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建立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加强证券公司风险监管,督促证券公司加强内部控制、防范风险,根据《证券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证券公司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计算净资本和风险准备,编制净资本计算表和风险控制指标监管报表。第三条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可以根据市场发展情况和审慎监管原则,对净资本计算规则、风险控制指标及其标准、风险准备的计算比例、各项业务规模的计算口径进行调整;调整之前,应当公开征求行业意见,并为调整事项的实施作出过渡性安排。
对于本办法未规定风险调整比例或者风险准备计算比例的新产品、新业务,证券公司在投资该产品或者开展该业务前,应当按照规定事先向中国证监会、公司注册地的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以下简称派出机构)报告或者报批。中国证监会根据证券公司新产品、新业务的特点和风险状况,在征求行业意见基础上确定相应的风险调整比例和风险准备计算比例。第四条中国证监会可以按照分类监管原则,根据证券公司的治理结构、内控水平和风险控制情况,对不同类别公司的风险控制指标标准和某项业务的风险准备计算比例进行适当调整。第五条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应当对证券公司净资本等各项风险控制指标数据的生成过程及计算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检查。
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可以根据监管需要,要求证券公司聘请具有证券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其月度净资本计算表和风险控制指标监管报表进行审计。第六条证券公司应当根据自身资产负债状况和业务发展情况,建立动态的风险控制指标监控和补足机制,确保净资本等各项风险控制指标在任一时点都符合规定标准。
证券公司应当在开展各项业务及分配利润前对风险控制指标进行敏感性分析,合理确定有关业务及分配利润的最大规模。第七条证券公司应当聘请具有证券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其年度净资本计算表和风险控制指标监管报表进行审计。第八条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应当勤勉尽责,对证券公司净资本计算表和风险控制指标监管报表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审计,并对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第二章净资本及其计算第九条净资本是指根据证券公司的业务范围和公司资产负债的流动性特点,在净资产的基础上对资产负债等项目和有关业务进行风险调整后得出的综合性风险控制指标。
净资本基本计算公式为:净资本=净资产-金融产品投资的风险调整-应收项目的风险调整-其他流动资产项目的风险调整-长期资产的风险调整-或有负债的风险调整-/+中国证监会认定或核准的其他调整项目。第十条证券公司应当按照中国证监会规定的证券公司净资本计算标准计算净资本。第十一条证券公司计算净资本,应当按照有关会计准则的规定,对自营证券、应收款项、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抵债资产等项目充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其中,自营证券应当按月、按单项提取跌价准备。
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可以要求公司专项说明资产减值准备提取的充足性和合理性。有证据表明公司未充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可以要求公司补充提取资产减值准备并相应核减净资本金额。第十二条证券公司应当将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中的金融产品投资合并计算,统一进行风险调整。第十三条证券公司的股票投资,按照股票的分类和流动性情况采取不同比例进行风险调整。股票的分类中同时符合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标准的,应当采用最高的比例进行风险调整。
对于证券公司违反规定超比例持有的证券投资,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可以要求证券公司在计算净资本时提高风险调整比例。第十四条证券公司以自有资金参与本公司设立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应当在集合资产管理合同中对投入资金的数额、期限和承担责任等进行约定,并在计算净资本时根据承担的责任相应扣减公司投入的资金。第十五条应收款项按照账龄的长短和可收回情况采取不同比例进行风险调整,账龄应当从业务发生时点开始计算。除存出保证金项目外,应收款项的分类中同时符合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标准的,应当采用最高的比例进行风险调整。有证据表明难以收回的存出保证金项目,应当按账龄的长短进行风险调整。
证券公司应当按照会计准则的有关要求,将逾期的拆出资金、买入返售证券、代兑付债券等项目转入应收款项科目核算,并按照应收款项的扣减原则进行风险调整。
⑵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股价有什么影响
对股价的影响比较直接关系是资金和公司的业绩情况。
资产减值准备是指由于固定资产市价持续下跌,或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将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资产减值准备也是作为固定资产净值的减项反映。
所以资产减值准备下降,公司的固定净值也下降,对公司的市值也有所下降,但是不是影响股价最主要原因。影响小。
资产负债率上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企业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减少。资产总额减少而负债未发生变化。资产负债率=负债/资产,因此资产负债率上升。
回答可满意。
“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根据《股份有限公司会计》的规定,计提的八项准备作为期间费用直接冲减当期的利润,因此,八项准备的计提可能促使有些公司原有的亏损继续加重,使那些历年徘徊在亏绩边缘、隐含较大潜在亏损风险的微利公司产生实际的亏损。并且甚至可能爆出冷门,使那些原本未计提准备的绩优公司“意外”地变成亏损公司。
