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主力排名 > 巴菲特说投资股票投资企业

巴菲特说投资股票投资企业

发布时间:2023-08-23 12:41:35

❶ “股神”巴菲特和芒格在股东大会说了些什么释放了哪些投资机遇

此次在股东大会上,巴菲特表达了目前股票市场上普遍存在的投机情绪,并认为比特币没有任何实际价值。巴菲特也说明自己对动视暴雪和新能源巨头雪佛兰等公司的股票都进行了大量增持。

巴菲特和芒果作为全球数一数二的投资企业家,在多年的选择当中,凭借自己的丰富经验,获得了大幅度的财富上涨和资金加持。此次的股东大会也是疫情之后难得一次的投资交流会,因此巴菲特在会上表达了很多他的相关想法。

巴菲特认为现在股票市场上普遍存在大量的投机情绪。

因为疫情期间限制了许多普通人的日常出行,线上的股票交易便在这种情况下逐步的热门起来。伴随着高频算法交易和新投资者入场的情况加剧,巴菲特认为目前的股票市场存在大量的投机情绪。巴菲特也并不希望别人模仿他前去挑选股票。虽然他自己经常因为挑中上涨的股票而受到称赞。他表示,2020年疫情引发股市大跌之际,他就因为错误的判断而没有出手抄底,从而错失了资产升值的机会。

❷ 巴菲特着名演讲:价值投资为什么能够持续战胜市场!

1、为什么巴菲特演讲是这个题目?因为本文从对价值投资最常见的攻击开始,攻击者认为有效市场理论存在,使得价值投资本身变成投飞镖游戏。其实巴菲特之所以能够找到好的投资标的,正是因为市场的失效,而市场之所以会失效,正是因为有效市场确实存在,这其实是哲学上黑格尔的辩证法,即任何一个“我”都同时天然的在向“非我”的属性演变中显出“我”的本质特征(Larry Lu注);

2、巴菲特举出了几个他所熟知的价值投资成功者——“如果你发现其中40家赢家全部来自奥马哈的一家十分独特的动物园。那么,你肯定会前往这家动物园找饲养员问个究竟”;

3、指出价值投资核心:追随格雷厄姆与多德的投资人只关心两个变量——价值与价格;

4、然后详细谈了9名投资人。请注意,他们的特点各不相同;

5、最后是价值投资的基本原则,可能是本文最重要内容。

每个价值投资人的投资业绩都来自于利用企业在股票市场的价格与其内在价值之间的差异——巴菲特

价值投资策略最终要归根于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的思想。1934年年底,他与戴维-多德(David Dodd)合作完成了他酝酿已久的《证券分析》(Security Analysis)。这部划时代的着作标志着证券分析业和价值投资思想的诞生。这本巨着在过去70年间共发行了五版,被誉为投资者的“圣经”。

纽约证券分析协会强调,格雷厄姆“对于投资的意义就像欧几里得对于几何学、达尔文对于生物进化论一样重要。格雷厄姆“给这座令人惊叹而为之却步的城市——股票市场绘制了第一张可以依赖的地图,他为价值投资奠定了方法论的基础,而在此之前,股票投资与赌博几乎毫无差别。价值投资没有格雷厄姆,就如同共产主义没有马克思--原则性将不复存在。”人们通常认为是格雷厄姆确立了证券分析的原则,所以格雷厄姆被尊称为现代证券分析之父。

1984年,在哥伦比亚大学纪念格雷厄姆与多德合着的《证券分析》出版50周年的庆祝活动中,巴菲特——这位格雷厄姆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投资课上唯一给了“A ”的最优秀的学生运行了一次演讲,他在演讲中回顾了50年来格雷厄姆的追随者们采用价值投资策略持续战胜市场的无可争议的事实,总结一下归纳出价值投资策略的精髓,在投资界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可以这样说,读懂了巴菲特的这篇演讲,就能够抓住价值投资的本质,弄清价值的内涵。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巴菲特这位当代最伟大的价值投资大师的演讲吧。

演讲正文:价值投资过时了吗?(By Warren Buffett 1984年)

格雷厄姆和多德“寻找价值相对于价格具有一个显着的安全边际”的证券分析方法难道已经过时了吗?许多教授在他们编写的大部头教科书中都作出后一论断,他们口口声声地宣称股票市场是有效的,也就是说股价反映了所有关于公司发展前景和经济状况的所有信息。这些理论家们声称,由于聪明的股票分析师利用了所有可获取的信息运行分析判断,从而使股价总是正确无误地保持在合理的水平,因此根本不存在价值被市场低估的股票。至于那些年复一年击败市场的投资者,只不过是类似彩票连续中奖的少数幸运儿。一位教授在他编写的当今十分流行的教科书中写道:“如果股价完全反映了所有可获取的信息,这些投资技巧将毫无用处。”

哈哈,也许如此。但我想向大家介绍一群年复一年击败标准普尔500股票指数的投资者,他们的经历无可辩驳地表明,那种认为他们持续战胜市场只是偶然事件的简单看法是很难成立的,我们必须深入探究其根本原因。之所以如此,一个关键事实是,这些股市大赢家我都非常熟悉,并很早就被公认为超级投资者,其中成名最晚的那位也在15年前就名扬一时。如果事实并非如此,我只是最近搜索了成千上万的投资记录,从中选出几个业绩优秀的人在此向各位介绍,那么,你听到此处就可以把我赶走了。我要补充说明的是,他们的投资业绩记录都已经过严格的审计。另外,我还要补充说明一下,我还认识许多选择这些投资管理人的客户,他们这些年来获得的投资收益与这些投资管理人公开的投资业绩记录完全相符。

全美抛硬币猜正反面大赛

在我们开始探究这些投资大师持续战胜市场之谜之前,我想先请在座各位跟我一起来观赏一场想象中的全美抛硬币猜正反面大赛。假设我们动员全美国 2.25亿人明天早上每人赌1美元,猜一下抛出的一个硬币落到地上是正面还是反面,赢家则可以从输家手中赢得1美元。每一天输家被淘汰出局,赢家则把所赢得的钱全部投入,作为第二天的赌注。经过十个早上的比赛,将大约有22万名美国人连续获胜,他们每人可赢得略微超过1,000美元的钱。

