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主力排名 > 投资市场必须消费品股票今天

投资市场必须消费品股票今天

发布时间:2024-02-02 10:56:02

A. 消费股什么时候反转

半年不到,消费股就从众星捧月的小甜甜变成了黄脸婆。


普遍性下跌的原因,主要还是涨得太高。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大批热钱涌入消费板块,大幅推高板块估值。


高估到崩溃,是自然法则。


但可以从中总结买卖经验:


个别股票估值一枝独秀,可以理解为业绩爆发,但当板块整体估值脱离地心引力,往往就是减仓的信号。


反之亦然。


其实中国消费整体基本面没有问题,只是目前面临着阶段性的困境。


供给端上,主要是上游原料成本上升。


需求端上,刺激效果衰减,叠加疫情反复,大众消费需求疲软。


双杀也就来了。


既然是阶段性的问题,就没必要悲观。


有些行业跌下去是无底深渊,但消费股大概率会翻盘的。

1

消费的问题,不只是投资者的眼前苟且,而是国家经济增长的星辰大海。


说中国还是世界工厂,出口加工型经济体,那是老黄历。


实际上2008年以后,中国经济就已经逐渐“内循环”。

2011~2019年,最终消费支出对于GDP的贡献率保持在55%~69%的区间内。


也就是说,三驾马车中,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最重要的一架马车,对增长的贡献占了三分之二。


但万物皆周期,消费亦不例外。


早在疫情前两个季度,即19年第二季度起,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跌到60%以下。


但消费下行的问题,被突如其来的疫情一定程度地掩盖了。


虽然今年以来,消费拉动GDP的占比已基本恢复正常水平,但总体上离均值还有不小的差距。

虽然中国经济账面上的增长数字可喜,但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


因为疫情扶持政策有点“厚此薄彼”。


制造业和投资端享受了财政货币政策宠信,就像做手术,刀下病除。


消费,更像勉强对付了几口汤剂,得靠自己熬过去。


消费的缓慢恢复和制造业PMI的快速扩张,形成了鲜明对比。


但消费跟不上,光供给扩张,也就是上面指出的“恢复不均衡,基础不稳固”。


如今问题凸显,也算上面预料之内。


我国消费的总盘子,可分为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两块。


其中政府消费在改革开放后迅速攀升,从20%提升到30%。


2012年“八项规定”出台后,政府消费的无序扩张得到遏制,目前大致稳定在30%左右。



居民消费又可以再分两类,服务和实物消费。


在各品类消费结构中, 汽车 消费毫无悬念的高居第一,占了近三成。

超过5%的,还有石油及制品、粮油食品、服装类、家电、日用品。


别看不起这5%,在我国40万亿的社零总额的大盘子里,5%就是2万亿。


如果一家企业市占率能达到30%,就是6千亿的销售规模。


按12%的净利率计算,20倍PE估值,就足以支撑一家市值上万亿的公司。


实际上,中国的消费品,大量都是散装形态,各品类的包装化都仅仅是起步而已。


尽管门口就是13亿人口的大市场,但中国的大众消费品赛道,还没跑出一家万亿市值的公司(剔除白酒)。


净利率高达25%+的海天,市值不过也才3千多亿。


所以说,消费,尤其是大众消费的天花板,还高不可攀。


人们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由于需求端的稳定刚性,理论上,消费品不应该存在类似工业品那样的大幅起落。


但现实中,消费品的周期波动,却让人难以忽视。


那究竟是什么,造成了消费的周期性波动?

2

我们来设想几个场景。

1、股民老王的股票涨停,晚上回家开灯吃面,还卧了个蛋。


2、码农小王升职加薪,马上下单心心念念的30系显卡。


3、开小超市的个体户王总,因附近工厂倒闭,工人提桶跑路,突然就觉得手里的华子不香了。

消费是一个的函数,由两个基本变量构成:


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


决定消费能力的是收入,以及预期收入。


收入除了常见的经验收入和劳动收入,还有一个特殊的收入形式——财富效应。


场景1中的老王,就是财富效应增加边际消费的典型例子。


不过,有些人会简单地将财富效应等同于财产性收入。


错,差别很大。


同为财产性收入,股市的普遍性上涨和房地产市场的普遍性上涨。


由于前者的流动性更强,财富效应会更显着。


逛菜市场的北京大妈资产总额500万起步,一样会为了一块五毛跟小贩挣得面红耳赤。


而股市上涨后,投资者的消费上行会同步变动,尤其体现在 旅游 、奢侈品等高端消费上。

不过,目前自然人账户规模约1.757亿户,而且绝大部分人持有市值并不高,就更别提盈利能力了。


所以无论从价格还是数量上看,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只对少部分人有效。


财富效应并非决定整体消费的核心要素。


消费,还是要看场景2,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勤劳的打工人。


但现在的00后似乎已不太勤劳了。


根据8月16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布会披露的经济运行情况。


7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比6月份上升0.1个百分点。


其中16-24岁人口、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分别为16.2%、4.2%。

也就是说,进入劳动市场的00后,又在重演2020年的故事,六个人就有一个人失业。


问题来了。


00后是主动“躺平”?


