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票取得的资金是负债资产吗
不是。是净资产。拿股票的人就是股东,他的出资不构成企业对其的负债。
发股票是股权融资,不是债权融资。
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的最根本区别在于所有权的区别,即股权融资是股份制企业有偿发放给投资人的企业所有权的过程。而债权融资只是企业有偿发放给投资人的企业债权的过程。拥有企业股权,无明确期限,可以按股获得收益,且收益率不定,可以按股履行权利,比如参加股东大会,选举和被选举为股东代表、董事会成员、临事会成员等。而拥有企业债权,有明确期限,收益率相对固定。但无权参与企业经营的各种事项,只能按期追索债权。但在企业破产清算时,优先于股权参与分配企业资产。
❷ 实际发放股票股利的为什么增加股本,不能确认为负债呢
一、股票股利对公司来说,只是将公司的留存收益转化为股本。没有现金流出,也不会导致公司的财产减少,所以不确认负债。
但股票股利会增加流通在外的股票数量(股数),同时降低股票的每股价值。它不会改变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但会改变股东权益的构成结构。
二、企业发放的股票股利应该通过“利润分配”、“股本”、“资本公积”会计科目进行核算。具体账务处理为:
1、实际发放时:
借:利润分配-转作股本的普通股股利(股票的面值×股数)
贷:股本(股票的面值×股数)
2、如果是采取市价发行的则应当是:
借:利润分配-转作股本的普通股股利(股票的市价×股数)
贷:股本(股票的面值×股数)
资本公积(市价与面值的差额×股数)
3、企业股东大会批准股票股利分配方案宣告分派时,不做账务处理,但应在财务报告附注中披露。
❸ 股票财务报表里的短期负债和货币资金 到底是这货币资金是包括在短期负载里了吗还是出去负债所得的现金
没关系的,短期负债属于负债项目,货币资金属于资产项目
当你从银行借入短期借款,短期负债增加了,货币资金也就自然增加了.反之同理.
❹ 为什么说流通中的现金属于中央银行的一种负债
以自身的信用将货币投入到流通中来。中国行使中央银行职权的是中国人民银行,资产是指资金使用项 自有资金(筹集的资金)自有资金为什么是负债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所以说发行货币是央行的最大负债业务,对于央行来说,他的最大负债业务应该是发行货币:负债项是指资产(金)来源项,意味着央行对承担公众的信用,属于资金来源。发行货币是央行把准货币投入流通环节中的过程
❺ 中国人民银行的自有资金指的是什么和自有资本一样吗为什么自有资金是负债
央行的自有资金是中央政府存入改行的自有资本包含自有资金,还包括其它金融资产。
由于自有资金是中央政府存入的资产,因此,对于央行来说,就是负债。这跟商业银行是一样的,商业银行的资产大部分就是负债,是百姓存入银行的存款。
企业自有资金如何计算
自有资金(Equity Fund)企业的资金按其取得的来源,分为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
所谓自有资金,是指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经常持有,可以自行支配使用并毋须偿还的那部分资金。是与借入资金对称的。
各个企业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财务管理体制的不同,取得自有资金的渠道也不一样。
(一)全民所有制企业的自有资金构成:
(1)一部分来自国家财政拨款,以及固定资产的无偿调入等;
(2)一部分来自企业内部积累,即按国家规定,从成本和税后留利中提存的各项专用基金;
(3)此外,还来自定额负债,即企业根据有关制度和结算程序的规定,对应付和预收的款项中能够经常使用的一部分资金。
例如,应交税金,应交利润,预提费用,以及某些生产周期长、按完工程度预收的货款中能够经常支配使用的部分。定额负债在财务处理上视同企业自有流动资金参加周转。
(二)集体所有制企业的自有资金的构成
集体所有制企业的自有资金,主要来自劳动群众投入的股金和由企业内部积累形成的公积金、公益金及其他各项专用基金。
在西方国家,私营企业的自有资金,主要来自股东的投资和企业的未分配利润
企业自有资金=资产-负债。
企业自有资金=所有者权益
❻ 股票的净值计算中,净资产计算不包括负债吗
是的不减去,1、资产负债表通常分为左右两栏,共有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公司资产,列在表的左栏,第二部分为公司负债,第三部分为公司股东权益,他列在表的右栏。三者的关系为:公司总资产=公司债务+公司股东权益。负债表的内容很多,其左栏的大项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预付款项和待摊费用,无形资产等。右栏包括流动负债,长期负债和股东权益等几大相。2、股票的净值即资本公积,资本公益金,法定公积金,任意公积金,未分配盈余等项目合计,也称净资产。用净值除以公司股本总额,则得出每股净值,每股净值是计算市净率的基础(市盈率用每股收益计算),即市净率等于当日收市价除以每股净值。
❼ 请问股票市值10万(原14万),在做家庭资产负债表时,资产计入10万,那么剩下4万要计在负债中吗