人类的虚荣心本性会使这群赢家们开始有些洋洋得意,尽管他们想尽可能表现得十分谦虚,但在鸡尾酒会上,为了吸引异性的好感,他们会吹嘘自己在抛硬币上如何技术高超,如何天才过人。

如果赢家从输家手里得到相应的赌注,再过十天,(将会有215位连续猜对20次硬币的正反面的赢家,通过这一系列较量)他们每个人用1美元赢得了100万美元之多。215个赢家赢得225个百万美元,这也意味着其他输家输掉了225百万美元。

这群刚刚成为百万富翁的大赢家们肯定会高兴到发昏,他们很可能会写一本书——“我如何每天只需工作30秒就在20天里用1美元赚到100万美元”。更有甚者,他们可能会在全国飞来飞去,参加各种抛硬币神奇技巧的研讨会,借机嘲笑那些满脸疑问的大学教授们:“如果这种事根本不可能发生,难道我们这215个大赢家是从天下掉下来的吗?”

对此,一些工商管理学院的教授可能会恼羞成怒,他们会不屑一顾地指出:即使是2.25亿只大猩猩参加同样的抛硬币比赛,结果毫无二致,只不过赢家是连续猜对20次的215只狂妄自大的大猩猩而已。但我对此却不敢苟同,在我下面所说的案例中的赢家们确实有一些明显的与众不同之处。我所说的案例如下:

(1) 参加比赛的2.25亿只猩猩大致像美国人口一样分布在全国各地;

(2) 经过20天比赛后,只剩下215位赢家;

(3) 如果你发现其中40家赢家全部来自奥马哈的一家十分独特的动物园。那么,你肯定会前往这家动物园找饲养员问个究竟:他们给猩猩喂的是什么食物,他们是否对这些猩猩运行过特殊的训练,这些猩猩在读些什么书,以及其他种种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换句话说,如果那些成功的赢家不同寻常地集中,你就会想弄明白到底是什么不同寻常的因素导致了赢家不同寻常地集中。

科学探索一般遵循完全相同的模式。如果你试图分析一种罕见的癌症的致病原因,比如每年在美国有1,500起病例,你发现其中400起发生在蒙大拿 (Montana)的几个矿区小镇上,你会非常仔细地研究当地的水质、感染病人的职业特征或者其他因素。因为你很清楚,一个面积很小的地区发生400起病例绝不可能是偶然的,你并不需要一开始就知道什么是致病原因,但你必须知道如何去寻找可能的致病原因。

格雷厄姆和多德价值投资部落

当然,我和各位一样认为,事实上,除了地理因素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会导致赢家非常地集中。除了地理因素以外,还有一种因素,我称之为智力因素。我想你会发现,在投资界为数众多的大赢家们却不成比例地全部来自于一个小小的智力部落——格雷厄姆和多德部落,这种赢家集中的现象根本无法用偶然性或随机性来解释,最终只能归因于这个与众不同的智力部落。

可能存在一些原因,使这种赢家非常集中的现象其实不过是件平凡小事。可能100个赢家只不过是简单地模仿一位非常令人信服的领导者的方法来猜测抛硬币的正反面,当领导者猜正面朝上时,100个追随者一起随声附和。如果这位领导者是最后胜出的215个赢家中的一员,那么,认为其中100个只会随声附和的人获胜是由于同样的智力因素的分析就变得毫无意义,你不过是把区区1个成功案例误认为是100个不同的成功案例。与此类似,假设你生活在一个家长强大统治下的社会中,为方便起见,假设每个美国家庭有10位成员。我们进一步假设家长的统治力非常强大,当2.25亿人第一天出门运行比赛时,每个家庭成员都唯父命是从,父亲怎么猜,家人就怎么猜。那么,在20天比赛结束后,你会发现215个赢家其实只不过是来自于21.5个不同的家庭。那些天真的家伙将会说, 这种情形表明猜硬币的成功原因可以用遗传因素的强大力量来解释。但这种说法其实毫无意义,因为这215位赢家们并非各不相同,其实真正的赢家是21.5个随机分布、各不相同的家庭。

我想要研究的这一群成功投资者,他们拥有一位共同的智力族长——本杰明﹒格雷厄姆。但是这些孩子长大离开这个智力家族后,却是根据非常不同的方法来运行投资的。他们居住在不同的地区,买卖不同的股票和企业,但他们总体的投资业绩绝非是因为他们根据族长的指示所作出完全相同的投资决策,族长只为他们供应了投资决策的思想理论,每位学生都以自己的独特方式来决定如何运用这种理论。

来自“格雷厄姆与多德部落”的投资者共同拥有的智力核心是:寻找企业整体的价值与代表该企业一小部分权益的股票市场价格之间的差异,实质上,他们利用了二者之间的差异,却毫不在意有效市场理论家们所关心的那些问题——股票应该在星期一还是星期二买进,在1月份还是7月份买进等等。简而言之,企业家收购企业的投资方式,正是追随格雷厄姆与多德的投资者在购买流通股票时所采用的投资方式——我十分怀疑有多少企业家会在收购决策中特别强调交易必须在一年中的某个特定月份或一周中的某个特定日子运行。如果企业整体收购在星期一或星期五运行没有任何差别,那么,我无法理解那些学究们为什么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研究代表该企业一小部分股权的股票交易时间的不同将会对投资业绩有什么影响。追随格雷厄姆与多德的投资者根本不会浪费精力去讨论什么Beta、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不同证券投资报酬率之间的协方差,他们对这些东西丝毫也不感兴趣。事实上,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甚至连这些名词的定义都搞不明白,追随格雷厄姆与多德的投资人只关心两个变量——价值与价格。

我总是惊奇地发现,如此众多的学术研究与技术分析臭味相投,他们关注的都是股票价格和数量行为。你能想象整体收购一家企业只是因为其价格在前两周明显上涨。当然,关于价格与数量因素的研究泛滥成灾的原因在于电脑的普及应用,电脑制造出了无穷无尽的关于股价和成交数量的数据,这些研究毫无必要,因为它们毫无用途,这些研究出现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大量的现成数据,而且学者们辛辛苦苦学会了玩弄数据的高深数学技巧。一旦人们掌握了那些技巧,不运用就会产生一种负罪感,即使这些技巧的运用根本没有任何作用甚至会有负作用。正如一位朋友所言,对于一个拿着斧子的人来说,什么东西看起来都像一颗钉子。

