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主力排名 > 股票投资参考文献

股票投资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2023-04-30 19:49:08

Ⅰ 简析企业股票投资 2000字的论文怎么写啊

企业投资目的:企业所有的经营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赢利,包括股票投资;

企业股票投资与普通股票投资的不同:企业股票投资一般价值投资较多,持股时间较长,投资领域多为成长期和成熟期行业,而普通股票投资投机性更高,一般追逐市场热点板块,持股时间较短,以获取买卖差价为主;

企业适合投资的股票,这个问题没发回答,因为不同企业选择股票的目的不同,理论上任何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的股票都适合投资;

选择股票的技巧,可以从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区位分析,公司分析角度的基本面分析入手,同时配合技术分析(太多了不举例了);

参考文献:没有参考文献自己扩充的时候自己找吧

要写好这些东西2000字根本不够写,其中任何一条都能长篇叙述,只能帮你这点了

Ⅱ 基于投资者层面的证券投资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哈尔滨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摘 要:文章主要从投资者 层面分析了投资风险的形成原因,以期能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和防范证券投资风险。
关键词:过度自信;
风险偏好;
反应度;
从众心理
中图分类号:F830.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8)15—0038—01

今年,我国的股票市场可以说始终处于冰火两重天的不断交替中,投资者的心理和行为都经 历了严峻的考验,真真切切感受到证券投资的风险。证券投资风险究其实质是投资者遭受损 失的可能性和损失的大小,它源于证券市场内外各因素未来的不确定性,投资者本身的行为 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投资者在面对众多的不确定因素时往往会显示出非理性的行为偏差, 如错误地判断证券质地和投资回报率;
盲目地模仿他人、跟行就市的从众行为;
缺乏智慧型 的投资枣基风险识别和防范技巧;
缺乏自我制衡的投资心理和自我约束的投资行为等。这些偏差 最终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投资风险。
1 过度自信导致的非理性投资行为

心理学研究已经发现过度自信导致人们高估他们的知识,低估风险,夸大他们控制事件的能 力。对于投资者来说,过度自信来源于投资者确信他们得到的信息是准确的和他们有能力解 释的。证券市场是一个典型的导致过度自信的场所,投资者会由于过度自信而影响他们对会 计信息的正确处理。一方面,过度自信会导致投资者过分信赖自己的信息而忽视公司基本面 的信息以及其他投资者的信息;
另一方面,投资者在面对各种信息时,会重点关注那些强化 自己信念的信息,而忽视损害自己信念的信息。即使投资者了解到了真实的会计信息,但由 于过度自信行为的存在,往往使得他们固执己见,将新证据“解释”为有利于原先的观念或 判断,这就有可能给投资者带来一定的投资风险。过度自信虽然不是很普遍,但确大有其人 ,而且难以消除。这种现象值得研究不是因为它解释了直觉判断和概率法则之间的不同,主 要是因为信心控制行动。过度自信是一种系统歪曲感知的错误来源,它使人感觉良好,做一 些在其他情况下不会做的事,但得到这些益处的同时会付出高昂的代价,尤其是在证券投资 领域容易造成后悔的投资行为。
2 风险偏好导致的非理性投资行为

不同的投资者对待风险的态度是不同的,主要可分为风险厌恶、风险中性以及风险喜好型投 资者。经典的风险——收益分析模式认为在进行风险投资的资产组合与安全的投资之间进行 选择时,可以将效用值与无风险投资的报酬率相比较,把风险投资的效用值看成是投资者的 “确定等价”的收益率。也就是说,资产组合的确定等价利率就是为使风险投资与无风险投 资具有相同的吸引力而确定的无风险投资的报酬率。

只有当一个资产组合的确定等价收益大于无风险投资收益时,这个投资才值得。一个极度厌 恶风险的投资者可能会把任何风险资产组合,甚至风险溢价为正的资产组合的确定等价报酬 率看得比无风险投资报酬率都低,这就使得这样的投资者拒绝资产组合。对于所有风险厌恶 的投资者而言,资产组合的确定等价报酬率都低于无风险投资报酬率。同时,风险喜好型投 资者通常会把相同的资产组合的确定等价报酬率定的比无风险投资的报酬率要高,使得他们 更倾向于选择资产组合而不是无风险投资。

与风险厌恶投资者相比,风险中性的投资者只是按预期收益率来判断风险投资。风险的高低 与风险中性投资者无关,这意味着不存在风险妨碍。对这样的投资者来说,资产组合的确定 等价报酬率就是预期收益率。风险爱好者愿意参加公平游戏与**,这种投资者把风险的“ 乐趣”考虑在内,使预期收益率上调。
3 不恰当反应导致的非理性行为

作为完全的价格接受者,投资者对影响证券价格的事件往往出现过度反应,或者反应不足。

当有关上市公司的某一事件公告后,投资者往往会对未来股价过于乐观而导致股价超理论水 平上涨,或者对未来的股价过于悲观又导致股价超理论高李水平下跌;
投资者要经过较长时间的 消化之后,才能合理评价事件影响,否则就不能正确认识该事件对股价的影响。而在此过程 中,投资者的追涨与杀跌是很普遍的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一方面是由投资者的知识存量 决定的。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建立凳念谨的时间较短,所以投资者普遍缺乏投资经验,易于形成对股 票市场的过度反应或反应不足。另一方面,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除了前述与投资者的有限理 性反应有关外,还与投资者所掌握的信息量有关。信息的搜集是需要成本的,当搜集信息的 成本可能大于依据所获取的信息作出决策而获得的收益时,大部分投资者就会放弃搜寻私人 信息而仅依据公开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以,他们受信息量所限,往往易于孤立地对待某一 事件,而不能全面、客观地予以分析,这也会给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带来一定的风险。
4 从众心理导致的非理性行为

在证券市场中,投资者往往不是基于自己对收益和风险的预测,而是通过猜测和跟随别人的 行为来买卖股票,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股票市场的从众行为。通常,如果按照有效资本市场假 设理论的方法来判断,市场上任何一只股票的价格对其基本面价值的偏离都会产生投机获利 的机会,但是实际的情况是,即使某个个人投资者做出独立的正确判断,比如某一股票的价 格确实低于该股票的基本面价值,但是由于不确定的时间差的存在,即使是公认相当有效的 市场,也无法完全保证该股票的现实价格会很快纠正并上升到与基本面价值同步。所以投资 者往往会不自觉地放弃自己独立做出的可能的获利机会,采取从众的行为模式。即使是许多 受到良好训练的专业的投资者(包括机构所雇佣的投资者),他们也宁可像街头盲目的股民 一样,而不按自己经过分析、调研基本面所得到的理性判断行事。一般来讲,投资金额愈小 ,投资者从众的行为特征愈明显。

证券投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对客观存在的风险是可以识别和防范的,但要有一定的基 本前提:投资者必须具有理性的投资行为。一个正确的投资理念和理性的投资行为,可以引 导投资者走向成功之路;
而错误的投资决策和非理性的投资行为,则可以使客观存在的投资 风险成为事实。因此应该引导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选择不同的投资策略,并掌握必 要的证券投资及财务知识。
[参考文献]
[1] 张伟.“证券投资风险分析”.投资纵论(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3).
[2] 沈艳,王建峰.“会计信息市场信号传递功能失效分析”[J]财会月刊,200 4.
[3] 刘红霞.“上市公司投资风险的判别分析”[J].投资研究,2004.
[4] 吴中春,朱明秀.会计信息失真与股票投资风险防范[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 社,1999.

