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18年绩优股有哪些
绩优股就是业绩优良公司的股票。但对于绩优股的定义国内外却有所不同。在我国,投资者衡量绩优股的主要指标是每股税后利润和净资产收益率。那么,2018年绩优股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具体的了解一下吧。
2018绩优股有哪些股票?
东方航空(600115):前期民航工作会确认了供给紧缩政策的持续性,近期票价放开力度超预期,今年航空板块将受益供给收紧和票价放开双轮驱动。长远看,政策解绑使得航空的消费属性逐步展现,有望改变估值方法,上调至“买入”评级。
青岛海尔(600690):美国时间2018年1月9日-12日全球规模最大的消费电子展览会之-CES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开展。智慧家庭是本次展会的热点之一,作为我国智慧家庭领军者,家电龙头企业海尔在本次展会获得了不少瞩目。
三钢闽光(002110):闽南龙头钢企,区域市场集中度高、供小于求,定价能力强。公司为福建最大钢企、年产钢能力620万吨,产品以建筑长材为主。2016年产钢材618万吨、占全省40.8%,其中建材产销份额省内占有率均达到70%。
南京银行(601009):2017年前三季度业绩基本符合预期,随着资产负债结构调整快速调整,公司营收降幅有所收窄;息差和资产质量基本保持稳定,拨备覆盖率保持行业最高水平。2017年1-9月,公司资产总额11447亿元,较年初增加7.6%;存款总额7014亿元,较年初增加7%。
兖州煤业(600188):煤炭龙头、主业突出,受益行业回暖、业绩大幅改善。公司是华东区域最大的煤炭生产商,产能主要集中在山东、山西、内蒙、澳洲四地,煤炭资源禀赋优良。截至2017年末下属在产煤矿21座(含澳联合煤炭旗下三处矿井),合计产能1.46亿吨。
❷ 生产辣椒的上市公司股票有哪些
1、晨光生物(300138):干辣椒期货将为公司提供价格发现工具
晨光生物介绍,公司为主要经营以辣椒、菊花等植物为原料进行天然植物有效成分提取的出口创汇型企业,属于细分行业的龙头。目前公司辣椒红色素产品市占率已经做到全球首位,并在不断提升。在业务发展过程中,公司一方面是向上游延伸。
2、佳隆股份(002495)2017年业绩网上说明会周五下午在全景·路演天下举行。公司总裁林长浩在活动上表示,公司在2017年主要是推动营销改革,加大新品推广和市场投入力度,扩展销售渠道,2018年第一季度已得到了超预期回报。
3、安记食品(603696)业绩突现反转
安记食品自2015年末上市后,未能实现业绩持续增长,在2015至2017年连续三年公司营业收入和扣非后归属净利润同比下降。与此同时,安记食品在资本市场的热度持续降温,股东户数由上市初的2.7万户降至不足6000户,因成交量低,而被市场成为“僵尸股”。
4、新研股份(300159)
新疆机械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新研股份),是以农牧机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机电一体化技术产品开发为主并具有自营进出口业务权的综合性省级研究单位,2005年转制为有限责任公司。
5、北大荒(600598)
16年,公司加快下属工业公司的混改,下属的北大荒纸业公司、北大荒龙垦麦芽公司、浩良河化肥分公司先后引入4家战略投资者,成立了3家合资企业,实现了体制机制变革。
❸ 京东四季度营收超预期 净营收1348亿元人民币
东方财富网28日讯,京东周四美股盘前公布的财报显示,京东2018财年第四季度调整后每ADS收益0.51元人民币,市场预估亏损0.20元人民币。第四季度净营收1348亿元人民币,市场预估1324.7亿元人民币。
财报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12个月,京东活跃账户从2.925亿增加至3.053亿。第四季度归属于股东的净亏损48亿元,去年同期亏损9.09亿元。第四季度线上直销收入1202亿元,去年同期1001亿元。2018财年度线上直销收入4161亿元,去年同期3318亿元。2018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活跃账户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2%和20%。
报告显示,2018年,京东集团用于技术研发上的投入达到了1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达82.6%。2018年,京东的专利申请量超过3407件。
京东预计第一季度营收1180亿元人民币至1220亿元人民币。
