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日美三国 从2000年到09年GDP与他们股票市值之比
恩,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1998年,中国工业500强的总资产平均值折算成美元为7.11亿美元,销售收入平均值为3.98亿美元,分别仅相当于当年世界500强平均规模的0.88%和1.74%。1998年中国最大工业企业的销售收入为61.13亿美元,仅相当同年世界500强最小企业销售收入89.02亿美元的68.7%。即使以中国工业100强同世界500强比较,差距也仍然是显着的。1998年中国工业100强的总资产平均值折算成美元为19.48亿美元,销售收入平均值为10.89亿美元,分别仅相当于当年世界500强平均规模的2.44%和4.75%。
1999年我国四大全资国有商业银行首次全部进入世界500强,但相比之下,它们在其中的表现却是"大而不强"。其中的原因不言自明:我国四大全资国有商业银行的庞大规模是政府过去用巨额财政资金和垄断经营政策做大的。因此,我们的国有银行虽有世界级大银行的外壳,但尚缺乏跨国大银行的内在素质,当然也就不能算作名符其实的世界500强。
不难想象,从上述企业中产生的上市公司,其规模也必然会是偏小的。以上市公司的总股本规模为例,上海30指数所含30只成份股的可流通股本规模普遍都是偏小的。以2001年4月底的统计数据为准,在30只成份股中,可流通股本不足1亿股的就有2只;1~2亿股有12只;2~4亿股有8只;4~6亿股有6 只;6亿股以上有2只。从统计结果看,有近一半成份股的可流通股规模不足2亿股,而且没有一只股的可流通股本达到10亿股。即便从这30家上市公司的总股本来看,公司规模也是偏小的。其中,总股本大于20亿的只占2家;而总股本不足7亿的则占18家;总股本介于7~20亿之间的有10家。
再以香港股市为例,在香港恒生指数所含的33只成份股中,大多属于蓝筹股,它们的总股本(即可流通股本)规模现状是:5亿股以下只有1只;5~10 亿股有6只;10~20亿股有7只;20~30亿股有12只;30~50亿股有4只;50亿股以上有2只;100亿股以上有1只。
应该承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确立也还不到十年的时间,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仍处在改革与成长初级阶段,尤其是上市公司中有相当部分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国企改制而来,"底子"还很薄弱,尚有待于进一步规范与发展。事实上,我国上市公司通过送股、配股、增发等方式正在不断地扩张股本规模,上市公司之间以及上市公司对非上市公司之间的并购正在兴起。不难设想,上市公司总股本因送配增发将不断增大,总资产也会随着经营与并购而不断扩张。
二、上市公司股本结构
依世界各国的先例,股本一般只有普通股与优先股之分,而我国上市公司总股本却异样地分割为国有股、法人股和社会公众股三大块,而且,只有社会公众股才能上市流通,可流通股占总股本的比重仅30%多一点。原本偏小的总股本规模,当其中的60%以上又不能上市流通时,至少会引发以下后果:
其一,由于股市的实际股本流通量狭小,易于大户操纵控盘,从而形成"投资不足、投机过剩"的格局,最终导致股价失真。曾经制造中国股市"天价奇迹" 的亿安科技,为何能与其业绩如此不符地冲上126元的"天价"?后来人们从证监会的公告中才得知,原来是南方四个大户联手操纵的结果。其实,只要看一下亿安科技的股本结构,我们就不难发现问题所在:7000多万的总股本已是够小的了,而可流通股更是少得可怜,仅有3500万股。正是由于流通股本太小,易于操纵,因此,经常的现象是,大户"坐庄",散户"抬庄",赚者投机,套者投资。
其二,由于上市公司总股本不能整体上市流通,尤其是处于控股地位的国有股和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一方面,它不仅造成了上市公司与上市股本的不对称,而且还导致了流通股与非流通股的不平等待遇以及市场并购的难度加大;另一方面,它不利于国有资产的存量活化与结构调整,易于造成国有资产的沉淀与流失。换言之,上市公司总股本不能整体上市流通,严重障碍了股市的资源配置功能,同时,退化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机能。
此外,国有股与法人股的不能上市流通,易于形成内部人控制下的"一股独大"。由于股权的过分集中,监督与决策机制失衡,经常发生的现象是,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不正常的关联交易经常发生,强制上市公司为控股母公司担保、私分上市公司财产、抽逃上市公司资金,甚至大肆掏空上市公司,中饱私囊或满足小集体的利益。
我国上市公司这种特殊的股权结构,是我国股市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历史遗留问题。应该看到,我国目前尚处于经济体制转轨与法制完善的过程中,国有股与法人股暂未上市的原因,主要是基于以下三方面考虑:一是庞大的国有股和法人股一下子上市相当于股市扩容数倍,市场承接乏力;二是国有资产管理机制尚不完善,国有股匆忙上市,国有资产有可能严重流失或被侵吞;三是有相当的国有股分布在国民经济关键行业,国有股上市后有可能失去控股地位。尽管如此,国有股及法人股最终总归还是要上市的。
