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主力排名 > 华为卖掉华三员工股票如何处理的

华为卖掉华三员工股票如何处理的

发布时间:2024-08-29 05:16:05

❶ h3c国有化的传闻,被哪家国有公司收购

惠普收购3COM后,直接控股H3C,注意只是控股!5年内H3C的公司业务不会改变,现在H3C在海外销售的产品基本都是HP的logo,本来H3C所有的研发人员都是华为的人,华为3COM成立之初就是华为出人和技术,3COM出资金,当华为把股份全部卖给3COM后华为3COM正式改名为H3C,并继承了华为所有的交换机专利迅速成长,正是因为H3C的存在,才使得中国成为唯一一个网络市场没有被cisco垄断的市场,H3C2010年全线产品在国内排名第一(IDC统计),全球占有量将近20%,虽然和思科还有一定差距,但要知道H3C仅仅成立不到5年。
现在的华为从07年分开后的2年内,不存在任何竞争关系,因为那时华为只是做运营商市场,H3C做行业市场,市场划分比较明确,但从2010年开始,华为和H3C分开时的14个月保护期过后开始进入行业市场,现在是真正的竞争关系。

最重要的一点,现在华为除了NE7000以上的产品是自主研发外,其余的路由交换产品都是用H3C的专利,由H3C代工,打上logo后销售。

认证嘛,H3C当然是自己的认证了,和华为没有任何关系

华三:华三原来是华为与3com的合资公司,后来华为把其持有的华三的股份卖给你3COM,华三就变成3COM的全资子公司了,再后来,惠普收购3COM ,华三也一同被惠普收购了,所以说华三现在是惠普的全资子公司。华为卖掉华三后,自己成立了企业业务部,来生产路由器、交换机等企业设备。现在企业业务部门是华为的三个主要业务之一。也就是说华三现在和华为是竞争对手。
华赛:华赛是华为与赛门铁克的合资公司,华为占51%,赛门铁克占49%,总部位于成都。主要业务在网络安全和存储设备等方面。
从上面的说明可以看出 华赛和华三现在基本没有任何关系。华赛属于华为,华三属于惠普。
-----------------------------------------------------------------------------------------------------------------------
现在关系是竞争对手!华为的设备本来是从运营商,现在面向企业,属于中高端的网络设备商,而华三基本是面向中低端的。虽然有时候两者很相似,但是也不同的地方。

❷ 华三近千名员工集体辞职,是怎么回事

华三通信员工抗议惠普的108个小时
从1月19日员工发起抗议行动以来,在抗议诉求书上签字的员工人数已达4400人,所占员工总人数比例超过90%。
华三通信员工抗议惠普对毛渝南的任命已经持续了近五天,理性的对抗仍在继续,一方是华三通信员工的坚持,另一方则是惠普的不妥协。

1月23日上午,顶着惠普管理层的巨大压力,华三通信员工终于完成了员工代表大会的选举,共有来自这家公司各个体系的38位员工严格按照流程入选。

不同于以往外资公司的员工抗议事件,华三通信集体ba工时间之长、规模之庞大、影响力之深也是近些年比较少见的。

“三天以来,我看到ba工事件正在良性发展。楼梯只堵过大概半小时;第一天墙上还贴着人身攻击的条幅,第二天就撤了;前两天还在拼命唱红歌,第三天便开始讨论选举员工代表了。”这是华三通信的一名员工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对前三天抗议过程的整体印象。

两天前的1月21日,杭州华三通信副总裁兼市场总裁王巍,曾以一名“华三老兵”的身份做过一次时长30分钟的演讲。他清楚的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认同和支持华三通信员工的核心诉求,即争取员工权益和让毛渝南走人。王巍认为员工应有重大事件的知情权、建议权甚至是否决权,要共享公司发展的成果,如人人持股,争取更多员工福利。

而对于毛渝南本人,王巍申明不接受其在华三担任任何职务,“因为我认为他的能力与H3C不匹配。”王巍将这种不匹配形容为“再优秀的胸外科医生也不适合做脑外科手术”。

为了保证员工维权的效率和效果,王巍建议立即开始选举员工代表大会,由选举出的成员负责全面收集员工意见。“如果此次员工行动获得成功,我将请辞国内市场总裁职务,转岗为员工权益服务。”王巍强调,新的岗位可能对华三通信更为重要。

