,泽滇!每个人,从自己开始吧!
旱魃肆虐,云南告急!
曾经的水资源大省
云南省水资源非常丰富,湖泊面积311.388平方公里,流域面积292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5.12米,最深处为11.3米,蓄水量为15.931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超过10,000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往常我们云南都是水资源大省,但现在,云南太渴了……我们迫切需要雨水来挽救旱情。”
百年一遇的干旱,给一直以自然资源丰富自诩的云南一个沉重的打击。或许不久的将来,雨水将回归这片干涩的土地,但是不管怎么样也冲淡不了这次干旱在云南人心中留下的烙印。
从科学的角度上讲,我们可以把这次百年大旱归纳为一次“概率事件”:一场在历史中随机出现的极端天气事件。不过当我们一步步靠近这次干旱的谜底时,发现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除了科学以外,我们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探究和反思。
从云南省水利厅提供的数据看,目前整个云南省水库的蓄水量仅为11亿立方米,不足往年的一半,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5亿立方米;64条中小河流断流,934座小型水库和山塘干涸。“云南的水库主要靠雨季降雨蓄水,一旦错过了这个时机,水库就只能够吃老本。”然而去年9月之后滴雨未降,加上秋天气温偏高,蒸发很大,基本上没有水库能逃过干枯的厄运。
即便是云南水源相对丰富的几条干流和几大湖泊,目前的情况也不乐观。2月的时候,迪庆香格里拉境内,长江上游的金沙江许多水域的江面大大减小,平常宽达200~500米的江面目前还不到50-100米;而往年深达四五十米的珠江源也因蒸发量大等原因导致水位下降数米,部分河段已经干涸见底。
那么,云南的水利设施究竟是什么状况?省水利厅一名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云南的水利设施是在吃老本。很重要的一方面,云南小型水库几乎没有进行过修缮。结果是云南目前已经有1/4的乡镇政府驻地饮水困难。这还不是最差的,比小型水库规模还要小的一些地方水塘,不仅缺乏资金修缮,更没有相应的科学管理,导致在干旱袭来之时比小型水库更快枯竭。而对于那些群众自发挖掘的小水窖,在没有水源补充的情况下,更是毫无抵抗旱情的能力。
干旱的严重性
云南干湿季分明,降水量在季节上分配极为不均。每年11月至次年4月的冬春季为云南旱季,降水量只占全年的10%至20%,冬春季干旱多发。特别是从2002年以来,云南处于夏秋季降水偏少、气温偏高的气候背景下,这也为2009年秋季以来干旱的发生提供了干暖的气候背景。
气象专家分析说,降水持续偏少、气温持续偏高、水汽蒸发量大、雨季提早结束是造成云南气象干旱的主要原因。2009年7月1日至2010年2月23日,云南省平均降水量为521.6毫米,打破了1959年以来同期降雨日数的最少纪录。
如果百年大旱真是一个简单的概率问题,那是不是表明这样的情况根本无法避免?对于这个问题,中科院昆明植物所气候专家许建初给出了耐人寻味的答案:“云南百年大旱是存在必然性的偶然事件。”
关于云南旱灾的成因,学术界给出了一个普遍的结论:全球气候变暖,太平洋厄尔尼诺现象加剧破坏了大气结构,造成海洋季风无法登陆形成降雨。许建初支持这个观点,不同的只是他把研究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全球气候变暖”这个造成干旱的前提上。
云南气象局提供的数据: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云南区域平均气温总体上表现出明显的变暖趋势,尤其是2001年~2006年间,云南区域气温增幅达到0.64℃,升温的幅度要大于全球及北半球的平均值。以此对应的是1961年以来,云南区域年降水量总体上呈减少的趋势,同时极端降水事件开始增多。如果按照时间段来分,云南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后出现变暖迹象,而90年代后期的增温最明显,而滇中地区则是最近10多年来全省增温最明显的地区。而在降水方面,近50年来,云南夏、秋降水量减少,特别是夏季降水明显减少。
