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证券投资大师有那些,都是谁!
近来大盘波动甚大,可能因此不少股民深套其中。
不要把眼光局限在眼前,在股市里要看长期的收益。
股市有震 荡是必然的,此时就要保持好心态,理性投资。
很多股民都是在大盘调整时承受不了,之前辛苦赚来的资金还不够赔的。
在大盘调整即将结束,抢仓反弹时,又不得先机。
如果你之前的这些操作理念不能给你带来收 益,我建议你可以摒弃之前的操作,
和我们合 作试一试,你也不需要每天忧心忡忡,我们会及时通知你操作,你只要安心持股。
我们是专业短线机构,有自己的主力资金运作,每次操做一只票。
一般2-8个交 易日,收 益5%到20%,等你赚到钱后付费。
愿意合 作的股民可以加1185199119
㈡ 巴菲特巴菲特历史上持有过哪些股票
1973年开始,他偷偷地在股市上蚕食《波士顿环球》和《华盛顿邮报》,他的介入使《华盛顿邮报》利润大增,每年平均增长35%。10年之后,巴菲特投入的1000万美元升值为两个亿。
1980年,他用1.2亿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单价,买进可口可乐7%的股份。
1992年中巴菲特以74美元一股购下435万股美国高技术国防工业公司——通用动力公司的股票。
2006年6月,巴菲特宣布将一千万股左右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股捐赠给比尔与美琳达·盖茨基金会的计划,这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慈善捐款。
(2)美国股票投资大师扩展阅读
巴菲特清仓IBM索罗斯增持金融股
13F数据显示,巴菲特投资旗舰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第一季度在美股市场上的持仓规模达到1889亿美元,市值仅比前一个季度减少了22.2亿美元。经历了美股2月份的大幅波动,巴菲特不为所动,只是稍许减仓。
值得注意的是,在持有IBM股票七年后,巴菲特选择了彻底放手,上季度还持有的200万股IBM股票已一股不剩。分析人士认为,巴菲特投资IBM的时机并不好,这一笔投资并不能说是成功的“巴菲特式”投资。
㈢ 国外投资大师的书籍关于股票的
都说如果选错了方向,就算再努力也是白费,此话对股市来说仍旧非常适用,如果你一开始就看错了书、跑偏了路,后面还想获得收益就不太现实了。这本书在投资界中非常的受欢迎,而且还有很多人推荐,另外这可说得上是价值投资中国版的最好解读。
国内价投实战派的代表人物其中就有邱国鹭,帮助各位伙伴们清理投资路上的障碍物,顺利地走向正确的道路,不会被那些不好的诱惑给带偏,也不会被追涨杀跌、高抛低吸的诱惑所吸引。
在此先插播一则福利--机构精选的牛股榜单新鲜出炉,走过路过可别错过:速领!今日机构牛股名单新鲜出炉!
二、股票分析工具推荐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新手除了要翻阅这一类书籍,持积极态度的投资概念外,一些能够帮助人们分析股票的股票分析工具最好也要学会使用。
一旦学会了使用优秀的股票分析工具,会非常有利于你加快股票估值的速度,发现最新的发展情况,让你快人一步。
学姐要安利给大家9大炒股神器,全部都都是我自己用过的,专业、简洁、数据丰富,助你掌握股市最新资讯,值得夸赞!推荐入手:超实用炒股的九大神器,建议收藏
㈣ 简述美国股市发展历史。
美国股票市场和股票投资的200年多的发展大体经历过了四个历史时期。
一、第一个历史时期是从18世纪末到1886年,美国股票市场初步得到发展。1811年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建立标志着严格意义的美国证券市场真正形成。1850年代,华尔街成为美国股票和证券交易的中心。
二、第二个历史时期是从1886年——1929年,此一阶段美国股票市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市场操纵和内幕交易的情况非常严重。这一时期,美国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政治和经济的中心。
从19世纪的后期开始,当时为了给铁路、制造业和矿业融资,企业纷纷发行股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票市场成为美国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1896年道琼斯指数成立。
三、第三个历史时期是从1929年大萧条以后至1954年,美国股市开始进入重要的规范发展期。
1929年8月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最高超过到380点,而1932年该指数最低下跌到42点,跌幅接近90%,道琼斯指数再次回到380点是在25年之后。1929年到1933年,美国股市下跌的同时,大量的债券被拒付,美国约有40%的银行倒闭。
