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机构持股比例高好还是低好
所谓的机构持仓指的就是机构投资者买入股票并且持有,一般来说,机构持股比例高那么肯定就是比较好的,机构信息优于散户持股集中度高利于控盘,表明企业很吸引机构投资者,具有较好的资质。我们常说的机构投资者,指的就是一些金融机构,他们包括了国家或团体设立的退休基金、投资信托公司、银行、信用合作社、保险公司等组织,机构投资者的性质和个人投资者是不一样的,并且在投资方向、投资来源、投资目标等方面与个人投资者都有很大的区别。
拓展资料: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与上市公司公司治理
2.1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应当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明确与上市公司在重大事项方面的决策程序、保证上市公司独立性的具体措施以及相关人员在从事与证券市场、上市公司相关工作中的职责、权限和责任追究机制。
2.2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应当保障上市公司资产完整,不得侵害上市公司对法人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2.2.1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对投入或转让给上市公司的资产及时办理产权过户手续。
2.2.2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得通过以下方式影响上市公司资产完整:
(一)与上市公司共用主要机器设备、产房、商标、专利、非专利技术等;
(二)无偿或以明显不公平的条件占用、支配、处分上市公司的资产。
市场一般认为,公司的股票20%到30%由机构投资者持有较为理想。机构也乐于这样,但必须是优质股。尽管机构投资者有一定数量的股票是好事,就像魔术师学徒会遭遇许多问题一样,太多好事情都被碰到并不容易。
问题会处在清仓和抛售获利的时候。机构投资者持股多的股票,在一个正常、稳定的市场中交易应有足够的流通股份,但是股市也会突然变动。如果40%到50%的股票在机构投资者手中,而他们开始出货的话,他们快速的出货行为,会给股票价格带来惨痛的打击。
机构持股比例不涨,原因很多,例如处于熊市,例如个股有利空,又或者是主力压价吸筹等等。从提问来看,是对机构持股这个概念有误解。在很多行情信息网站,其显示的机构持股是按最近的季报或年报得出的,如果间隔这个报告的时间较长,很可能数据已经发生变化。
Ⅱ 机构持股比例高好还是低好
1.机构持股比例高好。
2.所谓的机构持仓是指机构投资者购买股票并持有。总的来说机构股比例高肯定更好,机构信息的高集中比散户好,说明企业吸引机构投资者,资质好。之前介绍过金融机构体系可以学习。机构投资者是指一些金融机构,包括退休基金、投资信托公司、银行,信用合作社、保险公司和其他由国家或组织设立的机构。机构投资者的性质不同于个人投资者,在投资方向、投资来源和投资目标上与个人投资者有很大不同。机构持股过多也不好。
1)如果一只股票被一家机构持有80%左右,那肯定是不好的情况。2)如果是一两个机构持有,很可能是噩梦,怎么出去是个大问题,散户很难盈利。
3)如果很多机构同时持有80%以上,很可能是一潭死水,没人愿意抬,大家都想当轿子,但通常这样的股票是抗涨抗跌的。所以持股比例高于一定水平,不是特别好。不可能想象越多越好。如果是小盘股,只要达到30%-40%,主控板就可以拉这个股。如果是大市场比例相对较高。至少50%-60%的主控板可以拉这个股。
拓展资料:
那么机构持股比例最好最合适是多少呢?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流通股的话最好;第二,如果是非流通股,少一点最好,没有解禁压力。如果是大股东持股,相对少一些最好,有利于重组或者没有减持要求如果是机构或基金持有的股份,那么相对更多是最好的,可以消除根本性的担忧。一般来说,非大股东前十的流通股可以占到10%到20%,足够了。机构持有的股份数量有所延迟。一般来说,你能看到持股情况的时间是在报告发布的时候,所以你应该根据成交的金额和盘面的股价趋势来判断,以免误判。
