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瑞福德汽车金融有限公司的桑坦德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简介
Santander Consumer Finance,S.A.(桑坦德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于1963年在西班牙成立,是Banco Santander,S.A.(西班牙桑坦德银行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同时也是桑坦德集团消费金融业务的主体公司。2010年底,桑坦德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为38.5亿欧元。截止到2010年12月31日,桑坦德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的主要数据是:资产600亿欧元,总收入29亿欧元,净利润3.85亿欧元。
桑坦德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汽车金融(新车和二手车)、个人贷款、信用卡、租赁、耐用消费品贷款和其他业务。主要在如下的国家开展业务:西班牙、德国、波兰、葡萄牙、奥地利、芬兰、挪威、丹麦、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荷兰与比利时。
2. 中国2000-2014发生的大事!
1999年欧元的诞生以及单一资本市场的出现,带来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笔敌意收购交易:英国沃达丰(Vodafone)以1720亿美元收购了德国Mannesmann。同年,法国威望迪(Vivendi) 大胆发起以340亿美元收购美国环球音乐(Universal Music)。欧洲首席执行官们最终加入了全球化游戏。 2000年第三季度,全球的交易撮合步伐开始放缓。投资者对于境外跨境并购开始变得冷淡。到当年10月,欧元自诞生之日起,兑英镑和美元汇率分别下跌15%和25% 2000年随着网站经济垮台,互联网泡沫破裂。 2001年9月11日,美国遭遇恐怖袭击,这是阿拉伯人民对900年来遭受的不公正待遇的一次爆发。由此,反恐开始承担干涉主义的另一面大旗。9•11恐怖袭击的直接后果,是给全球带来一段低落期。许多人对信心遭受重大打击的短期后果表示担心,尤其是鉴于这种打击直接针对处于后泡沫时代焦虑中的华尔街。其他人将这一打击视为全球化梦想的终结 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2002年1月1日,欧元区正式成立,此后中国储备欧元,欧元就跌,减少欧元储备,欧元就涨。 2002-2003,SRS袭击全球,人类与病毒的再次大战 2003年3月20日,美英联手打击伊拉克,数字战争正式走向世界。萨达姆30年独裁统治轰然倒塌。 2003年,私人股本集团的动静更大了。受估值较低和可用于融资的房地产资产的吸引,它们开始采购英国商业街道上引人注目的“便宜货”。 廉价贷款供给充裕意味着,收购集团可以瞄准越来越大的目标。 2004年底时,英国零售业亿万富翁菲利普•格林(Philip Green)轻易从五家银行筹到75亿英镑贷款,试图收购马莎百货(Marks and Spencer)。这项交易最终告吹,但收购目标之大及所涉债务金额之高,令市场震惊。 塔塔钢铁(Tata Steel)于2007年以134亿美元收购英国鲁氏(Corus),以及日本烟草(Japan Tobacco)于同年以75亿美元收购英国竞争对手加拉赫(Gallaher)。 2006年开始破裂的美国房价泡沫和抵押支持证券泡沫 2007年5月,在牛市行情达到最高点时,苏格兰皇家银行(RBS)联手富通(Fortis)和桑坦德银行(Santander),向荷兰银行发起了710亿欧元的敌意收购。后来,苏格兰皇家银行因为这项交易而元气大伤,成为信贷危机的一个象征,该行首席执行官弗雷德•古德温爵士(Sir Fred Goodwin)则受到指责,人们认为在把英国带向经济灾难方面,他负有责任。 2007年破裂的中国股市泡沫。 回顾2007年英镑/美元全年走势,如果从全年最低点3月5日的1.9179开始计算,到11月9日的最高点2.1160,全年波幅也不过2000多点。这样的波动幅度对于英镑来讲并不算很大,但相信身在其中的投资者仍会觉得英镑这一年的走势惊心动魄。特别是英国央行在全年之中对利率的诸多关注,让市场疑团倍出,导致英镑兑美元汇价也随之大幅波动。 2007年1月11日,英国央行意外升息25个基点,将其官方利率从5.0%上调至5.25%,突如其来的举动引爆了英镑的升势,使英镑兑各货币得以迅速拉升,英镑兑美元汇率触及14年来的高点1.9914,英镑兑日元也同样触及14年高点,突破了240的整数关口,上升至241.48,欧元兑英镑也同时下探了0.6535附近低位。根据当时国际货币市场(IMM)的数据显示,1月份市场中的投机交易商持有大量的英镑多头头寸,并看好英国还会升息,英镑仍会升值,英镑兑美元汇价依旧会创新高。然而,市况转变,由于随后公布的1月份会议记录显示赞成升息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仅有5人,与当时预期的结果大相径庭,这无疑降低了市场投资者对英镑的信心,令英镑受到重挫,所以造成了年初时英镑冲击2.0未果。 2007年4月是历年汇市中中长期行情开始的多发时期,英镑兑美元冲破2.0关口也是在这个时候。当时英镑兑美元的月K线已经连续4次收十字星,尤其是三月份的K线,形成一根下影线很长的十字星,早已为突破2.0埋下了伏笔。当时同属于高息货币的澳元已经率先发起攻击,站稳0.8100台并向上进攻,欧元兑美元也稳于1.3300的价位,似乎早已表明了英镑上破2.0将不是梦想。而英镑也确实为了这个梦想不断地努力,在升息预期的帮助下再次涨至1.98上方。然而在利率出台后,由于英国央行维持利率不变,汇价又回到了1.9630一线,但它仍不放弃,再次发起攻击,先后突破1.98、1.99的阻力,最终攻破2.0的障碍,让市场投资者看到,万点关口并非坚不可摧。 2007年4月18日,英镑兑美元达到2.0131的价位,为英镑2.0的破冰之旅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2007年9月18日凌晨,美联储在利率会议上意外宣布降息50个基点,这也是4年来美联储首次放松货币政策来挽救经济。美联储的上次降息还要追溯至2003年6月,当时是降息25个基点,随后拉开了长达两年半的降息周期,基准利率由6.5%被下调至50年底点的1%。就在美联储利率决议公布之后,英镑兑美元大幅拉升,当日上涨近250点。但由于英镑也具有高息货币的特性,在次级债风波搅得金融市场动荡不安之后,套息交易受到了打压,这对英镑的走势间接构成打压。因此,英镑兑美元后市呈现震荡上扬格局。然而,在10月份美联储再次宣布降息之后,英镑兑美元的涨势又再度如火如荼,在欧元兑美元汇价站稳1.44台后,英镑兑美元也奠定了稳固基石,上涨突破2.0480~2.0520区间后一路飙升,走势波澜壮阔 2007年11月9日到达年内高位2.1160。但在随后的一段时间,由于风险厌恶情绪升温引起的获利平仓盘迅速打压了汇价,英镑兑美元出现了深度的技术性回调,进而确定了2.1160为中期顶部。 2007年12月份英国央行在利率会议上也宣布降息25个基点,这对于英镑多头形成了严重打击,从而造成了英镑兑美元汇价的大幅下跌。