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们公司强制员工把每个月的绩效工资买股份,我们公司不是上市公司,这种做法合法吗我们该怎么办
这时候需要看你的眼光了,你的公司如果有发展的话,你买上股份也未必不好,公司赚了你也就赚了,没上市也无所谓,只要你买上股份,有手续就行!千万别是公司里面的人上嘴唇和下嘴唇一碰完事,这样的股份不要买!
Ⅱ 员工持股怎么做呢
中小企业谋略 上期谈了员工持股的好处和局限,本期谈谈员工持股的一些常见操作方法。既然员工持股的好处显而易见,问题和难点也实实在在,那么我的忠告就是:谋而后动,仔细规划。 1.在推行员工持股前,应先进行摸底调查。 摸底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雇员对员工持股制度的真实想法,并了解员工的经济承受能力。这类调查最好委托专家或独立的咨询公司进行,如果公司自己进行这类调查的话,常常不能了解员工的真实想法,有些不愿意出钱购买公司股票的人会表面上表态欢迎员工持股计划,暗地里却开始为自己准备后路——准备辞职跳槽、把公司的商业机密拷贝回家等等。 2.要对各个岗位的重要性进行分析,认股权的多少应该和该岗位的重要性成正比。 要知道,让下层员工普遍持股也是一种大锅饭。即使全员持股,摊到每个下层员工那里的股票其实是很少的。如果是中小企业,每个普通员工的持股量大概是千分之一到万分之一,如果是大型企业的话,这个比例就更小了,绝大多数的普通员工心里都明白,他一个人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不会对公司的整体业绩有实质性的影响(事实也确是这样),所以,全员持股有时候只是另一种形式的大锅饭,起不到激励员工的作用。 3.持股计划必须兼顾各方面的利益,要有实施细则。 4.为以后优秀新员工的加入预留空间,不能把可以分的股票都分完了,再来新人就没份了,也不能把老板自己的控股权削弱得太厉害。 5.对于持股员工辞职要有妥善的善后方法,比如,要不要收回辞职员工的股票,如果收回的话,以什么方式收回,都要能处理好。 6.员工持股不能取代规章制度,不能取代日常的有效管理。因为员工不可能因为持有了公司的股票马上变得忠心耿耿,不需要监督就会自觉替公司卖命。 7.还要考虑以什么方式让员工监督公司的财务状况,让持股员工觉得放心,同时又不会泄露公司的商业机密。 最后介绍一些推行员工持股的常见方式。 硬性规定员工购买本公司股票 笔者不提倡这种做法。如果公司经营状况和各方面的条件都很好,不须硬性规定,员工也会自愿购买股票。如果公司经营状况不佳,会让人觉得这是毫无保障的硬性集资,只会吓跑优秀的员工和求职者。 将一部分工资强制购买公司股票 这与第一条———硬性规定必须购买股票性质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上一种方法是赤裸裸地向员工要钱,而这种方法则比较隐晦。除非公司的盈利状况和声誉极佳,否则,也有变相压低工资之嫌,在员工中造成抵触情绪。 员工自愿出资购买股票 虽说是“自愿”,但员工常常还是会感到一股逼迫你买的压力,因为员工会私底下认为这是对员工忠诚度的考验,不买或者买得少的人以后在公司前途堪虞。当然,如果公司有较大的机会上市的话,员工会对公司的股票趋之若鹜。 干股 员工不需要掏钱,由公司赠送股份给员工。通常获得干股的员工是公司的一个或几个核心员工,要么是技术骨干,要么是管理骨干。他们获赠干股,可认为是他们以自己的技术或管理经验入股。干股不限于送给内部员工,有时也会送给一个外部机构,以便结成战略合作伙伴。 值得注意的是,获得干股的员工,因为他们本身在经济上没有任何付出(以专利技术入股的除外),所以他们对公司的责任感通常比不上用现金入股的员工。 期权 强制员工购买股票显得太霸道,送干股又太慷慨,一个折衷的办法就是期权———给予员工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股票的权力。你可以买,也可以不买;可以全买,也可以稍买一点;可以早点买,也可以迟些时候才买。这可能是最流行的员工持股方式。
Ⅲ 格力1.2万员工可五折买股票,这对员工来说是福利还是套路
对于这个问题关键看上市公司质地。按照格力来说这应该是对员工的福利。
如果公司业绩好或者目前业绩一般,但符合发展方向,国家支持。买股票属于战投,那是一定要买,尽最大量买。如果是公司存在大的问题原因打折,那要认真判断是否问题能解决,目前买入价会否会未来高于市场价再决定买。当然任何投资都会存在风险,你只要看清楚,正确判断,买打折票不失为一个赚钱的捷近之路。
当然以上观点,只是我个人意见。不作投资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所有投资者盈亏与本人无关。任何投资需自己做主。
Ⅳ 公司让部分员工购买自己的股票 最低也要几十万 是好事吗
开证券账户在二级市场买,还是公司定向增发?
