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股票格言
股票投资永远是副业,不可本末倒置,动摇个人经济基础。
买入靠耐心、卖出靠决心、持有靠信心。
投资好的股票,小钱也许会生大钱。
要靠自己,不依靠别人。靠自己收集资料,靠自己判断行情。
不要与别人合伙买卖股票,再好的搭档也有意见分歧的时候。
股票交易切忌心急。来日方长,不愁买不到好股票。
分次买,少赔钱;一次买入,多赔钱。
股票市场上,股价涨跌是很正常的事情;容易紧张的人最后不要搞股市投机,以免金钱和身体均损失过重。
会做股票的人,一年只做少数几次就够了,赚了钱而舍不得离开的人,终究会亏了老本。
股市行情犹如逆水行舟,涨的时候很慢,跌的时候却一泻千里;故而抛出时应该果断行事,买入时则应当小心谨慎。
不能借钱买卖股票,否则你的压力会很大。
不要轻易的相信任何一个你不了解的人或推销员在电话里向你推荐某种股票的话,应该持有怀疑态度。
购买股票你应该像购买商品那样小心谨慎。
“守株待兔”法的最大敌人是动摇自己的信心。
股票市场上的预测,要嘛成为神秘、要嘛成为谎言。
股票市场没有常胜将军。
❷ 罗伊·纽伯格的生平简介
罗伊·纽伯格(Roy R.Neuberger),美国共同基金之父,合股基金的开路先锋。2010年12月24日,罗伊·纽伯格在美国纽约家中离世,享年107岁 。
罗伊·纽伯格,美国人,1903年出生于美国,1920年代待在巴黎,1929年进入华尔街。他是唯一同时在华尔街经历了1929年大萧条和1987年股市崩溃的人,不仅两次都免遭损失,而且在大灾中取得了骄人收益。
1950年创建低佣金的“保护者基金”,为美国开放式基金之父。罗伊没有读过大学,也没有上过商业学校。后来他成为合股基金的开路先锋,从业达68年的美国职业投资家,没有一年赔过钱,被业内人士称为世纪长寿炒股赢家。他的成功不仅是拥有巨大的财富,还有长寿和美满的家庭。
❸ 除了巴菲特、林奇、索罗斯还有谁在投资股票上发了大财
有不少,其中一些国内出书介绍过.介绍几种:
1.安东尼.波顿,他管理下的富达特别情况基金,创立二十多年来,投资回报率超过14000%,20%复利增长率,规模达40亿欧元,基金绩效排名第一.
<<安东尼·波顿教你选股>>
2.约翰·聂夫,是比肩彼得·林奇,不输索罗斯的传奇投资大师。他执掌温莎基金31年,22次跑赢市场,投资增长55倍,年平均收益率超过市场平均收益率达3%以上。
<<约翰·聂夫的成功投资>>
3.巴鲁克,有史以来最伟大、最传奇的投机者,生前的声誉相当于今天的巴菲特和素罗斯。巴菲特的导师是格雷厄姆,而格雷厄姆非常敬佩的投资者就是巴鲁克。他有许多称号:“投机大师”、“独狼”、“总统顾问”、“公园长椅政治家”……但是,人们最愿意称他为“在股市大崩溃前抛出的人”。
<<在股市大崩溃前抛出的人>>
精品证券书屋
❹ 罗伊·纽伯格的投资十大原则
我认为我本身的素质适合在华尔街工作。当我还是b· 奥特曼的买家时,我把所有的股票转换成现金,又把现金转换股票。对我来讲,交易更多出于本能、天分和当机立断。它不像长期投资需要耐心。在分析过各种纷乱交织的因素后,如果你能做出有利的决定,那么,你就是那种适合入市的人。测试一下你的性情、脾气。 你是否有投机心理?对于风险你是否会感到不安?你要百分之百地、诚实地回答你自己。你做判断时应该是冷静的、沉着的,沉着并不意味着迟钝。有时一次行动是 相当迅速的。沉着的意思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审慎的判断。如果你事先准备工作做得好,当机立断是不成问题的。
如果你觉得错了,赶快退出来,股市不像房地产那样需要很长时间办理手续,才能改正。你是随时可以从中逃出来的。
你需要有较多的精力,对数字快速反应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常识。
你应该对你做的事情有兴趣。最初我对这个市场感兴趣,不是为了钱,而是因为我不想输,我想赢。
投资者的成功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的。你最好在自己熟悉的领域进行专业投资,如果你对知之甚少,或者根本没有对公司及细节进行分析,你最好还是离它远点。
我没有把钱放在海外投资上,因为我不了解海外市场,我几乎没有在国外证券市场上做过交易。我主要是在国内投资。我的国际性投资也是通过本国公司进行的。它们大部分是全球企业,像IBM,它利润的一半来自海外。
个性在现代技巧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比如指标基金,期货中的标准普尔500指数及其他股票指数。怎样选项,这在现在要比20或30年之前占有更重要的位置。但我并不注重这一点。我只是有时在日常商品中做期货交易。但我并不向个人投资者做这方面的建议。
在你真正成为一名投资者之前,你也应该检查一下身体和精神是否合格。好的身体是你做出明智判断的基础,不要低估它。 即使是成功的投资者,他们中的许多人也在本世纪末度过了一段艰难时期。我和他们中许多人交谈过,其中只有一小部分人相信,1996年在股票一涨再涨的情况下,他们还能把握市场的形势。
许多曾经杰出的投资者在如今的市场中有过艰难的时期。然而无论怎样,他们的经验教训在任何时候,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这个疯狂的时代,对我们都有所启发。
