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没有人知道巴菲特的几个经典投资案例
======================
巴菲特的经典投资案例详见《投资圣经:巴菲特的真实故事》,可到下面网址查看:
http://finance.sina.com.cn/nz/bftstory/index.shtml
美国资深金融记者安迪用一个证券投资者的目光,将巴菲特66年的传奇投资生涯,用200多个真实、生动的故事,朴素的语言,寓理于事地娓娓道来,在阅读时令你爱不释手的同时,使你倍感此书投资哲理的可读、可懂、可信、可学。该书深受广大读者的推崇,被美国广大投资者誉为“具有永恒价值的股票投资圣经”。巴菲特本人也非常喜爱此书,他读完全书后,曾让助手主动与安迪联系,亲自参加了该书的签名售书活动。
======================
摘录其中一节:
巴菲特投资可口可乐公司的情况
就在巴菲特准备购买价值10亿美元的可口可乐股票,从而创下股票市场又一历史记录的前夕,他接到了可口可乐公司总裁唐.基奥(Don Keough)的一个电话。
圣母玛利亚(橄榄球队)理事会主席唐.基奥回忆说:“我问他一切可好,我说‘沃伦,你有没有买可口可乐股票?’”
“他满怀激情地做了肯定回答。”基奥是一位备受欢迎的业余演讲者,并因此而名声在外。
唐.基奥接着说:“我们通话后不久,就有报道宣称说沃伦购买了股票。通过推理,我们也断定有人在买我们的股票。”话语之间暗示出,可口可乐公司的人们按照股票交易的模式可以推测出这个结论。
“(自从1987年股灾之后)当股票市场从低谷开始回升时,一位来自中西部的不知姓名的证券经纪商开始了时不时地购买行动。1988年秋某一天,前任可口可乐公司主席罗伯托.高泽塔(Robert Goizueta)和基奥正在研究可口可乐公司股票走势,突然间,基奥恍然大悟。他告诉高泽塔说:‘你知道吗,很可能就是沃伦.巴菲特。’”
“我们知道他对可口可乐公司一向都很感兴趣,”基奥一边说一边又提及到,“1985年可口可乐公司推出樱桃可乐时,巴菲特成为美国樱桃可乐头号爱好者。”
“他确实清楚的了解我们。而且是一个极棒的董事会成员。他了解这个公司,了解公司的财务数据。他是一位既了解情况又在发挥积极作用的董事。他对全球注册商标的内在价值有着清晰而深刻的认识。”
在巴菲特先生购买可口可乐股票之后,基奥先生又有何举动呢?这位原本在30年前就有机会加盟巴菲特合伙公司而却拒绝巴菲特邀请的基奥说:“在他购买可口可乐股票以后,我终于成为伯克希尔公司一名小股东了。”
基奥感慨道:“真希望那个时候我投资入股了。”如果当时他这样做了,巴菲特会把他当初让基奥投入的5000美元升值为6000万美元。你别不信,真是这样!
基奥,1958年出生于依阿华州苏城,父亲是一名牧牛人,母亲是爱尔兰籍美国人。他毕业于克莱顿大学,在校时曾是一位出色的辩论手。后全家迁居奥马哈的法纳姆大街,与巴菲特家正对门。
巴菲特说,基奥出色的个性魅力是吸引他巨额投资可口可乐公司的一个原因。
基奥曾在奥马哈刚创办的一家电视台工作过一段时间,解说WOWT-TV的足球比赛节目,并在此期间结识了约翰尼.卡森,后来结识了投资经纪人沃伦.巴菲特。此后,基奥辞去了电视台的工作转而来到黄油-坚果咖啡制造商帕克斯顿-加拉弗公司从事广告工作。
斯旺森家族收购了这家公司,并将其重新命名的“斯旺森食品”卖给后来被可口可乐公司收购的邓肯咖啡公司。
这个把可乐作为自己饮食结构一部分的可口可乐先生,也成为了巴菲特诚邀许多人加盟巴菲特合伙公司的一个人。尽管基奥较晚时才与巴菲特共同投资,但他早以另一种方式参与其中了。基奥解释说:“我和妻子米凯当初在奥马哈结婚时,曾购买过由布鲁姆金夫人经营的内布拉斯加家具公司的家具,它是伯克希尔公司下属的一家子公司,而我们结婚到现在都40多年了。”
基奥说:“我已记不清当初我们彼此介绍时的情景了……那时巴菲特大约25岁,我大约30岁。”基奥已无法准确地回忆起他是如何认识巴菲特的,只记得他们曾做过邻居。
“他还是原来的他……就是你所看到的。他的价值没有变,他的故事并非是金钱,而是价值,人们应该了解他的价值所在……正如巴菲特在1991年伯克希尔公司的股东年会上,当他被问及有关选择终生事业的问题时,他是这样回答的:你要热爱你的工作,并全身心地投入。”
