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400亿市值疫苗股康泰生物业绩骤降、股价大跌,二季度亏损是意外吗
7月24日夜间,深圳康泰生物产品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康泰生物”)公布2022年上半年度年报披露时间,虽然营收同比提高约70%上下,但纯利润和扣非净利却较上年同期降低约70%上下。在其中,二季度销售量迅速下滑的新冠疫苗变成康泰生物的业绩“娇气包”。针对上半年度业绩情况、企业后面在新冠疫苗层面投入分配及总体战略布局,《华夏时报》新闻记者去函康泰生物,但截止到发表文章没获回应。
公司对存有资产减值征兆的新冠疫苗有关库存产品、原辅材料、自制半成品及截止到2022年3月末的新冠疫苗开发支出计提资产减值提前准备41,458.93万余元;除此之外,对二季度产生的新冠活疫苗研发费用费用化解决,金额为14,022.00万余元;计提资产减值提前准备及确定研发费用费用化解决总计降低资产总额 55,480.93万余元,考虑到加计危害,降低纯利润 45,160.66 万余元。
⑵ 54家险企亮红灯:天安人寿亏损66亿领衔 5家公司业绩变脸
根据2019年年报数据,人身险公司敬正中,天安人寿、渤海人寿、招商局仁和人寿亏损额分列前三;财险公司方面,前三名依次是天安财险、富德财险、泰康在线
《投资时报》研究员 汤巾
围绕着严监管、回归保障、扩大开放等关键词,中国保险业步入价值重塑的新阶段。而在市场风雨洗礼中,有的公司乘风破浪,有的公司却裹足不前。
步入2020年,外部环境更加错综复杂,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保险业也不可避免地遇到新单业务下降、营销队伍发展受阻等困难,这让一些本来就经营不善的公司雪上加霜。
从业绩表现来看,哪些险企亮起红灯,正在承受较大经营压力?一年一度的《中国险企亏损档案》即将揭晓答案。《投资时报》研究员对171家披露了2019年年报的保险公司进行排查,其中54家业绩亏损公司浮出水面,包括25家人身险公司和29家财险公司。
在人身险公司中,天安人寿、渤海人寿、招商局仁和人寿亏损额排名前三;而财险公司方面,前三名依次是天安财险、富德财险、泰康在线。
《投资时报》研究员还发现,在上述54家亏损公司中,有5家2019年转盈为亏,成为亏损档案的新晋者,包括天安人寿、天安财险、安诚财险、阳光信用保证保险、华农财险。
同时,数据统计也透露出一些好消息。若与上一年度进行对比可以发现,长城人寿、昆仑 健康 、东吴人寿、永诚财险、国任财险等18家险企2019年扭亏为盈。
三家险企亏损额超10亿
总体来看,2019年亏损险企数量要亮喊悔少于2018年的67家,名次变化也较为明显。
在全部54家亏损险企中,天安人寿、渤海人寿、天安财险三家公司去年亏损额超过10亿元,而2018年这一阵营中包含幸福人寿、长城人寿、长安责任险、众安在线四家公司。时隔一年,全部换了新面孔。
数据还显示,2019年亏损额在4亿元至10亿元之间的有富德财险、招商局仁和人寿、泰康在线、众安在线、安诚财险五家公司,分别亏损6.68亿元、4.97亿元、4.84亿元、4.54亿元、4.3亿元。
人身险方面,天安人寿、渤海人寿、招商局仁和人寿2019年亏损额分别为66.01亿元、13.95亿元、4.97亿元。
天安人寿成立于2000年11月,经历发展后本已走出亏损期,在2015年至2018年连续四年盈利。然而2019年却突然出现巨亏,令业界跌破眼镜。根据年报,该公司2019年实现保险业务收入520.9亿元,同比减少11.07%;营业支出为691.86亿元,同比增加17.51%。营业支出中,退保金和保单红利支出增幅较大,分别达284.82%和428.25%。对于亏损,天安人寿方面曾对《投资时报》解释称,其目前处于价值转型期,虽然出现了暂时的经营亏损,但不会对公司未来发展造成影响。
2020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天安人寿继续亏损11.76亿元。而欣喜的是,该公司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81.83亿元,显着高于去年四季度的48.87亿元。渗裂
再来看渤海人寿,其亏损额从2018年的7.68亿元扩大至2019年的13.95亿元,增加了6.27亿元,在各保险公司中最多。而今年一季度,渤海人寿实现盈利1.43亿元。6月19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公告称,核准吕英博担任渤海人寿董事长的任职资格。新掌舵者的到来能否让该公司今年业绩咸鱼翻身,尚待观察。
财险公司2019年亏损数量从上年的36家降至29家,天安财险、富德财险、泰康在线亏损额排名前三,分别为40.68亿元、6.68亿元、4.84亿元。
天安财险此前几年保持盈利,但因早期的理财险产品出现错配,迎来千亿级兑付压力,并遭遇业绩变脸,今年以来成为舆论焦点。为弥补现金流缺口,其甚至清仓持有的兴业银行(601166.SH)股票“救急”。2020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该公司一季度实现净利润7.91亿元,净现金流为-2.57亿元,除部分支付退票外,公司投资型保险业务已经全部兑付完毕,公司流动性风险得到了释放。理财险兑付完毕之后,如何进一步改善流动性及盈利状况仍是该公司面临的课题。
随着保险 科技 不断升级为行业赋能,以及疫情对互联网进程进一步推进,互联网保险正成为“兵家必争”的风口,在资本市场上也颇受资金追捧。但是,上述四家互联网保险公司的盈利之路却并不轻松。偿付能力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众安在线和安心财险分别实现净利润3.27亿元和283.49万元,而易安保险和泰康在线仍分别亏损2.61亿元和2.11亿元。