那些成功的投资者都通向成功。 洛威普莱斯看重新兴工业增长性,从而获得成功;本·格雷厄姆尊重基本价值规律;沃伦·巴菲特则认真地研究他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时老师本·格雷厄姆教给他的经验;乔治·索罗斯把他的思想理论运用于国际金融领域;吉米·罗杰斯发现了国防工业股票,并把自己的想法和分析告诉老板索罗斯——他们每个人都通过自己的方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你可以学习成功的投资者的经验,但不要盲目追随他们。因为你的个性,你的需要与别人不同。你可从成功和失败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从中选择适合你本身、适合周围环境的东西。
个人投资者对一支股票的影响,有时会让它上下浮动10个百分点,但那只是一瞬间,一般是一天,不会超过一个星期。这种市场即非牛市也非熊市。
我称这样的市场为“羊市”。有时羊群会遭到杀戮,有时会被剪掉一身羊毛。有时可以幸运地逃脱,保住羊毛。 “羊市”与时装业有些类似。时装大师设计新款时装,二流设计师仿制它,千千万成的人追赶它,所以裙子忽短忽长。
不要低估心理学在股票中的作用,买股票的比卖股票的还要紧张,反之亦然。除去经济统计学和证券分析因素外,许多因素影响买卖双方的判断,一次头痛这样的小事就会造成一次错误的买卖。
在羊市中,人们会尽可能去想多数人会怎样做。他们相信大多数人一定会排除困难找到一个有利的方案。这样想是危险的,这样做是会错过机会的。设想大多数人是一机构群体,有时他们会互相牵累成为他们自己的牺牲品。 注重短线投资容易忽略长线投资的重要性。企业经常投入大量资金,进行长线投资,当然同时会有短期效应,如果短期效果占主导作用,那将危害公司的发展和前景。
获利应建立在长线投资、有效管理、抓住机遇的基础上。如果安排好这些,短线投资就不会占主要地位。
当一支热门股从小角度分析,它一个季度未完成任务,市场的恐慌就会使得股价下跌。 什么时机可以入市购买股票?什么时候适合卖出股票、在场外观望?
时机可能不能决定所有事情,但时机 可以决定许多事情。本来可能是一个好的长线投资,但是如果在错误的时间买入,情况会很糟。有的时候,如果你适时购入一支高投机股票,你同样可以赚钱。优秀 的证券分析人可以不追随市场大流而做得很好,但如果顺潮流而动,操作起来就更简单些。
一位投机者或投资者经常成功是因为,他会在市场疲软时,投入大量资金买入,这样可以用同样的资金换得更多的股票。相反的,投资者会在强市中将股票高价卖出,卖出的股票虽然不多,却能赚得很多钱。这条原则很简单。
把握有利时机一部分是靠直觉,一部分却正相反。时机的选定要靠自己的独立思维。在经济运行中,升势可能在跌势中产生,衰退会从高潮开始。
直觉的重要是什么?伟大的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认为,股市“在过去的三次大规模衰退中作过八次预告”,完全正确。所以,一时的直觉几乎跟对证券的分析能力一样重要。
时机是微妙的,又是很慎密的。如果在错误的时间(正处于升势)做空头,代价将是昂贵的。去问一问那些做理顿、电讯传通、莱维茨家具、蒙摩雷克斯等股票空 头的人,做得没错但时机不对,抛得太快。我认识一个人,他在1929年夏天牛市最高点时,因为做空头输掉了一切,直到秋天才重新做起来。
牛市的时间一般比熊市长,牛市时,股价增长缓慢、不规则,可能比熊市更不规则。熊市则短促、剧烈动荡。但是市场终究是有一定规律的,股市很少连续超过6个月上升,也很少连续超过6个月下跌。
另外,有些投资者在看到亏损报告之后,只要有机会就立刻平仓出局,而不对眼前的形势做任何评估。十有八九,这种情况下卖出的股票实质上是应该买入而非卖出的。在这种形势下,人们首先学到的应该是,市场不会理会个体行为。你购买证券所出的价格没有什么不可思的。人们在认识古怪的价格及价值重估理论时是相当 困难的,而且不只是业余投资者认识不到这一点。许多投资顾问相信应该是公共事业股资上做长期投资。但他们持有一支股票的时间过长了,我认为股票价格攀升至 一个偏高价位,不管它是为政府雇员、教师还是其他人设立的退休基金都莺歌应该卖掉它
当一支股票在一个合理的价位被卖出时,你唯一的问题是卖出时要交的税款。人们总想逃税,这是个大错误,应该立即付税。
虽然股价还没有到最高点,但如果你获利了,还是退出为好。伯纳德·巴鲁克是能最好把握时机的投资者,他的哲学是,只求做好但不贪婪。他从不等最高点和最低点。他在弱市中买,在强市中卖。他提倡早卖。我们的公司很荣幸,他晚年的时候,他成为我们的客户。
在有的时期,普通股票是最好的投资,但是在另一时期,也许房地产业是最好的。任何事情都在变,人们也要学会变。我完全不信会存在一个永久不变的产业。 必须认真研究公司的管理状况、领导层、公司业绩以及公司目标,尤其需要认真分析公司真实的资产状况,包括:设备价值及每股净资产。这个概念在世纪初曾被广泛重视,但这之后几乎被遗忘了。
公司的分红派息也十分重要,需要加以考虑。如果它的分配方案是适当的,它的股价可以更上一个台阶。如果公司分出90%的利润,注意,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下一次就不会分了;如果公司只分出 10%的利润,这也是一个警报,一般公司的分配方案是分出40%~60%的利润。许多公共事业的股票的分红比率还会更大些。
许多投资机构并不真的重视分红,但个人投资者却把分红作为扩大收入的一种重要方法。
什么是成长性股票?它的聪明的追随者在公司发展初期就发现了它潜在的价值。但一般情况下,公司是在成熟后,其品牌才会被认知的。成长是缓慢的,个人和机构依然购买它的股票是因为人们的预测比较切合实际。
人们对假定的增长花费了太多的精力。而这就是不考虑经济的衰退、战争的爆发、政府对成长指数的重新评估及成长指数自身的变化。