1、“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使部分公司由盈变亏。由于八项计提需直接计入管理费用,继而冲减公司利润,因此计提对部分上市公司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于大部分股份有限公司来说,是一次资产整实的举措,挤去了按过去会计制度“合法”存在的水分,是向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重要一步。资产减值准备政策的出台,压缩了公司通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的空间。
2、部分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操纵 。“资产减值准备”赋予了企业更多的职业判断的权力,目的在于使企业更稳健地确认当期收益,更真实公允地反映财务状况,但与此同时,新政策本身也不可避免地带来新的问题,因企业判断所依据的条件和衡量的标准不一样,或出于某种需要,“资产减值准备”也可能成为企业“操纵”利润的新工具。当前,一些企业主要在面临重亏和微利时,纷纷运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操纵:在第一种情况下,企业为避免连续几年亏损,往往在报告亏损年度将亏损做大,以便“轻装上阵”,有利于在以后年度扭亏为盈。因而一旦报亏,就要“一次亏个够”,表现为重亏。而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无疑成为可行的操作方案,在重亏当年大量计提减值准备,加大当年度亏损额,为以后年度扭亏提前作好“埋伏”。
尽管这些资产减值有些可能确实存在,企业在以前年度为了不出现亏损,没有计提或没有足够地计提减值准备,而在亏损年度足额地全部计提,因此,这些资产减值准备就其量而言是合理的,但计提时间不对,形成不合理的跨期盈余管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资产减值程度可能根本没有计提的这么严重,完全是企业为了以后年度冲回增加利润,或通过资产置换冲回扭亏作准备;在第二种情况下,不少实际亏损的企业为了逃避陷入困境,通过调节利润,使亏损变成微利。这类企业往往以出现正利润为盈余管理的目标,调整的物件是净利率的正负,而不是正净利率的高低。由于微利企业一般在亏损时的亏损额往往不是特别大,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来调节利润的操作性就很强。
就经营业绩来讲,当然不是好事。你的资产出现了减值的迹象,打个比方,就像是你手里有一块黄金,本来值1万元,但是后来黄金市场大跌,这块黄金不值1万元了,只值8000,你再对别人说这块黄金值1万元就不合适了。因此别人再问你多少钱,你就只能说值8000,少说的2000就是你自己计提的减值准备,是符合市场情况的。之所以称之为“准备”,是因为这块黄金还在你手里,还没卖掉,因此跌价的这2000还没实现,所以就叫减值准备。
长期股权投资计提减值准备,就是公司所投资的下级公司经营业绩不够好,不值原先账上记的那么多钱了,跟手里有黄金跌价了是一个道理。
这是谨慎性原则的体现.
谨慎性原则即稳健性原则,是指某些经济业务有几种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式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应当尽可能选用对所有者权益产生影响最小的方法和程式进行会计处理,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即所谓“宁可预计可能的损失,不可预计可能的收益”。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上体现在很多方面,在资产方面的一项体现就是企业应当定期或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全面检查各项资产,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计提减值准备,其中包括:短期投资减值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坏账损失准备、存货跌价准备。
资产减值准备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一)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以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为例。在过去的会计制度中,无论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有多高,即使固定资产价值已大幅下跌,只要固定资产是按历史成本计价的,并按规定计提了折旧,会计报表中反映的固定资产余额远远异于现在的价值也是符合会计制度规定的。如果计提减值准备,公司应预先将固定资产账面价值高于可收回金额的差额作为“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出来,计入营业外支出,这样,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的余额更能反映其现在的状况。
(二)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利润表的影响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都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增加当期费用,减少资产,减少当期利润。如果少计或不计减值准备就会减少当期费用,增加资产,从而虚增当期利润。不同资产专案的减值准备,在提取时所计入的损益类科目各不相同。根据新会计制度的规定,管理费用是企业的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投资收益是企业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减去发生的投资损失和计提的投资减值准备后的净额。也可能提供一些并不能实现的损益,使利润表专案出现另一种失真。
A.资产减值损失增加120万元,它是损益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其利润表专案的影响是:
B.营业利润减少120万元
C.利润总额减少120万元
D.净利润减少120万元-(120万元*25%)=90万元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账务计算方式:
(1)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企业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资产的账面价值是资产成本扣减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
(2)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个规定主要是为了防止企业以此作为盈余管理的手段.
【例】甲公司有关货运汽车的购入和使用情况如下:
①2006年12月20日甲公司购入一辆货运汽车,用银行存款支付的买价和相关税费为20.8万元.