王巍的演讲给华三通信的员工带来不少信心,但也把自己推向了风口浪尖。

发表第一次演讲没多久,惠普相关负责人便在华三通信总部20层约谈了王巍。王巍透露,他们说“为了华三你要坚守岗位”。一方面想支持员工的抗议举动,另一方面也想避免华三通信的正常运营受到过多影响,这让王巍的内心十分纠结。

1月22日早上,王巍被推选为员工代表。

1月22日中午,惠普相关负责人找王巍沟通,给他开出了3个选择。一是自己提出身体不好,主动辞职;二是因上个财年后两个季度绩效不好而辞退王巍,并给与补偿;三是立即辞退。

王巍并不认同这三条当中的任何一条,但在大约两小时后,他等来的却是一封从华三通信服务器发出的惠普公司HR文件,称由于王巍本人给公司带来的损失,决定开除华三公司市场总裁王巍。但这封邮件只停留了不到半小时,便从华三通信的服务器里被删除了。也许惠普方面意识到,这样的做法只会激起华三通信员工更大的愤怒。

根据华三方面统计的数字显示,从1月19日员工发起抗议行动以来,在抗议诉求书上签字的员工人数已达4400人,所占员工总人数比例超过90%。

华三通信一位员工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华三通信这几年被资本变动减弱的主人翁意识又回来了,现在大家特别团结。只是华三通信的这种团结能否“战胜”强大的惠普,取得最终胜利还是一个未知数。

想让惠普做出妥协绝不容易。从目前惠普方面的各种举动来看,仅仅是派出相关负责人与华三通信的部分人员进行沟通,给予安抚,至始至终未表示过是否满足华三通信员工提出的两大核心诉求,也未提出过其他解决方案。

据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华三通信目前拥有员工5000人,其中研发人员占55%。“研发的真正核心资产是知识产权、核心代码和硬件模块,人真的不重要,他们完全可以拿到美国去做,把现有人力全部踢掉。”华三员工如此分析惠普出让华三通信股份可能对研发业务带来的影响。

多方消息表明,惠普计划将华三通信和惠普中国的服务器业务合并成一个新H3C,并以数十亿美元的价格把其中51%的股权卖给CEC或者其他中方公司,惠普自己占有49%的股份。而毛渝南正是此项计划的操盘手。

抗议事件拖的越久,惠普所掌握的谈判砝码的分量也可能变得越轻。

对于惠普方面是否会通过拖延时间来让此次抗议事件不了了之,华三通信的一名员工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内部一直坚持最初的诉求不改变,后续的行动会由员工代表来统一组织。”

在王巍的建议下,从下周开始,华三通信的员工将回到自己的工位上继续ba工,不希望因为此次事件而让这家公司的客户和合作伙伴蒙受损失。

界面新闻记者还就此事向惠普公司寻求评论及提出采访请求,但截至发稿时,尚未得到惠普公司的回复。

据新金融观察报报道,“抵制毛渝南担任华三通信董事长”!在这个集体诉求下,华三通信绝大多数员工与母公司惠普进行了一场长达一周的抗议活动。一方面是员工的坚持,另一方面则是惠普的强势,在沟通谈判之后,互不妥协。

抗议风波

1月19日杭州华三通信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华三通信)总部,一块华三员工倡议书横板竖立着。林建生走上前,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在他之前,这块倡议书上早已密密麻麻写满了华三通信员工的名字。

这一天,华三通信员工大规模抗议活动开启,从杭州总部再到北京分部,以及各地办事处,多数华三通信员工举行了“罢工”、“抗议”等行动。“员工持股”、“维护员工权益”、“保护集体果实”等条幅,遍布在公司内外。

