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注册制实行后,老股民应该注意什么
变化一
股权融资方面,预计主板审核平均耗时将由490天缩短至60天。预计5年后A股上市公司总数将达到6000家以上,每年IPO将由超600家下降至300家,每年退市将由不足50家提升至200家。
预计主板(含中小板,下同)注册制改革将于2021年上半年落地,三季度首批注册制公司上市,全面注册制时代将正式开启。预计主板发行效率将大幅提高,目前约490天的审核平均耗时将缩短至约60天。
预计2021年IPO约650家,募资规模约5500亿元,较2020年的4700亿元进一步增加,但对市场的流动性冲击可控。首先,宏观流动性温和回归,预计2021年社融增速缓慢回落至11%-12%。其次,预计2021年A股净流入资金约7500亿元,国内外增量资金将趋势性增配中国权益资产,对冲流动性压力。最后,发行主体可主动择时,平滑流动性压力。
预计2021年A股被动退市公司约40家,较2020年的16家明显上升,对虚假陈述和财务造假的执法力度加强是退市增多的主要原因。预计A股被动退市率将从2022年起逐步提升至约2%,优胜劣汰明显加速。
预计5年后A股上市公司总数将达到6000家以上。预计每年IPO数量将从超600家下降至约300家,新上市公司中信息技术、医疗、新材料、新能源等行业占比超过60%;每年退市数量将从不足50家提升至约200家,退市公司中机械、地产、传媒、商贸零售、有色化工等行业占比超过50%。
股票市场特征方面,预计5年后A股 科技 和消费类市值占比将由40%提升至60%,前5%的大公司市值占比将由51%提升至70%,机构持股占比将由22%提升至31%。预计放宽主板涨跌幅不会显着加剧市场波动。
A股行业结构优化将加速,从而改善估值体系,提升市场韧性。预计5年后A股 科技 与消费类市值占比将由2020年的40%提升至约60%,接近目前美股的结构。
A股市值及流动性分化将加速。预计5年后A股市值排名前5%的大公司,市值占比将由2020年的51%提升至约70%,接近港股80%和美股67%的水平;成交额占比将由2020年的34%提升至约50%,逐步向港股79%和美股80%的水平靠拢。
A股机构化进程将加速,市场风格与投资者结构的演化将形成正反馈,推动市场走向成熟。预计5年后机构投资者持有自由流通市值占比将由22%提升至31%,外资与公募基金是最大增量,而散户占比将由29%下降至22%。
预计各板块的交易制度将得到统一,放宽主板涨跌幅不会显着加剧市场波动。2020年创业板改革前后个股涨跌幅 10%的交易日比例由4.0%提高至4.4%,触及20%涨跌停的比例仅1%,波动率上升有限。而主板本身波动更小,同期个股触及涨跌停的比例仅2.4%。放宽涨跌幅可在活跃交易的同时加速实现价值均衡,促进存量市场优胜劣汰。
资产配置方面,预计未来房价年均涨幅仅略高于2%的通胀中枢,固收类产品收益率持续下行,居民“存款搬家”提速,资金转配A股将带来年均1.6万亿元的增量资金。预计10年后居民财富配置于金融资产的比例将由12%提升至20%。
房地产方面,预计未来10年内房价年均涨幅仅略高于约2%的通胀中枢。中国房地产经历了约20年的长牛,我们预计目前其市值达450万亿元左右。城镇化空间缩减、“房住不炒”、房地产挤出效应逐步显现等因素将驱使资金转向权益资产。若目前二手房年交易额中有10%转向A股,预计将为A股带来年均超7000亿元的增量资金。
固收类产品方面,预计资管新规不再延期,叠加经济增长放缓和利率中枢下移,固收类产品收益率料将持续下行,驱使资金增配权益资产。例如目前超过25万亿元的非保本理财中,预计未来5年混合类和权益类产品占比将由不足10%提升至20%以上,将为A股带来年均超3000亿元的增量资金。
居民存款方面,A股吸引力提升将驱动“存款搬家”。截止2020年12月底,住户人民币定期存款约60万亿元,预计未来5年有5%转向A股,将为A股带来年均超6000亿元的增量资金。
资产再配置之下,中国家庭资产结构将快速优化。预计10年后中国家庭资产不动产配置比例将由70%下降至60%以下,金融资产将由12%提升至20%以上。其中居民直接和间接配置的A股资产是关键增量。
金融行业方面,预计5年后证券行业前5名净利润占比将由46%提升至55%,外资券商净利润占比将超过5%;VC/PE行业投资规模增速将由负转正;国内资管机构持有A股市值将由7.9万亿元增长至19.1万亿元;银行业金融市场业务和投行业务收入占比将由16%提升至20%以上。