一支股票的市盈率很少保持在15倍左右,因为人们对公司前景的预计会高过这种市盈的价格——这种想法不一定正确。我们知道会有例外,但意外的机会只有1%。所以这种奇想影响着你,使人在高市盈率时花高价买入股票。
我对绩优公司超出10~15倍市盈率一倍的市盈率是接受的。而它们中许多市盈率只在6~10倍之间,这样对我们双方都有利。
如果你能控制一定公司的整体市价,你就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利润。 在这个充满冒险的世界里,因为存在着许多可能性,人们会痴迷于某种想法、某个人、某种理想。最后能使人痴迷的恐怕就算股票了。但它只是一张证明你对一家企业所有权的纸,它只是金钱的一种象征。
热爱一支股票是对的,但当它股价偏高时,还是别人去热爱比较好。 套头交易就是对一些股票做多头,对另一些股票做空头。
专业人士在日常的市场利用套头交易回避风险,有时新入市做套头交易只是一场赌博。我不赞成这样做。但也没有法律禁止它。
套头交易的确是现代股票的一项变革,一个世纪以前当你从纽约和伦敦市场购买同一种股票时,城市间的差价只是些微的。专家们从一个市场买进一只股票,又在另一个市场上卖掉它,虽然赚钱很少,但还是有盈利的。
获利及风险因素与当今股市相比较而言是低的。但是相信我,当今股市相当有风险。
如果你坚持做套头交易,而且确信有经验可以帮助你,记住要使它多元化,要统观全局,确信你的法则是正确的。如果要使你的投资多元化,你就要尽量增加你的收入,如资金。 我所说的环境是指市场走向和整个世界环境。你需要变通我给你的那些模式,以适应你所在的市场的运作。
在市场的评估中,应多关注百分比的变化而不是数量。下跌100个点虽然波动很大,但它可能只是指数的2%。
关注市场可以使我发现市场何时开始衰退,又何时开始复苏。这也是经常给投资者以机会,使他们有机会投资到所谓保守的方面,如短期无息国库债券、长期国库 债券、国库券。短期无息国库债券是大投资者主要的投资方向,它比任何一项投资都有保险,比把钱放在枕头里还安全。你不需要经济学家告诉你怎样研究利率,没 有什么能比预测市场的走势更为重要的。利率的走势也是如此,长期利率的低迷,比任何其他事实都能说明经济形势的严峻。
一般情况下,如果短期和长期利率开始上升,这是在告诉股票投资者:升势来了。
股票不分季节,按照日历投资是没有必要的。记住,对投资者来讲,任何时候都是冒险的。对享受人生和享受投资快乐的人来说,季节虽多变,但机会随时都有。 根据形势的变化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是有必要的。我的观点是,你应该主动根据经济、政治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至于技术上,有时我们可以控制,但有时却是在我们控制之外的。
我擅长做熊市思维,我与乐观者们唱反调。但是,如果大多数人有悲观情,我就与之相反做牛市思维;反之亦然,我同时做套头交易。
❺ 纽伯格伯曼2022还在继续吗
纽伯格伯曼2022还在继续。
私募股权公司管理从机构投资者或高净值个人(HNWI)获得的投资资本,以通过各种策略(包括杠杆收购和风险投资)获得公司的股权。私募股权公司具有长期投资期限,通常为五到七年。
【拓展资料】
在获得公司股权后,私募股权公司希望最终通过直接出售公司或通过首次公开募股 (IPO)获利。当需要特别大的投资时,这些公司通常与其他私募股权公司合作以筹集必要的资金并降低风险。大多数公司专注于他们拥有特定专业知识的一个或多个行业或投资策略。
Private Equity International (PEI) 的一份报告根据截至 2021 年 6 月 1 日的五年期间的私募股权融资总额对前 300 家公司进行了排名。
根据该报告,这些是排名前 10 位的私募股权公司。
读者应注意,管理的私募股权资产 (AUM)可能是公司总 AUM 的一部分。
Neuberger Berman Group LLC 的总资产管理规模为4600亿美元,其中包括700亿美元的私募股权。Neuberger Berman 在另类投资领域拥有超过25年的经验,在全球25个国家/地区拥有超过648名该领域的专业人员。
在美国,金融机构往往以创始人的名字命名,路博迈基金的英文名为:纽伯格-伯曼(Neuberger & Berman),也是源于公司的两位创始人:罗伊·纽伯格和罗伯特·伯曼。
听到这里,许多朋友可能有疑问,纽伯格是大名鼎鼎的共同基金教父,但是另一个合伙人罗伯特·伯曼似乎没怎么听说过。这还要从罗伊·纽伯格打算创建路博迈时说起。
通过股票对冲成功的从大萧条中幸存下来的罗伊·纽伯格,在华尔街做了十年投资后,开始着手准备开设一家自己的资产管理公司。这时候罗伊·纽伯格开始寻思,应该找什么样的合伙人。
一家公司的合伙人,如同一个家庭的伴侣。找对了伴侣,能建立长期美满的婚姻生活,反之,会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合适的伙伴,往往有两个重要特征。第一是彼此互相认同,有相同的价值观。第二是,把承诺看作人生中最重要的部分。
❻ 华尔街人物故事
1、伯纳德•巴鲁克(Bernard Baruch),享年94岁(1870年8月19日-1965年6月20日)
●经历了美国1929年股灾仍能积累几千万美元财富的大投资家
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风险投资家,一位曾经征服了华尔街,后又征服了华盛顿的最着名、最受人敬慕的人物。1897年以300美元做风险投资起家,32岁积累了320万元的财富,经历1929-1933年经济大萧条之后,仍能积累起几千万美元的财富。巴鲁克是那个时代少有的几位“既赚了钱又保存了胜利果实的大炒家”。