20家“老司机”陷入泥潭
新开业的保险公司往往需要经历一定时间的投入期后才能实现盈利,业内素有“七亏八盈”的说法。
然而这一规律也并非绝对,观察上述54家亏损保险公司的成立时间,其中有20家在2013年之前成立,至今已超过7年,但这些“老司机”仍旧没有摆脱亏损的尴尬。
成立时间最早的是天安财险,1995年1月成立;其次是天安人寿,2000年成立。这两家公司都曾步入盈利阶段,但2019年又陷入亏损泥潭。
同样是老牌险企的长生人寿成立于2003年9月,已经连续三年亏损,2017年至2019年净利润分别为-1.34亿元、-2.6亿元、-1.66亿元。另外,成立时间超过10年的安盛天平财险、渤海财险、利宝保险等,也均已连亏三年。
中韩人寿和复星保德信人寿均成立于2012年,正处在“七亏八盈”的临界点,不过这两家公司成立以来还未实现过年度盈利,2019年分别亏损1.46亿元和2.5亿元;今年一季度分别亏损1594.86万元和2195.83万元,扭亏前景依然迷茫。
根据统计,去年亏损险企中有8家成立于2018年,包括黄河财险、太平 科技 保险、北京人寿、国宝人寿、瑞华 健康 、海保人寿、国富人寿、融盛财险。其中融盛财险去年亏损额最高,为1.22亿元;国宝人寿相对乐观,亏损2555.14万元。
《投资时报》研究员还注意到,2019年有5家险企业绩变脸,转盈为亏,包括天安人寿、天安财险、安诚财险、阳光信用保证保险、华农财险。同时,还有19家公司亏损幅度同比扩大,其中8家公司亏损增加额更是超过1亿元,包括渤海人寿、富德财险、渤海财险、珠峰财险、复星保德信人寿、泰康在线、爱心人寿、中路财险,增亏额分别为6.26亿元、5.53亿元、2.45亿元、1.63亿元、1.39亿元、1.29亿元、1.27亿元、1.04亿元。这些公司在今年复杂的外部环境下,面临的考验更为严峻。
⑶ 为什么一些股票发行价高,后来确越来越低了
今年的A股市场专治各种不服。
从1200元的贵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恒瑞医药,再到3000亿市值的酱油股。
什么样的白马股都可能会辜负你,只有消费行业的核心资产才是稳稳的幸福。
不过从传统意义上的估值情况来看,大消费板块无论市盈率(PE)还是市净率(PB),都已经不便宜了:
① 食品饮料行业的PE为32.17倍,达到历史百分位68%,PB为6.5倍,达到历史百分位的81%;
② 细分白酒板块市盈率更是高达32.17倍,远高于历史均值水平。
消费股的估值,过高了吗?
国泰君安零售团队最新发布《坚守消费龙头,分享中国成长》,详细地分析了消费股估值逻辑正在发生的转变。
本文共2303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拉至本文底部可阅读本文核心观点。
还记得美国“漂亮50”吗?
探讨消费白马股估值是否过高的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下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谓“漂亮50”,指的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备受追捧的50只大盘股,它们当中有很多我们至今仍然耳熟能详的消费品牌,比如麦当劳、可口可乐等等。
“漂亮50”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高盈利、高PE同时存在,直译为“很贵的好股票”。
自1971年开始,“漂亮50”股价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数超过40倍,最高的宝丽来公司估值甚至超过了90倍,而同期标普500估值中位数仅为12倍。
纵观市场,我们不难发现,消费股尤其受到大资金的重点青睐。分析其背后原因,我们认为有两点:
1、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 2、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消费股抱团行情何时会结束?
仍旧以美国“漂亮50”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终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国大幅的财政赤字和信贷扩张积聚高通胀泡沫,粮食危机触发CPI上行,美联储不得不加速收紧货币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导致通胀进一步恶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蚀企业盈利,企业毛利率和盈利增速双双下行,股市由牛转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开始回落,盈利稳定性受到市场质疑。
我们认为,A股机构“抱团取暖”的现象只可能在两种情况下被打破:
1)消费龙头业绩持续低于预期,但目前而言,贵州茅台、五粮液、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白马股营收和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2)像美国“漂亮50”那样,A股遭遇大的外部变动,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级或全球经济断崖式衰退,但目前来看概率很小。
两种情况在目前来看可能性都很小。
后续如何配置?