证券行业方面,预计5年后上市券商净利润前5名占比将由46%提升至55%。行业分化之下,大型券商将转型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商,而中小券商将转型精品投行。预计5年后外资独资且全牌照的券商将超过20家,净利润占比将超过5%。但预计外资券商仅在跨境业务、衍生品、并购和资管业务等有一定特色,竞争冲击有限。
VC/PE行业方面,预计未来5年VC/PE市场投资规模可保持15%的增长,扭转此前的下滑趋势,其中信息技术、医疗、新材料、新能源等行业占比将超过90%。注册制下一二级市场被打通,IPO套利空间收窄,迫使VC/PE机构“投早投小”。
资管行业方面,料各类机构权益配置规模和比例将持续提升。权益配置规模方面,预计5年后国内资管机构持有A股市值将由7.9万亿元增长至19.1万亿元,其中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险公司和银行理财子分别由3.9/2.1/1.6/0.3万亿元增长至9.1/4.5/3.7/1.8万亿元。权益配置比例方面,预计5年后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险公司持有A股市值占其管理资产总额的比例将由23%/66%/7%提升至32%/75%/12%。
银行业方面,商业银行将积极推动业务多元化,更加重视直接融资特别是债券市场业务。预计5年后金融市场业务和投行业务的收入占比将由16%提高至20%以上。
产业与经济发展方面,预计5年后直接融资比重将由20%提升至28%,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可稳定在160%-180%。预计信息技术、绿色和大 健康 等产业将成为经济支柱产业,可使未来15年的年均经济增速提高0.6个百分点。
预计我国2021年直接融资比重将达到22%,5年后将达到28%。为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要求,“十四五”规划中可能构建新的统计指标并提出指导性目标。
股权融资的风险偏好与新兴产业更加契合,也与产业政策的发展方向更加兼容。预计到2035年,信息技术、绿色和大 健康 等产业将成为经济支柱产业,贡献增加值约44万亿元,年化增速约7.6%,可使年均经济增速提高0.6个百分点,助力经济总量翻番目标实现。
传统产业是高杠杆的重要来源与风险点,2020年二季度我国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高达162.5%,远高于美国的83.5%和欧元区的113.6%。股权融资有助于传统产业稳杠杆,预计5年后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可稳定在160%-180%,传统产业的再融资、债转股、新兴业务的分拆上市是有效手段。
资本市场发展与国企改革深化相互促进。一方面,资本市场为混改推进提供了有效途径,助力国企提质增效。预计5年后完成混改的企业占中央企业法人单位的比例将由70%提升至80%以上。另一方面,未来国有企业将进一步通过大基金等形式参与新经济创投,为资本市场带来重要增量资金。
金融风险方面,目前市值排名后50%的公司质押规模超过2600亿元,市值结构分化下风险加速暴露但总体可控。退市趋严将使边缘公司成交与市值快速萎缩,代表人诉讼将为投资者提供维权渠道。资产再配置下资金从房市流入股市,但金融体系风险可控。
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就可能落地了。
对人数近“半亿”的存量投资者来说,有件事必须知道:将来要参与注册制下创业板股票的申购、交易,需签署新的《创业板投资风险揭示书》。
也就是说,创业板实施注册制后,作为“老投资者”,要参与打新,要交易注册制下的创业板股票的话,您得再签一份风险揭示书。
怕麻烦?其实很简便。通过券商的App,完成相关操作只需要几分钟时间,我还给您准备了视频指导,按步操作即可。而且,不少投资者已经搞定啦。
“存量的创业板普通投资者最好在注册制落地前把风险揭示书签好。”目前,多家券商已开始就此通知存量投资者签好风险揭示书。
风险揭示书怎么签?