Ⅲ 中国知网期刊下载 股票投资价值理论文献综述--《财会通讯》2012年06期,最好是word版本的。

股票投资价值理论文献综述周淼(河南省财政科研所河南郑州450008)摘要:2010年国务院原则同意开展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和推出股指期货品种,这将为证券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也是我国资本市场逐步走向成熟的体现。本文回顾有关股票投资价值的研究综述。关键词:股票投资价值文献作者简介:周淼(1979-),女,河南固始人,河南省财政科研所助理研究员一、引言在我国的证券市场中,有股票、债券和证券投资基金等投资品种。其中,股票作为资本市场的一部分,占据着证券市场的主要地位,股票市场也被形象的称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它是一种有价证券,通过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的用以证明投资者的股东身份和权益,并据以获得股息和红利的凭证。据考证人类最早的股票投资交易活动,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股票交易活动采取较为有组织的规范化形式,则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时期。而现代的股票交易活动,则以1792年纽约股票证券交易所成立为标志。世界股票市场经过萌芽、发展,逐渐走向繁荣,股票逐渐被投资者们所熟悉并且受到了广泛的欢迎。目前,股票市场在全世界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金融市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这些国家和地区金融市场的繁荣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起到了积极和关键的推动作用。从1980年抚顺红砖第一次发行股票算起,改革开放以后当代中国的股票市场已经有了近26年的历史,这段历史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80年至1991年的起步和复兴阶段。从第一张真正意义上的股票问世,截至1990年12月上交所开业之时,上海只有延中实业、爱使电子、真空电子、飞乐股份、豫园商场、申华股份、浙江凤凰八家公司发行了股票,这就是所谓的上海老八股。深圳证券交易所1991年7月开业时,有5只股票上市交易,它们分别是深发展、深万科、深金田、深安达、深原野,后来被称为深市老五股。二是1992年至1999年的扩容和成长阶段。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从思想上排除了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的障碍。股票市场的功能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大量国企纷纷改制上市,上市公司数量迅速增加,股票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辐射力、推动力在不断加大。三是2000年至今的规范和发展阶段。2000年之后的我国股市进入了深入发展,制度不断完善、规范时期。制度改革,使市场日趋规范化是这一阶段的显着特点。2000年3月16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中国证监会股票发行核准程序》及《股票发行上市辅导工作暂行办法》、《信誉主承销商考评试行办法》、2001年10月16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辅导工作办法》、2004年12月7日《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试行询价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等配套规章,由此拉开了股票发行制度由审批制向核准制的转变。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证券市场的构成已经比较完备,但各参与主体在制度上仍然存在较大缺陷,成为股票市场进一步发展有待解决的问题。二、股票投资价值理论研究意义(一)有利于股东及潜在的投资者制定正确的投资决策就长期持有而言,股票投资可获得相当的股利收入,而短线操作也可能给投资者带来一定的收益,因为从股价的波动可获得比股利更高的差价收入,因而股票投资已越来越成为一般大众所乐于选择的投资工具。我国股市尚处于初创阶段,它还有很多不完善,不规范之处,国家为了使其健康、规范地发展而采取一些人为的干预措施是不可避免的,这就使得我国股市在一段时期内受国家政策的影响比较大。但从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的状况分析,在一个规范完善的证券市场中,投资者据以入市的依据是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及发展潜力等。财务状况与经营业绩好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即所谓的绩优股倍受投资人的青睐,而绩优股也更能经受住股市振荡的考验。那么,针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前景、财务结构、盈利能力等进行的综合评价研究可为更多的投资者做出正确、合理投资决策,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提高投资报酬率。(二)有利于公司加强内部管理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要求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必须公开,使得企业的发展置于社会和广大股东的关注和监督之下,依据公开的信息进行分析,就可以全面、系统地了解整个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及时发现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迅速做出决策,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生产经营管理,同时也可利用分析结果,为未来的经营计划和经营方针提供决策的依据,不断增长业绩,以期给投资者一个满意回报。(三)有利于政府及监管部门对其进行评价、指导或监督判断上市公司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途径,是分析评价上市公司的综合发展力,通过分析评价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一般企业的差别,从而评判上市公司的运营是否优于非上市公司,并从中凸显股份制改造的作用。证监会、证券交易所等可根据公司营运情况、经营业绩等判断公司的各项经营是否合法,资金使用是否得当等。(四)有利于促进整个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目前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重视理性投资,对上市公司的分析已成为证券公司和很多投资者的基础工作之一。但对上市公司的分析中存在着良莠不分,参差不齐的现状,一些利用片面分析人为操作、扰乱市场的情况还时有发生。这些现象严重侵害了广大投资者利益,不利于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提出实行上市公司投资价值评价体系,为客观、全面、科学分析上市公司,满足了广大投资者愿望,符合证券市场发展潮流,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周淼:股票投资价值理论文献综述148·综合2012年第2期(下)三、股票投资价值理论研究综述(一)国外研究及现状西方最初对股票理论价格的研究主要是应证券市场投资者的投资需求而进行的。所以在西方的一些论着当中常将此称之为股票投资价值或价值,以示与股票的市场价格相区别。投资价值的提出是在20世纪初,普拉特(Prat,S.S.)是最早提出股票的价格与价值相分离的人。他在1903年出版的《华尔街动态》(TheWorkofWallStreet,1903)中,提出股票价值的经济涉及企业的收益能力,其中以股息为最直接,其它的因素则属于借助股息来影响股票价值的间接因素。普拉特认为,从理论上讲股票的价值与价格是一致的,但在实际上两者的差额颇大。但他认为这种现象并不限于股票,其他商品也有这种情形,只是股票方面比较特殊而已。就价格的形成而言,是由供需因素决定的,所以难与同其真实的价值完全吻合。霍布内(Huebner,S.S.)将普拉特的观点加以补充,他通过对股票价格与价值关系的研究,为投资提供决策的依据。而且,借助对股票发行公司的财务分析来把握股票价值。他认为,“股票价格倾向于与它本质的价值上的一致性”,就长期股票的股价变动因素而言,与其价值有关的即为长期预期收益与资本还原率。多纳(Donner,O)在其《证券市场与景气波动原理》(DieKursbilnganAktienmarket,1934)中认为,股票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而股票价值取决于企业的收益。认为“企业收益的变动,才是形成股价波动的真正精髓”。虽然实际的股价波动趋势与企业收益趋势有所差异,但就长期而论,股价波动是依存与企业收益和利率,即围绕股票价值而变动。格雷厄姆和多德(Graham,B,andDodd,D,L,1934)在股票理论方面比前者的认识又前进了一步。他们在《证券分析》一书中,对内在价值理论进行了全面阐述。他们认为,股票的内在价值决定于公司未来盈利能力,而且分析企业未来的获利能力,并不仅限于对企业财务分析,同时还需要以观察经济方面未来的趋势作为推测的基础,并考虑适当的资本还原。股票价格会回归到其内在价值上,所以证券分析家要做的工作就是仔细地研究有关发行人的财务数据及其他资料,努力去发现该股票的内在价值,并以此作为判断股票定价的合理性及投资决策的重要指标。其公式为:V=M(D+E/3)±资产价值的修正值(1)上式中V:普通股票价值;M:资本还原倍数;D:预期股息;E:预期收益。式中,M随着企业的发展,股息的增减变动而变化;收益E除以3表示依当时一般上市公司章程之规定大致上是将收益的三分之二作为股息发放出去,而剩余三分之一则作为保留盈余,充实企业发展基金。威廉姆斯(Williams,J.B)在他的《投资价值学说》(TheTheoryofInvestmentValue,1938)一书中首先提出了普通股的一般估价方法,其基本思想是“股票是一种收益凭证,其未来所产生的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就是股票的价值,股票价格应该根据其价值来确定。”他认为企业保留盈余完全不必反应在股票价值上,他提出“股票的投资价值是将来今后能领取的全部股息加以资本还原的现在价值的总和”。企业保留的盈余是增加企业以后的收益,迟早也会变成股息发放出去。威廉姆斯提出,买进股票意味着“现在财富与未来财富的交换”,而所谓的未来财富就是今后中期的“股息”,将其进行资本还原即为现在的股票的投资价。威廉姆斯提出的计算公式分为四种情况:(1)股息渐减:V0=ni=1ΣDtVt(2)Vo:普通股的现在投资价值;Dt:t年的股息;Vt:资本还原率;n:领取股息的年数。(2)预期股息稳定:V0=ni=1ΣDtVt=Di(3)(3)预期股息渐增,并打算永远持有:V0=ni=1ΣDtVt=ni=1ΣD0UiVi=∞i=1ΣWi(4)。式中,U=l+g,g为股息年增长率。(4)企业不讲求股息政策,在景气繁荣的年度,股息突增,几年以后增长率又渐减:V0=ni=1ΣDtVt=ni=1ΣDiVi+∞i=n+1ΣDiVi(5)威廉姆斯对投资价值方面的贡献在于他以未来各期股息为主线用数学模型勾划了投资价值的轮廓,开创了用数学模型系数表达股票投资价值的先河。此后西方经济学界中有关投资价值方面的研究基本上都是以这一理论为指导并且没有超过上述的范围。(二)国内研究及现状国内理论界关于股票投资价值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近年已经开始引进西方的投资价值理论和分析工具,并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的内容涉及期权、资产定价、市场有效性、现金流量、经营业绩等很多方面。(1)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价值分析。张先治(2000)介绍了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价值评估的意义和方式,价值评估的程序与方法,并初步给出了评估中的参数:现金流量、折现率、评估期的确定方法。颜志刚(2001)对企业价值评估中自由现金流量进行了分析,认为企业价值主要取决于未来的自由现金流量(freecashflow),而自由现金流量是企业经营产生的现金流量,并将自由现金流量表示为:FCF=NI×(1-T)+D-CE-△WC=EBIT×(1-T)+D-CE-△WC(6)EBIT:企业息税前利润;NI:企业挣利润;I:利息;T:所得税率;D:资本增加额;CE:资本支出;△WC:运营资金需求量。曹中等(2001)在2001年,对比了经济利润和现金流量折现模型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不同,并给出了利用折现经济利润进行企业价值评估的模型。董直庆、赵振全(2004)利用M-M模型对公司价值评估进行了实证分析,重点论述了考虑破产风险的情况下,对M-M模型进行了修正,增加了破产风险成本参数,探讨了存在破产风险的情况下,企业价值评估模型的改进方法。张根明、王爱武(2001)论述了高科技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等。149(2)期权定价理论研究。许民利、张子刚(2000)等提出了利用增长期权进行企业价值评估的设想,赵国忻(2000)研究了R&D投资的期权创造和期权享有过程价值,李焰(2003)认为企业价值应该分解为零增长价值和增长机会价值,并提出了用期权定价模型确定企业的增长价值,杜彦鹏、陈迅(2001)利用经营期权评估方法对企业整体价值的评估进行了应用为现金流量处于困境的企业价值评估提供了新思路。上述研究基本是利用Black与Scholes提出的期权定价模型(即optionpricingmodel),对企业价值评估理论进行的补充。国内关于期权定价模型的探讨,往往是将某一企业的数据进行整理后,利用Black与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评估该企业价值。并没有归纳出该模型在我国企业价值评估活动中应用的难点,对于有关参数的选取问题没有提出解决措施,如标的资产的现行价格、期权执行价格、回报率的标准差、累计概率分布等参数根本没有涉及,只是利用某企业数据进行计算,得出企业价值,对于评估价值的可行性和符合性也没有进行检验。(3)证券市场有效性研究。俞乔(2004)、宋颂兴和金伟根(2000)、吴世农(2000)、范龙振、张子刚(2002)。他们运用不同的统计方法,采用不同的样本阶段对我国证券市场是否具有弱式有效进行了统计检验,得出不同的结论。俞乔(2004)选择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日2000年月12月19日至2004年4月28日的845个交易日为样本期间,分析了上海证券交易日收盘上证券综合指数的变动情况,经验验证了上海股市非有效性。宋颂兴、金伟根(2000)实证检验了从1998年年底到2000年上海股市股份的正态分布规律和随机行走特征,验证了上海股市那个阶段的弱式有效市场假说。同时指出,股市规模的扩大、政策法律的完善和信息正确快速的传播,是我国股市发展的趋势,也是股市有效的基础。吴世农(2000)在阐述证券市场效率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实证研究结果,对如何认识我国证券市场的效率提出了他的看法:我国股市仍然外于初期发展阶段,信息的完整性、分布的均匀性和实效性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某段时期股份的随机游走特征尚不能完全确定股市达到弱式有效。范龙振,张子刚(2002)指出利用自相关系数进行检验的不合理性,取而代之,他们用DF检验,利用2001年7月至10月4个月的每日股票收盘价检验了5种上市公司的股票,得出了股票市场弱式有效的结论。沈艺峰、吴世农(2000)还对我国证券市场是否过度反映进行了研究。孙命(2004)从有效资本市场中出现关系于EMH的例子进行分析,提出对策。杨兵等(2002)随机选取沪、深两市各25家上市公司的日收盘价的收益率序列呈现显着的尖峰厚尾及非正态性分布,并呈现出很高的序列相关性。由此得出沪、深两市还未达到弱式有效的结论。(4)经营业绩研究。许彪、梁宇鹏(2000)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和概率统计分析方法对农业类上市公司五方面的能力指标利用传统财务指标体系进行了考察,将1996年至1999年四年的36家农业类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分为好、一般、差三类,认为改善整个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和增强企业财务风险抵御能力的关键是调整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方面指标;对于经营绩效好或较好的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提升的策略重点应该放在提高营运能力方面;对于经营绩效一般的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提升的策略重点应该放在大幅度提高偿债能力方面和营运能力方面;对于综合绩效差的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提升应该是全方位的。郝清民等(2003)用因子分析法来评价煤炭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得出不同公司的相对竞争优势所在,为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做出决策提供了参考。刘秀芹(2004)利用因子分析法分析电子行业上市公司的绩效状况,使投资者清楚地看到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和投资价值,为上市公司决策者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朱丽莉、王怀明(2004)利用因子分析对农业类上市公司进行评价,提取了反映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公共因子,根据公共因子的贡献率及因子值对农业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进行综合分析,得出46家农业上市公司排名,较好地评价了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为相关的判断提供了参考。参考文献:[1]赵国忻:《R&D投资的期权创造和期权享有过程价值研究》,《科学管理》2000年第3期。[2]董直庆、赵振全:《股票价格与价值的测度及特性分析———基于流动性的新解释》,《
股票投资价值理论文献综述周淼(河南省财政科研所河南郑州450008)摘要:2010年国务院原则同意开展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和推出股指期货品种,这将为证券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也是我国资本市场逐步走向成熟的体现。本文回顾有关股票投资价值的研究综述。关键词:股票投资价值文献作者简介:周淼(1979-),女,河南固始人,河南省财政科研所助理研究员一、引言在我国的证券市场中,有股票、债券和证券投资基金等投资品种。其中,股票作为资本市场的一部分,占据着证券市场的主要地位,股票市场也被形象的称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它是一种有价证券,通过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的用以证明投资者的股东身份和权益,并据以获得股息和红利的凭证。据考证人类最早的股票投资交易活动,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股票交易活动采取较为有组织的规范化形式,则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时期。而现代的股票交易活动,则以1792年纽约股票证券交易所成立为标志。世界股票市场经过萌芽、发展,逐渐走向繁荣,股票逐渐被投资者们所熟悉并且受到了广泛的欢迎。目前,股票市场在全世界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金融市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这些国家和地区金融市场的繁荣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起到了积极和关键的推动作用。从1980年抚顺红砖第一次发行股票算起,改革开放以后当代中国的股票市场已经有了近26年的历史,这段历史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80年至1991年的起步和复兴阶段。从第一张真正意义上的股票问世,截至1990年12月上交所开业之时,上海只有延中实业、爱使电子、真空电子、飞乐股份、豫园商场、申华股份、浙江凤凰八家公司发行了股票,这就是所谓的上海老八股。深圳证券交易所1991年7月开业时,有5只股票上市交易,它们分别是深发展、深万科、深金田、深安达、深原野,后来被称为深市老五股。二是1992年至1999年的扩容和成长阶段。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从思想上排除了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的障碍。股票市场的功能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大量国企纷纷改制上市,上市公司数量迅速增加,股票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辐射力、推动力在不断加大。三是2000年至今的规范和发展阶段。2000年之后的我国股市进入了深入发展,制度不断完善、规范时期。制度改革,使市场日趋规范化是这一阶段的显着特点。2000年3月16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中国证监会股票发行核准程序》及《股票发行上市辅导工作暂行办法》、《信誉主承销商考评试行办法》、2001年10月16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辅导工作办法》、2004年12月7日《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试行询价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等配套规章,由此拉开了股票发行制度由审批制向核准制的转变。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证券市场的构成已经比较完备,但各参与主体在制度上仍然存在较大缺陷,成为股票市场进一步发展有待解决的问题。二、股票投资价值理论研究意义(一)有利于股东及潜在的投资者制定正确的投资决策就长期持有而言,股票投资可获得相当的股利收入,而短线操作也可能给投资者带来一定的收益,因为从股价的波动可获得比股利更高的差价收入,因而股票投资已越来越成为一般大众所乐于选择的投资工具。我国股市尚处于初创阶段,它还有很多不完善,不规范之处,国家为了使其健康、规范地发展而采取一些人为的干预措施是不可避免的,这就使得我国股市在一段时期内受国家政策的影响比较大。但从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的状况分析,在一个规范完善的证券市场中,投资者据以入市的依据是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及发展潜力等。财务状况与经营业绩好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即所谓的绩优股倍受投资人的青睐,而绩优股也更能经受住股市振荡的考验。那么,针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前景、财务结构、盈利能力等进行的综合评价研究可为更多的投资者做出正确、合理投资决策,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提高投资报酬率。(二)有利于公司加强内部管理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要求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必须公开,使得企业的发展置于社会和广大股东的关注和监督之下,依据公开的信息进行分析,就可以全面、系统地了解整个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及时发现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迅速做出决策,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生产经营管理,同时也可利用分析结果,为未来的经营计划和经营方针提供决策的依据,不断增长业绩,以期给投资者一个满意回报。(三)有利于政府及监管部门对其进行评价、指导或监督判断上市公司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途径,是分析评价上市公司的综合发展力,通过分析评价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一般企业的差别,从而评判上市公司的运营是否优于非上市公司,并从中凸显股份制改造的作用。证监会、证券交易所等可根据公司营运情况、经营业绩等判断公司的各项经营是否合法,资金使用是否得当等。(四)有利于促进整个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目前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重视理性投资,对上市公司的分析已成为证券公司和很多投资者的基础工作之一。但对上市公司的分析中存在着良莠不分,

