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权益法下收回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按实际取得的价款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损益,并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如果持有期间存在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则应转入投资收益科目核算。
借:银行存款等(实际收到的价款)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或借方)
--其他权益变动(或借方)
应收股利(尚未收到)
投资收益(或借方)
同时: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投资收益
(或做相反处理)
B. 投资企业收回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收益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投资收益
C. 投资者撤回投资会计分录
投资企业撤回或减少投资,即投资企业通过清算、退股方式等方式从被投资单位撤回或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行为,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第34号公告)文件的规定,投资企业从被投资企业撤回或减少投资,其取得的资产中,相当于初始出资的部分,应确认为投资收回;相当于被投资企业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按减少实收资本比例计算的部分,应确认为股息所得;其余部分确认为投资资产转让所得。
依据上述相关税收法规的规定,股权转让与投资撤回或减少的区别,股权转让不得确认股息所得,而投资撤回或减少应确认股息性所得。
二、“投资企业撤回或减少投资”会计处理及税务处理
1、成本法
如2008年A企业1000万投资B企业,为方便计算,假设期间一直未分配利润,截止到减资发生时累计未分配利润及盈余公积分别为300万和100万,2011年初收回该公司10%股份150万
会计处理为:
投资发生时,借:长期股权投资-B企业1000
贷:银行存款 1000
当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撤回、减少时的账务处理按实际收到的款项(指收入款项扣除相关税费后的金额,下同)
借:银行存款150
贷:长期股权投资 150
如果有已确认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还应贷记“应收股利”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如果撤回、减少的投资已提减值准备,也应同时结转;如果收到的为存货、设备等实物资产有进项税额且能够抵扣的,分录借方科目还需要作相应的增加。
税务处理为: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4号)规定,投资企业从被投资企业撤回或减少投资,其取得的资产中,相当于初始出资的部分,应确认为投资收回;相当于被投资企业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按减少实收资本比例计算的部分,应确认为股息所得;其余部分确认为投资资产转让所得。因此,A公司分回的150万元现金中,100万元属于投资收回,根据被投资企业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按减少实收资本比例计算股息所得(100+300)×10%=40(万元),剩余的150-100-40=10(万元)应当确认为投资资产转让所得。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为免税收入。因此,A公司取得的40万元股息所得为免税收入,不需缴纳企业所得税;取得的10万元投资资产转让所得应缴纳企业所得税10×25%=2.5万元。
2、权益法
2010年A公司出资1000万元投资B公司,占B公司总注册资本的30%。2010年度未向投资者进行分配利润,2011年1月经股东会决议,A公司撤回投资,A公司分得资金1600万元,截至2011年1月B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700万元。
当投资发生时,企业做会计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1000
贷:银行存款 1000
年底按照权益法调整成本时,应确认投资收益700*30%=210万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210
贷:投资收益 210
当长期股权投资撤回或减少时的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16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210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1000
投资收益 390
在此注意的是,因为本案例为简单计算,在会计处理的实际工作中,如果有按已确认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还应贷记“应收股利”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如果撤回或减少投资前因确认被投资单位其他权益变动有记入资本公积的相关金额,还应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如果相关投资撤回或减少前已提减值准备,或者收到的资产涉及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分录借方科目还需要作相应的增加。如果权益法下按规定已确认递延所得税,确认撤回或减少投资时应予转回,借记“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贷记“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科目,或者借记“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科目,贷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
税务处理如下: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4号)A公司分得的1600万元中,1000万元为投资收回;根据被投资企业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按减少实收资本比例计算股息所得210万元(700×30%);确认投资转让所得390万元(1600-1000-210)。企业就390万按照适用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D. 长期股权投资可收回金额大于成本怎么做会计分录
一、如果你所说的长期股权投资是在持有期间,可收回金额大于成本的话,不需要进行账务处理,但如果相反的话,要计提减值损失,分录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二、如果是在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长期股权投资的回收金额大于成本。那就计入投资收益,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