新的创业板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已自4月28日起施行。该“办法”在投资者门槛上实行“新老划断”。也就是之前已开通创业板权限的投资者,无需再满足“办法”所规定的两项条件。
但是,风险揭示书最好还是再签一下。
明天就是注册制落地实行的第一天。作为一个老股民, 除了重新去签这个风险协议外(其所开户券商的APP上即可操作)。个人认为需要注意的是下面这一条: 退市条件之一的由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一元改成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市值低于3亿元,利好大盘股,利空小盘创业板。
举个例子:十亿总股本的个股,与一亿总股本的个股相比,前者股价在三毛以上都不会退市,后者股价掉到三块以下就有可能被退市!
个人认为这条制度的推行会逐渐造成以下的情况:
1.部分绩优的大盘股会上涨,强者恒强。因为踏空的散户往往也不敢追逐高位绩优股,最后这些股票,最终被机构投资者所把持。
2.业绩差基本面差的大盘股逐渐沦为仙股,只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短期也不会退市,股价几毛钱,却能长期存在,但是成交量会非常低迷,这点可以参考一下香港那些仙股。
3.小盘股中的绩差股,将会成为退市雷区。任你的庄家、游资再怎么群魔乱舞,弱者恒弱,总会被逐渐淘汰,退市和新股上市一样,都将常态化。
总体而言,始终还是一个长期利好的制度。中国股市这么多年垃圾股横行局面终将逐渐改善,庄家和游资去炒作垃圾股的意愿会降低,风险会大大提升。
⑵ 企业上市对股民有什么好处
一、首先,上市有利于规范公司的规章制度、组织架构,有的甚至是对公司进行彻底的改头换面,打破传统管理模式和经营机制,公司受公众监督,有利于科学化管理,对公司发展来说大有益处;再者,扩大知名度,增加在同类竟品中的优势,获得消费者的信任;最后,上市后,获得持续融资的能力,能获取大量低成本资金。企业资金短缺了,可以通过增发的手段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资金,用于缓解公司短期困境。1、上市可以融资,然后就可以扩大经营;2、得到资金,增加股东的资产流动性;3、上市后,对于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4、便于合并及收购,上市公司融资后,可以利用其成本优势并购潜在的竞争者等好处。
二、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没橘的权利总共有十项:第一为制定和修改公司章程;第二为显示股东身份;第三为出席股东会和行使表决权;第四为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特殊情况下召开股东会议;第五为请求撤销股东会;第六为知悉公司财务状况;第七为查阅权;第八为参与重大决策权;第九为资产收益权;第十为关联交易审查权益。在A股市场,没有跌破原始股价(改制前一般是票面价值的,改制后未上市前可能内部引资,比如建行,则一般是内部认股价)主要看持股成本和上市发行的股价前景,上市发行的股价前景美好,则股东获利,上市发行的股价前景不好,对于持股成本高的股东比如按发行价申购的,则可能亏损。原始股一般低于发行价,持有的股东获利较大,所以准备上市的公司的股东获得的利益一般较大。三、作为上市公司股枯敏团东的好处有这些整体上市指一个股份公司想要上市必须达到一些硬性的会计指标,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股东一般会把一个大型的企业分拆为股份公司和母公司两部分,把优质的资产放在股份公司,一些和主业无关、质量不好的资产(例如:食堂、幼儿园、亏损的资产等)放在母公司,这就是分拆上市,股份公司成功上市后再拿祥用得到的资金收购自己的母公司,称为整体上市。与整体上市对应的是分拆上市,分拆上市是指一家公司将其部分资产、业务或某个子公司改制为股份公司进行上市的做法。