这一历史时期,美国股市真正进入投资时代,价值投资思想是这一时期主流的投资思想。
四、第四个历史时期是从1954年至今,机构投资迅速发展、美国股票市场进入现代投资时代。
(4)美国股票投资大师扩展阅读
NYSE(纽约证券交易所) 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有名的交易所。于200多年前的1792年,随着24位股票经纪人和商人签订的《梧桐树协议》而成立。世界上的许多大型公司都在NYSE上市,例如可口可乐、通用电气和沃尔玛。
纽约证券交易所是实体交易所,交易都是面对面进行。无论何时您听到“上市交易所”,指的都是纽约证券交易所。订单操作是由提交交易的交易所成员和场内经纪人在特定位置(也被称为交易现场)来完成的。
采用简单的拍卖法,以买方愿意购买的最高价格,结合卖方愿意出售的最低价格(被称为出价和问价)进行。股票要么是通过上次的售价,要么是出价和询价的价格来进行报价。
NASDAQ(纳斯达克)市场是一个虚拟的市场 ,如同OTC(场外交易)市场一样。这里没有交易大厅,没有专家,也没有中心地点。相反,所有的交易都是通过交易商的电脑化网络来进行。这就把电脑瘫痪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因为网络是独立的(如果一台电脑坏了,其它的则继续连接)。
纳斯达克在以前被认为是次于NYSE的,但自从高科技繁荣,像微软和Intel这样的众多公司快速成长,纳斯达克已经被认为是NYSE主要的竞争对手,无论是在声誉还是成交量方面。纳斯达克系统的经纪业务由造市商来执行。
与NYSE的专家不同,造市商只控制他们自己的出价和问价,而不是控制某个股票的整个交易过程。某个股票可以有许多的造市商,都在同一时间交易。
AMEX(美国证券交易所)是美国第三大交易所。在纳斯达克出现以前,是第二大交易所。1998年,AMEX被实际上是纳斯达克的母公司NASD买下。AMEX主要进行小型股(市值将在下部分进行解释)和期权的交易。
㈤ 伯纳德·巴鲁克的投资大师
华尔街投资大师伯纳德·巴鲁克1870年生于美国南卡罗来纳的坎登镇,1889年进入华尔街股票经纪行当学徒工,开始学习风险投资,周薪3美元,但很快就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投资人。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1896年5月26日以40.94点创立,到了同年8月8日一下子跌到了24.48点,是历史记载的最低点,但三年以后,即1899年夏天又上升两倍到了77点。所以,华尔街上每一笔财富的获取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预测股票的走势很容易出差错。有时你过早地购进了,有时又太晚地售出;有时尽管你作出了正确的判断,但很可能赶上背运而错失良机。
巴鲁克早年做的是伦敦和纽约市场之间的套利。由于当时战事频繁,利用战争间隙股票市场的波动来赚取利益,锻炼了年轻巴鲁克的判断力和迅速反应能力,同时也显示出他极强的预见性和有勇有谋的一面。 1898年,巴鲁克的投资才华再次让华尔街感到了震惊。1898年7月3日,正在新泽西州朗布兰奇陪妻子和家人共度周末的巴鲁克从老板豪斯曼处得知西班牙舰队在圣地亚哥已经被美国海军歼灭,美军已经取得了美西战争的决定性胜利。巴鲁克立刻意识到,这一胜利意味着,战争即将结束,美国的金融市场将随之快速反弹,甚至有可能出现强劲势头。第二天是7月4日国庆日,纽约证券交易所按照惯例将停业一天,但是伦敦的证券交易所应该和往常一样正常营业。此时如果在伦敦低价购进股票,然后在纽约高价抛出,中间的差额利润将是可观的。
可难题是,巴鲁克如何在第二天伦敦证券交易所敲钟开盘之前,赶到位于纽约的办公室。由于时差,伦敦证券交易所开盘时,纽约才刚凌晨5点钟。由于国庆日前一天已没有到纽约的火车,巴鲁克急中生智租了一列专车连夜向纽约狂奔,最终在天亮时赶回办公室,向伦敦发出了大量吃进股票的电传。第二天,因为相信和平将带来好运,证券交易所的股票开始纷纷上涨,巴鲁克让老板和自己都稳稳地赚了一大笔。
从1897年到1900年短短三年的时间里,巴鲁克的个人资产上升到了100万美元,而他刚入行时还是个一文不名的穷小子!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他就赚取了上百万美元的资产,这真是一个奇迹。而与此相关的却是,为获得这些财富,巴鲁克表现出了他兼容并蓄、不拘一格的投资手段。如今在华尔街打拼的投资者,几乎每一个人都是某一领域的高手,或是经纪专家,或是风险投资家,或是场内交易人、投资银行家,而巴鲁克却能在短短的时间里将所有这些角色集于一身,成为投资的“多面手”。
㈥ 史上最着名的基金投资大师是哪位啊
基金投资大师是彼得林奇,他也是我的偶像。
彼得.林奇是当今美国乃至全球最高薪的受聘投资组合经理人,是麦哲伦100万共同基金的创始人,是杰出的职业股票投资人、华尔街股票市场的聚财巨头。 彼得.林奇在其数十年的职业股票投资生涯中,特别是他于1977年接管并扩展表哲伦基金以来,股票生意做得极为出色,不仅使表哲伦成为有史以来最庞大的共同基金,使其痪产由2000万美元,增长到84亿美元,而且使公司的投资配额表上原来仅有的40种股票,增长到1400种。林奇也因此而收获甚丰。 惊人的成就,使用权林奇蜚专用金融界。美国最有名的《时代》周刊称他第一理财家,《幸福》杂志则称誉是股票领域一位超级投资巨星。彼得林奇从事的投资经营中,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凡,并以股票天使自居。