据估计,巴鲁克1929年财产最高值可能在2200万元至2500万美元之间。1931年11的财产清单显示巴鲁克那时的总资产是1600万美元,其中现金870万美元,股票369万美元,债券306万美元,借贷55万元。巴鲁克留下来的物业价值超过了1400万美元,一生对各项事业的捐款将近2000万美元。
《Lessons from the Greatest Stock Traders of All Time, John Boik, McGraw-Hill, 2004》(中译本名为《至高无上:来自最伟大证券交易者的经验》),巴鲁克被列为5位最伟大证券交易者之一。
美国共同基金之父罗伊•纽伯格(也是我选的18位最伟大的投资家之一)说:“巴鲁克是能最好把握时机的投资者,他的哲学是,只求做好但不贪婪。他从不等待最高点或最低点。他在弱市中买,在强市中卖。他提倡早买早卖。”
●“群众永远是错的”是巴鲁克投资哲学的第一要义
巴鲁克的一个经典小故事:有一天,他在华尔街上擦鞋,擦鞋童向他提供了股票赚钱的秘诀。巴鲁克一回到办公室就把所有的股票全部抛出去了。
“群众永远是错的”是巴鲁克投资哲学的第一要义。他很多关于投资的深刻认识都是从这一基本原理衍生而来的。比如,巴鲁克主张一个非常简单的标准,来鉴别何时算是应该买入的低价和该卖出的高位:当人们都为股市欢呼时,你就得果断卖出,别管它还会不会继续涨;当股票便宜到没人想要的时候,你应该敢于买进,不要管它是否还会再下跌。人们常常惊异巴鲁克的判断力,能把握稍纵即逝的机会。
经典名着《Extraordinary Popular Delusions and the Madness of Crowds》(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探讨群体的病态心理现象,作者是Charles Mackay,第一版写于1841年。该书是巴鲁克最喜欢的一本书。该书目前享有的声望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这位赫赫有名的金融家。巴鲁克曾经鼓励、促成了该书在1932年的再版发行,并且为之撰写了一篇序言。巴鲁克称赞这本书为研究自于各种经济活动中的人的心理现象提供了启示。
2.杰西•利弗莫尔(Jesse Livermore),享年63岁(1877年7月26日-1940年11月28日)
●世界上最伟大的交易者
Livermore在15岁的时候开始股票交易,堪称世界上最伟大的交易者。他在美国股票市场上四起四落,惊心动魄的战史,以及他表现出来的惊人意志力和智慧,至今仍令人们十分敬佩。
《Lessons from the Greatest Stock Traders of All Time, John Boik, McGraw-Hill, 2004》(中译本名为《至高无上:来自最伟大证券交易者的经验》),Livermore被列为5位最伟大证券交易者之一。
1940年11月28日,Livermore因为严重的抑郁症开枪自杀身亡。死时留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的一生是个失败。
●《股票作手回忆录》是各方公认的经典投资书籍
无论是投机者,还是价值投资者,都认为以Livermore生平为背景的一本书《Reminiscences of a Stock Operator(股票作手回忆录)》是一本投资经典书籍。这是非常非常难得的。因为价值投资者认为的好书,投机者往往不屑一顾,反之亦然。
如果只选10本最经典的投资书籍,相信《股票作手回忆录》定能入选。
●Jesse Livermore的交易策略
Livermore这位隐逸天才的那些富有革命性的交易策略,今天的人们仍然在使用。Livermore的交易策略是在自己多年的股票交易经历中逐步形成的。其中最重要的一些策略,我总结概述如下:
(1)赚大钱不是靠个股价起伏,而是靠主要波动,也就是说不靠解盘,而靠评估整个市场和市场趋势。能够同时判断正确又坚持不动的人很罕见,Livermore发现这是最难学习的一件事情。但是股票作手只有确实了解这一点之后,他才能够赚大钱。
(2)Livermore的交易系统的精华,是以研究大盘趋势为基础。一定要等到大盘上涨时,才开始买进,或者在大盘下跌时,才开始放空。Livermore说世界上最强、最真实的朋友,那就是大盘趋势。当市场犹疑不决或是上下振荡的时候,Livermore总是呆在场外。Livermore不遗余力地一再重复这些原则:一厢情愿的想法必须彻底消除;假如你不放过每一个交易日,天天投机,你就不可能成功;每年仅有廖廖可数的几次机会,可能只有四五次,只有这些时机,才可以允许自己下场开立头寸;在上述时机之外的空当里,你应该让市场逐步酝酿下一场大幅运动。
(3)操作时一定要追随领头羊,其他股票何去何从用不着考虑。你关注的重点应该是那些领头行业和强势行业中的领头股票。领头羊股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突破阻力区域、率先创造新的最高价格。要保持思想的灵活性,记住,今天的领头羊也许不是两年之后的领头羊。正如妇女的衣服、帽子、人造珠宝的时尚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股票市场也不断抛弃过去的领头羊,新领头羊取代了旧领头羊的位置。以前牛市中的领头羊股票很难成为新的牛市中的领头羊股票,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经济和商业情况的变化将产生更大预期利润的新的交易机会。
