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卷在舆论漩涡中的南京银行究竟发生了什么
其实这次南京银行的这个事情的话,确实是造成了一定的社会舆论,不管是对于银行本身的一个信誉成绩,或者是对于客户都是非常大。
❷ 南京银行一度触及跌停,行长辞任,股价跌停是受哪些因素所影响
南京银行的股价一路下跌,可能跟以下几个因素有关,一是银行突然更换高管,造成了股民的心理恐慌,二是持有南京银行的私募基金加速减持,回笼资金有关,三是南京银行的不良贷款增加,效益会大幅度的减少。
再者,南京银行由于快速的发展,引进了国外的资本,公司管理不完善,造成了效益的不断下滑。南京银行目前的大股东是法国巴黎银行,不再是国有控股银行。引入外国资本的南京银行,在公司管理和运行方面可能水土不服,造成了管理的混乱。所以,这几年南京银行的不良贷款不断增加,公司效益不断下滑,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对于目前这种情况,投资者抛售公司股票也是很正常的。
❸ 南京银行白天“换章”刷屏,晚上突发澄清公告,到底啥情况
南京银行发布了一则澄清公告。公告称,近日,网传有关不实信息。公司郑重声明:相关信息为恶意造谣,已经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将依法追究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南京银行还在公告中称,目前,公司经营管理一切正常,经营发展良好。
❹ 股价一度触及跌停,南京银行行长林静然辞职,林静然会何去何从
众所周知,林静然是南京银行的行长,然而在2022年的6月29日,南京银行发布公告表明林静然因为工作需要,提交了辞职报告,所以银行的股价也是一度触及跌停。可以看出林静然的辞职,给公司带来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但是在小编看来,林静然肯定是有下一步的规划,不然也不可能在这样一个岗位上辞职。根据相应的媒体报道,林静然下一站或为南京某个集团的副董事长。
不过小编想要奉劝大家,千万不要像这位行长一样任性去辞职,如果没有找好下家,或者对自己的下一步规划不明确,那么很容易出现无业的现象。而且南京银行也是立马找到相应的人员,顶替行长的这个职位,相信不久之后,南京银行就能够继续回到之前的那个样子了,因此也希望林静然能够有一个好的地方落脚。
❺ 行长突然离职引发连锁反应,漩涡中的南京银行究竟发生了什么
南京银行更换公章以及离奇消失的更换公章公告,都让南京银行处于舆论漩涡的中心,根据相关业内人士和律师说法,企业更换印章一般与旧章出现问题或内部管理有关,由此可以看出漩涡中的南京银行极有可能存在坏账现象。
我的个人看法是什么?
我认为此次陷入舆论风波的南京银行,无论是银行经营出现了问题还是印章本身存在着磨损过度的现象,都会导致南京银行的股价受到一定的影响。相信经过时间的不断流逝,事情的真相一定会水落石出,南京银行作为城商行龙头,发展势头一直较猛,但是在资金管控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作为普通群众在投资理财之前一定要擦亮眼睛。资本市场的走向需要时刻关注相关信息也应该从官方渠道获取,对于那些以讹传讹的不实信息,一定要理性看待。
❻ 造谣南京银行暴雷分析师已被辞退,其目的到底是什么
“近日,网爆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虚假信息。公司严正声明:有关信息为恶意造谣,公司早已向公安部门报警并把追究其有关行为主体的法律依据。现阶段,公司运营管理一切正常,经营发展优良。”7月1日夜间,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消息称。
东南集团成立于2014年,是南京市委市人民政府为加速河西新城、南边新城、仙林大学城、麒麟科创园等江南功能分区发展趋势开设的市属国有独资公司公司。截止到2021年底,东南集团资产总额近1900亿人民币、资产总额约620亿人民币。
依据南京银行的2021年年报,2021年南京银行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09.25亿人民币,同比增加18.74%;完成属于母公司公司股东的纯利润158.57亿人民币,同比增加21.04%。截止到2021年末,南京银行资产总额达17489.47亿人民币,存款总额为10717亿人民币,不良率为0.91%,拨备率为397.34%。
❼ 西部证券已解除“不当言论分析师”劳动合同,事件的起因是什么
西部证券已解除“不当言论分析师”劳动合同,这次事件和南京银行有一定的关系。因为南京银行的行长卸任,因此有一位首席分析师在微信群里发布了相关的信息,引起了大家的恐慌。同时他也因为自己的失误丢了工作。
因为现在互联网传播的速度非常快,一旦出现了某种言论,就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的传播。如果大家对这次事件什么都不懂的话,很有可能就会信以为真。同时这位工作人员任职的时间并不长,他虽然表示自己的聊天记录被人恶意的转发到群聊当中,但是他不要说出一些危害银行的言论,这样一定会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