Ⅲ 股市中散户的资金总量和机构的资金总量大约是几比几
一般法人持有市值比例常年高于60%,散户和机构投资者持有市值总和不到40%。对比散户和机构投资者,2011-2013年散户持有市值平均为20.7%,机构投资者平均为15.6%,散户持有市值高于机构投资者。即使只考虑持有市值在1000万以下的散户(这是严格意义上的散户),平均持有市值占比为18%,仍然高于机构投资者的15.6%。
散户的意思:
狭义:散户指在股市中,那些投入股市资金量较小的个人投资者。
广义:散户是相对与机构而言的,个人投资者都可以称为散户。是因为无论个人拥有多少资金在资本市场面前都是极其少量的。
回答:
股市中散户的资金总量和机构的资金总量大约是1::19。散户在所有市场参与者中确实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但他们所持股票市值的合计占比很可能仅为5%或更低。而且这个比例还在下降,下面是相关的报道。
A股2017年行情即将收官。总体而言,在存量资金下,A股表现出明显的分化特征:蓝筹白马股牛市,以上证50为代表,全年涨幅超过20%;估值不具优势的小盘股熊市,以中证1000为代表,全年跌幅超15%。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这背后反映出A股主导力量发生了改变:机构已主导A股行情,主流资金越来越具话语权,而广大散户正在逐步退出市场,流动性差、低成交量个股正大批涌现。
自11月中旬以来,A股出现了明显调整,成交量逐步萎缩,日成交额在1000万元以下的个股迅速增多。
12月22日,A股成交额不到1000万元的个股数量达到422只。从趋势来看,低成交量个股自11月以来正快速集中涌现,边缘化个股阵容不断扩大。Choice数据显示,11月1日A股仅有93只个股成交额低于1000万元,到11月30日扩充到263只,而到12月15日出现了304只个股成交额低于1000万元,到12月22日这个数字变大到422只。
海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表示,低成交量个股多数属于市值小于百亿元的小盘股,集中分布在机械、医药、化工等行业,这些股票普遍估值偏高,业绩差。
低成交量个股在全天交易中出现多次连续几分钟无成交的情况。整体来看,这些低成交量个股长期处于下跌趋势中,尽管一路下跌但估值依旧很高,多数股票的市盈率超过50倍。
今年以来小盘股资金流出明显,低股票成交量个股集中涌现,而蓝筹白马股吸纳了大量机构资金呈现出持续性上涨。嘉合基金权益投资总监姚春雷表示,这正是机构资金主导市场的重要特征。
他说:“市值越大的公司,机构持股比例越高,市值越小的公司,机构持股比例越小;估值越低的公司,机构持股比例越高,估值越高的公司,机构持股比例越低;近两年涨幅越大的公司,机构持股比例越高,跌幅越大的公司,机构持股比例越低。”
尽管长期以来A股被认为是散户资金主导的市场,并被冠以“换手率高、炒作性强、暴涨暴跌”等特征,但这种情况在近两年出现了明显改变。专家认为,近两年A股正在逐渐变为由机构投资者主导的市场,机构投资者的行为变化将明显引导市场趋势,A股散户化特征逐渐淡化。
Ⅳ 一只股票主力机构几家最合理
这个要根据股市和个股情况综合判断。一般来说,短线是轻仓操作时,市场底部重仓,中长线可以适当重仓。
经济衰退时空仓,经济复苏时满仓,经济衰退和繁荣时轻仓。
在实物交割到期之前,投资者可以根据市场状况和个人意愿,自愿决定买入或卖出期货合约。投资者做多或做空如果不以相同的交割月份和数量进行反向操作(卖出或买入),并持有期货合约,则被称为“持仓”。至于持仓量的算法,国内是这么算的。
(4)股票机构投资者占比多少合适扩展阅读:
持仓数量的增加意味着资金流入期货市场,反之,资金流出期货市场。对价格的影响要结合成交量来分析。建仓价和持仓价,可以看看。
1.成交量和持仓上涨,表明价格可能会继续上涨。
2.成交和持仓的量下降,价格上涨,说明价格短期内会上涨,很快会回落。
3.成交量增加,持仓量减少,价格上涨,说明价格马上会下跌。
持仓规则
1.满仓。即不低于90%;
2.持股数量不超过5股;
3.个股占比不超过60%。
4.不要碰商誉高的股票。
5.反转股票,不要碰到困境中的逆势股。
6.不要碰妖股。市盈率极高,看故事,不看业绩。
7.买股票一定要把股票池提前;
8.买股票,一定要写股票预测和分析;
9.买股票一定要设定底线。
主力持仓比例尽可能高吗?