Ⅳ 关于股市学术论文的写作:学术论文写作的程序

中国股票市场是一个“政策市”,政府经常有意识地运用一些政策手段调控股市的波动。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股市学术论文的写作,大家快来跟我一起欣赏吧。

关于股市学术论文的写作篇一

从股市大跌看中国股市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09-043-02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在同一段时间内,中国股市的下跌幅度远远大于外围的股票市场。全文分两个层次来讨论中国股市下跌:第一层次是论述中国股市为什么会下跌,其中包括国内因素和国外因素;第二层次是论述为什么中国股市会比外围股市的下跌幅度大,这是本文的重点,通过比较中国股市的投资者结构不合理、银行和房地产的比重大、投资理念不成熟以及这一阶段中国经济政策等,与外围股票市场的不同,进而解释了中国股市比外围市场深度下跌的原因。

关键词 跌幅 结构 理念

2010年4月19日,沪市以3096.78开盘,以2980.30点收盘,跌幅为4.29%;深市以12248.02点开盘,收盘于11644.58点,跌幅为6.22%。以此开始了沪深两市的下探之路。截止2010年6月8日,沪市收于2513.95点,深市收于10038.78点。从4月19日算起,沪深两市的总跌幅接近19%。对比外围市场,香港恒升指数从21557.78点跌至19487.48点,跌幅9.6%,道琼斯指数从11012.09点跌至9816.49点,跌幅10%;日经指数从10908.77跌至9537.94点,跌幅为12%。

不管是沪市还是深市下肆配跌幅度均达到19%之多,而与中国内地股市关联性较高的香港恒升指数波动幅度不到10%,而其他外围市场的跌幅也在10%左右。为什么各国股市不断下跌,而又为什么中国股市下跌幅度要比外围股市的下跌幅度大得多呢?本文分两个层次来分析:首先分析中国股市缘何下跌,其次再分析中国股市为何又比其他股市的下跌幅度要大。

一、中国股市下跌原因分析

(一)国内因素

首先,通胀加大,可能提高利息。2010年1-4月份的物价指数上涨2.8%,而第4个月份的CPI为3.2%,所以国内通胀预期较为强烈。如果CPI继续走高的话,不排除加息。所以,由于中国股宽察市对流动性高度依赖的特征,在流动性紧缩的情况下,股市必然下跌。其次,迹象表明,第二季度的经济发展速度有所放缓,这一点可以从2010年5月份经济数据得到印证。第三,金融板块扩股融资及农业银行的IPO,加大了资金面的紧张,由于前两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各大银行巨量房贷,以至于现阶段各个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处于较低位置,在央行及银监会不断提高银行的监管要求下,各银行不得不通过扩股发债等进行再融资。这就是为什么金融板块不断下探,屡创新低,进而带动大盘指数下挫。第四,就是政府为抑制房地产泡沫的重拳出击,从国十条到各地征收房产税的激烈讨论,都对房地产板块造成打压。在4-6月裂巧指份期间,全国各个城市的房产成交量和成交金额的环比情况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挫,由此引致房地产板块不断下探。

(二)国外因素

国外影响的最大因素莫过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不断升级。由于评级机构不断下调希腊债券的评级,欧元兑美元不断创出新低,在当时看,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有进一步蔓延的可能性,从希腊到葡萄牙、西班牙乃至欧盟外的英国,都存在债务负担过重的情况,再加上,欧盟经济复苏较慢。所以,如果希腊等国通过紧缩财政的方法来缓解赤字,有可能会放慢欧洲各国经济复苏的步伐,甚至有可能会演变成又一次的经济衰退,波及世界。由于欧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可以想见,欧盟的经济复苏对中国出口至关重要,进而对中国经济持续的增长产生不利影响。再有,澳大利亚、印度、巴西提高利率的刺激,提升了中国投资者加息的预期。还有,美国的劳工部2010年4月份的统计数据表明,美国领取失业救助金的人数不降反升,出乎人们的意料,给美国经济复苏蒙上了一层阴影。

综上所述,不管是国内的加息的不确定性、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忧虑、金融板块的再融资及房地产的调控;还是国外的主权债务危机、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及发达经济体表现欠佳。这些消息反映在股市上,都是利空的,所以,股市的不断下跌是在所难免的。

二、为何中国股市的跌幅比外围股市的大

首先,中国股市投资者的结构比例不同于外围市场。在中国股市中,个人投资者所占总投资的比重要远远大于外围市场的比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组织编写的《中国金融发展报告(2010)》(也就是金融蓝皮书)指出,中国股票市场机构投资者投资比重将会不断上升。蓝皮书还指出,目前中国证券市场参与者仍以中小投资者为主,机构投资者的规模只占30%左右。而对比发达经济体股票市场的投资者比例,发达国家的机构投资者的比重要大得多。以美国为例,美国股市拥有全球投资规模最为庞大的投资者群体,而养老基金、共同基金及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是美国股市的投资主体,成为稳定美国股市的铁三角。从比例变化来看,机构投资者占美国总股本的比重由1950年的7.2%上升到2001年三季度末的46.7%。

其次,在中国股市的机构投资者也没有达到外围市场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理念,短线、波段,内幕、坐庄依旧疯狂。他们靠的是资金量的巨大、技术的先进和获取内幕信息的便利来赚取利润。2000年左右发表的《基金黑幕》揭示的非常清楚。来自《深圳商报》的文章说:经过2010年5月份的大幅下跌,本周市场有所企稳但两市成交量严重萎缩,说明市场做多的热情仍不高。公募基金本周继续减仓操作,华泰联合证券监测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6月4日,股票型基金仓位降低至71.9%,接近2008年末2009年初的低水平,显示投资策略仍然趋于悲观。6月3日基金仓位测算结果显示,样本内开放式基金平均仓位由上周的72.79%下降2.81%至69.97%。经过三周的大幅下降,股票型基金仓位已降至2009年年初的水平,处于历史低位。

第三,股市结构比例的影响。金融板块和房地产板块市值之和占股市的总市值的比重很大。例如,沪市的前二十最大市值公司中,银行股占了十四个。金融板块的扩股融资和房地产的调控,使这两个板块成为当今股市遭受打击最大的板块,也是这两个超大板块拖累了两市指数的反弹。广州日报发表的一篇文章说,从2010年年初至五月初,两市市值蒸发总额的50%以上是由金融板块和房地产板块贡献的。

第四,大量股票发行造成资金的排挤。中国股市自年初以来,面临着过多的股票供应压力,大量股票上市发行造成资金的排挤效应。例如中资银行将在A股H股同步募集超过700亿美元,包括中国农业银行的IPO,这些都会对股市形成压力,使股市难以有所表现。

第五,心理预期较为悲观,观望气氛凝重。受这一段时间不断利空消息的刺激,股市不断创出新低,投资者投资信心遭受打击,助涨杀跌,也就是所谓的羊群效应明显,绝大部分投资者亏损,不敢建仓,观望气氛凝重。

第六,股指期货的推出。股指期货的原本理念是在推出可以卖空的基础上,可以平衡股市的波动性,但是由于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反而加剧了波动性。比如,现阶段期货投资者投机性很强,如果投资者一味地做空,造成现货市场上投资者恐慌,抛售股票,现货下跌,进一步促使期货做空,形成恶性循环,股市大跌。

第七,历史点位的影响。沪市指数从6124.04的历史高点一直下跌到1654.93点,跌幅为73%。此后股市开始了触底反弹,直至3478.01,涨幅为110%。这也印证了这篇文章的主题――中国股市波动幅度大,暴涨暴跌。而这一轮从2010年4月19日-6月8日的下跌,应该是中国股市从高位回调的继续。

参考文献:

[1]罗杰•洛温斯坦.巴菲特传.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

[2]宋军.证券市场中的羊群行为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3]李扬,王国刚.中国金融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关于股市学术论文的写作

Ⅳ 求一股票论文

股票分析论文除了具备一般论文的基本格式和要求之外,更侧重对于股票的消息面分析和技术面分析。
一篇完整的论文和股票投资分析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标题名称(题目) 2.作者姓名和单位 3.论文摘要 4.关键词(或主题词) 5.提纲 6.引言(或称引论,前言,导言,绪论,序论和导论) 7.正文 8.结束语 9.致谢语 10.参考文献
对于正文分析的结构,一般包含为:
1、国际国内或公司的经济形式分析 2、消息面分析 3、技术面分析 4、结论