截至目前已经有超过90%的员工在抗议诉求书上签字,签字人数达到4400人。

风波的爆发诱因,源于此前惠普中国宣布对华三通信管理层进行人事调整。按照新的任命计划,惠普中国区董事长毛渝南将兼任华三通信董事长一职,原董事长Matt Greenly将担任副董事长。现有的华三管理团队,包括总裁兼CEO吴敬传、COO曹向英和CFO卢英杰都将向毛渝南和Matt Greenly汇报工作。

而此举则遭到了来自华三通信从员工层再到管理层的一致反对。

“惠普中国的这个新任命,实际上华三通信之前是毫不知情的。我们这些员工也是通过外界发布的信息才知道毛渝南将兼任公司董事长。”林建生告诉新金融记者。

“之所以员工自发抵制毛渝南,就是担心毛渝南会用资本运作的手段,不顾员工利益、公司发展,把华三通信卖出去。”作为华三通信一名工作十年的老员工,林建生亲身经历了华三通信多次易主的过程。

如今,他跟他的大部分同事都表示,不再希望“华三通信被卖来卖去”。

资料显示,华三通信成立至今,已有12年历史。其主要提供IT基础架构产品及方案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及服务,每年有超过百亿元的营业额,超过5000件的申请专利(接近90%为发明专利),占据国内企业网市场的头把交椅。

新金融记者了解到,华三通信原来是华为与3COM的合资公司,后来华为把其持有的华三通信股份卖给3COM,华三通信就变成3COM的全资子公司。2010年,惠普收购3COM,华三通信也一同被惠普收购了。目前,惠普掌握华三通信100%股份。

据林建生透露,在毛渝南刚刚任命之后,据传毛渝南为惠普出了一个整合方案,方案里可能要把惠普中国和华三通信整合到一起打包再卖出去。林建生认为,这种方式将会极大地削弱华三通信的价值。

资料显示,毛渝南是中国惠普董事长,此前曾任阿尔卡特朗讯大中华区总裁、北电网络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3COM首席执行官。当年,正是他主导将3COM公司出售给惠普的交易,也正是因为这次交易,华三通信成为了惠普的全资子公司。

一封在华三通信广为流传的《致全体员工的信》中也提到了毛渝南主导的此次收购,但评价很低。

据信中所说,在2010年由3COM公司控股的华三通信公司推行了员工持股计划,多数员工都有股权激励,但是在惠普收购3COM公司时,员工们的股权激励并没有得到保障,而毛渝南却从中获益2000多万美元。

此举也被林建生等多数员工认为,毛渝南在资本运作中不会顾及普通员工的利益。

另外导致抵制毛渝南的直接原因则是,毛渝南将会带着自己的核心团队,空降进驻华三通信,这意味着包括市场以及研发,华三通信原有一级团队都会遭受清洗、裁员。

谈判无果

抵制毛渝南,这是第一诉求,也是最核心的诉求。在1月21日上午,华三通信副总裁兼市场部总裁王巍在杭州的H3C总部发表公开演讲,他开门见山地提出:“毛渝南下课。”

王巍是周天华的直属领导。

“王总说的这番话,代表了我们华三通信员工们的集体心声,当然他也因为这个演讲,而蒙受了不公平的待遇。”周天华告诉新金融记者。

在这个备受华三通信员工推崇的演讲中,王巍表示:“我个人再次申明不接受毛渝南先生在华三担任任何职务,因为我认为他能力与H3C(即华三的代称)不匹配。”

当然除了“毛渝南走人”之外,周天华表示这次员工的集体诉求还有另外两个,其一:重新选举工会代表;其二,全员持股。

“在1月19日我们开始举行抗议活动之后,惠普中国当天就派出代表联系了公司高层,本来定的计划是当天下午4点开始谈判沟通,但不知道何种原因,推迟到了第二天的上午8点。”周天华回忆称,惠普派出的代表正为原华三通信董事长Matt Greenly。

但谈判丝毫没有取得进展。

据周天华表示,在20日的谈判中,华三通信临时员工代表会集了员工的核心诉求,转交给了Matt Greenly。在Matt Greenly与惠普高层沟通后,给华三通信临时员工代表们的答复为:关于毛渝南的任命不可以撤销。