主力持仓,意味着庄家经常在筹码的分布中留下一个低密集区。在大多数情况下,庄家并不急于在完成低筹资后拉高。即使是股价也应该故意回到低密集区的下方,因为这个区域基本上没有抛售压力,所有投资者都处于浅层状态,所以保护市场相对容易。
并不是说持仓越多越好,只有持仓这个阶段,如果主力刚好在集合完成后持有重仓,那么这个股票很可能会在市场上被拉高,这样的股票应该买的越多越好。如果主力被拉上来,就会面临减仓的问题。
主力的持仓化程度高,说明主力在这只股票上比较重,看不出这个是买还是卖。主力持仓总是从分散到集中,再到分散。主力强大后,需要减仓,减仓之后,时机合适需要加仓。
主力持仓的适当比例是多少?
1.如果一只股票被一家机构持有80%左右,那肯定是不好的情况。
2.如果被一两个机构持有,大概就是噩梦了。怎么出去是个大问题,散户很难盈利。
3.如果很多机构同时持有80%以上,那大概就是一潭死水了。没人愿意抬。但通常这样的股票是抗涨抗跌的。
所以持股比例高于一定水平,不是特别好。不可能想象越多越好。如果是小盘股,只要达到30%-40%,主力就可以拉这个股。
Ⅳ 股票主力占比是越高越好吗能否说说你的看法
股票主力净占比的含义是指主要力量所拥有的股份数与流通中的股份总数之比。例如,一只股票有4000万股流通,主力股中有2000万股,所以主力股的净持股比例为50%。因此,比率的比率越大的主要力量,这意味着主力有更多的筹码,控制盘的力量自然是更大的,相反,它意味着主要控制盘力量薄弱。机构持股比例越高,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好的方面是,股票机构持有的比例越高,概率表明股票质量越好,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机构持仓比例高,也说明该股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不好的一面是库存有洗盘的危害。
对于长线投资者来说,其实不必太关注这个指数,如果我们长期看多一只股票,那么就不关心短期的涨跌,如果过度追求短期利润,必然会造成频繁的操作,在股市的操作中,错误的数量就会越多,更多的你可能最终买了一整年,不如别人一个抱着不动赚多。
Ⅵ 企业的投资人持股比例为多少比较合适
最好在50%-60%才能在这家公司拥有话语权,但这个需要股东商议而定,不是你想要多少就要多少。
股东持股比例在什么情况下比较合适:
1、持股比例50%对50%的情况。
好多公司在设立时出于公平或者无私考虑,把持股比例设定为50%对50%。好处是,对于表决事项股东都有发言权,大家一致通过的事情,谁也没有意见;不好的是,一个股东不通过表决事项,公司就无法形成有效决议,出现僵持。
2、持股比例51%对49%的情况。
也有公司股东把持股比例设置成这样。名义上两个股东地位差不多,就差那1%,可实际上,根据公司法规定,很多事项是持半数表决权的股东同意就可以办的。差不多就是,持股49%的股东自己什么都决定不了,持股51%的股东几乎是什么事情都能做。
3、持股比例在34%以上的情况。
公司法对特别事项,有强制性的规定,要求必须有2/3以上表决权股东同意,方能有效。有些股东就比较放心,只需要占有34%股权就行,剩下的66%达不到2/3,也就是说我就做一个有权力的小股东,只要你大股东无权把公司解散就行。
资料扩展:
机构持股比例多少才是最好最适合的:
1、主要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种假如是流通股,多是最好的;二种假如是非流通股,少是最好的,没有解禁压力。
2、假如是大股东持股,相对的少是最好的,利于重组或者没有减持的要求。
3、假如是机构或者是基金等持有的股份,那么相对的多是最好的,可以除去基本面方面的顾虑。
4、一般来说,非大股东的流通股前十名持股,可以占到10%到20%,就已经是够多了。
5、机构持股的多少,有延迟性,一般来说可以看到持股情况的时间是要在报表公布的时候,所以要依据成交量的情况以及盘面股价走势来进行判断,避免误判。
6、总而言之,前十大股东的持股越少,那么就表明了这个个股没有机构没有主力,走势会弱很多。