斯坦﹒波尔米塔(Stan Perlmeter)的投资业绩记录。他毕业于密西根大学艺术系,是波泽尔﹒雅各布斯(Bozell& Jacobs)广告公司的合伙人之一。我和他的办公室恰好位于奥马哈市的同一栋大楼。1965年,他发现我所从事的投资业比他从事的广告业前景更好,于是他离开了广告业。与李克﹒古瑞恩一样,斯坦﹒波尔米塔在五分钟之内就完全接受了价值投资理念。

斯坦﹒波尔米塔所持有的股票与沃特﹒斯科劳斯不同,也与比尔持有的股票不同,他们的投资记录表明,他们各自独立运行不同的股票投资,但斯坦﹒波尔米塔每一次买进股票都是由于他确信将来卖出所获得的回报高于他所支付的买入价格,这是他唯一考虑的因素。他既不关心公司季度盈利预测是多少,也不关心公司明年收益预测如何,他不在乎交易时间是星期几,也不关心任何机构的投资研究报告是如何评价这只股票的,他对股票价格动能(momentum)、成交量等指标也丝毫不感兴趣,他只关注一个问题:这个公司的价值是多少。

8、华盛顿邮报公司退休基金(the Washington Post Company’s Pension Fund)

投资业绩记录分别属于我参与的两家退休基金,它们并非是从我所参与的十几种退休基金中选择出来的,他是唯一两家我能够影响其投资决策的退休基金。在这两家基金中,我引导他们转变为价值导向的投资管理人,只有非常少数的基金是基于价值运行投资管理的。

表8是华盛顿邮报公司退休基金的投资业绩记录。几年之前,他们委托一家大型银行管理基金,后来我建议他们聘请以价值为导向的基金经理,这样能够使投资业绩更好。

正如你在投资记录中所看到的那样,从他们更换基金经理之后,其整体投资业绩在所有基金中一直名列前茅。华盛顿邮报公司要求基金经理人至少保持25%的资金投资于债券,而债券未必是基金经理人的投资选择。因此,我在表中也将其债券投资业绩包括在内,而这些数据表明他们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债券专业技巧,他们也从未这样吹嘘过自己,虽然有25%的资金投资于他们所不擅长的债券领域,从而拖累了他们的投资业绩,但其基金管理业绩水平仍然名列前一百名之内。华盛顿邮报公司退休基金的投资尽管并没有经过一个很长的市场低迷时期的考验,但仍然足以证明三位基金经理的许多投资决策并非后见之明。

9、FMC公司退休基金

投资业绩属于FMC公司退休基金,我本人没有管理过这家基金的一分钱,但我的确在1974年影响了他们的决策,说服他们选择以价值为导向的基金经理。在此之前,他们采取与其他大型企业相同的方式来选择基金经理。在他们转向价值投资策略之后,其投资业绩现在在贝克退休基金调查报告(the Becker survey of pension funds)中超越其他同等规模基金而名列第一。1983年时,该基金共有8位任职1年以上的基金经理,其中7位累积投资业绩超过标准普尔指数。在此期 间,FMC基金的实际业绩表现与基金平均业绩表现的净回报差额是2.43亿美元,FMC将此归功于他们与众不同的基金经理选择倾向,这些基金经理未必会是我个人中意的选择,但他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基于价值来选择股票。

以上这9项投资业绩记录都来自于格雷厄姆与多德部落的投资大赢家,我并非像事后诸葛亮那样以后见之明而从数千名投资者中挑选出这9个大赢家,也不是在朗读一群在中奖之前我根本不认识的彩票中奖者的名单。

多年之前,我就根据投资决策的架构选择出他们运行研究,我知道他们接受过什么样的投资教育,在接触中也多少了解他们的智力、品质和性格,非常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要知道,这群人往往被大家想当然地认为只承受了远低于平均水平的风险,请注意他们在股市疲弱年份的投资业绩记录。尽管他们的投资风格不同,但其投资态度却完全相同——购买的是企业而非股票。他们当中有些人有时会整体收购企业,但是他们更多的只是购买企业的一小部分权益。不论购买企业的整体还是购买企业的一小部分权益,他们所持的态度都是完全相同的。他们中的有些人的投资组合中有几十种股票,有些人则集中于少数几只股票,但是每个人的投资业绩都来自于利用企业股票市场价格与其内在价值之间的差异。

价值投资风险更小却收益更高

我确信股票市场中存在着许多无效的现象,这些“格雷厄姆与多德部落”的投资人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他们利用市场无效性所产生的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差异。在华尔街上,股价会受到羊群效应的巨大影响,当最情绪化、最贪婪的或最沮丧的人决定股价的高低时,所谓市场价格是理性的说法很难令人信服。事实上,市场价格经常是荒谬愚蠢的。

在价值投资中却恰恰相反。如果你以60美分买进1美元的纸币,其风险大于以40美分买进1美元的纸币,可是后者的预期报酬却更高。基于价值构造的投资组合,风险更小,预期报酬却高得多。

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1973年,华盛顿邮报公司总市值为8,000万美元,那时任何一天你都可以将其资产卖给十位买家中的任何一位,而且价格不会低于4亿美元,甚至还会更高,该公司拥有华盛顿邮报、新闻周刊以及几家市场地位举足轻重的电视台,这些资产现在的市场价值高达20亿美元,因此,愿意支付4亿美元的买家并非疯狂之举。

现在股价如果继续下跌,公司市值从8,000万美元跌到4,000万美元,其Beta值也会相应地上升。对于用Beta值衡量风险的人来说,价格跌得越低,意味着风险变得越大。这真是仙境中的爱莉丝一般的人间神话,我永远无法了解为什么用4,000万美元会比用8,000万美元购买价值4亿美元的风险更高,事实上,如果你能够买进好几只价值被严重低估的股票,而且精通公司估值,那么,以8,000万美元买入价值4亿美元的资产,特别是分别以800万美元的价格买进10种价值4,000万美元的资产,基本上是毫无风险的。因为你本人无法亲自管理4亿美元的资产,所以,你希望并确信能够找到诚实并且能干的管理者共同来管理公司,这并非一件困难之事。