销售碳酸饮料的基奥以及后来的化学工程师罗伯托.高泽塔,他俩是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共事的,并在管理层上迅速发展。高泽塔是在1954年看完一则招聘双语化学工程师的广告后加盟可口可乐公司的。
1980年2月14日的晚上,在曼哈顿的“四季饭店”,为可口可乐公司主席保罗.奥斯丁举办的生日晚会上,他们俩人作为竞争对手来给奥斯丁祝寿。
基奥对高泽塔说:“你我各有千秋,不相上下,没有人知道事情会如何发展。让我们晚上好好地休息,无论谁是最后的胜利者,都要鼓励对方迎头赶上。”
高泽塔后被提升为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他和基奥共同负责管理的团队现在成为美国商业界高级管理团队的楷模。1993年退休后,基奥担任了艾伦投资银行总裁。长期嗜烟如命的高泽塔于1997年10月18日死于肺癌并发症。高泽塔去世时,《亚特兰大宪章》(1997年10月19日)整版报道了他一生的经历。其中引用了巴菲特说过的这样一句话:“他为公司留下最宝贵的遗产,是他精心挑选和培育的公司未来的领导班子。”
高泽塔去世后不久,道格拉斯.伊威斯特接替了他的职务,领导公司度过了重重危机。两年后,由道格拉斯.戴福特接任。
可口可乐公司在2000年10月23日发布一个公告,基奥准备以高级管理部门顾问的身份重新加入公司。
戴福特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说:“尽管基奥于1993年退休了,但是,在许多重大决策上,我依然与他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就如同公司董事会成员一样。”
(摘自《投资圣经:巴菲特的真实故事》 中国与世界500强企业发展研究基金会筹委会供稿)
==================
❷ 同学炒股每天赚几千
“炒股一年净赚36万!”这种事情不是发生在有经验的老股民身上,而是发生在一个普通的大学生身上。这是一个真实案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父母对孩子的投入也在不断上升,尤其是孩子上了大学之后,为了孩子在学校不会受委屈,每个月的生活费也尽量满足。有的孩子比较节俭,把剩余的生活费积累起来,或者对投资感兴趣,自然就想到了股票投资。如今在炒股大军中,大学生越来越多,有的高校甚至出现了全宿舍、全班级集体炒股的现象。
说到小林,很多南京财经大学的同学都知道,因为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炒股大王”,小林是国际贸档者竖易专业的大四学生,因为炒股短短一年,其资金就从7万元涨到了36万元。
初尝,小林开始觉得炒股一万块钱根本不够。2005年底,他的父母终于同意借钱给他,但他必须写一张借条,以后再还。就这样,小林把借来的6万块钱一起投入了股市。2006年1月,他以每股6.7元的价格,把中金岭南(00060)的钱全吃了。到了2月份,股票涨到10多元,他一下子赚了3万多。
有了这样的成功案例,更多的大学生开始加入炒股大军,尤其是在经济相对开放和发达的地区,这种现象在财经类高校更为普遍。
人们对大学生炒股褒贬不一。有人认为现在是商业社会,炒股可以培养大学生的财商。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投资能力,学会理财。否则很难在社会上立足。一位大学生投资者的家长甚至认为,赔点钱可能对孩子更好。年轻人,心态不免浮躁。赚人生第一笔钱,未必是一件好事。股市如人生。
但是,很多人对此持否定态度。大学生从事股票交易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这必然会影响大学生股票交易的学习。他们可能会养成不计后果、扭曲人生的心态,忘记行大踏踏实实做事的道理。
我没有炒过股,看周围有同事在炒股,但基本上亏的多,赚的少。