实际上,国家股东和法人股东要想转让股权,目前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经证券主管部门批准,与合格的机构投资者签订转让协议,可以一次性完成大宗股权的转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有股和法人股的这种转让主要是通过兼并收购、买壳、借壳等资产重组行为而展开的。业已开始试点的国有股减持方案显示:国有股减持将采取二级市场配售、增量发行、上市公司回购、向非国有企业协议转让等四种方式进行。我们相信,随着这一重大改革举措的推行,中国股市的国有股与法人股的类别划分,将最终从上市公司股本结构中消失。
三、上市公司盈利能力
一般地,本土上市公司应该是本土民族企业中的佼佼者,它们是本国或本地区优秀企业的代表。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反映了该国或地区企业盈利能力的强弱。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强弱,是企业内在素质和外在规模的综合体现。反映上市公司盈利水平的主要指标有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等。每股收益(也称每股盈利或每股税后利润)侧重反映企业当前经营业绩的好坏;每股净资产则着重反映企业经营的现实资本,及其未来创造利润并能抵御风险的能力。
纵观世界各国股市,凡属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其股市发展史差不多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一样,长达一、两百年,因此,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上市公司(其中有不少是跨国公司)一般都有着较高的国际竞争力和盈利水平。以美国为例,1999年,在世界500强中,美国独占185家,我国大陆地区则只占5 家。正因如此,美国股市有着大批业绩优良的上市公司,如J.P摩根1999年每股收益竟高达11.16美元。美国类似公司,80年代有通用汽车、通用电气、可口可乐等;90年代则有IBM、英特尔、微软、戴尔等。正是有了这一批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绩优股,美国股市与股指才能不断地成长壮大。
再以香港股市为例,恒指33只成份股中,绝大部分每股收益都在1港元以上,也有不少在2港元以上。其中,长江实业每股收益曾高达7.66港元。类似业绩的蓝筹股还有汇丰控股、九龙仓、恒生银行、和记黄浦、新鸿基地产等。这些上市公司的每股净资产一般都达20港元以上,有的每股净资产甚至接近50港元。
我国上市公司则没有这么幸运。以2000年度业绩为例,沪深两市1000余家上市公司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仅0.20元,每股净资产为2.65元,净资产收益率为7.66%,亏损面8.55%(剔除年内新上市公司后则亏损面将达10%)。其中,业绩最差的每股收益为-3.12元,每股净资产最低的为- 8.93元,每股未分配利润最少的为-10.96元;即便业绩最好的上市公司(一家酿酒公司)每股收益只有1.60元,每股净资产最高的公司(当年才增发新股)也没有达到10元。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同世界500强相比,中国工业500强的盈利能力明显偏低。1998年,中国工业500强的平均资产利润率、人均利润和人均收入分别为2.78%、1366美元/人和27456美元/人,而当年世界500强的同类指标分别为11.29%、11093美元/人和 288855美元/人,前者分别仅相当于后者的24.62%、12.31%和9.51%。由此可见,作为上市公司基础的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水平,与国际一流水平相比尚有较大差距。
但可以相信,加入WTO后,随着我国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与国际化经营战略的不断推进,已有二十年成功改革经验的中国人民将会创造出大批国际水平的跨国公司来。业已进入世界500强的将会更强,尚且进入的将会不断挤身于世界500强之列。到那时,我们的企业品牌不单是"国内知名"品牌,它们更多地将成为国际知名品牌,享誉世界。
四、上市公司利润分配
按照国际惯例,上市公司必须在兼顾眼前和长远利益的前提下,先行对税后利润至少作出如下几项必要的扣除后,才能对股东进行最后的利润分配。第一项扣除是抵补以前历年亏损;第二项扣除是留作法定公积金;第三项扣除是留作法定公益金。
从国外发达股市来看,上市公司利润分配基本上是以派息为主的,而派息的多少则是依盈利水平而定的。例如,从香港恒生指数的33只成份股来看,公司对股东进行利润分配的主要形式是派息,而且绝大多数公司的派息水平都在每10股派5港元之上。其中,派息最多的是恒生银行,从网上可查阅到的1995—— 1998年的资料来看,该公司连续4年派息都是最高的,其每年派息都在每10股派30港元之上。汇丰控股每年每10股派息则都在20港元之上。对股东如此丰厚的利润分配,如果没有极强的盈利能力,那的确是很难想象的。