与此同时,你必须具有相应的知识,使你能够大致准确地评估企业的内在价值。你并不需要非常精确的评估数值,你所需要的就是格雷厄姆所说的价值大大超出价格所形成的安全边际。你不必试图以8,00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价值8,300万美元的企业,你要让自己拥有一个很大的安全边际。当你建造桥梁时,你会确保这座桥能够承受3万磅的载重量,但你只准许载重1万磅的卡车通过。在投资中,你也应该遵循相同的安全边际原则。

价值投资将继续长期战胜市场

你们当中的也许是那些商业头脑比较发达的人会怀疑我这番高谈阔论的动机何在,让更多的人转向价值投资必然会使价格与价值的差距更小,这会让我自己的投资获得的机会更少。我只能告诉你,早在50年前本格雷厄姆与多德写出《证券分析》一书时,价值投资策略就公之于众了,但我实践价值投资长达35年,却从没有发现任何大众转向价值投资的趋势,似乎人类有某种把本来简单的事情变得更加复杂的顽固本性。船舶将永远环绕地球航行,但相信地球平面理论的社会(the Flat Earth Society)仍旧繁荣昌盛。在股票市场中,价格与价值之间仍将继续保持着很大的差距,那些信奉格雷厄姆与多德价值投资策略的投资人仍将继续取得巨大的成功。

❸ 解读《巴菲特之道》:巴菲特的股神进阶之路和投资方法

在投资人心中,巴菲特是神一样的存在,和他吃一顿饭要花300多万美元,而饭本身只值100美元。

为什么巴菲特投资这么厉害呢?他有什么秘诀吗?

为了解开巴菲特投资之谜,国内外出版了数百本书籍。其中,这本《巴菲特之道》被公认为总结巴菲特投资思想最好的书。

本书认为,普通人使用巴菲特的方法,或许不一定能成为亿万富翁,但一定能提高自己的投资水平,成为更好的投资者。

先讲第一个重点,股神之路。

巴菲特是怎么成为股神的?巴菲特之所以能成为巴菲特,主要因为3个人:格雷厄姆、费雪、芒格。

巴菲特11岁就开始买股票,他看了很多关于股票的书,也画过股票K线图,但几年下来,水平跟普通小股民还是差不多,依然赚不到钱,直到他遇见了格雷厄姆。

格雷厄姆是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老师,也是证券分析行业的开山祖师。他写了两本书,《证券分析》和《聪明的投资者》,巴菲特看完这两本书深受启发,于是巴菲特就申请了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投身格雷厄姆门下系统学习投资理论。

格雷厄姆主要教会了巴菲特什么呢?主要有三点:一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二是安全边际,就是打折买股票;三是正确看待股价波动。

第一点,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年轻时的巴菲特跟大部分股民一样,认为股票不过就是一张有价格的交易纸片。这种认知让巴菲特追涨杀跌,不但搞得自己身心疲惫还被股市割了韭菜。遇到格雷厄姆之后,他开始认识到,股票的背后是实实在在的公司。不论是买入100%的股票,还是只买入1股,代表的都是公司相应的份额。每股都对应着公司相应的净资产、利润和分红的权利等。于是巴菲特从买股票只看价格进化到了买股票主要看公司的财务情况。

第二点,安全边际,打折买股票。格雷厄姆买股票的时候会先计算出股票的内在价值,主要是每股净资产,然后打个7折去买。比如通过计算发现一家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是10元,当价格低于7元的时候,格雷厄姆就会买入。这样做的好处是就算看错了,也不容易亏损,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第三点,正确看待股价的波动。格雷厄姆创造了一个寓言人物,叫市场先生。市场先生每天都会来到投资者门口,给股票报个价格。可他情绪很不稳定,有时乐观,有时悲观,所以报价时高时低。可股票代表的企业,真实价值并不会大起大落。投资者要做的就是始终保持理性,无视或者利用市场先生的报价。当市场先生的报价大幅低于公司的内在价值时,买入;当市场先生的报价高于内在价值时,卖出。不符合这两个条件时,无视价格波动。

靠着这三点,巴菲特早期的投资生涯非常顺利,他的私募基金发展得非常快。30出头巴菲特就成了千万富翁。从购买力来看,巴菲特30多岁时的身价就有现在的10多亿人民币了。

但是随着资金的增长,巴菲特发现了格雷厄姆方法带来的问题。通过格雷厄姆方法打折买到的公司基本都是烂公司,这些烂公司常常搞的巴菲特焦头烂额。巴菲特虽然投资烂公司赚到了很多钱,但是赚得很累,甚至还差点坏了自己的名声。

费雪跟格雷厄姆的投资风格完全不一样,格雷厄姆喜欢好价格,费雪喜欢好公司。格雷厄姆愿意用好价格买烂公司,而费费愿意用合适的价格买好公司。

打个比方,格雷厄姆是用五毛钱去买现在值一块钱的东西,而费雪则是花一块钱去买几年后值十块钱的东西。

费雪的好公司有两个要点:一是好生意,二是好的管理层。

费雪特别看重一个企业的竞争壁垒,后来巴菲特把这个竞争壁垒发展成了“护城河”。

巴菲特很早就接触并认同了费雪的理论,但在投资风格上完全是格雷厄姆风,因为格雷厄姆的方法在早期让巴菲特赚了很多钱。每个人都有成功的路径依赖问题,巴菲特也不例外,真正让巴菲特在投资行为上做出改变的人是芒格。

芒格认为:为一家伟大的公司支付合理的价格,胜过为一家平庸的公司支付便宜的价格。

在芒格的推动下,巴菲特走出了格雷厄姆理论框架的束缚。1971年,芒格说服巴菲特买入了喜诗糖果,出价是净资产的2.5倍。要是以前,高于净资产1倍的价格,巴菲特打死都不会买,这是巴菲特投资生涯中第一次为品质买单。喜诗糖果后来成为巴菲特最成功的投资案例之一,他至今还持有这家公司。

