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巴菲特最成功的一次投资经历是什么
巴菲特的投资始于12年前。沃伦-巴菲特的子公司中美公司以每股8港币的价格购买了2.25亿股比亚迪的港股。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虽然比亚迪的股价没有上涨多少,但巴菲特从未出售。价值投资是巴菲特赖以生存的基础,尽可能长时间地持有一只股票是他的口头禅。
不得不说,巴菲特在投资策略上的转变,幸运地搭上了苹果的股价高点。沃伦-巴菲特再次证明了他的投资智慧,即使是在2018年科技股暴跌的时候。甚至伯克希尔公司的分析师詹姆斯-沙纳汉说,巴菲特称苹果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 "第三大业务",仅次于保险和铁路部门。巴菲特此前曾将iPhone描述为一种 "有粘性 "的产品,将人们留在公司的生态系统内。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2. 巴菲特什么时候投资比亚迪的
巴菲特2008年9月投资比亚迪的。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2008年9月以2.3亿美元的价格购买了2.25亿股比亚迪股票。
3. 巴菲特做到了,那么如何让你的雪球滚起来
《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是目前我读过的最厚的书,一共977页。面对世界知名投资家的人生传奇,我一直在寻找一个问题的答案,那就是巴菲特传奇能否复制?如何让你的雪球滚起来?滚雪球如何实现的问题巴菲特给的答案很简单:找到很湿的地,和很长的坡。我认为应当补充一下,那就是站位要对,顺势而为。确定滚雪球的方向,从坡上往下滚,而不是相反。
1、 设立适当的目标,越早越好。
在6岁时,巴菲特开始送报纸挣钱。后来曾在爷爷杂货店帮忙,了解到自己不适合从事体力活的工作(这也变相告诉家长朋友们,让孩子适当吃点苦头很有必要)。从小时候起在巴菲特家里,政治金钱和哲学是晚餐时经常讨论的话题,沃伦巴菲特的父亲先是在1929年经济大萧条时期开立了股票经纪公司,别人落魄时他父亲却挣到了钱。后来父亲竞选成为了国会议员。曾带他去华尔街会见了高盛的高级合伙人,西德尼·温伯格和一名纽约股票交易所的交易员。巴菲特从交易员在经济如此萧条的时候还能够享受到各种定制的烟叶这一细节中,反推出股票交易所非常赚钱。也意识到钱真是个好东西,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因此树立了他的目标:他要挣钱,他要在35岁前挣到100万美元。于是他滚雪球很湿的地找到了。
10岁那年的一天,巴菲特在图书馆阅读了《赚1000美元的1000招》,从中学到了很多实用的商业建议和赚钱的想法,并且复利的想法深深触动了他。复利把现在嫁给了未来,如果若干年后,1美元成了10美元,那么在他的脑子里,这两个数字之间没有任何区别。于是有了自己在35岁挣到100万美元的宣言。(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读书还是相当有用的!)
第二年的春天,也就是巴菲特11岁时,他已经有120美元了。这是5年的打工时间挣的钱,包含卖报、出售高尔夫二手球、在棒球场贩卖爆米花和花生。他用这笔钱买了第一支股票。(11岁开启投资生涯,投资要趁早!)