(4)坚决执行止损规则。Livermore把自己的首次损失控制在10%以内。Livermore说,确保投机事业持续下去的惟一抉择是,小心守护自己的资本帐户,决不允许亏损大到足以威胁未来操作的程度,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5)坚决执行向上的金字塔买入原则。请记住,股票永远不会太高,高到让你不能开始买进,也不会低到不能开始卖出。但是在第一笔交易后,除非第一笔出现利润,否则别做第二笔。Livermore说,如果你的头笔交易已经处于亏损状态,就绝不要继续跟时,绝不要摊低亏损的头寸。一定要把这个想法深深地刻在你的脑子里。只有当股价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才继续购买更多的股份。如果是向下放空,只有股价符合预计向下走时,才一路加码。Livermore喜欢做空那些价格创新低的股票。
(6)避免购买那些低价的股票。大笔的利润是在大的价格起伏中获得的,它通常不会来自那些低价的股票。
3、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享年82岁(1894年5月9日-1976年9月21日)
●格雷厄姆:证券分析之父
格雷厄姆作为一代宗师,他的金融分析学说和思想在投资领域产生了极为巨大的震动,影响了几乎三代重要的投资者,如今活跃在华尔街的数十位上亿的投资管理人都自称为格雷厄姆的信徒,他享有“华尔街教父”的美誉。
格雷厄姆被喻为“华尔街院长”和“证券分析之父”。作为投资界最重要的思想家,对投资界的最大贡献就是将明确的逻辑和理性带到了微观基本分析之中,并成为巴菲特等许多成功投资家的启蒙宗师。与戴维•多德(David Dodd)所着的《Security Analysis(证券分析)》直到目前一直是投资界最经典和最有影响的着作之一。
1926年,格雷厄姆联手杰罗姆•纽曼创建投资公司: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并重回母校哥伦比亚大学授课直至1956年退休。虽然格雷厄姆的个人资产在1929年的股灾遭受重创,但幸运的是,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却幸存下来,并且开始不断成长。到1956年结束时,格雷厄姆·纽曼公司的平均年回报率为17%。
格雷厄姆1948年创立的基金(GEICO)到1972年的24年里增长了超过80倍以上,年均复利增长在20%以上。他取得的成就来自于他与生俱来的能力及终生与人为善的信念。
美国《纽约时报》(2006年)评出了全球十大顶尖基金经理人,格雷厄姆和戴维•多德被称为“价值投资之父 ”,排名第四。
●格雷厄姆的投资理念
格雷厄姆的投资理念就是依据价值分析法在股票长期处于低价时买进,而在价格合适时卖出,“让别人去赚多余的利润”。
格雷厄姆创造了“安全边际”一词来解释他的常识性选股法则,既挑选那些暂时股价跌落,但是长期来看基本面牢靠的公司股票。任何投资的安全边际产生于其购买价格和内在价值之间的差距,两者差别越大(购入价低于实际价值),就越值得投资,无论从安全还是回报角度来看都是如此。投资界通常将这些情况称为低估值(如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倍数股票。
●格雷厄姆的投资要点
人们经常记得股神巴菲特说过这样的话:“第一,不要损失本金,第二,永远记住第一点。”其实,这是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本人总结的投资要点。
格雷厄姆创造的“安全边际”,是价值投资的精髓。
“安全边际”为格雷厄姆的投资要点“第一,不要损失本金,第二,永远记住第一点”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保障。
4.杰拉尔德•勒伯(Gerald M. Loeb),享年76岁?(1899年-1975年?)
●安全度过1929年股灾的投资家
Gerald M. Loeb于1899年出生于旧金山,1921年开始证券投资,他几乎终身都在E.F. Hutton工作,后来终于成为这家券商的副总裁。
Loeb是一位安全度过1929年股灾的投资家,他发现1929年股市实际上在9月3日就达到了最高点,这比大崩盘开始几乎要早了整整2个月。
1935年,Loeb出版的《投资生存战》(The Battle for Investment Survival)是这样描述的:我预见到1929年股市见顶,并及时抛空了股票。我能回忆起来的情况是这样的:当时,所有的股票并不是同时达到最高价位。在那年,我不仅不断变换着手中交易的股票种类,而且股票的数量也在减少。当手中一只只的股票开始“表现”不佳时,我就转向其他表现尚佳的股票。这样做的最终结果是,我完全退出了股市。
《Lessons from the Greatest Stock Traders of All Time, John Boik, McGraw-Hill, 2004》(中译本名为《至高无上:来自最伟大证券交易者的经验》),Gerald M. Loeb被列为5位最伟大证券交易者之一。
●股票市场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大众心理
Loeb进入我选的18位最伟大的投资家,可能与我个人的投资偏好与投资哲学有关系。我个人认为,影响股价波动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心理因素。而Loeb在1935年就出版的《投资存亡战》里就已经明确指出:在日趋成型的股票市场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大众心理。