还是热衷于打日结工,当“三和大神”?


又或是确实找不到工作,被动失业呢?


近段时间以来,受疫情影响的餐饮, 旅游 ,受政策影响的教培、医美,以及成交快速下滑的二手房交易,房地产投资的降温......


一边是纠正服务业,降温楼市,就业大户受到冲击;


一边是高举制造业和核心 科技 ,但吸纳就业毕竟有限。


虽说两者都有道理,但就是时间点的选择上......


要知道, 社会 消费零售总额与居民可支配收入走势高度一致。

一系列事件影响下,居民收入下滑,消费没有道理坚挺。


可以看出,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的最核心因素。


从收入总量看,收入下滑带来消费下降,这还只是问题的一方面。


从收入结构看,还有问题。


疫情以来,居民收入呈现“K型”走势。


高收入群体收入修复较快,以至于茅台、片仔癀之流猛涨。


作为消费主力,中低收入人群消费能力恢复较慢,Hold不住整体消费的下滑。


究其原因,一是高收入群体收入来源多样化;二是工作性质不需要密切接触人群。


另一方面,中国的疫情救助政策,如中小微贷款、减税、金融企业让利。


能借钱表示能赚钱,能交税也表示能赚钱。


所以说“外儒内法”还是中国 社会 的内核,不要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而你为国家做了什么?


直白点说,救助政策救急不救穷,完全是为有钱人量身打造。


说完场景1、2,再来说场景3。


个体户王总的华子不香的问题,本质上是预期收入下降,消费意愿不足的问题。


消费意愿,和人的心理活动有关。


假如未来形势大好,人的风险偏好会提升,容易增加消费。


如果预期未来收入不确定,人会倾向于缩减消费,增加储蓄。


例如疫情的反复。


例如政策躁动期,“今天鼓励,明天就禁”的调整,以及“猜下次轮到某行业被整治”的预期调整,种种。


如果说收入下滑的问题,可以用直接发钱等财政“技术“手段解决,又或是未来收入预期改善来缓解。


但消费意愿不足的问题,可能是“体制性、结构性、外部性”,就不是简单技术手段能解决的。


消费意愿不足,直接导致消费修复较慢。

3

场景1~3,是消费的内生动力。


内生动力是个慢变量,在疫情尚看不到拐点,K型收入分化未得到改善前。


短期内居民消费可能难以完全修复到疫情前的位置。


不过消费还有外生动力。


来看场景4。

4、舔狗王先生的未来丈母娘保证,买了房就把女儿嫁给她,王先生二话不说......

人容易受到激励驱使而改变行为,消费也不例外。


这就叫消费的外生动力。


而最大动力来自国家的消费刺激政策,扮演了丈母娘的角色


很多人想不到,我们竟然已经历了四轮消费刺激。


当然,刺激要立杆见影,对象主要是消费品类中占比大,且容易操作的 汽车 和家电。


汽车 主要是1.6L以下购置税减免、 汽车 下乡、以旧换新,新能源 汽车 补贴和购置税减免。


家电主要是家电下乡,节能产品惠民工程,以旧换新。


第一轮是金融危机后,2009年1月-2011年底,涉及 汽车 和家电。


第二轮是欧债危机后,2012年6月-2013年5月,主要为家电。


第三轮是经济“增速换挡”进入“新常态”,2015-2017年,政策集中在 汽车 领域,尤其是新能源 汽车 。


第四轮是中美冲突恶化,金融监管后,消费疲软,2019年,主要涉及新能源 汽车 和家电。


从效果来看,边际递减。


第一二次刺激,无论是 汽车 进家庭的风潮,还是房地产后周期影响,都迎合了刺激政策的推出。


第三次刺激效果一般,但最大的成果是启动了新能源 汽车 市场。


但第四次刺激,效果就明显不佳, 汽车 和家电都没得到提振。


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城市化水平达63.89%,高增长期已过,耐用消费品增长空间有限。


汽车 市场饱和度已较高,居民的构成需求已变为换购和增购,车市进入存量市场。


家电市场经过几轮刺激,曾经的“处女地”农民居民家电保有量已接近城镇水平,叠加地产熄火,购房后的家电新购周期已不太明显。


既然如此,那消费的修复,且不是只能依靠内生动力这个慢变量?


