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固定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时,如何做分录
一、购进交易性金融资产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投资收益
贷:银行存款
上涨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下跌时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出售时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余额为借方时,转为贷方;余额为贷方时,转为借方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余额为借方时,转为贷方;余额为贷方时,转为借方
借:银行存款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投资收盗
同时
借:投资收盗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核算企业因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而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借方登记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余额的差额,贷方登记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等的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余额的差额。
(1)股票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递延资产分录扩展阅读: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用法如下: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和以公允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等进行明细核算。
(三)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主要账务处理
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本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变动”科目,同时,按“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的余额,借记或贷记本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处置以公允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按照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其他业务收入”;
借记“其他业务成本”贷记“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公允价值变动”科目,同时,结转投资性房地产累积公允价值变动。若存在原转换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一并结转。
㈡ 因股票价格下跌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减少是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还是负债
是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股票价格下跌,造成这项资产(股票)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
具体分析:
1、股票价格下跌,分录为: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这样,账面价值就减少了。
2、而资产的计税基础不变,为取得时的支出。
㈢ 公允价值变动会计分录怎么做
公允价值变动会计分录做法如下。
公允价值变动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核算,属于损益类账户,借方记减少,贷方记增加。比如说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用“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来核算交易性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日时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
如果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低于账面金额,其会计分录如下: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如果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高于账面金额,其会计分录如下: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㈣ 请问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会计分录怎么写初学者问!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
借: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会计分录是: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大于本科目余额的,借记本科目,贷记“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小于本科目余额的,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4)股票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递延资产分录扩展阅读: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确认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所得税资产。
根据税法规定可用未来年度税前利润弥补的亏损产生的所得税资产,也在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等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是和暂时性差异相对应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将来可用来抵税的部分,是应该收回的资产,所以对应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是由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对于影响利润的暂时性差异,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所得税费用”。
例如会计折旧小于税法折旧,导致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如果产品已经对外销售了,就会影响利润,所以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如果暂时性差异不影响利润,而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则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资本公积。
例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按照公允价值来计量的,公允价值产升高了,会计上调增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并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因为不影响利润,所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不能调整所得税费用,而应该调整其他综合收益。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网络-递延所得税资产
㈤ 关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递延所得税分录问题!!!
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出现。关键看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余额在借方还是贷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还是小于计税基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余额在借方,那么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递延所得税负债。
借:资本公积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反之是递延所得税资产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主要账务处理
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本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5)股票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递延资产分录扩展阅读: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 :
一、企业在确认相关资产、负债时,根据所得税准则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二、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大于本科目余额的,借记本科目,贷记“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小于本科目余额的,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三、资产负债表日,预计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所得税——当期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
㈥ 举例关于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根据新准则,目前的所得税会计采用的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日,确定资产负债表中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外的其他资产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对于两者存在差异的,分析其性质,除准则中规定的特殊情况外,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及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并乘以所得税税率,确定递延所得税的金额,并与期初递延所得税相比,确定当期进一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金额或应转销的金额,计入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但如果某项交易或事项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计入所有者权益的,由该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变化也应计入所有者权益。
举个例子:当期购入A股票,定义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购入成本为每股10元,共计购入1000股,则购入成本为10,000元,期末其公允价值为每股12元,根据新准则,账面价值被调整为12,000元,而计税基础仍为10,000元,因此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000元,假定税率为25%,则确定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为500元。
借:所得税费用 5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500 当期购入B股票,定义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购入成本为每股10元,共计购入1000股,则购入成本为10,000元,期末其公允价值为每股12元,根据新准则,账面价值被调整为12,000元,而计税基础仍为10,000元,因此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000元,假定税率为25%,则确定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为500元。
借:资本公积 5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500
如果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则可能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㈦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怎么做分录它们在借方贷方各代表什么
一般的单独的分录形式是: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1,所得税费用,2,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资本公积
借:1,所得税费用,2,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资本公积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当期期末与应交所得税结合在一起时的分录形式是:
借: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负债
一般来说递延所得税对应的科目主要是所得税费用,
但有时候也可能是对应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比如前期差错更正及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对应资本公积,主要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暂时性差异.记入资本公积.
递延所得税资产一般只有借方余额,不可能出现贷方余额.
借方余额代表当期会计上可以抵扣的钱,税法上却不给我抵,要多交的税.比如10块钱买的股票,跌到了6块钱.会计上进成本了,抵了一部分利润.税法上不让我抵,相对于会计利润而言我要多交一点税.这部分多交的税,以后等你卖了,比如6块钱卖了.这时会计上没有再亏钱了.但这时候税法上,认为你亏了4块钱,可以让你多抵扣4块钱.称为递延所得税资产转回.
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时候,要借:递延所得税资产,转回的时候,便要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负债则相反,一般只有贷方余额,不可能出现借方余额.
贷方余额代表的是当期我会计上赚钱了,税法却不用我交税,比如6块钱买的股票,涨到10块钱了.会计上确认了4块钱利润.税法上这4块钱却不用交税.这部分税,我以后股票卖了,税法上会叫我交税.比如10块钱卖了.会计上这时候便没有利润了,但税法上这时候认为我赚了4块钱,要交税.称为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转回.
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时候,要贷:递延所得税负债,转回的时候,便要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㈧ 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会计处理,两个分录,回答满意追加悬赏哦
(4)题目应该是2006年2月5日购入吧。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50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0000
(5)出售价格应该是430000吧
借:银行存款 430000
投资收益 20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400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50000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0000
贷:投资收益 50000
㈨ 各位同仁:我公司有一笔业务,证券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形成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借:所得税,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证券全部卖出后,所有收益(或损失)都已经实现,以前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全部回冲。分录:
借: 递延所得税负债
贷: 所得税费用
㈩ 递延资产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如下:
借 :管理费用-递延资产摊销 220
贷 :长期待摊费用(递延资产)或者是 累计摊销 220
借 :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 8738
贷: 无形资产 或者是 累计摊销 8738
递延资产有时又被称为递延费用或长期待摊费用,它与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相比有其共同点;都是受益期跨越未来若干个会计期间,其价值逐步转移到未来各期的费用中
递延资产是指不能全部计入当期损益,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包括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长期待摊费用、建设部门转来在建设期内发生的不计入交付使用财产价值的生产职工培训费、样品样机购置“大修理”等。
递延资产实质上是一种费用,但由于这些费用的效益要期待于未来,并且这些费用支出的数额较大,是一种资本性支出,其受益期在一年以上,若把它们与支出年度的收入相配比,就不能正确计算当期经营成果,所以应把它们作为递延处理,在受益期内分期摊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