Loeb说:“形成证券市场形态的唯一的但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公众心理。”心理状况驱使人们在某种条件下以40倍及以上PE购买一只股票,而在另一种条件下却又拒绝以10倍及以下PE购买同一只股票。有时,股票的价值持续几年被大众高估,人们一直给出一个比理论估价高出许多的价格。同样,理论上的价格低估往往也会持续多年。无论自己怎么想都不重要,因为市场将自己得出股票价值到底是被高估了还是被低估了的结论。
我个人的感悟:A股2006-2007年的暴涨与2008年的暴跌,从基本面和技术面,都很难有一个非常合理的解释,很难得出股市走势正常的结论。如果从大众心理的角度来看,市场走势则显得十分正常了。2006-2007年,股票新开户人数急剧增加,投资者疯狂地购买股票,如果只根据基本面来分析,历史估价模型并不支持过高的价格,投资者就会过早退出市场(赵XX同志在3000点即已经基本退出市场就是这样投资者的代表,当然我并不认为赵同志的操作有什么不对)。2008年的下跌趋势形成后,投资者视股票如毒品,疯狂卖出股票,资金连续大规模地从股市中撤退而流回银行(2008年各月的定期存款增长率总体上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以至于大盘跌到历史最低市盈率时,大家似乎仍不愿意入场,似乎仍看到不到大盘最终的底部在哪里。这些现象背后的真正原因就是大众心理。
5.罗伊•纽伯格(Roy R. Neuberger),享年96岁(1903年7月21日-1999年)
●最伟大的赢利记录:68年的投资生涯,没有一年赔过钱
美国共同基金之父罗伊•纽伯格(Roy R. Neuberger),在68年的投资生涯中,没有一年赔过钱。我个人的感觉:这一历史恐怕会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无人能够打破。巴菲特过去51年的投资生涯中,也有一年是亏损的。
美国“保护者共同基金公司”的伊始人,是合股基金的开路先锋,是美国开放式基金之父。1929年初涉华尔街,是美国唯一一个同时在华尔街经历了1929年大萧条和1987年股市崩溃的投资家,不仅两次都免遭损失,而且在大灾中取得了骄人收益。
纽伯格没有读过大学,也没有上过商业学校,被业内人士称为世纪长寿炒股赢家。他的成功不仅是拥有巨大的财富,还有长寿和美满的家庭。
●罗伊•纽伯格的成功投资十原则
纽伯格从几百件实际教训中归纳了十条最重要的法则。在近70年的投资和交易中,他一直遵守安,这十条法则使他受益匪浅。
一、了解自己
纽伯格说:我认为我本身的素质适合在华尔街工作。当我还是B.奥特曼的买家时,我把所有的股票转换成现金,又把现金转换股票。对我来讲,交易更多出于本能、天分和当机立断。它不像长期投资需要耐心。在分析过各种纷乱交织的因素后,如果你能做出有利的决定,那么,你就是那种适合入市的人。测试一下你的性情、脾气。你是否有投机心理?对于风险你是否会感到不安?你要百分之百地、诚实地回答你自己。你做判断时应该是冷静的、沉着的,沉着并不意味着迟钝。有时一次行动是相当迅速的。沉着的意思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审慎的判断。如果你事先准备工作做得好,当机立断是不成问题的。如果你觉得错了,赶快退出来,股市不像房地产那样需要很长时间办理手续,才能改正。你是随时可以从中逃出来的。你需要有较多的精力,对数字快速反应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常识。你应该对你做的事情有兴趣。最初我对这个市场感兴趣,不是为了钱,而是因为我不想输,我想赢。投资者的成功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的。你最好在自己熟悉的领域进行专业投资,如果你对知之甚少,或者根本没有对公司及细节进行分析,你最好还是离它远点。
笔者的感悟: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股市是按照人性的弱点来设计的,人性的弱点是很难改变的。只有战胜自己的人性弱点,才能战胜自我,才有可能成为股市中10%的赢利者。
二、向成功的投资者学习
纽伯格说:回过头来看看那些成功的投资者,很明显,他们各不相同,甚至相互矛盾,但他们的路都通成功。你可以学习成功的投资者的经验,但不要盲目追随他们。因为你的个性,你的需要与别人不同。你可从成功和失败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从中选择适合你本身、适合周围环境的东西。纽伯格推荐的成功的投资者前几位是:沃伦•巴菲特、本杰明•格雷厄姆、彼得•林奇、乔治•索罗斯和吉米•罗杰斯。
笔者的感悟:我最重要的投资感悟的第一条是“想成为佼佼者,先向佼佼者学习”,第三条是“条条道路通罗马,各种方法都有可能赚钱”,别人成功的方法,不见得适合自己。最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三、“羊市”思维
纽伯格说:个人投资者对一支股票的影响,有时会让它上下浮动10个百分点,但那只是一瞬间,一般是一天,不会超过一个星期。这种市场即非牛市也非熊市。我称这样的市场为“羊市”。有时羊群会遭到杀戮,有时会被剪掉一身羊毛。有时可以幸运地逃脱,保住羊毛。“羊市”与时装业有些类似。时装大师设计新款时装,二流设计师仿制它,千千万成的人追赶它,所以裙子忽短忽长。不要低估心理学在股票中的作用,买股票的比卖股票的还要紧张,反之亦然。除去经济统计学和证券分析因素外,许多因素影响买卖双方的判断,一次头痛这样的小事就会造成一次错误的买卖。在羊市中,人们会尽可能去想多数人会怎样做。他们相信大多数人一定会排除困难找到一个有利的方案。这样想是危险的,这样做是会错过机会的。设想大多数人是一机构群体,有时他们会互相牵累成为他们自己的牺牲品。