另外,通过计算全球、北半球的平均气温与云南四季降水量的关系发现,全球、北半球平均气温升高不利于夏季、秋季及年降水量的增加,这与上述实际降水演变趋势基本一致。为了进一步研究云南降水的变化,许建初选取了1961年~1976年全球偏冷时段及1987年~2006年全球偏暖时段,在分别计算了这两个时期云南平均年降水量及四季降水量后发现,偏冷期的秋季、夏季及年降水量比偏暖期多,而且这种差异十分明显。“这些研究都无一例外地证明,气温变暖让云南的降雨减少了。”
不仅是气候学家,就连呈贡县水塘村的村民也有切身体会。“越来越热,越热越干”是水塘村村民周辉对近几年来气候变化的总结。“从来没有像去年和今年这样热过,整个冬天我连一件毛衣都没有穿过,没想到连水都热光了。”和周辉一样,在不少村民的眼里,百年大旱和气温升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早在几年前,村里就有人发现了这个“规律”,随后把水田换成了旱地种植,目前的水塘村,已经是清一色的旱地。
在云南省地质矿产勘察院副院长骆银辉看来,不管是水塘里消失的水还是江湖里消失的水,“大部分都是白白流走的。”云南一直存在一个矛盾的现象:作为水资源大省,其水资源总量排名全国第三。但由于特殊的地形环境和气候条件,占全省土地面积6%的坝区集中了三分之二的人口和三分之一的耕地,但水资源量只占全省的5%,加上目前云南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仅为6.9%,这些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云南成为水资源贫乏省。
骆银辉说,这种矛盾常常造成一种假象:总觉得云南的水用之不竭,其实根本不够用。“云南很多地区主要以喀斯特地貌、山区为主,山坡上是没有水的,只有在山沟里有水。所以旱情出现了,取水就更加困难。”更让骆银辉担心的是云南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这种石漠化相似于我国西北地区的沙漠化,是土地劣化演变的极端形式之一。由于人们不断开荒种地,破坏了原有植被,需千万年才能形成的土层迅速流失,最后地表只剩下不能种任何植物的石块。
一份最新的调查显示,西南岩溶石山地区74万平方千米的调查区内,石漠化面积达10.5万平方千米,占调查区面积的14.2%,其中云南省的石漠化面积为2.8万平方千米,年增长率为2%。“可以说,目前云南地表水的形势不容乐观,一旦石漠化加剧,地表将会彻底丧失本来就不多的储水功能,造成的结果是更多的地方开始缺水。”骆银辉说。
哪些因素导致云南持续干旱?
云南省气候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王学锋正在电脑面前绘制季风气象云图。“因为云南属于季风气候,一旦季风无法到达,就极有可能造成干旱。”王学锋对干旱原因给予了这样的解释。
王学锋说,云南夏季处于西南季风区,其降水多与孟加拉湾和印度洋水汽有关,由于青藏高压今年过于强大,且向下向东延伸,使孟加拉湾水汽无法输送到云南地区,再加上云南多山,焚风效应加强了干旱。“云南气候还有个特点,就是干湿两季交替明显。每年的十一月份至第二年的四月份是干季,从五月份到十月份是湿季,一般来说,湿季占全年降雨量的80%以上,所以一旦雨季的降水量不足,就有可能导致整年的干旱。”去年雨季降水结束的时间比常年提前了1个月,这也是导致大旱的其中一个原因。
监测显示,2009年7月1日至2010年2月23日,云南省平均降水量为521.6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少30%,打破了1959年以来同期平均降水量的最少纪录;平均最高气温为23.7℃,比多年同期平均偏高2.0℃,打破了1959年以来同期平均最高气温纪录;2009年7月至12月,云南省平均水汽蒸发量为822.5毫米,比多年同期平均偏多12%;2009年9月1日至今年2月23日,云南省平均降雨日数为31天,比多年同期平均偏少44%,打破了1959年以来同期降雨日数的最少纪录。