听到的最多的就是,那一年炒股赚了多少多少,现在亏了多少多少。
如果一万块,炒股一年大概可以赚些经验吧,最起码也可以说自己也在股海中玩过,也可以再给炒股小白讲股票的走势或什么时候买该什么时候卖吧。
毕竟一万块亏赚额度都不大,也都是能承受的范围,而且人生也总是有不同的经历,多一个这个经历也好,也当自己在金融市场里见识了涨跌增幅,也会有激动时刻也会有懊恼_刻。
这大_就跟谈恋爱一样感觉一样吧,因为投入了,付出了,就想要回报了,每天也就会关注这一切变化了,人也会变得细心了。
恋爱,是付出不一定能得到,股市亦然如此,所以也有了一句话:恋爱有风险,是否选对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小心。
所以,这个问题我回答不了,一万块放到股市具体能赚嫌历多少钱,或能亏损多少钱。
但我可以告诉你,炒股自己比较了解各股市行情的情况下,也要有:有着好的准备,也要有承受最坏结果的心态。
这样进去玩玩也可以。
❸ 中国市场回购股票例子
中国资本市场早期已发生过的几起股份回购案例
1,最早的股份回购案例----豫园股份案例
中国最早的股份回购案例当属1992年小豫园并入大豫园的合并回购.有人认为这可以看作中国股市第一例为了合并而实施股份回购的成功个案.大豫园作为小豫园的大股东,把小豫园所有股票(包括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悉数回购并注销,采取的是协议回购方式.程序上经股东大会批准,合并后新公司再发新股,并承诺小豫园股东有优先认股权.因限于当时的外部环境,这一合并回购谈不上什么商业色彩,政府行为起了重要作用.
2,回购后再增发的第一起案例----陆家嘴案例
1994年9月陆家嘴以公司土地尚未完全投入开发\国家股的部分资本仍然虚置\并且股权结构不合理为由决定采用协议回购方式实施减资计划,即以每股2元的价格回购国家股2亿股,随后又增发B股(流通股),使社会公众股占总股本的比例达到了"15%"的要求.此案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减资回购从而规范股权结构并不是最终目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国家股减资回购,再增发一定数量的流通股(B股),即回购不是为了减资,而是为了进一步增资扩股.在这个意义上说,股份回购成为一种策略性的资本运营手段.
3,郑州百文案例
1996年一位个人投资者曾持有7.43%的郑州百文股票,大大超过当时《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中的关于个人持股不得超过公司总股本千分之五比例的规定.按照当时的处理规定应由公司购回这部分超出比例的股票.但即使是按买入价格或市场价格中的较低价格,回购这部分股票所支付的巨资亦会对郑州百文的经营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后来这一部分股票事实上是通过二级市场强制性抛出的.
4,湖北兴化案例
湖北兴化是1989年成立的股份制试点企业,1996年1月作为历史遗留问题股上市.然而,在上市前的数年时间里,该公司曾相继购回要求退股的四百余名职工的44万股本公司股票,然后又于1996年通过第三方将这部分回购来的股票以市价转让,获利2000多万元.由于湖北兴化的这一行为违反了前述国家有关规定,因此被证监会处罚没收回购股票所得.
5,云天化案例
1999年4月,云天化公司董事会宣布将以不低于该公司1998年末每股净资产的价格(至少要出资4.02亿元),向大股东云天化集团回购其持有的2亿股国有法人股,占云天化总股本的35.2%.公司董事会于2000年9月21日公告,公司将于2000年11月4日之前,以自有资金,完成对第一大股东云天化集团公司2亿股国有法人股的协议回购,回购价以经确认的每股净资产2.83元为准,回购金额56600万元.此次回购部分占公司总股本的35.20%.回购股份被注销以后,云天化总股本为36818.18万股,其中国有法人股占72.84%,社会公众股占27.16%.