笔者的感悟:我认为心理因素是影响股价波动最重要的因素,投资者的心理波动制造了90%的行情。
6.巴菲特
7.索罗斯
耳熟能详的就不说了
他们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他们可以拿钱去烤火,而在于它们对于这个世界伟大的爱
❼ 罗伊·纽伯格的家 人
父亲,路易斯·纽伯格。生在“恺撒之灯”、一个邻近法国边界的西德地区。他在内战期间来到美国,还是个孩子.等到罗伊·纽伯格出世,他已经52岁了。尽管关系存在那个时代典型的父子隔阂,他年纪不小,和蔼可亲,把经商作为主要兴趣,最早,他是在美国中西部冒险创业的。
母亲,伯莎·罗斯契德,纽伯格,是个精神紧张,麻烦不断的女人。她来自一个庞大而颇为富有的犹太家庭。与名声显赫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倒没有任何联系。尽管她是在芝加哥出生的,她的家人最早却是从巴尔的摩迁来的。她有五个姐妹和两个兄弟。
❽ 中国实力派股市投资专家有哪些
这个要找实力派的专家,有实战能力,而不是找只会讲理论的,要实战派的才行,可以百 度一下弘度财经分析师
❾ 为什么罗伊.纽伯格被称为共同基金之父
您好,因为他在1950年6月1日,成立“保护者”共同基金公司,属于首创之举。
创新共同基金
20世纪50年代,罗伊·纽伯格认为共同基金是一个绝妙的、聪明的投资方式,把很多人的资金合并在一笔基金中,可以使小的投资者持有大公司的多种有价证券。但当时共同基金有一个很大的缺陷,那就是8.5%的预付佣金。投资者在购买第一笔基金之前,他就要先交纳8.5%的佣金费,而这笔佣金费直接落入基金促销者的腰包里,这样他的资金也就剩下了91.5%。
罗伊·纽伯格认为预付佣金不利于建立信任感和鼓励投资,因为这笔佣金不是付给经营基金的人或者做出投资决策的人,而是进了基金销售者的腰包,因此没有必要预付佣金。
他认为,应该有这样的一种基金,它之所以赢利是因为它能给投资者带来收益,而不是在开始时就收取一定的佣金。于是他想建立一种不收预付佣金的共同基金。这种做法在当时是史无前例的。
经过不懈努力,1950年6月1日,罗伊·纽伯格的“保护者”共同基金公司成立,他建立了一种不收8.5%预付佣金的共同基金。虽然刚开始的时候,基金的发展速度缓慢,但后来人们终于意识到投资“保护者”基金是一项明智的选择。
“保护者”共同基金公司最开始的规模只有15万美元,几年后,基金的规模扩张到100万美元。截至到2008年8月,该公司所管理的资金规模超过了2300亿美元。
“保护者”共同基金的增长令世人刮目相看。罗伊·纽伯格以其敏锐的投资目光,发明了无预付佣金的投资方式,向世人展示了他非凡的投资才能。他认为“保护者”共同基金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该基金拥有长期良好的记录,不进行不合理的冒险,人们将它视为一种投资方式,而非赌博。
罗伊·纽伯格在总结“保护者”基金公司时说:“我的投资决策往往建立在一些重要因素上,主要是收益、账面价值、金融地位、红利、管理质量等。”
罗伊·纽伯格(Roy R.Neuberger),美国共同基金之父,合股基金的开路先锋。2010年12月24日,罗伊·纽伯格在美国纽约家中离世,享年107岁 。
罗伊·纽伯格,美国人,1903年出生于美国,1920年代待在巴黎,1929年进入华尔街。他是唯一同时在华尔街经历了1929年大萧条和1987年股市崩溃的人,不仅两次都免遭损失,而且在大灾中取得了骄人收益。
1950年创建低佣金的“保护者基金”,为美国开放式基金之父。罗伊没有读过大学,也没有上过商业学校。后来他成为合股基金的开路先锋,从业达68年的美国职业投资家,没有一年赔过钱,被业内人士称为世纪长寿炒股赢家。他的成功不仅是拥有巨大的财富,还有长寿和美满的家庭。
❿ 小白理财训练营是不是骗人的
每个人对于小白理财课程都有着不同的看法,对于真心想了解理财方面知识的是有一定作用的。
理财训练营可以让你学习常见的理财产品
如国债、货币基金、地方政府债、企业债、基金、股票、P2P和信托、银行理财产品等等。
原来股票不光是一串六位数的代码,而是数字背后代表的是一家一家的上市公司。当买入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的时候,就己经是这家公司的股东了,以后需与他共生死、同患难。涨、受益;跌、亏损。
还有指数基金,股神巴菲特曾立下遗嘱说:如果他过世,其名下90%的现金将让托管人购买指数基金。
股神巴菲特如此推崇指数基金
学习投资理财,让你知道了何为财务自由;知道什么是资产、负债;深入了解了基金、股票,还有市场上各种或热门、或靠谱的投资品;并开始思考自己的财务状况,如何配置资产等。
学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
最近理财小白训练营如同雨后春笋一样的出来,怎么说呢?这类训练营的本质是盈利,他做一套课件的成本可能需要两千,然后在网上卖,一个人收几块钱,可能得赚几十万。但是这类训练营的好处就是把金融,股票的一些知识深入浅出的告诉你,当然,这个深入浅出的过程,就导致很多知识是别人嚼过的甘蔗。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去找点投资理财的书慢慢啃,但是绝大多数人肯定做不到,因为大家都喜欢快餐化,碎片化的内容...