后来随着父亲工作调动,巴菲特又从事了其他工作挣钱,在面包店工作、继续送报纸等。14岁时储蓄额为1000美元。(3年财富增加了8倍多!雪球开始滚动了。)
17岁时读高中期间,在原来送报纸、售卖高尔夫球的基础上,他和同学合作投资了一台旧的投资弹子机,放在理发室门口,与理发师平分收益。后来收益滚滚而来,他们投入了更多的弹子机,赚了更多的钱。17岁时沃伦巴菲特已拥有5000美侍轮元。报纸形成的雪片占到了雪球的一半以上。他一直在向着目标前进(3年时间财富又增加了4倍,合作投资实体也能赚钱,主业副业同时进行让雪球更大一些)。
上大学后,继续卖报、行知继续售卖高尔夫球、在JC Penney 服装店销售男士服饰,买卖股票。大学毕业前他决定去名校读研究生,申请哈佛失败后,出于对偶像格雷厄姆的崇拜,他成功申请到了哥伦毕业大学,追随偶像,学得真经。他在投资股票后,比别人更进一步,去参加公司的股东大会,在信息不对称的时代,通过面对面交流,对公司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慢慢形成了自己的交易方式。
从巴菲特树立并实践目标的经历中可以学到:上学不耽误赚钱。新技能Get。国内很多人在读大学时就开始兼职或创业,这是好现象。巴菲特是6岁开始工作,假如到60岁退休,他的雪球从时间的长度来说,比其他人的坡长20年,这也是致富的秘诀之一,尽可能早地开始工作,各个行业都可以尝试,有第一手工作经验,为以后投资公司奠定了基础。
因此对于目前的大学毕业生或职场新人,不妨尽早开始寻找自己的兴趣和目标,越早越好。可以多尝试不同的工作,把雪花攒起来团成球。前提是围绕目标为服务,最终发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向着目标前进。
2、找到适合你的伴侣,成为更好的自己。
由于童年经常被妈妈训斥的阴影,巴菲特渴望被爱,而且自己缺乏社交能力,而苏珊拥有他老带信所欠缺的一切,成熟、热情、博爱。巴菲特为他痴迷,疯狂追求她,虽然知道苏珊当时另有所爱,经常去她家跟她父亲接触,以赢得好感。最终机缘巧合,他如愿娶到了娇妻,帮助自己慢慢弥补了社交的缺陷,树立了自信,并获得了真挚的爱情,让自己能够潜心从事他所爱好的事业,成为了更好的自己。适合他的伴侣成为他实现自己百万富翁目标的助推器。
家和万事兴,慎重挑选自己的人生伴侣,请嫁给/娶幸福,满足自己内心深处的精神需要,而不是只图一时的物质需要。
3、了解你的优缺点,扬长避短,找到通向目标的捷径。
巴菲特不善交际,但对数字敏感,喜欢研究赛马,委托父亲从图书馆借来了上百本管理赛马研究的书籍,认真阅读分析,全面了解了赛马规则和获胜途径。从赌马输一次连输175美元的事件中学到了两条规则。
第一条规则是第一轮比赛后,没有人就此罢手,他也一样。第二条规则是不要以为输到底还能把钱赢回来。自己不应该每场比赛都下注,应当就把握大的局下注。否则接连输钱情绪会让人把底裤都输光。
后来他从赛马场被人丢掉的票中捡“烟蒂”,赛马后有些时候人们把被误判的票扔掉,失去了兑奖的机会,被巴菲特视为烟蒂。捡烟蒂零成本,有时候会取得丰厚回报。这一点巴菲特将他运用到了股票投资生意中去,为他打开了一个投资的大门。通过了解保险公司以及其他公司的运作模式,找准时机大量购买股票获得控制权,他找到了挣大钱的模式。
专注于股票投资事业,找到股票中的“烟蒂”,让自己的钱滚动起来。这是他多年读书和实践中的出来的经验,也是他的优势,指引他将雪球越滚越大。
SWOT分析也适用于自己,将自己分析透,发挥特长,在互联网时代,特长变现例子比比皆是,他可以帮助你去追求目标。
4、以退为进,远离华尔街,照样成就股票投资梦。
谁说只有大城市才能实现梦想?小地方更容易混出名气。巴菲特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事业,找到了自己的精神伴侣,毕业后本想在导师格雷厄姆那里工作被拒绝后,他选择了回小城市成家立业。凭借信任开立合伙公司帮助别人投资,获利后按比例分成。慢慢积累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在30岁时实现了百万富翁的梦想。后来买了大房子,也得到了去导师格雷厄姆公司工作的机会。后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就和声誉均远远超过了他的导师。成为华尔街最伟大的投资家。
以退为进,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前提是你能够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梦想,并且加倍去努力,天上不会掉馅饼,退出是为了更好的回来。