“这一条就与我们员工的核心诉求严重相悖。另外在对于员工持股这方面,惠普给出的答复为,会考虑对华三通信员工进行长期的股权激励等,很明显这个答复比较模糊。”周天华表示,早在2010年惠普就曾作出类似承诺,但却成为空话。

如此一来,双方的此轮对话并未得到任何和解的可能。

“在20日对话时,惠普代表曾表态,假若双方不能达成一致的话,华三通信会存在被关闭的风险。但由于惠普的答复,完全不能解决员工诉求,这导致双方不欢而散。事实上,在此轮对话之后,再无进一步沟通。”周天华说道。

事实上在对话之后,一个对于上文中发表演讲的华三通信副总裁兼市场部总裁王巍的处理意见,也让周天华以及其他华三通信员工感到不可理喻。

据了解,在发表演讲获得员工支持之后的第二天早上,王巍便顺理成章地被公开推举为员工代表。

但当天中午,惠普相关负责人找王巍沟通,给他开出了3个选择。一是让其自己提出身体不好,主动辞职;二是因上个财年后两个季度绩效不好而辞退王巍,并给予补偿;三是立即辞退。

王巍并不认同这三条当中的任何一条,但在大约两小时后,他等来的却是一封从华三通信服务器发出的惠普公司HR文件,称由于王巍本人给公司带来的损失,决定开除华三公司市场部总裁王巍。

戏剧性的是,不到15分钟,这个开除通知即被撤销。

“当时有同事从公司人力资源部公告牌看到了开除王巍的消息,都表示了极大不满。该消息只停留了一段时间便消失了。或许是惠普意识到这种做法更会激起大家的反感吧。”周天华表示。

由于惠普在沟通中表现出的强势,再加上大规模抗议活动终究不可持续,周天华们的下一步打算是从本周开始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在座位上抗争。

“一方面顶着管理层重大压力,在1月23日上午,我们终于完成了员工代表大会的选举,共有来自公司各个体系的38位员工严格按照流程入选。这些员工代表将负责与惠普进行沟通,维护员工权益;另外,我们也会依托专业的法律团队。”周天华说道。

事实上由于近一周的抗议活动,除了华三通信重点客户设备维护、供应以及其正在进行的项目拓展仍保持运作之外,基本上其他业务全线停滞。

资本博弈

深受影响的又何止是华三通信。

就此次员工抗议事件,惠普曾对外发表回应称:“惠普最近发布了一些组织架构调整,少数员工表达了对此调整的不满,管理团队已经与这些员工进行会面,了解他们的关注点,我们的客户和合作伙伴将不会受到干扰。”

云淡风轻的回应背后,惠普正在酝酿一项重大的资产出售,计划将其全资持有的华三通信公司和惠普中国的服务器业务合并成一个新的华三通信,并把其中51%股权卖给2到5家中国企业,惠普保留49%的股权。这项资产的出售价值高达数十亿美元,而操盘手正是毛渝南。

这也是惠普坚持任命毛渝南兼任华三通信董事长的初衷。

由于“信息安全”等成为中国信息化的主流声音之后,外资控股背景逐渐让华三通信步履维艰。据了解,2014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相继启动路由器、交换机设备集采,华三通信几乎颗粒无收。除运营商市场之外,政府、金融,这两个华三通信的利润源也受到了很大影响。

其实,华三通信的人才、税收、知识产权、产品,全部在中国,只要有一个中资控股的身份,其市场上遭遇的尴尬即可迎刃而解。

这也是为什么惠普近年来一直寻求卖出华三通信股权的机会。事实上也有不少中方资本均想从惠普手中买下华三通信,比如央企中国电子(CEC),但由于毛渝南给出的打包收购方案,再加上惠普要占据最大股东席位,对于中方资本来说,甚是棘手。

“CEC可能并不想要惠普中国,因为没有多少价值。毛渝南的这种策略使惠普利益最大化,但没考虑到华三通信的发展,相当于强行把两家没有直接联系的公司整合。惠普中国在中国发展得并不好,一旦合并后还可能会使很多华三老员工被踢出企业。”林建生说道。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新金融记者,华三通信员工抗议事件拖得越久,惠普在针对出售华三通信时所掌握的谈判砝码的分量也可能变得越轻。

