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mw8289量产教程
mw8289量产教程(mw8209量产工具)QFII提前布局48只MSCI标的股
数据统计发现,5月15日,MSCI发布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234只A股名单,上述234只个股中、银行、医药生物等三大行业的个股数量最多,分别为30家、20家、18家。从公司市值占比来看,截至5月15日,最高的为银行业,占比高达25.64%、其次是非银金融,占比达11.99%,食品饮料排第三,占比为7.87%。
以QFII为代表的海外资本早在今年一季度就已经对银行股进行布局。数据显示,MSCI新兴市场指数成份股中,截至一季度末,48只个股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出现QFII身影,合计持股市值约917.69亿元,有19只个股获QFII持仓市值超10亿元,其中,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等3只银行股QFII持股市值分别达到171.28亿元、77.52亿元和13.69亿元。
对于银行板块,民生证券表示,银行业一季度累计实现净利润5222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较去年一季度上升1.3个百分点。预计未来负债端压力将逐步缓解,规模增长企稳,行业息差在资产端收益率走高后会持续改善,行业资产质量基本面仍向好。建议关注MSCI中国标的:工商银行、上海银行、光大银行、杭州银行、北京银行等。
由此推动下,昨日MSCI新兴市场指数成份股盘中集体异动,板块内159只成份股实现上涨,占比近七成。个股方面,白云山昨日涨停,纳思达、同仁堂、石基信息、方大炭素、康美药业、通化东宝、二三四五、东旭光电、三七互娱等9只概念股涨幅也均逾5%,彰显出强劲的表现。
资金流向方面,昨日板块内共有93只概念股呈现大单资金净流入态势,其中,有53只个股大单资金净流入均超1000万元,方大炭素、复星医药、三一重工、五粮液、浙江龙盛等5只个股大单资金净流入均在1亿元以上,另外,包括工商银行、青岛海尔、白云山、贵州茅台、隆基股份等在内的19只概念股也获得超3000万元的大单资金抢筹,上述24只概念股合计吸金16.87亿元。
175家公司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
数据统计发现,在上述234家MSCI中国上市公司中,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的公司有175家,占比74.79%。
具体来看,华电国际、方大炭素、金钼股份、西南证券、新城控股、太钢不锈、中联重科、华友钴业、包钢股份和天茂集团等10家公司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超200%,另外,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在1倍以上的14家公司分别为招商蛇口、赣锋锂业、洛阳钼业、徐工机械、世纪华通、大族激光、中航飞机、东方园林、海螺水泥、中国人寿、纳思达、新湖中宝、浙江龙盛、三一重工等,显示出较强的成长能力。
中报业绩预告方面,截至目前,已有43家相关公司披露了2018年中报业绩预告,业绩预喜公司达到36家,占比逾八成。其中,金钼股份、华友钴业、洛阳钼业、华域汽车、中国石油、美年健康、科伦药业、东方园林、赣锋锂业、苏宁易购、天齐锂业等11家公司均预计2018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0%及以上。
机构集中推荐37只个股
除受大单资金青睐外,近期券商机构对MSCI新兴市场指数成份股的关注度也逐渐上升。数据统计发现,上述被大单资金青睐的93只个股中,近30日内,有85只个股获券商给予“买入”或“增持”等看好评级,其中,有37只个股机构看好评级家数均在10家以上,合计大单资金净流入11.18亿元。
具体来看,三一重工、分众传媒、五粮液、贵州茅台、洋河股份、山西汾酒、保利地产、正泰电器、双汇发展、金风科技、三七互娱、完美世界和华东医药等13只个股近期机构看好评级家数均在17家及以上,另外,包括美年健康、隆基股份、华友钴业、中国国航、金螳螂、九州通等在内的24只个股也被机构集中推荐,机构看好评级家数均在10家以上。
对于三一重工,天风证券表示,由于公司的2017年年报和今年一季报资产负债表修复超预期、净利率提升将显着高于上一年度,且行业销售数据有望维持高增长、亦超出之前的预测。经过重新测算后,预计2018年-2019年净利润由37.3亿元和49.2亿元调整为45.2亿元和56.3亿元,2020年净利润为63.4亿元,调整后(2018年至2020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59元、0.73元和0.82元,维持“买入”评级。
||##PG##||
三一重工(个股资料 操作策略 股票诊断)
三一重工2017年年报点评:经营质量显着提升,海外拓展持续推进
三一重工 600031
研究机构:光大证券 分析师:王锐,贺根 撰写日期:2018-04-19
事件:三一重工发布2017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83.35亿元,同比增长64.67%;归母净利润为20.92亿元,同比增长928.35%;总体毛利率为30.07%,较上一年度增加3.86个百分点;基本每股收益0.27元,业绩基本符合预期。公司拟每10股派发红利1.6元(含税)。