相比之下,大陆股市上市公司的利润分配则以送股、配股、或直接增发新股为主要形式,而派息不过是象征性的,派息面与派息率均很低,例如,每10股派 1元,甚至只有几角钱。这种现象在我国股市中可能还要持续相当长一段时期,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上市公司股本偏小,客观上只有通过不断地送配或增发新股,才能"做大"股本规模,尤其配股和增发还能同时提高每股净资产含量;其二,上市公司普遍盈利能力较弱,每股盈利水平不高,若强制性要求所有上市公司的派息最低限,势必影响企业资本积累与投资扩张。因此,送配增发形式的分配方式是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一举两得的现实选择。
五、机构投资者
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成熟股市一般都有着庞大的机构投资者,其中,尤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主体,这种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由于它们是集合投资、规模经营、专家管理、风险分散,而且有着强大的专家队伍、分析技术和快捷信息作保障,因此,它们不仅是中小投资者的集合体和保护伞,更是股市的中流砥柱。机构投资者队伍的大小及其内在素质高低,是股市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据统计,1996年2月,美国共有5000多个开放式共同基金和500多个封闭式共同基金,持有基金股东有1亿多人,共同基金资产总额达3.01万亿美元,相当于1995年美国GDP(7.4万亿美元)的40%;1997年6月,日本有基金管理公司44家,管理基金5300多个,管理资产近45万亿日元;1997年底,英国有单位信托基金管理公司154个,管理单位信托基金近1600个,管理资产1500亿英镑,另有投资信托公司570多个,管理资产 580亿英镑;1997年底,我国香港特区共有46家基金管理公司、788个投资基金,基金资产总值约为600多亿美元。
另据统计,在美国股市中,个人直接持有的股票占股票总市值的20%,个人通过共同基金持有的股票占股票总市值的27%;机构直接持有的股票占股票总市值的 28%,机构通过共同基金持有的股票占股票总市值的25%;共同基金持有的股票占股票总市值的比例约为55%。1997年英国机构投资者持有的股票占上市股票总值的79.5%。日本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率增长很快,1960年为40.9%,1984年为64.4%,1989年为72%,1997年即增加到 81%。
相比之下,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也起步较晚,规模相对较小。1998年初,我国真正意义上的证券投资基金诞生。截止2001年5月初统计,沪深证交所挂牌的证券投资基金仅有33只,而且全部都属于封闭式基金。其中,最小规模只有5亿个基金单位(占11只);最大的基金规模也不过30亿个基金单位。
按照加入WTO谈判的承诺,中国的资本市场也将逐步对外国投资者开放。一旦置于WTO的开放环境下,在一个以散户为主的市场,由于散户抗风险能力较弱,他们将无法成为市场稳定的力量,因此,培育大批机构投资者的工作非常重要。事实上,为了满足股市超常发展的需要,我国证券监管部门正在大力培植机构投资者队伍。例如,已经推出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包括: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取代"老基金"、券商资本扩容、企业准入放宽限制、保险基金入市等;随后还将推出的其他举措包括:开放式基金面世、社保基金与养老金入市、外资设立基金入市、混业经营下的银行资金直接入市等,直至完全开放的外资机构入市。到那时,我国机构投资者将是股市最庞大的投资者群体,它们将支撑着我们股市的健康发展,并逐步走向完全的国际化。
六、股价分布
股价作为虚拟资本的一种价格,它是股票市场最重要的信号之一。股价只有在市场给予合理定位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成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从而做到准确有效地反映宏观基本面和微观景气度。反之,失真的股价,则不仅会失去"晴雨表"的作用,而且更为严重的是还会误导股市投资和社会资源配置,进而削弱或退化股市的经济功能。
一般地,股市较为成熟的国家或地区,其股市价格分布大多表现为极差(即最高价与最低价之差)较大的均匀分布。例如,美国股市最高股价为100多美元,股价仅有1美元多的也不少,甚至还有不足1美元的。很显然,其股价最高值与最低值之比均超出了100倍之多。
相比之下,我国股市价格分布则不妙。以2001年5月11日(星期五,年报出尽后的第一周)收盘价为例,最高股价为华工科技53.35元,最低股价为马钢股份3.94元,二者相差仅12.5倍。在1091只上市A股中(不含PT股),站在50元之上的有1只,介于40~50元之间的有9只,介于 30~40元之间的有31只;而落在7元以下的仅有20只;介于7~10元间有84只;其余的946只股票的价格则分布在10~30元之间,占全部股票的 86.7%。其中727只股价高度密集在10~20元之间。也就是说,我国股市的股价分布是"一窝蜂",是"大锅饭",股价基本上没有拉开应有的档次,这样的股价分布,当然也就反映不出上市公司质量的优劣与差异性来。反过来讲,上市公司整体质量不高,正是股价普遍拉不开档次的根本原因。
我国A股上市公司股价分布结构(2001年5月11日收盘价)
