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监管函对股票的影响
监管函对股票是利空的,监管函是指以监管关注函、警示函等书面形式将有关违规事实或风险状况告知监管对象,并要求其及时补救、改正或者防范,一定程度上会引起投资者的恐慌情绪,从而大量地卖出股票,导致该股股价下跌。
在股票市场中,监管函和警示函的定义不同、性质不同、出现的问题程度不同。
在A股市场中,证监会的监管函是一种行政警告的监管措施,上市公司被证监会发布监管函,就表示该上市公司有涉嫌违法违规的行为(例如:上市公司出现关联交易、敏感期交易股票、未按承诺事项履行、超比例增持或减持未披露、未及时召开股东大会审议继续停牌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募集资金使用违规、泄露公司未公开重大信息等行为会被证监会发布监管函)。
而警示函指的是上市公司或者相关人员在规范运作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但不严重,不构成行政处罚(例如:违规减持,占用资金,信息披露未全等)。证监会发出警示函予以警示,是证监会行政处理的一种方式。股市利空是股市用语。利空是指能够促使股价下跌的信息,利空往往会导致股市大盘的整体下跌,不断的利空消息会造成股市价格不断下跌,形成“熊市”。
例如股票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恶化、银行紧缩、银行利率调高、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天灾人祸等,以及其他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促使股价下跌的不利消息。
利空就是给股市带来不好因素的消息,能刺激股指下跌。
利多就是给股市带来好的因素的消息,能刺激股指上涨。
而加息就是典型的紧缩宏观调控政策,所以会导致利空。
实质性利空
重大亏损,主营业务失败,通常这样的股票无药可救。
阶段性亏损
原材料涨价,季节更迭,导致的亏损,利空,一般此类影响的时间短暂。
政策性亏损
像油价倒挂的中石油、中石化,房价下跌的房地产股票。
政策性利空
加息,提高准备金率,发行央行票据,发行国债,限制新基金发行,加快新股发行,加快红筹回归,等等。
突发事件利空
08年春节前后的雪灾,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对一些行业的影响。
⑵ 被证监会立案的股票后果很严重吗
严重。上市公司如果存在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证监会对其进行立案调查,对股票可能会产生以下的影响:股价大跌 证监会立案属于一种重大的利空消息,会引起市场上的投资者恐慌,为了减少损失,大量的抛出手中的股票,从而导致股价大幅下跌。可能引发退市风险警示 根据上交所及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的规定,如上市公司出现欺诈发行或重大信息披露违法情形,交易所对其股票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可能引发暂停上市 根据上交所、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的规定,如上市公司出现因欺诈发行或重大信息披露违法情形、其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交易满三十个交易日,由交易所决定暂停其股票上市。 4.可能引发终止上市 根据上交所《股票上市规则》的规定,上市公司因出现欺诈发行或重大信息披露违法情形、其股票已被暂停上市且未在规定期限内恢复上市的,上交所有权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
拓展资料:
如果在上市公司被立案调查之后就冒然卖出全部股票,后面很可能处于无法通过司法途径索赔的尴尬境地(丧失司法救济权),但是如果全部卖出的话可以做到及时止损,毕竟大多数情况上市公司被调查后其股价都是一路下滑,随着后面大量投资者的索赔,不考虑市场因素,股价很难再回到当初的位置。
注意事项: 对虚假陈述的上市公司进行索赔,既是股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权利,又负有对证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人惩罚的义务,在挽回股民损失的同时,大大提高责任人的违法成本,使得这些小部分违法违规者不再敢跨越雷池半步,从侧面共同协助我们监管层治理好我们的资本市场,使其健康发展。 毕竟资本市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推动力,每位股民都是其中一员,在善良的且充分相信上市公司及其信息披露义务人所公告的信息和承诺是真实的和可以实现的情况下,任何上市公司或责任人有违法欺诈股民的行为,都应将受到处罚和索赔。
⑶ 上市公司高管受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对公司增发股票有影响吗
有,不符合增发条件。
《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
第二章 公开发行证券的条件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六条 上市公司的组织机构健全、运行良好,符合下列规定
(三)现任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具备任职资格,能够忠实和勤勉地履行职务,不存在违反公司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的行为,且最近三十六个月内未受到过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最近十二个月内未受到过证券交易所的公开谴责;
⑷ 股票收到行政处罚告知单利好还是利空
利空。股票收到《行政处罚告知单》股价会立马下跌,是利空。《行政处罚决定书》是行政管理机关针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在经过调查取证掌握违法证据的基础上,制作的记载当事人违法事实、处罚理由、依据和决定等事项的具有法律强制力的书面法律文书。
⑸ 公司受到行政处罚影响上市
法律分析:拟IPO企业在报告期内若发生因情节严重而引起的行政处罚可能会导致企业无法成功过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发行人不得有下列情形:最近36个月内违反工商、税收、土地、环保、海关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受到行政处罚,且情节严重。
法律依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 第十八条 发行人不得有下列情形:
(一)最近36个月内未经法定机关核准,擅自公开或者变相公开发行过证券;或者有关违法行为虽然发生在36个月前,但目前仍处于持续状态;
(二)最近36个月内违反工商、税收、土地、环保、海关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受到行政处罚,且情节严重;
(三)最近36个月内曾向中国证监会提出发行申请,但报送的发行申请文件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或者不符合发行条件以欺骗手段骗取发行核准;或者以不正当手段干扰中国证监会及其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工作;或者伪造、变造发行人或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签字、盖章;
(四)本次报送的发行申请文件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五)涉嫌犯罪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尚未有明确结论意见;
(六)严重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