㈦ 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
一、保本金规避风险
就算是巴菲特,也不是每次投资都能够保证一定成功的,所以巴菲特的第一条投资理念就是尽可能的保住本金,避免市场风险。所以巴菲特总是会在市场最火热的时候,大部分人都很贪婪的时候急流勇退。比如在1968年5月份,当时美国的股市出现狂欢,大家都为股票所疯狂,但是这时候巴菲特却认为当前很多股票已经被严重高估了,已经没有具备价值投资的股票了,所以他果断的清仓,把所有的股票全部卖掉之后还不够,甚至把自己的公司都给解散了。而接下来一年之后,市场证明巴菲特是非常有远见的,69年6月份,在经历过之前大跌之后,美国出现了股灾,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几乎所有的股票价格最起码都被腰斩,而由于巴菲特提前退出,所以对他没有丝毫影响。
巴菲特认为,投资首要的就是稳,不要干自己没有把握的事情,就这样,巴菲特逃过了一次又一次的股灾,而股灾之后的机会也被他把握住了,这样一来别人都在赔钱,而巴菲特的资产却是在快速增加。而事实上,很多股民都不能清除的认识到股票存在的风险,并且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够承受多大的风险,这也是大多数人失败的原因之一。
二、不做短线或投机
巴菲特是一个崇尚价值投资的人,他从来不做短线,也不做投机行为,对于很多股民所热衷的追逐短期利益,他是完全没有兴趣。巴菲特不会去选择那些被高估的行业或企业,而是不断去挖掘那些被低估的股票,一旦买入持有,通常都是以年来计算持有时间的,甚至有些股票持有的时间长达数十年,这在股票史上恐怕也都是很少见的行为。
巴菲特曾经说过,如果我们一生的决策有20个,那么我们每做出一个,就少了一个。在短期投资领域,巴菲特并不擅长,但是在长期投资领域,巴菲特的能力无人能够匹敌。巴菲特的资产从来不会出现暴涨暴跌,一直都是呈现稳步增长的情况。
三、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股市中很多人都认为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分散投资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风险。但是巴菲特并不这么认为,他喜欢集中投资,这样管理起来会更加容易,成本也会更加低。但是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你能够看好自己的鸡蛋。巴菲特之所以敢于这样做,那是因为他有很大的信心,巴菲特在每次投资之前,都会对标的进行长期的跟踪研究,甚至有的时候要花上一年或几年的时间去评估,对于一些自己搞不清楚真是状况的公司是绝对不会去投资的。所以,他才能有信心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对于我们普通投资者来说,要做到这点真的是非常困难,除非你能做到巴菲特这样,花费大量时间去研究投资标的,否则最好还是别按照巴菲特这种方式来投资了。
㈧ 投资大师巴菲特与索罗斯同时看衰美股,给我们什么启示
投资大师巴菲特与索罗斯同时看衰美股,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可能我们不能再在美股里面盘旋了,需要跳出来看看别的国家的经济,也有可能预示着本国家经济的衰退,以及可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虽然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但是在我们看来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一旦产生危险就会变成整个国家的恐慌,那么国家的事情是不是还能被很好地解决,而且现在是全球经济化的时代,那么我们是不是也会受到牵连也是不一定的,这样的情况下谁都不敢保证是什么样子。
其实我们现在也能知道很多人可能是比较喜欢发达国家,但是相对来说我们只是看到了一方面,可能我们只看到了别人的强盛,我们是需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来补充自己的不足,但是我们也应该为自己的祖国而自豪,我们的祖国给予我们足够的安定,让我们可以生活的更好,难道这不算是一种幸福么?就像是现在投资大师巴菲特和索罗斯同时看衰美股这样的事情,其实对于自己的国家也是一种警示,我们是不是也要有这样的发展性眼光,可能给我们的其实就是不能再在美股里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