自2006年8月以来,由于英国经济快速增长,导致通货膨胀压力随之上升,促使英国央行开始实施加息政策,并在随后的加息旅途上,将利率提高至5.75%,达到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然而次级债风暴打断了英国央行一直以来的加息进程。 2007-2008,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凭借美元的国际地位,全世界人民再次为美国人的消费买单 2008年9月15日,在英国,劳埃德TSB银行(Lloyds TSB)以219亿美元收购哈利法克斯苏格兰银行(HBOS)。另外,英国政府收购了苏格兰皇家银行70%的股权,结束了该银行跻身全球最强大机构行列的梦想。 2008年一连串泡沫相继破裂 2011年3月19日,西方打击利比亚,似乎想为北非剧变划想一个完美的句点 2008年 2008年9月15日 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陷入严重财务危机并宣布申请破产保护,更加严重的金融危机来临。欧洲央行当天宣布向商业银行系统共注资300亿欧元,期限为一天,平均利率为4.39%,高于欧洲央行主导利率4.25%的水平。这是欧洲央行自去年夏季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危机以来首次采取这种干预方式。 2008年9月22日 德国财政部长施泰因布吕克在与西方七国集团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电话磋商后表示,西方七国集团其他成员国拒绝参与美国金融救援计划。 2008年9月25日 全美最大的储蓄及贷款银行——总部位于西雅图的华盛顿互惠公司(Washington Mutual Inc.),已于当地时间星期四(25日)被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查封、接管,成为美国有史以来倒闭的最大规模银行。 2008年9月29日,美国众议院否决七千亿美元的救市方案,美股急剧下挫,道指暴泻777点,是历来最大的点数跌幅,单日跌幅高达7%,亦是1987年环球股灾以来最大的跌幅。市场信心薄弱,道指不断沉底,10000点的关口岌岌可危。(评:预期与不断利空形成趋势,政府解决方案分歧是商品期货、股市暴跌导火线) 2008年10月8日各大央行同时行动,对金融市场的动荡作出明确的回应,接连宣布降息。 美联储宣布降息50个基点至1.5%,欧洲央行、英国央行、加拿大央行、瑞典央行和瑞士央行也纷纷降息50个基点。 2008年10月10日冰岛因次贷危机基本冻结了外汇资产,并将三大银行国有化,但因债务问题与英国等国发生外交纠纷。 2008年11月15日在巴西举行2008年G20峰会,而这次会议的重点议题就是应对这次的次贷危机。 2008年12月11日美国汽车三巨头将获援助150亿 高管薪酬受限制 美国华尔街传奇人物、纳斯达克 股票市场公司前董事会主席伯纳德·麦道夫因涉嫌证券欺诈遭警方逮捕 2008年11月25日美联储迅速出台了8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 ,该计划将在今年年内启动。 2008年12月16日美联储将美元基准利率下调至0-0.25%,超过市场预期的0.5%,ICE期货小幅上涨。 2009年1月14日 北美最大电信设备制造商 北电网络公司 申请破产保护 2009年1月16日 欧洲央行再度降息至历史低点 2009年2月5日,英格兰银行再次宣布降息,这是英国连续第五个月降息,也是自2007年12月以来的第八次降息。 2009年3月2日,美国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收于6763.29点,创下1997年4月以来的最低收盘水平,这也意味着道琼斯指数的市值在短短一年半时间内已缩水过半。在此刺激下,3日亚洲股市普遍开盘暴跌 美国国际集团(AIG)2日宣布的历史性季度亏损,成了压在美国股市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去年第四季度AIG亏损617亿美元,创下美国公司史上亏损之最。 2011年 2011-08-02,美国众议院周一投票通过提高债务上限和降低财政赤字预算的法案,议案同意提高政府债务上限2.1万亿至2013年,同时削减政府赤字约2.5万亿(评:预期尚存,削减政府赤字远低于预期,降级的预期大于债务上限 ,利空未尽,道指加速下跌) 2011-08-06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于北京时间今天上午下调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AAA至AA+,这也是标普百年来首次下调美国信用评级。标普方面表示,政治风险与不断上升的债务负担是下调评级的主要原因。 2011-08-09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就标准普尔调降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纽约股市大跌发表讲话,坚称美国信用仍是世界上最安全。但当日欧洲、亚太股市的惨淡表现一道遭遇了“黑色星期一”。(评:利空出尽即利好) 2011年9月16日盖特纳财政刺激措施建议遇冷,美国财长盖特纳周五敦促欧元区财长,应杠杆运用4,400亿欧元的纾困基金,释放出更多资源,以化解延烧两年的债务危机.德国与其他国家拒绝这麽做,而欧元区各国议会尚未批准7月时通过的赋予EFSF基金的新权力,让其可以提供预防性的信贷额度给遭市场力量攻击的国家,以及买进主权债来支撑陷入困境的国家.他称,"极具破坏性的不仅仅是关于策略问题的争论中所表现出来的分歧,而是各国与欧洲央行之间持续存在的矛盾。"(评:盖特纳财政刺激措施建议遇冷,欧洲各国政府意见分歧成商品期货暴跌导火线) 2011年11月28日因媒体周末报导暗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正在准备总值高达6,000亿欧元的意大利援救计划,这提振了市场信心,推动欧元/美元周一(11月28日)盘初大幅走高。 2011年11月29日全球主要评级机构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28日警告,欧盟所有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正遭受当前危机影响。 。 2011年11月30日在两周前,市场对欧元区经济最坏的预期是希腊可能会违约,但这两天,关于欧元区解体的说法密集出现,引发了欧元投资者的紧张,昨天欧元兑美元亚市早盘逼近8周低点。专业人士建 议投资者未来一年内都要避开欧元。 2011年11月30日普尔公司29日下调美国主要大银行评级。 标普当天宣布,根据银行业评级新标准,已经对全球37家主要金融机构的评级作出调整,其中包括下调美国银行、花旗银行、高盛集团、富国银行、摩根大通银行和摩根士丹利等美国大金融机构的信用评级。 2011年11月30日欧元区财长周二(11月29日)敲定欧洲金融稳定机制(EFSF)扩容细节,在财长峰会结束后发布的声明内容明确,欧元区财长同意扩大EFSF机制容量,并批准扩大该地区援助基金能力的两个备选方案。 2011.11.30 全球六大央行周三(11月30日)发表联合声明宣布采取联合措施向全球金融体系提供流动性,非美货币全线上扬,稍早中国央行也宣布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决定。 