“2018年第四季度,京东在核心品类的销售收入增速持续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刘强东先生表示,“京东在技术上的投入提升了用户体验,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随着京东推进‘无界零售’战略,我们将致力于优化公司各项业务的资源,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
京东物流CEO王振辉表示,这个季度我们完成了我们上限的业绩,增长达到预期。尽管现在消费者在电子产品品类当中消费相对降低。2018年我们第四季度的活跃用户数增长达到了22.4%。应该说在2018年第四季度相比2017年第四季度更加强健。
京东集团首席财务官黄宣德表示,总体上看,第四季度收入和利润表现稳健,体现出京东很好地平衡了当下财务收入与未来发展投资的需求,“尤为重要的是,核心业务京东商城利润率不断攀升”。
【财报详解】
京东集团2018全年GMV近1.7万亿元人民币
北京时间2月28日,京东集团(纳斯达克股票代码:JD)发布了2018年第四季度和全年业绩:2018年全年GMV近1.7万亿元人民币;2018年第四季度净收入为1348亿元人民币(约196亿美元),连续5个季度单季收入破千亿元人民币,2018年全年净收入为4620亿元人民币(约672亿美元);随着零售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开放,2018年全年净服务收入为459亿元人民币(约67亿美元),同比增长50.5%,占整体净收入比例约10%;2018年第四季度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为7.499亿元人民币(约1.091亿美元),实现连续12个季度的盈利,2018年全年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为35亿元人民币(约5亿美元)。
京东集团已发展成为一家包含零售、物流、技术、物流地产、保险以及海外等九大业务板块的综合零售平台和零售基础设施服务商。截至2018年12月31日,京东在全国运营超过550个大型仓库,总面积约1200万平方米,共有超过21万个签约商家,超过17.8万名正式员工,带动间接就业超过千万。京东集团以高质量的增长,持续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产业的深度融合,积极促进就业,助力消费平稳增长,不断践行自己的 社会 责任。
尽管面临中国市场消费增速放缓的不利因素,但是京东凭借着出色的基础设施、服务和体验,在核心品类上保持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强劲增长态势。作为京东集团核心业务的京东商城,2018年全年的经营利润率为1.6%,达到 历史 最好盈利水平。
“2018年第四季度,京东在核心品类的销售收入增速持续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先生表示,“京东在技术上的投入提升了用户体验,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随着京东推进‘无界零售’战略,我们将致力于优化公司各项业务的资源,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
全年GMV近1.7万亿元人民币 持续拉动中国消费市场成长
2018年,国内零售市场继续呈现增速放缓的态势,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1-12月 社会 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9.0%,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5.4%。作为高质量消费的代表,京东的整体零售业务以及各品类业务始终保持强劲增长态势。京东集团2018年全年的GMV接近1.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继续领跑国内零售市场。
京东集团在《财富》2018年世界500强中排名181位,位居全球六大互联网公司中第三,仅次于亚马逊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2018年,京东集团全年净收入达到4620亿元人民币,也将再次提升在全球大型企业榜单中的排名。
截至2018年12月31日,京东第三方平台签约商家数量超过21万个,共有超过17.8万名正式员工,较去年同期新增了超过2万名正式员工,此外,京东还间接拉动就业人数超过千万。
2018年10月,京东集团在《福布斯》公布的“2018年全球最佳雇主榜”上的排名提升到第131名,较2017年的第251名大幅上升,同时,京东在这一榜单上的排名也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内主要互联网公司。