但也正因为惠普有意出售华三通信,这也间接促成了员工抗议行为。

容易理解的是,一旦华三通信公司再次出现资本层面的变化,曾经带给员工无限期望的持股和上市计划可能就会落空或遥遥无期。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这些员工在抗议的同时,期望公司尽快落实全员持股计划,以保证员工们的权益。”林建生表示,作为惠普的子公司,华三通信虽然在多次易主之后,一直保持着经营独立性,但本质上包括华三通信管理层以及全体员工是没有多少话语权的。

(文中林建生、周天华为化名)

❸ 财经考古 | 那些被华为卖掉的公司,后来都怎么样了

华为在11月17日宣布,整体出售荣耀手机业务资产,不再持有股权,也不再参与任何关于荣耀的经营管理和决策。

如果把视野拉得足够长,就可以发现,在华为发展的 历史 上,类似的选择华为已经做过不只一次,远的包括剥离安圣电气、华三,近的还有剥离华为海洋。

在一次次或主动或被动的剥离中,华为保住了最核心的通讯业务,屡屡在危机中化险为夷。而那些被剥离的业务部门,未来甚至可能会成就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网络能源界的黄埔军校,走出了总市值1800亿元的10家A股公司

网络上有过这样一个段子,北大:一半同学在与另一半同学辩论;人大:一半同学在当另一半同学的秘书;复旦:一半同学收购兼并另一半同学的资产;师大:一半同学在辅导另一半同学的小孩;华电—艾默生系:一半同学在PK另一半同学。

对诸多名校的调侃大可一笑置之,但“华电—艾默生系”,确实因为多年来其离职人员组建或加盟了国内众多能源行业公司,并且成为核心技术或管理团队成员,被业内人士称为国内网络能源界的黄埔军校。

华为卖掉了“大宝贝儿”,收获了过冬的“小棉袄”

2001年10月份,中国当时最大一起市场并购案终于尘埃落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与美国艾默生集团共同宣布,艾默生一次性出资7.5亿美元,收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旗下的深圳市安圣电气有限公司(下称“安圣电气”),并承诺收购后将进一步加强安圣电气对中国客户的服务支持、技术支持和产品支持,承担安圣电气既有的债权债务。

相关资料显示,安圣电气作为当时华为最大的子公司,仅2001年的市场销售总额就达到26亿元,拥有48项国家专利。对于这样一家盈利能力超强、且保持快速增长、有着良好市场规模的企业,华为为何如此“狠心”将其卖掉呢?

据当时媒体的报道,2000年前后,互联网泡沫破裂,全球电信设备市场深受牵连。而华为当时在国内不仅面临外资巨头的全面围剿,而且在CDMA和小灵通上遭遇双重失利。正是在此时,任正非发表了着名的《华为的冬天》这篇文章。

华为认为,当时必须转让和剥离所有与核心业务、主流设备不相干的产品线,把主要精力、资源从非核心业务抽出来放在自己核心领域,使华为在网络通信领域的竞争力日益显现,特别是向数据通信、移动通信领域迈进。而安圣电气是以电力电子及其相关控制技术为基础的,与华为的核心发展方向不同,为了安圣电气的长远发展,不如把它卖出去。

诚然,安圣电气的卖价并不便宜,7.5亿美元的价格超过了其当时净资产的400%,但艾默生也因此而收获满满。在收购安圣电气后,艾默生又将自身旗下能源系统业务,及另一子公司力博特的中国业务整合成一家新公司——艾默生网络能源公司。凭借华为在电源领域过去十余年的苦心经营,艾默生网络能源迅速崛起,不仅成为不间断电源(UPS)等领域的霸主,也为母公司持续创造良好的财务回报。2016年,艾默生以40亿美元将其旗下子公司艾默生网络能源出售给白金资产管理公司及其合伙投资者。

而华为则依靠这笔钱渡过了难关,同时,在市场普遍萧条的时候,大举拓展海外市场。正是这次忍痛割爱,华为卖掉了“心爱的大宝贝儿”,却收获了过冬的“小棉袄”,顺利熬过了行业寒冬。