公司产品销售高速增长,毛利率得到显着提升:公司各项产品收入在2017年均实现了大幅增长,其中挖掘机全年销售收入实现136.7亿元,同比增长83%。混凝土、起重机、桩工机械、路面机械收入分别增长32.59%、93.5%、145.52%、53.59%。公司盈利水平得到同步提升,整体毛利率提升3.86个百分点,重新返回行业高峰期时的30%水平。步入2018年一季度,工程机械复苏得到持续,其中三一挖掘机在3月实现销售8289台,同比增长83%,远超市场预期。
经营质量得到显着提升,现金流大幅改善:公司在去年行业高景气度的背景下,依然把经营质量与风险管控放在首位。2017年营收增长928%,而应收账款与上一年度基本持平,增长1.55%。存货为76.42亿元,同比增长22.86%。同时,公司期间费用率大幅下降3个百分点,利息支出较上一年度减少3.51亿元,管理费用率占比下降2.5个百分点。公司在经历2012-2016年的去库存期后,资产负债表得到逐步修复,资产负债率2017年年底为54.71%,较年初下降7.19个百分点。全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达到85.65亿元,公司经营质量得到显着提升。
国际市场开拓持续推进,海外收入创新高:公司为国内工程机械领域中最为注重海外市场的企业之一,2017年海外收入规模达到116.18亿元,同比增长25.12%,占总收入的比重为30%。公司过去在海外的布局,大大抵消了行业低迷时的影响,未来海外市场将会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重要动力。
投资建议:公司跌价存货和坏账进一步出清以及货款回收控制趋严有利于公司净利率改善。由于公司经营质量得到显着提升,我们上调公司2018-2020年EPS至0.50/0.67/0.94元,对应PE为17/12/9倍。维持目标价10.78元,对应2018年21倍PE,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基建投资项目缩减,海外市场需求减少。
||##PG##||
分众传媒(个股资料 操作策略 股票诊断)
分众传媒:壁垒深厚的楼宇广告巨头
分众传媒 002027
研究机构:平安证券 分析师:林娟 撰写日期:2018-03-02
分众传媒是领先的户外 媒 体:分众传媒成立于2003年,主要从事楼宇广告,公司目前拥有22.5万个屏幕媒 体,114.5万个框架媒 体,在一线城市市占率超过90%,2016年实现了102亿收入,44亿利润。其链接广告主和商务楼宇广告渠道的独特商业模式壁垒非常高,并且向上游、下游议价能力强。
看点一:社会零售电商化趋势下,线下流量被重估:由于消费线上化,使得广告成为吸引消费者的首要手段,而线下楼宇广告巨大的性价比,又推动广告主不断加码楼宇广告,从而使得分众单屏收入不断上涨。
看点二:楼市爆发下,分众再次进入渠道扩张周期:2017年以来,楼市进入新一轮爆发周期,为分众的楼宇广告增长提供了空间。在目前一二线城市收入占比较高的背景下,分众从17年下半年开启新的一轮百城扩张计划,预计将为未来中长期提供业绩增长保证。
看点三:经济复苏下,广告主投放预算加速:营销是典型的后周期品种,受益于经济复苏,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已经有部分消费品行业广告主增加投放预算,预计2018年广告主会继续加大广告投放金额。
投资建议:分众传媒是具有极高护城河壁垒传媒公司,目前公司正进入新一轮扩张周期,这主要因为1)社会消费线上化,推动广告主加大性价比高的线下楼宇广告投放,分众传媒单屏产出有望持续提升;2)房地产火爆为分众提供了新的铺设渠道,公司计划新携现有广告主一起拓展100个城市,为未来长期发展打下基础;3)经济复苏下,广告主更有意愿和能力加大广告投放。我们预计公司17-19年修正后营业利润增长22%、26%、22%,18年营业利润增速创近几年的新高;17-19年EPS为0.49、0.58、0.71元,对应30.6、25.8、21.2倍PE,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楼宇广告的商业模式发生变化;经济下滑导致广告主投放减少;之前参与私有化、定增上市的股东解禁减持冲击股价。
||##PG##||
山西汾酒(个股资料 操作策略 股票诊断)
山西汾酒:业绩符合预期,区域聚焦发展
山西汾酒 600809
研究机构:国信证券 分析师:陈梦瑶 撰写日期:2018-05-07
业绩符合预期,盈利能力优化
2017年实现营收60.37亿元同增37.06%,归母净利润9.44亿元同增56.02%,实现EPS1.09元。其中17Q4收入11.82亿元同增17.64%,净利润1.39亿元同减10%,主因目标提前完成控制发货节奏及费用确认较多;18Q1收入32.4亿元同增48.56%,归母净利润7.1亿元同增51.82%,业绩符合预期。17Q4末预收款9.12亿元同增69.6%,环增4.1亿元,18Q1应收票据32.7亿元同增34.37%,环增10.8亿元,17/18Q1分别实现销售收现59.69亿/21.51亿元,同增33.85%/62.15%,现金良好。17年销售费用率17.9%同增0.3pct,18Q1为17.7%,同减1pcts,17/18Q1管理费用率均同降约1pct,前期投入效用释放,费用率改善。17/18Q1净利率为16.6%/23.6%,同增2.1/0.9pcts,盈利能力优化。
两头产品增速领衔,配制酒有望改善
公司2017年毛利率69.8%,同比提升1.2pcts,2018Q1毛利率70.9%,产品结构升级效果明显。公司以两头产品青花汾和玻汾带动中间产品老白汾和商务汾酒发展,2017年中高价白酒收入37.41亿元,同增33.24%,且毛利率74.7%同增2.7pcts,预计青花汾酒2017整体销售增长50%以上;低价白酒收入20.18亿元,同增46.74%,预计玻汾同增35%以上;配制酒收入2.22亿元,同增28.06%,毛利率同增19pcts至60.9%逼近低价酒的62.35%。2018Q1中高价白酒收入20.7亿元,同增43.5%,低价收入同增65.7%,配制酒收入同降2.3%。在公司的配额供应的控制下,18年Q1销售仍靓丽,中高端产品销量持续增加,竹叶青销售体系并入汾酒公司后,2017年实现约2亿收入,18年有望翻倍增长。