2012年 2012年06月22日德国、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领导人22日宣布,将在本周举行的峰会上推出规模为1300亿欧元的促增长计划,以扶持欧元区外围成员国经济增长意大利总理蒙蒂则表示,即将于28日至29日召开的欧盟峰会将会是一个决定性的时刻。(评:大众预期低,小量利好即涨) 2012年6月29日电德国联邦议院29日晚以超过三分之二的多数票分别批准了旨在加强财政纪律的“财政契约”和规模为5000亿欧元(约合6644亿美元)的欧元长期救助机制欧洲稳定机制(ESM)。 2012年06月26日欧盟决定7月1日起全面禁运伊朗石油 2012年07月05日欧洲央行将主导利率降至历史最低.欧洲中央银行5日召开月度货币政策会议,会议决定将欧元区主导利率从1%下调25个基点至0.75%的历史最低水平。新利率将从7月11日开始正式生效。这是欧洲央行自去年12月以来首次降息。降息决定符合此前市场人士的预期。 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表示,欧洲央行做出降息决定,主要是考虑到欧元区经济增长前景继续存在下行风险。同时欧洲央行认为,欧元区通货膨胀率上升的压力是可控的,这也为欧洲央行提供了降息空间。 但是,当天欧洲央行没有推出其他非常规的货币宽松举措。欧洲央行曾分别于去年12月和今年2月两次执行“三年期再融资操作”,向银行发放了超过1万亿欧元(约合1.32万亿美元)的三年期贷款。 2012年07月10日欧洲央行(ECB)行长德拉吉在欧洲议会发表演讲,在接受议员质询“欧洲央行是否可能再次降息”时称,“我们必须观察状况,审视数据与情势的发展,之后管理委员会将就要做的事情下定决心。”他指出,欧银从不提前做出货币政策承诺,但会在欧元区尽其所能维持物价稳定。 2012年 7月 10日德国财长:推迟批准ESM或导致金融市场动荡,损及市场对欧盟决策能力的信心 2012年07月10日证券时报网:美国持续干旱天气炒作令农产品疯狂 2012年 7月 10日 伦敦奥运会开幕时间: 2012年7月28日03时12分(北京时间)闭幕时间:2012年8月12日(星期日) ; 全部比赛历时19天. 2012年07月18日 美联储(FED)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周二向参议院金融委员会作半年一次的“致国会货币政策报告”,他表示,美联储依然准备在合适的时候采取措施刺激经济,以帮助其更强劲复苏. 我将重点强调两个风险来源:欧元区财政和银行业危机,美国的财政状况 2012年07月26日由于美国中西部地区天气依然高温干旱,大豆供应紧张,高盛、花旗等国际机构纷纷调高大豆价格预估。 2012年 7月 27日路透巴黎7月27日电---法国世界报周五报导称,欧元区国家政府与欧洲央行正在准备干预金融市场,协助压低西班牙及意大利借贷成本.世界报引述未具名消息人士报导称,欧洲央行参与行动的条件是政府同意动用区内救援基金,也就是欧洲金融稳定机构(EFSF)和欧洲稳定机制 2012年 7月 30日欧元区危机将在9月迎来关键时刻,这个月,德国法院将做出一项裁决,可能削弱欧元区永久性抒困基金;在希腊试图重新商讨金援条款之际,反对救助行动的荷兰将举行大选;关于给希腊贷款的国家的纳税人是否该承担巨额损失,也将做出决定.等到国际贷款机构在8月底发表新的希腊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报告之后,情势就会变得更加明朗. 9月12日是欧洲日程表上的一个关键日子.届时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将就成立欧洲稳定机制(European Stability Mechanism,ESM)的条约是否符合德国宪法做出裁定. 正面的裁定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德国是ESM的最大出资国,若没有ESM的帮助,欧元区将无力保护西班牙或意大利. 同一天,荷兰将举行议会选举,而该国公众强烈反对增加支出用以救助欧元区肆意挥霍的政府.荷兰选举或令有关调整希腊第二轮纾困案的谈判复杂化,而谈判也必须在9月份达成协议. 2012年08月24日希腊总理称希腊退出欧元区将对欧洲不利 ,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菲利普·勒斯勒尔23日拒绝给希腊更多时间履行改革和紧缩计划的要求。而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和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当天在柏林敦促希腊继续实行改革和紧缩计划。他们对希腊的前途未下结论,强调要等国际救助机构今年9月完成的最终评估报告 2012年9月6日电---欧洲央行周四同意推出一个新的、规模可能不设限的购债计划,以拉低欧元区困难国家的借款成本,抑制欧债危机恶化. 2012年09月10日 欧洲拟一统存款保险机制力保银行及储户存款 2012年09月12日 希腊财政部发表声明向德国索要巨额二战赔偿 2012年09月12日德国宪法法院周三(9月12日)裁定,德国可以批准欧元区新的救援基金和预算协议,前提是政府必须保证,若未获得国会批准,德国在欧元区救援基金的负担不能增加。,关于欧洲稳定机制(ESM)的决定必需经过国会上下议院的批准,回拒条约中的保密条款。 2012年9月13日,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发布最新货币政策,宣布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即每月购买4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并维持现在扭曲操作(OT)不变,延长0-0.25%的超低利率至2015年中。 2012年10月06日欧元区永久援助基金(ESM)10月8日正式启动,价值5000亿欧元的欧洲稳定基金(ESM),以增强欧元区应对主权债务危机的防卫能力,而目前危机的风暴眼是西班牙。 18.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去世:4月8日,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因中风去世,享年87岁。撒切尔夫人是英国第一位女首相,也是19世纪初以来连续任职时间最长的英国首相。 21.第66届世界卫生大会举行:5月20日至27日,第66届世界卫生大会在日内瓦万国宫举行。会议通过了《2013-2020年预防控制非传染性疾病全球行动计划草案》,推动非传染性疾病不再成为人类福祉或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大会期间,中国代表团与世卫组织联合举办了一场关于人感染H7N9禽流感进展情况通报边会,中国在疫情防控、信息共享方面的表现得到世卫组织和其他国家的积极评价。 23.“棱镜门”事件引发关注:6月6日,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率先报道,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有一个代号为“棱镜”的秘密项目,直接接入9家美国互联网公司的中心服务器,挖掘数据以搜集情报。6月9日,29岁的美国防务承包商雇员爱德华•斯诺登通过媒体披露了自己告密者的身份。“棱镜门”事件在国际社会引发关注。 28.八国集团峰会召开:6月17日至18日,八国集团峰会在英国北爱尔兰西部厄恩湖召开。八国首脑就公平税收、提高透明度和开放贸易达成共识,并联合发表《厄恩湖声明》。 29.