京东的成长根植于中国市场,京东的发展也将始终服务于中国经济。京东将以高质量的增长,持续为中国消费市场催生创造新的需求,促进形成更有活力的国内消费环境,推动消费平稳增长。
在“无界零售”的目标下,2018年11.11全球好物节期间,京东不仅拉动超过60万家线下店参与大促,更通过智能供应链等方式促进制造和流通产业升级,降低 社会 物流成本,增强国内市场的供给能力,帮助众多品牌提振消费质量。
2018年,京东以大量的实践将电商扶贫模式升级到3.0版本,通过“六大助力”积极参与国家扶贫及乡村振兴战略。截至2018年底,京东上线贫困地区商品超300万种,实现销售额超500亿元,直接带动70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
京东在2018年10月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合作,举办了第二届“蔚蓝地球可持续周”,在中国近50个城市开展旧衣服、旧电器回收等活动。截至2018年底,京东共计回收闲置物资近190万件。
规模越大、责任越大。京东致力于成为一家为 社会 创造最大价值的公司,不忘初心,积极履行企业 社会 责任,除了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最具信赖感的消费体验,更在促进就业、提升行业运行效率、反哺实体经济等方面不断为 社会 做出贡献。
核心业务稳固 服务收入激增 实现有质量的增长
京东以技术创新推动供应链效率提升的核心竞争优势在2018年不断得到巩固。在“零售即服务”的战略方向下,京东集团也正在全力推进从“ 科技 零售”向“零售+零售 科技 ”的转型升级,从传统电商的粗放型增长转向更有质量的增长。
此前,京东商城升级为京东零售子集团,将在商业模式、生意链条和目标用户三方面有重大变化:商业模式上将从开放式货架向全零售形态转变;生意链条方面从“商品”向“商品+服务”转变;同时,作为综合性零售平台,将实现企业用户、家庭用户、男性用户,女性用户、高线城市人群和低线城市人等目标用户的全覆盖。
2018年,作为核心业务的京东商城经营利润率达到1.6%,较2015年、2016年和2017年的0.1%、0.9%和1.4%,呈现出显着的增长趋势。
在京东零售业务的各品类中,3C及家电类产品收入在2018年依然高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同类产品增速,京东在3C及家电品类的市场优势地位进一步巩固;在非电品类,京东在2018年的收入增速达到了42%,同样远高于行业同品类增速。
京东集团2018年第四季度和第三季度的季度活跃用户数同比分别增长20%和22%,代表着消费者复购率和贡献率的显着提升,也体现出吸引他们在京东平台消费的主要动因正在从对正品行货的高度信赖,拓展到对精准便捷服务和体验的高度依赖。京东不仅覆盖了中国最大的中等收入消费群体,而且正在通过社交电商、渠道下沉等手段不断拓展用户群,为更多消费者提供高品质服务。
京东集团首席财务官黄宣德先生表示,“京东商城作为集团的核心业务持续增长,利润率不断攀升。我们专注于行业领先的技术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未来进一步提高效率、实现规模效益。”
2018年,京东在持续巩固在中国电商领域的物流网络优势的同时,也向 社会 全面开放物流网络。截至2018年12月31日,京东在全国运营超过550个大型仓库,总面积约为1200万平方米。在2018年的11.11全球好物节期间,全国规模最大的京东机器人仓群投入使用,加之智慧系统、数字供应链的协同优化,京东物流仓配一体服务订单中超过90%实现了当日达和次日达,这其中不仅包含了爆发式增长的京东自营订单,还有大量使用京东物流仓配一体服务的商家订单。
在建设和开放零售基础设施的战略下,京东集团2018年物流及其他服务收入更是同比大幅增长了142%,由此带动了2018年全年净服务收入达到459亿元人民币(约67亿美元),同比增长50.5%,占整体净收入的比例接近10%,收入结构更加趋于均衡;2018年第四季度,京东集团的履约费用占净收入的比例为6.6%,较去年同期的7.2%,显示出运营效率的明显提升和持续稳固成长的动力。
2018年,金融市场变动剧烈,受到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波动的影响,京东集团2018年全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持续经营业务净亏损为25亿元人民币(约4亿美元);此外,受国内消费环境特别是耐用品消费增长乏力的影响,京东集团全年净收入增速较此前有所放缓,但以其中国互联网企业中最大收入规模的庞大体量,仍然保持了27.5%的增速。国际知名投行高盛公司在2018年四季度发布研究报告认为,京东目前面临的收入增速放缓主要是源于宏观环境的周期性疲软所导致的居民消费支出缩减,长期来看,这一现象将随着消费需求的恢复而消失。
全年技术投入达到121亿元人民币 持续创新打造未来成长动力