下面讲第二个重点:投资方法。

巴菲特是怎么选股票的呢?巴菲特虽然绰号“股神”,但其实他并不会炒股,而是投资公司。他进行投资决策时,分析的是企业,而不去分析市场、宏观经济和股票。

巴菲特挑选“好公司”有3大标准:一是好生意,二是好高管,三是好价格。

好生意,也就是商业模式要好。

好生意有三个特点:一是生意模式简单,一看就懂;二是经营 历史 持续稳定;三是长期前景清晰可见。好生意需要有宽广的“护城河”。

比如说可口可乐,过去一百年它在卖可乐,未来一百年大概率还是在卖可乐。只要未来全世界的人依然还喝可乐,可口可乐的利润率依然会比较高。这样的生意就是好生意。

好高管,也就是核心管理人员要好。

巴菲特曾说过,他喜欢买那种傻子都能经营的生意,但他从来没有买过傻子经营的生意。傻子都能经营的生意说明商业模式好,但是如果由好的管理人员来经营,就可能创造奇迹。

那怎么才算是好高管呢?巴菲特认为,最好的高管应站在公司主人的角度去思考和行动,最大化股东的利益。巴菲特认为好高管有3个特点:理性、坦诚、独立思考。

理性就是能高效配置资源,坦诚就是不仅能报喜也能报忧、承认错误和失败,独立思考就是能不从众、不跟风。

那如何判断高管到底做得好不好呢?

巴菲特提供了一些小窍门:你可以翻翻这家公司过去几年的年报,尤其是仔细阅读管理层所说的未来策略,对照现实看看有没有说到做到。除此之外,就是去查看财务数据。

财务数据是评判“好公司”的关键要素,从财务上看,对股东的回报好不好?

看财务数据,主要看什么呢?先看公司赚不赚钱。

再看公司赚了钱是不是回报给投资者了。

公司管理层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赚了钱怎么分。不管是给员工加工资,还是用于研发或是投资,你没有发给股东的那部分利润,留在公司是要增值的,否则就是对投资者不负责任。

选出了符合好生意、好高管的公司,还要看看是不是好价格?好价格,也就是股价是不是大幅低于内在价值。

巴菲特投资可口可乐的时候,市值约150亿美元,而它的真实价值在200亿到480亿之间,以最保守的估计,巴菲特买可口可乐的股票,也只是用了七折的价格。后来可口可乐10年涨了10倍,成了巴菲特投资案例中的经典。

选出来了好公司以后,巴菲特如何买卖呢?

在具体买卖股票的时候,巴菲特坚守两个基本原则:能力圈原则和集中投资原则。

能力圈原则是指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做投资。能力圈以外的公司,再好也不买。

其实巴菲特也买过能力圈以外的公司,比如他在2018年割肉清仓了IBM这只股票,并且在多个场合亲口认错。这恰恰反证,即使是股神走出能力圈,也会失败。

集中投资原则指抓住好机会下重注。好公司不多,好公司的好价格更少。轻易不要买股票,但是一旦有绝佳机会出现就要尽量多买。借用巴菲特的比喻就是,本来该用大盆接钱,就别去用一个小勺子。

在2018年,巴菲特控制的资金多达近2000亿美元,而其中三分之二,都集中在五只股票上。

到这里,这本书的精华我们就分享完了。我们再来总结一下。

第一点是巴菲特的股神之路。巴菲特主要受到三个人的影响,分别是:格雷厄姆、费雪、芒格。他从格雷厄姆那里学到了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思想,从费雪那里学到了投资好公司的重要性,并在芒格的推动下开始买进好公司;第二点是巴菲特的投资方法。巴菲特选择好公司的3个标准:好生意,好高管,好价格。买卖股票的两个原则:能力圈原则和集中投资原则。

❹ 巴菲特股票投资策略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巴菲特带来的一些投资理财建议。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到更多投资理财的漏洞,让自己的理财更加顺畅。

1973年,巴菲特以不到企业价值四分之一的价格买入了《华盛顿邮报》的股票。计算价格/价值比不需要非凡的洞察力。大部分证券分析师,媒体经纪人,媒体管理员应该是一样的。可以估算《华盛顿邮报》的内在价值在4-5亿美元之间。而且大家在市场上可以看到,它当时在股市上的市值只有1亿美元,价格明显低于其价值。巴菲特的优势在于,他从格雷厄姆那里学到了成功投资的关键是在一家公司的市场价格远低于其价值时买入该公司。

这就是着名的“安全边际原理”。该理举裤论认为,在一项投资中,如果支付的价格不能明显低于提供的价值,那么就不应该进行投资。

所有真正的投资都必须建立在对价格和价值关系的评估之上。那些不比较价格和价值的策略,根本不是投资,而是投机。投机只是希望股价上涨,而不是建立在“付出的价格低于得到的价值”的想法上。

圆圈原则也是格雷厄姆和巴菲特智慧投资思维的三大支柱之一。原则是投资者只需要关注自己能了解的公司和你了解的公司。

其实这是在告诉我们:不懂的东西不要碰,先学再碰。没有人生来就是专家。今天的专家和昨天的你一样平凡。

巴菲特曾说,“低迷的股市对我们来说是好事。

一方面,它使我们能够以更低的价格收购整个公司;

其次,低迷的市场使我们的保险公司更容易以有吸引力的价格购买一些优秀公司的股票,包括我们已经持有一些股份的公司;

再次,一些优秀的公司,比如可口可乐,会继续回购自己的股票,所以他们和我们可以用更便宜的价格买入股票。"

巴菲特注意到了他的导师费希尔的建议,即一家公司应该提供像餐馆一样的菜单,以吸引具有某种口味的顾客。伯克希尔提供的长期“菜单”强调日交易活动的成本会损害长期投资结果。

巴菲特曾说,“我们非常愿意持有任何股票,持有期是永远的,只要公司的资产回报前景令人满意,管理层有能力、诚实,市场没有被高估。”