后续配置上,我们建议从两条主线主线挖掘投资机会。
1)供给看效率:经营效率高、业绩增长稳健、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将会持续通过挤压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来获得成长,值得重点关注。
2)需求看红利:三四线市场仍存在巨大的消费需求红利,看好所处赛道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尤其是战略重心向低线级市场扩张、能够通过自身管理及成本优势提升市场份额的龙头公司。
本文观点总结:
1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大消费板块现在已经不便宜了。
2 但消费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龙头股不应简单按照市盈率(PE)判断估值水平高低。
3消费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从PE模型向DDM模型转变。消费龙头一旦建立起足够深的“护城河”,稳健增长、市占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续分红等就足以支撑其估值水平。
4 国内资金和海外资金在大消费行业保持了较高的配置热情。消费股受到大资金青睐的原因是其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且在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5 消费股抱团行情在短期内不容易被打破。后续配置上,从供给看,关注龙头企业;从需求看,关注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
⑷ 4年前的坑终于大白天下,常铝股份实控人好事一点没耽误
富凯摘要:一边并购一边趁势减持,商誉的隐患4年后终于爆发,但又有什么关系呢。
作者|幕恩,微信公众号:富凯 财经 (ID:fukaicaijing)
随着2月份的接近,A股上市公司开始为2018年的年报披露忙碌起来,更有上市公司早早披露年报预报。其中,不乏有上市公司出现业绩“黑天鹅”事件。
以常铝股份为例,公司因2014年高溢价并购的资产朗脉洁净而延祸到了2018年。
由于子公司朗脉洁净计提了大幅商誉减值,常铝股份下修2018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18年亏损3.8亿元-4.5亿元,同比下降323%-365%。三季报中,常铝股份曾预计全年净利润为7500万元-1.4亿元,同比下滑53.05%-17.95%。
有投资者认为:“朗脉洁净如今的表现,其实已经说明了常铝股份在大 健康 领域的布局是失败的。
工商资料显示,朗脉洁净成立于2009年10月29日,注册资本为3.19亿元。主营业务为按照GMP相关标准及客户需求为医药企业洁净区工程提供包括洁净管道系统、自控系统、洁净工业设备、设计咨询和GMP验证、洁净区系统及整体解决方案等。
2014年11月8日,连续两年亏损的*ST常铝(现更名:常铝股份)宣布,公司及全资子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现金方式收购上海朗脉洁净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后者为医疗服务商,估值为10.12亿元,溢价率高达510%。
由于溢价较多,常铝股份在收购朗脉洁净时产生了约8亿元的商誉。截至2017年末,常铝股份的商誉增至9.94亿元,不过未准备计提。
不得不说,在“大 健康 ”的光环下,常铝股份收购朗脉洁净的举动吸引了大批投资者,然而,富凯君发现,在业绩承诺的三年中,朗脉洁净除了2015年未完成业绩承诺外,其它两年中业绩表现中规中矩。然而,一旦过了三年承诺期,朗脉洁净似乎不再被“大 健康 ”光环所笼罩,业绩出现大幅下滑。
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朗脉洁净医疗洁净板块营收为3.6亿元,净利润为8601万元。2018年上半年,该板块的营收直线下滑至2318万元,净利润仅有451万元。到了2018年,朗脉洁净更是因为计提商誉减值而直接宣告巨亏。
三年承诺期过后的朗脉洁净“变脸”速度堪比火箭,不得不让人怀疑其之前的业绩是否有为了完成业绩承诺而被“粉饰”过。
对此,有投资者表示,强烈呼吁证监会查查公司原先筹集的大笔资金用到在哪里?为什么突然业绩会大变脸。投资者认为,这种行为侵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据Wind数据显示,公司曾连续两年亏损,其中2012年亏损约为6900万元,2013年亏损约为5920万元。2014年年初,*ST常铝高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今年一定实现扭亏。在筹划多月之后,*ST常铝向外相继抛了两份重大资产收购公告。
*ST常铝曾在2014年3月份宣布收购山东新合源100%的股权,估值为2.71亿元,溢价率高达477%。值得注意的是,*ST常铝的控股股东常熟市铝箔厂持有山东新合源49%的股份。
在交易方案公布后,*ST常铝3月18日-3月19日连续两个交易日跌停。不过,尽管有诸多不满,基于和*ST常铝有着共同的保壳目标,这份资产收购方案还是得到了股东大会的通过。
紧接着,*ST常铝2014年8月份再次给市场一份惊喜:公司又筹划重大资产重组。11月8日,公司发布了“公司及全资子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现金方式收购上海朗脉洁净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的消息。
ST公司为了保壳、进行资产并购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但有投资者怀疑公司的上述两份重组方案暗藏玄机。
其中,收购标的山东新合源的股东引起了投资者的注意。据了解,山东新合源的两大股东分别为常熟市铝箔厂和自然人朱明,其中常熟市铝箔厂持有山东新合源49%的股份,朱明持有51%的股份。2013年,*ST常铝是山东新合源的第二大供应商。
而常熟市铝箔厂的另外一个身份是*ST常铝的控股股东。有投资者质疑:从公布的数据来看,山东新合源的盈利能力并不值得上市公司给予477%的溢价。这次收购涉嫌给控股股东输送利益。
对于此说法,公司进行了“否认”称:此次重组,是公司基于对未来业务发展的战略性布局做出的决策,通过产业链延伸。
不过,重组前公司股价异动被外界质疑为内幕信息泄露。公司自2014年8月18日开市起停牌。公司股票停牌前一交易日,即2014年8月15日的收盘价为6.23元/股,较停牌前第21个交易日,即2014年7月18日的收盘价4.9元/股上涨27.14%,存在股价异动的现象。有分析人士认为,公司股价异动,或是相关重组信息已经对外泄露。