技术驱动已经成为京东赢得未来的核心举措,2018年,京东集团用于技术研发上的投入达到了1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82.6%。大量技术创新不仅全面优化了京东自身的成本、效率和用户体验,更开始对外开放服务,推动行业合作伙伴的共同成长。
通过引入全球顶尖的科学家,京东不断夯实核心技术研发和应用创新能力,在云计算、智能供应链、智能物流、IoT等领域实现研发与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从而形成独特的软硬件一体的互联网技术体系。2018年,京东的专利申请量已超过3407件,进入到国内互联网公司的第一阵营。随着NeuHub、智臻链、京鱼座等京东技术开放平台迅速成长,在满足自身应用的同时也有效帮助合作伙伴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
2018年11月,由京东自主研发的首款原生支线无人货运飞机正式完成首飞,目前,京东已经搭建起全流程的无人机研发、生产以及供应链管控体系。技术创新也正在推动京东智能物流终端设备走出国门,2019年1月,京东无人机在印尼西爪哇省完成了在中国以外地区的首次飞行;在随后的2月份,京东集团与日本乐天株式会社就提供末端配送无人机、配送机器人等智能物流设备以及配套解决方案达成合作协议。
在零售基础设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中,京东也通过智能供应链等方式,给制造业带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驱动力。
打造无界零售生态 联手合作伙伴拓展中国市场
京东面对无界零售打造的生态已经愈发完整。领先的全球奢侈品 时尚 行业技术平台Farfetch Limited刚刚宣布和京东深化双方的战略合作,为奢侈品品牌提供进入中国市场的首选渠道。根据协议,京东的奢侈品电商平台Toplife将合并到Farfetch中国。此外,Farfetch将获得京东APP的一级入口,通过Farfetch覆盖超过1000个奢侈品品牌商和精品店伙伴的网络,让京东超过3亿活跃用户可以便捷选购超过3000个奢侈品品牌的商品。京东集团首席战略官廖建文教授表示:这一双赢的合作让我们在奢侈品领域汇集了全球和本地市场的最佳专业资源,这也是京东拓展全球 时尚 和奢侈品生态体系的核心步骤。
最近,京东与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合作共同成立了京东物流地产核心基金,京东承诺认缴该基金20%的份额并担任基金的普通合伙人和资产管理人。预计该基金未来管理的资产规模约109亿元人民币,基金将从京东收购部分现代化物流仓储基础设施且京东将继续租用这些基础设施,此次交易将帮助京东释放这些资产的价值,并将收回的资金用于京东未来的发展。
2018年第四季度,京东与中国最大的国际钟表零售商新宇集团达成战略合作,雷达、汉米尔顿、雪铁纳等全球知名钟表品牌也入驻京东平台;近期,美国纽约 时尚 轻奢品牌DKNY和韩国爱茉莉太平洋旗下知名高端护肤品牌雪花秀均开设了京东官方旗舰店。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京东生鲜超市7FRESH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设多家门店。与此同时,将原京东商城生鲜事业部整合并入7FRESH,将旗下两大生鲜业务板块融为一体,实现了联动线上线下、支持多场景消费的“大生鲜”发展模式。
兼具京东品质购物基因及社交基因的京东拼购,已成为品质社交电商引领者,截至2018年底,京东拼购商家总数已达到13.5万家,覆盖了所有零售品类。
截至第四季度末,京东旗下合资企业达达-京东到家已经与超过10万家知名品牌旗下的门店达成合作,物流服务网络已经覆盖全国超过450个城市。
目前,京东集团已发展成为一家包含零售、物流、技术、物流地产、保险以及海外等九大业务板块的综合零售平台和零售基础设施服务商。
为了更加明确集团总部与业务单元的定位,京东集团正在全力推进组织架构向“小集团,大业务”的升级,把总部从管理型总部升级为战略型总部,将运营职能下沉,给予业务板块更多的授权,充分发挥组织活力,让各个业务板块能够更有意愿、更有条件地去自主经营,实现更有质量的增长。面对2019,京东对自身和整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充满信心,将通过持续优化成本、效率和用户体验,对外开放输出服务、技术等基础设施资源,在中国经济成长中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环球网)
❹ 2018年报,9成a股公司盈利,对股市影响多大(年报对上市公司股价的影响)
2018年的年报,说实在的,比预期和预告的要好很多。因为2018经济还是比较低迷的,能取得如此的年报成果,还是很不错的。
而我们知道,九成公司盈利背后,主板市场相对良好,而中小创,尤其是创业板业绩不太理想。这主要和大规模的商誉减值有直接关系。所以,整体上市公司年报业绩表现的略超预期。