价格(元) 合计 7以下 7~10 10~20 20~30 30~40 40以上
股票(只) 1091 20 84 727 219 31 10
占比(%) 100.0 1.8 7.7 66.6 20.1 2.8 0.01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可流通股本规模偏小,这就使得股市客观上供不应求,而流通盘过小的股票则更成为投机者的追逐对象,无论公司业绩好坏,其股价均居高不下;相反,为数不多的流通大盘股,即便是绩优大盘股,其股价由于流通盘较大不易炒作而始终偏低,例如,10元以下股价中大盘股占多数。这种因股本而排列的股价严重偏离了上市公司的业绩和投资价值。过度的投机行情及短期财富效应,使进入股市的人们大多热衷于"短平快",希望能一夜之间暴富,每天都想逮住"黑马——庄股",投资往往成为"被套"的代名词。客观上的股市投资不足和投机过剩,势必造成股价整体水平高企,股价严重扭曲。以同时发行A股和 H股的上市公司股价比较,同股却不能同价,普遍情形是,上市公司在大陆流通的A股市价无一例外地高于在香港流通的H股市价5~10倍,有的甚至达到近20 倍。例如,2000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昆明机床的A股和H股收盘价分别为17.69元人民币和0.88港元。可以肯定的是,香港股市显然比大陆股市成熟而规范。
七、股价指数的成长性
股价指数是衡量并记录一国或地区股市成长历程的重要指标。股市的成长,意味着股指不断地向上"长大"。众所周知,上市公司是股市的基础,是股市的生命力之所在。股指"长大"正是上市公司不断成长壮大的必然结果。因此,优良上市公司群体是推动股市成长的生力军。与此同时,反映股市涨落的股指,又是国民经济波动的"晴雨表"。一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必然会带动股指长期性上涨;反之,一国经济经常"大起大落",必然会导致股市对应地"同起同落"、难以长大。
上个世纪最后10年,美国经济经历了战后少见的长达100多个月的经济持续增长,这也许是西方世界的奇迹,但正是这一奇迹制造了美国所谓的"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也正是这股动力推动了道琼斯指数在近10年中的超常"生长"。美国道琼斯指数每次突破1000点整数位收盘的日子:1991年4月17日首破 3000点;1995年2月23日首破4000点;1995年11月21日首破5000点;1996年10月14日首破6000点;1997年2月 13日首破7000点;1997年7月16日首破8000点;1998年4月6日首破9000点;1999年3月29日首破10000点;1999年5月 3日首破11000点。尽管目前该指数已回落至10000点附近,但它仍算是"不断壮大"的。
而仅有十年发展历程的我国股市的确还很年轻。如上所述,我国股市价格分布过于集中,在股价普遍偏高且拉不开档次差别的情况下,宏观面上稍有风吹草动,极易导致股市大起大落,进而形成股价上的普遍性同涨同跌,投资者方面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格局。在股价反复的齐涨齐跌中,股指似乎很难长大。
以沪市综合指数为例,1992年股指从最低293点猛窜至1429点,但年末却又徒落至386点;1993年新年刚开市股指又猛升至1558点,随后又快速步入逐波下跌之路,直至1994年7月底跌至325点,随后上海综指强劲反弹至9月13日达1052点,在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里股指累计涨幅达 223%,而年末收市又跌至600多点;在经历了一年多的沉寂之后,1996年初股指从550点逐步启动,1997年6月股指直逼此波行情的最高点 1510点;随后股指退守至1000点附近,这种进退两难的格局又维持了近两年,直到1999年6月我国连续第七次降息及《证券法》的即将实施,终于推动股指快速上扬至1756点的历史新高。
在经历了近十年的曲折后,股指终于第一次摆脱1500点的历史大箱顶,进而大步冲向2000年的最高点2125点,2001年5月份继续冲高至 2200点之上。很显然,自1996年启动的这一波超长大牛市,一直没有大回头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宏观经济成功"软着陆"后的买方市场时代的到来,使我国国民经济摆脱了过去长期以来的"大起大落"的格局;二是上市公司在市场经济改革大潮中,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在此我们可以作出如下基本判断:随着这一波牛市的必然终结,下一波熊市的最低点如果能站稳在1750点之上,我们就有理由相信:我国股市已经告别了过去"大起大落"、难以"长大"的历史,这将是我国股市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八、股市的国际地位
国际股票市场,不仅拥有来自世界各地优秀的上市公司,而且还有着广阔的国际资本供给空间。一国或地区要想将国内或地区内的股票市场变成国际股票市场,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完全开放的贸易和金融制度、充分发达的经济和金融、规范的法治和有力的管制。从当今的国际股票市场来看,如纽约、伦敦、东京等地的国际性股票市场,它们无一例外地建在国际金融中心或开放的国度里。