克罗地亚加入欧盟:7月1日,历经12年谈判,克罗地亚加入欧盟,成为欧盟第28个成员国。 37.中欧光伏贸易谈判达成“友好”解决方案:7月27日,中国与欧盟就光伏贸易争端达成“友好”解决方案。自欧盟去年9月启动反倾销调查以来,中国商务部和中国机电商会组成的谈判团队与欧委会展开多轮磋商,谈判一度破裂。 42.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举行:9月5日至6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此次峰会的主题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岗位。峰会通过了《二十国集团圣彼得堡峰会领导人宣言》。 44.(叙利亚危机)叙利亚启动加入《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程序:9月14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通过其发言人发表声明,表示已收到叙利亚交存的《禁止化学武器公约》正式加入书,叙将于10月14日成为该公约的缔约国。叙利亚总统巴沙尔9月12日在接受俄罗斯媒体采访时表示,叙利亚愿把叙政府拥有的化学武器交由国际监督。《禁止化学武器公约》于1997年4月29日生效,其核心内容是在全球范围内尽早彻底销毁化学武器及其相关设施。禁止化学武器组织旨在实现《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的宗旨和目标,总部设在荷兰海牙,目前有189个缔约国。据《禁止化学武器公约》规定,要加入这一公约,加入书必须交存联合国秘书长。公约自其加入书交存之日后第30起生效。 45.第68届联合国大会开幕:9月17日,第68届联合国大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第68届联大的主题是“为2015年后发展议程做好准备”。联合国大会是联合国主要的政策审议机构。大会由联合国全部193个会员国组成,是一个讨论《联合国宪章》涵盖的各种国际问题的独特多边论坛。大会每年9月至12月集中举行常会,并在之后视需要开会。 49.美国和伊朗总统首次通电话谈伊核问题:9月2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证实,他当天与伊朗总统鲁哈尼就伊朗核问题及近来进展通电话。这是美伊两国断绝外交关系30多年来两国总统首次直接对话。 53.西非国家冈比亚宣布退出英联邦:10月2日,西非国家冈比亚宣布退出英联邦,使得英联邦成员从目前的54个减少到53个。冈比亚曾为英国殖民地,1965年加入英联邦。 61.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去世:12月5日,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95岁。曼德拉曾因反对种族隔离制度入狱27年,出狱后致力于推动种族和解。1994年,曼德拉当选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5年后卸任。 64.埃及宣布穆兄会为恐怖组织()埃及政变:12月25日,埃及内阁决定将穆斯林兄弟会(穆兄会)定性为恐怖组织。穆兄会成立于1928年,历史上曾数次遭埃及当局解散。2013年3月,穆兄会注册了非政府组织,重新获得合法地位。自穆尔西7月3日被解除总统职务后,其支持者不断发起游行示威,并与军警及反对者爆发冲突。埃及政府对涉嫌暴力示威的穆兄会成员和穆尔西支持者实施了抓捕。10月9日,埃及社会团结部宣布正式解散穆兄会注册的非政府组织,禁止其在埃及的一切活动并没收其全部资产。
3. 什么是麦道夫诈骗案造成了什么影响
2008年,美国华尔街传奇人物、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司前董事会主席伯纳德·麦道夫(Bernard Madoff)12月11日因涉嫌证券欺诈遭警方逮捕。检察人员指控他通过操纵一只对冲基金给投资者损失大约至少500亿美元。
自从9月中旬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目睹一个个金融巨头倒下,华尔街投资者们的心理承受能力照说是经历了足够的锻炼。但是,当传奇人物、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司前董事会主席伯纳德·麦道夫11日被戴上手铐带走,并由此引出一个可能长达20年、高达500亿美元的投资骗局之后,华尔街还是被震动了。
麦道夫诈骗案始末
他曾是纽约皇后区的犹太穷小子,半个世纪前,他抓住美国证券业发展的机遇,白手起家成为了华尔街传奇人物。然而,2008年12月11日,纳斯达克前主席伯纳德·麦道夫涉嫌巨额欺诈的消息震动华尔街,也震动了从欧洲到亚洲身陷其“庞氏骗局”的投资机构和个人。
·2008年12月初 麦道夫向儿子透露,客户要求赎回70亿美元投资,令他出现资金周转问题。
·12月9日 麦道夫突然表示提早发放红利
·12月10日 麦道夫向儿子坦白称,其实自己“一无所有”,一切“只是个巨大的谎言”。
·10日当晚 麦道夫被儿子告发 引爆史上最大欺诈案
·12月11日 麦道夫被捕 涉骗500亿美元
起家当救生员赚得第一桶金
1938年,伯纳德·麦道夫出生在纽约的一个犹太人家庭。靠着当救生员和安装花园喷水装置赚得的5000美元,1960年,麦道夫创立了自己的伯纳德·L·麦道夫证券投资公司。1970年,他的弟弟彼得也加入了这家公司,他的侄儿、侄女和2个儿子后来也都为他工作。
在很长的时间里,这家公司主要在股票买家和卖家之间充当撮合交易的中间人。到上世纪80年代初,这家公司已经成为了美国证券业最大的独立交易公司之一,到2000年前,该公司拥有3亿美元左右的资产。
麦道夫的公司是纳斯达克(NASDAQ)成长的主要推动者之一。麦道夫与全美证券交易商协会(NASD)关系密切,而NASD建立了全国证券交易商自动报价系统协会(NASDAQ)。作为NASD最活跃的公司之一,麦道夫极力倡导证券交易的电子化。1990年,麦道夫成为了NASDAQ的主席。他还担任过NASD副主席、NASD董事会成员以及NASD纽约地区主席。
多年来,麦道夫一直致力于推进纳斯达克内部的透明度和责任感,麦道夫等人的努力促使纳斯达克吸引了诸如苹果、SUN、CISCO等一流企业。
这段辉煌岁月,为麦道夫赢得了极高声望。
华盛顿乔治敦大学副教授詹姆斯·安格尔表示,麦道夫的公司是最早实现自动化的证券公司之一,麦道夫可以算是现代华尔街的先驱之一。
发展结交名流热心慈善
上世纪90年代,麦道夫开始涉足资产管理业务,并创建了另一家进行资产管理的投资咨询公司。
在纽约和佛罗里达,麦道夫夫妇是富裕犹太人圈子中的熟面孔。他的许多客户都是来自这些富裕阶层。麦道夫一直试图将他的个人关系网变成财富。
那些认识麦道夫的人用“富裕”、“高调而不炫耀”来形容他。他经常出没在纽约和佛罗里达的上流社会俱乐部,并不时在与富裕阶层的闲谈中显示出他熟悉股票市场的内幕交易。然后他再用一些显赫的客户名字吸引更多的客户,并将其影响力不断扩展。
麦道夫和他的妻子鲁斯还以积极从事慈善事业而着称。通过麦道夫家族基金,麦道夫夫妇资助剧院、大学和艺术基金,他们还向许多犹太人慈善机构作出大笔慷慨捐赠。此外,很多民主党的政客都接受过麦道夫的政治捐赠。
就这样,麦道夫逐渐确立了其“华尔街的巫师”的声誉。据说在佛罗里达上流社会的高尔夫球场上,麦道夫的客户们一边对其投资的高回报欢欣鼓舞,一边也曾开玩笑地戏谑麦道夫,这样高的回报,难道你在欺诈?他们没有想到,这玩笑一语成谶。
骗术一句“内幕消息”掩盖一切