对云天化集团来说,此次以每股2.83元的价格转让2亿股,与发起设立时每股1.01元的净资产比较,在3年中增值180.19%,年投资收益率为60.06%,如再考虑到历年分红,投资收益率更是高达72.27%,实现了国有资产的大幅增值.回购完成后,集团公司在股份公司中仍处于绝对控股地位;同时,获得的5.66亿元现金,又可以投入其它项目.对云天化来说,公司的主业市场极度疲软,此次回购不失为一条迅速提高公司业绩的捷径;从目前的财务状况看,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仅为10.85%,明显偏低,公司的流动资产总额为7.90亿元,其中货币资金高达5.24亿元,这也说明公司资产流动性好,有足够的能力进行股份回购.通过本次股份回购,有利于公司在证券市场上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为公司的健康,规范发展奠定基础.此次回购,公司的中报每股收益可以提高到0.285元,净资产收益率可以提高到10.08%,公司股票的"含金量"将大大提高,这也为广大股东获得丰厚的投资回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6, 沪昌特钢案例
1999年11月28日,公司董事会通过以资产回购国有法人股议案:以公司11394万元不适资产向控股大股东上海五钢(集团)有限公司回购部分国有法人股并注销股本,总股本将缩小.回购价格以不低于每股净资产确定.该案例虽然到目前为止尚未实施,但其重要意义在于是中国股市第一次提出以资产回购股份的方式,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对改善上市公司资产结构具有明显积极作用
。
6.丽珠集团于 1993 年10 月28 号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公司经营范围
以医药为主,兼营化工、食品、房地产、旅业、信息等。公司是1992 年成立的股
份公司,主要生产和经营医药产品等,现生产的主要产品有丽珠得乐、丽珠肠乐、
丽珠康泰必妥等。1993 年成为医药行业首家、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家A 股和B
股股票均挂牌上市交易的股份公司。公司现已发展成为以药物制剂为主体,生物
工程、抗生素及第三产业多元化经营的医药综合型股份制企业集团。2008 年6
月初, 沉寂已久的B 股市场被丽珠B 的一则公告激起波澜, 丽珠集团宣称, 其B
股价格被严重低估, 影响企业形象, 为了提振股价, 该公司拟以总额不超过1.6
亿港元回购部分B 股, 回购价格不超过16 港元/股, 约1000 万股。回购股份分
别约占公司已发行B 股股份和总股本的8.18%和3.27%。丽珠B 股2008 年6 月
19 日收盘时价仅11.7 港元,16 港元的回购价加比溢价达36.7%。在集团6 月20
日的股东大会上,回购案获得了99.72%的高票通过,丽珠集团成为了中国市场
首个实施B 股回购的公司。
❹ 股权投资成功案例有哪些
案例1——无锡尚德
尚德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以及光伏发电系统的研究,制造和销售。尚德公司于2004年被PHOTON International评为全球前十位太阳电池制造商,并在2005年进入前6位。2005年5月,尚德在全球资本市场进行了最后一轮私募,英联、高盛、龙科、法国Natexis、西班牙普凯等投资基金加盟,这些公司用8000万美元现金换得尚德公司7716万股权。2005年12月,在纽约交易所挂牌,开盘20.35美元。筹资4亿美元,市值达21.75亿美元,成为第一家登陆纽交所的中国民企。施正荣持6800万股,以13.838亿美元身价排名百富榜前五名。无锡尚德成功上市中,私募基金发挥了重要作用。
案例2——盛大网络
2003年3月盛大网络获得软银亚洲4000万美元注资,成为当时中国互联网业最大规模的私募融资,2004年5月13日,盛大网络成功登陆纳斯达克,2005年7月软银亚洲撤出盛大,兑现5.6亿美元,从4000万到5.6个亿,不到3年,投资收益高达1400%。
案例3——携程网
1999年10月,携程网吸引IDG第一笔投资,2000年3月吸引软银集团第二轮融资,2000年11月引来美国卡莱尔集团的第三笔投资,前后三次募资共计吸纳海外风险投资近1800万美元。2003年12月10日,成立仅仅4年多的创业型公司携程网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携程网也随即成为中国互联网第二轮海外上市的一个成功典范。
案例4—— 阿里巴巴
当年1元原始股,现在变成161422元!
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集团的B2B子公司正式在港交所挂牌。总市值超过200亿美元。最引人注目的是其独特的内部财富分配格局,阿里巴巴4900名员工持有B2B子公司4.435亿股。 2014年9月21日,阿里巴巴上市不仅造就了马云这个华人首富,还造就了几十位亿万富翁、上千位千万富翁、上万名百万富翁,这是一场真正的天下财富盛宴。阿里巴巴上市前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人民币,阿里巴巴集团于美国时间9月19日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确定发行价为每股68美元,首日大幅上涨38.07%收于93.89美元,现股价102.94美元,股本仅为25.13亿美元,市值达到2586.90亿美元,收益率达百倍以上。相当于当年上市前1元原始股,现在变成161422元。
案例5——腾讯当年
1元原始股,现在变成14400元!