回忆1988年伯克希尔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时,巴菲特对公司指定的交易经纪人吉米麦奎尔(Jimmy McGuire)说,“如果你买了股票之后还要等两年才能卖出,我想你会取得巨大的成正升简功。”

第五,对于普通投资者,巴菲特曾建议:“很简单。投资指数基金。这是一条阳光大道,允许你投资伟大的美国公司。你不必像购买公募基金那样向基金经理支付高额管理费。你一直持有这些伟大公司的股票,长期来看,你会赢。”

是真的。从1950年到2000年,标准普尔500指数。标普指数只有12年亏损,其余38年均盈利。以先锋基金为例。它发行于1928年。尽管形势跌宕起伏,但75年来其年均收益一直保持在12%左右。

选取1970年到1980年最赚钱的200家公司,做个表,看看从那以后有多少家公司能够保持15%的每股收益增长率。你会发现很少有公司能达到这个标准。

综上所述,要遵循“安全边际效用理论”和能力圈的原则,在市场低迷的时候买入,坚持长期投资理财,买入费率较低的指数基金。

相关问答:

相关问答:巴菲特是用一种什么样的理念进行理财投资的?

巴菲特股东大会向私募股权基金开炮

长期以来一直抨击对冲基金行业收取高额费用的沃伦?巴菲特 ,加大了对私募股权公司的批评力度,因为这些公司近年来筹集了创纪录的原始资金。

在周六的伯克希尔股东年会上,巴菲特说:"我们已经看到许多来自私募股权基金的失败教训,它们的回报率实际上并没有按笑高照我认为诚实的方式计算。"

他还表示如果他管理的是一家养老基金,会非常谨慎地对待提供给自己的资金。

巴菲特一贯抨击资产管理公司收取高昂的管理费,并收取表现费,而这些收益有时并不优于整个市场。 私募股权公司寻找杠杆收购公司的存在,也使巴菲特近年来更难为伯克希尔寻找大型收购。

他还表示自己的公司永远不会接触私募基金。

内部回报率是衡量大多数基金业绩的指标

巴菲特和伯克希尔副董事长查尔斯 · 芒格批评了一些私募股权公司的表现。巴菲特表示,公司收取管理费时,将把存放在短期国库券中等待动用的资金包括在内,但在计算所谓的内部回报率时,又故意不包括在内。

企查查:巴菲特在香港的公司

巴菲特表示:"如果你长期持有美国国债,它们的回报看上去会更好。但实际上没有看上去那么好。"

芒格将这种做法描述为"撒一点谎来赚钱"。他补充称,许多养老基金选择私募基金,是因为它们不必像经济低迷时期那样大幅降低资产价值。他表示,这是"一个愚蠢的购买理由"。

巴菲特此前曾批评过私募股权基金背负债务的做法,他在2014年致股东的信中表示,当人们希望出售自己的业务时,伯克希尔会提供另一个更为永久的买家。他上周六承认,杠杆投资在良好环境下的表现将优于其它投资,但他以1998年对冲基金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的破产为例,说明了这种下行趋势。

尽管一些人认为,伯克希尔通过利用保险业务的现金流进行收购,已经植入了杠杆作用,但巴菲特表示,他不会在追逐交易中增加债务。

"保护债券持有人的契约确实恶化了,"巴菲特表示,"我不会对所谓的另类投资感到兴奋。"

旗下基金万亿规模狂常做空,酷爱股票回购操作

坐拥超过1140亿美元现金储备的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基金会,在第一季度购买了更多的自己的股票。

这家总部位于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的企业集团回购了价值17亿美元的股票,该公司股价在第一季度出现下跌。这比伯克希尔公司去年放松回购政策后花费的13亿美元还要多。伯克希尔公司历来倾向于将现金用于股票收购。

巴菲特一直在为更多股票回购的可能性做准备,在他6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他基本上都避免回购股票。随着伯克希尔成长为一个市值7390亿美元的庞然大物,这位亿万富翁投资者发现很难找到能够推动公司发展的有吸引力的交易。

巴菲特越老越谨慎

巴菲特在公司年会上说,按照目前的股价,"我们觉得可以买下它,但我们不会偏执于买下它。"如果巴菲特认为股票的售价比实际价值低25%或30%,他就会花费大量资金买入。

由于美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伯克希尔庞大的制造和服务公司网络产生了更多的利润,即使有了回购,现金回报和美国国债在第一季度也攀升了2%,达到1142亿美元。

尽管过多的现金是一个问题,但它也影响了巴菲特超越大盘的努力。过去10年,伯克希尔股票的总回报率落后于标准普尔500指数。

不断增长的现金储备可能会在股东大会上引发对巴菲特交易前景的质疑。这场在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举行的年度盛会上,这位亿万富翁花了数小时回答投资者提出的各种问题,从公司战略、接班问题到政治和人生课。

巴菲特在会议上回答第一个问题时说,公司现金储备的规模不会改变他的股票回购方式。

巴菲特表示:“当我们认为该公司的内在价值低于保守估计时,我们就会买入。现在内在价值不是一个具体的点,它可能是我脑海中的一个范围,可能有10%的区间。"

巴菲特本周表明,他仍然可以找到独特的机会。

在美国银行的帮助下,伯克希尔同意向西方石油公司投资100亿美元。这笔交易取决于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能否赢得收购阿纳达科石油公司的战斗,它将为伯克希尔提供优先股和认股权证。

除了自己的股票,伯克希尔在第一季度是股票净卖家,销售和赎回总额为20.6亿美元,而购买总额为15.3亿美元。

该公司在苹果公司的股份价值攀升至485亿美元,这家科技巨头的股价在第一季度上涨了20%。

苹果公司是巴菲特投资的为数不多的科技公司

该季度营业利润增长5% ,达到55.6亿美元,得益于其铁路、能源、制造业和零售业务的收益。受到严冬天气和洪水的严重影响,铁路公司的收入仍然增长了9.4% ,部分原因是车的价格上涨。

尽管伯克希尔的保险业务报告了更好的投资业绩,但承保收入下滑了4.4% 。 这是由于再保险业务的净亏损所造成的,这些亏损是由于预计负债的增加和伯克希尔集团的暴跌所造成的。

后巴菲特时代,无人接班?