以国别而论,美国在股市上占有多项世界第一。其一,上市公司总数最多。1998年底,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拥有上市公司3000多家,在NASDAQ 注册的企业有5068家,再加上其它全国性和地方性股票交易中心,实际上,美国共有28000家公司的股票直接在二级市场上交易。其二,股票年发行额最大。1996年美、英、日三国的股票发行额分别以84844亿美元、30888亿美元、17402亿美元占据世界的前三位。其三,股票年交易额最大。 1996年美、日、英三国的股票交易额分别为71215亿美元、12520亿美元、5785亿美元。
1996年,美、日、英三国股市股票总市值分别为88272亿美元、32842亿美元、17405亿美元,它们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15.6%、 71.4%、151.9%。1994年全球共有43个国家285家公司在美国发行了ADR,共筹资达200亿美元,交易额达2480亿美元。在这些国家的开放股市中,既有大批来自世界各国的优质上市公司,也有来自世界各地规模庞大的机构投资群体,它们共同促进了这些国家股市的发展与繁荣。
目前,大陆股市的股票总市值已超过香港股市,仅次于日本东京股市,成为亚洲第二大股市。截止2000年底,我国境内上市公司总数为1088家,比 1993年的183家增长了近5倍;股票(A、B股)市价总值达48090亿元,比1993年的3531亿元增长了12.6倍;股票总市值占GDP比重为 53.8%,比1993年的10.2%提高了40多个百分点;流通市值为16087亿元,比1993年的862亿元增长了17.7倍;股票当年交易额为 60826亿元,比1993年的3627亿元增长了15.8倍;股票当年筹资额1554亿元,比1993年的315亿元增长了近4倍。从动态看,我国股市在短短十年中的发展是十分迅猛的,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股市在质上作横向比较则仍存在较大差距。目前,尚无外国企业直接来大陆上市,而且除在香港上市外,我国在海外直接上市的公司也很少,仅有10余家。
我国是一个拥有近13亿人口的国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前进,我国经济的现代化指日可待。事实上,我国经济的持续高增长正在不断地提升国民经济的综合实力。加入WTO,将进一步推动中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随着中国加入WTO、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外企直接上市、外资直接入市的逐步推进,人民币将会演变成国际性货币,中国也将会有若干城市成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到那时我国国内股市将会变成名副其实的国际股票市场。
2. 每股净资产超二十元股价只有三元多一点的上市公司是哪家
国内A股的上市公司没有这样的股票。
3. 20倍市盈率以下的中小盘绩优股有哪些
截止到2015年20倍市盈率以下的中小盘绩优股:
1、栋梁新材(002082);2、联发股份(002394);4、新联电子(002546):5、伟星股份(002003):6、嘉宝集团(600622):7、穗恒运(000531);7、万年青(000789):8.航天晨光(600501);9、齐峰新材(002521);10、富临运业(002357);11、祁连山(600720);12、方大特钢(6005079):1、东方集团(600811):13、祁连山(600720);14、惠而浦(600983);15、劲嘉股份(002191);16、航天晨光(600501)、17、西水股份(600291)等。
(1)栋梁新材(002082):股价仅10.80元左右;快报2014年每股收益高达0.45元!目前流通盘仅18605万股;总股本仅23800万股;每股净资产高达5.2736元;每股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高达4.03元,有高送转预期!资产负债率仅21%,企业风险低,资金充足(今年1月拟以1亿元闲置资金进行银行投资理财),发展新项目和并购已迫在眉睫,公司已公开表示将积极开发新产品,加大研发投入,是极容易随时触发热点的低估值黑马一匹——市场已经有传闻公司将涉足3D打印等新技术。公司是经济发达地区的浙江及周边地区规模最大铝型材生产表面处理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高新技术企业。从事有色金属贸易(铜/锌等)、型材板材、粉末涂料的生产加工等。受益上海市绿色建筑发展三年行动、新型城镇化、一带一路建设、高铁建设、保障房工程以及节能系列产品等。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建筑用的各种铝合金型材、多色化铝合金型材、粉末喷涂、氟碳喷涂、不锈钢色包覆、电泳涂漆、断桥隔热型材以及工业铝合金型材等9大类42个系列共300多种规格。