今年农作物损失惨重,干旱只是一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灌溉水浪费严重的问题也绝对不能被忽视。“农业是云南用水大户,每年用水量高达110亿立方米,而水的利用率仅有40%左右。”有科学家计算过,按照中国目前的灌溉方式,1斤米要“吃掉”1吨水!目前,云南的灌溉渠道1/2是土渠道,这种传统落后的灌溉方式渗漏量大。加上受建设时期各方面的制约,灌区绝大部分的水库老化退化严重,田间工程不配套,水库灌区只有干渠和少量支渠,落后的灌溉方式,再加上土地瘠薄,导致了水、土、肥流失严重。
从人的因素上来考虑,人为活动导致干旱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1. 人口大量增加,导致有限的水资源越来越短缺。
2. 森林植被被人类破坏,植物的蓄水作用丧失,导致地下水和土壤水减少。
3. 人类活动造成大量水体污染,使可用水资源减少。
4. 用水浪费严重,在我国尤其是农业灌溉用水浪费惊人,导致水资源短缺。
干旱严重影响云南居民生活
2009年秋季以来,西南地区降水持续偏少,云南遭到百年不遇的严重干旱,旱情对云南群众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翻阅资料发现,干旱并非只有今年对云南的社会经济生活造成严重影响。2005年,云南遭遇了此前50年来最为严重的一次初夏干旱,因旱造成农业经济损失超过42亿元、工业经济损失近80亿元。
从目前干旱影响来看,农田作物主要影响小春粮、甘蔗及天然橡胶,如果干旱持续发展,将会影响春播,全年的农业生产将会受到较大影响,甚至引发下半年的物价的走势。目前正是甘蔗入榨季节,严重干旱将导致甘蔗产量下新植蔗的出苗。预计干旱使云南本榨季食糖产量同比下降15%左右。由于云南是中国的食糖主产区,如果干旱持续,下榨季的食糖产量也将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后期白糖价格将可能持续上涨。
持续干旱也影响到果蔬的生产,据云南省农业厅种植业管理处介绍,秋冬播农作物受灾面积达212万公顷(占已播面积85%),其中蔬菜受灾面积达26.2万公顷,成灾16.3万公顷,绝收6.1万公顷;全省水果、茶叶、蚕桑、橡胶、咖啡五类经济林果因旱受灾达45.2万公顷,成灾14万公顷,绝收1.47万公顷,其中:水果受灾面积达15.7万公顷,成灾5.4万公顷,绝收0.5万公顷。因此对水果、蔬菜等短期内影响较大,如果干旱持续,那么,即使后期补种也将导致云南、贵州两省全年果蔬产量大幅下降。
居民到省城洗澡
宜良、寻甸、嵩明、楚雄等城市居民用水困难已经长达几个月,除了靠消防车远距离供水外,就是紧急向有水地方修水渠引水。寻甸的不少城镇居民出现了连续一个多月无水洗澡的情况,一些居民甚至跑到昆明市洗澡。 死守老百姓吃水的底线,是云南抗旱救灾工作的底线。为做到这一点,城市工业用水大都处于停顿状态。
居民几个月没喝汤
昆明的李少荣和他的妻子上次喝汤的时间是三四个月前了。他们每天每餐只吃简单的米饭、腌菜和几小片萝卜。李的家乡是云南省寻甸县石岩子村,这个地方遭遇了一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旱情。 地里的蚕豆和油菜都枯萎了,粮食就快耗干。从1月份开始,当地政府已经按配额给每家每户供水,但这些水量仅够维持生存而已。他们都不记得上次洗澡是什么时候了。
村民吃野菜充饥
干旱让云南晋宁居民饮水变得空前困难,自来水早已没有了,村民饮水只能靠外部供给。村民的菜篮子更是面临前所未有的窘迫。 村民何中才开始从山上摘野菜吃,一种叫做“饿羊菜”的野菜泡在盆里,这可是一种平时羊饿急了才肯吃的植物。吃进嘴里一股明显的涩味直冲头顶。喉咙开始发紧,忍不住地干咳。何中才家后面的菜地里,几株开了花的葱还在顽强生长。何中才说:“用洗脸水浇浇还能吃点葱花”。
部分省市拉闸限电
西南地区的特大旱情使得电煤供应持续紧张,部分省市已出现拉闸限电情况。 严重的干旱导致云南省会昆明的机场跑道出现了裂缝,下月之前,每天早上7:30机场跑道将关闭维修。
干旱为何“赖”着不走?