伯克希尔的年度股东大会经常会提出一些问题,关于接替首席执行官巴菲特的人选问题所面临的挑战。

今年,投资者看到了潜在的候选人。

当被问及有关继承人的问题时,巴菲特指出,副手格雷格?阿贝尔和阿吉特?贾恩在场,可以回答问题。两人最终回答了许多关于能源投资和保险的问题。

88岁的巴菲特和95岁的副董事长查理 · 芒格在超过5个小时的提问和回答中仍然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发言时间,而且两人都没有表现出想要退出他们在这个庞大的企业集团中所扮演的角色的意思。

但这些副手的露面让股东们对去年直接监管公司主要运营部门的两位高管有了一些了解。

巴菲特告诉股东:“事实上,查理和我都害怕自己看起来很糟糕,那些家伙比我们强。他们对企业更加了解,迄今为止他们的工作更加努力,在这次会议上,你绝对可以向他们提出问题。”

巴菲特和芒格经常回答他们在投资和管理公司方面的核心哲学,而阿贝尔和贾恩则提供了一些更实际的细节。56岁的阿贝尔列出了公司清洁能源计划的时间表,以及公司在爱荷华州的竞争力,而67岁的贾恩则滔滔不绝地讲述了伯克希尔与其主要竞争对手进步公司在利润指标上的比较。

阿贝尔掌管着伯克希尔所有的非保险业务,由于他年纪较轻,职权范围更广,人们认为他更有可能成为 CEO 的继任者。 巴菲特曾多次表示,贾恩为股东赚到的钱可能比他自己还多。

巴菲特周六表示,投资副手特德?韦斯切勒和托德?库姆斯不会回答提问,因为他不希望这两人泄露任何秘密。有意思的是,一位股东向这两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巴菲特反而回答了。

智客君认为巴菲特能够干到100岁,你们怎么看?

❺ 巴菲特称还没退休计划,他对投资股票有哪些不同的看法

巴菲特对于投资股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不同的看法:要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投资、投资股票其实就是价值投资以及一定要设置止盈线。

巴菲特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是因为巴菲特拥有着属于自己的一套投资理念与方法,巴菲特被大家称作为股神,在投资公司的过程当中会对一家公司进行综合方面的考察。伯克希尔哈萨维公司之所以能够获得现如今的发展,就是因为巴菲特独特的投资,才能让这家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获得非常高的知名度。

要在自己熟悉的领域进行投资。

这一点其实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对于我们熟悉的领域能够拥有更多的了解,相反我们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投资,会让我们出现更多的亏损的。这其实也是巴菲特取得成功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巴菲特一直在不断的研究每一个行业,所以才能够在各个行业取得非常不错的成就。

投资股票其实就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合,只要三个条件都满足了,那么就能够获得一定的收益的,必须要掌握正确的投资理念才能够获得收益。

❻ 巴菲特:价值投资的典范;A股有大批优质公司,同样适合长期投资

巴菲特在1984年的演讲当中讲述了价值投资成功是否是幸存者偏差的问题。他当时就讲过,在猴子掷飞镖的 游戏 中,如果你发现,成功的猴子都来源于同一个动物园的话,说明这种成功就并非偶然。

巴菲特列举了一批投资者,他们年复一年地取得比标普500更好的投资成果,这些人的投资风格很不一样,但在思想上有一点是共同的, 他们在购买公司,而不是股票 ,他们是根据公司的内在价值与其市值之间的差异来获得投资收益的。

统计显示, 价值因子在全球的市场都有显着的正向效应,这是被长期检验出来的,所以它是符合一个很长的时间和一个大的概率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这么做的,像索罗斯的方式只有他做得出来,没有其他人能够重复他的这个方法,他或许是非常伟大的,但是这个方法不一定可以复制,因为它不能被一群人重复出来。

不是说价值投资是多么了不起,恰恰是因为它是 大概率、可重复和可持续的 ,能被一批人都重复出来,所以它是有效的,如果只是单个人能重复出来,可能就很难说了,它不一定是一个大概率的事情。

在中国市场上也是这样的,回溯检测可以发现,即使是最简单的用低估值的价值投资者也是非常有效的,你会发现长期用这种策略投下去,也是比较能够积累起超额收益的。

为什么在中国做价值投资有效? 其实刚才说了一点,投的是企业而不是股票,最基础的一点就是市场上存在一批优质的上市公司,能够不断地靠业绩的增长推动股价上涨,而这批优质公司的存在,是适合做价值投资的基础。

我简单讲一下A股的投资风格,一些市场特征:比如,中小投资者参与比例非常高,近年来散户的参与比例有所下降,但整体还是非常高的,相对于海外成熟市场,A股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

估值一直处于较高位置,因为投资者结构的差异和存在壳价值等因素 ,A股很多公司普遍存在跌不透的现象,小盘股以及一些极差股特别明显。此外,以AH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为例,绝大多数公司A股相对于H股有非常明显的溢价,大概90%以上的公司,都比港股要贵。

市场波动比较大,羊群效应非常明显,散户化和情绪化的特点其实非常明显 ,还有大家经常讲的牛短熊长,牛市持续的时间短,但是斜率非常高,尤其是牛市一来,各种乐观的言论都非常非常多,大多数投资者以博弈和趋势投资为主,换手率普遍会比较高一些,业绩波动也比较大。

散户其实在整个博弈当中是处于劣势的,大量的散户存在是这种赚钱模式得以盛行的基础,突然涨,或者股票特别的热门,大家一起追进去。大部分机构也是以短期和相对业绩为主的考核方式,导致很多机构投资者很难去做价值投资,因为每年都排名。

短期排名,对于投资其实不是那么有利的一个机制。客观上会造成很多人为了短期排名去赌,很容易造成偏科,赌哪个板块,它就涨幅特别巨大,这种短期的排名是没什么意义的, 如果大家要真要去看排名,我建议大家拿3年到5年以上的维度去看

站在上市公司角度看,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很多其实有一些不够完善,一些企业天然存在所有者缺位的现象,或者经营层的激励不足,经营者和股东的利益诉求不一致,甚至有时候相悖。此外,一些上市公司的资本回报是不够的,价值创造也不够明显。