2004年6月16日,腾讯上市,造就了5位亿万富翁、7位千万富翁和几百位百万富翁。腾讯上市前公司注册资本6500万元人民币,2004年6月腾讯在香港挂牌上市,股票上市票面价值3.7港元发行;第二年,腾讯控股开始发力飙升,当年底,其股价便收于8.30港元附近,年涨幅达78.49%;到2009年时,腾讯控股以237%的年涨幅成功攀上了100港元大关,为香港股市所瞩目。
2012年2月,该股已站在了200港元之上,此后新高不断。2014年3月该股股价一举突破600港元大关,2014年5月将一股拆为五股,现单股股价为136港元,总市值达到1500多亿美元。相当于当年上市前投资1元原始股,现在变成14400元。
案例6——网络
当年1元原始股,现在变成1780元!
2005年8月5日,网络上市,当天创造了8位亿万富翁、50位千万富翁、240位百万富翁。网络上市前注册资本为4520万美元,2005年8月5日,网络成功登陆纳斯达克,股价从发行价27美元起步,一路飙升,开盘价66美元,收于122.54美元,上涨95.54美元。
首日股价涨幅更是达到353.85%,现股价为227.53美元,增长上百倍,网络现市值近800亿美元。相当于当年上市前投资1元原始股,现在变成1780元。
案例7—— 格力电器
当年1元原始股,现在变成1651元!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于1996年11月1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当时总股本为7500万元,每股净资产为6.18元,如今股价达到41.19元,总市值达到1238.94亿。相当于当年上市总投资1元原始股,现在变成1651.92元。
案例8——贵州茅台
当年1元原始股,现在变成1095元!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于2001年8月2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每股发行价31.390元,上市首日开盘价34.51元,上市时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8500万元,现今股价177.47元,总市值达到2026.7亿,相当于当年上市前1元原始股,现在变成1095.5元。
案例9——东阿阿胶
当年1元原始股,现在变成416元!
1996年07月29日“东阿阿胶”A股股票在深圳挂牌上市,当时注册资本为6238万元,股票发行价格为每股5.28元,如今股票价格达到39.48,市值更是达到258.08亿元。相当于上市前1元原始股,现在变成416元。
案例10——海尔电器
当年1元原始股,现在变成367元!
青岛海尔于1993年11月1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每股实际发行价为7.38元,而今股票价格为20.13元,青岛海尔上市前注册资本1.5亿,现今市值为550.93亿元。相当于当年上市2 前投资1元原始股,现在变成367元。
❺ 实战案例:利用逆向思维进行投资
股市有太多的机会,无论是在牛市还是熊市。只不过,由于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不同,会导致投资结果的截然不同。譬如,利用逆向思维法进行投资,在实际操作中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所谓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换言之,当大家都朝着一个固定的思维方向思考问题时,而你却独自朝相反的方向思索,这样的思维方式就叫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法在日常生活中不见得处处有效,但在证券投资中却时常管用,有时还会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不同思维两种结果
长江证券因增发前遭遇“砸盘门”事件成了近期市场各方关注的焦点之一。其实,长江证券之所以引发投资者广泛关注,除了事件本身,还包括投资者思维和操作方式:正向还是逆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投资操作的最终成败。
从长江证券“砸盘门”事件发生至增发结束复牌后,围绕是否参与增发以及日后买卖操作,按照思维方式划分,大体可分为两类投资者:
一是正向思维者——按照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思考问题。增发价12.67元的长江证券由于遭遇“砸盘门”事件,增发前的收盘价被打低至12元。正向思维的投资者首先想到的是:与其以12.67元的价格参与增发,不如以12元的价格直接从二级市场买入,正向思维的结果是放弃申购。
那么,正向思维者的如意算盘能否实现呢?3月9日,长江证券复牌后,大幅高开后又封于涨停。此时,正向思维投资者的想法是:既然巨量封于涨停,说明投资者看好长江证券,认为该股存在短线机会。正向思维的结果是:想介入长江证券的投资者根本无法以12元的低价从二级市场买入,却只能以13.20元的涨停价追入。
二是逆向思维者——按照固有思维对立面的方向思考问题:既然多数人不看好长江证券,不参与增发申购,于是反以12.67元的价格参与增发;3月9日长江证券复牌涨停后,同样进行逆向思维,在众人纷纷看好、抢购之时反而保持淡定,不仅不追涨反而以13.20元的涨停价果断卖出。
两种不同思维方式主导下的操作结果大相径庭:正向思维的投资者13.20元买入,至3月11日收盘(12.66元),浮亏(区间跌幅)已达-4.09%;逆向思维的投资者12.67元买入,翌日涨停时卖出(13.20元),获利(区间涨幅)高达4.18%。“一正一逆”思维,不同方向操作,最终收益相差8.27个百分点。
逆指调仓逆价买卖
投资实践表明,逆向思维方式是投资者在多数人亏损的资本市场里成功胜出的重要法宝。这种思维方式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
一是“逆指调仓”。即投资者在操作时要逆指数涨跌调整仓位,指数越涨越要减仓,做到指数越高仓位越轻;指数越跌越要加仓,做到指数越低仓位越重。
譬如,某投资者以指数2700点作为中轴并确定该点位的仓位控制比例为50%,接下来的操作方式为:指数每上涨(下跌)100点,对应减少(增加)一成仓位,以此类推。
二是“逆价买卖”。在控制好仓位的基础上,再用逆向思维方式选择买卖的品种,原则上要做到“不买热门买冷门,不卖冷门卖热门”;“不买利好买利空,不卖利空卖利好”;“不买上涨买下跌,不卖下跌卖上涨”,按照与多数人相反的思维方式选择品种,买卖股票。
在采用上述两种方法进行“逆向操作”时还须注意以下三点:
——方向是宝。逆向思维法比较适用于一轮明显的上涨或下跌行情的中段及震荡阶段。行情的两端——起涨阶段和行情末端要慎用。其中,在确定行情中轴时要尽可能做到合理、适度,如果中轴设定过高或过低,都将不利于实际操作。如中轴设定得过高,就会在大盘和个股上涨时错失减仓机会,展开调整时造成较大损失;如中轴设定得过低,就会在大盘和个股下跌中失去低吸机会,上涨时难以取得好的投资回报。
——简单是金。根据逆向思维法买入后,若股票出现上涨,投资者唯一要做的不是加仓而是高抛,若股票下跌则应低吸而不是止损;卖出后,若股票出现上涨,不仅不追高而且不后悔之前的过早卖出,账户里若还有股票则应继续高抛,直至卖完为止(长线仓位除外)。若股票出现下跌,不仅不杀跌而且不惧怕之后仍有可能展开的调整,逢低适量买入,直至子弹(资金)用完或达到建仓上限为止。
——平淡是真。要想在股市取得投资成功,离不开好的投资心态。采取逆向思维法操作时,投资者不要指望每次操作都正确无误,一旦做反需要保持理性和平和。一方面,对之前所做的操作要充满信心,这也是在之后的操作中做到越涨越卖、越跌越买的重要前提;另一方面,操作时要做好两手准备,既要有涨的心理预期又要有跌的思想准备。
❻ 股票投资方案的模型或案例
只有券商自营盘或基金等超大资金才用模型并据此建立自动交易系统,他们的自动交易系统也是建立在股指期货的基础之上,和股票进行对冲,以免股票因为突发事件大起大落出现大的亏损。最说明问题的案例就是光大证券的乌龙手,据说是一个打扫卫生的"临时工"擦了一下操盘手的键盘,一下子把农行拉到涨停。触发其他超级机构的自动交易系统一起动作,大量买入银行股,让大盘一度接近涨停。
❼ 财务管理案例分析题
以下金额计算均用(万元)滑蔽表示:
25年后房产投资价值=40*(F/P,3%,25)=40*2.0938=83.75
股票投资价值=10*(F/P,9%,25)+0.8*(F/A,9%,25)*(1+9%)=10*8.6231+0.8*84.701*1.09=160.09
现金储蓄价值=1*(F/P,5%,25)+0.2*(F/A,5%,25)+(1-0.2)(F/A,5%,15)=1*3.3864+0.2*47.727+0.8*21.579=30.2
25年枯让山后资产没中总价=83.75+160.09+30.2=274.04
❽ 腾讯真的抛售价值1600亿的美团股份,投资回报率有多高了解一下
或许是受美团负面舆论的影响,又或许是腾讯面临现金流危机,如今市场上突然传出一则消息:腾讯或将抛售美团全部股份。要知道,现如今腾讯手中拥有美团大约17%的股份,以当前的股价来算这差不多能套现1600亿人民币。抛开美团的危机不谈,这场交易腾讯的投资回报率能达到多少呢?