或许一项最新的研究结果能让久违雨水的云南人稍微松一口气。许建初在一份名为《云南气候变化事实》的研究中指出,接下来的30~40年云南的降雨量总体上会增多。研究同时指出,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云南进入一个新的偏暖时期,未来10~20年左右,云南气温仍维持偏高趋势,未来30-40年内云南气温将以偏高为主。“如果考虑到人为因素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云南的气温上升幅度将加大,降水将更多。”
问题是,这和之前气温升高引起降水减少的结论不是互相矛盾了吗?许建初对此解释说,这是因为接下来的几十年,云南气温升高的幅度略低于全国平均值,如果从全国的角度看,云南的气温还算是下降,这也是云南降雨将增多的原因。“同时,按照降雨周期来看,未来的30~40年云南正好处于雨水增多的超长周期中。”
无独有偶,国家气象中心采用气候中心发展的大气模式与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发展的海洋模式综合而成的模型模拟的未来气温变化结果证明了许建初的推断。模拟结果表明,云南地区的年平均温度在21世纪末可能增加3.5℃左右,降水量也主要处于偏多的阶段。
“也就是说,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云南再次发生严重干旱的可能性会减小。”许建初说,很多人听到这个消息感到兴奋是因为处在百年大旱的背景下,这多少会有些“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味道。如果冷静想一下,会发现云南面临的挑战并没有真正减轻。“只要极端天气发生的概率没有降低,云南的未来都将充满了不确定性。一旦未来某一年降水过于充足,云南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而按照目前云南的水利设施条件来讲,依然没有和大自然抗衡的能力。”
听起来这样的观点未免过于悲观,但许建初说这并不意味着要放弃努力。许建初说,目前政府已经采取各式各样的办法抗旱救灾,但其实最根本的方法是要建立节约用水的观念。“我们虽然不可避免干旱的发生,但至少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过得更好一点。”
节约用水小窍门:
1、洗澡时尽量用淋浴,不要用浸浴。
2、短时间小水量洗手。
3、洗菜、洗碗、洗器物等,不长时间冲漂,尽量用小水量洗涤。
4、卫生间马桶水箱中放入一盛水塑料瓶,每次用水可节约500毫升水。
5、冲洗蹲坑时,压阀时间减少可节约1升以上用水(楼层越低越应少压)。
6、洗衣物:用漂洗衣服的废水冲洗卫生间、拖地和冲洗拖把、冲洗楼道,也可接入两个塑料桶备用。每周可节水100升以上(准备塑料桶两只)。
7、合理使用太阳能前冷水。楼层越低,冷水越多,将冷水接入容器备用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8、废水综合利用。
9、用浴盆洗澡废水冲马桶及蹲坑,每次可节约用水80升以上。
10、洗菜水可以用来浇花。
11用喷头淋浴比用浴缸洗澡节省水量达八成之多。因此建议大家多用淋浴,少用或不用盆浴。 洗澡时应避免过长时间冲淋,搓洗时应及时关水;不要将喷头的水自始至终地开着,更不应敞开着。
12一水多用,例如:淘米水可以用来洗菜,同时有利于去除蔬菜表面农药,洗菜水亦可用于冲厕;洗澡水、洗衣水、洗脸(脚)水可以用来拖地,亦可用于冲厕。
切勿长时间开水龙头洗手、洗衣或洗菜。洗涤蔬菜水果时应控制水龙头流量,改常流水冲洗为间断冲洗。 及时修理滴漏的水龙头和其他用水器具,滴漏的水龙头每天可耗水70升。百姓建议:采用节水器具能有效节水。
旱灾期间需预防的疾病要点
旱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自然灾害,往往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具有渐进性,人类生存环境逐步恶化,健康危害因子持续存在与增强,旱灾期间应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工作,以维持正常的生活和生产活动。
一、肠道传染病的预防
干旱造成水源匮乏,加上高温天气。污染的水源和食品上的病原体繁殖速度加快,如霍乱、痢疾、伤寒、甲型肝炎发生增多。