Q1省外收入增长迅速,聚焦发展仍有空间
在渠道上,17年着力打造渠道基础建设驱动业绩增量,总部监控的渠道终端数量由2017年初的1.9万多家飙升至年底的17.4万家,预计2018年要达到30万家。销售区域方面,2017年省内市场收入35.7亿元同增45.8%;省外市场收入24.1亿元,同增26.37%。2018Q1省内收入19.0亿元,同增46%,省外收入13.3亿元,同增52.5%,实现更快增长。公司选择了16个潜力市场、均为千万级地区城市为主的聚焦式发展,并确立4大板块市场(以山西为核心的根据地市场、以京津冀核心的华北市场、以河南山东为核心的豫鲁市场以及以陕西内蒙为核心的西北市场)占比整体销售90%以上,重点建设省外市场,深耕优势市场,2018年销售目标河南10-11亿(17年约5亿),山东8亿(17年3.2约亿),河北2.3亿(17年1亿),京津冀13.5亿,重点省区要求增长100%以上,所有省区均要求至少增长30%以上,同时要求增加进店率。以青花汾作为核心产品,依靠其省外高占比和高增速拉动产品结构持续优化,2018年计划省内外占比将达到5:5,省外占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内部激励量化,全年高增确定性强
集团明确了用两年完成三年考核目标的发展节奏,在内部激励机制上持续定量优化。高管采用组阁式聘任后人员机制更灵活。2018年汾酒集团营业收入计划实现190亿元,增幅11.76%,其中酒类收入规划实现94亿元,同比增长32.04%,力争实现100亿元,酒类利润总额规划实现19亿元,增幅111.11%,力争实现20亿元。在集团高目标下,预计股份公司实现营收90亿,同增近50%,考虑挺价预期及产品体系上移,业绩表现将更为乐观。预期公司持续发力产品高端化、渠道铺陈、省外扩容,18年有望提前完成国资委业绩考核目标。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看好公司产品升级、区域深耕、混改提效后获得持续高增长,预计公司2018-2020年EPS分别为1.82/2.51/3.25元,对应30/22/17倍PE,维持“买入”评级。
||##PG##||
正泰电器(个股资料 操作策略 股票诊断)
正泰电器:双主业齐头并进,打造创新型新能源电力企业
正泰电器 601877
研究机构:太平洋 分析师:周涛,刘晶敏,邵晶鑫 撰写日期:2018-04-23
多业务迅速发展,共同助力收入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多项业务板块发展迅速,光伏业务发展极为迅速,传统业务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太阳能分部业务而言,太阳能电池组件占比最大,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2.68亿元,占比23%,同比增长11.40%;电站运营涨幅最大,全年营业收入17.02亿,同比增长达到53.20%,占比7%;光伏电站工程承包,全年实现收入18.24亿元,同比增长13.72%,占比8%。就传统低压分部业务而言,终端电器紧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0.11亿元,占比17%,同比增长9.8%;配电电器全年营业收入36.97亿,占比16%,同比增长13.93%;控制电器业务2017年营收23亿元。占比10%,同比增长21.44%。
重视研发投入,连续突破创新。2013年-2017年,公司对于研发的投入逐年增加,2017年,公司研发投入7.94亿元,较2016年增加6.29%。占主营业务收入的3.39%。公司对研发工作高度重视,逐年增加研发投入,报告期内,公司共投入研发资金79,380.58万元,全年完成新产品开发115项,新产品投产28项,技术改造验收21项,申请专利611项,获得专利授权521件,参与行业标准制(修)订5项,完成国内外认证690项。
发挥企业优势,降本增效显着。一是规模效应,公司作为国内低压电器龙头企业,同类产品的营收领先于国内同行,由规模带来的边际效应,有效地降低了各项成本;二是精益化生产,公司全面实现精益化生产模式,改进现场工艺水平,提高公司生产物流管理效率,并运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手段加以固化。同时,公司优化产品结构,降低公司的生产成本,使得公司的生产成本最终得到有效控制和降低。
“低压电器+光伏新能源”双主业齐头并进,打造智能一体化新能源企业。公司及正泰新能源开发的业务结合电力改革产生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亦将实现上市公司把握电改机遇、提升商业模式的战略布局。依托光伏发电业务,构建集“新能源发电、配电、售电、用电”于一体的区域微电网,实现商业模式转型;积极发展地面光伏电站的同时,大力发展工商业及户用光伏系统,全面参与用户侧分布式电源市场;打造能源互联网平台,整合光伏发电及电器制造的产业链资源,发挥协同效应。极布局光伏发电,完善电力产业链各个环节,从单一的装备制造企业升级为集运营、管理、制造为一体的综合型电力企业,致力于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智慧能源开发与运营商。