(2)联发股份(002394):股价仅12.10元左右;快报2014年每股收益高达0.892元;市盈率不足14倍!总股已全流通仅32370万股;没有解禁股压力。每股净资产高达7.6826元;每股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高达6.34元;每股经营现金流高达1.4738元,资产负债率仅36.7%;企业风险低;并购和发展新项目空间极大,且一触即发。如中外媒体有报道公司董事长孔祥军等赴埃塞俄比亚考察,并会见了埃总统,决定在亚的斯亚贝巴投资建设纺织厂等,随时可能触发!公司目前除了受益环保高门槛和出口退税等政策,至少还有两项潜力题材包括1、公司研发的可见光光催化空气净化柔性织物已取得成功,将成为空气净化织物,随时爆发规模化需求!具有真正前沿的环保题材;2、公司控股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南京安美科技可开展基因测序业务等。联发股份是国内外规模、技术、销售、业绩领先的高档色织企业,产品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60-70%出口日本、美国、英国、意大利等36个国家和地区。今年出口退税部分可直接增利润!公司产品包括十大系列1500多种色织布,近万个花色。多项技术产品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国家火炬计划”,科研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海通证券等机构今年最新预测,公司的新纤维、工艺、助剂开发领域成果显着,今年产能开始释放预计将带动规模效应进一步提升。
(3)新联电子(002546):股价14.80元左右;预告去年每股收益将高达0.58元-0.76元,折中0.67元(净利润1.48亿元-1.93亿元);目前流通盘仅23088万股;总股本仅25200万股;销售毛利率保持高达40%左右;负债率超低仅13%;并购和发展新项目等黑马相十足,一触即发!公司是A股中是拥有独树一帜、国内领先的智能电网互联网专网题材!也是真正工业4.0智能化非常突出的上市公司!其主要产品230M专网终端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30%并与其他两家企业形成寡头垄断,是智能电网专业从事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软、硬件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通过对配电变压器和终端用户的用电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实现用电监测、负荷管理、线损分析、自动抄表等功能的领先公司。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能够提供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从主站软件、230M无线组网、终端采集设备到电能计量设备的全系列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厂家之一。同时公司还将继续努力扩大产品线,向配电网自动化、智能一次设备方向延伸,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以智能开关、智能变压器、智能JP柜三类智能产品为突破口等。目前两市各行各业的网络信息股大幅上涨股价高高在上,如钢铁物流网络股上海钢联、教育网络股全通教育都超过百元,娱乐网络股乐视网在90元;电子支付网络股生意宝90元;还有物联网、信息网等股票的股价,也被炒的高高在上!而作为各行各业家家户户必需的电力及其电力智能网络服务股新联电子,却没有被挖掘。补涨空间巨大。
(4)伟星股份(002003):股价11.30元左右;快报每股收益将高达0.70元;市盈率不足17倍;目前流通盘仅29320万股;总股本33981万股;每股净资产高达5.1272元;每股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高达3.69元;有高送转预期!销售毛利率高达39.90%;资产负债率超低仅16.3%!企业风险极低、并购和发展新项目箭在弦上一触即发!且公司有充足的资金,今年已有2亿闲置资金在银行理财,并表示不排除发展新产业和项目。而公司目前的行业与产品在两市独树一帜!属于稀缺特色题材!加上业绩优异,容易形成机构的独立炒作风格——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钮扣生产企业之一和国内服饰辅料行业的龙头企业,其五彩缤纷、千变万化、快速消耗的产品、材料,构成了其独特的题材,涉及化工、工艺美术、模具设计、染整、机械及电子等几十个专业,拥有众多的储存项目和研发技术人员800多名。报告期公司新增专利18项,全年完成各层级创新项目102项,共开发新产品9000余款。公司目前已经进入人造水晶钻石、光学等产品的研发(拥有伟星光学等公司)。公司在国内拥有四大生产基地,形成年产钮扣100亿粒、拉链4亿米的生产能力,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齐全的服装辅料企业;并且庞大的营销网络,覆盖全国各大中城市的50多家销售分公司和营销网点,辐射世界五大洲的营销网络,产品销往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国内唯一的国家级拉链、钮扣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主编、参编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东方证券等多家机构预测,公司未来业绩仍将稳定增长,2014年-2016年每股收益将高达0.70元、0.81元、0.91元,目前严重低估!