有投资者怀疑:*ST常铝的连环重组,或是为了控股股东未来套现铺路。第一步重组,控股股东先将旗下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将公司的“包袱”转移到上市公司,同时提升了对上市公司的持股数量。紧接着,又注入盈利能力较强的跨界医疗资产,二级市场上股价将持续上涨,控股股东所持股票市值也将水涨船高。控股股东通过重组,可谓一举两得。
对此,公司当时解释称,自上市至今,控股股东不存在减持股票套现的行为。
但富凯君发现,常铝股份实际控制人张平在2014年公布上述两个重组消息后曾出现大笔减持行为。
同花顺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8月22日,张平的持股数从17.82%减至17.42%;到了2014年12月25日,张平持股数再次下降,降至16.59%。
如果说,之前公司实际控制人张平还是小幅度悄悄减持的话,到了2015年4月3日,张平的持股数则出现了直线下降,降至了11.19%。此后,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张平再次减持,截至2015年6月17日,其持股数降至10.78%。
富凯君发现,张平在2015年4月份前后减持数额最为巨大。而这与公司2015年的股价走势有着很大的关系。
从市场走势来看,常铝股份在2014年年末时,股价大约在6元/股上下盘旋,而到了2015年,公司股价在并购“大 健康 ”产业的刺激下,节节上涨,截至2015年6月份,公司股价攀升至当年最高价,为20.68元/股。
不得不的说的是,在实控人的大手笔减持之后,常铝股份的股价持续下跌至目前的3元/股价位。
2018年12月28日,公司再次宣布已经发行股份购买泰安鼎鑫冷却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安鼎鑫”)100%的股权,同时,公司表示,泰安鼎鑫已成为常铝股份的全资子公司。
在不断的发行股份进行收购的情况下,常铝股份的股本目前为7.57亿股,公司股价为3.38元/股。在2018年预亏的情况下,常铝股份的收购能否给公司带来生机还有待日观察。
富凯 财经 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投资风险自担
⑸ 嗯!A股创7年来“最差上半年” 35股跌破员工持股价
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下降2.89%,创下七年来“最差上半年”。但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A股半年报中,也透露了一些值得关注的“亮点”。
营收微增利润下滑,金融业营收净利稳居第一
A股上市公司中期报告全部披露完毕。根据数据统计,上半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4.61万亿元,同比增长3.78%;合计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38万亿元,同比下降2.89%。
这意味着从净利润增速角度观察,A股创下了七年来的“最差上半年”。根据记者查阅到的历史数据,继受全球金融危机余波影响2009年上市公司中期业绩大幅下滑之后,2010年至2015年的A股半年报表现均好于今年,其中2010年和2011年同比增幅分别超过四成和两成。
从行业看,上市公司业绩分化也比较显着。根据数据,金融行业以逾8300亿元的净利润、超27%的营业收入净利率稳居第一,公用事业、食品饮料、文化传媒行业的营收净利率也在10%以上。从同比增速角度观察,综合类、农林牧渔和钢铁三行业年报业绩增幅翻番,信息技术、文化传媒、旅游餐饮和电气设备净利润增幅超过三成。与此同时,能源、机械设备、交通运输等传统行业净利润出现不同幅度的下滑。
上市公司单体表现差异明显。上半年“最挣钱”公司排行中,位列前三的工商银行(601398)、建设银行(601939)、农业银行(601288)净利润均超过1000亿元。而在“亏损大户”中,中海油服(601808)以净利润-84.03亿元排名居首,亏损额超过10亿元的公司还包括中国远洋(601919)、石化油服(600871)、重庆钢铁(601005)和*ST舜船(002608)。
“中小创”业绩领跑,传统产业部分指标改善
总体平淡的A股半年报中,也不乏亮点。以高成长为主要特征的“中小创”业绩领跑,成为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
来自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数据显示,在汇聚众多优秀中小企业的中小板,793家公司上半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近1.25万亿元,实现净利润934.67亿元,同比增幅分别达到14.87%和12.70%。
而在致力于打造创业创新“市场化引擎”的创业板,516家公司上半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142亿元,实现净利润379.83亿元,同比增幅分别高达33%和近五成。
凯石益正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研究总监仇彦英分析认为,符合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方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展现出良好成长性,是“中小创”业绩大幅跑赢同期全市场水平的重要原因。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一些传统产业也依靠稳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呈现出部分指标改善的趋势。上海证券交易所供应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沪市煤炭、钢铁等过剩产能行业上市公司存货余额同比下降17%,21家钢铁行业公司中三分之二固定资产投资有所减少。
从去年上半年亏损近46亿元,到今年同期获利32.75亿元,钢铁板块成为A股市场上传统产业从转型中汲取动能的“样板”之一。
410家公司净利润为负,百余家业绩“变脸”
对于投资者而言,上半年成绩单中既有值得挖掘的“金矿”,也暗藏着需要规避的“雷区”。
数据显示,上半年共有507家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翻番,占总数的18%,另有216家业绩增幅在50%至100%之间。与此同时,1143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占比高达39%。
此外,上半年共有410家上市公司净利润为负值,其中87家上市公司亏损过亿元。120多家上市公司当期净利润不足500万元。
与往年相似,“变脸”仍非个别现象。据不完全统计,共有百余家上市公司相继发布公告,对上半年业绩预告运行修正,其中不少因宏观或行业环境变化而出现“下修”。