腾讯曾大力支持美团
作为老东家腾讯一手扶持起来的企业,美团这么多年风风雨雨走过来可不算多容易。有人说美团给大家生活带来了便利,尤其是对于上班族来说,每逢中午点个外卖能省很多时间;也有人说美团是“吸血鬼”,商家、骑手和卖家的钱一起赚。总结起来就是大家用还是得用,骂还是得骂,毕竟美团这事儿做的也确实不地道。
腾讯真会离场吗?
最后一个问题:腾讯真打算抛售手中美团全部股份吗?虽然有可能但几率不大。因为这些年虽然美团一直深陷负面舆论的影响,但其产业整体仍然处在上升时期,也就是说市值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那腾讯没理由在这一时期放弃美团啊。
不过大企业的决策我们也不敢随意估计,里面的门门道道很多,任何一个看似匪夷所思的决策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美团或许只能祈祷这只是传言而已,腾讯离场对他们相当不利。
❾ 求一份证券投资案例极其分析!!!还要有个人看法。最好是自己写的。
前瞻产业研究院《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项目商业计划书》
参考一下,有帮助请采纳!
第1章: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项目摘要
1.1 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项目概况
1.1.1 项目背景
1.1.2 项目简介
1.2 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项目优势分析
1.3 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项目融资与财务分析概况
1.3.1 项目融资方案概况
1.3.2 项目财务分析概况
第2章: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项目公司介绍
2.1 公司发展简况
2.2 公司组织架构
2.3 公司管理模式
2.4 公司经营情况
第3章:公募证券投资基金行业及目标市场分析
3.1 公募证券投资基金行业发展现状与市场前景分析
3.1.1 行业发展历程
3.1.2 行业发展现状
3.1.3 行业市场前景预测
3.2 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项目目标市场分析
3.2.1 政策、经济、技术和社会环境分析
3.2.2 市场规模分析
3.2.3 盈利情况分析
3.2.4 市场竞争分析
3.2.5 进入壁垒分析
3.2.6 市场分析总结
第4章: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项目产品/服务分析
4.1 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项目产品/服务简介
4.1.1 项目产品/服务名称
4.1.2 项目产品/服务特征
4.1.3 项目产品/服务性能用途
4.2 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项目产品生产经营计划
4.2.1 项目产品生产方式
4.2.2 项目产品生产设备
4.2.3 项目品质控制和质量改进
4.2.4 项目产品成本控制
4.3 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项目产品/服务前景分析
4.3.1 项目产品/服务竞争优势
4.3.2 项目产品/服务市场前景
第5章: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项目研究与开发
5.1 现有技术开发资源以及技术储备情况
5.2 项目团队对外合作情况
5.3 项目研发团队技术水平
5.4 项目研发投入计划
5.5 项目研发团队激励机制与措施
第6章: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项目市场营销策略
6.1 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项目营销战略
6.2 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项目市场推广方式
第7章: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项目融资和资金退出
7.1 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项目资金需求用量与期限
7.1.1 项目总投资
7.1.2 固定资产投资
7.1.3 流动资金
7.2 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项目资金筹集方式
7.2.1 项目资本金筹措
7.2.2 项目债务资金筹措
7.2.3 项目融资方案分析
7.3 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项目资金筹集方式
7.4 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项目资金使用规划
7.5 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项目投资回报计划
7.6 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项目资金报酬与退出
7.6.1 股票上市
7.6.2 股权转让
7.6.3 股权回购
7.6.4 股利
第8章: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项目财务预测
8.1 财务评价基础数据
8.2 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项目销售收入预测
8.3 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项目成本费用估算
8.4 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项目财务评价报表
8.4.1 项目现金流量表
8.4.2 项目损益表
8.4.3 项目利润分配表
8.5 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项目财务评价结论
第9章: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项目投资风险与控制
9.1 政策风险与控制
9.2 资源风险与控制
9.3 市场不确定性风险与控制
9.4 市场竞争风险与控制
9.5 研发与生产风险与控制
9.6 成本控制风险与控制
9.7 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项目财务风险与控制
9.8 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项目管理风险与控制
9.9 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项目破产风险与控制
第10章:根据实际项目的不同特征,可进行适当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