如果是二级市场买,只有两个目的,第一,公司内部有人做,需要锁仓;第二,帮忙接盘;
但,两种可能都不大!
定向增发,这个就需要对公司的财务进行分析,以及增发之后的投资方向,投资方向的前景进行分析,以及未来三年整个经济环境,以及股票市场走势的分析;这些很繁琐,一般都是专业机构才会投资定向增发,并且是折价增发的!
如果公司要求你们所有的员工参与增发,那么你们公司并未找到有实力的机构来接手定向增发;如果这样,那么投资价值有待考察了!
以上废话了这么多,都是推测加推测,呵呵,你同样需要在你的位置,多维度的去考虑,然后选择一个最优结果了!
Ⅳ 如果公司持续用股票给员工当工资,那岂不是节约了很多工资
二级市场上的股票是转让,从一个人手上转到另一个人手上.
公司不能够因此增加新的股份.
看看给员工的股票原本属于谁的,谁就会形成一笔支出.
补充:
1.增加股份是需要补充资本公积金的
2.一般公司是把这当作期权在处理,员工缴纳认购费用来获得股份.但是归属于老股东的收益比例会下降,相当于新股东出一笔钱来补充净资产,老股东付出的是收益比例的下降.
3.除非公司利润增长高过老股东收益的下降,否则,会有老股东出来反对的.看起来是没有付出工资,但是老股东却付出了分红权.
Ⅵ 给员工部分的激励股票,员工要花钱买吗
股权激励自己要出钱;上市公司推行股权激励的时候都是带行权价格的,如果价格低于市场价则公告取消或调低。股权激励是一种通过经营者获得公司股权形式给予企业经营者一定的经济权利,使他们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从而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的一种激励方法。在不同的激励方式中,工资主要根据经理人的资历条件和公司情况、目标业绩预先确定,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与公司的目标业绩的关系非常密切。奖金一般以超目标业绩的考核来确定经理人该部分的收入,因此与公司的短期业绩表现关系密切,但与公司的长期价值关系不明显,经理人有可能为了短期的财务指标而牺牲公司的长期利益。但是从股东投资角度来说,他更多关心的是公司长期价值的增加。尤其是对于成长型的公司来说,而不仅仅是短期财务指标的实现。
Ⅶ 碧桂园用工人工资卡炒股票属于违法吗
那肯定是违法的,必须经过工人同意才可以的,员工可以要求赔偿的。
Ⅷ 公司要员工持股怎么回事求大神帮助
企业的任何内部管理是有规律的,千万要在员工持股的问题上谨慎行事,不要搞中国特色,管理层次上我们应该遵循企业成长的规律,在经营上大家大胆创新没问题,但在管理上有些东西还是有内在规律的。 员工持股问题,在国外确实发展很快,快到“静静悄悄的革命”已经引起了企业内部进行管理上的一场革命,这个革命的普遍性和影响范围,实际上已经非常大了,那么从1998年左右,国内已经对员工持股计划起了一些兴趣,企业也在探索,在这里面,企业也作出了一些特色,特色的东西太多了,这种特色是不按员工持股计划的一般规律来做的,是很危险的。 实际上,我们讲知识经济,使个人致富的方式和企业创造财富的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人才也出现了三个特征:第一是流动性,第二是追求回报,第三是人才市场对于企业来讲,永远短缺的就是人才。因此在这个基础上,美国企业大规模采用员工持股计划,实际上是有历史背景的,特别是硅谷,硅谷的成功,有人评价有两个成功的动力,第一个动力是员工持股计划,第二个是风险资本,实际上都是面向人才。 股票期权也是员工持股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国外来看,员工持股形式有这几种:第一种是员工持股计划,狭义的员工持股计划;第二种是员工股票购买计划;第三种是股票认购权,我们讲的股票期权;第四种是受限股;第五种是随意股;第六种是奖励股。