目前很多毕业生不再把北上广深作为唯一目标,因为有真凭实学,在二线城市苦炼内功,一样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当然也有不少人从二线城市积攒够经验和资金后,奔赴一线城市打拼,起点更高,成功的概率也大大增加了。这就是所谓的以退为进。
从以上四点可以看出,找到你的雪球,并让雪球选了正确的方向,通过一点一点积累,找到很长的坡和很湿的地,剩下的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雪球越滚越大,你的人生也越来越精彩。与给那些心怀梦想、不甘平庸的人共勉。
4. 炒股能成为亿万富翁吗
能,世界财富榜排名第二的巴菲特就是,沃伦.巴菲特,1941年11岁的时候投资第一支股票,1947年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就读财务和商务管理,1950年师从本杰明格雷厄姆投资理论大师门下,1951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时年21岁,1951年成立非约束性巴菲特投资俱乐部,资金30万美元,年未就达50万美元。但具体操作是很风险的一件事。亿万都有一个传奇。并非常人所能达者。
5. 《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股神巴菲特是怎样炼成的
说到沃伦•巴菲特,相信大部分人都不会陌生。他从小就有天才般的投资嗅觉,32岁成为百万富翁,创立了世界着名的投资集团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70多岁问鼎世界首富。美国人通常称他为“奥马哈的先知”,中国人则亲切地叫他“股神”,总之,不管在哪一个国家,巴菲特都是人们心中当之无愧的天才和传奇。然而,褪去神话般的外衣,巴菲特的成功究竟有什么独门秘籍呢?《滚雪球》这本书首次以巴菲特的视角客观地讲述了一代股神的成长经历,再一次向世人证明了,每一个天才都不是凭空出现的,背后一定付出了异于常人的坚持和努力。
1930年,沃伦•巴菲特出生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他的家族世代在奥马哈经营着一家杂货店,由于经营有方,杂货店的生意一直做得不错。不过巴菲特的父亲并没有子承父业,而是在1931年股市大萧条时,特立独行地开了一家股票经纪公司。受父亲和家族环境的影响,巴菲特从小就对赚钱感兴趣。
6岁的时候,当大多数小伙伴还在大街上调皮捣蛋时,巴菲特已经通过卖口香糖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尽管每卖一包口香糖,他才赚2美分,但这足以让人对一个6岁的小孩刮目相看了。后来巴菲特还相继卖过二手高尔夫球、花生和爆米花,只不过都是小打小闹,也没有给他带来太多的商业启蒙。
真正让巴菲特找到赚钱的门道和乐趣的,还要归功于他送报纸的经历。巴菲特12岁时,父亲赢得了国会议员大选,全家迁往了华盛顿。尽管巴菲特很不适应新学校的生活,但是他很快在华盛顿找到了一份自己真正喜欢和擅长的工作,那就是《华盛顿邮报》和《时代先驱》的送报工作。
巴菲特在送报的过程中,不仅每天起早贪黑、兢兢业业,而且讲究方法、懂得变通。比如,为了防止客户不给报纸钱,他会主动给电梯小姐小费,好让他提前知道订报纸的这家人什么时候搬走;再比如,他也会主动说服负责报纸路线分派的经理,把订户比较多的高档小区分派给他。
就这样,仅仅是通过送报纸,巴菲特在14岁的时候,就已经有1000美元的储蓄了,这在当时也算一笔不小的款项。
12岁可以说是巴菲特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同样也是在这一年,巴菲特和他的姐姐合伙买了人生中的第一支股票,美国城市服务公司的优先股,他们一共买了3股,每股38.25美元。
和大多数刚入股市的新人一样,巴菲特对这支股票也不了解,只是知道这是父亲多年来最喜欢的一支股票。巴菲特在购买了城市服务公司的优先股以后,这支股票就开始大幅度下跌,这也让他初次尝到了投资的风险和压力。
所以,当城市服务公司的优先股开始回升到40美元一股时,巴菲特便迫不及待的抛售了。然而,令巴菲特遗憾的是,城市服务公司的股价很快就一路高涨到每股202美元。