借:固定资产 20.8
贷:银行存款 20.8
②从2007年1月起计提折旧.假设该货运汽车的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0.8万元,按直线法计提折旧.为简化,2007年年末计提折旧如下:
2007年计提折旧额=(20.8-0.8)÷5=4(万元)
借:其他业务成本 4
贷:累计折旧 4
注:假设货运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③2007年年末计提减值准备.假设2007年年末该货运汽车未出现减值的迹象,不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④2008年末计提2008年折旧:
借:其他业务成本 4
贷:累计折旧 4
⑤2008年末计提减值
2008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该货运汽车进行检查时发现该货运汽车因市场环境变化可能发生减值.经测算该货运汽车的可收回金额为11.05万元.因该货运汽车的账面价值为12.8万元(20.8-4×2),高于其可收回金额11.05万元,应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75万元(12.8-11.05):
借:资产减值损失 1.75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75
⑥2009年末计提2009年折旧
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后,2009年初固定资产净额为11.05万元,假设预计使用年限为3年,预计净残值为0.01万元,则2009年应计提折旧额=(11.05-0.01)/3=3.68(万元).
借:其他业务成本 3.68
贷:累计折旧 3.68
应注意:如果以后年度造成固定资产减值的因素消失,固定资产价值回升,按照新准则规定,已计提的减值不得转回.
一、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科目有: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二、会计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等
三、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以及《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相关规定,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式为:
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账面价值-可收回金额。
其中,账面价值资料容易获取,可收回金额应取销售净价与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两者之中的较高者。因此,判断固定资产是否减值的方法主要依赖销售净价或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确定。
四、不同计提方法对企业当期及未来绩效产生的影响:
1、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2、因为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存在着各种风险和不确定因素,所以制度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即要求企业在面临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做出职业判断时,应当保持必要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少计负债或费用。确保资产的真实,符合资产定义(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要求。
3、我国的关于资产减值准备规定不仅说明了谨慎性原则的重要性,也是为了避免资产的虚增导致企业利润的虚增,同时保证企业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可比性。需要注意的是,运用谨慎性原则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设定秘密准备,否则就属于滥用谨慎性原则,将视为重大会计差错处理。
首先,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这里的资产,除了特别规定外,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资产组,是指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其产生的现金流入应当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产生的现金流入。
其次,这是谨慎性原则的体现.
谨慎性原则即稳健性原则,是指某些经济业务有几种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式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应当尽可能选用对所有者权益产生影响最小的方法和程式进行会计处理,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即所谓“对于资产和收益不可高估,对于负债和费用不可低估”。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上体现在很多方面,在资产方面的一项体现就是企业应当定期或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全面检查各项资产,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计提减值准备,其中包括:短期投资减值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坏账损失准备、存货跌价准备。
⑶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是什么意思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是指由于资产市价持续下跌,或者说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将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减值准备金额
⑷ 计提资产减值对股价有什么影响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会导致股价小幅度下跌,但是影响不大。
原因如下:
1.计提资产减值对股价的影响比较直接关系是资金和公司的业绩情况。
2.资产减值准备是指由于固定资产市价持续下跌,或技术陈旧、损坏、长芹贺瞎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将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资产拍亮减值准备也是作为固定资产净值的减项反映。
3.所以资产减值准备下降,公司的固定净值也下降,对公司的市值也有所下降,但是不是影响股价最主要原因。影响小。
【拓展资料】
第一是计提资产减值,企业在计提资产减值的时候,就可能使得企业业绩有一定幅度下降。因为资产减值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来讲就是损失,也就是意味着企业的经营效益有一定幅度的下跌,当然,企业经营的业绩下降,那么企业股价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对企业来讲,对企业经营业绩影响最大的还是经营状况。因此,计提资产减值,对企业业绩来讲影响并不是很大。第二资产减值,使得企业自身的实际资产价值下跌,也就是企业所掌握的实际资产,要低于企业账面的资产,但是这也对于企业本身的股价应先并不是很大。
资产减值准备是指由于固定资产市价持续下跌,或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将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减值准备金额。
《企业会计制度》第五十六条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对固定资产逐项进行检查,如果由于市价持续下跌,或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的销售净价与预期从固定资产的持续使用和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置中形成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中的较高者。
账面价值指固定资产原值扣减已提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后的净嫌空额。资产减值准备应当作为固定资产净值。
⑸ 股票计提减值准备
正常来说,股票应该按市值做减值准备测试,如果你们股票赔了,即使还没出手,也该计提减值准备,这是会计准则的要求,不过,计提的减值准备,在税务上是不予承认的,即你们账上列支为损失,但是所得税汇算的时候予以不会承认,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准备可提可不提,关键是给你们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愿意为你们做这方面信息的隐瞒并承担一定的风险,所以下面需要的就是你们公司的公关操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