远水不解近渴,消费的问题,似乎进入了一个死胡同。


那么消费股且不是要迈上漫漫熊途,继续悲观?


倒不一定。

4

消费内生动力的修复:


一是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


二是靠“共同富裕”,收入分配的改善;


三是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逐渐消除。


但从目前的情况看,要解决这三个问题,都还是不确定的,或者说非朝夕之功。


前段时间,野村证券的经济学家声称,中国正面临“沃尔克时刻”。


指政府愿意牺牲短期增长,来换取长期目标的实现。


包括降低对外国高 科技 产品的依赖、提高人口出生率、缩小贫富差距等。


尽管近期中国经济下行压力逐渐显现,但政府不会再次放松房地产调控。


我部分认可他的看法,目前的政策调子是有“牺牲短期,换取长期”的态势。


但并不意味着短期增长不重要。


要知道,经济增长是“执政合法性”的核心来源,尤其是中国目前的体制。


增长失速,意味着失业和萧条,意味着基尼系数的升高,意味着贫富差距继续恶化。


统统预示着 社会 的不稳定。


很显然,这是不能容忍的。


尽管上面说“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但没说不刺激。


信贷刺激会继续吹大资产泡沫,从疫情的刺激政策的力度和持续时间上,上面已极为谨慎。


所以我一直认为财政政策会发力,而且发力点不一定是基建,也不一定是效果不佳的家电 汽车 。


再看上文那张各品类消费结构图,超过5%的,除了 汽车 和家电……


还有石油及制品、粮油食品、服装类、日用品。


这里面,端出一个大胆的假设,粮油食品,可能是未来财政刺激的一个重要方向。


其一,粮油食品体量大,消费结构占比达到11%,见效快;


其二,遏制基尼系数上行,缓解贫富差距;


其三,可能采用“食品券”形式,技术上可行,美国已运行多年,今年初各地有小规模的“消费券”发放,而且央行数字货币也可以实现该功能;