这就是巴菲特的第一次投资经历,尽管没有赚到太多钱,但是他从中吸取了很多投资的经验和教训。比如,不要过分关注股票的买入成本;再比如,不要着急抓住蝇头小利,要有耐心,放长线、钓大鱼。
此外,在这个阶段,巴菲特还深刻地领悟了另外一个道理。由于父亲大选失利,巴菲特又转学回到了家乡。回来之后,巴菲特不仅应聘成为了《林肯日报》的区域负责人,管理着50多个小报童,还继续 探索 着股市投资,购买一些股票。
19岁时的巴菲特已经有了更加独立的股市判断能力和敏锐的投资眼光。
他通过大量的财务数据分析认为, 汽车 制造商西泽-弗雷泽公司的经营状况正每况愈下,未来不排除破产的可能性。
于是,在西泽-弗雷泽公司的股价下跌以前,巴菲特便从别人手中借来了这家公司的股票并全部卖空,等西泽-弗雷泽公司的股票大幅度下跌时,巴菲特又以十分便宜的价格把股票买回来,归还给别人,最终达到了从中赚取差价的目的。这其实也就是现在股市中我们常说的股票“做空”。
1949年,19岁的沃伦•巴菲特从内布拉斯加州商学院毕业,此时,他的资产已经很丰富了。
其中有他花自己的积蓄买下的一家农场,出租给了一户人家在经营,还有他买的一些股票,另外还有10000 美元存款。
要知道1949年的10000美元,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十几万美元,这些钱对于任何一个刚从大学毕业的学生来说,都不是一个小数目。
不过,巴菲特大学毕业以后,并没有着急投身商海大展身手,而是选择申请哈佛商学院的硕士继续攻读。他希望能从哈佛大学收获事业发展所必须的声望威信和人际关系网。巴菲特本来信心十足,期待凭借自己对股票知识的了解,在面试中取得不俗的成绩。
可是结果事与愿违,哈佛大学甚至没有给他半点展示股票才华的机会,就无情地把他拒之门外了。
不过,巴菲特并没有气馁,而是马上寻找新的学校,在翻阅哥伦比亚大学的宣传手册时,他发现自己的偶像,也就是华尔街着名的投资教父本杰明•格雷厄姆恰好在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教书。兴奋之余,巴菲特立刻着手申请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研究生。
由于他的申请书极富个人特色,最后巴菲特被破格录取了。在哥大商学院,巴菲特不仅学到了最前沿的金融知识和投资理念,还时常有机会跟华尔街知名的金融大鳄近距离交流。经过三年的系统学习,最终巴菲特以史无前例的A+的成绩从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毕业。
哥大毕业后,巴菲特主动请缨去格雷厄姆的投资公司工作,然而却多次遭到拒绝。后来,在巴菲特的坚持和努力下,格雷厄姆终于向他递来了橄榄枝。
在格雷厄姆的投资公司历练了两年以后,26岁的巴菲特怀揣着174000美元回到了奥马哈,开始成立自己的投资公司。起初他的合伙人都是家人、发小和朋友,后来由于巴菲特公司的投资回报率可观,越来越多的合伙人加入了进来。
到1961年的时候,巴菲特的合伙人公司已经发展到了十一家,投资回报率更是高达46%。紧接着,1962年,巴菲特合并了所有的合伙人公司,重新组建了巴菲特有限责任合伙公司。新公司的净资产总额达到了720万美元,其中超过13%的财产都属于巴菲特个人。就这样,巴菲特不到35岁便实现了百万富翁的梦想。
那么巴菲特是怎样在短短的几年内就实现了财富的爆发式增长呢?这主要归功于他的投资理念。
巴菲特在早期的投资阶段,始终遵循老师格雷厄姆的“烟蒂法则”。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烟蒂法则”,在格雷厄姆看来,那些便宜又不受宠的股票,就好像大街上被随手丢弃的烟头一样,尽管看起来一文不值,但是仍然可以点燃,还能让人再满满地吸上一口,榨取最后一点价值。
正是在“烟蒂法则”的指导下,从1956年到1962年,巴菲特相继投资了美洲国家火灾保险公司、美国国家证券公司和马拉开波石油勘探公司等等。这些公司后来也恰如其分地发挥了“烟蒂”的作用,为巴菲特带来了巨额的投资回报。
正如我们在第二部分中看到的,巴菲特在早期的投资阶段,始终信奉“烟蒂法则”,他总是乐于寻找一切可能被低估的股票,以低于账面价值的价格买入,然后等股票价格回升到真实价值的时候再卖出。
尽管巴菲特在弯腰捡烟蒂的时代赚了很多钱,但是同样也遇到了一些不愉快的投资经历。比如,在抛售奄奄一息的丹普斯特磨坊制造公司时,遭到了全镇人的反对和围攻;再比如,为了拯救日薄西山的伯克希尔-哈撒韦纺织公司,巴菲特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但最终这家公司仍难逃破产的命运。