盈利预测:公司双主营齐头并进,积极转型,未来随着光伏行业的蓬勃发展,预计公司业绩有望进一步提升。预计公司2018-2020年净利润分别为37.53、46.12和54.01亿元,对应EPS1.74、2.14和2.51元/股,对应PE16、13和11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低压电器业务增速不及预期,光伏产品价格下跌风险,电站业务不及预期,光伏行业政策风险。
||##PG##||
金风科技(个股资料 操作策略 股票诊断)
金风科技:业绩好于预想,复苏值得期待
金风科技 002202
研究机构:东吴证券 分析师:曾朵红 撰写日期:2018-04-09
17年业绩30.5亿元,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A+H同比例、同价格配股募资50亿元:公司发布2017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1.29亿元,同比下降4.80%;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0.55亿元,同比增长1.72%。对应EPS为0.86元。其中4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1.23亿元,同比下降13.87%,环比增长13.33%;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7.58亿元,同比下降12.03%,环比下降34.80%。4季度对应EPS为0.21元。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公司拟以10配2的比例,向全体股东配股募资50亿元,用于澳大利亚两个风电场(合计677.5MW)建设(20亿)、补充流动资金(15亿)和偿还有息负债(15亿),配股将A和H股同比例、同价格。
风机销量下滑,毛利率微降;诉讼计提影响利润贡献:风机销售收入187.09亿元,同比下降14.45%;零部件销售7.36亿,同比增长41.83%。风机外销5.08GW,同比下降13.62%,其中2.0MW机型销量3.03GW,是主力机型。风机及零部件整体盈利13.46亿元,同比下降43.17%,除了销售容量下降外,与UEP II光伏风电场叶片纠纷仲裁结果后公司计提了0.67亿美元的预计负债有关。平均销售价格3682元/kW,同比微降0.95%。全年风机综合毛利率25.54%,同比下降0.53个百分点。
招标订单持续高位,投标价格持续走低:2017年国内风电公开招标容量为27.2GW,同比略降4.2%。投标价持续走低,2.0/118-121级别2017年的投标均价为3,831元/千瓦,较2016年的4214元/千瓦,同比下降9.1%。截至2017年底,公司在手外部订单合计15.86GW ,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风电场盈利改善,投资收益大幅增加:风电场开发,实现收入32.55亿元,同比增长34.66%;风电场盈利15.19亿元,同比增长182.17%(含风电场投资收益6.50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1.61倍)。17年新增并网装机容量515.94MW,新增并网权益装机容量344.82MW,在建权益容量1.5GW。
复苏叠加成长,向上趋势确立:展望18年,我们认为:1)南方市场经过摸索,环评、工期因素影响将逐步弱化,项目进程加快;2)北方红六省限电改善持续超预期,部分省份有望解禁、恢复装机;3)分散式风电破冰贡献额外增量,成长空间打开。我们预计18年国内风电装机有望达到26GW,同增33%以上。而考虑到公司招标市占率的持续提升,18年吊装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至30%以上。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18-2020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40.48、49.62、59.83亿元,同比增长32.5%、22.6%、20.6%,EPS分别为1.14元、1.40、1.68元。给予公司2018年20倍PE,目标价22.8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不达预期;风机价格竞争超预期;风电场业务不达预期。
||##PG##||
华东医药(个股资料 操作策略 股票诊断)
华东医药:业绩符合预期,拥抱国际化﹢创新化,优质白马再出发
华东医药 000963
研究机构:光大证券 分析师:梁东旭,林小伟,经煜甚 撰写日期:2018-04-03
事件:
公司发布2017年年报:实现收入278亿、归母净利润17.8亿,分别同比增长9.7%、23%,业绩符合预期。同时,拟10转5派7.2元(含税)。
点评:
核心品种百令+15%、阿卡+30%稳健增长,二线品种多点开花。中美华东17年收入66亿、净利润13.4亿,均增长22%。百令在Q4部分地区突击控费的影响下,依靠基层和OTC 端放量,仍实现15%增长,突破23亿。阿卡波糖受益于医保报销比例提升、分级诊疗、进口替代,实现30%增长,突破20亿。免疫抑制剂受益于医保限制消除,整体增速25-30%。
泮托拉唑增速达20%,突破8亿。达托霉素新进医保,实现收入3000万。
居安思危,主动拥抱研发创新、国际化。近年来公司主动转型,拥抱研发创新和国际化,通过自主研发、集团内合作、海外引等方式构建了丰富的研发管线,美国旧金山硅谷和波士顿两地的科研办事机构已开始运营,预计每年将有1-2个海外引进品种落地。目前,迈华替尼正进行2期临床,引进的DPP-4即将开展临床,GLP-1预计18年下半年申报临床。同时公司积极推进在产品种国际化,泮托拉唑即将通过ANDA 审核,阿卡波糖、辛伐他汀、奥美拉唑、他克莫司、达托霉素等也在海外申请认证过程中。