7、主要要看的是持股的股东总人数以及人均持股的数量,一般来说股东越少越好,人均持股则越多越好,虽然不反映在前十大股东中,但说明筹码集中度高,主力往往潜伏其中。
Ⅶ 机构一般持仓多少比例容易拉高股价
事情可定。要看这支股票流通盘的大小,如果是小盘股的话主力控盘只要达到30%-40%完全可以拉动这支股票,如果要是大盘的话比例就相对要高一些至少要在50%-60%主力才能去拉动这支股票。
股价是指股票的交易价格,与股票的价值是相对的概念。股票价格的真实含义是企业资产的价值。
股价=每股收益x市盈率。
根据趋势理论,股价运动有三种变化趋势。
最主要的是股票的基本趋势。
即股价广泛或全面性上升或下降的变动情形。这种变动持续的时间通常为一年或一年以上,股价总升(降)的幅度超过20%。对投资者来说,基本趋势持续上升就形成了多头市场,持续下降就形成了空头市场。
股价运动的第二种趋势称为股价的次级趋势。
因为次级趋势经常与基本趋势的运动方向相反,并对其产生一定的牵制作用,因而也称为股价的修正趋势。这种趋势持续的时间从3周至数月不等,其股价上升或下降的幅度一般为股价基本趋势的1/3或2/3。
股价运动的第三种趋势称为短期趋势。
反映了股价在几天之内的变动情况。修正趋势通常由3个或3个以上的短期趋势所组成。
Ⅷ 机构持股占流通比例多少算好股票
机构占股票流通多少比例较好,没有一个绝对的数值。一般情况下,机构占股票流通比例越多,说明该股票的质地越好。但是机构占股票流通比例太多,也会压缩股价的上涨空间。机构占股票流通比例太低,则说明股票的质地可能就没那么好。但是如果公司经营改善,机构后续持续增持该股票,那么也会使后续的上涨空间增大。所以都是有利有弊。
拓展资料:
一、机构持股比例多少才是最好最适合的? 1、主要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种假如是流通股,多是最好的;二种假如是非流通股,少是最好的,没有解禁压力。 2、假如是大股东持股,相对的少是最好的,利于重组或者没有减持的要求。 3、假如是机构或者是基金等持有的股份,那么相对的多是最好的,可以除去基本面方面的顾虑。 4、一般来说,非大股东的流通股前十名持股,可以占到10%到20%,就已经是够多了。 5、机构持股的多少,有延迟性,一般来说可以看到持股情况的时间是要在报表公布的时候,所以要依据成交量的情况以及盘面股价走势来进行判断,避免误判。 6、总而言之,前十大股东的持股越少,那么就表明了这个个股没有机构没有主力,走势会弱很多。 7、主要要看的是持股的股东总人数以及人均持股的数量,一般来说股东越少越好,人均持股则越多越好,虽然不反映在前十大股东中,但说明筹码集中度高,主力往往潜伏其中。 二、机构持股比例高好还是低好? 所谓的机构投资者主要指的也就是一些金融机构,它具体的包括了一些保险公司、信用合作社、银行、投资信托公司、国家或团体设立的退休基金等组织。机构持仓就是我们常说的机构投资者买入股票并持有,一般来说相对较高是比较好的,因为机构信息优于散户持股集中度高利于控盘,也说明了企业吸引机构投资者有良好资质。 三、国家规定个人持股比例最高多少 没有限制。达到5%应履行要约收购义务。《证券法》第86条对于持股比例达到并超过5%应履行报告、公告义务 。持股比例上线没有特别规定,但中国证监会依法对个人投资者持股比例超过5%未及时予以信息披露的将会做出行政处罚, 可以看出,个人投资者持股比例超过5%是有监管约束的, 个人投资者持股比例最高的上限一定得合法合规。
Ⅸ 中国股市散户和机构的比例是多少
比例2:8左右。1,按人数:80%为散户,20%为机构。2,按资金:80%为机构,20%为散户。但机构总资金大大多于散户总资金。散户的资金,95%的少于50万。
一般法人持有市值比例常年高于60%,散户和机构投资者持有市值总和不到40%。对比散户和机构投资者,2011-2013年散户持有市值平均为20.7%,机构投资者平均为15.6%,散户持有市值高于机构投资者。即使只考虑持有市值在1000万以下的散户(这是严格意义上的散户),平均持有市值占比为18%,仍然高于机构投资者的15.6%。
机构和散户的区别是什么?
