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假如你现有100万元可以进行投资,在基金、债券与股票之间你将怎样分配
有个投资公式你可以参考一下:高风险的投资比例=100-年龄 * 100%,比如你今年30岁,你投资于股票这样的高风险的投资工具的比例就是:100-30*100%=70%,那么你的100万就可以有70万用于股票、股票型基金这样的风险比较高的投资工具中,而将30万投资于债券型或货币型基金、债券特别是国债、储蓄等这样风险很低的投资工具中。相反,如果你现在已经100岁了,那么你最好别碰股票这样的东西,而将钱都投入储蓄。
B. 国债和股票有什么关系,怎样计算收益的
首先,国债价格与国债收益率是负相关,价格越高收益率越低;反之,价格越低收益率越高;例如1张国债面值是100元,到期赎回也是100元,还有2元的利息,即2就%是他的收益率(2/100*100%=2%);如果买的人多了,价格上升变成102元,但到期赎回却只能有100元,以及利息2元,那么你以102元买入的成本减去利息收入就为零,收益率就为零了;到期本金赎回100元+2元利息-102元成本=0。
通常银行利率上调,高于国债平均收益率的话,投资者倾向抛弃国债转存银行存款,抛售国债越多,国债价格就会下跌,从而推升其国债收益率。反之,银行降息,投资者会涌入高收益率的债市,从而推高国债价格,降低其收益率。
但以上,并不是绝对,因为市场受多种因数影响。而利率有很多种,基准利率、同业拆借利率、零售利率等。
C. 国债与股市有何关联
国债和股市之间有着明显的对立关搭慧者系,能够从中发现短期资金的投资方向。国债风险低收益低,在股市表现较差的时候,就会从股市出来流入债市里面。相反,如果股市表现强劲,资金就会从国债流出进入股市。也就是说资金流入一方的时候,另一方必定会流出。
在中知薯国的投资理财收益率来看 , 相比一年期存款来说, 国债 会相对来说收益更高一点。往往选择 国债的 投资者都是为了规避风险 , 在股市表现非常好的时候,一般都不会将资金投入仅仅 一年 4% 利润的 国债市场碧睁。 同样的 , 如果在股市出现熊市的时候 , 就会有大量 资金 来购买国债 。
国家大规模的发行国债,以及相应的收益率上升,就说明国家在紧缩资金,股市行情也就不理想 。 所以股票投资者在日常就可以对国债市场有一定的了解和留意,从而在分析股票走势时做一定的参考。
D. 关于国债,股票的计算
国债面值是100元/张,最低交易是一手,等于10张国债,两手就是20张。国债交易规则是:净价交易全价交收;成交价不含应计利益,资金结算时才交割,即成交金额与应计利息之和。1,净价交易额=成交张数*成交价,即20*132.75=2655元。2,计息天数,就是从起息日到成交日的实际天数,例如买入的应计息天数从六月十四到买入时的十月十七日应该是125天。3,应计利息的计算公式:(票面利率*面值)/一年的实际天数*已计息天数*成交张数。
125天是错的,以前我也算错了,应该是126天,即17+31+31+30+17=126天;已计息天数是指“起息日”至“成交日”实际日历天数。一年按365 天计算,闰年2 月29 日不计算利息。当票面利率不能被365天整除时,对“每百元”应计利息额的计算将精确到小数点后8位,交割单应计利息总额按“4舍5入”原则,以元为单位保留2位小数列示
套用公式就是:(11.83%*100)/365天*126天*20=0.03241095*126*20=81.68元。
E. 单个资金投资于股票和债券的比例是多少
由于我国股票发行额度管理和行政审批制度是在1992年经济过热背景下产生的,它对抑制地方经济的过分扩张冲动、维护市场秩序、培育投资者和市场中介机构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也给股票市场法制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时间和空间[1](P33)。正是因为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对于中国经济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政府一直把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及提高国有资本形成效率作为其首要政策目标,而实现该目标的手段显然只能是带有企业性质和产业政策导向的政府控制下的额度审批制。国有银行不良债权的巨额增加以及金融风险的迅速积累,要求国家改变国有垄断产权形式的内部结构,在国有金融安排作为国有企业配套制度的性质并未发生改变,而相对重要性比过去大为提高的前提下,通过股票市场国有垄断产权结构的设计,赋予股票市场与国有银行的储蓄动员以同样的内涵,使股票市场成为国有金融垄断制度的扩展和延伸,股票市场因此成为国有企业及地方政府与国家争夺金融资源、新的国家垄断产权的内部博弈场所,股票发行过程自然类似于信贷规模的分配,发行额度的分配在实质上成为国家对国有企业实施金融补贴或金融支持的一种新方式。这意味着国家需要对股票市场进行严格的控制,无论是地方政府或者国务院企业主管部门的初审,还是证券监管部门的复审,均要在国家股票发行额度计划内进行。 一、我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现状 地方政府债券,是指以地方政府为发行主题的债券,一般用于交通、通讯、住宅、教育、医院和污水处理系统等地方性公共设施的建设。地方政府债券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有已将近200年的历史,其中美国和日本的地方政府债券无论在发行规模还是发行模式上都最具代表性。 在我国,地方政府债券一直受到抑制。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出现过短暂的地方政府债券,当时许多地方政府发行债券是为了筹集资金修路建桥。但到了1993年,这一行为被国务院制止了,而且在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明确规定“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原因是地方政府承兑能力差、债务管理能力欠缺。地方政府债券的禁令一直保持到2009年。 但伴随着经济形式、体制因素的不断变化和地方自制、财政分权改革的深入,学界对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讨论越来越多,要求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呼声越发强烈。由美国次贷引起的金融危机,使中国经济受到巨大影响,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国出台了很多政策,其中为了减缓中央政府的财政负担,国家出台发行地方政府债券。