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交易性金融资产 含股票股利期末怎么处理
(1)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例如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企业应设置“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本科目核算企业持有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为交易目的所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权证投资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2)本科目应当按照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类别和品种,分别“成本”、“公允价值变动”进行明细核算,“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核算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而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3)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
①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当按照该金融资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作为其初始确认金额;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所支付价款中包含了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的,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所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应当在发生时计入投资收益。
会计处理为,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应收股利/利息”,贷记“银行存款”,借或贷“投资收益”科目
②持有期间,收到买价中包含的股利/利息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股利/利息;确认持有期间享有的股利/利息,借记“应收股利/利息”,贷记
“投资收益”,同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股利/利息”。票面利率与实际利率差异较大的,应采用实际利率计算确定债券利息收入。
③资产负债表日如果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余额,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如果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余额,则做相反分录
④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当将该金融资产出售时的公允价值与其初始入账金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借记“银行存款”,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交易性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变动”“投资收益”;同时按初始成本与账面余额之间的差额确认投资收益/损失,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
(4)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期末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Ⅱ 交易性金融资产收到现金股利怎么做分录
企业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对于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和在资产负债表日分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的债券投资分期计算出的利息收入,应确认为投资收益。
【例】2007年1月8日,甲公司用银行存款购入丙公司2006年7月1日发行的,面值为250万元,票面利率为4%,按年分期付息的公司债券。甲公司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支付价款260万元(其中包含已到付息期的债券利息5万元),另支付交易费用3万元,2007年2月5日,甲公司收到该批债券利息5万元。2007年末确认本年的利息,2008年2月10日,甲公司收到债券利息10万元。
甲公司对以上业务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1)2007年1月8日,购入丙公司债券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2 550 000
应收利息 50 000
投资收益 30 000
贷:银行存款 2 630 000
(2)2007年2月5日收到该笔债券利息时:
借:银行存款 50 000
贷:应收利息 50 000
(3)2007年12月31日,确认2007年债券利息时:
2007年债券利息为:2500 000×4%=100 000
分录如下:
借:应收利息 100 000
贷:投资收益 100 000
(4)2008年2月10日,收到丙公司债券的利息时:
借:银行存款 100 000
贷:应收利息 100 000
Ⅲ 在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为什么收到现金股利的时候要这样做账
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受到的现金股利(借:银行存款或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贷:应收股利),投资收益科目未发生增减变动,所以持有期间受到的现金股利不会影响投资收益。如果是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宣告发放现金股利(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则会影响投资收益。
(3)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获得的股票股利扩展阅读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资产类的重要科目之一,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例如,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
本科目应当按照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类别和品种,分别“成本”、“公允价值变动”进行明细核算,“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核算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而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当按照该金融资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作为其初始确认金额;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所支付价款中包含了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的,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所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应当在发生时计入投资收益。
Ⅳ 企业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取得的现金股利,应确认为( )。
A:投资收益
D: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的调整
Ⅳ 交易性金融资产股利怎么做分录
通常情况下,交易性金融资产股利或利息的会计分录这么做:
(一)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
投资收益(发生的交易费用)
应收利息(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含有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等(实际做账按照通用的格式)
实际收到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利息
(二)持有期间的股利或利息
借:应收利息(资产负债表日计算的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实际收到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利息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企业打算通过积极管理和交易以获取利润的债权证券和权益证券。企业通常会频繁买卖这类证券以期在短期价格变化中获取利润。
拓展资料: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金融资产应当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1.取得金融资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或回购或赎回。
2.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具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
3.属于金融衍生工具。但被企业指定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属于财务担保合同的衍生工具、与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工具除外。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特点:
1.企业持有的目的是短期性的,即在初次确认时即确定其持有目的是为了短期获利。一般此处的短期也应该是不超过一年(包括一年)。
2.该资产具有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够通过活跃市场获取。
3.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不计提资产减值损失。
Ⅵ 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涉及现金股利的分录怎么写
计分录应当是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买交易性金融资产时有已宣告但未发放股利或利息的情况,
在买前宣告要发利息或股利,买后发了。此时应当做: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第二种情况是持有期间宣告并发放的股利或利息,此时会计分为在宣告时是: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在发放时会计分录应当为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4-19,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Ⅶ 交易性金融资产关于股票股利的会计处理
股票股利并不影响帐面价值的变动,所以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在得到股票股利的时候不做任何会计处理,但得到现金股利是要确认投资收益。
Ⅷ 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分回的股利怎么理解
被投资单位按照持股数量发放的现金股利,直接计入投资收益。
Ⅸ 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获得的股票股利,为何不涉及“投资收益”
发放股票股利只是增加了持有的股票数量,但股票的总价值是没有变化的,所以不确认投资收益。只有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是确认投资收益的。
比如10股送10股,虽然持股数量变成了原来的两倍,但每股价值是原来的一半了,总价值不变。
Ⅹ 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收到的股息如何处理
(1)以新会计准则,以这个例子,某股票2008年6月买入3股,每股5元(假设手续费0),到12月31日每股6元,一直持有没卖出。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5
贷:存出投资款 15
12.31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
贷: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
然后年底结转该怎么处理?