资产计入10万,4万不需要计在负债中。
❽ 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简答
中央银行的资产项目包括:
1、贴现及放款: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者对商业银行提供资金融通,主要的方式包括再贴现和再贷款。还有财政部门的借款和在国外金融机构的资产。
2、各种证券:主要指中央银行的证券买卖。中央银行持有 的证券一般都是信用等级比较高的政府证券。中央银行持有证券和从事公开市场业务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通过证券买卖对货币供应量进行调节。
3、黄金和外汇储备:黄金和外汇储备是稳定币值的重要手段,也是国际间支付的重要储备。中央银行承担为国家管理黄金和外汇储备的责任,也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资金运用。
4、其他资产:主要包括待收款项和固定资产
•中央银行的负债项目包括:
1、流通中货币:作为发行的银行,发行货币是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也是中央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通过再贴现、再贷款、购买有价证券和收购黄金外汇投入市场,成为流通中货币,成为中央银行对公众的负债。
2、各项存款:包括政府和公共机构存款;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存款。作为国家的银行,政府通常会赋予中央银行代理国库的职责,政府和公共机构存款由中央银行办理。作为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的金融机构存款包括了商业银行缴存准备金和用于票据清算的活期存款。
3、其他负债:包括对国际金融机构的负债或中央银行发行债券。
❾ 自有资金为什么是负债
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形成的资金来源的业务,是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的基础,主要由自有资本、存款和借款构成,其中存款和借款属于吸收的外来资金,所以是负债。 负债业务是形成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业务。其全部资金来源于 自有资金和吸收的外来资金 两部分。 自有资金:包括成立时发行股票所筹集的股本以及公积金、未分配利润。这部分称为权益资本。 外来资金:形成渠道主要是吸收存款、向中央银行借款、从同业拆借市场拆借、发行金融债券、从国际货币市场借款等,其中以吸收存款为主。(1)吸收存款。吸收存款是银行组织资金来源的主要业务。主要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存款业务创新。(2)借款业务。再贴现或者向中央银行借款;同业拆借;发行金融债券;国际货币市场借款;结算过程中的短期资金占用。
拓展资料:
自筹资金和自有资金的区别:
1、自有资金的构成:全民所有制企业的自有资金构成:(1)一部分来自国家财政拨款,以及固定资产的无偿调入等;(2)一部分来自企业内部积累,即按国家规定,从成本和税后留利中提存的各项专用基金;(3)此外,还来自定额负债,即企业根据有关制度和结算程序的规定,对应付和预收的款项中能够经常使用的一部分资金。集体所有制企业的自有资金的构成:集体所有制企业的自有资金,主要来自劳动群众投入的股金和由企业内部积累形成的公积金、公益金及其他各项专用基金。
2、自筹资金是形成和增加企业经营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是企业资金以外的资金,而自有资金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经常持有、能自行支配而不需偿还的资金;
3、自筹资金来源于外部,而自有资金来源于自身。一般来讲,自筹资金就是自己的资金不足,需要另寻其他渠道筹集,自有资金就是自己拥有的资金。
❿ 股票型基金在在央行负债表中的存款中吗
央行负债表都包括以下几种,我将在这里给大家详细介绍:
01
国外资产
国外资产包括外汇Foreign Exchange、货币黄金 Monetary Gold、其他国外资产 Other Foreign Assets,是央行持有的占比最高的资产类别。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资产负债表所有科目均采用人民币计价,因此,国外资产均采用历史成本法计价。
1)外汇
2)货币黄金
央行在国内和国际市场购买的黄金,同样采用历史成本法,以人民币计价。
3)其他国外资产
主要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以及特别提款权(SDR),另外还有以外汇形式上缴的法定存款准备金。
02
对政府债权
《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权”。