针对正文分析的部分,我们以武钢股份为例,为您写股票分析论文提供一些参考:
600005:武钢股份
1.公司基本面以及经营状态
武钢作为中国三大钢铁龙头之一,其主要经营范围涉及冶金产品及副产品、钢铁延伸产品的制造;冶金产品的技术开发。主要从事冷轧薄板(包括镀锌板、镀锡板、彩涂板)和冷轧硅钢片的生产和销售。
主营业务包括冷轧薄板、镀锌板、镀锡板、冷轧无取向硅钢片、冷轧取向硅钢片及彩色涂层板等冷轧板材的生产和销售。其中其拳头产业就是冷轧无取向硅钢片、冷轧取向硅钢片及彩色涂层板等冷轧板材的生产和销售。
08年过去的前3个季度,武钢在铁矿石价格上涨,国际经济动荡,钢材价格下跌的种种不利因素之下,通过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走高端发展业务,成功实现了业绩的稳定增长,其前3个季度业绩同比增长50%左右。
|★最新主要指标★ |08-09-30|08-06-30|08-03-31|07-12-31|07-09-30|
|每股收益(元) |0.9150 |0.6270 |0.2610 |0.8320 |0.6370 |
|每股净资产(元) |3.7790 |3.4920 |3.5010 |3.2880 |3.2080 |
公司整体经营面良好,运营稳定。
2.消息面
利好因素:国家加快钢铁行业重组步伐,武钢股份在08年重要的项目就是重组广西钢铁集团,投资建设防城港项目,同时联手平顶山煤炭,通过打开沿海通道,保证成本稳定和储备资源稳定的方式,为今后武钢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家投资2万亿铁路建设,武钢作为中国4大铁路钢轨供应商,将获益匪浅。
不利因素:铁矿石价格上涨,成本压力加大 ;今年4季度,钢铁行业进入萧条,钢铁滞销 。影响公司年终业绩
3.技术面。
从今年年初到现在的股票K线图来看,武钢股份从去年年底到今年1月一路走高,创造了历史新高之后出现了回落,在2月底创出短期小高点之后,进入了整体的下降通道。该股从3月跌破60日均线之后,一直处于其压制轨迹下的下探中,虽然该股在4.24日反弹行情中曾经突破60日均线的压力位,但是大盘整体走势依旧偏弱,该股随之再次跌穿60日均线,随之进入了漫长的下跌过程之中。
中国政府今年采取了3次大的就是政策,第一次是4.24日,降低印花税。第二次是9.19日单边征收印花税,第三次就是不久前政府出台10条刺激经济政策。其中3次救市措施,前2次的性质基本一致,主要是直接涉及证券市场;第三次属于救经济,受惠于未来股市的发展。因此这几次救市措施产生的效果都是不一样的。
第一次4.24:受到降低印花税的影响,大盘整体出现反弹,该股随大盘而动,出现了小幅度的反弹,由于随后发生了地震,由于对重建涉及到钢材建设,武钢也经历了一次小的炒作之后,随后进入了漫漫的下跌行情。
第二次9.19:这次救市措施改印花税单边征收,同样刺激了大盘强烈反弹,同时武钢增持本公司股票,受到利好影响,该股也仅仅反弹了2个交易日,随后回落。虽然有利好刺激,但是9月份已经出现了钢铁滞销,钢铁行业困难的局面,对钢铁的后市普遍不看好,正因为如此,十一之后,资金大量抛售钢铁股票,该股一路下跌到最低点4.14元。
第三次,政府出台经济刺激政策,这对武钢来说,利好的刺激影响远远大于前两次,前两次主要都是随大势,但是这次武钢感受到了真正的实惠。第一,政府在未来投资灾后重建,对钢铁需求大,第二,政府未来投资2万亿在铁路建设上,武钢作为中国四大铁路钢材供应商,将在未来获得相当可观的利益。因此该股从11月3日以来,持续的强烈反弹,并且反弹之后没有出现下跌,而是横盘整理走势,这说明这次救市对武钢是真正意义上的实质性利好,并非前2次那样普遍性的就是措施。因此反弹的走势和幅度都不一样。
从该股走势上可以看出,在经过前2次反弹之后中途经历了3个快速下跌阶段,一个是6月到7月,大盘跌破3000点的时候,一个是8月初奥运行情破灭的时候,另外一个就是9.19反弹之后,由于四季度钢铁板块的整体进入萧条,钢材滞销,该股连续被资金大量抛售,短短6个交易日之内出现了3次跌停,资金大量流出,经过了连续的杀跌之后,该股在10.28日探底企稳,短线资金开始逐步进场操作,形成了目前看到的一轮反弹行情。所以第三次救市民房反映出来和以前不一样
该股目前目前K线图上趋势:围绕5日均线做横盘整理,下方有30日均线的支撑,上行面临60日均线的重要压力位,突破60日均线可以继续看多,否则可能面临回调。短期KDJ均线出现粘合,后市有待方向的选择。中期MACD走势逼近零轴。总体来看,武钢12月的走势可以在下周见分晓,如果下周大盘上行突破60日均线的压力位,武钢突破60日均线应该问题不大,KDJ短期趋势将选择掉头向上,MACD反抽上零轴,意味中期向好。如果下周大盘未能突破60日均线,选择了掉头探底,那么武钢很有可能进入有一次的探底走势。

Ⅵ 股票市场财富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股票市场财富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股票市场财富分析论文参考文献,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参考文献:

[1] 唐国培.《中国股票市场财富效应的实证分析》.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6.

[2]李学峰.《资本市场、有效需求与经济增长》.2005.6.1.

[3]黄迪.《股市财富效应研究》.武汉金融.2004.2.

[4] 谢永添.《我国股票市场财富效应分析》.税务与经济.2004.1.

拓展: 外国股票市场退出机制研究论文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资本市场制度不断的完善,我国股票市场开始快速扩张。同时,上市企业由于经营状况参差不齐,很多经营不良的上市公司股票仍然在市场交易,股票退出机制的问题不断的出现。本文通过对美国纽交所和纳斯达克市场退出机制的研究,为我国股票市场退出机制的实施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股票 市场 论文

一、股票退出机制的意义

退市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在成熟资本市场中的重要机制,使发挥证券市场各项功能的必要途径。其建立和完善对于证券市场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可以充分发挥股票市场的各项功能

股票的退出是证券市场重要的功能之一,通过退出机制才能有效提高整个证券市场的质量,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首先,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来推动一国的产业调整是证券市场最基本的功能,没有市场化的退出机制,资本市场难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调整。在股票市场中,资金的流向表明了市场对股票,进而对相关产业的判断,从而影响的`对不同产业的不同投资。而股票退出机制的缺位直接导致了股票数量的持续上升和资金的相对稀缺。其次,股票退出机制的不完善不仅提高了希望上市的优质企业的上市成本,同时很多经营状况不良的企业不及时的退出市场。影响了股票市场引导资金向高回报高发展潜能产业投资的功能。通过制定股票退出机制,能够解决缺乏竞争机制导致的种种问题,优化配置有限的市场资源。

(二)减少市场投机氛围,引导投资者树立理性投资观念

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系统风险较高的问题,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市场风险无法有效分散。市场没有完善有效的退出机制使市场中风险大,本应该退时的股票不能及时的退出。而完善的退市机制能够使得不能满足继续上市交易的公司推出市场,将系统性风险分解为非系统性风险,有效提高股票市场的投资收益率,优化市场投资环境。

(三)退市机制有利于对上市公司的监管

在上市公司出现违规违法等情况时,公司会不符合上市交易的条件,导致股票的退市。会保证企业经营者在经营的过程中遵守各项法律法规,保证企业的合规经营。同时,缺乏退市机制将使市场缺乏法律约束,证券市场将难以长久发展。只有建立完善有效的退市机制,并严格实施退市制度,使证券市场真正的建立法律基础之上,才有可能使得投资者和企业更加成熟,才有利于资本市场的良好发展。

二、成熟股票市场退出机制——美国股市的借鉴

在制度完善的市场中,上市公司企业退市是股票运行周期中重要的一环。根据数据显示,仅2009年,纽交所就有212家公司退市,相对应的,该年度上市公司仅94家。同样的东京证券交易所有78家退市,德国证券交易所61家退市,伦敦证券交易所385家退市,其当年上市公司数量分别为23家、6家和73家。在这些国家的股票市场中,上市公司不仅仅是进入市场,同样重要的还有退出市场。此时证券市场的退出机制就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此我们选择美国市场来进行研究。

(一)纽交所和纳斯达克市场的退市标准。纽约证券交易所对在其上市的公司提供了详尽的退市标准,这些标准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其上市公司是否满足退市条件的主要指标包括:股权分散程度、股权结构、经营业绩以及资产规模等等。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将其退市标准分为了数量和非数量标准,在其上市的公司一旦无法继续满足其持续上市数量标准和非数量标准,交易所就会暂停或者终止该公司股票在交易所继续交易。

(二)纳斯达克市场退市程序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退市程序采用的是聆讯制。2000年网络泡沫的破裂导致了纳斯达克指数从5048.62一路下跌,仅6天就下跌将近9个百分点。最终导致了近80%的股票下跌达80%,近40%的股票退市。这使得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终止了程序化的退市机制。自2003年以来,纳斯达克市场平均退市率在8%左右。当一只股票不再满足继续上市交易的要求之后,交易所的主管部门将通知公司其股票将被退市,并告知其所拥有的权利,如果公司不认同交易所的决定,其可以选择向上申诉,直至美国证监会。

三、美国股票市场退出机制对我国的借鉴

以上我们选择了美国主要的两个股票市场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来进行研究,其分别代表了主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这两个证券交易所制定的退市标准和退市条件较为严格,不仅仅提出了对公司持续经营的指标,同时还设置了反映市场变化的指标。这些退市程序安排使得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监管者能够更有效地工作,使市场能够公平、有效率地运行,维护了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在退市程序执行过程中,美国证券交易所作为执行主体,将退市工作的执行作为其日常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当股票符合退市条件时,证券交易所可自主决定停牌,并进入退市程序。只有当上市公司对交易所决定有异议时方才提请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介入。这种安排使退市执行非常有效率,同时避免了行政过度干预。并且在美国证券市场为退市股票安排了场外交易市场或三板市场,股票退市后可继续交易,这种安排保证了股东权益。

参考文献:

[1]陈广胜,刘大勇,王慧颖.浅议股票退出机制建立的作用[J].北方经贸,2002,6:63-64.

[2]党胜利.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5,2:210-211.

[3]刘乐乐.中美退市机制比较[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9:37-38.

;

Ⅶ 求一篇股票的论文..题目是《走进股票》

脚印代写论文网确实不错,我是和我同学就是找他们写的论文,价格还比较合理,最主要的是论文质量不错,当时我们是用支付宝担保交易的,我们把钱打到支付宝里面,他们写好了远程给我们看,看了之后觉得满意才去发货的,这个比较放心,起码我看到了论文,当时我觉得我拿了论文怕他们不改,但是我交稿后三天老师就有一点小修改,他们很及时的就修改了,现在论文已经过了!脚印代写论文网网上信誉还不错,建议你去看看

Ⅷ 在校大学生股票投资利弊分析论文

在校大学生股票投资利弊分析论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在校大学生股票投资利弊分析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在校大学生股票投资利弊分析论文1

摘要:

在当前时代,大学生作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引人注目。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拥有更多的积蓄以及对财富的渴望。因此,学习个人理财方面的知识,让大学生知道如何选择恰当的理财方式以及途径成为了一个受大学生群体日益关注的问题。由于社会上股票投资的风气日益弥漫,有不少大学生都将股票投资作为大学理财的方式甚至是唯一的方式,但是由于大学生炒股所带来的利弊一直引人争议。本文即对大学生将股票投资作为投资方式进行其利弊影响分析。

关键词:

大学生;个人理财;股票投资;影响分析;

1、大学生进行股票投资的现状

1.1股票市场在我国的发展带动了大学生群体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并且为了企业的融资需要,我国的股票市场也在不断发展。近年来随着大学生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并且不断有了掌控自己将其运用的强烈心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重视起个人理财。也有很多的大学生将股票投资作为个人理财的方式并且在大学生活中进行着实际操作。对于大学生这一群体来说,股票投资作为新鲜事物激发了其尝试的热情,但是股票投资对于大学生来说也存在着利与弊。不经意间,资本市场的激情也照耀在象牙塔下的学生身上。对于他们的参与,各行各业都有不同的赞美和批评。有人称之为“不务正业”,也有人称之为“培养财务意识”。但是大学生股民的数量日趋增多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现实。

1.2股票市场对大学生的吸引不断加大

在前几年随着沪深指数的上涨,热门股市不再仅仅吸引老股东。在牛市的回合中,大学校园里的大量学生也勇敢地进军股市。在进行股票投资初期,许多选择投资股票的大学生没有足够的资金,所以他们缺乏参与投机的基本条件。但是如果大学生对股票投资有爱好,就纷纷大胆地投入到股市当中。分析股票投资对于大学生而言的利与弊,有利于大学生充分了解股票市场的现状,对其今后选择股票投资能够更加明智与懂得取舍,也对个人理财的方式有更多且更深入的了解。

2、大学生进行股票投资的一般方法及步骤

2.1阅读与股票投资的相关方面的书籍

大多数大学生对炒股知之甚少。因此在进行股票投资之前都会通过一些有关股票投资的专业书籍来了解股票市场。例如通过书籍了解K线图、利润率等相关知识。其使用的书籍一般有《股票作手回忆录》《通向财富自由之路》《日本蜡烛图技术》《逆向投资》《海龟交易系统》等书。大学生通过这些书籍对股票市场中的基本概念有一定了解,叩开了股票世界的大门。更有些学习经济管理类方面的大学生,因为本身学习的课程与股票证券投资有一定关联性或学校有直接开设证券投资分析这一类的课程,其所阅读的股票投资类的书籍也会更加专业,对于其进入股市之前也会对股票投资有更清晰、全面的认知。