预防肠道传染病,要牢记“食熟食、饮开水、洗净手”的准则。做到不喝生水喝开水;食物要彻底煮熟,剩余食品吃前要彻底再加热,并趁热吃,不吃腐败变质食物
二、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预防
夏秋季为乙脑流行季节,蚊子叮咬,易引起乙型脑炎的发生和流行。更需要做好防蚊和灭蚊工作。
三、食物中毒的预防
旱灾期间,食物易腐败变质,外观可无异常,吃进的数量亦正常。细菌性食物中毒常常是突然发生,潜伏期短,非细菌性食物中毒虽多零散发病,但死亡率高。因此,应加强预防工作。一是不要吃病死和死因不明的畜、禽及水产品或有怪味的食品;二是食物要烧熟煮透;三是饭后感觉身体不适时,应及时找医生诊治。
四、中暑的预防
长时间经受日光和高温,可引起中暑。预防中暑需做到:做好个人防护,发生中暑者,应将其移至通风凉爽的地方平卧,松开衣服,对头部或前胸部做冷敷,给患者喝冷盐水,服人丹、十滴水,涂清凉油。轻症恢复较快,
珍惜每一滴水
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我们完全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说:不乱扔垃圾,注意节约水和电资源,不使用一次性物品等,这些全都是珍惜资源的方式。只要我们有毅力,就一定会当上珍惜资源的小标兵。
如果大多数人都破坏环境的话,那么国家就需要出非常多的资源来治理环境。这样,不仅需要很多的人力,还需要很多物力。但是,如果我们都成为保护环境的使者,那么,我们不仅节省了资源,也节省了人力和物力,如果大多数人都浪费水资源,那么,将来就不会有水喝了,即使是有水喝,也会很珍贵。有一家报纸曾经说过:大概70年后,水会比油贵。
水,这种地球上的基本物质,是多么的值得我们赞美啊!是她,孕育了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是她,为生命提供能量,让生命能够存活;还是她,使生命继续发展,越来越兴旺,越来越发达。所以毫不夸张地说,“水,是生命之源”。
如果人们不珍惜水资源,那么世上的最后一滴水是人的眼泪。
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我们可以肯定地回答:不是的。虽然地球70.8%的面积被水覆盖,但97.55%的水是海水,既不能直接饮用也不能灌溉。在余下的2.5%的淡水中,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水还不到世界淡水总量的1%。诚然,从地球上原始生命出现直到现在,水一直在为生命服务,任劳任怨,从未停息。但不知大家可曾想过:水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如今的水资源已经供不应求了!
‘肆’ 西南旱情,将对哪些产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2009年秋季以来,西南地区降水持续偏少,目前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重庆五省区市正遭受着60年来最为严重的特大干旱,五省区市受旱面积占到全国耕地受旱总面积的83%。全国因旱饮水困难人数达2043万人,主要集中在西南五省区市。严重干旱对当地群众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居民到省城洗澡
贵州全省89个县市,有72个县市确认受灾,近500万人、200余万头大牲畜发生临时饮水困难。毕节市、六盘水市、遵义市等城市居民用水困难已经长达几个月,除了靠消防车远距离供水外,就是紧急向有水地方修水渠引水。毕节的不少城镇居民出现了连续一个多月无水洗澡的情况,一些居民甚至跑到贵阳市洗澡。
死守老百姓吃水的底线,是贵州抗旱救灾工作的底线。为做到这一点,城市工业用水大都处于停顿状态。
3立方水价超百元
广西隆林县平班镇岩晚村小学位于山上,多数时间靠从南盘江运水。村主任罗明亮说,当地买水一车3立方米加上运费价格要超过100元。
洗菜、刷碗、喂牲口……水在这里要经过数次使用,家家户户都配备了各式各样的盛水工具。在平班镇岩晚村腊岩、胆红两屯共用的一处泉眼,密密麻麻摆放了35只水桶,排队等候舀水。村民罗乜帅蹲在半开放的井盖下面,从一个碗口大小的水坑里每次舀上来一汤勺水,然后继续等待。
居民几个月没喝汤