以华峰氨纶(002064)为例,其一季报中预计2016年半年度净利润在2245万元至5611万元之间。其正式披露的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净利润为-4.13亿元,同比减少逾320%。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上半年创业板业绩数据抢眼,但主要贡献来自于十多只白马成长股和56家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在招商证券(600999)看来,创业板的高成长是“少数派”的高成长,如果不依靠外延,创业板公司整体内生增速非常低。
“
连自己人都坑的这35家公司 员工持股最惨的亏了27%
”
2016年的A股市场从第一个交易日(1月4日)开始就在挖坑,花了五个月时间,这个坑还没有填完,未来还需要多长时间来抚平创伤,不得而知。直到现在,2016年的年内高点还停留在第一个交易日的高点,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在这种龟速填坑、步步为营的低位震荡行情之下,很多上市公司都觉得自己的股价被市场低估,尝试通过类似大股东增持、员工持股计划等交易手段提振投资者持股信心。2016年以来,共有267家上市公司采用员工持股计划增持股票,已经实施完成的有140家,员工持股计划夭折的25家(多因股价一跌再跌),其余的则运行到董事会通过、股东大会通过流程,尚未完成。
已经实施完成员工持股计划的140家上市公司,从最新的股价来看,35家处于浮亏状态。受伤的上市公司自己人一点不比韭菜轻松,其中苏宁云商(002024)员工持股价已经亏损了27.22%,列各家上市公司员工计划收益之末。苏宁云商该员工持股计划资金总额10亿元,购买均价15.17元,最新股价为11.04元,锁定期限为48个月,参加对象涵盖了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公司线上线下运营管理、商品供应链经营、物流服务等业务体系中高层人员;技术开发体系骨干;职能管理体系的中高层人员以及公司认可的有特殊贡献的其他员工。
员工持股计划中收益翻番的有三家,分别是达华智能(002512)、秀强股份(300160)、启明星辰(002439),盈利收益率分别高达153.69%、135.26%、101.84%。
不过话说回来,员工持股计划一般都有锁定周期,现在统计的盈利和亏损都是暂时的,时间还有。另外,上市公司的股价受市场波动太大,很多低估值的股票确实是具备底部参与价值的,投资者不妨区别对待,享受比员工还优惠的价格买入并不是什么时候都能遇到的。
⑹ 公司股票上市后经营业绩不断恶化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可能是以下原因造成:
1、一国的宏观经济基本面出现了严重的恶化状况,上市公司经营发生困难;
2、低成本直接融资导致“非效率”金融以及“非效率”的经济发展,极大地催生泡沫导致股价被严重高估。
3、股票市场本身的上市和交易制度存在严重缺陷,造成投机盛行,股票市场丧失投资价值和资源配置功能。
4、政治、军事、自然灾害等危机使证券市场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证券市场出现心理恐慌而无法继续正常运转。
如果在股市中,长期出现股票崩盘的情况,这样会给股市带来很大困扰,甚至会让投资者对股市失去信心。不仅形成股票价格持续下跌的恶性循环,并且还有可能会造成股市关门。然而,引发股票崩盘的直接原因很多,但起码应具备以上条件之一。
(6)股票公司业绩变脸扩展阅读:
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因素:
1、提高了供应链的运输成本。公司及其供应商在不同时期的运输需求与订单的完成密切相关。由于牛鞭效应的存在,运输需求将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剧烈波动。因此,需要保持剩余的动力来满足高峰的需求,都会增加劳动力总成本,从而降低经营业绩。
2、提高了供应链和送货与进货相关的劳动力成本。公司及其供应商送货的劳动力需求将随着订单的波动而波动,分销商和零售商进货的劳动力需求也存在类似的波动,为了应付这种订单的波动,供应链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选择,或者保有剩余劳动力,或者变动劳动力,但是无论是哪种选择,都会增加劳动力总成本,使经营业绩减少。
3、降低了供应链内产品的供给水平,导致更多的货物源不足现象发生。订单的大幅波动使得公司无法及时向所有的分销商和零售商供货,从而导致零售商出现货源不足的频率加大,供应链销售额减少。
4、供给供应链每个节点企业的运营都带来负面影响,从而损害了供应链不同节点企业之间的关系,供应链内的每个节点企业都认为自己做得尽善尽美,而将这一责任归咎于其他节点企业。于是,牛鞭效应就导致供应链不同节点企业之间互不信任,从而使潜在的协调努力变得更加困难。
⑺ 哈空调600202这支股票最近跌幅巨大,原因何在
【2010-04-08】
年报补丁"澄而不清" 哈空调(600202)业绩变脸疑雾重重?
在推迟披露年报的两个月内,控股股东减持1800万股
年报补丁又称“年报牛皮癣”,一直为投资者所质疑,上市公司发布年报补丁多由校对失误、会计准则变更以及敏感问题的补充披露等原因构成。因业绩突然“变脸”,哈空调昨日停牌,用“年报补丁”来解释公司去年第四季度业绩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而之前3月30日,哈空调正式公布的年报“变脸”,就已经让投资者大跌眼镜,当日该公司股价暴跌8.13%。
业绩变脸年报推迟发布
机构逃亡大股东受益
年初一度被许多券商研究机构大为看好的哈空调,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公司推迟2个月出台年报。3月30日公布的2009年业绩,不仅较2008年大降48.7%,也较2009年前三季骤降。当日开盘后哈空调股价大跌,一时间机构大量逃亡。而让投资者更为气愤的是,公司大股东在公布年报之前曾大肆抛售公司股份,2010年1月25日至28日,控股股东哈尔滨工业资产公司通过上交所大宗交易系统已累计减持所持有的公司股票18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70%。
哈空调公布的2009年年报显示,每股收益0.37元,不仅较2008年调整后基本每股收益0.722元大降48.7%,更较该公司2009年前三季度的每股收益0.6216元下降了40.5%。也就是说,公司在2009年第四季度实际是每股亏损了0.252元。在公司没有任何预减提示下,这一突如其来的业绩变脸实在让研究机构备感意外。就在今年年初,众多研究机构对哈空调都曾给出了较高的投资评级,其中联合证券给与“增持评级”,平安证券则给出了“强烈推荐”。