2.2登入股票软件进行模拟操作

大学生通过书籍了解完股票市场的一般知识之后,还需要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大学生一般会选择下载炒股软件进行模拟操作熟悉股票交易的时间、流程、地点、规则之类。大学生在模拟中了解了重要的股票术语,例如趋势、周期、波动率、早晨之星、楔形等。更关键的是,模拟炒股的过程与真实的股市是基本吻合对应的,大学生在其中所了解到的与股票价格相关的各种信息也是与现实相一致的。其在股市中所遭遇的各种各样的波动、盈亏也是带有极强现实性的。可以说,通过模拟炒股,大学生基本上对股市就有了全面的认知,其心理素质也得到了很好锻炼,有利于更好地过渡到真实的股票市场中。

2.3进行实战操作

大学生在进行了书籍学习及模拟演练之后一般会选择开户进行股票投资实战,此时进行股票投资的实战,大学生必须拿出一部份生活费作为资金来源投入股市,此时就对理论进行了最大限度的运用。大学生在该过程中会对股票市场有更多的领悟,并且也会有更多的经验积累。并且在真实的股市当中,大学生也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政策市”与“资金市”也有了充分的认知。并且在真实的股票投资环境中,大学生对金钱及价值的概念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最后大学生在股票实战中会总结与积累自身经验并且会根据行情的发展和趋向,进一步优化股票投资的交易系统,甚至全盘推翻原有系统建立更好的系统。

3、大学生进行股票投资的益处

3.1股票投资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及选择能力

股票投资专业性强的,在选定投资的股票之前要做大量的前期准备,例如对公司基本面,k线图等的分析就需要学生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虽然理论和实践之间是有距离的,但是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大学生会对理论知识的了解更加深入。并且经济和政治息息相关,大学生在进行股票投资的同时也需要搜集分析国内外各种各样的政治事件所带来的经济影响,并从中找到对股票价格影响的蛛丝马迹。

3.2股票投资有利于学生掌握时事新闻,与社会接轨

股票投资需要从分析国际国内宏观经济趋势,到分析企业财务情况和管理情况,这其中涉及许多学科的知识,不经意间培养了大学生对不同学科的学习兴趣。而在对基础知识学扎实的情况下,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锻炼,通过对实事的充分分析把握,对大学生日后的工作学习大有裨益。

股票市场中很大一部分股票是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存在极大的关联性,也就是会出现平常所说的“政策市”,大学生在股票投资的过程中必然会接触到这类股票,久而久之也养成了关注这类股票的时事新闻的习惯,其对国家宏观经济的把握与了解也会更为敏锐,在不知不觉间与社会的接触也会越来越多。对大学生走向社会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推进剂。

3.3股票投资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理财意识

在当今社会理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大多数在校大学生经济来源是家庭的给予,并且花钱很少有计划,致使很多人对金钱及价值的概念知之甚少。通过股票投资让大学生了解理财会使其合理的利用金钱,并且可以大概了解资金的运转及增减的原理,也明白金钱来之不易。通过投资股票将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投资理财观念,让他们学会通过科学投资获取相应的投资收益,从而提升资金管理和运营的能力,成为一个会理财、懂投资的新时代大学生[1]。

4、大学生进行股票投资的弊端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大学生可以通过股市获得锻炼,但与此同时,这也是一项风险投资。很多人认为对于大学生来说,无论是经济能力还是心理素质,大学生群体都无法承受股市的巨大风险和压力。由于这个原因,许多学校和家长强烈反对大学生的股票投资行为,教育部也明确表示不应该提倡大学生的炒股。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股票投资主要有以下几点弊端。

4.1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专业知识,进行股票投资无疑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研究股市行情,占用了本应该用于学习文化知识和进行社会交往的宝贵时间,若过分沉迷于股票必然会影响大学生的日常课程学习,会导致成绩下降等问题。学生的职责是学习,如果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股票交易上,大学生就会忽略对其他主题的研究,这会导致学习和股票交易的本末倒置。更有的大学生甚至在宿舍里专注于炒股,屡屡旷课,影响了自身的毕业及工作升学。

4.2造成大学生的经济负担

大学生心理承受力相对较弱,面对股票投资失败的心理承受力不足,很可能对大学生的心理、身体造成各种伤害。大学生炒股的大部分资金都来自父母的生活费。这是大学生在学校学习和生活的保证。将自身资金用于股票投资与借入资金进行股票投资有很大不同,借钱进行股票投机也是股票市场中最忌讳的。一旦大学生将借入的资金及生活费投入股市亏损,无疑会给其在经济上造成极大的压力,因其自杀者也不在少数。

4.3给大学生造成负面心理影响

大学生的炒作是基于运气的心理,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的目的是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增加财富,而大学生难以控制股票投机的风险。一旦大学生的股票投机导致巨额亏损,他们就会受到心理上的攻击,这对大学生来说是难以忍受的。股市投资是一种知识,大学生很少有足够的准备,包括心理学和其他方面。如果他们轻率地进入股市,就很容易导致亏损。甚至一些风险偏好较高的大学生股民让股票投资充满了浓浓的赌博气息,认为股票投资就是赌博,忽略了股市波动背后所包含的专业知识和运行规律[2]。无论是在股票投资中输赢,大学生的股票投机不利于建立正确的财富观,会给其心理的健康发展带来阻碍。

5、结论及启示

5.1大学生应扬长避短

通过对大学生股票投资行为的研究及观察,可以发现大学生对股票投资总体上处于一种起始的懵懂阶段。在进行股票投资当中对大学生的心智磨炼以及对个人理财知识的掌握大有裨益。但是其中隐含的风险也不容忽视。大学生应权衡利弊,不要耽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寻求优势,避免劣势,积极引导大证券及股票投资。

5.2大学生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

对于大学生而言其主要精力仍然是学习,如何正确客观地对待投资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股票投资的.积极引导,使其能够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科学地开展股票投资等个人理财方式的实践。大学生不应该盲目地想到在股票市场赚大钱而变得富裕。应该重视股票投机实践经验的积累,财务意识的培养和知识的拓展。更不应该把车放在马前,违背了上大学的初衷。而且进行股票投资不一定是炒作,同样也可以买一些基金或固定投资产品作为个人理财的方式。面对股市的波动,只有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追求,不断提高自我修养,才能使未来的生活道路充满光明。大学生应该明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不仅意味着赚钱,而且只靠投机赚钱的想法也不利于大学生面对生活和工作。很多大学生在家里什么都不做,他们的生活是不规律的,甚至整天沉浸在游戏中。因此,利用这些空闲时间投资股票是件好事。一方面,我们可以巩固在教科书中学到的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践。另一方面,由于股票市场的开闭时间有固定,我们必须按时准时坐在电脑前,注意股市动态,养成定期工作的好习惯。大学生应该首先端正对待炒股的目的,世界上没有什么不劳而获的东西,也没有捷径可走[3]。

5.3学校与家长应该充分引导大学生

大学生进行股票投资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周围人的影响,特别是与其关系密切的父母师长的影响。当一些学生看见周围人通过炒股一夜暴富的疯狂故事,便会按捺不住进入股票市场中投机的冲动。这时,学校和家长需要正确引导他们,让大学生明白,股票投资更多是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财务意识,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力,而不仅仅是炒作,追求钱、乐趣,大学生仍应注重学习。通过对大学生股票投资积极且正面的引导让大学生能够充分吸收股票投资所带来的益处,同时避免大学生的正常生活受到股票市场的过多影响及心情受到股票市场的波动而波动。更重要的是,通过充分的引导,可以在一定的限度内控制学生股票投资的经济来源,减少股票投资的资金流动,降低大学生这一群体在股票投资中所承担的风险。

参考文献

[1]董新璐,章洁倩.学生视角下的在校大学生股票投资利弊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7(30).

[2]庄海宁.大学生股民投资理念与投资策略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6,37(25).

[3]杨懿宸,张权福,王吉敏,等.南京市大学生炒股现状调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7).

在校大学生股票投资利弊分析论文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收入以及储蓄不断增加,投资理财意识也随之增强,越来越多的人们投资股票,许多在校大学生也进行股票投资。那么,对资金来源,时间,投资知识,技能,经验,亏损承受力等均有限的在校大学生来说,投资股票有何利与弊?又如何扬长避短,正确引导在校大学生进行股票投资?

1在校大学生投资股票之利

1.1培养收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股票投资需要收集分析国际国内的时事信息;世界主要经济体现有的经济政策及将来可能的经济政策;国内经济的现状信息,如GDP(国民生产总值),CPI(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PPI(生产者物价指数)、MPI(采购经理指数),M1(狭义货币),M2(广义货币)、利率和汇率、贷款余额、社会融资总量等信息;国际国内科技发展的趋势信息,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和应用的信息;区域经济信息;个股所处的行业、规模,人才、技术、资金、财务状况、管理水平、在行业中的地位和发展前景等基本面信息和个股的月线、周线、日线、分时走势、线组合和一些重要技术指标等等信息。从而分析预测国家未来可能采取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税收、利率、汇率、贸易政策,产业政策,区域经济政策等;把握股票投资的环境;明确投资方向和投资个股;制定投资操作策略,如买卖时机、持股时限、止损止盈位等投资策略等等。

可以说信息收集的越全面、越准确、越及时,分析得越细致、越深入,股票投资成功的可能性越大。在校大学生通过股票投资,促使其学习股票投资收集信息的内容、方法,促使其学习信息预测分析的方法,从而迅速提高其信息收集和分析的能力。

1.2促使其努力学习,扩大知识面,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进行股票投资需要随时了解国际、国内的时事;需要学习和掌握宏观经济学,善于分析国际国内的宏观经济形势;需要懂得管理学和会计学,便于分析具体企业的管理状况和财务状况;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知识和编程的知识,利于投资操作和股票的筛选;更需要精深的大势和股票分析知识和技术,如趋势分析知识和技术、K线分析知识和技术、技术指标分析知识和技术,以便制定操作策略;等等。股票投资对这些知识和技术的需要将促使在校大学生们去学习、去研究,促使学生扩大知识面,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

1.3培养信息分享、交流协作意识,克服自私和封闭的心态

股票投资需要大量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而个人在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上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投资者能进行交流、协作,能集思广益。

1.4培养各种能力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其对资金的判断和使用能力,以及投资理财的能力。股神巴菲特说过,一生能积累多少财富,不是决定于你能赚多少钱,而是取决于你如何进行投资理财,钱找人胜过人找钱,要懂得钱为你工作而非你为钱工作。由此可见,投资理财的能力十分重要,而进行股票投资正是锻炼在校大学生这一能力的最佳选择之一。

1.5培养纪律性、执行力和应变的能力

股票投资不是随意而为,而是依计而行,这个计便是投资操作策略。投资策略一旦制定,在环境没有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应严格按投资策略执行,不能因个人的好恶、恐惧、贪婪而随意改变操作策略,做到该出手时才出手。但是,股票投资又是依势而为,这个势一方面指股票具体运行的趋势,另一方面指股票投资操作策略的环境,一旦这个势发生了变化,具体的操作策略也就相应变化。通过在股票投资中依计而行和顺势而为的训练,从而培养在校大学生的纪律性、执行力和应变能力。

1.6进行挫折教育

股票投资是一个高风险的投资,亏损现象时有发生,这就要求投资者能及时总结经验,正确面对盈亏,保持平和的心态,这其中就包含了挫折教育。

总之,投资股票对知识、能力、技能还是经验和心理的要求均是全方位的、高标准的,那么在校大学生投资股票得到的锻炼和促进也是全方位的,不仅能使在校大学生在学中做,更能促使在校大学生在做中学,做到学、做兼顾,相得益彰。

2在校大学生进行股票投资之弊

2.1有可能本末倒置或舍本逐末

在校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专业知识和与其相关的知识,学习专业技能,锻炼各方面的能力,学习做人和做事。这种学习是全方位的,也应该是高标准的,在校大学生的主要精力和时间也应该放在这些方面,而投资股票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是一种业余爱好和学习。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股票投资上,甚至在上课的时候也研究股票和进行股票投资操作,那就是本末倒置。

2.2有可能影响生活

大学生投资股票的资金来源渠道较单一,余钱较少,部分同学甚至还是用生活费进行投资,因而抗风险能力不够强;加之自己的专业知识有限、经验欠缺,分析筛选股票以及操作的技术有可能不够成熟,因而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较大。一旦亏损,就有可能对学生的生活造成影响。