昆明的李少荣(音译)和他的妻子上次喝汤的时间是三四个月前了。他们每天每餐只吃简单的米饭、腌菜和几小片萝卜。他们的屋子里布满灰尘,毛巾又干又硬,像硬纸板。他们甚至不记得上次洗澡是什么时候了。李的家乡是云南省寻甸县石岩子村,这个地方遭遇了一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旱情。
李说:“地里的蚕豆和油菜都枯萎了,我们的粮食很快就耗干了。”从1月份开始,当地政府已经按配额给每家每户供水,但这些水量仅够维持生存而已。洗澡,甚至洗脸都成了问题。李说:“每天早晨,我用几滴水湿湿眼睛。”
村民吃野菜充饥
干旱让云南晋宁六街镇小湾山村民小组的饮水变得空前困难,自来水早已没有了,村民饮水只能靠外部供给。已经弃用多年的公用水池在十多年后被重新启用,因为是露天,水面上漂浮着许多杂物,包括塑料袋、植物的根等等。大风扬起的灰尘落入水里,让这惟一的饮用水难以下咽,水里有一股浓浓的泥土味。喝完水,嘴里还有大颗的尘土残留。
除了饮水,村民的菜篮子也面临前所未有的窘迫。
村民何中才开始从山上摘野菜吃,一种叫做“饿羊菜”的野菜泡在盆里---这可是一种平时羊饿急了才肯吃的植物。需要用水泡六七天,才能除掉菜里的涩味。记者尝了一口,一股明显的涩味直冲头顶。喉咙开始发紧,忍不住地干咳。除了“饿羊菜”,何中才家中的一个背篓中放着家中仅有的两种蔬菜,莲花白和莴笋。
何中才家后面的菜地里,几株开了花的葱还在顽强生长。何中才说:“用洗脸水浇浇还能吃点葱花”。
部分省市拉闸限电
据媒体报道称,西南地区的特大旱情使得电煤供应持续紧张,部分省市已出现拉闸限电情况。
由于西南一带地区绝大多数依靠水力发电,这些企业在旱情中因水源匮乏受到影响。直到目前为止,部分省份已经出台限电措施,而主要针对的就是高耗能的冶炼企业。
据新华社报道,严重的干旱导致云南省会昆明的机场跑道出现了裂缝,下月之前,每天早上7:30机场跑道将关闭维修。
旱灾已经影响了粮价,花卉,中药材,化肥,蔬菜价格最多的涨了4倍,在城市洗澡都是成了奢望,
灾情
截至3月17日15时统计,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5省(自治区、直辖市)共5104.9万人受灾,饮水困难人口1609万人(全国约两千万人饮水困难)。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全国抗灾救灾综合协调办公室19日组织召开旱灾救助会商会议,民政部、财政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中国气象局等参加。
人类 饮水困难是最大问题
饮水这样原本简单的日常生活,因为这场旱灾如今却变得异常困难:
云南,780万人饮水困难。
贵州,500万人饮水困难。
广西,200万人饮水困难。
重庆,72万人饮水困难。
四川,131万人饮水困难。
自然 部分地方奄奄一息
持续几个月的旱情,让大地开始呻吟,到处可以看到愁眉不展的面孔:
重庆,嘉陵江见底,乌江基本断航。
四川,凉山州森林火警提高到最高5级。
广西,漓江水位下降,迫使旅游航线调整。
云南,昆明机场跑道因干旱破损,日均50架航班受到影响。
影响
粮食 全国产量受很大影响
西南受旱灾这些地区,粮食总产量大约占全国的16%,虽然还不是粮食的主产区,但是还是会使中国粮食生产的形势受到很大的影响。目前旱情已导致云南小春作物基本绝收,缺粮人数也达到700多万。
糖价 甘蔗减产可能致其涨价
云南作为产糖大省,特大旱灾已对云南的甘蔗生长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造成国内糖价持续攀升。
从2009年10月以来,北京糖价每吨已上涨1000余元,北京的糕点企业表示,暂时没有涨价计划,但如果价格仍维持上涨,可能会影响到中秋商品的价格。
花卉 云花产值下跌 全国花价上涨
云南遭遇百年大旱,云花大规模减产。与此同时,云花总价却并未因量稀而价涨,反而出现了总价下滑的状态。造成这种“畸形”状态的原因是因为云花质量下滑。而云花量质双跌也造成了全国鲜花价格大范围的上涨。
云南作为中国鲜切花的主要产区,旱情直接影响到全国鲜花价格,“中国80%的鲜切花都产自云南,云花量质双跌肯定会推高全国的花价。”云南省花卉产业联合会办公室陆继亮说。据了解,武汉一支普通的康乃馨价格都上涨了60%。而重庆的玫瑰的零售价每支已达到了5元,价格直逼情人节售价。北京红玫瑰批发价每支涨到了近3元,而淡季的时候每支才2元左右,据统计北京鲜花总体价格上涨了3成左右……
普洱 今年新茶上涨行情已成定局
来自云南省茶业办消息,截至目前,特大干旱造成该省近300万亩茶叶受灾,5万亩左右的茶树死掉。往年3月20日左右是春茶采摘的高峰期,今年全省春茶采摘的时间都将推迟。如果持续干旱,茶叶将继续减产。