答:年底要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结转到利润表里。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
贷: 本年利润 3
然后把本处利润结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里。
到2009年2月每股7元全部卖出, 该怎么处理?
答:借:存出投资款 21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5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
贷:投资收益 3
同时: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
贷:投资收益 3
至此,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完毕。
月底时,按照常规该怎么结转就怎么结转:
借:投资收益 6
贷:本年利润 3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
(说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在每个月末都要结转到利润表里,因为它是损益类科目,12月当股票升到6元时,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于12月转利润表,2月升到7元时,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于2月转利润表,总之,不管什么时候产生,都要在月末转利润表,平时在月初是没有余额的。转了利润表后还可发生,还发生则还要转利润表。)
(2)如果把股票性质改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他情况不变又该怎样处理?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15
贷:存出投资款 15
12.31计提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
贷: 资本公积 3
然后年底结转该怎么处理?
答:如果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它的公允价值变动没有记到损益类科目里,而是记到了资本公积里,所以,年底结转时,不影响利润。资产科目余额的结转与其他资产科目相同。
到2009年2月每股7元全部卖出, 该怎么处理?
处置分录:
借:存出投资款 21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15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
贷:投资收益 3
同时:借:资本公积 3
贷:投资收益 3
也就是说,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08年12月升值的3元,在08年的利润表里不体现,在处置的时候要体现,而且一定要体现,即:从资本公积里转入到投资收益里来。而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则会在08的的利润表里体现。
同样是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理时,它整个的6元利润在08年体现3元,在09年体现3元,而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则全部在09年体现。这就是金融资产持有目的的不同对损益的影响也不同的具体表现。
(3)如果2009年1月,每股6.5,到底需不需要在1月底做相关的会计分录?如果要得话怎么做,这样做的话,会不会影响到2月底7元抛出时关于公允价值变动,和投资收益的金额。
我搞不清这句话:企业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时候,实际收到的价款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记入投资收益。这个帐面价值,指的是什么,是哪个时候的账面价值。
如果我2月份抛掉,收益=21-6.5*3(1月账面价值) 还是 收益=21-6*3(12月账面价值);
如果我股票一年里面不抛掉,要不要每月都做下会计分录?
答:以把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说明,如果2009年1月,每股6.5,需要在1月底做相关的会计分录: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5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5
如果2月卖出的时候还是21元的话,会影响2月的投资收益,2月的投资收益=21-15-3-1.5=1.5元。
此时的分录:
借:存出投资款 21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5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4.5
贷:投资收益 1.5
同时: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5
贷:投资收益 4.5
从以上可看出:整个投资收益还是6元,没有改变,变的只是中间某个月份有多有少。
(4)企业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时候,实际收到的价款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记入投资收益。这个帐面价值,是指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它随时都在变,最开始时是15元,每股升了1元后,变成15+3=18元。每股升了1.5时变成15+4.5=19.5元。所以账面价值都是指期末的账面价值,处置时则是指处置时的账面价值。这个账面价值其实就是这项资产的最新成本,它是个动态的成本,收入-成本不就是投资收益吗!
(5)如果我股票一年里面不抛掉,要不要每月都做下会计分录?
答:当它的公允价值变动时就要做分录,没有变动则不需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