2.3有可能使个别在校大学生形成拜金主义

大学生在校期间不仅是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及相关知识、培养自己各种能力的阶段,同样也是思想意识逐步成熟的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只想着进行股票投机,久而久之就可能形成盲目崇拜金钱、把金钱价值看作最高价值、一切价值都要服从于金钱价值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而以义为先的我国传统美德就可能在其意识和行为上消失,从而形成拜金主义的思想意识等等。

3解决问题的办法

(1)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学习股票投资的理论知识、技能及相关知识,如股票投资的趋势理论、K线和均线知识、主要技术指标知识、股票筛选、分析、买卖知识和技能等,以及学习信息的收集和分析的方法,学习宏观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操作和简单编程知识、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等,储备投资股票的知识与技能。

(2)可以在校内成立投资协会,爱好股票投资的同学一起交流学习,并与校外证券公司长期合作,邀请投资理财专家定期到校园举办讲座,带来股票最新资讯,教同学们该如何分析、筛选、买卖股票等。

(3)在平时,大学生可以用股票交易软件进行股票的筛选分析并进行模拟买卖,这样不仅能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还能学习股票投资的知识和技能,又尽可能地不影响课堂学习。

(4)成立兴趣小组,集资实战。成立兴趣小组,各自进行小部分出资,制定出投资管理协议,并按协议进行分工合作、制定投资计划、操作策略、分摊盈亏、交流和总结等等。这样,每一个人出资少,即使投资失败,也不至于严重影响生活;大家分工合作,每个人花的时间也少一些;同时,不仅可以锻炼协作精神,培养投资管理意识,最重要的是能学习和提高实战技能。

(5)利用暑假或者寒假进行投资操作,此时在校大学生不仅有充足的时间去分析大盘,研究股票,买卖股票,还能得到父母的资金支持,同时也不用担心生活费用的问题。

此外,除了学校引导和培养在校大学生的股票投资理念、方法外,家长和社会也应该关心和引导在校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股票投资理念,要让在校大学生明白:在校投资股票的主要目的是学习更多的理论知识,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和提高心理素质;投资股票不是简单的投机,而是投资;追求利益是分阶段的,大学生不应该把追求金钱放在首要位置,以学习为主,避免部分大学生形成拜金主义等等。

4结束语

在校大学生进行股票投资有利有弊,社会、学校、家长、学生本人应该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正确引导大学生股票投资的行为,进行投票投资的大学生本人也应在时间、资金、学习、投资等方面综合规划、合理安排。

;

Ⅸ 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参考文献

公司股利政策的制定受到法律、债务契约、公司自身、股东等多因素的影响。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参考文献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参考文献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探讨和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蓬勃发展,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更显重要,不仅关系到投资者的经济利益,也关系到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成长。公司股利政策的制定受到法律、债务契约、公司自身、股东等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股好嫌利政策的现状和主要问题入手,有针对性提出规范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对策。

[关键词]上市公司股利政策股利分配

股利政策是指公司如何确定分配给股东的股利占净利润的比率(即股利支付比率),以及选择和确定股利分派的时间、方式、程序等方面的方针和对策。长期以来,国内外财务管理学者对于股利分配与企业价值、股利友李手分配应该采取的政策都有很多争论。本文主要针对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规范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对策。

一、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主要类型和影响因素

股利支付的方式主要有现金股利、股票股利、财产股利、负债股利等。在我国,股利分配方式在派现送股的基础上,还衍生出派现并送股、派现并转股、送股并转股、派现送股并转股等多种方式。本文所指派现指的是上述现金股利,送股指的是股权式股利,转增股本是上市公司用资本公积或盈余公积向股东转送股份的行为。

股利政策的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种:固定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低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剩余股利政策,这些股利政策的优点和缺点比较如表1:

一般而言,投资者更倾向于固定股利政策和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但是企业在制定股利政策时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最主要有:

1.法律因素

法律为股利政策限定了一个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决策者再根据其它因素决定其具体的股利政策。法律对股利政策的规定各国之间的差别比较大,但是主要有资本保全约束、资本积累约束、偿债能力约束、超额累积利润约束等。我国目前有关的法规对上市公司的利润分配做了明确规定,如盈余分配顺序一般为: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按10%的比例计提法定公积金;计提任意盈余公积金:分配优先股股利;分配普通股股利。

2.债务契约因素

债务契约是指债权人为了防止企业过多地发放股利,影响其偿债能力,增加债务风险,而以契约的形式限制企业现金股利的分配。这种限制通常包括:规定

每股股利的最高限额、规定未来股息只能用贷款协议签订以后的新增收益来支付,而不能动用签订协议之前的留存收益、规定企业的流动比率、利息保障倍数低于一定标准时,不得支付股利等。这些措施都保障了债权人的利益。

3.公司自身因素

公司自身韵影响因素是指股份公司内部的各种因素及其面临的各种环境、机会而对股利政策产生的影响。主要包括现金流量、筹资能力、投资机会、资本成本、资产流动性、盈利稳定性、股利政策的惯性等。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必须有充足的现金,否则就会发生支付扰液困难,因此这往往也是是股利政策最重要的限制因素。公司在分配现金股利时,必须考虑现金流量以及资产流动性,过多地分配现金股利会减少公司的现金持有量,影响未来的支付能力,甚至可能会出现财务困难。公司的股利政策也受其筹资能力的限制。

4.股东因素

影响股利政策的股东因素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稳定的收入,规避风险。部分小股东主要依赖于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维持生活,如一些退休者,更倾向发放现金股利。二是控制权的稀释。有的持股比例较高的大股东,因为担心公司过分分配股利后需要后续融资造成控制权被稀释,往往倾向于公司少分配现金股利多留存利润。三是为避税而要求少分股利,一般比较富有的投资者出于对避税的需要,希望公司少分现金股利,将盈余留存在公司中。

二、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主要问题

1.股利分配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

我国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在股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缺乏长远打算,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机性,导致股利政策波动r性大,缺乏连续性,而且连续分配能力较差。据统计,上市后连续五年进行派现的公司累计不到10%,所占比重极低。即使是一些连续派现的公司。派现数额在各年度间的分配也很不均衡,有的年度很高。有的年度却很低,往往受到公司管理层影响,随意性很大。一般认为不稳定的股利政策则往往会降低投资者的信心,最终会影响公司的发展。

2.股利支付率低。据中国证监会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支付率平均值仅为40.15%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股利支付率(比如美国为50%以上)。另外,我国上市公司的平均派现率仅为35.5%,与国际证券市场50%现金股利支付率有较大差距。积累与分配的比例关系到企业的现期利益和未来利益,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股利支付率低会同样会的打击投资者的热情,促使投资者过度关注投机利益而忽略企业的投资收益,造成整个资本市场的恶性发展。

3.派现水平较低,股利分配行为欠规范。

2000年,证监会提出把现金分红作为上市公司再筹资的必要条件。面对该规定我国上市公司不派现的情况有所好转,但是整体派现水平还是很低。我国上市公司派现率普遍低于国外。以我国上市公司1999年到2006年为例:

《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2月9日,沪深两市共有63家公司披露2010年年报,实现净利润92.37亿元,同比增长82 28%。同时,有52家公司披露了分红预案,只有36家公司打算派现,比例不到60%。虽然最近几年,上市公司派现水平有所提高,但是规范性仍旧欠缺。

我国上市公司不仅派发现金股利,还大量送股、配股、用资本公积转增股本,采取各种混合股利,我国上市公司为了般本扩张或者

“圈钱”需要。在股利分配方案宣布的同时,往往伴随配股、公积金转股等扩张行为。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行不规范具体一般认为主要表现在:(1)同一公司多种分配方案并存。为了迎合投资者的不同要求,有些公司对不同投资主体采取多种分配方式或者多种分配比例的股利分配政策。(2)某些公司的董事会对股利分配方案制定的严肃性不够,经常随意更改分配方案,造成二级市场股价的异常波动。有时候,有些已经获得全体股东大会通过的股利分配方案因为各种原因不能落实和实施,同样损害了股东的利益。

4.超能力派现的情况严重

超能力派现是一种恶性分红行为,从表面上看给予了投资者非常高的现金收入,是公司对投资者的回报,但实际上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企业的长期发展,使得原本缺乏资金的企业缺口更多,投资受到严重影响。

这四个方面是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存在问题的集中表现,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行动,规范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规范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对策

1.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尽管我国证券市场经过股权分置改革等政策尝试,但是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上市公司股份制改造的不彻底问题仍旧突

出。公司董事会所做出的决定往往偏向于国有大股东,忽视中小股东。因此,必须改变目前的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使股权结构多元化和分散化,形成股东会、董事会和经理层相互制衡的有效法人治理结构,以此促进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行为。在此基础上,须建立合理的董事会制度,形成有效的内部制约机制,规范大股东的行为对高管人员采用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完善外部监控机制和职工民主管理制度等措施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最大程度上消除内部人控制的现象,通过企业实实在在的发展提高盈利能力,实现股东价值和公司经营目标的统一。

2.完善法律环境。规范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行为

稳定的股利对保持股票价格的稳定具有直接的作用。对公司而言,意味着公司实力和盈利的稳定。可以从法律层面要求上市公司公布从长远发展考虑的长期股利分配政策。同时指导公司年度的股利分配计划,维持股利政策的稳定性。减少控股股东对公司股利政策的干扰。这样可以促使上市公司以股东利益和公司发展为重,认真制定包括长期股利分配政策在内的长远计划,并接受广大股东的监督。

3.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应该从真实、完整、及时三个角度进行规范。对于上市公司鼓励政策的规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对于当年不分配的公司,应要求在报表中详细披露不分配的原因;对于采用送股或转赠股本方式的公司,应要求在报表中详细披露货币资金状况、资产质量、未来发展机会以及转作股本的未分配利润的用途和投资方向、投资收益等情况;对于申请配股的公司,应要求在配股方案中详细披露股资金投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以前年度配股资金使用情况报告,减少配股资金投向的盲目性。

4.提高上市公司经营能力

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能力,为改善股利分配现状打下坚实的基础。上市公司经营能力的好坏,盈利能力的高低。是决定上市公司制定股利分配政策的基础。很多学者的实证分析结果所表明,影响上市公司分配现金股利的主要因素是盈利能力。相比较而言,上市公司一般都是各行业的中较具实力的公司,加上我国股权融资成本较低和享受优惠。性政策较多往往具有是某一行业中的垄断地位,应该其获利水平较高。但事实上,大多数的上市公司因为公司治理结构、浪费严重等原因经营情况并不理想,造成派发现金股利的比例较小,即使派发,也大都属于“微利”股利。所以应该从根本上提升上市公司的经营能力。

5.严格限制超能力派现行为

我国应该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监管部门应明确对超能力派现的界定,如果企业分红派现比例高于公司盈利或远远高于长期债券利率水平,则可以界定为“恶性派现”。一旦对上市公司界定为“恶意派现”,证监会等机构应直接干预,撤销分配方案。追回已分配资金重新投入公司经营,同时追究当事人责任。另外,作为投资者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当上市公司出现恶性派现,可以对公司提出集体诉讼,使公司高层管理层慎重决策,充分考虑股东的利益。

6.采取措施加强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

在上市公司股票政策中。中小股东的利益经常受到侵害,应该重点加以保护,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尝试。(1)完善累计投票制度。在董事的选举方面,实行资本多数决策原则体现了形式上的同股同权思想,但是该原则极易以形式上的平等掩盖实质上的不平等,极易导致大股东滥用其表决权来侵害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从而使小股东意志与其财产绝对分离,造成股东地位的不平等、股东大会流于形式、董事会成为摆设,破坏公司治理结构。(2)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我国目前虽然也有独立董事制度,但是独立董事往往不独立,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履行职责时也往往受制于大股东和高层管理者。所以,我国应在更高的法律层面上规范独立董事的职权和定位,还需要完善独立董事的选任程序,进一步扩大独立董事的数量,完善独立董事对公司重大事务的知情权、发表意见的权力保障制度,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的问题,从根本上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问题研究

摘 要:股利分配政策是上市公司财务政策的组成部分,它与公司的投资决策、融资决策紧密相关。是以公司发展为目标,以稳定股价为核心,对于净利润在提取了各种公积金后怎样在这两者之间进行分配而采取的基本态度和发展策略。合理的股利分配既可以树立上市公司良好的市场形象,又能促进公司持续健康的发展。目前上市公司的不分红或少派现、大搞现金派现、热衷于股本扩张等现象愈演愈烈,已引起了很多投资者的不满和监管机构的重视。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现状,讨论了当前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几点改善我国股利分配的建议,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配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178-01