多年来,麦道夫对外宣称的投资记录非常成功。持续的高回报是麦道夫欺诈持续多年的重要因素。
他从来不说明他的投资方法,也不解释他是如何利用投资者的资金获得回报。不论市场好坏,他每年都可以支付10%以上的投资回报利润。他曾经有一次说:“这是通过恰当的投资策略产生的,我不能详细予以解释。”有时候他就干脆以“内幕消息”作为回答。
一名投资者多年来对麦道夫的投资回报都十分满意,他说:“即使是见识广博的人也不能真正说清他在做什么。我所知道的唯一一件事就是他总是现金充裕。”
据说,麦道夫还告诉他的客户:“如果你在我这里投资,就不能告诉任何人。这儿发生的事情跟任何人都无关。”
外部分析人士多年来也曾对麦道夫的公司提出过担忧。1999年,金融分析师哈里·马可波罗斯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投诉,认为他们应该对麦道夫进行调查,因为麦道夫所声称的利润不可能通过合法途径获得,但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并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
另一名投资专家查尔斯·格拉丹特也曾经注意到,他指出一家证券投资公司不可能在长达10年或15年的时间里只有3、4个月亏损。
其实,麦道夫使用的是很简单的“庞氏骗局”,就是用新投资者的钱用来支付给老投资者。这一招,使数千投资者,包括对冲基金、银行和富有的个人都成为了麦道夫的受害者。而这也可能成为华尔街历史上最大的欺诈案。
解密麦道夫骗局:
靠新加入的投资者金钱支付旧有投资者的回报,但一般很快都会因为缺少新鲜血液而入不敷出,最终被揭穿骗局。
“内幕消息”——就是靠这几个字,麦道夫征服了众多美国与欧洲的机构投资者。
麦道夫骗局四大绝招:
1.利用奢华场所建立人脉网
现年70岁的麦道夫浸淫资本管理多年。他1960年成立伯纳德·L·麦道夫投资证券公司。多年来,麦氏通过这家公司下属的秘密资本管理分支机构,利用广泛人脉,骗取投资。麦道夫在美国达拉斯、芝加哥、波士顿和明尼阿波利斯等城市编织关系网,利用高尔夫球会所、鸡尾酒会等奢华场所接触投资者。
2.树立“投资必赚”口碑
在建立人脉网之后,麦道夫便开始树立投资“口碑”。《华尔街日报》报道,麦氏仅在明尼苏达州霍普金斯市山顶高尔夫球俱乐部和橡树岭俱乐部就“融资”超过1亿美元。“当你在高尔夫球俱乐部打球或吃午饭时,所有人都在讲麦道夫如何帮他们赚钱,”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投资者告诉《华尔街日报》记者,“所有人都想加入(麦道夫的项目)。”
3.发展“金字塔型下线”
麦道夫利用朋友、家人和生意伙伴发展“下线”,有的人因成功“引资”而获取佣金。一些“下线”又发展新“下线”。证券分析师斯普林向麦氏基金投资1100万美元,占个人净资产的95%。他还为麦氏吸引数十位“下线”,其中既有投资5万美元的普通教师,又有一掷百万美元的企业家。
4.合理回报率骗倒所有人
据悉,麦道夫每月向客户提交的投资报告显示他非常进取,客户也能随时在数日内赎回投资。而且与一般骗案的不合理高回报相比,麦道夫每年向客户保证回报只有约10%,这样便令许多存有疑心的客户也不虞有诈。
影响:多国金融机构损失惨重
除美国本土,麦氏欺诈案还波及英国、法国、瑞士、西班牙、日本等国的金融、投资机构。《华尔街日报》报道,英国布拉姆丁公司将总资产的9%以上投给麦道夫基金。总部在瑞士日内瓦的贝内迪克特·亨奇银行因麦氏基金亏损4750万美元。
西班牙媒体报道,西班牙金融业巨头桑坦德银行因麦道夫欺诈案损失惨重,西班牙投资者亏损可能达到30亿美元。日内瓦《时报》报道,瑞士金融业可能因麦案亏损50亿美元。其中,主要经营对冲基金的联合私人金融公司可能亏损10亿美元。
麦道夫骗局五要素
1.不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做审计。据悉,该事务所只有合伙人、秘书以及会计师三人。
2.投资策略晦涩难懂。没人能搞清楚麦道夫宣称的“分裂转换”的策略为何物。
3.技术欺骗。表面宣称公司使用“尖端科技”,却拒绝让客户在网上查阅自己的账户。
4.家族成员控制核心职位。麦道夫证券是一家家族垄断下的公司,其弟弟、侄儿、侄女和儿子都在公司居要职。
5.违反隔离的控制原则。公司的所有交易均为麦道夫一人独断,他管理资产,并同时汇报资产的情况。
麦道夫案祸及全球:
公司 损失
金门资产管理公司 35亿美元
西班牙桑坦德银行 31亿美元
Access国际咨询公司 14亿美元
汇丰控股 10亿美元
瑞士私人银行联盟 8.5亿美元
法国巴黎银行 4.68亿美元
菲克斯资产管理公司 4亿美元
瑞士Reichmuth银行 3.27亿美元
日本野村证券 3.02亿美元
马克夏姆资产管理公司 2.8亿美元
法国兴业银行 1330万美元
4. 麦道夫骗局是怎么骗钱的
次贷危机让华尔街颜面扫地,财富和睿智花园的炫目日弱日淡,500亿美元的麦道夫骗局不啻给了日显颓唐的华尔街一记响亮的耳光。
在“麦式骗局”中,诸多知名机构被击中,有西班牙金融业巨头桑坦德银行,此次诈骗案中的风险敞口高达约合31亿美元,有法国巴黎银行、欧洲银行巨头汇丰银行、日本野村证券等等,然而麦道夫到底有什么超级魔法呢?
其实“麦式骗”局模式是抄袭典型的“庞氏骗局”, 并不新鲜,即用高额回报引诱投资者,同时用后来的投资者资金偿付前期投资者。“庞氏骗局”这种模式一般只能维持两三年,而麦道夫竟然运用简单的骗局长达20年、数额高达500亿美元,愚弄了华尔街的诸多投资家,欺骗了一大批具有丰富专业经验的受害者,不得不让人“叹为观止”,聪明睿智的华尔街怎么就“熟视无睹”!
分析判断,不难看出,“麦式骗局”被光鲜夺目的外壳包裹着,华尔街的所谓部分投资专家也迷信这些鲜艳的外壳。
首先,麦道夫以善和行为和“白璧无瑕式”投资外壳包裹自己。信任他,你就会得到每月1%-2%的稳定回报。麦道夫本人追求完美无瑕的从业记录,致力于公平交易,并保有高尚的道德标准,这些都是华尔街熟知的麦道夫公司标志。
麦道夫为自己的骗局营造了极好的个人魅力光晕。骗局揭穿之前,麦道夫口碑很好,喜欢捐助。在佛罗里达以及纽约的犹太社区里,麦道夫被很多人视为投资方面的“上帝”, 称他的基金为“犹太人T-NOTES”,意指同财政部发的短期国债一样牢靠。
其二,用神秘投资技术产生的神秘感包裹自己。麦道夫的吸引投资的苛刻条件是,如果你想投资于麦道夫,那么请你不要问他关于投资的任何问题。至于为什么在别人不赚钱的岁月里,他可以赚钱,麦道夫则用几个字简单做了解释:“内部消息”。 很多精明无比的对冲基金管理者、专业投资人士,竟也被“内部消息”这几个字轻而易举征服了。
在熠熠生辉的外壳下,很多的蛛丝马迹泄露出来,高傲的华尔街对之视而不见。
从运作上来看,利用不知名的会计事务所进行日常审计,负责麦道夫投资证券公司10多亿美元资产审计的会计事务所,居然只有3名员工:合伙人、秘书以及一名会计师。
违反隔离的控制原则。麦道夫投资证券公司的所有交易均为麦道夫一人独断,他管理资产,并同时汇报资产的情况,公司的资产管理和托管并未分开。
麦道夫对公司财务状况一直秘而不宣,而投资顾问业务的所有账目、文件都被麦道夫“锁在保险箱里”。
麦道夫宣称自己采取名为“分裂转换”的投资策略,这几乎没有人可以解释清楚究竟为何物。
“麦式骗局”映衬华尔街监管的脆弱。麦道夫骗局的包装复杂,但投资操作简单明了,漏洞极易被识破,然而,这长达20年、高达500亿美元的投资骗局却在麦道夫儿子履行了监管者的职责之后,才曝光于天下,这是对华尔街监管者的极大讽刺。
5. 麦道夫成功让半个世界上当,骗取500亿美金后最终结局如何
伯纳德·麦道夫,曾经是华尔街上一个富有传奇性的名字,人送外号“金融界的巫师”,是美国人眼中的传奇英雄。他凭借着犹太人的绝顶聪明,一手导演了美国至今为止最大的金融诈骗案。这是怎么回事呢?麦道夫最终的结局如何呢?