气候干旱,再加上云南省政府对普洱茶产量逐年下调的政策,今年普洱茶新茶的上涨行情已成定局。
辣椒 商贩囤货火锅恐“被涨价”
贵州持续干旱,位于遵义的国内最大辣椒交易市场持续火爆,目前已有大户抢购囤积辣椒超过150万公斤,坐等8月份本季辣椒因干旱歉收时再出手。重庆干辣椒市场接近一半的量由贵州供给,恐将让重庆火锅等食品产业“被涨价”。
电力 部分省市已出现拉闸限电
由于西南一带地区绝大多数依靠水力发电,这些企业在旱情中因水源匮乏受到影响。直到目前为止,部分省份已出台限电措施,而主要针对的就是高耗能的冶炼企业。
旅游
石林大叠水景区趋干涸
云南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位于昆明市远郊的世界自然遗产、着名风景区———石林景区景观水域已趋干涸。
在石林着名的大叠水景区,昔日从天而降,垂直而下,落差四五百米,叠水面积50多米宽撼人的大瀑布已消失,只见一股似小溪流出的水从上而下流往谷底。再往下看,过去叠水而成的“汪洋大海”现在却变成了一个小水塘。
石林县水务局工程师鲁奎介绍,石林大叠水景观主要靠由北向南,穿城而过的巴江河供水,而巴江河的水又由大可河、西河、马料河和江湾河4条河流汇集而成。今年遇百年大旱,这4条河都干枯了,巴江河自然缺水,没有水下来,大叠水景观自然干涸。
漓江缺水游船航程缩短
3月17日,受广西50年不遇旱情影响,漓江水位持续下降,漓江游览航线缩短。当天的游船航程已变为漓江阳朔杨堤码头至九马画山后,返回杨堤下船。游船原航程为磨盘山———阳朔。调整后的航线比原游览航线缩短了一半多,但是桂林百里漓江景区的精华航段。票价亦下浮了三分之一。图为阳朔码头露出河床的漓江。
‘伍’ 请问旱灾与股票的关系
1、抗病抗旱化肥品种最受益
受益于政府保收的补救措施和春耕的影响,未来化肥需求量必将出现大幅增长,化肥股值得重点关注。鲁西化工生产的硫酸钾复合肥具有明显的抗病抗旱、高效长效、促进生长、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等特点。
2、抽水供水板块中看好利欧股份、湘电股份、钱江水利、安徽水利
利欧股份是国内最大的微型小型水泵制造商和出口商,其主要产品标准泵、新型高效水泵、多级深井泵的需求量有望在抗旱救灾措施的执行中大幅增长,受益程度较高。湘电股份产品涉及农用排灌、环保、能源等多个领域,因此该股同时具备抗旱和“两会”双重题材,3月份的市场行情值得期待。
在旱灾严重时,水利设施企业会受到市场关注,同时也会受益于农田水利灾后重建。建议关注钱江水利和安徽水利。
此外,新疆天业拥有世界规模最大、最先进的节水器材子公司,其应用滴灌技术的农田面积已达到世界第一,在当前旱情日益加剧的背景下,该公司膜下的滴灌技术将发挥较大的抗旱作用。
3、关注“种子选手”——敦煌种业、登海种业种子是农业的根本,抗旱改种玉米、马铃薯等品种对相关个股构成直接利好。敦煌种业属于种业龙头,2009年先锋种业制种基地面积由2.5万亩扩大至4.4万亩,先锋玉米种的市场影响和其高额盈利水平大幅提高了公司种子业务的收益水平;
登海种业是我国杂交玉米种子的龙头企业,在国内玉米种子生产规模中处领先水平,主要竞争优势在于其具备雄厚的杂交玉米育种能力。大旱后的农作物补种将使种子销售大涨,从而带动种业公司盈利的提升。
‘陆’ 现在云南旱情如何持续到几月旱情以后还会有自然灾害
在4月的1到3号,有3次人工降雨,低一次的量较大有点类似暴雨,但只是才10多分钟就结束了,后面的两次都不是十分的大,水价上涨到了没4元/立方,青菜每斤4~5元,其他的蔬菜也增加了,三七也到了200多元一斤,基本种不了农作物,在文山县等地的农村之中,有大部分人被分配出去打工,因为无法进行耕种,很多的地方都出现了很严重的裂痕,甚至还有的人放火烧山。有人说在大旱后会有洪涝,有的人说会有大地震。预计在5月就会结束
‘柒’ 抗旱概念股票有哪些
抗旱概念股是指在北方地区遭遇大面积干旱背景下,与农业灌溉等相关的个股受到资本市场的关注。在大盘整体走势偏弱的情况下,包括利欧股份、新疆天业、国统股份在内的抗旱概念股却逆市走强。抗旱概念股主要有新疆天业、利欧股份、鲁北化工、江淮动力、林海股份、天一科技、三花股份、安徽水利、鲁西化工、湘电股份、三峡水利和露天煤业等。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应答时间:2021-10-21,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