很多相关人士一直都比较关注股利分配政策。因为股利分配政策是上市公司将其实现的收益向股东分配的政策,不仅涉及到股东的直接利益,又对上市公司的长远发展具有直接影响。合理的股利政策不仅可以吸引大量的投资者,同时也能为上市公司创造长期、稳定的发展条件和机会。因此,当前有必要对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进行探讨。

一、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股本规模和股权结构对上公司股利政策的选择影响巨大

股本规模和股权结构影响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主要表现在:股利分配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受股本规模的制约,并且股本规模与股利支付率呈正比例关系。由于大盘股的股本扩张空间比较小,上市公司倾向于股利支付率较高的现金股利形式,所以公司更看重实施派现分配次数不多且股利支付率也较低的股票股利形式,是因为小盘股具有较强的股本扩张能力。

当然,这只是一般情况,也有少数公司会选择与此相反的股利政策。从股权结构来看,股权分散的公司则倾向于较高现金股利支付,而股权高度集中的公司倾向于低现金股利支付。

(二)上市公司外部约束机制不完善

当前,我国的经理市场发展不成熟,并购市场比较落后而且市场退出机制极不完善,导致公司面临的外部制约非常有限,由于母公司或地方政府的保护等各种原因,使得上市公司的退出机制一直得不到实施,导致上市公司亏损甚至严重资不抵债而没有退出市场,大股东和ST公司的经营者没有受到惩罚。有限的外部制约机制,使得上市公司对股利政策重视不够,对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利益考虑欠缺。

(三)忽视公司筹资能力对分配政策的影响

我国上市公司一般有三种筹资方式:即净利润、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对于公司直接留置利润而言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成本较高。对于新成立的公司而言,融资渠道较小,其如果一直举借债务不仅代价高昂,而且还会附有较多的限制性条款”。因此,此类上市公司往往就会选择现金不发放,而将净利润留置于企业,作为企业一种内部筹资的手段,这种靠公司内部积累谋求发展而不重视公司外部筹资能力的做法,导致公司难以把握很多难得发展的好机会,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同时对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损害也大。

二、完善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建议

(一)完善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

1、变不合理的剥离上市模式为合理,最大程度实现管理资产的整体上市,减少关联交易的产生;同时,通过法律、行政及经济手段,规范上市公司与母公司之间发生的关联交易,并加以严格限制;2、改变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国有股占主导地位的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是上市公司非理性股利政策形成的制度基础。国家应该通过逐步减持国有股,使这一部分非流通股能够上市流通。”因此,对于不同的上市公司和股票市场的各种反应,要制定相应的释放政策,控制非流通股上市的规模和节奏,使非流通股的释放规模和资金入市规模及股票市场的承受能力相符合。

(二)加强对股利政策的监管力度并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是政府监管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而上市公司质量是以股利政策的理性化程度为衡量标准的。“应使上市公司充分认识培育投资者分配回报机制,对从根本上降低并防范市场风险,引导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促进市场发展的重要性,从而让投资者回报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得到增强。证券市场监管目标是否能实现,主要取决于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因此,证券管理层把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监管看成一项重要的监管内容。”从理论上讲,监管层无权干预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方案,而决定权在于公司自身。但在这方面上市公司的自律能力很差,股利分配行为十分不规范的情况下,就非常有必要制定带有强制约束力的制度规则。

(三)充分考虑公司筹资能力,制定适度的股利分配政策

在目标的资本结构条件下我国上市公司适度股利分配政策应该“满足公司盈利性投资需求而能达到降低融资成本,稳定股权结构,进而实现公司价值较大幅度提高的可操作性的股利政策。”适度而合理的股利政策有利于公司股权结构的稳定,并在公司面临外部接管威胁时提供有效的防御屏障,因而有利于公司经营的持续而稳定的发展。

总之,股利分配是上市公司的主要财务活动之一,理想的股利政策应该是在股东利益、企业价值和可持续发展之间求得某种平衡。文章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现状,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范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几点建议。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企业上市。

参考文献:

[1]张孝,梅王勇.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现状分析及政策建议[J].会计之友,2011,(2).

[2]田艳霞.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J].现代商业,2010,(5).

[3]杨柳.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探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9).

Ⅹ 求证券投资基础分析论文

论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和发展构想

摘要:开放与发展金融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对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起步较晚,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本文着重从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分析入手,剖析证券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证券市场的发展构想。
关键词:证券市场;现状分析;发展构想

Abstract:Opening and developing the financial market, especially the stock market will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form of the city economic syste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In the past few years, stock market has been developing vigorously in China, but many problems are exposed in the course of its development because of late starting. This paper lays a special emphasi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s and main problems of stock market, on the basis of which this paper suggests the developing patterns of stock market in China.

Key words: stock market;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developing pattern

1 证券市场的现状分析

作为资本市场的核心,证券市场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始于改革开放初期。 1981年到1987年国债年均发行规模仅为59.5亿元,进入90年代以来国债发行数额年均达到千亿元。 而1997年已达到2 412亿元。在股票市场上,迄今沪、深两地上市公司已达900余家,上市股票市价总值达2万亿元。 我国资本市场在短短十几年,达到了许多国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实现的规模,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但也存在如下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证券市场自身功能的发挥,阻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这些问题主要是:

1) 证券市场规模过小。以股票市场为例,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是从总体规模看,与国外还有相当大差距,参与股票投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全世界平均为8%左右,发达国家的比例则更高,如英、美均在20%以上。我国目前股市投资者为3 300万人,仅占全国总人口的2.7%。另外,从股市总市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看,世界平均为30%左右,美、日、英等国均在80%以上,而我国为24.2%,况且在总市值中还包括大部分不流通的市值,如果扣除这一部分,我国股市总值占GDP的比重就更低了。由此可见,我国股市规模较小,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有较大差距,同时也可以看出在我国扩大股市规模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2) 资本市场主体缺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资本市场的重要主体。而目前我国企业主体地位非常脆弱。政企不分、产权不清、权责不明、约束无力、活力不足仍然是我国企业的主要特征,企业主体地位残缺。另外,我国资本市场主体残缺还表现在投资主体主要是个人,其投资的质和量均较低,以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比重明显不足。相比之下美国等发达国家,机构投资者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主体,其机构投资者主要有年金基金、商业银行信托部、保险公司、共同基金等。由于机构投资者是专业性金融中介机构,其投资活动具有投资量大、交易费用低、交易风险小的特点,很受大众投资者的欢迎。如美国,每4户人家就有1户向投资基金投资。由于我国资本市场机构性投资者发展滞后,这使得仅靠若干家大机构和数以万计的小股民散户所支撑的股市投机盛行,股价暴涨暴跌难以避免,阻碍了股市的健康发展。

3) 市场分割,整体性差。首先,一级市场的发行仍然按地区分配额度,限制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债券地区性发行市场也是按省分派额度(企业债券发行)和按银行分支机构分派额度(政府债券发行)。至于二级市场分割则更为明显,把股票市场划分为A股、B 股和H股,构成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中的一个非常显着的特征;即使在A股中,国家股流通与转让只限于极少部分,而且A股不允许在沪、深两个交易所交叉挂牌,限制了全国性市场的发展。在股票市场中呈现出A股与B股、H股分割;个人股、内部社会个人股与内部职工股分割,个人股市场与法人股市场分割。如此繁杂的分割,不但不利于经济体制改革,也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与国际惯例接轨。

4) 市场中介机构不完善。证券中介机构从广义上讲就是在证券市场上为参与各方提供服务的机构。我国目前的中介机构主要包括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证券投资咨询公司等,虽然其业务已涉足证券的承购包销、发行、交易、自营、财务顾问等内容,但与国外投资银行业务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功能缺陷,例如投资银行核心任务之一的购并业务对于我国中介机构来说几乎还未曾涉及。西方国家的公司购并活动大多由投资银行策划完成,投资银行起着搭桥牵线、筹划交易过程、为交易筹措资金和参与交易谈判等重要作用。我国目前还没有这样的中介机构,这就严重制约了我国企业重组活动的顺利开展。

5) 流动性不足。流动性是指市场中存在大量的流通性强的金融工具,同时又有大量参加流通的主体。检验市场流动性通常可从交易量和成交价的关系入手,二者的关系越密切,流动性就越差。美国股市中二者变化的关系指数为0.01,而我国沪、深A股市场的关系指数分别为0.52和0.40,说明我国股市整体流动性是比较差的。造成股市流动性差,一方面与资本市场中介机构投资者参与不足有关,另一方面与国家股不能进行交易、法人股在STAQ和NETS市场交易微弱有很大关系。流动不足使股票价格扭曲,资本流动失去了动力和方向,资源配置功能受到抑制。另外,由于国有股不能流通,这将对国有资产的结构调整产生不利影响。

6) 资本市场交易工具品种单一、结构残缺。在发达的资本市场中,资本市场工具保持多样化趋势。以香港资本市场为例,目前国际市场上的金融衍生工具中80%以上已被其采用;在股票市场上,不仅出现了期指、期权、认股权证等投资品种,而且这类衍生工具的交投大有超过现货市场之势。香港上市公司在债券市场上的集资形式更为多样化,在债券、票据和存款证3种形式的基础上,先后出现了浮息工具、变息工具、可换投股债券、信用卡应收债券等多种形式,目前在联交所挂牌买卖的债务工具已增至129种。相比之下,我国大陆的资本市场除股票外,5年以上的交易工具几乎没有,而1~5年的交易工具又受到种种限制,这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

7) 证券市场制度不健全。证券市场制度是支撑证券市场高效、公平运转的基础,包括信息披露制度和利益保障与实现制度等。我国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无论从制度本身还是从执行上看都存在信息公开不够的问题,表现在一些重大信息披露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极大挫伤了股民、债券投资者的信心。利益保障与实现制度是指证券投资者在获取有关信息后,被给予证券投资期收益以必要的保障和实现的制度。我国证券市场的利益保障与实现制度很不健全,使投资者面临的市场风险过大,严重措伤了股民的投资积极性。

近年来我国已制定了《公司法》、《股票发行与交易暂行条例》、《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等。然而证券交易的基本法规《证券交易法》尚未制定,证券法规没有形成完整体系,导致证券交易的某些环节无法可依,加之对已颁布的法规执行不力,证券交易的违规和不规范行为时有发生,我国1995年发生的“三.二七”国债期货的严重事件,主要原因就是证券法规不健全、监管不严造成的。

2 证券市场的发展构想

2.1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推进资本市场主体发展

证券市场主体质量的高低,对我国证券市场能否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资本市场主体的发展。

1) 取消额度管理代之以核准制。股票和债券市场的额度管理是一种典型的计划经济手段,由于对证券发行标准制定较低,这给行政部门行使权力提供了较大空间,政府为企业包装上市,后患无穷。为此,国家主管部门应该严格上市公司审批,提高上市标准,取消或减少行政干预,将证券市场的额度管理换之以核准制,使符合上市标准的企业都能通过竞争达到上市的目的。这样既增强了市场参与的公平性,又能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促使企业经营者把精力真正放在如何转换经营机制、提高企业效益上,而不是通过旁门左道达到上市的目的。国家可以对不同行业制定不同的上市标准,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前提下,增加上市公司的数量,实现股市的扩容,促进经济快速协调发展。

2) 强化上市公司淘汰制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股份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不但要转轨,更要转制。而目前有些股份公司上市后不思进取,“穿新鞋,走老路”,把股市看作“圈钱”场所,效益下降甚至亏损。 1997年有11.8%的上市公司每股收益小于0.05元,如此低的回报会打击股民参与二级市场的积极性,也不利于股市的扩容。因此,建议对于那些业绩长期不佳的上市公司,证券管理部门应给予警告、停牌直至摘牌,形成优胜劣汰的机制。只有上市公司质量提高了,我国证券市场的稳定和扩容才会有保障。