其四,相对 汽车 家电的刺激,是通过透支未来需求实现,“食品券”创造的需求是真实的。


其五,中央财政承担“食品券”,其杠杠率不高,抗债能力强,也可起到杠杆置换的效果。


真要如此刺激,食品类消费股,尤其是面向大众的粮油食品股,会迎来上佳表现。


当然,这也可能仅仅是假设。但即使政策落空,消费股的反转,也只会迟到,不会缺席。

B. 如何选择行业最具代表性的股票

其实每支股票都有周期性,把握好周期对于您构建股票池有很大帮助,周期性股票是数量最多的股票类型,是指支付股息非常高(当然股价也相对高),并随着经济周期的盛衰而涨落的股票。这类股票多为投机性的股票。该类股票诸如汽车制造公司或房地产公司的股票,当整体经济上升时,这些股票的价格也迅速上升;当整体经济走下坡路时,这些股票的价格也下跌。与之对应的是非周期性股票,非周期性股票是那些生产必需品的公司,不论经济走势如何,人们对这些产品的需求都不会有太大变动,例如食品和药物。
绝大多数行业和公司都难以摆脱宏观经济景气周期的影响。虽然作为新兴市场,中国经济预计还要经历20年的工业化进程,在此期间经济高速增长是主要特征,出现严重经济衰退或萧条的可能性很低,但周期性特征还是存在。中国的经济周期更多表现为GDP增速的加快和放缓,如GDP增速达到12%以上可以视为景气高涨期,GDP增速跌落到8%以下则为景气低迷期。不同的景气阶段,行业和企业的感受当然会很不一样,在景气低迷期间,经营的压力自然会很大,一些公司甚至会发生亏损。
周期性股票的投资策略
我们国家典型的周期性行业包括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等基础大宗原材料行业、水泥等建筑材料行业、工程机械、机床、重型卡车、装备制造等资本集约性领域。当经济高速增长时,市场对这些行业的产品需求也高涨,这些行业所在公司的业绩改善就会非常明显,其股票就会受到投资者的追捧;而当景气低迷时,固定资产投资下降,对其产品的需求减弱,业绩和股价就会迅速回落。
此外,还有一些非必需的消费品行业也具有鲜明的周期性特征,如轿车、高档白酒、高档服装、奢侈品、航空、酒店等,因为一旦人们收入增长放缓及对预期收入的不确定性增强都会直接减少对这类非必需商品的消费需求。金融服务业(保险除外)由于与工商业和居民消费密切相关,也有显着的周期性特征。简单来说,提供生活必需品的行业就是非周期性行业,提供生活非必需品的行业就是周期性行业。
上述这些周期性行业企业构成股票市场的主体,其业绩和股价因经济周期的变化而起落,因此就不难理解经济周期成为主导牛市和熊市的根本原因的道理了。鉴此,投资周期性行业股票的关键就是对于时机的准确把握,如果你能在周期触底反转前介入,就会获得最为丰厚的投资回报,但如果在错误的时点和位置,如周期到达顶端时再买入,则会遭遇严重的损失,可能需要忍受5年,甚至10年的漫长等待,才能迎来下一轮周期的复苏和高涨。虽然预测经济周期什么时候达到顶峰和谷底,如同预测博彩的输赢一样困难,但在投资实践中还是可以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思路,让投资者有所借鉴。其中利率是把握周期性股票入市时机最核心的因素。当利率水平低位运行或持续下降时,周期性的股票会表现得越来越好,因为低利率和低资金成本可以刺激经济的增长,鼓励各行各业扩大生产和需求。
相反,当利率水平逐渐抬高时,周期性行业因为资金成本上升就失去了扩张的意愿和能力,周期性的股票会表现得越来越差。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当央行刚刚开始减息的时候,通常还不是介入周期性股票的最佳时机,此时是经济景气最低迷之际,有些积重难返之势。开始的几次减息还见不到效果,周期性股票还会维持一段时间跌势,只有在连续多次减息刺激后,周期性行业和股票才会重新焕发活力。同理,当央行刚刚开始加息的时候,投资者也不必急于离场,周期性行业和股票还会继续风光一时,只有在利率水平不断上升接近前期高点时,周期性行业才会明显感到压力,这是投资者开始考虑转向的时候。
对于市盈率,投资者也不能太迷信了,因为它对于投资周期性股票往往会有误导作用,低市盈率的周期性股票并不代表其具有投资价值,相反,高市盈率也不一定是估值过高。以钢铁股为例,在景气低迷阶段,其市盈率只能保持在个位数上,最低可以达到 5倍以下,如果投资者将其与市场平均市盈率水平对比,认为“便宜”后买入,则可能要面对的是漫长的等待,会错过其他投资机会甚至还将遭遇进一步亏损。而在景气高涨期,如2004年上半年,钢铁股市盈率可以达到20倍以上,那个时候如果看到市盈率不断走高而不敢买入钢铁股就会错过一轮上升行情。相对于市盈率,市净率由于对利润波动不敏感,倒可以更好地反映业绩波动明显的周期性股票的投资价值,尤其对于那些资本密集型的重工行业更是如此。当股价低于净资产,即市净率低于1时,通常可以放心买入,不论是行业还是股价都有随时复苏的极大可能。
在整个经济周期里,不同行业的周期表现还是有所差异的。当经济在低谷出现拐点,刚刚开始复苏时,石化、建筑施工、水泥、造纸等基础行业会最先受益,股价上涨也会提前启动。在随后的复苏增长阶段,机械设备、周期性电子产品等资本密集型行业和相关的零部件行业会表现优异,投资者可以调仓买入相关股票。在经济景气的最高峰,商业一片繁荣,这时的上场主角就是非必需的消费品,如轿车、高档服装、奢侈品、消费类电子产品和旅游等行业,换入这类股票可以享受到最后的经济周期盛宴。
所以,在一轮经济周期里,配置不同阶段受益最多的行业股票,可以让投资回报最大化。最后,在挑选那些即将迎来行业复苏的股票时,对比一下这些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可以帮助你找到表现最好的股票。那些资产负债表健康、相对现金宽裕的公司,在行业复苏初期会有更强的扩张能力,股价表现通常也会更为抢眼。

阅读全文

与投资市场必须消费品股票今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最近重组失败大幅跌停的股票 浏览:495
股票两个资金账号只能有一个交易吗 浏览:526
有没有桌面小软件看股票价格 浏览:169
股票卫士app怎么样 浏览:380
账户有资金股票却说资金不足 浏览:430
汇丰银行股票查询 浏览:491
如何投资股票丨杨方配资平台 浏览:958
股票软件指标丢什么原因 浏览:249
2014发行股票有哪些条件 浏览:226
海峡股份股票投资价值 浏览:844
浙商证券股票历史最高价多少 浏览:590
中国芯片第一龙头股票什么代码 浏览:856
st002070股票新消息 浏览:770
股票中国芯片 浏览:676
非公开发行股票对盈利能力要求 浏览:517
债券好股票差 浏览:442
桌面股票50迷你看盘软件 浏览:644
中国移动股票价格人民币多少 浏览:577
做空股票的操作软件 浏览:186
合肥市投资的股票 浏览: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