那么上笑缺改市公司年报表现良好,对市场当然是利好,起码会有比较好的支撑,至少在基本面上是很好的助攻,但是我们也不要把它想得太好,毕竟市场炒预期为主,真正业绩出来以后,往往会有利好利空全部兑现。
当然,年报业绩向好下对于接下来的季度业绩是很的刺激,也是支撑的基础,也会有很好的预期,有利于市场稳中向好发展,也有利于市场信心恢复。
年报整体向好,9成a股公司盈利,这对于股市而言自然是利好,客观来说,将为上市公司股价提供更强的基本面支撑,缩小未来调整的空间。但是整体也不宜对此抱有过大的刺激股市效应的期待。
毕竟,A股市场始终还不是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难言和业绩密切相关,一方面,上市公司的业绩无论好坏,均只能代表过去的成绩,而股票市场注重的是“未来预期”;另一方面,A股市场相对于业绩,更注重概念炒作,这是一种不良风气和资金炒作传统,尤其是当行情大势向好的时候,这种风气会尤为加剧。典型如今年至今的行情,年报预亏预减的像东方金钰、雏鹰农牧在2-3月份动则暴涨,涨幅远超业绩稳步增长的质优股。
更何况,截至4月29日晚间,约3500家公司披露了2018年年报,共实现总收入接近45万亿元,同比增逾11%,实现盈利逾3.4万亿元,同比微增约0.05%,看似华丽,实际A股的上市公司资产结构太不均衡,采用平均指数来看其实不能反映市场全貌。
像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中国平安、贵州茅台这些超级权重蓝筹股,对于股指走势有决定性的关键作用,对于整体业绩数据也是有决定性的关键作用,它们业绩持续增长,对A股整体业绩的增长影响也是巨大的,好比工商银行去年营业收入7737.89亿元同比增长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76.76亿元同比增长4.06%,一家企业就能填平也许一百家中小创题材股业绩下降乃至亏损的坑。
源自风生焱起的个人分析,欢迎关注本账号以便获取更多财经知识
看这个数据、同比基本持平,谈不上对股市有什么影响。
对于上市公司的年报、季报,颇具影响力。其中,最直接的影响,莫过于提升上市公司的核心价值中枢,降低上市公司的平碰判均市盈率水平。因此,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提升上市公司的业绩水平,将会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上市公司的市盈率水平,提升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至于未来的减税降费,将会逐渐释放出改革红利的预期,对上市公司的业绩水平尤其是制造业上市公司的业绩水平带来直接影响。不过,对于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本身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反应,而股票价格更是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晴雨表,在减税降费预期下,上市公司股票价格会得到提前反应,而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与业绩水平也有望得到逐渐提升,进而降低上市公司估值压力了,利多于股票市场的表现。
应该是有深远影响,大多数企业死于二点:融资不畅,治理不规范。A股公司生来就规避了两点,能活下来的企业天然带有盈利属性,再加上资本运作加成,盈利是必然的。壳资源现在也不稀缺了,不盈利的就退市呗。
我见过的几家汽车,高速,种业,地产,资源类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的改变很大的,乌鸡变凤凰的感觉。主要是避免了很多人,财,事的荒唐和笑话发生。这跟大环境整风和更多80后走上领导岗位有关系,前者是怕,后者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更懂经济,没有暴发户前任的那种自卑背后的浅薄。
其实,依我看,除了为炒作找更好的借口外,没有其它影响。该涨的都涨了,不该涨的也爆炒了。
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的证券公司还不完善,尤其是不采取强制分红政策,让那些个黑心公司有机可乘。所以就出现了扮孝许多盈利也一毛不拔的黑心公司。例如某大型石油公司,曾在美国上市,其在美国上市取得的融资额是29亿美元,上市4年来公司累计拿出119亿美元给投资者分红,因此获得“亚洲最赚钱公司”的美誉。但在A股上市后,融资金额达95亿美元,向A股股东分红却不到6亿人币。
9成公司盈利不代表这些盈利公司会拿出来规规矩矩分红,监管层根本没意愿出台这个有利于股市根本好政策。所以,中国股市还是炒作为主,蓝筹股只是护盘或偶尔拉升时才提起。你见过多少靠股市分红发财的?