业绩发布后,各家机构在大呼“上当”之余,纷纷出逃。3月30日,哈空调业绩发布后,当日的异动成交回报显示,卖出前5名的席位全是“机构专用”,而买入席位虽然也有4个机构专用席位,但“机构专用”整体净卖出1.5亿元以上。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机构都后知后觉,就在2009年第四季度,该公司前十大股东中,除了第一大股东哈尔滨工业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减持127.32万股以外,其他有6家机构均有所察觉提前进行了减持。中邮核心成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减持250.90万股,中邮核心优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减持332.74万股,交银施罗德精选股票证券投资基金减持110.18万股,交银施罗德稳健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减持110.71万股,景顺长城鼎益股票型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减持278.11万股,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传统-普通保险产品减持54万股。2009年报披露,前十大流通股东中9家基金合计持有6764.12万股,占流通股17.64%(2009年三季度9家占22.59%)。
在机构损失惨重的同时,由于年报推迟披露,哈空调的大股东却从中获益匪浅。哈空调原定年报披露时间为1月21日,但后来该公司却把年报披露时间推迟到了3月30日。而在年报推迟披露之后,到正式披露前的这段时间里,公司大股东分别在1月25日、27日、28日减持了300万股、1050万股、450万股哈空调股票,套现3.28亿元。
大股东如何“未卜先知”在年报推迟期间疯狂减持套现?经济评论家皮海洲斥其有内幕交易之嫌。并且,也正是由于推迟年报披露,使得哈空调的大股东们避开年报披露前30日内不得减持的“窗口期”规定。
年报打补丁“澄而不清”
对于业绩的大幅下滑,昨日哈空调共列出了五方面原因。首先,第四季度达到收入确认条件的合同项目较少。哈空调表示,公司2009年第四季度生产的产品对应的合同多为跨期执行的合同,计划于2010年交货及安装、调试。
其次,去年四季度支出和计提坏账准备金增加。其中,去年四季度末应交企业所得税2197万元,三季度末应交企业所得税622万元,比三季度末增加1575万元。公司表示,因不再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使净利润减少1575万元。
此外,公司去年四季度末计提坏账准备2244万元,比三季度末计提坏账准备406万元增加1838万元,使净利润减少1838万元。以及去年四季度末发生期间费用支出12884万元,三季度末发生期间费用支出9540万元,比三季度末增加3344万元,使净利润减少3344万元。
除上述原因外,哈空调还称,去年四季度末营业外收入1104万元,比三季度末营业外收入4242万元减少了3138万元。并表示,由于部分“收益相关”科目被列入“递延收益”科目核算,使净利润减少3138万元。
但如此一份匆忙的“补丁”显然并不能令投资者信服。有投资者指出,在哈空调的三季报中,在填写“预测年初至下一报告期期末的累计净利润可能为亏损或者与上年同期相比发生大幅度变动的警示及原因说明”一项时,公司毅然选择了“不适用”,并且在公司三季报以及三季报出台之后的长时间里都没有对大幅下滑的业绩进行预警,公司为何隐而不报?为何大股东却未卜先知?这些在此次“补丁”中均未有任何说明。
近期,有市场人士向媒体透露,2009年12月,中电投临河项目,已经采用了哈空调空冷方案,但哈空调并没有公告。这有隐瞒重大信息之嫌。有研究员也表示,“哈空调在西北多个火电项目上,均有订单收获。”这些传闻均与昨日的业绩解释有所相悖。
但是对于这些市场上的质疑,哈空调“年报补丁”中均未解释,随着市场质疑的进一步加深,哈空调的年报是否将打第二次“补丁”?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技术面MACD指标,24.18顶部背离,22.97次顶明确转弱,本身有调整要求,加上利空.长均线没有走坏,今天短期均线向下死叉60均,看反弹后的结果,如果不能上攻而向下再破一个低平台,则趋势会完全转坏.目前均线系统看应该震荡格局,等待均线的走势明朗.
⑻ 是什么原因让投资者选择离开A股市场
大多数股民选择离开A股市场,是因为股市并不具备赚钱效应,更是在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中不断的让股民们流泪,导致进入股市中90%的投资者都是亏损。
而散户是证券市场不可分割的部分,占了80%的体量,却也是股市受伤最大的群体,在交易制度中受到了限制,在风险对冲中对于股指期货和融券却设了50万门槛,更是在外围股市走出十年长牛时,只能做多的市场却是长期的走熊,本想赚点利润改善生活,却是硬被亏损了超过一半的本金,导致人人谈股色变。
在2019年最有希望的一季度行情中,A股市场经历了一轮大涨的走势,当市场信心开始恢复,人人对股市抱有希望时,却放开了股指期货让机构对冲风险做空,却不断的清理场外配资,导致大盘在3288点飞流直下,让大部分套牢的股民没有解套的机会,让大部分前期获利的股民利润回吐,还导致本金损失,仅仅一季度的行情却在不到两个月时间出现大幅下跌,很多股民被深套。
那投资者离开A股市场都还有哪些原因?1,重融资弱投资。 过分的重视融资功能,却忽视了投资作用,导致股市长期的下跌,一旦上涨各种因素在影响市场走好,反而不利走出中长期 健康 的涨势,加上只能买涨不能买跌,套牢了大部分的投资者,对股市信心缺失,让A股缺少了中长期投资的作用。
2,股东频繁减持。 对于上市股东频繁减持和各种造假行为制度缺少完善的规范,导致很多股东清仓式减持,造假频繁,让A股市场地雷频发,让股民损失较大,很多股民奔着投资来的,却长期被套牢,最终离开市场。
综上所述,如果是 健康 和稳定的股市,肯定是大多数投资者都争抢着入市,可是A股市场处在发展中,制度处在完善阶段,各种问题颇多,导致股市生态环境破坏,投资风险极高,让股民纷纷选择离开市场。
散民,股民,需要股市公平,公开,大A现在一大特色,申购上,开盘上市时,能点好多点,能挣部分钱,要没这特色,谁去融资呀,再个每年发股融资有二千亿,每年都在发,也就是说每年都限售股万亿被市场强行接收,因为股东们能套限了,所以说钱从那来,国家,外资,私幕,机构,股民,二十多年,3000点上下运动,散民被割了一次又一次,亏的连裤衩都快没了,好处,①企业融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乱誉对国家经济发展有好处,②每个公司上市造就几十个亿万富豪,对消费市场有好处,③申购上的股民上市时,能挣点。,真没法呀,吴敬涟说过,中国股市老赌场都不如,改革吧,国富民强,人民应该享受富国带来的成果
没有回报,甚至还要亏本,我想,这是投资者离开股市的主要原因,别的神马都是浮云。其实,现在上证指数二千五点,许多个股都已经跌到了之前一千点左右的状况了,对于许许多多期待回报的投资者来说,这简直就是一场恶梦!其实,许多人都非常纳闷,为什么别的股市,比如港股,搞得那么好,偏偏咱们的股市搞得好像死水一潭一般?很显然,这里面肯定有问题!关键在于,解决问题的勇气和办法。总之,别人做得好的,咱们也应该做得好,这才是起码的精气神。
虽然A股市场基本上饱受诟病,很多人对于A股市场又很有爱,涨的时候欢欣鼓舞,跌的时候拍腿骂娘,但能够离开A股市场的人确实很少,主要是由于A股市场能够满足你所有的欲望,人性的各种搏斗,让很多人欲罢不能。那么什么原因能够让投资者选择离开A股市场呢?