(伯纳德·麦道夫)
直到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为应付这场危机,要求从麦道夫的投资公司里赎回资金,这才让麦道夫惶恐不安。因为在金融危机中,他的公司里只有撤资者,却鲜有投资者,公司的资金链几近断裂。
2008年12月初,担任公司总经理的小儿子安德鲁向麦道夫汇报,欧洲客户要求紧急调用70亿美元,用于应付金融危机。这成了压垮麦道夫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麦道夫向儿子们坦诚了整个骗局。于是,“华尔街巫师”成了“华尔街巨骗”,他成功忽悠了半个世界。在其公司的4800个投资者账户中,上当受骗者遍布亚、欧、美洲,甚至包括一些慈善组织和国际机构。
当然了,美国首当其冲地成为了最大的受害者,个别对冲基金公司损失近80亿美元,还有不少犹太学校和慈善组织也损失惨重。据事后调查的政府部门估计,这些机构的损失可能上百亿美元。
在欧洲,汇丰银行的损失超过10亿美元;西班牙的金融巨头桑坦德银行亏损30亿美元;瑞士金融业更是遭受重创,估计亏损超过50亿瑞郎。
在亚洲,日本和韩国的部分金融巨头也深受其害,野村控股损失了近300亿日元,韩国的人寿保险公司也有1亿美元打了水漂。
2009年3月12日,经过近4个月的调查和庭审,麦道夫终于低头认罪。检察机关对他提起了11项罪名指控均成立。最终,70岁的麦道夫被判处150年监禁。
入狱后不久,麦道夫提出了人道出狱的申请,理由不外乎两点:一是他已经是70多岁的高龄;二是他在狱中遭受了心理折磨,也算是对受害者偿还了。
不过,麦道夫的这个申请无异于痴人说梦,相对于那些被他骗得一贫如洗的人来说,这点心理折磨根本算不得什么。更何况,还有个别受害者为此选择了自杀。
麦道夫没有获得保释。不过,据说他在监狱中还过得不错,他不再是那个千夫所指、被人唾骂的对象,而是如明星一般受人追捧。
6. 严重低估的银行股
严重低估的银行股有四大银行,分别是花期集团,毕尔巴鄂比斯开银行,桑坦德银行,三井住友金融基团。
1、花旗集团(Citigroup) 这家大型货币中心银行,其业务目前的股价比账面价值低8%,市盈率为11。对于金融股来说,市盈率并不是那么低,但它实际上低于市场整体的市盈率,所以将它包括在内。花旗集团自1月底达到80点的峰值以来,股价一直在持续下跌——目前为68点,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下跌了15%。德意志银行(Deutsch Bank)分析师刚刚将该股评级从先前的水平上调。
2、毕尔巴鄂比斯开银行(Banco Bilbao Vizcaya Argentaria,S.A.) 该银行总部位于西班牙,在全球30个国家都有业务,包括墨西哥。如今的股票可以以账面价值的8%的折扣购买,而市盈率是11,因此这些指标与花旗集团的类似。它的价格也经历了类似的下跌——从1月底9.5的高点到现在的6.92。该银行去年的盈利出现赤字,但5年的业绩记录仍是非常乐观的,他们支付10.7%的股息。汇丰证券(HSBC Securities)也是这个情况。
3、桑坦德银行(Banco Santander,S.A.) 是另一家总部设在西班牙的全球性银行公司,市盈率是10.9,现在的股价是账面价值的84%。和本文提到的其他银行一样,这家银行从1月底开始大幅下滑,已经从7.50到现在的5.49,今年的收益是绿色的,他们5年的收益记录也是如此。该银行支付5.2%的股息。桑坦德银行最近将其优惠利率提高到了5%。
4、三井住友金融集团(Sumitomo Mitsui Financial Group) 这是一家日本公司,拥有400年的银行业务历史。现在可以以账面价值40%的折扣购买公司的股票,市盈率为8.5。收入虽然没有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但在过去5年和今年都是正数,他们支付3.5%的股息,该股自年初以来已从9.53下降至7.78。
7. 帮我介绍下桑坦德银行SANTANDER
西班牙国际银行(SANTANDER CENTRAL HISPANO S.A.),也叫桑坦德银行。
西班牙国际银行是全球知名的多功能银行
该银行在全世界排名第九,在欧元区排名第二。其北京代表处成立于1993年。北京代表处同中国的银行建立了非常良好的关系,在业务上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业务范围:在符合中国金融法规的前提下,西班牙国际银行有限公司通过代表处的平台为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一系列的金融服务。这些服务包括出口,贸易融资等。我们对中国市场的了解和建立的联系令我们的客户在贯彻其商业目标时受益匪浅。
8. 麦道夫诈骗案真相,麦道夫是如何行骗的
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旁氏骗法,
次贷危机让华尔街颜面扫地,财富和睿智花园的炫目日弱日淡,500亿美元的麦道夫骗局不啻给了日显颓唐的华尔街一记响亮的耳光。
在“麦式骗局”中,诸多知名机构被击中,有西班牙金融业巨头桑坦德银行,此次诈骗案中的风险敞口高达约合31亿美元,有法国巴黎银行、欧洲银行巨头汇丰银行、日本野村证券等等,然而麦道夫到底有什么超级魔法呢?
其实“麦式骗”局模式是抄袭典型的“庞氏骗局”,并不新鲜,即用高额回报引诱投资者,同时用后来的投资者资金偿付前期投资者。“庞氏骗局”这种模式一般只能维持两三年,而麦道夫竟然运用简单的骗局长达20年、数额高达500亿美元,愚弄了华尔街的诸多投资家,欺骗了一大批具有丰富专业经验的受害者,不得不让人“叹为观止”,聪明睿智的华尔街怎么就“熟视无睹”!