成就了10家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超1800亿元

华为剥离安圣电气的影响还远不止于此。很多安圣电气原来的技术骨干,摇身一变成为了外企艾默生的金领。几年以后,其中一些人又选择了离职创业,这就是电力电子和工业控制领域里赫赫有名的“华电—艾默生创业系”。

华为电气(安圣电气前身,下同)前员工代新社是微信公众号“电源老代”的运营者,同时也是华电-艾默生系崛起的见证者。这位华为老兵于1997年加入华为电气,后又进入艾默生网络能源。

据代新社统计,目前已经有10家A股上市公司,创始人或核心技术团队出自华电-艾默生系这个群体。

相关资料显示,汇川技术(300124.SZ)创始人为朱兴明,创业前曾任职华为电气产品线总监。该公司将自己定位为服务于中高端设备制造商的技术公司,目前已成长为一家市值超过1300亿元的工业自动化巨头,也是华电-艾默生系走出的市值最高的A股上市公司。2019年,汇川技术变频器产品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位居前三名;伺服系统在中国市场份额处于前五名;变频器、伺服系统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均位居内资品牌第一名。

蓝海华腾(300484.SZ)于2016年成功登陆创业板,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邱文渊和徐学海也是来自华电-艾默生系,该公司的产品主要包括变频器、伺服驱动器和系统、电动 汽车 电机控制器等,目前总市值约37亿元。

英威腾(002334.SZ),目前市值约41亿元,是由普传系的黄申力于2002年发起创立,但其核心技术团队是2006年从华电-艾默生引进的数位技术人才,这也是英威腾驰骋工业自动化江湖的一把利剑。英威腾专注于工业自动化和能源电力两大领域,向用户提供最有价值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依托于电力电子、自动控制、信息技术,业务覆盖工业自动化、新能源 汽车 、网络能源及轨道交通。

仅上述10家A股公司的总市值就超过1800亿元。

此外,新三板挂牌公司中有着浓重的华电-艾默生系基因的公司还包括:吉泰科(836023)、爱科赛(832062)、华宿电气(430259)、艾洛维(835554)、海德森(870945)、科列技术(832432)、龙电电气(870314)等。

正因为如此,才有媒体评价称,多年以前华为的一次资产剥离,竟无意中推动了中国一整个产业的发展。

曾经可以挑战思科的华三,现在是紫光股份的“印钞机”

新华三,全称为新华三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计算、存储、网络、5G、安全等全方位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整体能力的公司,目前研发人员占比超过50%,专利申请总量超过11000件,而且其中90%以上都是发明专利。2020年上半年,新华三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167.54亿元和12.79亿元。

就是这样一家可以在多个领域与思科、浪潮、华为等行业巨头相抗衡的公司,名字却略显怪异,那是因为新华三与华为和3COM公司之间有着很深的渊源。自成立后该公司的控股权几度易手,最后成为A股上市公司紫光股份(000938.SZ)体系内的重要子公司。

生于忧患,曾是思科的竞争对手

思科(Cisco)曾经是网络基础设施的代名词,在互联网的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一度做到了谁都离不开它的交换机和路由器。在网络泡沫的高峰期,思科是全球最有价值的公司,股票市值最高超过5000亿美元。

如此强大的思科,如果说还能有对手让他感到不安,那么这个对手非新华三的前身华三(H3C)莫属。2003年才成立的华三,到2011年已经能够在全球交换机市场占据一定的份额,且呈现稳定增长势头。虽然此时思科仍占据绝对优势,但当时仅有8年 历史 的华三,已经完成了其首席执行官郑树生的目标:“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一个特长,这个特长就是专注,华三希望基于IT领域,成为全球除了思科之外的第二选择。”

而到了2014年,华三已经拥有8000名员工,多项业务在中国市场牢牢占据第一名的位置。

资料显示,成立初期,华三是由华为绝对控股,脱胎于华为数据通信部。2003年11月,3Com公司(思科公司主要的竞争对手)通过配股方式,取得了华三49%的股权。

此时也正是华为与思科之间官司打得难解难分的时候。

2004年7月份,双方达成最终和解协议,终止各自提出的诉讼及反诉讼请求。据媒体报道,华三公司的成立在华为与思科的诉讼和解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在华为与思科的诉讼案中,时任3Com公司的CEO 布鲁斯·克拉弗林也曾出庭作证,提供了对华为有利的证词。