投资收益
E. 关于股票投资的会计分录
1、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成本 140000
投资收益 720
应收股利4000
货:银行存款144720
2、借:银行存款4000
货:应收股利4000
3、借:公充价值变动损益 12000
货: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充价值变动 12000
4、借:银行存款 104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充价值变动 9000
货: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05000
投资收益 8000
借:投资收益 9000
货:公充价值变动损益 9000
5、借:应收股利200
货:投资收益 200
6、借:银行存款 200
货应收股利 200
7、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充价值变动 2000
货:公充价值变动损益 2000
(5)股票投资收回怎样做分录扩展阅读: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持有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为交易目的所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权证投资等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衍生金融资产不在本科目核算。
企业(证券)的代理承销证券,在本科目核算,也可以单独设置“1331 代理承销证券”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类别和品种,分别“成本”、“公允价值变动”进行明细核算。
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时,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借记本科目(成本),按发生的交易费用,借记“投资收益”科目,对于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息,借记“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二)在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借记“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收到现金股利或利息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
(三)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本科目(公允价值变动),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四)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成本,贷记本科目(成本),按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贷记或借记本科目(公允价值变动),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 科目。
同时,按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F. 长期股权投资可收回金额大于成本怎么做会计分录
一、如果你所说的长期股权投资是在持有期间,可收回金额大于成本的话,不需要进行账务处理,但如果相反的话,要计提减值损失,分录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二、如果是在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长期股权投资的回收金额大于成本。那就计入投资收益,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
G. 投资企业收回长期股权投资怎么做会计分录啊
摘要 一、公司解散股东收回投资是否缴税
H. 长期股权投资,收回后分红给股东,应该如何做分录
内账从简:
1.刚刚投资时,你应当是做了: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20 贷:银行存款20;
2.既然收到的是13万成本,也不必按照权益法调整了。故应做:
借:银行存款 13
营业外支出 7(亏损计入当期,如果计入上年,则为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或利润分配)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20
分红时: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3,
贷:银行存款 13
I. 将短期股票投资8500元出售,所售价款9500元已存入银行怎么做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 9500;贷:短期投资 8500 投资收益 1000。投资收益是指企业或个人对外投资所得的收入(所发生的损失为负数),如企业对外投资取得股利收入、债券利息收入以及与其他单位联营所分得的利润等。
投资所分的利润、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投资收益在税收上是作为企业所得税的应税项目,应依法计征企业所得税。投资方企业从被投资的联营企业分回的税后利润,如投资方企业所得税税率低于联营企业,则不退还已缴纳的所得税,如投资方企业的适用税率高于联营企业的税率,投资方企业分回的税后利润应按规定补缴企业所得税。
补缴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公式如下:来源于联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投资方分回的利润额÷(1-联营企业所得税税率);应纳所得税额=来源于联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投资方适用税率;税收扣除额=来源于联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联营企业所得税税率;应补缴所得税额=应纳所得税额-税收扣除额;上述联营分回利润补税的规定仅限于地区税率差异,如果联营企业因享受税收优惠而适用税率低于投资方适用税率的,则不需补税。
投资收益率等于公司投资收益除以平均投资额的比值。用公式表示为:投资收益率=投资收益/((期初长、短期投资+期末长、短期投资)÷2)×100%。投资收益率又称投资利润率是指投资收益(税后)占投资成本的比率。投资收益率又称投资效果系数,定义为每年获得的净收入与原始投资的比值,记为E。投资收益率反映投资的收益能力。当该比率明显低于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时,说明其对 外投资是失败的,应改善对外投资结构和投资项目;而当该比率远高于一般企业净资产收益率时,则存在操纵利润的嫌疑,应进一步分析各项收益的合理性。投资收益率的优点是计算公式最为简单;缺点是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因素,不能正确反映建设期长短及投资方式不同和回收额的有无对项目的影响,分子、分母计算口径的可比性较差,无法直接利用净现金流量信息。只有投资收益率指标大于或等于无风险投资收益率的投资项目才具有财务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