⑶ 分拆上市后股民原来的个股怎么办
等退市挂牌之后,股东继续办理股份确权与转托管手续,但是股份需要两个交易日才可转让,然后进入三板交易。
上市公司退市后,原来的股份将会由一家具备代办股份转让业务资格的证券公司代办转让,一般会在一个半月之内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在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之前,股东携带身份证,开立股份转让账户,然后办理股份确权与转托管手续。
(3)股票分拆上市对股民的影响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分拆净利润与净资产比例:《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对于分拆子公司净利润所占比例,要求上市公司最近1个会计年度合并报表中按权益享有的拟分拆所属子公司的净利润不得超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50%。
而对于分拆子公司净资产所占比例,《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上市公司最近1个会计年度合并报表中按权益享有的拟分拆所属子公司净资产不得超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的30%。
⑷ 子公司上市对母公司股票的影响
子公司上市一般来说对母公司的股价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这样更有利来抬高母公司的股价,但是这也并不是绝对性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
1. 新股上市时,很多散户无法购买其子公司的股票,因此会投资母公司的股票,从而抬高母公司的股价。
2、由于子公司上市时可以获得更多的融资机会,融资后更有利于公司业绩的提升;
3、母公司与子公司是一种控制关系和被控制关系。如果母公司年度净利润主要来自子公司,而自身业绩为负,则属于负面影响。
因此,子公司当年的净利润将根据母公司的持股情况分配给母公司,会计上称之为“净利润返还母公司”。
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
子公司的主要年利润来自于子公司,如果母公司自身经营不善,业绩不佳的情况出现,那么股东会减少对母公司的投入,一部分会转向子公司。
拓展资料:
1.公司股价的影响因素:
(1)、财务报表。企业的年度经营成果最终会反映在报表中。如果企业业绩增速不符合预期,股价就会下跌。
(2)、产业。与夕阳产业相比,市场更看好朝阳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高科技产业更被看好。
(3)、商业模式。与四大行相比,市场更看好阿里金融;亚马逊比传统零售商沃尔玛更受青睐。
(4)、资本结构。高换手率的股票通常受到市场追捧,高换手率的潜力可以从股权结构中看出。未分配的利润越多,转移的能力就越高。
(5)、股性。具有恶魔特征的股票价格波动较大。
(6)、价格区间。购买股票取决于它们是否昂贵。
(7)、规模。大企业可以炒作的空间很小。
(8)、老板。很多时候老板的个人能力的极限就是企业可以发展的极致点。
⑸ 上市公司分拆股票怎么办
问题:分拆上市后原来持有的股票怎么办
回答:也是一样分拆,比如一股分拆成十股,则之前有一股变成十股,所有在登记的股民都应该享有的。
问题:股票分拆上市是什么意思啊?