总结起来就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实现了财富自由或者是财富积累,看透了股市了,飘然而去享受生活。这样的人不多,因为A股市场的魔力确实是太大了,即使你赚了100万,你还想赚1000万,甚至一个亿,人的欲望在A股市场裂陪昌会得到不断的放大。但也有一些人,确实通过A股市场参透了人生至理,能够在人生高点上离开市场,去肆扒追求更有意义的生活。就像那句话说的,生活不仅有股市,还有诗歌和远方。能够做到这样的人,就是一个完美的人生。
第二个原因,物极必反,股市的亏损,让你不得不离开股市。股市虽然门槛比较低,但是它确实需要一定的资本量和交易技能,如果你没有了本金,即便是你想在这个市场中玩,也会把你踢出局。这类人占有绝大多数,辛辛苦苦攒的一些钱,希望通过股市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但是没想到股市如此残酷,几个回合下来就输光了本金,不得不黯然离场。
除了以上两个原因能够导致人们离开股市之外,90%以上的人都会此生痴迷于股市交易,无论波动沉浮,无怨无悔。
赚钱与否?是股市存在的一个根本条件。离开与否?主要看你能够在股市中获得什么。
经历了连续3年多跌跌不休的杀跌之后,市场上赚钱效应全无,必定会导致部分投资者对a股丧失信心,巨大的亏损会导致投资者选择离开a股市场。当然除了市场亏钱效应这一巨大的因素之外,连续不断的新股发行,也令投资者特别沮丧,要知道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发行了近680支新股,6000亿融资的代价是市值蒸发了近十万亿,即便市场不断杀跌,发行的节奏没有任何的减缓,毫无疑问这也令很多投资者十分痛心。
同时大股东减持有时候也是毫无节操,一旦股价被炒高之后往往伴随的就是减持,买单的永远是小散,除了减持,定增二次融资也是割韭菜的戏码,还有缺钱动不动就股权质押,达到强平线,出现股价闪崩受伤的还是小散,哀股民只多艰。这就是为什么炒a股的现实是七亏二平一盈,算上时间成本,就是九死一生,面对这样的市场,或许是部分投资者选择离开a股市场的原因所在吧。
在A股市场中摸爬滚打的散户投资者,有几个能赚到钱?赚不到钱的A股市场让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选择离开。
我曾经是个老股民,A股市场为什么让投资者赚不到钱,我分析有下面几个原因。
一、A股市场太重视融资功能,而忽视投资功能。
A股成立时仅8家公司,现在已达4000多家,成为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这都是投资者用真金白银,特别广大散户用血汗钱堆彻起来的,但从来不分红的上市公司多于牛毛,有的公司上市不久就亏损,有的欺诈上市,有的大股东纯粹是圈钱走人,A股市场造就了无数亿万富翁,留给投资者的是一地鸡毛。
二、A股市场打不破“一赚二平七亏损”的怪圈,因为A股市场成立30年来牛短熊长,平均下来仅一成投资者赚钱,而且这一成投资者中有不少是有资源背景,或有政策消息来源者,把这些除开后,能赚钱的真是凤毛麟角。而亏损起来有时是惊人的,据业内人士估算,2015年股灾,消灭了至少60万流动资产在150万元以上的中产阶级。
三、散户投资者与机构搏奕始终处于劣势,机构有资金雄厚,抱团取暖的优势,散户投资者是单打独斗,这好比鸡蛋碰石头,而且有些机构充当了庄家,上拉下压,让股票上窜下跳,导致股民追涨杀跌,庄家能看到散户的底牌,赢钱肯定是十拿九稳。
四、随着 科技 的日益发展,资本市场的运作工具越来越先进,机构在A股市场中是智能化运作,而个人投资者仍在看K线图,而且机构容易故意做图来迷惑人,散户一不小心就入套,被割韭菜。
五、A股市场不知不觉正在进行去散户化,引导股民放弃股票投基金,但是在资本市场中,去散户化的过程是非常残酷的,股民一定要在自己亏得受不了才会退出股市,甚至在大盘不断上涨中看到自己的资金不断缩水才忍痛出局。
我是2000年入市的的老股民,在2015年中凭多年积累的经验教训在5000点上下幸运逃顶,嫌了一点小钱,与把投资到股市资金的钱,存入银行定期获得利息的钱差不多,如果算上通货膨胀,仍然是亏的。
从那时起,我毅然决然告别A股市场,再也不会与A股市场纠缠不清,5年多来,身心 健康 很大程度得到恢复,生活也变得有意义多了。
让广大投资者离开股票市场最为直接的原因只有一个:亏损。从客观来讲,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数量呈现着的是逐年增加状态,但是活跃的投资者增速却是放缓状态。其实,寻找什么原因致使投资者选择离开A股市场,还不如总结一些因素能够长久的生存于股市之中。
一、坚持价值投资。凡是在股市中交易的投资者总归还是听说过价值投资。但,什么是价值投资?诸多的财务数据能够说明一家上市公司是否为价值股。简单的来说,财务数据越好也就越能够证明是价值股,当然要表明一个平均的数据。而平均的数据则需要几年的时间来平衡,比如3年、5年。对应着的财务数据有股息率、净资产收益率,相对的市盈率等等,只有更好的财务数据才能够显示价值。可能很多投资者认为存在数据偏差、有误,但有误也是极少数。
