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井冈山革命基地设立了什么银行
井冈山的主要银行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井冈山市农村信用联社。
㈡ 赣东北特区贫民银行是在第几次
闽浙赣省苏维埃银行原名赣东北特区贫民银行,成立于1930年10月,赣东北特区贫民银行是在第一、第二次反围剿战争的环境下建立起来的,1931年11月改名赣东北省苏维埃银行。
1930年六七月间,信江苏维埃政府召开会议研究成立银行事宜,会议决定由财委会主席邵忠负责筹建“信江苏维埃贫民银行”。
不久,随着革命形势发展变化,7月,信江特委与负责领导景德镇、波阳、湖口的东北特委在江西弋阳县合并组成中共赣东北特委,于是正在筹建中的信江苏维埃贫民银行直接改称为赣东北特区贫民银行。
赣介绍:
江西,简称赣,省会南昌。江西位于中国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属于华东地区,界于东经113°34′36″-118°28′58″,北纬24°29′14″-30°04′41″之间,东邻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长江。
江西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地处江南,自古为“干越之地”“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乃“形胜之区”,素有“文章节义之邦,白鹤鱼米之国”之美称。
㈢ 方志敏什么什么的创建者
这个应该就是他的创造者,所以根据他的一个创造者去决定的话,能够让他的表现变得更加的出众,所以平时可以多学习多锻炼,这样才能够开拓一下自己的思维。
㈣ 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会议决议
(一九三四年一月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
在帝国主义国民党统治的区域内是国民经济总崩溃,与成千百万工农劳苦群众的破产,失业,与冻死饿死。但在苏维埃区域内,不论帝国主义国民党怎样残酷的进攻,怎样用经济封锁政策,企图来制苏区千百万民众的死命,苏维埃区域内的经济建设在第一次全苏代表大会之后,尤其在去年一年内,在临时中央政府正确执行第一次全苏大会关于苏维埃经济政策的原则决定之下,得到了极大的成功,保障了前方红军四次战争中的给养,大大的改善了广大工农群众的生活!
在提高生产方面,由于苏维埃政府领导了群众的春耕夏耕以及秋耕冬耕运动,发动了农民群众的劳动热忱,使土地生产量得到了极大的增加,在中央苏区去年谷子的收成比前年增加了一成半,闽浙赣苏区增加了二成,甚至二成以上。杂粮的收获,则有了更大的增加。荒田是大大的减少了。即在江西一省,去年开垦的荒田达二十万担以上,福建省亦在三万担左右。许多手工业的生产如象制铁,织布,烧石灰,造纸,开煤矿与钨矿,制盐,制药,制油等不但开始恢复,而且有了新的发展。
在组织广大群众于合作社中的运动,也有了显着的成绩,生产合作社,消费合作社,粮食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等即在中央苏区吸收的社员,已达五十万人以上。闽浙赣省加入合作社的人数达全省人口百分之五十。在有些区乡则全体劳苦群众已经加入了合作社。为了加强对于各种合作社的领导,在中央苏区,在各省都已经有了总社的组织。这些广大群众的组织同苏维埃政府的对外贸易局粮食调剂局以及苏维埃商店等正在发生更加密切的关系,而且他们从苏维埃政府方面得到了人力与财力方面有力的帮助。
在粮食价格的调剂,粮食的贮藏,以及对外贸易的发展上,也得到了不少的成绩,粮食调剂局与对外贸易局的建立,和他们同群众的各种合作社的密切联系,在保障红军给养,改善群众生活上都起了极大的作用,苏维埃政府国民经济部的建立,更使苏维埃的经济建设工作,有了集中的与有计划的领导。
一切这些事实证明苏维埃政府不但是革命战争的领导者与组织者,而且也是群众经济生活的领导者与组织者。苏维埃政府不但能够破坏旧的经济制度,而且能够建设新的。但是第二次全苏代表大会除批准执行委员会主席团与人民委员会在这一方面所采取的主要办法与决定之外,认为:
(一)为了适应日益开展的革命战争的需要,为了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为了改善广大工农群众的生活,以巩固工农在经济上的联合与保证无产阶级在经济上的领导作用,苏维埃政府必须更进一步的提高苏区的生产力,在土地生产方面,必须更有准备的更有计划的来进行春耕夏耕秋耕与冬耕运动,实际上解决农民在耕牛,种子,肥料,水利,农具,资本,劳动力等的困难,并且应该尽量鼓动农民群众的互相帮助与合作(如“劳动互助社”“耕牛合作社”“肥料合作社”等)来满足各自的需要。苏维埃政府更应创办农业试验场,畜牧场,教育农民群众以消灭害虫,防止水旱灾荒的初步科学知识,以增加农产品的收获,各种必需品的种植(如棉花等),山林的保护,应该更有计划的开始。
(二)同时必须发展小手工业的生产;尤其是对于军事,对于出口,对于群众特别需要的生产,如象钨矿,煤铁,石灰,纸,硝盐,布匹,樟脑,药材,烟,油,糖,木材,农具等。苏维埃政府应该尽量帮助失业工人,独立劳动者,小手工业者与农民,组织生产合作社,尽量吸收群众的资本到这一方面来。苏维埃政府容许并鼓励私人资本家在这些生产上的投资与扩大生产。甚至苏维埃可将没收来的企业出租或出卖给他们。在可能的条件之下,苏维埃政府应创办与扩大特别需要与特别有利的国有企业(如钨矿公司,织布厂,造纸厂,及各种军事工业等);但必须坚决反对在目前由国家垄断一切生产事业的企图。在经济上,在人力上帮助生产合作社的发展,并加强对于他们的领导,管理与监督,这是目前我们的中心工作。
(三)必须更进一步来发扬与提高苏区工农群众的劳动热忱。乡村中由农民自己所组织的生产突击队,冲锋劳动队以及国家企业中的革命竞赛等,应该广泛的散布出去,以提高生产,苏维埃政府应该特别奖励模范的乡村的农户,模范的工厂,生产队以及个别的劳动战线上的英雄。鼓励广大妇女群众参加农业上与工业上的生产,对于发展苏区生产是非常必要的。私人资本企业中,在工人自愿,改善工人生活,在苏维埃政府与工会监督的条件之下,亦得增加劳动生产率。必须每个工农群众了解,苏维埃政权下生产的发展,是同全体民众生活的改善不能分离的。共产主义礼拜六必须真正开始。对于劳动的共产主义的态度,首先应该在国家企业内极大的发扬起来,教育工人群众为苏维埃政府的劳动,即是为了无产阶级自身的最后解放,与社会主义的胜利而劳动。在苏维埃企业内的劳动纪律,应该是无产阶级纪律的模范。一切提高生产力的发明都应该得到苏维埃政府的奖励。熟练劳动力的培养亦是提高生产力的必要条件。
(四)要使生产品的增加真能满足革命战争的需要与改善工农群众的生活,首先必须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与发展苏维埃的对外贸易,将苏区内的许多重要生产品,如钨砂,纸,木材,米谷等输出,而将工农日常的必需品如油盐布匹等输入。苏维埃对外贸易局,各种商业公司与采办处等的设立,在发展对外贸易上是需要的。以后应该特别加强对这些商业机关的领导,与这些机关的组织工作。对外贸易的垄断在目前是错误的。一切苏维埃的商业机关必须尽量利用私人资本与合作社资本,同他们发生多方面的关系。苏维埃政府除以关税政策来调剂各种商品的输〈出〉入外,保证商业的自由,并鼓励各种群众的与私人的商业机关的自动性,去寻找新的商业关系与开辟通商道路。在目前苏区现金特别困难的情形之下,苏维埃政府对于苏区生产品的输出,维持进出口的平衡应该用更大的注意与努力。
(五)消费合作社的组织,在苏维埃贸易的发展上,占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经过消费合作社工农群众可以更便宜的购买商品,更高价的出卖他们的生产品。经过消费合作社的网,国家对外贸易局,各种商业公司以及消费合作社总社可以最迅速的将他们的商品卖给农民,并从农民那里买得生产品。苏维埃政府经过这些组织,就可以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经济生活发生直接的关系,在经济上团结他们在苏维埃政府的周围。苏维埃政府除集中消费合作社的组织建立县的省的与中央的总社以加强对于他们的领导之外,必须尽可能的给他们以人力上财力上的助力。同时我们不但要在数量上吸收每一个工农群众加入消费合作社,而且必须在质量上改善他们的工作,创造许多模范的合作社,使每一农民在实际经验上了解到合作社是同奸商富农的投机垄断做斗争与改善他们的生活的武器。
(六)大会特别指出在苏维埃贸易的发展中,粮食问题的解决是苏维埃经济建设目前的战斗任务。过去粮食调剂局虽起了相当调剂粮食及粮食价格的作用,但离开这一问题的解决还是很远。象去年中区春夏两季粮食困难的危险,在今年依然威胁着我们。这一时期粮食价格的几倍的提高对于苏维埃财政上也是极大的损失。为得以后保证红军与苏维埃政府的给养,保证民众食粮的调剂,适当的输出剩余粮食与调剂粮食价格起见,大会认为在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下创立粮食人民委员部专管这一工作,是必要的。粮食部的任务,除调剂粮食价格以外,必须进行粮食〔部〕的调查,收集储蓄,运输等一切关于粮食的工作。整个苏维埃〈政府〉应该用极大力量来加强对于他的领导。但苏维埃改府垄断粮食的买卖的企图在目前是不适当的。在遵守苏维埃政府法律的条件之下,商人的粮食买卖是不禁止的。粮食困难问题的解决,应该尽量依靠广大群众自己组织粮食合作社。粮食合作社应该是粮食部的群众基础,必须用极大力量,发展粮食合作社的组织,并加强对于他的领导。