一、资金量的差异:散户资金量一般小;而机构资金量大。大的散户在资金具有规模后,往往也是团队操作,其实质也是机构。
二、从业人员素质差异:散户一般以个人为主,即使是合作也是松散合作关系或是简单的业务上指导。而机构是由专业人员组成的团队,分工具体,协调有法。
三、技术能力差异:由于人员的构成不同,二者在技术、专业知识上存在着很大差距。虽然一些散户(个人)经过专业学习,并在实战中积累了大量经验,但在决策和操作上与机构存在差距。
四、工具及机制差异:机构都配备了专业的软硬件设备,具有一套完善的研、选、建、打、拉、出机制;而散户几乎跟着感觉走,用金钱来买教训。
五、认识和决策的差距:散户个人决策往往随意性强,没有前期的调研、论证、考察,更没有讨论和团队分析,所在决策上存在盲目性和武断性,失误率就高,这都是以资金损失为代价。而机构的认识的决策是以计划性和战略性为前提的,失误率很低。更不会存在买顶,卖低的现象。而在散户中,这是很平常的事。
六、心理心态:机构根本不存在这一问题。这是散户最致命和弱点。为何机构能盈散户,靠的就是散户的自我失误。心理防线的崩溃。机构采取会议制,决策定完后修订和执行由专人进行,你不用去考虑盈亏,你只要按计划做就行了。所以做法一般不会能什么问题。而散户在战场中,受各种因素制约,尤其是盈亏的干扰,往往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即使做出正确的判断,在执行上也会动摇,这在降低了盈利能力。
七、操作方法不同:机构利用信息、专业知识、资金和人员等优势,作好市场调研、可行性分析、制定好战略计划,采用建仓滚打、拉升、打压等方法,逐步实现自已的利润。而散户只能凭自已判断跟风。
八、应对下跌等突变方式不同:散户机动灵活,一看不好就走人,这是散户唯一的优势,但散户又不肯用。机构要开会、碰头研究重新决策,来应对突变的形势,由于资金大、股份多,一时不能全部离场。
九、时间差异:机构由专业人员看盘、操盘,而散户不一定能天天盯盘。
十、在具体买卖中有以下差异:
一是选股方式不同:散户没有专业人员进行分析、调研,在选股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而且往往是听消息跟主力,往往不清楚价值和目标,挣钱高兴不舍得走,赔钱了砍仓,如此以往。尤其是经不住调整。而机构在专业人员作好调研后,经理会上经过比较分析后选定,一般不会出现太大问题。
二是建仓方式不同:机构在选好目标之后,开始有计划地建仓和控盘,一般是在下行中,和上马盘中建仓,并针对出现的问题不断加以修正。而散户则往往看涨了就追,看跌了就走。建仓缺少计划性和实际调查了解,哪怕是网上资料都很少研究分析,过于草率,岂有失误不高之理。
三是在盈利操作手法上不同:主力在操作上建基本仓,是主获利仓,后建滚动仓。采用高抛低吸的办法每日操作,一方面控制走向,另一方面降低成本,完成收益。散户另大多数一次建满仓,获得则舍不得出局,亏损则砍仓走人。
四是出货方式不同:主力一般用涨出货,因为仓位重在下跌逃跑出往往出不了货,而是一边上拉一边出货,或是控制位盘面进行出货,表现为盘面不跌调整态势,留下尾仓一气打下。而散户往往是买涨杀跌:在涨过程中追涨,在跌的过程中,砍仓。
五是交易方式不同:机构在买卖过程中,由于计划性强,往往采用提前挂单交易法,提前布好局,机动单随情况另加;而散户则是则是随时挂单,计划挂单少,灵活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