商业触底,预计18年逐季向好,玻尿酸继续75%高增长。商业17年下半年收入107亿,同比仅增长2%,原因在于Q4执行两票制,调拨业务受冲击,扣除此因素影响,预计下半年增速在13%左右,符合预期,预计18年商业将逐季改善。虽然17年因国际事件,海关报关一度进度较慢,但宁波公司玻尿酸代理业务仍贡献7亿收入,增长75%,预计18年将超10亿。凭借优秀渠道,预计宁波公司后续还将引进肉毒杆菌等类似产品。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公司作为优质白马,主要品种稳健增长,在研管线丰富。研发费用投入略高于预期,我们微幅下调预测18-20年EPS 为2.26、2.80、3.45元(原为2.35、2.94、3.62元),同比增长23%/24%/23%,当前股价对应18年29倍PE,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核心品种增速低于预期;在研品种进度低于预期。
Ⅱ 什么叫市盈率比如28倍市盈率是什么意思
·市盈率(Price Earning Ratio,简称PE或P/E Ratio)
市盈率指在一个考察期(通常为12个月的时间)内,股票的价格和每股收益的比例。投资者通常利用该比例值估量某股票的投资价值,或者用该指标在不同公司的股票之间进行比较。市盈率通常用来作为比较不同价格的股票是否被高估或者低估的指标。然而,用市盈率衡量一家公司股票的质地时,并非总是准确的。一般认为,如果一家公司股票的市盈率过高,那么该股票的价格具有泡沫,价值被高估。然而,当一家公司增长迅速以及未来的业绩增长非常看好时,股票目前的高市盈率可能恰好准确地估量了该公司的价值。需要注意的是,利用市盈率比较不同股票的投资价值时,这些股票必须属于同一个行业,因为此时公司的每股收益比较接近,相互比较才有效。
【计算方法】
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场价格÷普通股每年每股盈利 每股盈利的计算方法,是该企业在过去12个月的净收入除以总发行已售出股数。市盈率越低,代表投资者能够以较低价格购入股票以取得回报。 假设某股票的市价为24元,而过去12个月的每股盈利为3元,则市盈率为24/3=8。该股票被视为有8倍的市盈率,即每付出8元可分享1元的盈利。 投资者计算市盈率,主要用来比较不同股票的价值。理论上,股票的市盈率愈低,愈值得投资。比较不同行业、不同国家、不同时段的市盈率是不大可靠的。比较同类股票的市盈率较有实用价值。
【市场表现】
决定股价的因素
股价取决于市场需求,即变相取决于投资者对以下各项的期望:
(1)企业的最近表现和未来发展前景
(2)新推出的产品或服务
(3)该行业的前景
其余影响股价的因素还包括市场气氛、新兴行业热潮等。
市盈率把股价和利润连系起来,反映了企业的近期表现。如果股价上升,但利润没有变化,甚至下降,则市盈率将会上升。
一般来说,市盈率水平为:
★0-13:即价值被低估
★14-20:即正常水平
★21-28:即价值被高估
★28+:反映股市出现投机性泡沫
股息收益率
上市公司通常会把部份盈利派发给股东作为股息。上一年度的每股股息除以股票现价,是为现行股息收益率。如果股价为50元,去年股息为每股5元,则股息收益率为10%,此数字一般来说属于偏高,反映市盈率偏低,股票价值被低估。
一般来说,市盈率极高(如大于100倍)的股票,其股息收益率为零。因为当市盈率大于100倍,表示投资者要超过100年的时间才能回本,股票价值被高估,没有股息派发。
平均市盈率
美国股票的市盈率平均为14倍,表示回本期为14年。14倍PE折合平均年回报率为7%(1/14)。
如果某股票有较高市盈率,代表:
(1)市场预测未来的盈利增长速度快。
(2)该企业一向录得可观盈利,但在前一个年度出现一次过的特殊支出,降低了盈利。
(3)出现泡沫,该股被追捧。
(4)该企业有特殊的优势,保证能在低风险情况下持久录得盈利。
(5)市场上可选择的股票有限,在供求定律下,股价将上升。这令跨时间的市盈率比较变得意义不大。
计算方法
利用不同的数据计出的市盈率,有不同的意义。现行市盈率利用过去四个季度的每股盈利计算,而预测市盈率可以用过去四个季度的盈利计算,也可以根据上两个季度的实际盈利以及未来两个季度的预测盈利的总和计算。 相关概念 市盈率的计算只包括普通股,不包含优先股。 从市盈率可引申出市盈增长率,此指标加入了盈利增长率的因素,多数用于高增长行业和新企业上。
【风险判断】
集体恐高
根据申银万国的统计数据,过去12个月的市场,沪深300指数花了前十个月上涨了52.7%,市盈率(PE)从14倍涨到25倍,后两个月则涨了38%,PE从25倍涨到了35倍。而最新的数据显示,2月16日,深交所平均市盈率(PE)43.82倍,上交所平均市盈率41.28倍——是世界证券交易市场平均市盈率的2.6倍。于是专家教导股民:A股泡沫,落袋为安。
那么,市盈率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指标呢?
市盈率是上市公司股价与每股收益(年)的比值。即:市盈率=股价/每股收益(年)。明显地,这是一个衡量上市公司股票的价格与价值的比例指标。可以简单地认为,市盈率高的股票,其价格与价值的背离程度就越高。也就是说市盈率越低,其股票越具有投资价值。
很单纯,市盈率太高了,甚至高出了H股,这在历史上是无法想象的。那么,我们为什么向H股看齐?
但因为内地和香港对上市公司的认识并非一致,所以出现同一家公司在不同的市场上遭遇不同待遇。可能香港投资者更加看好金融银行股,而内地投资者对宝钢等资源国企的实力更加了解。A股与H股的市盈率可能不那么具有可比性。
市盈率之辨
单纯用以“市盈率”来衡量不同证券市场的优劣和贵贱具有一些片面性。由于投资股票是对上市公司未来发展的一种期望,已有的市盈率只能说明上市公司过去的业绩,并不能代表公司未来的发展。