(5)嘉宝集团(600622)上海本地股。股价仅9.10元;三季报每股收益高达0.561元;总股本已全流通仅51431万股;每股净资产达5.6038元;每股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高达4.26元;有高送转预期!公司拥有上海国资改革概念、房地产概念、新上海概念、稀有金属及核电概念(参股世界着名核能公司、世界最大的核级锆合金管材供应商法国阿海珐核能集团子公司的中方合作公司上海高泰稀贵金属股份公司,持有其2178万股,占23.37%)、长江三角概念、、参股金融概念、小金属概念、沪自贸区概念、外滩金融概念等。公司已形成以物业租赁经营和房地开发、以对外投资和工业制造业(主要包括电子元件、特殊光源和新能源)为辅的产业架构。公司土地储备充足、项目进展顺利。如上海嘉定永翔新苑、嘉定菊园、昆山花桥镇地块,已经动迁安置房项目等。
(6)穗恒运(000531):股价12.90元;预告2014年每股收益将高达0.86元-0.96元(折中0.91元),净利润大增70%-90%。公司还持有广州证券67839万股,按照保守20元/股,估值超过市值超过135亿元!而且整体业绩也超越市场的券商股,而且广州证券是冲刺上市的券商!穗恒运第三季度每股收益高达0.7474元!每股净资产高达7.2808元;每股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高达3.03元;有高分红预期!公司拥有广东自贸区概念、国资和电力改革概念、金融证券概念等。作为广州第二大电源热源能源型企业,直接受益降息和汽、油、煤降价、电力改革!更受益市场证券成交量和创新等:公司重要热点还有:1、投资8800万元持有江西宜春市农村商业银行5500万股股权。2、出资3000万元成立了恒隆环保钙业有限公司;建成全国首台单塔双循环机组,拥有环产业保题材:3、并调研东区集中供热燃煤炉清洁能源改造、光伏发电、蒸汽空调等项目。4、 拥有房地产公司和项目:控股广州锦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58%的股权,实现锦泽公司的锦泽园销售;拍得广州科学城KXC-I4-3-1地块的国有建设用地等。
(7)万年青(000789):股价仅13.40元;快报全年每股收益将高达1.38元;市盈率不足10倍!总股本已全流通仅40891万股;每股:净资产达6.20元;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高达4.53元;经营现金流高达1.7434元;有高送转预期。公司水泥在江西占用率第一,在福建也有极高的占有率,而且在福建自贸区的福清拥有分公司,垄断了福州、厦门、泉州、平潭试验区经济带,万年青水泥供不应求。公司拥有国企改革概念、建材水泥概念、福建自贸区概念、一带一路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概念、鄱阳湖概念、产业链延伸概念、参股金融概念(持有景德镇农商行4882万股),也不排除像巢东股份那样介入金融等新兴产业,出现持续暴涨。公司目前生产满负荷,产能利用率超过100%。
4. 本周每股净资产最高的股票是哪一支
贵州茅台(600519)价格245.80元,每股净资产26.81元,每股净资产是A最高的。其次就是中国平安(601318)价格41.94元,每股净资产18.54元。
5. 2010净资产大于市值的股票
净资产大于市值有2种理解,一是每股净资产高于每股在二级市场的价格;二是剔除无形资产等虚拟资产后的固定资产、应收帐及对外投资等之和减去各种负债后大于市值。
目前跌破净资产的股票有000932(华菱钢铁)、600569(安阳钢铁)、000709(河北钢铁)三个股票;如果你是想要第二种情况,不妨看一下这三家的财务报表,自己做一下加减法。
6. 连续十年净资产收益率15%-20%以上的股票
可以编写净资产收益率连续n年在m%以上的选股公式。
例如下图的选股公式参数n是年份才是m是百分比。
下面图中是2020年3月29日的选股结果
是连续5年净资产收益率在20%以上的结果
7. 大白马股票有哪些
白马股有:格力电器,贵州茅台,工商银行,京东方A,海康威视,中国联通,科大讯飞,天奇锂业,新华保险,保利地产,美的集团,建设银行,南方航空,复星医药,招商银行等。
白马股,是指长期绩优、回报率高并具有较高投资价值的股票。因其有关的信息已经公开,业绩较为明朗,同时又兼有业绩优良、高成长、低风险的特点,因而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往往为投资者所看好。市场表现大多为持久的慢牛攀升行情,有时也表现出较强的升势。白马股具有“长期绩优,回报率高,炒的人多”的特点。
市场上较为通行的衡量白马股的指标主要采用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值、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市盈率。