二、制定相对应的执行策略。“策略大于趋势”,这在股市中很流行的言语,意思就是如果将策略执行完善,就算是趋势做错了,也能够规避很大的风险。但是,进入到市场中的投资者更多的是没有策略可以执行。怎么买,怎么卖,又给如何去执行,止损、止盈又在哪里,都是不清楚、不知道的,造成的后果就是什么?就是在市场中磕磕碰碰的凭感觉去投资,而凭感觉去投资能够盈利的几率又有多大?很低。只有当牛市出现时才能够盈利,或者说是解套,但是当震荡市、熊市来到的时候,更多的是亏损。所以,策略就是将投资很好的规范起来,有了规范也就降低了亏损的概率,也就能够更好的生存于股市之中,而不是离开股市。
大幅的杀跌会让很多新股民离开A股市场 。虽然A股市场上投资者多,但是短线投机者居多,深套亏损者居多。每次的大跌都会让不少的投资者选择离开投资市场,原因很简单就是亏损。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量的亏损,大多数的投资者都不能承受这样的损失的,比如16年的熔断式下跌,上涨中的突然大幅杀跌造成的闷杀都会导致大量投资离开A股市场。因为大跌离开投资市场的多是经验尚浅的新股民,是股市中最容被大跌欺骗的投资者。
看不到希望会让更多的投资者离开A股市场。 看不到希望是更多的投资者离开A股市场的重要原因。比如创业板三年的下跌,三年的熊市行情,今年的连续下跌等都会让大批的投资者看不到希望而离开A股市场。股市的上涨下跌其实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博弈对决也是杀人诛心,哀大莫过于心死。所以长期的下跌,会让更多的投资者心灰意冷最终萌生退意,现在的投资者离开A股就是这样的情况,这也是最可怕的。万亿成交量减少到只有现在的2000亿左右,可想而知退出A股市场的投资者有多少。
当然是因为A股市场赚钱效应低,股民投资者不光难赚到钱,反而还容易亏钱累累,吃力不讨好,并且A股熊长牛短,阴跌的时间太久了,实在会让人看不到希望、感到心累的,自然而然的决定离开A股市场这个伤心地,另寻其他投资渠道赚钱去。 而继续留在A股市场的,要么就是被深套的投资者,实在下不了狠心割肉离场,怀着期盼有一日能解套并赚钱,继续在一线与监管层、与上市公司、与股票市场的主力资金们斗智斗勇的奋战中,要么就是有点技术和投资分析能力的投资者,在A股市场上实现了保平争胜的格局,期盼未来能捉住大牛股,实现财富翻滚,这部分人的比例是比较少的。同时还有源源不断、涌入A股市场“抄底”来的新韭菜,刚进来的时候都“心怀大志”,要在A股大显身手,赚大钱。
首先用一句话概括:a股市场上的上市公司参差不齐,财务造假的也不少,导致股民很难在a股市场上赚到钱。
股市场活跃账户最高时期是在2015年牛市阶段达到了1.5亿人数,到了2015年熊市开始之后股民数量急剧减少,经过三年半的下跌行情,目前股市活跃账户只有一千万左右的人数,大部分股民被深套或者割肉离场,导致现在炒股的人越来越少,赚不到钱纷纷离开。
股民入股市都是来赚钱的,但是A股市场只能做多,而长期是熊市行情,在一个不能做空的股市却长期下跌,导致股民很被动的猜底和抄底,最终深套。加上发展中股市存在制度尚需完善阶段,股市各种负面事件和地雷行情过多,导致赚钱效应极低,2015年人均损失6万,市场亏钱概率达到了80%,2017年8成的股民投资亏损,出现蓝筹股局部牛市,中小创熊市走势。到了2018年9.5%的股民亏损,人均损失10万,这些数据反映出熊市行情在A股赚钱的难度极大,基本上股民都是亏钱出去。
另外股民对a股信心不足,从全球股市来看,近期A股有一定涨幅,从全球范围内不是垫底;从上市公司层面来看,A股全年有436家企业上市,远超美国;从投资者数量来看,2017年期末又创新高,达到近1.34亿户。而到了2018年,A股目前大概有1.5亿个的个人炒股账户,但其中有很多是僵尸户(长期没有交易),占比约2/3。
买涨不买跌,没钱的人无奈着,观望的人继续等待着,更多的人还是根本不相信股市,尤其是A股,他们需要热情驱动,需要赚钱效应。
其实,投资者离开市场,归根结底还是市场不好,人们变得谨慎了。一旦市场转好,休眠的账户就会被激活。所以,现在的情况是股民思涨,监管部门也希望上涨,但市场就是不争气。上市公司也不争气,连续出问题。这不,最近就出现了大量上市公司业绩变脸的情况,股价随之暴跌。所以只有市场好了后,资金才敢操作,交易才能活跃,才会有更多的人操作股票,离开的投资者才会再次回来。
健康 的慢牛才是让投资者回到市场的根本举措
我是昊哥,现就职于中信证券,任 财经 分析师。每天不定时分享 财经 趣闻,股票基金实操,房产信息。
⑼ 300337银邦股份2017三季报大变脸是不是业绩造假和内幕交易
这个是现行规则允许范围内的,说白了就是打了擦边球。因为年报是需要审计的,季报则不需要,所以季报一般都经不起推敲的,到年底,年报将近,自然要拿真实的业绩出来了,很多公司自然就露出了马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