从近几年来看,中国经济一直保持一个高速的发展,这是美国及欧洲发达国家所不能比拟的。而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要反映在上市公司上面。因此,中国上市公司业绩的进一步增长是可以值得期待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上市公司市盈率比欧美发达国家高一些,应该也是正常的。
同时,市盈率作为衡量上市公司价格和价值关系的一个指标,其高低标准并非绝对的。事实上,市盈率高低的标准和本国货币的存款利率水平是有着紧密联系的。目前美元的年利率保持在4.75%左右,所以,美国股市的市盈率保持在1/(4.75%)=21倍的市盈率左右,这是正常的。因为,如果市盈率过高,投资不如存款,大家就会放弃投资而把钱存在银行吃利息;反之,如果市盈率过低,大家就会把存款取出来进行投资以取得比存款利息高的投资收益。而目前我国人民币的一年期存款利率是2.79%,如果把利息税也考虑进去,实际的存款利率大约为2.23%,相应与2%的利率水平的市盈率是1/(2.23%)=44.8(倍)。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股市45倍的市盈率基本算得上合理。
高有高的理由
目前美国道指平均市盈率为21倍,标准普尔500平均市盈率24倍,美国GDP年增长只有2%~3%,而且它的经济增长还充满着各种不确定性。中国未来10年的经济增长却是可以预期的。这一点在上市公司的年报中可以窥见一斑。
从截止2月27日已经公布年报的158家公司情况看,平均每股收益0.31元,每股收益0.5元以上的37家。再从680家有业绩预告的公司看,其中254家公司预告06年业绩增长50%以上;40家公司预告业绩略增,159家公司预告扭亏。中小板116家上市公司2006年报全部出齐,平均净利润增长25.16%。06年上市公司全年净利润增长已成定局,能源、石化、地产以及机械是高收益的主要行业。
大部分机构对上市公司未来两年业绩增长预期表示乐观。单从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增速的比较来看,1月份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同比上升4.7%,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3%,尽管增速仍然倒挂,但差异自去年10月份以来处于持续下降状态。企业成本压力减轻,盈利提升情况预期乐观。再从股改之后制度变革带来的外延式增长机会看,股改之后,由于股东利益一致以及股权激励等制度变革带来公司治理结构改善和经营效率提高,以及大股东未来的资产注入和整体上市带来的业绩增厚效应将使得A股上市公司的业绩呈现加速上升趋势。如果考虑到所得税并轨带来额外的收益,未来两年上市公司业绩的大幅提升预期相当乐观。
还须谨慎
就目前市场的市盈率水平来看,已经充分反映了对未来业绩增长的预期,沪深30006年PE水平在45倍左右。合理归合理,但还有多少上升空间,却难以估测。
总体而言,目前A股的整体定价水平已经不低,在充分反映未来业绩增长预期的同时,也较A股相对于H股的全面溢价,这种现象与2006年初的状态已经截然不同。尽管未来两年的业绩增长趋势仍未改变,但目前股价已经充分反映了这种业绩增长预期。在股票供给有限的背景下,狂热的资金追求有限的优质股票,结果必然是价格的虚高。
从宏观形势看,信贷居高、投资反弹将使得紧缩的经济政策没有悬念——这在最近的加息措施中已经得到验证。从3月份的情况看,短时间内股票市场的流动性尚难受到实质性的影响,央行发布的1月金融数据显示,储蓄存款增速持续下降,活期存款明显增多,股市的火爆吸引了大量储蓄资金持续流向股市,短期内市场资金的供给依然十分充沛,但考虑到每年两会期间行情的动荡惯例,以及4、5月份将是非流通股解禁的高峰期,市场的宽幅震荡难免。与泡沫共舞
《非理性繁荣》一书的作者,耶鲁大学的罗伯特·希勒教授因成功预测了2000年网络股泡沫的崩溃而名噪天下。但很多人并不知道,1996年12月,当有史以来最为波澜壮阔的一轮大牛市渐入佳境的时候,希勒教授向美联储提交了一篇学术报告,认为市场价值被明显高估。然而,这一声“狼来了”竟然喊了三年有余。在此期间,道琼斯指数从1996年收盘的6560.91点上涨到2000年1月14日的最高点11908.50点,涨幅为81.5%。
同期,纳斯达克指数从1291.38点飙升到2000年3月创下的历史最高点——5132.52点,涨幅高达297.44%,也就是说,市场整整涨了3倍。如果某个投资者在1996年末认为市场估值水平过高而退出市场,那么他无疑将错过牛市中获利最为丰厚的一段。
国泰君安证券兼研究所所长李迅雷认为,A股市场泡沫肯定是有的,泡沫能持续多久才是关键所在。A股泡沫可以持续相当长时间。理由是中国经济持续向好,人民币的持续升值过程。他表示,几乎所有行业都有泡沫,只是或多或少的问题。我国经济增速没有放缓迹象,短线泡沫就不会破灭。他建议投资者与泡沫共舞,最容易产生泡沫的地方,还是可以参与的。
【参考价值】
同业的市盈率有参考比照的价值;以类股或大盘来说,历史平均市盈率有参照的价值。
市盈率对个股、类股及大盘都是很重要参考指标。任何股票若市盈率大大超出同类股票或是大盘,都需要有充分的理由支持,而这往往离不开该公司未来盈利料将快速增长这一重点。一家公司享有非常高的市盈率,说明投资人普遍相信该公司未来每股盈余将快速成长,以至数年后市盈率可降至合理水平。一旦盈利增长不如理想,支撑高市盈率的力量无以为继,股价往往会大幅回落。
市盈率是很具参考价值的股市指标,容易理解且数据容易获得,但也有不少缺点。比如,作为分母的每股盈余,是按当下通行的会计准则算出,但公司往往可视乎需要斟酌调整,因此理论上两家现金流量一样的公司,所公布的每股盈余可能有显着差异。另一方面,投资者亦往往不认为严格按照会计准则计算得出的盈利数字忠实反映公司在持续经营基础上的获利能力。因此,分析师往往自行对公司正式公式的净利加以调整,比如以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之利润(EBITDA)取代净利来计算每股盈余。
