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股票的主力成本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股票的主力成本的意思是指主力建仓时的成本。
主力,是指主要的力量,一般也指股票中的庄家。建仓也叫开仓,是指交易者新买入或新卖出一定数量的期货合约。在股票市场上,建仓、平仓和持仓的含义与上面一样。简单地说,这三者意思是:买、卖与继续持有股票。期货交易的全过程可以概括为建仓、持仓、平仓或实物交割。在期货市场上买入或卖出一份期货合约相当于签署了一份远期交割合同。如果交易者将这份期货合约保留到最后交易日结束他就必须通过实物交割或现金清算来了结这笔期货交易。然而,进行实物交割的是少数,大部分投机者和套期保值者一般都在最后交易日。
‘贰’ 请问一只股票主力的成本怎么观察
别看那些没用的~~~~~~~~~~~
主力监控?就是ddx
要是主力对倒骗量咋办?
还是整点实际的
多从基础方面着手吧
‘叁’ 主力成本逐渐变高是什么原因
主力成本逐渐变高的主要原因是:在低位吸筹后,拉升阶段,主力的成本就开始抬高了。线条最长最密集的区间是成交堆积最多的价位区往往就是主力成本区;如果股价由下往上运行,临近或靠近密集区处有阻力;如果股价由上往下运行,临近或到达密集区处有支撑;支撑位和阻力位一旦越过,支撑和压力功能互换。该指标对判断大盘及头部无效。主力成本线,就是依据成交价和成交量的变化,显示出重要的成交密集区,从而来发现其主力成本价。
拓展资料:主力成本有什么参考价值
主力成本的含义就是:在一只股票中 持有股数比重最大的往往是该股的主力 通常也成为庄家 庄家在台拉股价之前 必须经历一段时间的建仓来吸收足够的筹码 其吸筹的价格范围区域的平均值一般视为主力成本(区)。
其参考价值在于:庄家在进行了足够的吸筹之后 主力会在台拉股价脱离其成本区域(期间可能会伴随多次的打压 震荡 洗盘),在台拉股价脱离成本区的目的一般视为庄家不愿让散户买进廉价的筹码,以便于在台拉股价的压力不至于过大。
高于主力成本表示是您买入股票的成本价格高于该股票主要机构买入的成本价格,能否买卖股票并不取决于是否高于主力成本,而取决于股票是否具有投资价值。
如果是出现上诉的情况,主力的成本与现价较为接近,假如主力现在抛出,盈利不会很高。那么就要看它所控制的股本的数量,若主力手上的股量还没有达到拉升的要求,那它就会对现在的股价进行打压,然后购入低价的股票,达到拉升的股量。
但是如果主力手上已经有足够的筹码,它就会对该股进行拉升。
到了主力成本价,就说明这只股票已经没有下跌的可能了。
‘肆’ 如何知道股票主力的成本价
股票计算出主力的成本价,也就是指主力的持仓成本,持仓成本是主力的最高机密,但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方法获得这一机密。
一、从操盘软件中直接获取。
一般来说,所有券商提供的实盘操作系统都可以查询。从F10资讯中,我们可从“股东研究”一栏了解机构的进出情况。
首先,从“股东户数”及“人均持筹”数据的变化可以从整体上判断机构动向以及个股筹码的变动趋势。一般地,股东人数越少,表明筹码越集中;股东人数越多,则表明筹码趋于分散,盘中缺乏主力关照。
其次,预测机构介入成本。由于公布报表的时间和股东人数的统计时间有一段时间差,所以我们要预测机构介入的成本,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如果目前的股价比三季度的平均成本还低,说明主力也被套;如果涨幅不大且成交量平平,说明主力短期并没有出局;如果涨幅较大了,再看近期的量能变化情况再作研判。比如说,新北洋(002376,股吧)(002376,,资讯,)季报显示,三季度末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全部为基金公司,占流通股35.73%。除一家基金公司持股数未变之外,新进三家,其余六家全部加仓,其中中银基金旗下的一只基金以所持257.9万股位列第一位。如图所示,第三季度期间,主力建仓的加权均价为39.38元,区间换手率为243%,而三季度报公布的时间是2010年10月22日,以22日的开盘价41.8元来计算,也仅仅上涨6.14%,涨幅不大,且期间成交量不温不火,说明机构短期并没有出局。若再结合二季度进驻的机构来估算成本,在目前的价位上,部分机构也可能被套。因此,根据推算结果,我们可以在当前价位或逢低大胆介入,因为主力的建仓成本就在附近。
值得一提的是,股东人数的增加与减少并非决定股价涨跌的唯一因素。在用该指标选择个股时,应注意该指标的局限性。比如主力机构有可能期末采用突击重仓或分仓的方法来达到迷惑中小投资者的目的等。特别是那些典型的庄股,即使股东人数再减少我们也应该岿然不动。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与公司基本面的变化结合起来判断。
二、根据均线来推断。
一般而言,中短线主力建仓时间大约需要4-12周,平均约8-10周。从周K线图上,我们可以估算8-10周均价线是主力的成本区域(虽有一定误差,但不会偏差10%,所以谨慎起见,我们取10周线作为主力建仓成本)。作为主力,其操盘的个股升幅至少在50%以上,多数为100%甚至更多。一般地,一只股票从一波行情的最低点到最高点的升幅若为150%,则主力的正常利润是100%-120%左右。这是因为,主力要想在市场中获利,也必须要付出“代价”,这个“代价”是固定不变的,也是主力在“坐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这就是建仓成本。亦即主力的建仓成本大约需要付出20%-40%的利润空间。主力的建仓成本算出来以后,再在这个价位上乘以150%,即为主力将来拉升的最低目标位。举例说明:精功科技(002006,股吧)(002006,行情,,),如图所示,从周K线图可以看出,自7月初开始底部明显放量,有主力资金介入迹象。两个月的时间换手率达300%之多,涨幅达41.71%,加权均价为13.42元(10周线的平均成本也在13.4元左右),可以说,两个月的震荡盘整,为主力的吸货建仓期。这期间,主力的建仓成本大约消耗了20%-40%的利润。而行情启动之后,从启动价14.2元开始一路上扬,利润高达100%之多,而建仓期的最低价11.41元至最高价29.67元,振幅高达160%。
测算出主力的成本之后,也就摸清了主力的底细,看清了主力的底牌,就可以做到在操作上有的放矢,不再惧怕主力的“洗盘”、“挖坑”等操盘伎俩。只要目前价位没有大幅上涨,不管道路多么曲折,股价迟早都会到达测算的价位,因为主力若非迫不得已,绝不会亏损离场。而主力资金量大,进出两难,有时系统性风险来临时,想出也出不去,这是主力永远的心病。
总之,投资者如果能计算出主力的建仓成本,就能测算出当前主力有无获利空间或获利大小,从而以此来决定自己的投资策略。若目前股价低于主力成本,投资者可大胆重仓介入;若目前股价只能让主力微薄获利,投资者可积极逢低参与;若股价已使主力获利丰厚,则投资者应及时出局,或以观望为主。但也要注意一点,虽然能测出主力的成本价,也不是百分之百的准确,还要多观察主力的资金动向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