(七)资本的缺乏,是目前发展苏维埃经济的极大困难之一。但大会必须指出苏维埃政府在利用群众资本与私人资本上,还是非常不够。就是我们现有生产与消费合作社的资本的一大部分,还是由于国家的直接帮助,国家资本的运用,由于各机关缺乏联系,也是异常不经济,国家银行除发行银币,给财政部保管金库外,在调剂与流通金融,放款储蓄等工作方面,还没有得到应有的成绩,纠正一切金融上的这种无计划件与无组织性,尽量节省各种不能容忍的浪费,是苏维埃资本积累的必要条件。在群众中发展信用合作社,是解决群众缺乏资本的主要办法,而且也是同城乡高利贷做斗争的有力武器。大会认为上届执行委员会主席团为了开〔发〕展苏维埃经济所发行的三百万经济建设公债是适当的。
(八)苏维埃政府对于纸币的发行应该极端的审慎。纸币的发行如超过市场所需要的定额之外,必然会使纸币跌价,会使物价腾贵,使工农生活恶化起来,以致影响到工农的联合。大会指出在长期国内战争的条件之下,增发纸币常常是弥补财政收支不敷的一个办法,但苏维埃政府必须采取一切办法把革命战争的负担放到剥削阶级的身上,尽量在苏维埃经济的发展中增加各种税收的收入。同时为了免去苏维埃纸币跌价的危险,苏维埃政府必须更注意于对外对内贸易的发展,尽量输入现金与限制现金的输出,使苏维埃金融在经济建设的发展中极大的活泼起来,是增加市场吸收纸币的容纳量与保持纸币信用的重要办法。至于更有计划的来发行纸币,发展拥护国币的运动等,亦可在相当限度内维持纸币的信用。大会责成湘鄂赣省苏维埃用一切方法收回他们过去滥发的纸币,维持苏维埃纸币的信用,并且告诉湘鄂赣的同志只有湘鄂赣国家银行省分行,才有发行纸币的权利。
(九)大会必须指出,帝国主义,中国地主资本家,不但在军事上向我们举行绝望的五次“围剿”,在经济上封锁我们苏区,而且在苏区内部也必定要利用地主残余,商人,资本家等来扰乱与破坏我们苏维埃的经济,如歇业,停工,经济上的怠工,破坏国币的信用,扰乱金融,投机买卖,有意提〔抬〕高物价等,苏维埃政府对地主商人资本家等这种反革命行动,必须做最坚决的斗争,从罚款,罚苦工,禁闭,没收,一直到枪决。同时对于那些钻在苏维埃经济机关与合作社内反革命分子的偷窃捣乱贪污腐化与破坏的活动,苏维埃政府必须保持高度的无产阶级警觉性,给他们以严厉的苏维埃法律的制裁。工人监督生产,必须在资本家的企业内立刻开始,以有系统的防止资本家的反革命活动。但苏维埃政府对于那些遵守苏维埃法律进行生产与贸易的商人与资本家,则保护他们生命与财产的安全以及营业与生活上的自由。对于在苏维埃的经济机关与合作社内忠实地为苏维埃与民众工作的地主资产阶级的专门家与智识分子,苏维埃政府则给他们以优待。
(十)大会认为为了发展苏维埃经济,完成上述的任务,下届执行委员会主席团与人民委员会,必须加强对于国民经济部,财政部,粮食部以及国家粮行的领导,使各机关间能够更好的配合与集中的行动,更灵敏的与迅速的来完成一定的具体任务。反对在经济建设上一切“左”右倾机会主义以及官僚主义的领导,是转变这些机关的工作的必要前提。必须培养大批新的经济建设的干部,把这些干部来充实这些机关。必须特别加强无产阶级在经济建设上的领导作用,并且提拔大批的劳动妇女负担国内战争时期经济战线上的工作。在目前中国革命的阶段上我们还不能进行社会主义的建设,但我们一切工作的中心,应该是在创造将来转变到社会主义方向去的前提和优势。
(十一)最后,大会认为只有国内战争的澈底胜利,大的中心城市的夺取,苏维埃区域的扩大与巩固才能克服我们前面的许多困难,更顺利的来进行苏维埃的经济建设。这一建设将不是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将是为了社会主义的胜利。因此,我们目前的经济建设是同革命战争不能分离的,我们的经济建设应该服从于革命战争的需要,并且在革命战争的胜利中找到许多困难问题的解决。大会相信中国苏维埃经济建设的道路,将是苏联社会主义的建设的道路,只有这一道路能够使中国的国民经济猛烈的向前发展,使全中国的劳苦群众得到最后的解放。
根据一九三四年三月人民委员会出版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文献》刊印