另外,作为市盈率的分子,公司的市值亦无法反映公司的负债(杠杆)程度。比如两家市值同为10亿美元、净利同为1亿美元的公司,市盈率均为10。但如果A公司有10亿美元的债务,而B公司没有债务,那么,市盈率就不能反映此一差异。因此,有分析师以“企业价值(EV)”--市值加上债务减去现金--取代市值来计算市盈率。理论上,企业价值/EBITDA比率可免除纯粹市盈率的一些缺点。
【指标缺陷】
市盈率指标用来衡量股市平均价格是否合理具有一些内在的不足:
★(1)计算方法本身的缺陷。成份股指数样本股的选择具有随意性。各国各市场计算的平均市盈率与其选取的样本股有关,样本调整一下,平均市盈率也跟着变动。即使是综合指数,也存在亏损股与微利股对市盈率的影响不连续的问题。举个例子,2001年12月31日上证A股的市盈率是37.59倍,如果中石化 2000年度不是盈利161.54亿元,而是0.01元,上证A股的市盈率将升为48.53倍。更有讽刺意味的是,如果中石化亏损,它将在计算市盈率时被剔除出去,上证A股的市盈率反而降为43.31倍,真所谓“越是亏损市盈率越低”。
★(2)市盈率指标很不稳定。随着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上市公司每股收益会大起大落,这样算出的平均市盈率也大起大落,以此来调控股市,必然会带来股市的动荡。1932年美国股市最低迷的时候,市盈率却高达100多倍,如果据此来挤股市泡沫,那是非常荒唐和危险的,事实上当年是美国历史上百年难遇的最佳入市时机。
★(3)每股收益只是股票投资价值的一个影响因素。投资者选择股票,不一定要看市盈率,你很难根据市盈率进行套利,也很难根据市盈率说某某股票有投资价值或没有投资价值。令人费解的是,市盈率对个股价值的解释力如此之差,却被用作衡量股票市场是否有投资价值的最主要的依据。实际上股票的价值或价格是由众多因素决定的,用市盈率一个指标来评判股票价格过高或过低是很不科学的。
【正确对待】
在股票市场中,当人们完全套用市盈率指标去衡量股票价格的时候,会发现市场变得无法理喻:股票的市盈率相差悬殊,并没有向银行利率看齐;市盈率越高的股票,其市场表现越好。是市盈率没有实际应用意义吗?其实不然,这只是投资者没能正确把握对市盈率的理解和应用而已。
★1.市盈率指标对市场具有整体性的指导意义
★2.衡量市盈率指标要考虑股票市场的特性
★3.以动态眼光看待市盈率
市盈率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资者对公司增长潜力的认同,不仅在中国股市如此,在欧美、香港成熟的投票市场上同样如此。从这个角度去看,投资者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高科技板块的股票市盈率接近或超过100倍,而摩托车制造、钢铁行业的股票市盈率只有20倍了。当然,这并不是说股票的市盈率越高就越好,我国股市尚处于初级阶段,庄家肆意拉抬股价,造成市盈率奇高,市场风险巨大的现象时有发生,投资者应该从公司背景、基本素质等方面多加分析,对市盈率水平进行合理判断。
【注意问题】
市盈率是一个非常粗略的指标,考虑到可比性,对同一指数不同阶段的市盈率进行比较较有意义,而对不同市场的市盈率进行横向比较时应特别小心。
★(1)综合指数的市盈率与综合指数的市盈率比,成份指数的市盈率与成份指数的市盈率比。综合指数的样本股包括了市场上的所有股票(沪深市场上PT股除外),市盈率一般比较高,而成份指数的样本股是精挑细选的,通常平均股本较大、平均业绩较好,所以其市盈率比较低一些。而我们经常看到的国外股票时常的市盈率大多是成份指数的市盈率,如果将它们与我们综合指数的市盈率相比较,则犯了概念性错误。
★(2)市盈率应与基准利率挂钩。基准利率是人们投资收益率的参照系数,也反映了整个社会资金成本的高低。一般来说,如果其他因素不变,基准利率的倒数与股市平均市盈率存在正向关系。如果基本利率低,合理的市盈率可以高一点,如果基准利率很高,合理的市盈率就应该低一些。目前我国央行再贴现率为2.97%,一年期储蓄存款收益率为1.80%,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为 1.75%,美联储再贴出率为1.25%,中美基准利率差别不大,但纵向看,中国目前的基准利率是很低的。另据权威部门研究显示,根据我国目前物价水平及国家未来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货币政策取向,中国存在再次调低利率的可能。
★(3) 市盈率应与股本挂钩。平均市盈率与总股本和流通股本都有关,总股本和流通股本越小,平均市盈率就会越高(思腾思特管理咨询中国公司,2001),反之,就会越低,中西莫不如此。据统计,2001年10月16日中国沪深市场770只样本股(剔除了PT股、ST股、亏损股和2001年中期每股收益低于0.05元股票)算术平均市盈率为29.43倍,其中,总股本最小的100家上市公司算术平均市盈率为42.74倍,而总股本最大的100家上市公司算术平均市盈率只有19.82 倍,前者是后者的2.16倍。在美国,小盘股的平均市盈率也高于大盘股平均市盈率的好几倍,NASDAQ市场市盈率高于纽约证券交易所市盈率,部分地与股本因素有关。
因此,看一个市场平均市盈率水平,还应考虑到这个市场的上市公司结构,如果是以小股本公司为主的市场,它的合理市盈率就应高一些。如果不考虑股票市场上市公司的股本构成,就不能解释为什么即使原有上市公司价格水平不变,只要上一个中石化,若再上中石油、中移动、中海油,就会把平均市盈率降下十几倍,就会把市盈率降到所谓的“合理区域”。事实上,2001年12月 31日上证A股指数市盈率降为37.59倍,如果中石化尚未上市,这一数字将戏剧性地升为43.31倍。