因此,中国央行从法律层面而言,是不允许直接持有国债。目前央行资产负债表中“对政府债权”一共有约1.5万亿,主要是历史遗留原因。2007年成立中投公司的时候,财政部发行1.55万亿特别国债,通过复杂的交易方式最后由央行持有。
此后该科目一直保持稳定,在法律层面没有突破之前,预计该科目未来仍将保持稳定。
03
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
主要是央行通过公开市场逆回购、再贷款、再贴现以及其他货币工具对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
在2014年之前,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贸易项和资本项下外汇流入明显,央行被动的投放大量外汇占款形成基础货币。
2014年以后,外汇储备开始明显下降,外汇占款出现明显下行,基础货币的投放从外汇占款开始转向以逆回购、再贷款、再贴现为主。对应的央行资产负债表项下“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开始系统性的增加。
04
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
其他金融性机构是指除了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央行对银行的债权主要目的在于投放基础货币,实现其货币政策。对其他金融性公司的债权主要是为了维护金融稳定。
05
对非金融性部门债权
主要是央行为了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发放的贷款,规模非常小,2019年3月以后已经停止更新。
06
其他资产
历史上央行并未对“其他资产”进行相关披露,目前规模在1.4万亿左右。根据推断,其他资产可能主要包括固定资产以及对金融机构的股权投资。
第二部分央行资产负债表负债端
01
储备货币
储备货币也就是基础货币,包括“货币发行”、“金融性公司存款”、“非金融机构存款”。
1)货币发行
即流通中的货币以及银行的库存现金。流通中的货币(也就是M0)主要是居民和企业持有,包括纸币和硬币。M0具有两个显着的特征。
一方面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每年春节期间居民取现需求提升会导致M0明显增加。另一方面,随着电子支付的普及,M0的增速在近些年出现了明显下行。银行的库存现金规模很小,主要是应对居民的提现需求(例如ATM机里的现金)。
2)金融性公司存款
金融性公司存款是指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包括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
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本意是用于保证商业银行在遇到挤兑的时候仍有足够的清偿能力,而在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央行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
超额存款准备金则是商业银行存放在央行满足日常清算需求的头寸。需要注意的是,央行采取“降准”本身并不会增加基础货币,只是将一部分法定存款准备金转化为超额存款准备金,增加了银行可使用的资金。
3)非金融机构存款
根据央行的要求,从2017年开始,支付机构要将将客户备付金按照一定比例交存至指定机构专用存款账户,类似于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和法定存款准备金不同的是,客户备付金不计利息。
2019年以后,该比例上调到100%,这意味着支付机构收到的客户备付金必须全额上交到央行。
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
包括两部分:
1)非银行金融机构缴纳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包括财务公司、信托公司等;
2)非银行金融机构满足清算需要存入央行的资金
这两部门资金一方面总规模很小(目前在5000亿左右),另一方面货币派生的能力很小,因此不计入基础货币;
03
政府存款
政府存款包括中央国库存款和地方国库存款。在实践中,“政府存款”、“财政存款”、央行资产负债表里面的政府存款、金融机构政府存款等概念往往容易混淆。
1)在“金融机构信贷收支表(人民币)”里有一个科目是“政府存款”,目前最新金额是35.3万亿左右,由两部分构成。其中“财政性存款”约4.5万亿,“机关团体存款”约30.8万亿。
机关团体存款存放于商业银行,主要包括社保资金、住房公积金、卫生军队教育等系统的存款。机关团体存款虽然纳入广义的政府存款,但并非政府可以直接使用的资金,和狭义的政府存款差别较大。
2)金融机构信贷收支表(人民币)里的财政性存款也就是狭义上的政府存款,包括各级政府(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存放在央行的政府存款以及存放在商业银行的政府存款。
所以说,它不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