㈤ 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的5位创始人
毛泽民,国家银行行长。
曹菊如,国家银行会计科科长。
赖永烈,国家银行业务科科长。
莫均涛,国家银行总务科科长。
钱希均,国家银行会计。
㈥ 股票经理在银行蹲点上班是一种什么体验
股票经理在银行蹲点上班完全就是一种做小弟的体验,一种佣人的体验,同时也是一种业务能力不强的体验,相信只要经历过的人深有体会这些体验。
股票经理说白了就是业务员,也就是专门为证券公司拉客户拿佣金提成的人;作为业务员除了从身边的熟悉开始开展业务之外,必然要有新的开发渠道,那必然就是要与其他公司合作,最常见的就是跟银行有业务挂钩。
真正想要成为优秀的股票经理,除了在银行蹲点之外,最关键还是要看外来客户开发,不能吊死在银行介绍客户;不然每天在银行蹲点上班,完全就是能力不足的表现,真正优秀的股票经理都会开发多条客户渠道。
总之股票经理这个职业不好做,但是能坚持下去的,不管是在工作,生活还是个人能力都不会输很多人,毕竟股票经理都能胜任,做其他业务就更加顺利;永远记住,股票经理是证券最底层的职业,只有经历过客户经理的考验之后才有能力在证券行业长久任职。
㈦ 袁大头上有苏维埃的字样的怎么分别真假
真伪的鉴别,主要从三个方面:
1、字体优美
作为苏维埃的法定货币,虽然改刻,但国家形象一定会很注重,而书写者的书法水平一定会有很高的要求。
2、刻艺高超
从字体的刻写中,可以看到刻字的技艺十分高超,没有拖泥带水的地方,干净而整洁;刻的虽然不深,但却十分清晰。作为国家发行的货币,理应找到好的刻工来改刻,而不能草率从事。
3、时间推断
对大部分苏维埃大头进行考察,会发现,相似的是其中黑色的锈蚀痕迹明显,而改刻部分虽然锈蚀也很明显,但却和整体有时间上的差别。这说明,铸币与改刻是异步进行的,而改刻部分,也不是近十年的伪造。
在中华民国三年版的袁大头银元上,刻有“苏维埃”(繁体)三个字,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见,但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也偶有藏友收藏,很多人都无法辨别真伪,也不知道苏维埃版的来由,关于这种货币的来源,有三种说法。
1、红军中央革命根据地发行;
1931年,国民党反动派对苏区进行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红色政权对敌斗争环境十分恶劣,为了适应对敌斗争形势的需要,红军便在从打土豪缴获来的民国三年袁大头旧银元上,在袁世凯头像右侧打上了‘’苏维埃的戳记,为我所用,以示区别,用来发展革命根据地经济,保障红军供给和红色政权建设。
2、两个上海人三十年代伪造;
苏维埃政权在白区老百姓眼里非常神秘,当时就有人开始收藏苏维埃政权的东西,红洋更成为抢手藏品。上世纪30年代中期上海一家钱币交易所的店主叫平玉麟和杨成琪。平玉麟看到红洋很走俏,就动了歪脑筋,请一家银楼刻制了一枚长方形的“苏维埃”钢戳,选择最普通的民国三年“袁大头”,将钢戳印在其正面右方。
这样,本来很普通的“袁大头”一下变成了珍贵的“红洋”,身价大增。当时上海的钱币收藏大家耿爱德、陈仁涛、施嘉干等都被蒙了,一个个争先恐后地高价购买,还有一部分从上海流入其他地区。后来两人不和,杨成琪才向外泄露了平玉麟伪造红洋一事。
3、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发行;
鉴赏家方玉瑞先生撰文认为这种货币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所发行的货币:邵武私人收藏的这枚“苏维埃造民三袁头银币”,经考证,为1931年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的湘鄂西省农民银行,用中华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版的“袁世凯像银币”翻铸的土版银币,铸工较原版粗糙,袁像右侧戳有竖排繁体“苏维埃”三字印记,以限在苏区流通使用。
袁世凯像银币,又称“袁头币”,俗称“袁大头”。是民国成立之后北京政府于1914年12月,在天津造币总厂始铸的国币,铸额甚巨,据说总共铸有8亿枚之多;铸期甚长,分别有民国三、五、八、九、十年袁像银币;
流通极广,全国各省及中外贸易通用。该币正面铸有大总统袁世凯的侧面肖像及铸造年度“中华民国三年”,背面铸有嘉禾花纹,中间铸有“壹圆”字样。
(7)湘鄂赣苏维埃银行二圆股票扩展阅读:
袁大头是民国时期主要流通货币之一,“袁大头”是对袁世凯像系列硬币的口语俗称,严谨点说叫“袁世凯像背嘉禾银币”。北洋政府为了整顿币制,划一银币,于民国三年(1914年)二月,颁布《国币条例》十三条,决定实行银本位制度。
《国币条例》规定:"以库平纯银六钱四分八厘为价格之单位,定名为圆","一圆银币,总重七钱二分,银八九,铜一一","一圆银币用数无限制",即以一圆银币为无限法偿的本位贷币。根据这一规定,于1914年12月及1915年2月, 先后由造币总厂及江南造币厂开铸一圆银币,币面镌刻袁世凯头像,俗称"袁头币"或"袁大头"。
铸造跨度从1914年至1951年,总发行量超过 7.5 亿枚。该系列币分别重26.6克、13.3克、5.3克和2.6克;成色分别为89.1%、84.5%、80.4%和82.5%;该币的外环主要是直齿边,另外,还铸有少量工字边和花齿边。
㈧ 中国人民银行24小时客户服务热线
中国银行是95566。
中国人民银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在国务院的领导下依法独立执行货币政策,履行职责,开展业务,不受地方政府、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人民银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召开的“全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上,通过决议成立“中共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简称苏维埃国家银行),并发行货币。
(8)湘鄂赣苏维埃银行二圆股票扩展阅读
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职责为:
(一)拟订金融业改革、开放和发展规划,承担综合研究并协调解决金融运行中的重大问题、促进金融业协调健康发展的责任。牵头国家金融安全工作协调机制,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二)牵头建立宏观审慎管理框架,拟订金融业重大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草案,制定审慎监管基本制度,建立健全金融消费者保护基本制度。
(三)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信贷政策,完善货币政策调控体系,负责宏观审慎管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人民银行
㈨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通城苏维埃请知情看祥细介。谢谢!
1927年4月还在武昌中山大学读书的罗荣桓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被派往湖北省通城县黄袍山一带从事农民运动,参与并组织了通城、崇阳等地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农民武装, 8月20日在黄袍山根据地发动鄂南“8·20”秋收暴动,并成功夺取县城。当日下午,正式成立了通(城)崇(阳)农民自卫军,王武扬任总指挥,刘继宋任总参谋长,罗荣桓任党书记兼管财务工作。下设两个大队,第1大队长肖力,第2大队长叶重开。日在通城成立了我党历史上第一个红色县级政权——通城县劳农政府并成立了通城县劳农政府,由罗荣桓任书记,朱春山任主席。通城县胜利打响了秋收起义夺取政权的第一枪,这一红色县级政权的建立,迅速影响到湘鄂赣周边多省的起义运动,为周边农民运动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提供了重要参考, 通城暴动后,通、崇农民自卫军到达修水,编入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特务连。
1927年农民暴动后,黄袍山成了革命根据地,自1929年建立第一个党小组起,继发武装暴动建立武装队伍,在塘湖黄袍黄氏宗祠内成立县苏维埃政府。现黄氏宗祠已成为鄂南革命烈士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7月,通城县中华苏维埃旧址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列为全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