★(4)市盈率应与股本结构挂钩。市盈率跟股本结构也有关系。如果股份是全流通的,市盈率就会低一些,如果股份不是全流通的,那么流通股的市盈率就会高一些。原因在于,如果上市公司的总价值不变,股份分成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而资产的流动性会增加资产的价值(流动性溢价),从一般意义上说,流通股的每股价格自然要高于非流通股的价格,非流通股的价格越低,流通股的价格就越高,其结果就必然是流通股的平均市盈率高于非流通股的平均市盈率。流通股在中股本中所占的比例越小,流通股与非流通股价格差异越大,流通股的平均市盈率就越高。
目前的中国市场,非流通股占到总股本的三分之二,在它们没有流通的情况下,流通股的市盈率较高,也是正常的。
★(5)市盈率应与成长性挂钩。同样是20倍市盈率,上市公司平均每年利润增长7%的市场就要远比上市公司平均每年利润增长3%的市场有投资价值。根据经典的股票内在价值评估模型,如式(1)所示。其中V为股票内在价值,D。为在未来无限时期支付的每股股利,k为到期收益率,g为股利每期固定的增长率。从式(1)可以看出,假定其他因素不变,成长性对股票的内在价值,从而对市场价格和平均市盈率影响巨大。
V= D。(l+g)
K – g (1)
举个简化的例子,假设上市公司净利润与经济同步增长,中国年均经济增长率7%,,美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为3%,那么中国股票的平均内在价值就是美国的2.42倍,中国股市的合理市盈率也是美国的2.42倍。从成长性这个角度看,NASDAQ指数的市盈率比较高,新兴市场国家股市的平均市盈率比较高,都是有道理的。
★(6)市盈率与一些制度性因素有关,居民投资方式的可选择性、投资理念、一国制度(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外汇管制等制度性因素,都与平均市盈率水平有关。
★(7)中国股票市场的平均市盈率还应考虑发行价因素。1997年以前,参照当时中国的利率水平,管理层对股票初次发行定价控制得比较严,一般初次发行市盈率不得超过15倍,为了照顾边远地区,像西藏金珠这样的股票才发到20倍左右的市盈率。后来为了推进证券市场的市场化改革,对发行定价的控制渐渐放松了,闽东电力2000年发行时达到了88倍的市盈率,一般股票的平均发行市盈率也维持在四五十倍的水平。发行市盈率四五十倍都可以,二级市场平均市盈率四五十倍怎能说不正常?从理论上说,发行市盈率越高,筹集的资金越多,上市公司潜在的发展、盈利能力就越强,上市公司帐面资产的含金量也就越高,而这一点从静态的市盈率指标中是看不出来的。既然静态市盈率指标中没有充分反映近年来发行市盈率较高的影响,那么目前二级市场平均市盈率比以前年份稍高一些也是正常的。
【市盈率的应用】
市场上几乎没有人不注意股票的市盈率,这种衡量指标很简单、直观,如果用好市盈率指标,对投资者提高收益帮助很大。
股票市盈率高低,大致能反映市场热闹程度。早期美国市场,市盈率不高,市场低迷的时候不到10倍,高涨的时候也就20倍左右,香港市盈率大致也是如此。我国股市市盈率低迷的时候,15倍左右,高涨的时候超过40倍(比如2001年)。市盈率过高之后,总是要下来的,持续时间我们无法判断,也就说高市盈率能维持多久,很难判断,但不会长久维持,这是肯定的。
一般成长性行业的企业,市盈率比较高一点,比如目前的消费、旅游以及银行地产等行业,其市盈率比国外同类企业要超出很多,这是因为投资者对这些企业未来预期很乐观,愿意付出更高的价钱购买企业股票,而那些成长性不高或者缺乏成长性的企业,投资者愿意付出的市盈率却不是很高,比如钢铁行业,投资者预计未来企业业绩提升空间不大,所以,普遍给与10倍左右市盈率。
美国90年代科技股市盈率很高,并不能完全用泡沫来概括,当初一大批科技股,确确实实有着高速成长的业绩做为支撑,比如微软、英特尔、戴尔,他们1998年以前市盈率和业绩成长性还是很相符的,只是后来网络股大量加盟,市场预期变得过分乐观,市盈率严重超出业绩增长幅度,甚至没有业绩的股票也被大幅度炒高,导致泡沫形成和破裂。科技股并不代表着一定的高市盈率,必须有企业业绩增长,没有业绩增长做为保证,过高市盈率很容易形成泡沫,同样,缓慢增长行业里如果有高成长企业,也可以给予较高的市盈率。
处于行业拐点,业绩出现转折的企业,市盈率可能过高,随着业绩成倍增长,市盈率很快滑落下来,简单用数字高低来看待个别企业市盈率,是很不全面的,比如前年中信证券市盈率100多倍,但股价却大幅度飙升,而市盈率却不断下降。包括一些微利企业,业绩出现转折,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因此,在用市盈率的同时,一定要考虑企业所在行业具体情况。
不能用本国企业市盈率简单和国外对比。因为每个国家不同行业发展阶段是不一样的。比如航空业,我国应该算是朝阳行业,而国外只能算是平衡发展,或者出现萎缩阶段。房地产行业我们国家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而在工业化程度很高国家,算是稳定发展,因此导致市盈率有很大差别。再比如银行业,我们是高速发展阶段,未来成长的空间还是很大,而西方国家,经过百年竞争淘汰,成长速度下降很多,所以市盈率也会有很大不同。一个行业发展空间应该和一个国家所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产业政策,消费偏好,有着密切关系。不同成长空间,导致人们预期不同,会有不同的定价标准。简单对照西方成熟市场定价标准很容易出错。
在考虑市盈率的时候,不应该忘记三样东西:一是和企业业绩提升速度相比如何。二是企业业绩提升的持续性如何。三是业绩预期的确定性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