很多上市公司都是以做大规模为目标,不重视资本回报,这种现象不仅仅在国企,在民营企业很普遍,这是什么意思呢?比如他去做一个企业,你想当这个企业的股东,他本身做的生意是A,A生意其实很赚钱,一年赚20%。结果到了明年,他跟你说要去投另外一个生意,很多公司的老板普遍都有这么一个倾向,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做了A,觉得B也能做,其实这个B可能只有10%的回报。他会跟你说对不起我要增发,你们再给我点钱。作为股东你当然想他把A生意20%的回报做得更好一点,但是他却想要规模要做大。这是很多企业特有的现象,他每年不管生意的回报好不好,就想要做增长、做规模给你看,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此外,A股整体比较重融资而轻分红,在国外可以看到有公司借了钱来分红或者借了钱回购股票,在A股上市一融资它就有业绩,不融资就没业绩。还有比较轻分红,整体的ROE水平和分红回报率跟成熟市场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整体来看,第一个由于A股的这种估值比较高,整体上市公司的资本回报又不够高,适合价值投资的标的其实不太多。第二个由于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存在一些缺陷,上市公司本身回报股东的意识不是特别强,在投资回报明显下降的情况下也不会回报股东,从而产生比海外市场更多的价值陷阱。第三个市场的不成熟导致比较巨幅的波动,这种波动实际上为价值投资者提供了机会,但是另外一方面它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去支撑。

❼ 为什么巴菲特说:“要把钱投入到股市里”

大家都知道,巴菲特在50岁之前,其实财富并没有多少,连1个亿这样的小目标都没达到,但是,他在50岁之后,财富却得到了大量的聚集,所拥有的财富达到了几千亿美元。

有人问巴菲特他财富增长的秘诀是什么,巴菲特说,秘诀就是投资开始的时间越早越好,而且应该把个人50%的资金投入到股市。

那么,对于我们大多数普通人来说,真的应该趁早开始投资理财,而且还要把50%的个人资金投入到股市中吗?

01 养老成本越来越高的背景下,越早投资将成为必然

巴菲特所说的话,在现在看来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你知道了现在一个人养老所需要多少钱,那么也就不会奇怪为何需要趁早开始投资了。

现在新生人口出生率下降,传统养老的方式,是工作的上班族,缴纳养老金,来养活当前的老人。简单说,就是80、90后缴纳的养老金,给当前的50后退休老人们用;而80后、90后退休的时候,可能就是2020、2030后缴纳的养老金来养活。

但是现在看到的趋势,是80后、90后人口是最多的,00后比90后少,10后比00后少。那很有可能20后也比10后少。

原来是3个工作人口养活一个老人,可能未来就是1-2个工作人口,养活一个老人。那压力可想而知。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一个人养老需要多少钱?

之前,某宝和某基金公司,做过一个问卷:觉得攒够多少钱,可以满足自己退休养老的生活呢?大部分人,给出来的数字,平均数是150万。

那150万够不够呢?答案是只够三线城市的开销,比如某三线城市,城镇居民202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大约是40000元。

那150万如果做好投资理财,每年从收益提取5至7万,勉强覆盖普通人的开销,但是如果换成北上广深等一线或二线城市,那就不太够了,因为消费水平更高。

所以,在现在这样的万丈高楼平地起,养老还得靠自己的背景下,尽早投资将会成为未来财富增值的必然,这里的尽早投资,并不完全指金融投资,还包括自我投资。

很多人之所以一辈子碌碌无为,一辈子也没有实现过什么大富大贵,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危机意识,而且在年轻的时候,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投资思维。

如果能更早的开始投资,尽早地掌握投资技巧,才可以让你和你的家庭资产,更早的走上复利增值的路线。

02 你越早投资,犯错的成本越低,财富自由的时间越快

无论是股市投资、基金投资、其它实体投资,只要是投资和理财,你都需要有自己的交易系统,不然你凭运气赚来的钱,最后也会靠实力亏回去。

就拿炒股来说,炒股就像学游泳,无论讲了多少大道理,不下水是不行的。游泳是在呛水和不断摸索实践中学会的,不是讲道理讲会的。

所以投资也一定要懂得亲自下水实践,只有自己尝试了,犯错了,才能丛中一点一点的成长为高手,才能开始有相对稳定盈利。

在一轮的完整牛熊市里,你会因为无知而亏损,也会会因为膨胀而亏损,这是正常的。但是经历过后,你必须了解股市的规律,必须了解自己错在哪里,甚至必须开始制定自己的投资策略。

并且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会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统,并且总结出一套可行有效,适合自己的交易策略。如果不能做到这些,那么还需要经历下一轮的完整牛熊市,在里面继续磨炼。

最终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投资者,很可能你会经历至少3至5轮的完整牛熊市,以一轮完整牛熊市5年来计算的话,那么就是15至25年的时间。

所以,巴菲特说告诫大家投资开始的时间越早越好,其实并不是要你无脑拿出大半存款冲进股市去冒险,主要意思是你越早投资理财,你犯错的成本越低,获得成功,甚至是财富自由的可能才越快,但前提是你需要先学习,让你的认知配得上你的财富。

阅读全文

与巴菲特说投资股票投资企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中期股票市场地位 浏览:769
浦发银行个人股票分析论文 浏览:722
招行e招贷投资股票 浏览:613
股票软件打开不显示涨幅 浏览:487
杆炒股票来大牛证券 浏览:796
股票美金账户需要几天 浏览:71
股票退市了钱还能退回来吗 浏览:537
股票有有效的指标 浏览:744
全球金融股票指数APP 浏览:480
股票市值是净资产多少倍好 浏览:687
股票着名投资理论 浏览:780
股票软件日线 浏览:789
中国股票如何买空 浏览:877
股票投资收入算利润吗 浏览:500
股票证券账号被挂起 浏览:579
涨停的股票买不进去 浏览:814
市净率对哪些股票有投资价值 浏览:853
股票投资需要掌握哪些 浏览:212
风险投资基金可以做股票吗 浏览:250
基金走势与重仓股票的关系 浏览: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