分析判断,不难看出,“麦式骗局”被光鲜夺目的外壳包裹着,华尔街的所谓部分投资专家也迷信这些鲜艳的外壳。
首先,麦道夫以善和行为和“白璧无瑕式”投资外壳包裹自己。信任他,你就会得到每月1%-2%的稳定回报。麦道夫本人追求完美无瑕的从业记录,致力于公平交易,并保有高尚的道德标准,这些都是华尔街熟知的麦道夫公司标志。
麦道夫为自己的骗局营造了极好的个人魅力光晕。骗局揭穿之前,麦道夫口碑很好,喜欢捐助。在佛罗里达以及纽约的犹太社区里,麦道夫被很多人视为投资方面的“上帝”,称他的基金为“犹太人T-NOTES”,意指同财政部发的短期国债一样牢靠。
其二,用神秘投资技术产生的神秘感包裹自己。麦道夫的吸引投资的苛刻条件是,如果你想投资于麦道夫,那么请你不要问他关于投资的任何问题。至于为什么在别人不赚钱的岁月里,他可以赚钱,麦道夫则用几个字简单做了解释:“内部消息”。很多精明无比的对冲基金管理者、专业投资人士,竟也被“内部消息”这几个字轻而易举征服了。
在熠熠生辉的外壳下,很多的蛛丝马迹泄露出来,高傲的华尔街对之视而不见。
从运作上来看,利用不知名的会计事务所进行日常审计,负责麦道夫投资证券公司10多亿美元资产审计的会计事务所,居然只有3名员工:合伙人、秘书以及一名会计师。
违反隔离的控制原则。麦道夫投资证券公司的所有交易均为麦道夫一人独断,他管理资产,并同时汇报资产的情况,公司的资产管理和托管并未分开。
麦道夫对公司财务状况一直秘而不宣,而投资顾问业务的所有账目、文件都被麦道夫“锁在保险箱里”。
麦道夫宣称自己采取名为“分裂转换”的投资策略,这几乎没有人可以解释清楚究竟为何物。
“麦式骗局”映衬华尔街监管的脆弱。麦道夫骗局的包装复杂,但投资操作简单明了,漏洞极易被识破,然而,这长达20年、高达500亿美元的投资骗局却在麦道夫儿子履行了监管者的职责之后,才曝光于天下,这是对华尔街监管者的极大讽刺。
麦道夫:前纳斯达克主席,他一直是被当做华尔街的基础组成部分来看待的。他还担任着美国证监会的顾问职务。
麦道夫早就因为其成为金融市场的作势交易的先驱者而闻名
手段:庞兹骗局,一种形式的诈骗行为,人们相信一个并不存在的企业获得了商业成功,但是实际上是在短时间内,用其他投资人的钱给第一批投资人回报
1990年代,麦道夫借用自己作为成功的股票上市经纪人的身份成立了一家资产管理公司。麦道夫通过自己的社会网络为这个基金公司进行筹资,他在透过棕榈滩乡村俱乐部或其它慈善团体的场合,广交朋友,并利用一些已落入他陷阱的投资客做介绍人,介绍更多客户给他,那些介绍人可以收取回佣,自然乐于做中间人,这样就有滚雪球效应。有报道说,正是在这个俱乐部中,麦道夫找到了一个后来给他吸引了其他成员加入的投资者。
在表面看来,麦道夫的基金是一项风险很低的投资行为。他的庞大的基金有着稳定的利润返还率。一个月中的增长可能达到一到两个百分点的增长率。增长背后的原因是该基金不断的做着购买大盘增长基金和定额认股权等等生意。这种综合性的投资组合一直被人们认为可以产生稳定的投资收益。
2005年的时候,根据美国证监会的说法,麦道夫的投资基金生意逐渐变成了一个新的“庞兹骗局”,所有的返还给投资者的收益都是来自于越来越多的新加入的投资者。根据美国证监会早些时候的数据显示,直到2008年一月份为止,麦道夫的基金一共管理着171亿美元的资金。虽然今年的形势不断的恶化,但麦道夫依然在向投资者报告说——他的基金依然在稳健的增长当中,这一增长数字直到去年11月依然高达每月5.6%,跟标普平均增长下降37.7%相比,这肯定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现。
虽然他依然在报告自己的增长记录,但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要求麦道夫返还投资。根据美国证监会的说法,仅仅12月份的第一个星期,麦道夫受理了高达70亿美元的赎回请求。
上周三,麦道夫对自己的两个儿子说,这一切不过是“一个巨大的庞兹骗局”——而现在离破产的局面已经越来越近了。儿子们随后跟律师们接洽了情况,并最终向联邦报告了骗局。而就在被逮捕之前,麦道夫依然在向公司雇员及自家亲属们少量发放剩余的300亿美元资金。
假如不是因为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的话,也许这次骗局还能够继续延续下去。但危机使一切显形,麦道夫承认了自己的行为。正如巴菲特所说的那样——直到潮退的时候,你才知道谁在裸泳。
这一事件脱掉了如此之多的成熟的投资者和银行家们的游泳裤。数以百计的银行、对冲基金和富裕的个人都放心的把自己手中的钱交给麦道夫基金,因为他承诺的是一个如此诱人的数字——即使是艰难时势,一年仍有10%到15%的增长率。
受害的银行来自全球各地,BancoSantander,BNPParibas和汇丰这三家直道目前为止还在金融危机幸存的银行这一次也深深的中了着。更惨的是很多美国人,他们在这场危机中除了麦道夫的基金外,已经一无所获。
应该是麦道夫事件
1960年,麦道夫从法学院毕业后拿着自己在海滩上做救生员赚来的5000美元,创立了麦道夫投资证券公司,并因此闻名华尔街。据说麦道夫把自己搞的非常神秘,光有钱没人介绍是不能进的,甚至在很多人看来,把钱投给麦道夫已经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麦道夫从不解释投资用做什么,而如果你问得太多,他会把你踢出局。
据悉,在很多投资老手们看来,向麦道夫的公司投资,他们担心的不是损失金钱,而是损失赚钱的机会。麦道夫公司的资产管理部门和交易部门分别在不同楼层办公,麦道夫对公司财务状况一直秘而不宣,而投资顾问业务的所有账目、文件都被麦道夫“锁在保险箱里”。
近期,麦道夫向其中一名儿子透露,客户要求赎回70亿美元投资,令他出现资金周转问题;12月9日,麦道夫突然表示提早发放红利。对此,麦道夫的儿子感到可疑。
于是,这场可能是美国历史上金额最大的欺诈案,才暴露在世人眼前。
由于面临高达70亿美元资金赎回压力,无法再撑下去,麦道夫才在12月10向自己的儿子承认,自己炮制的是一个巨型金字塔层压式“庞氏骗局”,前后共诈骗客户500亿美元。震惊之余,当晚麦道夫的两个儿子将该重大事件转告了律师,律师10日晚就通知了联邦当局。调查人员11日抵达麦道夫寓所时,麦道夫已知FBI调查人员来意,承认“以不存在的钱支付给投资者”,指自己已破产,已有坐牢准备。
麦道夫欺诈案受害者包括美国多家公司和欧洲、日本众多投资者,其中不乏响当当的大人物和大公司。更为可悲的是,美国数家慈善机构委托伯纳德•L•麦道夫投资证券公司打理的巨额善款恐怕也将血本无归。
面对麦道夫涉嫌欺诈,许多投资者都感到十分震惊。一位麦道夫公司的投资者说,这会要了很多人的命,实在太可怕了。