好在这个时候,巴菲特认识了自己事业的好搭档查理﹒芒格。
芒格与巴菲特在投资理念上既相互欣赏,又略有不同。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对风险的态度,受格雷厄姆和父亲的影响,巴菲特对风险持悲观的态度,他会为了避免太大的风险,放过获利的机会。而芒格却认为,市场充满了机会,只要你有一定的胜算,就可以承担一些风险,与其总是做弯腰捡烟蒂的苦差事,不如花合理的价钱,投资一家有潜力的公司。
在芒格的影响下,巴菲特开始重新审视“烟蒂法则”,他深刻地认识到这种只在乎股票价格,而不顾及公司经营和管理状况的投资理念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
于是,巴菲特开始放弃格雷厄姆的悲观主义投资理念,不再只看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等账面数字,而是像芒格一样重点关注一家公司的无形资产。
比如,关注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品牌的持久性、独特的竞争优势等等。然后花合理的价钱,购买一家好公司。在这种投资理念的引导下,巴菲特的投资生涯进入了成熟期,他相继投资了美国运通公司、迪士尼公司、华盛顿邮报、可口可乐等公司。这些公司日后不仅给巴菲特带来了高额的投资回报率,而且本身经营发展的也很不错。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美国运通公司,1963年当巴菲特出资购买它时,它还深陷商业交易的丑闻不能自拔,等到1965年,靠着公司多年来积累的信誉和品牌效应,美国运通公司的股价一度上涨到70美元一股,当然,也为巴菲特带来了巨额的利润。
此外,也正是由于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从“烟蒂法则”到“潜力股”的转变,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才得以发展壮大,最终由一个每股19美元的纺织公司成长为每股26万美元的世界一流投资公司。
需要补充的是,在这个阶段巴菲特还始终坚持一个重要的投资理念,那就是“安全边际原则”。所谓安全边际原则是指,股票市场具有不确定性,在进行投资以前一定要做好风险评估,为自己留足余地,最终确保投资不会因为误差或者市场的变动而经历过于严重的失败。
可以说,巴菲特的每一次精准投资都离不开“安全边际原则”的保驾护航,同样的,也正是有了安全边际原则为底线,巴菲特才有信心把大量的资金押在同一支股票上。
《滚雪球》共分上下两册,今天咱们聊了上册的内容,下次咱们继续聊聊下册的内容,你对巴菲特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6. 巴菲特的投资历程高达86年,你知道吗
人们只知道巴菲特是股神,60多年的平均年化收益率超过20%。
但没有多少人知道的是,巴菲特:
6岁开始推销可口可乐与口香糖。
10岁就已读完了镇上图书馆中与投资有关的书籍。
11岁就开始了第一次股票投资。
15岁花了1200美元买下了一小块农场。
16岁就通过买卖股票赚到了5.3万美元。
直到92岁,还坚持学习,并保有着对投资的热爱。
任何人的成功都是靠积累而成的,期间付出了多少,唯有他们自己知道。
7. 请问一下 谁知道 巴菲特买入的第一支股票的具体时间 (做研究用)非常感谢!!
1942年 巴菲特累积了120美元,为自己和多丽丝(姐姐)买了人生第一只股票-城市服务公司,3股花了114.75美元。
“我买的时候并不懂那只股票”,他说。
1942年6月,市场走势低迷,一路向下。巴菲特的股票由38.25美元跌至27美元,他表示压力很大!后来股票回升的时候,他40美元卖掉,但后来竟然高涨至202美元。
8. 巴菲特的起始资金是怎么来的他发家的第一桶金是怎么来的
巴菲特大学毕业后,开了一家“巴菲特投资有限公司”,资产是炒股得来的4万美元,开公司的起始资金是4万美圆;
第一次买股票是114美圆,11岁时,他鼓动姐姐与自己共同购买股票,他们合资买了3股“城市服务公司”的股票,每股38美元,如果从这时算起,巴菲特的起始资金是只有100美元。
参考:
巴菲特被称为华尔街的“股神”,他是世界上靠股市暴富的世界第二大富豪,他的公司股票近期创下天价,每股价格超过1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