在与思科的官司和解后,华为于2006年年初将华三2%的股份转让给了3Com公司,后又于2007年3月份将其所持的华三49%的股权也卖给了3Com公司,转让价为8.82亿美元。

几经易手,终成中资控股公司

颇据戏剧性的是,出售华三49%股权所得的8.82亿美元资金,让华为有了更大的资本顺利地渡过2008年这场始于美国并席卷全场的金融危机,但3Com公司却在2009年被惠普以2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最终没能挺过这场危机。收购完成后,华三也顺理成章的进入惠普大家庭。

华三在成为惠普体系内的一员之后,仍旧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并且在惠普的销售渠道和服务渠道下,华三的海外市场份额增长也非常快。

但惠普入主后,与华三的原管理层相处的并不愉快,这才有了后来紫光股份收购华三51%的股权。2015年5月份,紫光股份公告称,拟以不低于25亿美元的价格向惠普公司控股子公司开曼华三(H3C Holdings Ltd)发起收购,主要标的是其持有的香港华三51%的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香港华三”不同于此前的惠普子公司华三,前者相比后者多出了惠普服务器业务等多项资产,按照官方说法是“新华三”。

根据紫光股份当时的公告,惠普将在香港华三51%股权交割前,完成对香港华三的业务整合,将其持有的与服务器及存储器硬件产品销售、技术服务相关的业务及资产、昆海软件100%股权、天津惠普100%股权转移至香港华三。

2016年5月4日,紫光股份才公告表示完成对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51%股权的交割手续,华三通信正式整合为“新华三”,纳入紫光股份合并报表范围。紫光股份还表示,新华三将凭借紫光的多元资源、资金实力与科研优势促进自身发展,同时其在全球企业网络、云计算、大互联、超融合架构、存储等市场具备的领先优势也能够助力紫光股份向世界最全面和领先的IT服务平台型企业加速迈进。

新华三也确实没有辜负紫光股份的期望,迅速成为该公司最主要的利润来源和业绩增长点。

半年报显示,2020年上半年紫光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55.5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8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66%和4.21%。新华三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167.54亿元和12.79亿元。可见,新华三目前已经成为紫光股份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说是紫光股份的“印钞机”也不为过。

脱胎于华为的新华三经历了多次身份转换,终于又成为了中资控股的公司。而最具传奇色彩的是,虽然控股权几经易手,但新华三的身价却越卖越高,而且其业务似乎也没有受到影响,反而越做越大,直到成为可以在多个领域与思科、浪潮、华为等国内外行业巨头相抗衡的公司。

世界第四的华为海洋,助力亨通光电“叫板”海外三巨头

2020年11月初,华为海洋网络有限公司的海缆业务品牌切换为华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并且自2020年11月3日起启用全新的企业标识形象。

之所以有这次品牌切换,是因为华为海洋网络(香港)有限公司(下称“华为海洋”)的控制权已经易主,亨通光电(600487.SH)成为了这家世界排名第四的海底光缆企业新任大股东。

而华为在这笔交易中不仅获得了3.01亿元现金,还以4764.13万股的持股数成为亨通光电的第三大股东。以11月19日的收盘价计算,这部分股票的市值约7.1亿元。

华为忍痛割爱,出售华为海洋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研究报告显示,全球40%的海缆是2000年之前建设的,已经逐步进入了海缆使用生命周期的尾期。未来几年,随着全球数字经济的深入推广,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国际互联网流量增长还会持续提升,数据中心互联及互联网带宽需求将持续增长,全球海缆将进入一个新旧更替的时期,这将引发又一个国际海缆建设高峰。

华为旗下从事海缆业务的主体是华为海洋,这家成立时间并不长的公司,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已经拿下全球超过10%的市场份额,受到客户的好评。