世界能源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金融研究院院长何世红称,麦道夫一案反映出证券投资行业监管不力的问题。在近20年的时间里,无论熊市、牛市,麦道夫管理的投资基金如上了发条一般始终保持每月增长约1%,这并不合情理。不能否认的是,麦道夫广泛的业缘关系,让他轻易取得了众多人的信任。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是美国证券行业最高机构,所有投资公司、投资顾问及在投资领域里从事经营的机构和个人都必须接受委员会监督。但据美国媒体报道,自两年前麦道夫的对冲基金在委员会注册以来,委员会从未审查过其账务。事已至此,在这个由信任引起的巨大骗局的前因后果基本尘埃落定,造成的恶劣影响也在进一步的清算中,全世界的证券行业在此事中,都得到了一个深刻的教训,但是这个教训似乎来得太大太重太荒唐了,监管部门将“信誉”作为为监督原则的行事方式再不加以改进,恐怕比这个更大更重更荒唐的骗局还将出现
目前,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RoyalBankofScotland)、德国曼恩集团(ManGroup)和野村控股(Nomura),英国汇丰银行(HSBC)承认,是伯纳德·麦道夫(BernardMadoff)500亿美元欺诈案的受害者。
出生年月:1938年2月24日
籍贯:犹太人家庭
伯纳德·L·麦道夫证券投资公司
原职位:麦道夫证券投资公司CEO[编辑本段]经历
*创立伯纳德·L·麦道夫证券投资公司(1960年)
*麦道夫成为了NASDAQ的主席(1990年)
*公司拥有3亿美元左右的资产(2000年)
*麦道夫的对冲基金到SEC注册(2006年9月)[编辑本段]麦道夫诈骗案
2008年,美国华尔街传奇人物、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司前董事会主席伯纳德·麦道夫(BernardMadoff)12月11日因涉嫌证券欺诈遭警方逮捕。检察人员指控他通过操纵一只对冲基金给投资者损失大约至少500亿美元。
麦道夫:前纳斯达克主席,他一直是被当做华尔街的基础组成部分来看待的。他还担任着美国证监会的顾问职务。
麦道夫早就因为其成为金融市场的作势交易的先驱者而闻名
手段:庞兹骗局,一种形式的诈骗行为,人们相信一个并不存在的企业获得了商业成功,但是实际上是在短时间内,用其他投资人的钱给第一批投资人回报
1990年代,麦道夫借用自己作为成功的股票上市经纪人的身份成立了一家资产管理公司。麦道夫通过自己的社会网络为这个基金公司进行筹资,他在透过棕榈滩乡村俱乐部或其它慈善团体的场合,广交朋友,并利用一些已落入他陷阱的投资客做介绍人,介绍更多客户给他,那些介绍人可以收取回佣,自然乐于做中间人,这样就有滚雪球效应。有报道说,正是在这个俱乐部中,麦道夫找到了一个后来给他吸引了其他成员加入的投资者。
在表面看来,麦道夫的基金是一项风险很低的投资行为。他的庞大的基金有着稳定的利润返还率。一个月中的增长可能达到一到两个百分点的增长率。增长背后的原因是该基金不断的做着购买大盘增长基金和定额认股权等等生意。这种综合性的投资组合一直被人们认为可以产生稳定的投资收益。
2005年的时候,根据美国证监会的说法,麦道夫的投资基金生意逐渐变成了一个新的“庞式骗局”,所有的返还给投资者的收益都是来自于越来越多的新加入的投资者。根据美国证监会早些时候的数据显示,直到2008年一月份为止,麦道夫的基金一共管理着171亿美元的资金。虽然今年的形势不断的恶化,但麦道夫依然在向投资者报告说——他的基金依然在稳健的增长当中,这一增长数字直到去年11月依然高达每月5.6%,跟标普平均增长下降37.7%相比,这肯定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现。
虽然他依然在报告自己的增长记录,但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要求麦道夫返还投资。根据美国证监会的说法,仅仅12月份的第一个星期,麦道夫受理了高达70亿美元的赎回请求。
上周三,麦道夫对自己的两个儿子说,这一切不过是“一个巨大的庞式骗局”——而现在离破产的局面已经越来越近了。儿子们随后跟律师们接洽了情况,并最终向联邦报告了骗局。而就在被逮捕之前,麦道夫依然在向公司雇员及自家亲属们少量发放剩余的300亿美元资金。
假如不是因为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的话,也许这次骗局还能够继续延续下去。但危机使一切显形,麦道夫承认了自己的行为。正如巴菲特所说的那样——直到潮退的时候,你才知道谁在裸泳。
这一事件脱掉了如此之多的成熟的投资者和银行家们的游泳裤。数以百计的银行、对冲基金和富裕的个人都放心的把自己手中的钱交给麦道夫基金,因为他承诺的是一个如此诱人的数字——即使是艰难时势,一年仍有10%到15%的增长率。
受害的银行来自全球各地,BancoSantander,BNPParibas和汇丰这三家直道目前为止还在金融危机幸存的银行这一次也深深的中了着。更惨的是很多美国人,他们在这场危机中除了麦道夫的基金外,已经一无所获。
2009年6月29日被纽约南区联邦法院判处150年监禁,现年71岁的麦道夫将在监狱里度过他的余生。[编辑本段]麦道夫骗局被拆穿的原因
■1.利用奢华场所建立人脉网
现年70岁的麦道夫经营资本管理多年。多年来,麦氏通过伯纳德·麦道夫投资证券公司下属的秘密资本管理分支机构,利用广泛人脉,骗取投资。麦道夫在美国达拉斯、芝加哥、波士顿和明尼阿波利斯等城市编织关系网,利用各种奢华场所接触投资者。
■2.树立“投资必赚”口碑
麦氏仅在明尼苏达州霍普金斯市山顶高尔夫球俱乐部和橡树岭俱乐部就“融资”超过1亿美元。“当你在高尔夫球俱乐部打球或吃饭时,所有人都在讲麦道夫如何帮他们赚钱,所有人都想加入麦道夫的项目。”
■3.发展“金字塔型下线”
麦道夫利用朋友、家人和生意伙伴发展“下线”,有的人因成功“引资”而获取佣金。一些“下线”又发展新“下线”。
■4.合理回报率骗倒所有人
麦道夫每月向客户提交的投资报告显示他非常进取,客户也能随时在数日内赎回投资。而且与一般骗案的不合理高回报相比,麦道夫每年向客户保证回报只有约12%-13%,这样便令许多存有疑心的客户也不虞有诈。
2005年的时候,根据美国证监会的说法,麦道夫的投资基金生意逐渐变成了一个新的“庞兹骗局”,所有的返还给投资者的收益都是来自于越来越多的新加入的投资者。根据美国证监会早些时候的数据显示,直到2008年一月份为止,麦道夫的基金一共管理着171亿美元的资金。虽然今年的形势不断的恶化,但麦道夫依然在向投资者报告说——他的基金依然在稳健的增长当中,这一增长数字直到去年11月依然高达每月5.6%,跟标普平均增长下降37.7%相比,这肯定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现。
虽然他依然在报告自己的增长记录,但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要求麦道夫返还投资。根据美国证监会的说法,仅仅12月份的第一个星期,麦道夫受理了高达70亿美元的赎回请求。
麦道夫对自己的两个儿子说,这一切不过是“一个巨大的庞兹骗局”——而现在离破产的局面已经越来越近了。儿子们随后跟律师们接洽了情况,并最终向联邦报告了骗局。而就在被逮捕之前,麦道夫依然在向公司雇员及自家亲属们少量发放剩余的300亿美元资金。
希望这些对你有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