上市公司业绩是A股中长期涨跌基础,从股市主要成分指数权重占比看,先创财经认为,这九成A股盈利,必须是权重蓝筹股,对A股才有真正的推动意愿。
因为目前,中国石油占A股权重比例最高,其次为四大行以及券商、基建,如果这些上市公司中有九成年报为盈利,A股中长期依旧有一个慢牛走势在等待股民。当然,我们回头看,进入五月,第一个交易日A股就受到贸易影响,导致当天大盘大跌180点。
当许多股民谈论,A股本轮原本就没有任何牛市时,我们可以听到大多数股民的声音。上市公司业绩预增,对于A股当然是正面影响。但是,如果短时间大部分主力资金夺路而逃,A股短期也不会因为业绩上升而大幅度的上涨。所以,年报出现九成盈利,主要是影响A股中长期趋势。
先创财经认为,上市公司业绩走势和股市走势,原本就存在不同步的关系。即投资大师本杰明格雷厄姆提倡的,股票价格与股票内在价值不匹配。当然,短期是这样,中长期股票价格依然会朝着股票的内在价值方向去走的。
虽然有很多问题存在,但上市公司依然集中了中国最优质的企业,我国的上市公司共分为三类:海外上市,以互联网企业为最多;香港上市,这里的企业比较复杂,国企民企都有;境内A股上市,集中了大部分的国企,石油石化,银行保险,证券,钢铁,煤炭等,也集中了除互联网巨头外的最优质的民企。
可以说A股的公司很大程度代表了中国经济。那么2018年A股九成公司盈利,也代表了,国民经济依然在增长。
以几个行业为例,钢铁煤炭等周期性行业,在2015年开启供给侧改革以来,盈利逐渐好转。制造业方面由于中美贸易战,遭受的打击很大,也是业绩爆雷的重灾区。新能源汽车,作为这两年国家重点扶持行业,随着行业退补,产能过剩,也大量亏损。电子行业,特别是手机产业链,景气度还在,也可维持增长。
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并不恰当,股市有周期,会大幅波动,这个波动的中轴就是企业的盈利,经济的发展。企业持续盈利,经济继续增长,波动的中轴就会上移。
要具体到行业还是有很多细节的,比如即便是增长,也有跑赢大势和跑输大势之分。目前的经济形势已经告别了高速增长阶段,大部分行业也告别了野蛮生长,百花齐放。行业龙头企业在这种形势下,优势明显。选股的时候还是要特别注意的。
综合起来,上市公司盈利增长当然是利好股市。持续增长持续利好。目前阶段,股市还是很有投资价值的,选股方向:国家扶持补贴行业,产品涨价题材,大金融泛金融行业。
影响已经微乎其微了,怎么讲,就是它的滞后性已经使它不重要了,现在来看18年业绩整体都不错,可是再看看今年一季报,很多公司都出现了下滑,而一季报对未来的预期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最其码半年报要一起算了
亏损的涨的让你目瞪口呆,业绩好的跌的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