2009年首次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是指经国务院批准同意,以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政府为发行和偿还主体,由财政部代理发行并代办还本付息和支付发行费的可流通记账式债券。 二、我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必要性 (一)、拉动内需,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2009年将是我国经济发展非常困难的一年。为扩大内需,2009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发行国债较大规模增加政府公共投资。国债资金主要用于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环境保护、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等。大规模的国债投资短时间内对经济有巨大的拉动作用,但长期这种拉动作用是有限的,此时就应该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债券的作用。地方政府配合中央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充分调动资金,加快资金使用效率,带动地区经济增长,从而推动整个国家的经济稳定增长。 (二)、减少中央财政压力,完善地方政府财政职能 1994年以来,我国实行分税制,明确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对于中央政府来说,一方面要承担国家机关运行、外交、科研,宏观调控支出及国家直属事业单位发展;另一方面,还要协调地方发展,财政压力相当大。为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减缓中央财政压力,地方政府应相应安排配套资金,根据实际情况扩大本级政府投资,政府投资资金来源其中之一就是地方政府证券。分税制的实施中,存在着地方税体系不完善、缺乏主体税种、有税种无税收或征收成本偏高及地方税的立法和管理权限过于集中等问题。多数地方财政入不敷出,没有能力通过政府投资和扩大财政支出实现地方财政配置资源实现经济增长的能力。因此,应该适当赋予地方发行职权的权利。 (三)、增加地方融资渠道,促进地方经济增长 目前,国家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资,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一方面可以改善地区的投资环境,引进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同时可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有利于社会稳定。对基础设施的投资资金来源,既有中央财政拨款,又得依靠地方政府财政支持。而地方政府面对巨大的投资资金,以地方财政收入是无法满足的,要依靠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扩大资金来源。 (四)、发展我国资本市场,增加投资渠道转目前我国债券市场的运作还不够规范,金融产品结构欠合理,形成了以国债为主,金融债和企业债比重较小的债券市场结构,这导致广大居民的投资渠道过窄。在这种情况下,以政府信用为保证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不仅能扩大直接融资规模,还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更广阔的投资渠道。 三、我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制度安排 在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时,应该遵循偿债能力原则、效益原则、对地方公债适用范围限定的原则和以促进发展为目标,而不是以援助贫困为目标的原则。并应 制定相应的制度安排: (1)完善分税制,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为了避免发行地方政府发债所造成的债券市场紊乱,应该继续深化分税制的改革,实现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的事权与财权独立。 (2)建立和完善地方政府债券监管体制,保持安全性。地方政府债券比起国债,信用度相对缺乏,安全性不高,为保护投资者利益、避免地方政府滥用资金,建立地方政府债券监管体制非常必要。可由国家计划部门和财政部门及证监会共同负责我国地方债券的管理,保证其稳定发展。计划部门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把握资金的使用方向;财政部门则根据宏观经济政策的要求,确定地方债券发行总规模;证监会主要对地方债券的发行、流通和偿还进行监管。 (3)完善债券信用评级制度,以市场约束地方政府发行债券。根据发行地区的税收能力和项目收益能力,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其进行科学、严谨、动态的信用评估。同时地方政府应该进行信息披露,包括发行规模、资金使用方向、资金使用情况、财政收入状况及项目收益性。这样有利于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选择,并对其进行监督,约束地方政府,达到资金有效使用。 表1 1986-2003年我国证券市场筹资额比较(单位:亿元)年份企业债国债金融债股票年325593430759622003年358628045201357
F. 假如你有100万元的资金,如果可以投资债券、基金、股票和金融衍生品你打算如何分配投资比例,说明理由
因为我是偏保守型投资者,在高风险的投资肯定不会太多,如果有100万的话,50万投资国债等无风险投资中,20万投资银行低风险的理财产品,这样就可以获得比较多的收益,又可以保持流动性,风险还不高,剩下的30万会投资基金,而基金也有风险高低区别,20万投资低风险的债券基金,10万投资股票型基金或者指数基金,这样做就是风险可控,亏损了也会在自己的心里承受范围之内,不会影响心情和生活,总之一句话投资要和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以上只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需谨慎,祝你投资顺利天天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