所以说,这类训练营对于普通人来说,学了肯定比不学强,而且强不少。但是最好的办法是自己去找书
书籍推荐:
1.财商启蒙
1)《小狗钱钱》
经典的理财童话入门书,既适合儿童,也适合很多大人阅读。
2)《富爸爸,穷爸爸》
影响一代中国人的财商启蒙书。作者列出财务自由必备的四项技能“会计、投资、市场营销、法律知识”。
3)《巴比伦富翁新解》
乔治·克拉森的“巴比伦富翁”系列在欧美非常畅销,中译本也有很多,简七注解的这个版本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易于实践。
4)《邻家的百万富翁》
从统计数据中总结出美国富人共同拥有的习惯,主要是“节俭”。
5)《苏黎世投机定律》
想要致富唯一的办法就是去“冒险”,如果你追求的是无忧无虑,那么你将永远贫困。
6)《百万富翁快车道》
作者认为创业比投资能更快实现财务自由,很多观念具有颠覆性。
7)《好好赚钱》
简七的第一本纸质书,教人们通过理财去实现人生自由,适合没有财务基础的人阅读。
2.投资工具科普
1)《银行行长不轻易说的理财经》
用接地气的语言介绍各种投资工具,第6章的理财个案适合上班族参考。
2)《钱的外遇》
简单介绍了货币、期货、股票、房产、保险等投资方式,不过大多是从香港市场得出的经验。
3)《解读基金:我的投资观与实践(修订版)》
基金入门的代表作,也是很多基金大V的启蒙书。
4)《指数基金投资指南》
指数基金定投入门书,介绍了一种适合普通人的低估值定投策略。
5)《ETF投资:从入门到精通》
上交所编写的普及读物,不仅介绍了ETF,还讲了资产配置、生命周期等其他投资理念。
6)《国债投资指要》
比较通俗易懂,是一本国债投资的入门书。
7)《可转债投资魔法书(第2版)》
不仅讲了可转债的基本知识,还有很多实际案例,给普通人投资可转债提供了一个思路。
8)《炒股的智慧(第4版)》
非常适合新手的入门书,作者在华尔街以全职炒股为生,总结了很多实用的经验。
3.经济学入门
1)《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
经济学者王福重写的一本通俗读物,适合经济学小白入门。书后附“经济学深度阅读指南”,有兴趣可以照此指南进阶学习。
2)《推开宏观之窗》
宏观经济学的启蒙书,结构是标准的“总分总”,非常清晰。
3)《七天读懂宏观经济》
根据哈佛商学院课程讲义改编。看完可以建立一个简单的宏观经济学框架。
4.金融学入门
1)《金融知识国民读本》
央行前行长周小川主持,中国人民银行编写,背景深厚,权威性强。
2)《推开金融之窗》
把金融理论解释得非常白话的神作。
3)《果壳里的金融学》
手把手教你用Excel计算现金流贴现、债券久期、凸性等金融模型,比较适合理科生阅读。
4)《巴伦金融投资词典》
目前最好的中英双解金融词典。
5.财务基础入门
1)《世界上最简单的会计书》
会计入门书代表作,用卖柠檬汁的故事,讲解一个企业完整的运营过程,纯小白都看得懂。
2)《财务智慧——如何理解数字的真正含义》
用最简洁的语言把财务知识讲明白,适合非财务专业人士入门。
6.投资理念入门
1)《漫步华尔街(第10版)》
被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经典”之一。作者认为普通人买入指数基金并一直持有,是一种长期有效的投资方式。
2)《股市长线法宝(第5版)》
作者西格尔用统计数据证明,过去200多年股票的投资收益是各类投资品中最好的。
3)《投资者的未来》
买好公司的股票未必能赚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市盈率太高。西格尔从历史数据发现,“高增长率、低市盈率、高分红”的公司投资收益相对较好。
4)《赢得输家的游戏(第6版)》
投资经典名着。作者认为绝大多数个人投资者无法打败市场,投资指数基金是最佳的选择。
7.资产配置入门
1)《有效资产管理》
资产配置入门书籍,“极简投资”的方法就来源于这本书。
2)《机构投资的创新之路》
史文森管理的耶鲁捐赠基金是全球大学基金中业绩最好的,他在资产配置上的建议值得普通人参考。推荐张磊的中译本。
8.大师着作
1)《聪明的投资者(第4版)》
“价值投资之父”格雷厄姆专门为业余投资者所写,巴菲特为第4版撰写序言,并称之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着作”。
2)《共同基金常识》
系统了解基金最好的一本书。作者约翰·博格创立了世界上第一只指数基金。
3)《忠告:来自94年的投资生涯》
罗伊·纽伯格被称为“美国共同基金之父”,在他68年的投资生涯中,没有一年赔过钱。
4)《股票作手回忆录》
“投机之王”利弗莫尔操盘生涯的小说体传记,阐明了交易的本质和精髓。繁体版推荐寰宇版(附有插图和专访),简体版推荐丁圣元译本(最全面、专业水平好)。
5)《索罗斯:走在股市曲线前面的人》
这是一本索罗斯的访谈录,通俗易懂,可以作为《金融炼金术》的导读本。
6)《罗杰斯环球投资旅行》
1990年吉姆·罗杰斯曾骑摩托车环游世界,旅行中记录了他在世界各地看到的投资机会。
7)《安东尼·波顿的成功投资》
有“欧洲股神”之称的安东尼·波顿介绍自己的投资经历,很多内容值得个人投资者参考。
8)《大投机家(修订版)》
科斯托拉尼是德国着名的投资大师,这本是他的自传,里面有很多深刻的投资道理。
9)《在不确定的世界》
这本是美国前财长鲁宾的自传,包含了政治、金融等多个领域,写得非常精彩。
9.经济/金融/投资史
1)《逃不开的经济周期》
汇总不同流派的经济周期理论,还介绍了各类资产在经济周期中的表现,适合业余投资者阅读。
2)《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
研究投资市场大众心理的经典之作,介绍人类历史上的三大金融泡沫:郁金香、南海公司、密西西比泡沫。
3)《伟大的博弈:华尔街金融帝国的崛起(-2011)》
一本介绍华尔街发展历史的书,资料翔实,有助于我们理解很多投资大师的思想。
4)《投资收益百年史》
整理了多个西方国家100多年的市场数据。从长期看,各国基本上都是股票的收益最好。
5)《对冲基金风云录》
描绘了一群对冲基金经理的工作生活,故事性很强,可以开拓投资视野。
10.拓展书目
1)《30部必读的投资学经典》
挑选了30位投资大师的代表作,对每个人的投资经历都有简要的介绍。
2)《学习学习再学习——生活中的投资经典》
作者张志雄推荐了55本投资理财经典书籍,并且做了较为详尽的导读。
3)《一生读书计划——经济书架》
重点推介了80本经济学读物,分为“经济学原理、经济脉络、经济学应用”3个方面,由浅入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