2.2 增加资本市场的交易品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应根据居民、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之间的不同投资与筹资需求,在考虑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不同组合的基础上,发展并完善门类齐全的资本市场交易工具。特别是可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增加证券品种,拓宽融资渠道,完善资本市场结构。可转换债券是具有双重身份的证券,它首先作为一种债券,享有一定的利息收入,同时能以一定条件换成股票,兼备了债券和股权证两种证券的性质。可转换债券的双重性质决定了它对活跃证券市场的特殊作用与独特地位是其它证券品种无法替代的。 应该说,可转换债券对于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资本市场具有更大的激活作用,可以丰富证券品种,扼制过度投机。除可转换债券外,还可考虑进一步发展期货、认股权证等其它金融衍生工具。因为随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价格风险将会突出,必然要求金融市场提供风险转移机制和价格发现机制,而传统金融工具难以完成,只有引入衍生金融工具才可达到转移风险、重新分配的目的,进而满足市场需要。衍生金融工具还能促进相关基础市场的流动性,形成均衡价格,合理安排资源配置。在发展金融衍生工具时应立足国情,着重发展以规避风险和保值为主的衍生金融工具,而且要做到立法与监管先行,对于投机性过强的诸如股票指数期货等可暂缓发展。

2.3 大力发展以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

发展投资基金,增加机构投资者是改善当前投资主体结构失衡、提高市场活动水平、使资本市场逐步趋于规范的重要措施。这对于扩大证券市场规模、强化投资功能、减少投机性和盲目性,使我国股市长期稳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推动投资基金的发展,应做好以下工作:

1) 扩大投资基金的发行数量。我国目前的投资基金仅一百多亿元,在股市中所占比例还很小,远不能起到稳定股市、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高达近5万亿元,如果有10%用于基金投资,就会给证券市场注入近5 000亿元的资金,这将极大缓解股市的扩容压力,又能化解一部分银行风险,可谓一举两得。同时,投资于基金的风险较股票小,收益又较债券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投资工具。

2) 增加投资基金的种类。在今后基金的发行中,可以开设多种不同投资方向、不同投资风险的基金品种。 例如,可设立企业重组基金为企业重组提供资金支持,也可设立专门投资于高科技产业的基金来支持国家产业政策,还可设立在债券与股票市场有不同投资比例要求的基金。这样可以使广大投资者根据自身喜好,选择不同风险基金,从而大力推动投资基金的发展。

3) 逐步发展其它机构投资者。目前可对保险公司开展证券投资进行试点。在总结经验,完善法规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养老基金等进行证券投资,以起到基金保值增值的目的。

2.4 逐步解决国有股上市流通问题

国有股上市流通是我国证券市场进一步规范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是因为,第一,国有股作为股份资金本身就要求具有资本的流动性,这是市场条件下进行资源配置的基础。第二,国家作为国有股的股东常常因为需要调节财政收支平衡或调整产业结构而收回投资,可是国家股不能上市流通,以上目标就无法实现。有人认为国家股上市流通,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其实,资产与资金只是形态上的改变,不存在流失问题,资产不流动、不能发挥效益才是国有资产的最大流失。此外,国家也需要通过国有股上市流通来回避或降低投资风险。第三,国有股上市流通也是我国证券市场进一步开放发展并与国际接轨的要求。当前国有股上市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模式:

1) 国有股单独设市流通。这种方式可以满足国有企业实现战略性改组的需要,同时由于未与A股、个股并轨流通,也不会对A股、个股市场形成直接冲击。将国有股单独设市流通还可使国企间的收购、兼并等重组活动公开化、市场化,促进国企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以自觉努力增强竞争力,加快国企改革步伐。

2) 国有股与A股个股合并流通。可以根据上市公司每股净资产额来对国家股、法人股和内部职工股进行缩股,从而大大缩小上市公司中的国家股、法人股和内部职工股的规模,以便在缩股后分阶段上市,这样可以大大减小对个股的冲击,同时也不会对新股发行造成过大压力。否则按现在的路走下去,每上市100亿新股,市场的总面值就会增加400亿,这样,矛盾的累积会越来越多,一旦经济形势发生大的变化,股市就会有崩盘的危险。

2.5 加快立法进度,规范证券市场

证券市场是高度信用化的市场,只有建立起严密的法律体系,各交易环节严格按法规操作,才能保证交易活动的安全和可靠,保护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降低证券交易风险,使证券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因此,应尽快制定《证券法》及与其相配套的法规制度,使证券交易活动的各环节有法可依。同时在法规制定后,严格贯彻执行,加大监管力度,对在证券交易活动中的违法违规活动,一定要严肃查处,对那些置国家政策法规于不顾,从事严重证券交易违法活动的当事人要给予坚决打击,使我国证券市场尽快走向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马险降.资本市场:概念、主体与基本功能〔J〕.当代经济科学,1997(3): 27~30
〔2〕赵海宽.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构想〔A〕.见:励以宁等.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120~124
〔3〕杨建荣等.国际资本条件下的上海企业重组研究〔J〕.财经研究, 1997(3): 45~48
〔4〕张志元.关于发展我国投资银行的探讨〔J〕.经济体制改革,1997(1): 23~26
〔5〕石建新.培育产权市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举措〔J〕.经济体制改革,1998(1): 34~37
〔6〕魏杰.改制、重组、运营〔M〕.北京:同心出版社,1998
〔7〕陈共,周升业,吴晓求.海外证券市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人力资源开发

人力资源开发,就是指对各类有劳动能力的人进行招聘、选拔、培训、提高,使之能力更强,作用更大;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对一定范围内的有劳动能力的各类人员的合理安排、优化组合、鞭策激励、重点使用,使之发挥最大潜能和效用。

一、金融全球化对我国金融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提出了挑战

金融全球化包括了金融业务全球化、金融机构全球化、货币全球化和金融市场一体化等方面的内容。金融全球化必然加速全球金融人才的流动。
近年来,在我国一些发达城市和地区,金融业人才流失已较为严重,大批中青年骨干被外资金融机构挖走,他们不仅带走了技术,也带走了信息和优质客户。由此可见,我国金融业人才竞争面临着极其严峻的形势,金融的全球化已经对我国的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提出了挑战。

二、我国金融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固守传统的僵化的人事管理观念
传统的人事管理核心在于“管“,“人“要适合于“规章制度“。传统的人事管理担负着检查劳动纪律,处分违章者的义务,其扮演的是执法者的角色,注重对人的监督和控制。规章制度的制订着重强调负激励,员工在管理者的监督下工作,压抑了员工的创造性,造成管理职能错位,工作方式被动。传统的人事管理工作的职能多为工资分配、人员调动、员工招聘等行政事务工作,工作专业化水平低、附加值低,且与企业发展战略脱节,这种僵化的运作模式与现代金融业的发展、与国际金融业的惯例相去甚远,无法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
(二)缺乏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
外资银行一般将个人发展前景作为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相比而言,中资银行缺乏员工的个人发展规划,仍把职务升迁作为个人发展的唯一途径。没有建立直接与收益挂钩、针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等级评定、升迁标准,职责不清晰,奖罚不分明。现有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效率低。一方面,职工总量过多,人员素质低,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现象存在。另一方面出现管理、专业技术等高素质人才的缺乏。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突出。急需的人才进不来,过多的冗员又分流不出去,人才培养、选拔、使用中的论资排辈、人情关系等问题严重,束缚了人才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三)员工教育培训滞后
目前我国金融从业人员素质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知识结构不合理。许多从业人员对于现代金融概念和操作方法还不熟悉,缺乏必备的新知识和新技能。二是高素质人才严重短缺。我国商业银行在外语、计算机、国际金融和法律方面人才相当缺乏,尤其是经济和金融、会计和电脑、审计和法律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短缺。造成以上问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员工教育培训工作滞后。多数商业银行缺乏完整的培训体系,长期以来对人才重使用、轻培养,人力资源智力投资严重不足,难以适应全球化金融市场竞争和发展的需要。现代人力资源理论和实践证明:员工素质和技能的提高是边际生产力增长的支撑点,这就对金融业人力资源的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金融业人力资本投资渠道单一,人力资源开发主要依赖于岗位培训和晋升职务等传统手段,降低了人力资本的边际效率和经营效益,难以适应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总之,我国金融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不容乐观。

三、我国金融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对策

银行的生存与发展受众多因素影响和制约。其中,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因素就是劳动者——人力资源,他们是银行所有资源中最宝贵的,因而必须对其进行有效开发与管理。
(一)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新观念
抛弃传统的僵化的人事管理观念,尽快树立与当今时代相适应的人力资源新观念,包括人是资源的观念、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人力资本投入优先观念、员工与企业同步成长的观念、引才借智的观念、市场配置的观念、社会评价的观念、法治管理的观念等。把人力资源管理从一般行政管理职能提升为企业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深化内部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一个合理的人才薪酬制度和具有吸引力的人才价格,是现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重要砝码。因此,我国金融业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薪酬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必须摒弃“官本位“的激励观念,采取全面的薪酬体系,它包括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长期激励和短期激励等诸多方面。外在激励主要指货币化、物质化的手段;内在激励主要包括带薪假期、名誉奖励等精神手段;短期激励主要包括工资,奖金和津贴等;长期激励主要包括股票、期权和保险等。近几年国内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推出的高薪重奖政策是历史的进步,但仍未涉及到产权。让人才持股,实行期权制在国外企业已经十分普遍。我国金融业应尽快推出“知识-资本-资格“的人才持股战略,实行人才股票期权奖励制度,对重大项目开发者和经营业绩优秀者实行“原始股份制”,并使其终身受益。同时改革人事、用工和分配制度,对领导干部实行职务公开竞聘制,竞争上岗,减员增效,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并按照不同岗位类别,建立综合、科学的考评体系,量化考核,动态评价,实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同时建立和完善以行员制和客户经理制为基础的绩效挂钩机制,实行多劳多得,拉开收入差距,打破分配上的“大锅饭”,真正实现“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为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公平的机会,以有效激发人力资源的潜能,调动员工敬业、创业的积极性。
(三)建立适应市场要求的培训机制
培训是人才开发与管理的重要途径。金融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人才的连续性和一贯性。除了吸引、留住现有人才以外,加强后备人才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因此,我国金融业要顺应国际金融业发展趋势,制订具有前瞻性的人才培养规划,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增加人力资源教育投入。一是遵循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建立分级分类、循序渐进的培训模式。要根据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专门技能人才这三类人才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内容和方法,开展好差别化、特色化培训。二是要创新培训方法,切实提高培训工作的有效性。在培训过程中,要坚持“课堂教学与实地考察相结合”、“国内培训与国外培训相结合”、“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相结合”、“统一组织与个人自学相结合”,通过创新培训方法,不断提高培训质量。三是要切实加强培训工作的制度建设。要通过建立员工岗前培训制度、员工在岗培训制度、资质资格培训制度、员工发展培训制度等制度建设,努力实现培训与职业资格认证挂钩、培训与员工发展挂钩,真正把培训作为员工的一种福利待遇和基本权利,使员工的选拔、使用、激励和员工的职业发展与培训有效结合起来,增强员工的职业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和居安思危意识。我国金融业发展必然要求实现专家经营、专家管理、专家治行。目前,我国恰恰非常缺乏从事国际金融、中间业务、行业分析和信贷政策研究的“专家型“人才,以及懂经营、善管理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尤其要注意培养高素质的金融产品研究与开发、衍生金融工具、投资银行业务及国际业务管理方面的人才。

阅读全文

与股票投资参考文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603366股票走势图 浏览:4
退市股票股民手中个股怎么办 浏览:476
中国股票群体多大 浏览:426
如何在香港炒美国股票 浏览:393
转到股票账户怎么做账 浏览:383
豫能控股股票三个月走势 浏览:941
股票在中国什么时候有的 浏览:869
拿住股票指标 浏览:356
资产重组质押股票 浏览:240
股票方式购买资产 浏览:660
香港股票账户开通 浏览:222
恒瑞医药股票今日资金流入与流出多少 浏览:990
已开股票账户如何查询 浏览:383
股票账户管理软件免安装版 浏览:896
深圳赫美股票st 浏览:166
银信科技股票是潜力股们 浏览:134
股票财务风险主要指标是 浏览:758
中科创达股票行情走势 浏览:768
怎样下载安全正版的股票软件下载 浏览:788
香港的公用事业股票 浏览: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