回答:其实就是融资,什么样的条件才能上市
问题:新上市公司股票什么时候可以拆分
回答:是一样分拆,比如一股分拆成十股,则之前有一股变成十股,所有在登记的股民都应该享有的。 在股票市场上,以往的很多上市公司,在一个母公司名下,都有几个子公司。为了适应证券投资市场的发展趋势,特别是适应创业板的需求,证监会允许母公司将其子公司分拆出来,成立新的上市公司发行新股上市。因此,近来一个新概念,即分拆上市概念便应运而生了。 分拆上市概念是指一个母公司通过将其在子公司中所拥有的股份,按比例分配给现有母公司的股东,从而在法律上和组织上将子公司的经营从母公司的经营中分离出来,成立一个新的上市公司的一种概念。 股票分拆上市的常见两种情况: 1.即一家母公司出售一家子公司的少数权益(一般为20%或以下),以进行子公司的首次公开上市或供股发行 2.一家非中国络实业公司与创业投资者与新的管理队伍联合实行互联中国业务分拆上
问题:股票分拆的股票分拆上市
回答:
在股票市场上,以往的很多上市公司,在一个母公司名下,都有几个子公司。为了适应证券投资市场的发展趋势,特别是适应创业板的需求,证监会允许母公司将其子公司分拆出来,成立新的上市公司发行新股上市。因此,近来一个新概念,即分拆上市概念便应运而生了。
分拆上市概念是指一个母公司通过将其在子公司中所拥有的股份,按比例分配给现有母公司的股东,从而在法律上和组织上将子公司的经营从母公司的经营中分离出来,成立一个新的上市公司的一种概念。
股票分拆上市的常见两种情况:
1.即一家母公司出售一家子公司的少数权益(一般为20%或以下),以进行子公司的首次公开上市或供股发行
2.一家非网络实业公司与创业投资者与新的管理队伍联合实行互联网业务分拆上市
问题:某上市公司分拆上市方法简述
回答:
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相关法规及案例分析
目前证监会对分拆上市尚未出具正式的法律法规文件,仅在创业板发行监管业务情况沟通会与保荐人培训会议上对分拆上市提出了六条框架性规定。2010年第六期保荐代表人培训会议中,证监会针对分拆上市作了简要说明,认为分拆上市的社会争议较大,操作难度高,因此审核标准从严。
一、 创业板发行监管业务情况沟通会:六大条件
2010年4月13日,创业板发行监管业务情况沟通会传出消息,证监会明确境内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到创业板上市的六个条件:
?上市公司最近三年连续盈利,业务经营正常。
?上市公司与发行人之间不存在同业竞争且出具未来不竞争承诺。
?上市公司及发行人的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与发行人之间不存在严重关联交易。
?上市公司公开募集资金未投向发行人业务。
?发行人净利润占上市公司净利润不超过50%,发行人净资产占上市公司净资产不超过30%。
?上市公司及下属企业的董、监、高级及亲属持有发行人发行前股份不超过10%。二、 四种上市类型
当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达到了分拆上市的具体要求时,共有四种上市类型可供选择:
(一) 申请时,境内上市公司直接控股或通过其他公司间接控股
此种情况的主要条件为: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未投向发行人业务;上市公司连续三年盈利,业务经营正常;发行人与上市公司不存在同业竞争,且控股股东出承诺;发行人五独立(资产独立、业务独立、人员独立、机构独立和财务独立
问题:什么是分拆上市?
回答:分拆上市指一个母公司通过将其在子公司中所拥有的股份,按比例分配给现有母公司的股东,从而在法律上和组织上将子公司的经营从母公司的经营中分离出去。分拆上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分拆包括已上市公司或者未上市公司将部分业务从母公司独立出来单独上市;狭义的分拆指的是已上市公司将其部分业务或者某个子公司独立出来,另行公开招股上市。分拆上市后,原母公司的股东虽然在持股比例和绝对持股数量上没有任何变化,但是可以按照持股比例享有被投资企业的净利润分成,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子公司分拆上市成功后,母公司将获得超额的投资收益。
⑹ 公司拆分上市有什么好处
1、提高母公司和子公司的股价,获得股价收益。在母公司公告宣布将分拆子公司上市后,子公司和母公司均会获得长期超额收益。
2、可以吸引更多的中小投资者,中小投资者可以提高市场的稳定性和股票的流动性。
3、有助于重新评估增长业务,向投资者传达企业价值被低估的信号,推进子公司高管的股权激励。
4、能使股票价格在一个最优的区间内变化,使得价格最小变动幅度相对其股票价格最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