每股收益又称每股税后利润或每股盈利,是公司税后利润除以公司总股本的值,该指标突出了分摊到每一份股票上的盈利数额,是股票市场上按市盈率定价的基础。
如果一家公司的税后利润总额很大,但每股盈利却很少,表明它的经营业绩并不好,每股股价通常不高;反之每股盈利越高,则表明公司业绩越好,往往可以支持较高的股价。一般而言,白马股的每股收益应在0.50元以上,因此白马股的条件之一是中期每股收益应在0.25元以上。
99年中报统计的数据显示,深、沪914家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达0.1031元,比98年同期略微下降了0.001%。虽然深、沪两地的上市公司整体业绩难尽人意,但仍有一批以业绩稳定和高成长性的上市公司逐渐成为市场的中流砥柱,如以0.99元雄居深、沪两市每股收益之首的五粮液,便是一家令人称道的绩优公司,同时也有如环保股份、欧亚农业等公司不甘落后,奋力开拓,分别以0.618和0.55元成为中报每股收益的新贵。据统计,深、沪两市每股收益超过0.25元的A股上市公司有111家,约占深、沪两地上市公司的12%。大致分布如下:0.60元以上,2家;0.50—0.59元,8家;0.40—0.49元,23家;0.30—0.39元,38家;0.25———0.29元,40家;排在前50名以内上市公司的中期业绩均达到了0.30元(见表1)。绩优上市公司99年中期业绩分化现象较为严重。如99年中报每股收益前20名排序中,排在前20位的仅有五粮液、康佳、春兰、厦新电子、格力电器、东方电子和鲁北化工,而排名前6和第11位的长春兰宝和惠天热电则在中报中排在280和120位左右,ST粤海发则沦为微利公司,以0.0102排到780位之后,再一次表明市场竞争的残酷性。
8. 市净率怎么理解
市净率在股市中非常容易看到的,一大半的投资者都喜欢用市净率来选股,然而还有一部分人不清楚市净率的用法,今天学姐就来给大家好好讲一讲。开始之前,不妨先领一波福利--【绝密】机构推荐的牛股名单泄露,限时速领!!!
一、什么是市净率
所谓的市净率其实是每股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率。其中,所谓的每股净资产也为上市公司中的账面价值,而股价则是上市公司证券交易产生的结果。因此市净率显露出来的就是上市公司净资产与股价之间的关系,公司的估值水平通过它从公司净资产方面是能够辨别出来的。市净率相对估值法的逻辑就是在于以下几点:在公司的净资产越高的情况下,则创造价值的能力越强,所以公司的股价自然而然的也就越高。计算的方法如下:
市净率(PB)=股价/每股净资产
市净率(PB)=市值/净资产
就通常情况来说,市净率越低越好,因为这意味着投资该公司股票的亏损率也会很低,因为上市公司就算是最后经营出问题破产倒闭了,清偿时股东也能收回很多的成本。
二、市净率怎么调出
假定是同花顺炒股软件,在盘口位置点击右键,设置盘口数据项,加入市净率点保存就能看到了。
三、市净率是不是越低越好
通常情况下,市净率是越低越好,但不能低得太离谱了,就通常情况来说,股票的价格基本上都是高于净资产的,即市净率不会低于1。股票价格高于净资产说明企业的发展潜力好,投资者在购买这家股票时所产生的花费就越高,值得投资的股票其价格往往会比每股净资产要高上不少,但是市净率过高的话,也意味着投资这个股票的风险更高。面对一大堆股票指标不想看?机构AI智能分析,输入代码,即可一键获取各指标分析结果:【免费】测一测你的股票当前估值位置?
倘若市净率比1小,就说明公司资产质量差,未来发展前景不好,实际上就和比成本价低出售的商品一致,但这并不是说该公司没有任何发展前景,这要看公司能不能处理好危机,提高自身的获利能力。市净率为负也是其中情况之一,大家都知道股价不可能低于零,要想得到的市净率小于0,实现条件便是每股净资产都是负数,由净资产为负可以看出个股亏损过多,有退市的风险,这种股票是不能买的。
四、市净率怎么看
市净率是影响股票价格走向的重要因素,市净率越是不高的股票,其投资风险就越不高,相反,股票的市净率越高,其投资风险就越高。可是不同行业的市净率存在非常大的差别,两个不同行业的市净率不能简单地比较,需要和同行业的其他公司进行对比。传统行业的业绩一般都是“稳扎稳打”,例举电子、钢铁等产业,据有设备、厂房、生产线等真真确确的固定资产,所以用市净率来评价这些行业通常较为稳妥。但是一些高科技企业、互联网企业用市净率评判是不太稳妥的,还需要用其他方法进行判断。此外,在市净率的计算当中,股价是不断变化的,针对于每一股的收益,它都属于静态的,参照了公司去年净资产的情况,假如要进行市净率的计算,最好是结合公司今年预估盈利来综合看待。你还在犹豫买哪只股票?股票这么多真的好懵逼,到底哪个好,一句话,选股首选龙头股,赶快领取吧,随时会删!吐血整理!各大行业龙头股票一览表,建议收藏!
应答时间:2021-08-31,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9. 每股收益2o元以上的股票
每股收益20元以上的股票 A股还没有 甚至每股净资产20元的股票都没有多少