海底电缆业务市场空间广阔,华为海洋的前景亦被看好,本该是大有可为的时候,华为却要忍痛割肉,将华为海洋卖给亨通光电。

华为与亨通光电这笔交易,始于去年上半年。当时,由于国际环境变化,华为海洋海外订单的执行情况不容乐观。为应对压力,华为决心出售华为海洋。

为获得华为手中华为海洋51%的股权,亨通光电在2019年6月份启动了通过发行股份和支付现金的交易方式收购华为海洋股权的计划。据亨通光电披露,本次交易价格为10.04亿元。其中,亨通光电向华为非公开发行4764.13万股,另向其支付现金3.01亿元。

随着交易标的资产在今年年初过户完成,亨通光电也通过资产收购把自己“买”成了“华为概念股”。

值得注意的是,亨通光电并不满足于只持有华为海洋51%的股权。

2020年5月14日,亨通光电的关联方,亨通集团旗下亨通技术(香港)有限公司取得了华为海洋30%股权。

亨通光电接手,挑战海外三巨头

相关资料显示,华为海洋成立于2008年1月份,其海洋业务主要通过其100%持股的天津华海来开展。公司的定位为海缆通信网络建设解决方案提供商,其客户群体主要为世界各国家/地区的电信运营商、需要进行大容量数据传输的互联网企业或希望对海缆网络进行投资的企业。其2017年、2018年、2019年1-6月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6.5亿元、18.25亿元、6.16亿元。

作为本次交易的另一方,亨通光电是国内规模最大、产业链最为完整的信息与能源网络综合服务商之一,其主营业务涵盖光通信和智能电网传输两大行业,为客户提供全价值链集成服务。

事实上,亨通光电是从2009年开始投入海缆业务的,其在国际海洋市场上承接海底光缆订单已突破了1万公里,进入国际海底光缆市场体系,成为国际知名的海缆制造企业之一。在海缆制造产业上已具有一定规模的同时,公司也积极布局国际海缆运营业务,目前正推进PEACE跨洋海缆通信系统运营项目建设,将产业链从海底光缆生产制造向海底光缆系统运营延伸。

亨通光电2019年半年报显示,其海洋通信和能源互联板块核心业务快速增长,有效抵消了通信网络板块业务收入下滑的影响。

正因如此,在业内人士看来,如果华为不得不剥离华为海洋,那么亨通光电将是最佳的接盘方之一,通过并购华为海洋,亨通光电可以迅速扩大其在海缆市场的份额,并获得华为海洋积累了10余年的海缆建设经验和产业链资源。

目前全球从事海缆通信网络建设的企业主要为SubCom、Nokia/ASN、NEC和华为海洋。Subcom、ASN和NEC进入海缆通信领域的时间较早、具有先发优势,2008年前的海缆通信市场长期被这三大巨头垄断。

在海缆通信领域,中国企业是新生力量。成立于2008年1月份的华为海洋,目前已经是全球第四大的海底电缆工程商,全球市场份额占比超过10%。因此,有券商研报分析,对于亨通光电来说,华为海洋的加入让公司的海洋业务板块如虎添翼。通过整合华为海洋和公司已有的海缆业务,亨通光电已经初步具备了与国际三巨头一较高下的实力。

责编 | 姚坤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阅读全文

与华为卖掉华三员工股票如何处理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企业购入的股票投资 浏览:781
西部资源股票最新行情 浏览:888
股票cci指标最底下 浏览:28
股票开通是哪些银行卡吗 浏览:642
五洲交通股票的投资建议 浏览:526
我不记得我股票账户了 浏览:864
香港H股哈电动装股票行情 浏览:358
退市的股票在哪里可以交易 浏览:298
券商员工买股票账户 浏览:741
股票涨停绿色 浏览:946
股票账户的利息归本 浏览:193
股票模拟训练模式软件 浏览:33
红蜻蜓股票今天走势 浏览:901
002136安纳达股票历史交易数据 浏览:613
长电科技股票历史最高价格 浏览:229
美股期指交割日对股票的影响 浏览:98
香港大千股票代码 浏览:591
华远地产股票每股净资产多少亿 浏览:778
股票上涨8个点算涨停吗 浏览:277
股票对数收益率与时间序列分析 浏览: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