员工持股计划是个体系,针对不同的对象可以设计不同的持股形式,以达到目的,所以股票期权和员工持股计划本身就是一回事,仅仅是员工持股计划的组成部分。 股票购买计划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普惠,什么是普惠?既面向全体员工。有国外调查资料显示,员工持股计划的作用与员工持股比例成正比。员工持股的问题,不是讲人人平均分配,可以持的面尽量大,但内部差距一定要拉大,国外最高工资与最低工资收入差47倍,如果加上员工持股整个差距是143倍,所以在设计计划时一定要拉大差距,但持股面要大。 员工股票购买计划是根据工资走的,按照工资的10%来处理,这在国内企业又有问题,我们工资不合理,我们工资部分是结构工资,和国外绩效工资差距很大,国内许多企业不适应。 在国内还有一个问题,没上市的企业怎么解决?给员工一定的犹豫期,这个期限内可买可不买。这是回报非常高的投资,关键在于我们设计,员工权利形式没有时间限制,什么时间都可以,在这种情况下员工不会不买到股票就抛的,为什么?未来的升值空间更大。 股票期权的第一对象是少数人,第一是核心层,第二是骨干层,第三是中间层。第二个股份行使的价格是确定的。国外员工持股量在5%—25%左右,一般来说董事长大概占12%,财务总监3%—7%,市场总裁工2%—5%,销售总裁工2%—3%,主管,0.1%—0.5%。我要提醒一点,员工持股计划一定要有预留股。预留股起以下作用:第一,告诉员工好好干,干好了还有股份可分;第二,告诉新员工我们公司有预留的,千万不要一次分净。预留部分在国外占30%左右,预留量一定要大 第二个问题,大家对新的管理理念感兴趣,但是在推行过程中存在一个问题,最好把理念搞清楚再推进。因为持有的股份一旦发出去便拿不回来,我们把员工持股理解为一种激励,这种激励是有约束的。一定不要走老路,一旦这样,企业效益提高不了,员工效率提高不了,机制建立不起来,我们是白花钱来调动积极性。国外有句话值得深思,“一定要把股票放在高高的山上,要员工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他应该得到的股份,千万不要把员工持股放在他们的手里,他们的腋下。” 第一点,我们员工持股的回报一定要通过我们的业绩、效率、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取得,持股计划绝不是我们把它瓜分了。因此,国内的员工持股计划在理念上确实有些问题。 第二点,实际上也有欠考虑的地方,员工持股也是有内在规律的,资本家早已想透了,不要闷着头搞所谓的创新,因为员工持股代价是很大的,一旦放出去是不可控的,因此理念比方法更重要。 关于员工持股我有三个问题,第一个是理念问题,第二个谈一些国外企业的做法,第三谈一谈国内员工持股计划的方案。
Ⅸ 部分工资入股这种形式有什么风险
你认为的最后差不多其实差很多,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只要公司发展 好,股票的价值就好,分红慢慢积累,加上公司的股票价格的增长,也会带来收益。
直接发工资,可以有大量现金,用来购买更多东西。而且你还要学会投资,不然你现金迟早还是贬值,所以如果你认为你自己的理财能力很强,那么就可以发工资。如果你需要大量现金也可以发工资
如果你不善于理财,我建议还是部分工资发股票吧,至少保洁这样的公司股票还是很不错的,比自己买股票好多了。股票长期收益是很强的。
以你自己的能力来选吧!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